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选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3 隆中对(一)



深圳市荔香中学 何俊婷



  设计方案一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正音、熟读课文,准备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对联、诗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相关网站:

  http://www.sanguocn.con/

  http://cenyue.myetang.com/w.htm

  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修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乌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袜(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设计方案二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3 《隆中对》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 郭锋



【教学依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浮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2.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是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3.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式〗

1.推动合作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助的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习习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习。

2.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断)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3.启发思考感悟

学习者是学习者的学习,而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欲识他年分鼎处──趣事为引子,导入

讲述与教材编写中与课文有关的一则现代趣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策上。

二、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文做进一步铺垫。

三、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四、它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断),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断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五、缭绕清流牵两岸──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收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教学实录】

一、欲识他年分鼎处──趣事为引子,导入

师:今天先给大家说件新鲜事:2000年,湖北省襄樊市半年内5次进京奔走,甚至市长都亲自出马了。有关领导看到了他们以教研报告形式提交的汇报材料感到很惊奇,笑着对他们说:“地方上来找我们都是为了要项目,搞创收,你们为了一篇课文能上教材跑到北京来,我们真是第一次碰到。”2003年春,这篇课文出现在我们大家现在使用的这册教材中。可河南省南阳市又发起举行了“万人签名活动”,他们认为这一课的一个注释出现了错误,并要求“尊重史实,捍卫历史”,纠正这个注释。究竟是哪一篇课文让这两个地方“大动干戈”呢?(生满腹疑惑,议论纷纷)

师:呵呵,新鲜事的谜底有点难猜吧。请大家把课文打开第23课。这篇课文下面有一个注解。“隆中,地名,在现在湖北襄樊。”就是这一句话引发了南阳人的万人签名活动,因为他们坚持认为隆中应该在他们的家乡;而那篇让市长奔走的课文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隆中对》。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的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点评〗两地争名,其实是争名人,争一种文化传统和底蕴。生活的趣事增添课堂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二、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二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三、四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五、六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们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予以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点评〗以读通句读、解释疑难字词为学习任务来训练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并以把握文章大意为前提来理解疏通文言词语,符合文言语言学习的规律。

三、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我会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自己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才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文章第四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政权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有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刘备的话指出了他的出路。

生: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请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具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席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象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在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可一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以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点评〗通过朗读、自由阅读、合作品读、交流共读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四、它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这些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重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状况,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断,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更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的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书记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一种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就象小说中一样外,他为刘备确定的政治路线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一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近,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象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炼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点评〗两种风格文字的对比阅读,可以凸显出各自的表达风格和语言特色,在相互参照中,阅读既能撩开拓展性文本的面纱,更能够深入原文本的肌理甚至骨髓。

五、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力,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生:一个在战争和谋略中的长胜者一样有失掉街亭的时候,诸葛亮的遭遇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智者千虑”,原来“终有一失”。

生:……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收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点评〗个性化的感悟唤醒了学生对感悟对象的固有积累,也激活了他们有感而发、大胆表达自我观点和看法的思维;而将学习延伸到课后,则是为下一次的感悟做好信息和资源的储备。

【教学反思】

1.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2.对比阅读对“显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3 隆中对(二)



深圳市南山荔香中学 萧明光



  教学立意和要求:

  秉五柳先生“不求甚解”和诸葛亮自己“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总体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反复诵读,于情感熏陶之外,培养文言语感,积累相应的语言材料。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步课前准备

  给学生提供三个网站:

  襄阳网:http://www.xfxy.com/zhugeli-ang

  襄樊汉江网:http://www.hj.org.cn/hswy/zgl.htm)

  琅邪三国文化三国杂谈(http://www.langya.com/zatan/zatan.htm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教学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第二步 课堂演绎

  一、导课。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开场,点明诸葛亮这个名字在民族历史传统中作为智慧符号的现象和意义。

  二、开读。作为感悟领会的重要环节,要求用重视历史沧桑的心态和模拟特定人物口吻的语调来读。首先,用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再学生齐声通读课文一遍,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纠正相关误读和心态语调不到位的地方。继而,给足时间,让学生对照课文和字典词典,在读准字音和粗通文意的基础上,分角色(陈寿、刘备和诸葛亮)自主或教师点名朗读。

  三、感知。从最后一段开始,抓住刘备比喻,确定君臣二者鱼水相得的关系。此处可略做阐发:“鱼水”之喻于后代影响至巨,唐太宗将君民比喻为“船与水的关系”,毛泽东将军民比喻为“鱼水关系”。本文以“鱼水相得”为小结,我们的研读可看作事物发展之果,再回溯到篇首,探究事物发展形成之因。教师或引导学生杂说,或点名个别回答,归纳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

  第一段:诸葛为人,蓄“水”待发。作为传记的基本要素,这一段依次介绍了传主的职业身份、爱好、身高、志向和交友,塑造的是一个隆中十年、淡泊明志却又高远雅怀的隐士形象。

  结合本段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网上查阅,简单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可提出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一是“好为《梁父吟》”说明诸葛亮的什么特点?二是“身长八尺”的介绍仅仅就身高而身高吗?三是对诸葛亮自比而起的友与时人、众与寡的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先主器友,荐“水”将用。这一段有别于上段的正面介绍,而做侧面展示,通过其朋友徐庶的推荐来渲染诸葛天才难得的人物性格。以写法而言,既是变化,又是照应承接。

  第三、四两段:鱼儿问计,放“水”对策。这两段是文章的重心部分,刘备的三顾茅庐而问计,既是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广告姿态,又是他考察真伪、试探深浅的手段。“三往”,见其诚:“屏人”状其密;言说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急不可耐(由短句和语意体现)。刘备所说,分三个方面,首是严峻局面,次是承担己责,后是求计问策。诸葛亮的回答,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以十年的潜心修为,解刘备的长期困惑。

  以写法而言,这一部分又为正面展现。

  最后两段,用刘备的称善和形象比喻,再一次侧面烘托诸葛亮英明睿智的形象。
  通过以上串讲和粗略分析,板书本文的思路结构:

  ①蓄水静待(正)

  ②荐水替用(侧)

  ③问水求计

  ④放水对策

  ⑤称善情好

  ⑥鱼水相得

  四、精研。把第四段作为精读详解的对象。为了获得直观效果,让学生提供从网上查得的东汉末各地豪强的割据图和三国鼎立图,前者照应诸葛亮指定蓝图方略时的天下形势,后者印证诸葛亮终生为之奋斗而形成的实际局面。同时,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多种诵读方式,将文字读顺,大意读懂;再师生合作探究;诸葛亮隆中潜卧十年,精心为刘皇叔度身打造的战略蓝图是什么?对于天下形势,诸葛亮是如何依次进行分析的?刘备的优势及其一统天下的策略方针是怎样的?在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大体的共识,板书如下:曹操人谋转强百万之众挟天子不可争锋孙权贤能为用国险民富江东三世为援不图

  荆州 其主不守 用武之国 环境优越

  益州 璋弱鲁北 人思明君 高祖成业

  优势:帝室 信义

  策略:西和南抚 外结内修

  蓝图: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严密的推理分析,具有谨严的逻辑结构。诸葛亮身居茅庐,何以能够如此明察天下呢?引导学生就文章和诸葛亮自身的修养寻找答案。第一段中透露有二:一是高远的志向;二是高朋相交。就修为说,诸葛亮《诫子书》有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十年隐居,一朝出山,浓墨重彩写春秋,诸葛亮在躬耕垄亩、立志远图之初,实在比我们同学大不了几岁。此中启迪在哪?当要提及。

  五、背诵。师生同背,重申开读时的要求。

  第三步 影视放映

  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有关诸葛亮出山的内容于课堂上放映,要求学生将直观形象和根据文字所想像的形象两相比较,看看何处是严格依据史实,哪些地方有较大的艺术加工。

  第四步 基础检验

  1.注音:垄 诣 胄 沔 箪

  2.解释几组多义词:

  为 ①好为《梁父吟》 ②谓为信然 ③以弱为强者 ④贤能为之用

  谓 ①谓为信然 ②谓先主曰

  已 ①自董卓已来 ②已拥百万之众 ③志犹未已

  将 ①则命一上将 ②将荆州之军 ③计将安出

  3.整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第五步 拓展延伸

  1.利用网络或图书,搜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或对联五首(副)以上。

  2.本文“凡三往,乃见”只五个字,《三国演义》在37和38回里写成五千余字。

  要求学生必读这两回的相关文字,感悟小说作者的创造虚构。有余力和兴趣者,可通读《三国志·诸葛亮传》。

  3.与家人交流对诸葛亮的看法,尤其注意倾听父母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4 《出师表》教学设计



张孝纯



1.预习指导

激发学生预习兴趣:教师吟诵并解释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美诸葛亮及《出师表》的诗句,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管仲)乐(乐毅)盖有余。”(《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提供预习参考资料:

①《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与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②关于“三顾茅庐”及其后二十一年的形势发展:诸葛亮本来隐居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在茅庐中向刘备分析国家形势,提出了一整套富有远见性的战略方针,即“联吴抗曹,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北伐中原,统一中国,兴复汉室”。形势的发展一再证实诸葛亮的预见的正确性。公元208年,刘备虽然在湖北中部当阳一带被曹操的优势兵力战败,但同年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实行联合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兵,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占据荆州。公元214年,刘备、诸葛亮进兵益州,益州牧刘璋投降;219年又向北攻占汉中,实现了诸葛亮的“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形势的发展对刘备十分有利。但是,由于公元219年孙权发兵攻荆州,而荆州守将关羽不善于应付,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吴蜀联盟破裂。223年刘备率兵攻吴,又遭惨败,死于白帝城。诸葛亮的战略部署遭到严重破坏,蜀国陷于困境。

③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也可语译。)

④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⑤古今异义的词: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单音词古今异义的更多:先、崩、弊、诚、义、否(pǐ)、遗(wèi)、愚、阙、慢、雅等。应当注意加以分辨。

“不宜异同”里的“异同”是“复词偏义”,就是把两个含义不同而又有关联的词用在一起,但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这里只取“异”义。现代汉语也有类似情况,如:国家、妻子,但那是偏义复合词,而在文言中不是复合词。

(以上材料,可采用多种方式提供。)

针对本文特点进行预习。可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如:

甲、本文是诸葛亮为北上伐曹而给刘禅上的奏疏。论理应当首先提出兴兵北伐的请求,接着说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战略计划等内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内容都与北伐无直接关系,而只是对刘禅提出劝告和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为什么?(清人林云铭曾提出这一重要问题。)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思考”中第一题。

乙、从表面看,诸葛亮的建议都不是从北伐的角度提出的。试分析一下他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中哪条是关键性的?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他提出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练习”中的第一题。

丙、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练习”中第二题的第2小题。

丁、三顾茅庐、长坂之败、刘备托孤和五月渡泸都是已经过去的事,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却又重新提起,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结合课文后“思考”中第二题、“练习”中第二题第3小题。

以上预习活动可占用一课时。教师随时予以指导。

2.教与学设计

可采用诵读、问答、讨论、评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文研读。

研读第一段:

(1)问答、讨论(示例):

①解释加点的词:先帝、崩殂、疲弊、诚、秋、盖、报之于陛下、妄自菲薄。

②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用意何在?第一句提出个什么问题?

③“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各指哪些人?第二句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第三句的作用是什么?与上两句有何关系?从“宜”与“不宜”两方面提出有什么好处?

(2)分段评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尊称死去的人,用于长辈和功高德重者。

业:统一中国、复兴汉室的大业。崩殂:天子死曰崩,是避免“死”字而用山崩代替;殂字从“歹”(残骨),从歹的字都与死伤有关。?以无限痛惋、追念之情从先帝创业未成起

笔,意在唤起刘禅完成其父未竟事业之志。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疲:人力  疲惫。弊:通敝,指物力困乏。诚:实在、的确。秋:原是以季代年(部分代全体),这里是“时数”。指出客观形势危急,以激其发愤图存之志。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侍卫之臣:指内廷和朝廷的官员。内:宫内和朝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忠志之士:指地方和边疆的将吏,主要指将士。外:指地方、边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盖:原来,大概,这里兼有表委婉判断和对原因的解释作用。第二个“之”代“殊遇”。指出主观条件有利及其原因,以促其励精图治之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先从正面建议,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再从反面告诫。此句以前两句为基础,提出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从正反两面提出“宜”与“不宜”,恳切、有力。

第一自然段:在分析主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研读第二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从阜,从步(正反二止),本义是向高处走,引申为提升(官职)。异同:复词偏义。?

提出第二条建议:赏罚公平。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明:公正、严明。?从正面阐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私:不公正,指偏向袒护一方。内:指宫中,外:指府中。?从反面阐明。又一次提出“宜”与“不宜”,具体阐明“陟罚臧否”的做法。用意在于提醒不可偏私宫中。

第二自然段:提出第二条建议──严明法纪、赏罚公平。

研读第三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推荐可靠文臣。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裨:这里读bì,本义是做衣服时把短布料接长,引申为补益。阙:通“缺”。愚:谦称,代第一人称,这里是作者自称。?语气肯定,出言负责。

第三自然段:从思想品德着眼,力荐执法贤臣,是实现“开张圣听”的重要保证之一。

研读第四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向宠:原为刘备的牙门将,公元222年,刘备被吴军战败时,只有向宠军队完好无损。?推荐可靠武将。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音háng,行列。

和睦:这里指协调一致、团结友爱。“优劣得所”照应上文赏罚公平。?同样语气肯定,出言负责。

第四自然段:从人品才略着眼,力荐治军良将,是实现“开张圣听”的又一重要保证。

研读第五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远: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先汉:前汉,也称西汉。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后汉:即东汉。小人:这里主要指宦官。东汉自光武帝以来多次因信任宦官造成祸害。?此句从正反两方面引证本朝的经验教训,有力地证明:兴衰的关键在于君主是否任人惟贤,从而提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感到痛心和遗憾。于:对,介词。桓帝宠信外戚梁翼,后又宠信宦官单超等;灵帝重用宦官曹节、张让等。他们都捕杀正直人士,动辄株连千百人,政治严重腐败,导致黄巾起义,终至使汉朝灭亡。再称先帝,动之以情。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隆:兴盛。计日可待:能预算日期,安心等待,指为期不远,也说“指日可待”。?进一步推荐贤能,并强调“亲贤臣”的积极效果。

第五自然段:上承三、四两段,引用本朝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以上五段为第一部分: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研读第六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亲身。苟全:姑且保全。闻:出名;达:做官。诸侯: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各军阀。?开始追述自身经历。先写出山前的情况:身份、职业、志趣及隐居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猥自枉屈,枉屈:委屈、屈就、俯就。枉本义是弯曲,引申表示受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看望,探访。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由是:因此。感激:感动而奋发起来。遂许先帝以驱驰。许:答应。以:介词,把、将、拿。此句与“咨臣以当世事”句之法相同。?再写出山原因:感三顾之恩。后值倾覆,倾覆:倒塌、覆灭,这里指大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公元208年刘备在长坂被曹操战败后,接受诸葛亮的建议,派诸葛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一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那时以来。尔,指示是指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又写出山后与先帝患难与共,一经以身相许,历久不改初衷。

第六自然段:紧承上文“亲贤臣”,回顾先帝三顾之恩,表明自己受恩感激,忠贞不渝。

研读第七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先帝知臣谨慎,谨:认真;慎:慎重。

“诸葛一生惟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不是指一般的国家大事。)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两处“大事”是一致的。?由上文谈辅佐先帝开创基业,进而谈接受托孤重任──辅佐刘禅,兴复汉室,为后文请命北伐张本。由上文提出劝谏到转入请命北伐,从此句开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效:有成效,有实际效果。以伤先帝之明,伤:损害。明:知人善任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公元225年,平定孟获等南方叛乱,以稳定蜀国后方,免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这是诸葛亮“南抗蛮越”的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写受命以来念念不忘先帝托付的大事,时时担心不能完成先帝交付的重任,以及为完成大事和重任所采取的一项战略行动──平定南方。此句实际是写为北伐做准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甲:军从和军事装备。《三国志》本传载: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军资所出,国以富强”,在两年中“乃治戎讲武,以侯大举”。当奖率三军,奖率:奖励、率领;三军:军队的统称。北定中原,中原:指曹魏占据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庶竭驽钝,庶:音shù,是表示希望或可能的副词。竭:用尽。攘除奸凶,奸:奸邪,指不忠于国家或君主。凶:凶恶。这里“奸凶”是奸邪凶恶的敌人的意思,指曹魏方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旧都:指西汉曾分别建都的长安和洛阳。“还于旧都”的主语是朝廷。根据北伐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正式提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申请。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用来(介宾倒置)。职分:职责、本分。?归结上文,申述出兵伐魏是先帝托孤时交付的重任,责无旁贷,也理应准允。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进、尽:都是动词,前者表示知无不言,后者表示言无不尽。则攸之、?、允之任也。此句上应第三自然段“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下启下段“若无兴德之言……”。出征、留守,两面都照顾到。安排周密。

第七自然段:从实现先帝托付的重任的高度,根据主客观业已成熟的条件,提出北伐之请。

研读第八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两“效”:前者是效果,可译成任务;后者是见效果、取得效果。?提出希望一。措辞委婉,态度坚决。若无兴德之言,兴德:使先主的圣德得到发扬、更加盛大。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提出希望二。照应上文亦宜自谋,自谋:为自身设想。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指出希望三。与上文“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亲贤臣”、“悉以咨之”相应。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等语。臣不胜受恩感激。表明期望之深之切。

第八自然段:分三层提出愿望,收束全篇议论。

研读第九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临:面对着。涕:泪。零:落。不知所言。

第九自然段:本是写奏章的套语,但由于全文情真意切,寥寥十二字表达出临行前百感交集、无限恋念之情。

以上四段为第二部分:回顾经历,表明对蜀汉的忠贞和请命北伐、兴复汉室的决心。

(3)总评:

①讨论“预习指导”

题甲参考答案:这绝不是文不对题,而是因为诸葛亮此次上表虽然是为了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却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关的建议。根据史料,我们知道,刘禅一贯平庸无能,朝政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负责处理。此次诸葛亮出师北伐,势难匡误救失,对国内政局是很忧虑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议并荐人自代。这正是针对蜀国当时朝廷形势而定的。

题乙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提出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亲贤远佞。其中第三条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那么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也就容易做到;反之,则前两条建议也就无法实现。这是诸葛亮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维护封建政权的宝贵经验。正因如此,诸葛亮对第三条建议在第三、四、五、六、七、八各段中不仅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实例和本人经历加以说明,而且推荐贤臣良将并明确职分,反复陈述,不厌其烦。全文也以“开张圣听”起,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收。从表面看来,这些建议确实都不是从出师北伐的角度提出的,与北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内修政理”是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总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重新提出,目的正在于为北伐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北伐无后顾之忧,所以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题丙参考答案:表中十三次提到先帝,大体可分为四种情况:

论天下形势,则强调先帝中道崩殂(不利)

追先帝之殊遇(有利)

论亲贤远佞,则强调先帝简拔

先帝称“能”

先帝叹息痛恨

表本人心志,则强调先帝之顾

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之托

先帝之明

报先帝

告先帝之灵

对刘禅告诫,则强调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

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即所谓“直而不肆”),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七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宣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一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题丁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重提三顾茅庐、长坂之败、临崩托孤、五月渡泸等往事,并非一般的忆旧。诸葛亮在这里追述自己追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固然有以自己的一片忠贞激励刘禅的用意,但主要的还是为北伐中原请命,因为这样写能够更亲切感人地表明:北伐中原是先帝托付的大事,也是诸葛亮本人“追先帝之殊遇,而欲报之于陛下”(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而忽视了这一点,就看不出文章后半部主要是请命北伐,而误以为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此表也就不大像“出师”表了。

②总观全文,作者以托孤老臣的身份,规劝刘禅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向他力荐贤臣良将以修明政治,并在此基础上以“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一片忠诚,从完成先帝临崩托付重任的高度,提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恳切要求。这就是《出师表》的主题思想。但作者表达这一主题思想时,既晓以理(主要在前半),又动以情(主要在后半),情深词切,语重心长,句句从肺腑中流出。

但应当指出,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这就是本文局限性所在。但这是具体历史条件使然,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4 忠诚与智慧共铸《出师表》奇文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提起诸葛亮,人们首先会联想起他那杰出的明睿智慧。然而通过学习,我们更会认识到是忠诚与智慧共同铸成了诸葛亮《出师表》这篇千古奇文。该文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尽忠为民谋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熠熠生辉、光照万古。

目标的思想内容兼容忠诚与智慧。蜀国偏居蜀地,穷山恶水居多,偏安不是长久之计。蜀国君臣们最终目标便是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在诸葛亮未出茅庐时那番著名的“隆中对”里已分析过先三分天下最后一统天下的形势,显示出了诸葛亮智谋非一般聪明人可比。为“光复汉朝”献计献策殚精竭虑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北伐中原都体现了诸葛亮的坚贞忠诚。然而,智慧的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已敏锐地感觉到此番出师的不利:后主沉缅于声色犬马,玩物丧志,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是国家败亡兆头啊!何况即将北伐,后方不稳,前线岂能成功?借实现宏伟目标忠贞思想售出自己“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条治国建议的套餐,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撰文加以告诫,在诸葛亮实在算得聪明。其中“亲贤远佞”条目,作者是反复叮咛,明确其实现与否是“先汉所以兴隆也”及“后汉所以倾颓也”的不同结果产生的前提条件。言下之意,要做中兴汉朝之明君必需“亲贤远佞”,否则亡国局面指日可待。这样的话语,在人们说来大抵会太露形骸,而在诸葛亮口中、文中见去忠贞思想多多却又无比让人感觉妥帖舒坦,骨子里呢又同样达到了劝谏他人改过的目的。

艺术笔法内容详尽表达了忠诚与智慧。首先,写法上皮里阳秋笔法堪称一绝。《出师表》借忠诚报国之名行劝箴智谋之实明确无误。一般大臣劝谏君主改过,不是太过于指责遭来横祸,就是太过于委婉没让君主醒悟达不到目的;而诸葛亮置身其中,再三明示忠诚,又搬出最高奋斗目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金苹果来诱导,然后指出为达此目标君主还须加强管理统治,既中听又管用。确实,“北伐中原”与“宦官弄权”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预先解决,不但北伐无功而且可能会祸及社稷。也即“亲贤远佞”确实是对宫中祸国现象祸国之人有所指,故希望后主能加以防范。诸葛亮未曾托大来教训,而以实现远大目标来谈当务之急“一石也而两鸟”,实在忠贞有余且也明智有余。其次,擅用对比笔法来阐明观点,一示忠诚,再融聪明。全文大基调为我诸葛亮及众臣一生总忠先帝报陛下,说明先帝有亲贤气度,希后主“光先帝遗德”、“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来励精图治亲贤远佞光复汉室。其忠心可鉴。办事总为君主及他人着想又是诸葛亮的智慧。还有,在阐述“亲贤远佞”的第三至第五的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从国家事业这个高度“是兴隆还是倾颓”来对比论证它的作用,让后主明确了“亲贤远佞”方能“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特别是围绕“亲贤远佞”问题将先汉与后汉不同结局作出对比,危害易见,益处也更突出。而避害向善也人之常情,君主更不例外。诸葛亮行大智谋大忠,令人称羡。不仅于此,作者还从后主施行“亲贤远佞”不力情况角度对比来举例以示忠诚决心,这也很有远谋。“愿陛下托臣以兴复汉室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然后再对后主也提出“亲贤远佞”希望,作者对自己及臣下说的是反面情况,对后主讲的是正面希望。为君主考虑问题在事先,入情入理又体现在语言上,后主定然心悦诚服,虚心接受。诸葛亮这样的大忠大智在人间真正不多见。

综上所述,诸葛亮用心血以大智与大忠共同铸成了一曲千古绝唱《出师表》,它的思想价值及艺术价值无疑都是不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4 《出师表》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 郭锋 郑小蕾



【教学依据】

本文情词恳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叙事,表达流畅而自然,言辞中肯而声情并茂。开头分析蜀国面临的形势,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中间回顾往事,追忆诸葛亮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抒发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结尾时理清君臣职分,表达竭诚图报的心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实在不可多得。教学应该学生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提到。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下语文学习的一大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有机渗透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的。在学习本课时,还应该结合文章涉及的信息丰富、包含的思想深邃的特点,组织相关综合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多层面解读文章,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品读语言情感的深切,体会行文构思的明晰的特点;掌握阅读“表”这一文言文体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在读中品味语言情感的深切,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声情并茂”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怎样看待自己的责任等问题。在讨论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式〗

1.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

2.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

3.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走向完善。

4.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成功的喜悦。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切忌为了完成目标而强行设计教学环节。

6.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课时可根据课堂推进状态自我调节。

一、诗句导入,激发兴趣。

以组合诗句的方式,通过“出师一表”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教师范读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四、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其他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学生选背精彩片断,展开竞背,师生共评。

【教学实录】

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组被打乱的诗句,想请同学们把他们重新组合完整。(出示打乱了的对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千载无,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生: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小声嘀咕)怎么都有“出师一表”?

师:(笑着问)可不是吗?都有“出师一表”,而且都是在赞诵“出师一表”。这“出师一表”是什么呢?我们的历史小博士能不能帮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啊?

〖点评〗以古代诗句对作品的评价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添学生人文素养。

生:可能是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吧。

师:诸葛亮的情况,你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真不愧为我们的历史小博士。难得你用这样整齐的句式向我们概括了诸葛亮辉煌而又多彩的一生。谢谢,请坐下。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

〖点评〗由人所共知的“智慧”自然过渡到学生不太熟悉的“忠诚”,为全文的理解和阅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断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做好记号,一会儿我们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疑难之处)

生:“开张”是什么意思?

生:“痛恨”是什么意思?

生:“感激”是什么意思?

生:“谨慎”是什么意思?

师:看来大家还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大家解决一下呢?(生紧皱眉头,若有所思)

生:老师,我知道,可当我将自己的理解放到原文中后,就讲不通了。(其他同学表赞同的点点头)

师:这是因为大家提出的这些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演变发生了变化。“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同时,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单音词也是古今异义。如:先、崩、弊、诚、愚等,大家在学习时应加以分辨。

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句话该怎样断句呢?

生:应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断句吗?

生:根据课文注释,这句话是讲:如果有违反法令的或者是品行良好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用这来表明帝王的治理是公平英明的,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让宫内和朝廷行赏之法不同。

师:讲得不错,看来,大家通过三年的学习积累已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语感。我为大家感到高兴和自豪。下面,这样,大家还可以从文章中找找这样的长句,读读看。

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点评〗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质疑难,合作解答,体现自主和合作的学习精神。在合作学习中把握本文长句较多的特点给予重点引导,体现教师在关键处参与的重要性。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师:大家都读得不错。对句子的朗读节奏把握的很好。下面,我把全文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在对照我和大家朗读异同的时候,请重点关注:本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试着把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教师范读)

师:你了解到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向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师:哦,“一系列”建议。哪些建议呢?在课文哪些段落写的呢?

生:在课文1-5段写了这些建议。一共三条:一是开张圣听;二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三是亲贤臣,远小人。

师:你对这三条建议是如何理解,有何看法呢?

生:“开张圣听”,就是要广开言路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听到真话,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样人们遵规守法,国家才不至于一片混乱;至于“亲贤臣,远小人”,就是保证国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被奸臣所害。

师:恩,解答得真不错,还使用了我们现在的惯用语。看来,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深有体会了啊。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我觉得这是诸葛亮在充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只有蜀国是最弱小的,如果不发展,必遭灭亡。而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帝王是贤君、明君,而要想成为贤君、明君,就应按诸葛亮提的三条建议去做。所以,诸葛亮提出了这些建议。

生:诸葛亮重点提出的建议是第三条:亲贤臣远小人。而且这一条建议十分具体,把自己举荐的人具体特点和优势都一一讲明了。

师:大家读到了吗?有哪些人,又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文官有郭攸之、费羿、董允等人,他们的特点是“良实”“忠纯”;武将是向宠,他的特点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师:举贤荐能,可谓用心良苦;坦诚进言,可谓竭尽忠诚。除此提出建议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呢?

生:诸葛亮还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历史。在课文的第6-7段。

师:我们一起朗读这两段,一边读,一边和诸葛亮一起回顾他过去的岁月,看看他在这里回顾了哪些事情?(生齐读6-7两段)

生:老师,第7段并不都是在回顾过去。

师:哦。很有发现的眼光。不是在回顾过去,那是在写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一会来探讨。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回顾了过去哪些事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些事情大致上都应该了解的,我们一起结合原文来明确一下。

生:有隐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生:有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有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有白帝城托孤的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生:有南征孟获的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师:人们回顾前尘往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生:他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报答之情。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是出于“感激”,也就是被刘备不因为他身份低微,礼贤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求教而感动才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又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再次托付给他,他感到莫大的信任和感动,当然想要报答这种知遇之恩。

师:诸葛亮对刘备的情感真的有这么深厚吗?有一句古语描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点,它是最好的注解。大家知道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吗?

生:(很多同学齐声回答)“士为知己者死!”

师:是啊。因为刘备就是诸葛亮毕生才干的欣赏者,诸葛亮甘愿受他“驱驰”,唯恐自己不力,不能报答恩遇。这种竭心尽力的忠诚在刘备离开人世后就转移到他的后代身上。现在我们来看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第7段究竟还写了些什么呢?(师朗读“今南方已定……之任也。)

生:这是写诸葛亮出师伐魏的有利条件和迫切愿望。

师:诸葛亮伐魏兴汉的愿望有多迫切?你能结合第7段的原文来体会吗?

生:“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连串的语句写出了诸葛亮规划伐魏计划的兴奋心情。可见愿望之强烈。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把伐魏兴汉视为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所在。

生:后面的文章中还有。“臣不胜受恩感激。”诸葛亮“感激”的原因,其中也有刘禅委托他以讨贼兴复大任的原因。

师: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最后两段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师发起,全班齐读)

生:这里诸葛亮在表明自己的讨贼兴复愿望和决心的同时,也明确了治国职责,同时对刘禅委婉地提出了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谏言,为自己离朝远征做好了妥善安排。

生:这两段文章同时还表达了报答刘备,尽忠刘禅的情感。

师:你从哪些体会到的?

生:“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就是报答刘备;立下这样的“军令状”来表明自己的全力以赴,就是尽忠于刘禅。

师:全文从提出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6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哪6个字呢?

生:“亲贤臣,远小人”。

生:不对,应该是“报先帝,忠陛下”。

师:为什么?

生:“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的关键所在;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点评〗阅读和理解紧密结合,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使文言解读轻松自然。

四、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师:阅读了《出师表》,你对文章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下面请大家利用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也可以就学习本文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评〗围绕作品开放课堂,为学生的自由思索和学习创设空间与平台。

生:我谈谈对《出师表》的一些看法。《出师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例行公文,其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它文中的报国的至诚,情意的真切,对后世影响的深远。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如:陆游在《书愤》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等。

生: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帮我解答:本文是诸葛亮向帝王刘禅的上书,可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这是为何?

生:我觉得这是为了让刘禅牢记父亲的遗志。

生:我认为这是为了让刘禅学习父亲的用人之术。

生:我觉得这是诸葛亮为了表明自己对蜀国的忠心。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从此,我们能进一步了解这篇“表”文“声情并茂”的特点。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课文,仔细品一品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生:我根据本文对刘备的死的称“崩”,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古代对“死”的一些表达。一般帝王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之死称“死”。

生:学习本文中我学会了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应条理清晰,思路清晰。

生:我们觉得还应注意加进自己的情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到“言之有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更有说服力。

生:我谈谈对诸葛亮的看法。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政治上赏罚严明,恩威并重。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同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他的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历史资料来评价人物,值得肯定。有没有同学能够谈谈阅读《出师表》后对诸葛亮的感受?

生: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我觉得太压抑。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众笑)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后来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终于被人家灭亡。实在是让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坚持对这样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生:可见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在本文中,他不是力陈“亲贤臣远小人”吗?

师:这位同学的感受很值得探讨,很多史学家也在这样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有人摇头感叹诸葛亮的尽忠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价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具体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观点来思考又能使我们得到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个问题同学,请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章,我们再做专题交流,好吗?(生赞同)

〖点评〗表面上虽然对课堂上产生的观点不置褒贬,但却从多个角度引导思考方向,并激发学生将学习由课堂发展到课外,推动学习成为“不终止于课堂”的自主历程。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师:大家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很出色,相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前面提到的三副对联对本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想,但凡好的文章,看到了是一种幸福,若能诵记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读熟并背诵下来,看谁选得好,背得快。(学生读背,学生竞背,师生共评。)

〖点评〗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古典文化积累,帮助学生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学反思】

一、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师生都能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5 《词五首》教学设计



宜昌市第三中学 蒋葵林



【教学依据】

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可以说透过诗歌的家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博。

《词五首》就是从“余晖脉脉”、“长烟落日”的自然景色,从“城外狩猎,沙场秋点兵”的生活场景,从独倚危楼,无语泪流的举止神情去与古人作一次心灵的对话,去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壮志难酬。

中学阶段,是学生各种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开始关注自然,反思生活,感悟人生,这无疑是学习本文的良好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遥远。作者经历的复杂,使得词中所描述的景与情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学习中详细掌握与了解每首词的背景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作家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2.学习词的基本知识。

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

3.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4.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态度情感价值观:

1.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3.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教学方式]

1.在词的欣赏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避免一言堂,应该是一位起纽带作用的主持人。

2.学生是本文学习的主体,从背景资料收集、品味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无不渗透着学生主体智慧的参与。

3.词的学习中,老师要鼓励活学生间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通过同伴间对话与交流,团结与互助,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构思]

一、学生准备、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做好学习古词的准备;老师对准备内容作方向性作引导。

二、学生吟诵、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古词,互相讨论朗读节奏与语气,老师作适当指导。

三、学生体验,老师点拨:学生在吟诵基础上,感受词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与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体验训练;老师对词中与体验相关的重要部分作启发式点拨。

四、学生品味、教师点拨:学生对古词的语言及表达进行深入赏析与品味,着眼于名句、关键词,老师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予以适当的指点。

五、学生讨论、教师主持:在体验与品味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评价表达出来,以讨论争鸣形式,使学生间不同思想与理解互相碰撞,闪现学生学习的灵感,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老师在其中作为一个组织者,起一个承接作用。

六、学生反思,教师鼓励。在经历各种学习形式后,学生对各首词提出质疑,并互相讨论与反思,找到正确的理解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导地位。

七、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让学生学习阅读与欣赏词的基本方法,了解吟诵、理解、品味、联想、反思是欣赏词的基本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