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选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0 “笑”看香菱乐学诗



湖北汉川市实验中学 叶彦勋 吴向明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的香菱是如何学诗的?

纵观她在林黛玉的具体指导下读诗写诗的全过程不难看出,她充满满心欣喜的“笑”意贯穿始终。曹雪芹在《香菱学诗》这一回中,先后写到她的“笑道”竟达十四次之多。可见香菱一直都是“笑意写在脸上”笑口常开的。正是由于这种好而乐之的诗性情结与情怀,才使得初次学诗的她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下面不妨就来一一目睹香菱学诗的笑颜笑貌。

她一来到大观园,就迫不及待地恳请林黛玉教她作诗。那求教时露出的笑容,既表明了她直言相求的诚恳态度,又表现出她积极主动的求学精神,这对于从小就遭受到人生磨难的她来说,的确是极为难得。

当她的恳求得到了林黛玉的慨然允许时,香菱又是一脸的微笑,流露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至诚至纯的满心愉悦。

在林黛玉的初次具体点拔下,悟性聪慧的香菱因为平时读诗的困惑不解此时一下子得以消释而不由得在脸上蕩起了欢心的笑容。这分明告诉我们,那全然是一种有如茅塞顿开之后似的豁然明了的畅快欣喜。

在接下来的继续点拔下,香菱笑着说出了她的读诗感受,即自以为读了陆游的诗句之后就领悟到了诗的真意趣,充分表现出她那种毫不掩饰而率直口快的真实自我的个性特征。

就在这次点拔结束之时,香菱仍然是一脸的满面春风。完全可以看出她此时学诗的兴致是诗“信”倍增,诗“趣”愈浓,诗“情”更切。于是当即就跟林黛玉要了王右丞的五言律诗回蘅芜苑读诗去了。

读完林黛玉用红笔圈定的诗作篇目之后,香菱又马不停蹄急忙将诗书送还给林黛玉,而且送还诗书的途中一路是笑吟吟的。这无疑显露出了她在读完诗书之后那一种充满心中的无限快慰之情。

接下来在林黛玉和她“讲究讨论”诗句时,曹雪芹一连四次写到香菱的“笑道”,依次分别写出了她读完林黛玉圈定的篇目后内心的轻松舒畅,征询解读诗句然否时的恭谦随和,直言领会诗句真谛时的那一种快意与困惑参半的真切感受,以及在例说锤炼诗句艺术的透彻领悟与切身体验诗句意境二者之间有机融合的那种酣畅与惊喜。

特别是在当林黛玉告诉她作诗也可直接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时,那随即绽放在她脸上的满面笑容,简直就是她心有灵犀而聪颖无比的外在展示。

大家见香菱学诗进步之快都感到非常高兴。探春这时便相邀香菱加入她们组织的海棠诗社。香菱受到邀请时与其说是笑着推辞,倒不如说是她内心一种掩饰不住的激动与兴奋。

香菱在逼着黛玉换了杜诗,又央求她们出了作诗的题目之后,竟然是喜形于色地一路“喜的拿回诗来”到蘅芜苑的。她喜什么呢?想必她喜的是又有杜诗可读,喜的是得到林黛玉的充分肯定,喜的是终能初试牛刀开始作诗的激情涌动。

当宝钗看到香菱构思写作第一诗稿时是“茶饭不思,坐卧不安”时,便不由得明贬实褒正话反说的打趣起她来,香菱听后笑了起来。那笑中透露出的正是她不愿别人来分心和不容他人来打扰的那一种娇嗔可爱倾力投入的心理。

后来香菱在精心构思第二诗稿时不自觉地“含笑一回”,生动地展现了她冥思苦想后终于觅得佳句而独自偷乐暗自高兴的内心世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香菱的第三诗稿竟然是在梦中完成的。她这“梦中诗成而发笑”的一幕,可算是“诗”志不逾的香菱在学诗的历程中笑得最灿烂,最美丽,最怡人的。“梦中成诗发笑”的一幕,透露的是她的喜不自禁,应验的是她的金石为开,闪现的是她的阑栅灯火。

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的曹雪芹仅只用了“笑”字一个,就写尽写全了香菱的好学乐学;简洁而细腻地表现香菱的一大“诗”好。构成为文中的一大看点和亮点:其笑意笑韵是同中有异,其笑情笑态是多姿多彩。细细品味香菱如此众多之“笑”,定将会是其“笑”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



张必锟



从“全豹”看“一斑”,由“一斑”引向“全豹”
                             ──浅谈古代长篇小说片段教学

中学语文课本里选入古代长篇小说片段,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类课文体制一般不大,而写人物往往限于表现其性格特征的某一侧面,故事几乎全是围绕着一件具体的事而逐步展开,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从整体看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因为有这些特点,再加上受课时的限制,教读这类课文除了要简略介绍原小说的梗概及交代故事来由而外,跟教读短篇小说并无显著的区别,简言之,即“就文论文”,课堂教学内容不超出文本的范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样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也能使学生受益。

但是,用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却又并非尽善尽美。因为这类课文正是所谓“全豹之一斑”,有明显的示例作用,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小说原著的兴趣,以便此后通过自读去感知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养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如果仅仅停留在“就文论文”上,学生的收获就很有限了。自然,读原著是一个长期目标,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决不应放弃这个方面的努力;更何况这个“一斑”跟“全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只要善于发现这种联系,即便不能使学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地,总也可以稍稍扩大他们的眼界,多少懂得一点阅读全书的门径。由此看来,教读这类课文,大致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好课文,即“就文论文”;第二步,在前者基础上向前延伸,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讨几个跟小说全局有关的问题,即从“一斑”引向“全豹”。

下面我们将着重讨论怎样实现从“一斑”到“全豹”这一步,因为只有实现了这一步,才能使学生受到古代长篇小说阅读的起步训练。



俗语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实现从“一斑”到“全豹”,也有多种方式、多种办法,不受任何限制,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先从“全豹”来审视“一斑”,具体地说,就是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小说的全局(思想内容、情节结构、艺术特点等)来审视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深究其意义。下面试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说说审视中应当注意的几件事:

注意人物活动的大背景。这指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人物在此时此地的活动,而要把这样的活动跟此人在他时他地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例如杨修在曹刘汉中之战的末期从夜间口号“鸡肋”看出曹操有退兵意因而自作归计,这显然是一种干犯军纪的行为,是他恃才放旷的性格所使然,由此而招致杀身之祸毫不足怪。这样看来,他的被杀实在是个性格悲剧。可是,如再联系他曾参与魏王继承人斗争的事实来看,情形就不同了,因为这样的斗争已将他置身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特别是在曹植已经失势的条件下,他早晚难逃一死(曹植的另外两个谋士丁仪、丁广兄弟在杨修之后被杀可为旁证)。由此看来,杨修显然是魏王室内部斗争中的政治牺牲品。这正是杨修活动的大背景,认识这个大背景,才能看出杨修被杀这件事的实质。在三国时期,这样的斗争不仅在曹魏政权中存在,在蜀汉和东吴也同样存在,认识这一点,对学生此后阅读《三国演义》自有裨益。

注意人物性格的历史。这是说,不能只看到人物的现在,也要看到他(她)的过去和今后。只看现在,这是用静止的眼光观察人物,不会看得深远;把过去、现在、今后全看到了,才会有发展的眼光,能有所发现。例如香菱这个人,如果只看她现在如痴如醉吟诗的样子,说不定也会像宝钗那样笑她“呆头呆脑的”,更难理解为什么她成了作者笔下警仙子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惟一被披露了谶语的女性。但是,如果再看看她过去十多年在拐子家中以泪洗脸的生活和后来薛蟠及其正室对她的凌辱状况,就一定会感到当前这些日子是她短促一生中难得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天阴霾消净,眼前一片晴明,正由于她的境遇有这样的变化,她的美好资质──对前人诗作的捷悟、对诗境的执著追求,终于显露了出来。可以断言,在贾府侍妾辈(即《金陵十二钗副册》所收人物如平儿、尤二姐、宝蟾等)中的确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红楼梦》里的许多人物都应当如上所述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观察(对其他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亦当如是)。

用小说中同类事物作比较。以同类事物作比较,是鉴别事物好坏、高低的一种方法,可以凸现事物的特质。例如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是一种掠夺财物的行为,但跟少华山朱武团伙、桃花山李忠团伙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晁、吴等人夺取的是大贪官的“不义之财”,而朱、李等人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这表明晁、吴等人有反抗官府的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到后来他们果真率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迎战官军。又如范进和张静斋,同是科举中的得意人,但一个老实,一个刁钻,经比较后也可以看得分明。

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所谓从“全豹”审视“一斑”,就是把课文跟小说中其他有关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二者不可分离,如同看一粒棋子的作用离不开棋局一样。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审视中的大忌。



再谈由“一斑”引向“全豹”。这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并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点。

(1)从课文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探究的目标,不贪多而务求有得;

(2)补充介绍有关的资料,必要时可指定学生课前阅读小说中有关的章节;

(3)选定突破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一:《智取生辰纲》

本文记述的是一场零星的小规模抢劫行动,晁盖、吴用等七人是临时集合在一起行事的,抢劫成功后又各自回家,看起来似乎并无深意,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大不然:首先,这次抢劫跟山野强人打家劫舍的行动截然不同,晁、吴等人都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反对酷吏贪官,只是夺取这些人手中的“不义之财”,并不为害一方,他们的行动具有明显的反贪性质。其次,抢劫的直接对象一个是权势煊赫的统治者当朝宰相蔡太师(受礼人),一个是一府之长的梁中书(送礼人),抢劫的后果不言而喻,没有超人的胆略,决不会贸然行事。最后,动手的时间和地点都选择得极佳,麻痹对方的手段又极高明,这些都显示了带头人晁盖、吴用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由此看来,这次行动虽谈不上起义,但至少表明晁、吴等人已具备了起义的条件,可算得起义的前奏──待到后来,在石碣村击败前来“捕盗”的官兵,随后又夺取了梁山泊的领导权,组织队伍迎战大批官军,这就顺理成章地揭开了起义的序幕。准此,我们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智取生辰纲”的深层意义。

突破口是:“智取”的行动算得起义否?

补充资料:①在介绍《水浒》梗概时略说梁山起义军发展的几个阶段:晁盖、吴用等初建根据地;扩编队伍,大战官军并消灭地主武装;临时性出击,攻城略地。②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及第二十回上半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例二:《香菱学诗》

本文记薛蟠侍妾香菱学习写诗的经过,看似闲笔,其实也是有深意的。香菱是贾府侍妾辈中惟一喜爱诗歌的人,她文化底子很薄,却不仅学会了写诗,而且写出了好诗,这就证明了她有美好的资质。作者在给她的谶语中曾写道:“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是以她的美好资质跟平生的不幸遭遇相比照,用以引发读者对她的深刻同情,怜其才而哀其生。更有甚者,人们还会因此而反思:如果不是她住到大观园里来,有众多姐妹关心她,指导并鼓励她,她的才能岂不永远埋没下去,不为人知?这又表明大观园是一个与外面黑暗世界形成强烈反差的光明天地。所有这些,都足以发人深思。准此,也可以拟定实践方案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①香菱的美好资质及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②从香菱学诗有成看大观园中的人际关系。

突破口是:①“……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试结合香菱的历史说说宝玉此话所蕴含的意思。②说说香菱《咏月》第三稿好在哪里。如果香菱不来大观园居住,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吗?

补充资料:①学生自读应天府门子谈香菱身世一节内容(见《红楼梦》第四回);②教师转述“美香菱屈受贪夫棒”一节内容(见《红楼梦》第八十回)。

必须指出,所谓从“一斑”引向“全豹”是个比喻的说法,意即从一个故事稍稍向外扩展,延及跟它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超出这个范围,讲得过多,也可能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

最后,谈一点希望。

从“一斑”到“全豹”,这是对学生进行长篇小说阅读起步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样的训练中,要坚决防止独重一头的倾向,更不可顾此失彼;“一斑”和“全豹”是辩证的统一体,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因此,我们教读课文,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不搞烦琐的分析;探究有关全局的问题,务求少而精,力避旁逸斜出,节外生枝,一定要使二者如同泉水流进江河一样,自然地融为一体。过去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多,依然缺乏经验,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就一定能创造出有益的经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 艾维蓉



     【教学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要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它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作为“史家之绝唱”,其记叙事实、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的功力是值得每一个师法和玩味的。《陈涉世家》抓住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向我们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画面。作品不仅有起义发起的经过的叙述,更有起义主要领导人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起义前途的规划,使人读后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斗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整个起义发起的过程中,两位领导人物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个性,是阅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把每一个阅读者带入当时的情境,去感受当时的危机、奋起与风云变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总以文章的情节为基础和依托,了解梗概,描述个中场景、人物和细节,表达出自己的爱憎感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

阅读原始典籍,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发生的原因与经过,树立学生的唯物历史观,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并从中生发对历史发展的思考与感悟。

2.紧扣线索、集中叙事的记叙方式

本文以陈胜、吴广两个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串起大泽乡起义的全部过程,在其中还插入了两个人物对当时形势以及起义前景的分析。文章不蔓不枝,情节集中,行文清晰明了。

3.刻画人物的方法

文章的核心人物是陈胜,作品用他少年时不同于凡人的鸿鹄壮志来铺垫壮年的惊天动地的壮举,用共举大事的吴广来衬托他善于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和善于谋断的领袖才干。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体会《史记》高超的写人技巧。

4.阅读浅易文言文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式〗

1.多样化的诵读

文言文要加强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达到理解,但是对诵读的理解不能过于偏颇和狭窄,而应该通过不同方式来呈现。有对全文的全面朗读,有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朗读,有对关键语句的反复品读,有拈连相关内容的联读,甚至还可以有以文言原文为表述形式的表演读,……以不同的诵读方式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不同目标。

2.比较与辨析

本文文言词语朴拙,许多词语字形虽同但是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表达的意义大不相同,尤其是与现今的意义往往相去甚远,教学中通过对具体语言环境的把握来捕捉这些词语的意义差别,辨析汉语在古今发展历程中词义发生的变迁。

3.思考和感悟

西人有云“读史使人明智”(培根语);国人又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陈胜吴广的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在社会价值观念上实现的突破是极具颠覆性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阅读本文,可依据历史背景,思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可结合作品描述,感受主人公的个性和灵魂;可透析叙事语言,琢磨《史记》特有的史家手笔……

〖教学过程〗

一、在追忆中复现

以俗语引出古今中外反抗压迫的例子,导入陈胜吴广起义一事,并借助学生印象简单回忆这一历史事件的概貌,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二、在合作中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为深入阅读课文做进一步铺垫

三、在审读中发现

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发现的眼光来阅读课文,通过自由式的审读捕捉文言语句后包含的信息和思想,对陈胜吴广共谋大计、鼓动士卒这两段文字做重点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特点

四、在评价中感悟

引导学生就陈胜人物个性、文章刻画人物的技巧做归纳性的评价,对前一阶段自由式的阅读予以梳理并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向课外阅读

【教学实录】

一、在追忆中复现

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生:(齐答,有的笑)反抗。

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

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不过,说出这句哲言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

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就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生举例,略)

〖点评〗由一句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我国古代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的斗争。我们一定对这件历史史实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哪一位同学向我们简单介绍经过。

生:陈胜吴广被征发去修长城,结果他们在大泽乡的时候因为下起了大雨,道路被阻断,贻误了服役报到的期限,按照当时秦朝的法律要被判处诛灭九族(,那时秦朝的法律特别残酷),于是他们就拼死反抗,起义斗争了。

师:这位同学讲述的基本上符合史实,不过可不够绘声绘色了。这样听来,大泽乡起义好像就是一件很平常容易的事了。(众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他帮助我们重新恢复了对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大致印象。(师正色)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在严酷的管制下陈胜吴广如何能够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呢?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掌旗人的?让我们随着一位二千多年前的伟人的讲述,把目光投向那刀光剑影、风云变幻的历史深处吧。

〖点评〗学生对历史事件大致内容的回顾,在学习者心底勾勒出学习对象的一个粗略轮廓,为工笔描绘、审慎修饰打下了基础。这是学习建构的发端。

二、在合作中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

生:这个句子太长,我总读不顺──“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生:应该读成“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师:为什么你读成这样的节奏呢?

生:它的意思是指陈胜吴广把队伍假称为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队伍,根据大意就可以分出朗读的节奏了啊。

师:看来这位同学已经掌握了文言文朗读的一点关键窍门啊。朗读的节奏一定要根据词句的意义来断读。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规律。来,我们试着读读这样一类的长句。

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生: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师:不错,大家都读得很准确。如果没有读不顺的句子了的话,请大家分组合作,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共同审听他的朗读,看有没有发生分歧的地方。在听的过程里,还要注意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然后提交给小组的同学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如果在小组内决定不下来的疑惑,一会儿我们全班同学来集中“攻关”,好吗?(学生自由组合,朗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合作学习的进程)

师:大家在小组内有什么争论不决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也多一次合作探讨的机会啊!

生:我们遇到了一个用课本的注释解释不通的词语。第二段中,课本对“书”的解释是写的意思,可是“得鱼腹中书”怎么也讲不通。

生:你们看到的当“写”的意思的“书”字是“丹书帛曰”里的“书”;“得鱼腹中书”里的“书”指的是写的那个东西,或者就叫字条吧。

师: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意思是不一样的。我看,大家现在就来做一个小比赛吧,大家一起来找找这篇课文里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比较一下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看那个组找得多,比较得好。(生合作查找)

(讨论交流。如“等死,死国可乎”和“公等遇雨”中的“等”,“扶苏以数谏故”和“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和“故”……有小组将本文中多个“之”字的意义加以辨析)

师:看来老话说的一点不错,“独木难成林”,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冲天啊。大家的相互合作使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收获十分丰富,学习效率特别的高。这样“人人贡献一点、人人拥有一片”的好方法可要坚持和发扬。

〖点评〗本文篇幅长,文字还算浅易,文言词语分散在文章中各个角落,比较和辨析工作适合采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施。以恰当的例子做好合作学习的示范,通过交流共享学习的成果,并对合作学习给予鼓励,使合作者不断增强合作意识。

三、在审读中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和辨析,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把握,我们回头来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讲述有没有不实之处呢?

生:刚才他讲到大泽乡起义是爆发在陈胜吴广被征发去修长城的途中,其实不是,本文写道:“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在被征发到戍守渔阳的途中。

师:是啊,这个细节有点张冠李戴了。刚才这位同学读到一句“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就读出了事件发生之前的背景,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还了解到当时的贫富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

师:(饶有兴趣)哦?

生:“闾左”是穷人的代称,也就是只有穷人被征发,富人却可以免除这样的苦差。

师:有见地。真是一个深刻的发现。其他同学,你的发现呢?

生:我还注意到这里好像也交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队伍。也就是说,他们发动起义开始斗争时,反抗的力量就是这“九百人”。

〖点评〗做好发现式阅读的启发和示范,点燃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引线。

师:不错。就是这九百人却点燃了颠覆大秦王朝的烈火。三位同学的阅读是十分有效的,他们的阅读是在不断的发现中前进和收获。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来阅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阅读)

生:我发现陈胜年轻的时候就有超乎常人、不同凡响的志向。他“少时”“与人佣耕”,别人嘲笑他不可能富贵时,他就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心声。

生:陈胜吴广之所以走上造反之路的原因是因为秦朝的统治实在是太残酷了。课文中写到:“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贻误期限就要全部斩首,实在是严酷。

生:陈胜吴广选择反抗的原因我觉得在于死中求生。当时已经贻误期限,“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不管是逃跑还是起来造反都是死罪一条,而后者还有一线生机。

师:你说的是绝处求生是不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生:我觉得当时秦王朝是该灭亡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民心。陈胜的话中有一句说道:“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统治已经引起了天下公愤。

生:我发现陈胜非常有头脑,他分析当时的情况很准确。而且,他还谋划起义后打出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旗号。这一招十分英明:自己这帮人属于平平之辈,没有什么号召力,而一个公子扶苏,是大秦皇子,而且“百姓多闻其贤”,一个是项燕,“数有功,爱士卒”,这两个人都是秦王朝的受害者,而且在老百姓中口碑都很好,而老百姓又不知道他们具体的下落,以他们为旗号来反抗暴秦,老百姓一时候分不清虚实,但却能够迅速产生影响,赢得民心。

生:吴广也很有头脑,而且有牺牲的精神。在发动起义的时候,他拿自己来使了“苦肉计”,就故意说要逃跑,导致秦兵殴打自己,这样就激起了士卒的共同的愤怒。

生:你还漏了一句话──“吴广素爱人,士卒中多为用者”。这说明吴广很有人缘,也就是说他会团结人。

师:会团结人,这可是一项很重要的才干啊!大家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的才干吗?

生:领导者、组织者的才干。

师:(首肯)吴广是一个有领导和组织才干的人,那陈胜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吗?

生:陈胜一样有这样的才干。文章中写道:“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能够对吴广发号施令,不说明这种才干吗?

师:陈胜怎么能够对吴广发号施令的呢?同是共谋大事、并肩战斗的两个人,应该是不分上下的啊?

生:他们商量好了的啊!(众笑)

师:这个说法恐怕值得推敲。两个人里能对另一个人发号施令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否则也难以令人信服。大家再阅读课文,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发现。(生讨论)

生:我们讨论后觉得陈胜比吴广更有头脑。文章中分析当时形势、提出假称扶苏、项燕部队的是陈胜,这证明他比吴广更有谋略。

师:果然有眼光。过去,我一直佩服司马迁文章叙述语言的高明,简简单单一句“陈胜曰”、一句“吴广以为然”就把两个人的个性差别不露声色地展现给后人,想不到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居然能有这样细致的领悟,这一点我令我更加佩服。来来,我们接着来谈自己阅读中的发现。

生:我发现当时的人都很愚昧。他们都非常害怕鬼神。看到鱼肚子里的字条后,“固以怪之”;听到神庙里的“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就惊恐,还“指目陈胜”。

生:我从这里感受到陈胜吴广两人的精明。他们要举大事,但是自己没什么影响力,无法让所有人都信服,只好采用这个办法通过装神弄鬼来宣传自己喽。不知情的一般人肯定这样想:从鱼肚子里挖出来字条,怎么可能?除非是“从天而降”的“天书”;神庙里的喊声是狐狸精在喊,这简直是鬼神在传达的“天意”。这样不就把人唬住了吗?

师:恩!这一招为起义做好了舆论准备!

生:那我觉得那个卜者也非泛泛之辈,居然教他们“卜之鬼”!这也应该是一个无比智慧的人,也算一个幕后策划者。

生:我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个人不去告密呢?

师:问这不正是说明“天下苦秦久矣”,秦王朝已经失去民心,这个人应该也是希望它的灭亡的吧。

生:刚才那位同学说吴广使用“苦肉计”,这个启发了我。我看陈胜吴广还非常懂得兵法,他们在发动起义时使用了一招“破釜沉舟”。他们杀死了看管他们的将尉,这样即使有人还想有什么退路都不可能了。

师:一定要说他们“非常懂得兵法”,恐怕还是说得有些远了,还是“善于谋略”说得准确些。不过“破釜沉舟”的评价很精彩,我还愿意加上一条──“攻心为上”。大家看杀死将尉之后他们对群众说的那一番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当时的样子来表演朗读一遍,大家体会体会这些话是不是“句句攻心”。

(指名学生表演朗读“召令徒属曰……敬受命。”)

生:是。听了这番话,明白反正是死路一条,不如奋起斗争还有可能有条活路。

生:不仅可以有活路,说不定还能有荣华富贵大好生活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师:要么是死,要么是斗争!在这个选择面前,谁都会不会放弃生的机会,当然会一鼓作气,同仇敌忾,拼死一搏。也就是这种一鼓作气,同仇敌忾,拼死一搏的力量势如破竹地突破了大秦的血腥的统治。

生:我发现……

〖点评〗在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轻松了,而是更加紧张。面对学生自由发现得到的各式的答案,学生产生的各样思考,教师要因势利导,或点明、或提炼、或矫正、或激发、或推促、或拨转、……而且不能制造学生心理压力,只有教师真正把自己当作学生先学一步“同学”,才可能有这样的状态。

四、在评价中感悟

师:同学们,当张开发现的眼睛时,文章就为大家展开精彩的面目。这么多的发现帮助我们把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梳理得清楚明了,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了《史记》的风味。陈胜这个人物给你什么启发和感受?《史记》在刻画陈胜这个人物的写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你能就这两个问题中任意一个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吗?想一想,后面这个问题还可以讨论一下。把自己的意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生思索,或讨论)

生:陈胜是一个富有政治眼光的人物,他能够判断和分析形势,制定行动方针,并大胆地付诸实践,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欣赏。

生:陈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后来终于成就大事。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生:陈胜在残酷的统治下敢于奋起反抗,这种挑战命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文章刻画陈胜采用了衬托的写法,用吴广来衬托他,写出他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政治头脑。

生:《史记》写人还注意铺垫──陈胜少年时期拥有鸿鹄之志,后来做处惊天动地的行动,少年时期为后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说实话,仅凭节选的一部分《陈涉世家》就来谈陈胜,凭短短四段文章就来论拥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史记》,实在是有点坐井观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完这篇《陈涉世家》,也可以更多地去了解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和它背后的故事。

〖点评〗结尾处激发学生课外走进《史记》,体现出课堂学习永远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而应该成为学生更自由更主动的学习的起点。

【教学反思】

1.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方法十分有益。要善于选择便于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学习进程,并给予适时的指导,甚至作一位参与者直接介入其间,启发合作者的思维,矫正合作中的偏差,帮助合作者获得学习收获,展示合作成果,这样,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习惯就会不断成长成熟。

2.在自由阅读中有所思考和发现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叙事性强,如果只求把握情节,阅读就会流于肤浅,古代作品的写作技法、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史传作品的语言味道就不能得到品味。激励学生从古语朴言中去领悟一些东西,发现一些东西,就能帮助我们不知不觉跨过古今语言的障碍并领会作品深层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2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 吕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3.学习文章的写法。

4.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  )怫(  )跣(  )抢(  )祲(  )缟(  )傀(  )挠(  )

请写下你认为还需注意的字词读音: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免冠徒跣  抢地  休祲  色挠  谢谕

请写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及意义: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不错意也(          )  ②仓鹰击于殿上(       )

5.理解词类活用,然后翻译句子。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

6.难句翻译。

①“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三、深入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3.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

4.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5.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翻译一句,把握关键词。

四、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

第二层(第3段),写         。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第一段:

①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②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③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二)第二段:

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④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三)请你仿照上面的问题,针对第三段第四段各设计两个问题:

第三段①         ;②         。

第四段①         ;②         。

六、知识应用: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①“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③“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④                           

⑤                           

⑥                           

七、修辞手法

①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夸张:                  

排比:                  

对偶:                  

③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八、课文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            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九、作业

联系练习三,总结古今异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2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重庆市四十八中 樊春霞



学习任务: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

学习重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文章对“士”的作用的强调;选材的突出重点。

学习方法:

朗读(多种形式):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年以前,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全豹。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1.齐读(边听边纠正读音,特别是下面划线字的音)

唐雎(jū)         以君为长(zhǎng)者

以头抢(qiāng)地               夫(fú)专诸之刺王僚

2.分角色朗读及指导

(1)由4位学生进行:秦王,安陵君,唐雎的语言各一人,其他部分一个人。

(2)大家评论四人的朗读情况:音准,是否体现出人物当时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感情。

(3)老师在听学生意见后进行朗读指导,并让学生领会积累一些词语。

──秦王。分前后两种情况,前面是傲慢无礼,口气强硬,轻视对方,后面是讨好和软的口气。其中:

前1: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强语气的词,可用现在的什么词来表示?(生答后)确定“可要”。

抽出读这句。师指导。大家齐读。(以下各项同此作法)

前2:何也?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例3: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冠:帽子。跣:脚。抢:撞。

后:寡人谕矣。谕:明白。

读时要强调:

──安陵君。奉承恭敬,口气委婉。

“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虽然如此。要与下文形成转折。

──唐雎。沉着冷静,干脆利落。

虽千里……岂直五百年哉?虽:即使。

岂……哉:难道……吗?反问句式

与臣而将四矣   矣:了(陈述语气)

3.全班分成四组,分角色朗读。

三、解答学生不理解的语句

四、课外作业

1.书后练习二、三。

2.读《战国策》或有关资料,准备讲故事。

五、板书设计

1.学生读错的字及正音。

2.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强语气的词)可要

何也  也:(疑问语气)呢

故不错意也  错:通错,放置。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冠:帽子跣:脚抢:撞

寡人谕矣  谕:明白

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虽然如此

虽千里……岂直五百里哉?虽:即使。岂……哉:难道……吗?

与臣而将四矣  矣:(陈述语气)了。

第二课时

一、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意图

1.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采用学生的合理说法)

明确:因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2.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

明确: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刺杀秦王。

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进攻国家。

3.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

形象: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

意图: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二、文章写法特点

1.根据课文情节,发挥想像,看课文中可以加上哪些人物和情节?(学生说,老师评点;老师说,学生评点)

明确:本文这种写法的好处,简洁明快,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2.思考唐雎反驳秦王关于“布衣之怒”的特点。

(1)举哪几个人的例子,事前有哪些征兆?

──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

在他们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

(2)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

三、问题探究

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是针对什么而言?师生互相交流看法。

2.读文章后,有什么疑问?

如唐雎行为的可信度如何?(最好让学生发现,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四、《战国策》里的故事

1.“士”的故事

2.成语、寓言故事

五、课外练习

以战国时的“士”为内容,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2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安徽省怀远县龙亢中学 邵林永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二、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三、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说”为主学习课文。
二、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主要教学板块通读──说读──评读。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战国策》。
(师先提问,生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说内容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祲(jìn)  缟(gǎo)  傀(guī)  挠(náo)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给予恩惠。)  怫然  (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  (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  (撞地。抢,碰、撞。)  休祲  (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  (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  (道歉。)  谕  (明白,懂得。)
4.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生散读,师巡视。)
5.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稍作准备后回答。)
三、说读──说译文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2.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学生就跟着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
3.学生仿效老师的方式分组译读课文。
4.教师从二、三段中找出几个难句请学生口头翻译。如: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四、评读──说意味
1.学生演读课文。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请学生回答。)
3.教师评点。
(教师评点的原则,是以鼓励、夸赞为主,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当之处。)
4.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五、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附:板书设计
【说明】
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应着重了解人物性格,注意人物性格的反衬作用。所以,本方案的教学角度拟为:说读──以说为主学习课文,了解人物形象。具体操作步骤是通读──说读──评读。
设想能让学生在读、说中了解人物性格,锻炼学生的复述、翻译、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设想能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饰演中,把握人物性格,并学习唐雎的那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设想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选

22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  李娟
    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  郭锋

【教学依据】

(一)“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从合作探究的角度对语文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很多人都熟悉的名篇,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性格鲜明,叙述语言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正义凛然,气势磅礴,是一篇训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好材料。

(二)文章塑造的唐雎这一人物形象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与专制暴君抗争,充满了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使一切威逼利诱相形见绌。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同古人展开心灵对话,理解古人特殊的思想感情,从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的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不因祸福避趋之”的传统美德,让他们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力量,砥砺意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学习唐雎的不畏强暴,自主自强的精神

(二)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评价人物

(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四)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教学方式〗

(一)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为是文言文,就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能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本文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则要求学生精读、品读,指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之妙。

(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综合运用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利用阅读反思与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相互启发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构思〗

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引入唐雎,导入新课,新课。

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分组讨论,提出疑点,师生共同探讨,疏通文意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简介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示,把握文章简洁传神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唐雎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唐雎的这种大意凛然的精神成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教学实录】

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相信这些人物也曾照亮过你的心灵。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他们其中哪一位,并根据你查找的资料简要说明理由。

生1:我喜欢秦始皇,喜欢他那雄吞六国,开拓创新的精神。他首次将全国分为36个郡县,这种制度延续至今;他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规定隶书为全国的统一文字,统一了货币,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足以显现他的大气、才气与雄略之气。

生2:我喜欢文天祥,喜欢他的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当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将领时,文天祥严正拒绝,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示他视死如归。

生3:我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豁达的性格,旷达的人生态度,将穷通起落看的十分平常,而且将这种快乐的种子散播到生活周遭。他被贬岭南,环境十分糟糕,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生4:我喜欢杜甫,喜欢他的“穷益且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操守,喜欢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师:刚才同学们发言踊跃,可见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有性格的古人,他就是唐雎,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唐雎。

〖点评〗以学生欣赏的人物为话题,搭建学生表达心声的平台。通过学生的预习来建设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相互支撑。

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范读课文,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的字音与节奏。

师:这时候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课文,请你读准字音与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请大家认真听,然后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指名朗读读课文)

师:请大家评述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1:“天下缟素”中的“缟”字读三声而不是读一声。

生2:“安陵均其许寡人”中的“其”字应重读。

生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应用轻蔑的口吻来读。

师:请你为大家示范一下。

生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师:读的很好,读出了轻蔑的语气。

生4:“轻寡人与”“与”字应拖长,突出威胁的语气。

生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一句应提高音量,读出霸气。

生6:这一句也有威胁的语气。

生7:课文最后一句读的不能太快,要读出胆怯和心虚。

生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这一句他读的不够连贯,不能突出唐雎的气势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点评〗抓主语气强化朗读,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体验人物内心世界,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请读书的同学注意要读的有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好,我们请生9读唐雎,请生10读秦王,请生11读旁白,请生12读安陵君。

师:这几个同学读的不错,感情很充沛。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大意,勾画出你理解有困难的语句。

师:这时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师:请各小组把你们感到理解有困难的句子说出来,我们全班共同来讨论。

生1:我们不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中的“使人谓”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们?

生2:他们断句错误,应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意思是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生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中的“虽”是什么意思,“岂值五百里哉”是何意?

师:谁可以帮助他?

生5:“虽”是“即使”的意思,“岂值五百里哉”是说“难道仅仅用五百里地就能交换吗?”

师:现代汉语的虽作虽然讲,而这里作即使讲,注意这是一个古今意义有差别的词。

生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两个使字有区别吗?

生7:有区别,第一个使作派遣讲,第二个使作出使讲。

生8:“安陵君其许寡人”中“其”和“许”是何意?

生9:“其”在这里可以作“一定”讲,“许”是“答应”的意思。

师:同学们理解的不错,有些词的意思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一记。

〖点评〗疑难共解,合作交流,扫清疑难词语对理解文本造成的障碍,同时培养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已经扫清了文字上的障碍。老师把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作一下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这场外交斗争。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1:战国末年,秦王要以五百里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又派唐雎出使秦国,经过激烈的口舌之战,秦王放弃了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计划。

师:大家认为他概括的完整吗?

生2:概括的不错,因为他用简洁的语言交待了这件事情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内容比较完整。

师: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了,请在此基础上,分小组讨论,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生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真正目的何在?真的是他说的“请广于君”吗?

生2:秦王为何不直接攻打安陵,而需要易地?

生3:安陵君拒绝秦王与唐雎拒绝秦王有和不同?

生4: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什么?他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什么?

生5:唐雎为何要说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个人物的事?

生6:秦王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这不是矛盾的吗?

师:刚才这些同学的问题提的非常好,就这些问题我们全班来一起讨论,请大家说说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生7:秦王易安陵的真正目的是要骗取安陵君的土地,他说的“请广于君”,是骗人的把戏。

生8:秦王不直接攻打安陵是因为他认为安陵这么小的国家是一吓唬就会屈服的,安陵君会很快投降。

生9:秦王不直接攻打安陵是因为他认为安陵国君一定会上当。

生10:还因为他想不损失一兵一卒就轻易占领安陵,他还想为将来统一天下保存实力。

生11:安陵君拒绝秦王的理由与唐雎拒绝秦王的理由是一样的,只是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没有唐雎那样坚决。安陵君只是“愿终守之,弗敢易”,而唐雎口气强硬“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简直就是要故意激怒秦王。

生12: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生13:他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威胁唐雎。

生14:唐雎讲这三个人物的事情是为了反驳秦王,给秦王施加压力。

生15:秦王前后矛盾的话正说明了秦王的虚伪,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现了他的假仁假义,,后又说“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表现了他的欺善怕恶、欺软怕硬。

〖点评〗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实际上一个暴露学生阅读期待、阅读惯性的过程。有效利用、不断调校,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师: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很深刻,那么这篇课文中的唐雎和秦王在你的心目中各自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概括一下他们的性格特点,并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生1:唐雎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强大的秦国他不害怕,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他应对自如。

生2:唐雎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他敢在秦王面前“挺剑而起”。

生3:唐雎是一个机智、有辩才的人,当秦王威胁他天子之怒如何厉害,而布衣之怒如何不足惧时,他反应敏捷,马上举出专诸、聂政、要离的例子反驳秦王,并指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压倒秦王。

生4:唐雎是一个自主的人,他对秦王的欺诈行为有清醒的认识,不被秦王的假仁假义所蒙骗,也不为他的威逼而害怕。

生5:唐雎还是一个爱国的人,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

生6:秦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一统天下。

生7:秦王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当唐雎“挺剑而起”时,他“色挠”并“长跪而谢之“。

生8:秦王是一个阴险、狡猾的人,他明明是想强占别人的土地,还假惺惺的说要用五百里地来换取别人五十里地,并“请广于君”。

生9:秦王是一个虚伪的人,他说的“请广于君”,根本就是假话。

生10:秦王是一个残暴的人,“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就是见证。

生11:秦王是一个自大的人,他认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的都很准确,请同学们思考,你是从什么角度分析出这两个人物的这些性格的呢?请你举例说明。

生1: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看出他的贪生怕死。

生2:从人物的说话的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字突出秦王的霸道。

生3:从秦王前后矛盾的话语中知道秦王的虚伪。

生4:从唐雎的言语中我读到了他的善辩。

师: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就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话的语气等。除此以外,本文作者还用了一种非常鲜明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是什么呢?

生5:对比的方法,秦王和唐雎的对比,唐雎“挺剑而起”视死如归,秦王却“色挠”“长跪而谢之”贪生怕死,更显现出唐雎的大义凛然。

生6:还有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比较软弱,而唐雎的语气强硬,更显现出唐雎的自强精神。

师:这两个同学分析的很好,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及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点评〗就主要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一定要基于文本。“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

师:唐雎的自主自强、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他与秦王的较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谈一谈他的这种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生1:“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话,也是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与唐雎的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有相同的精神实质。

生2:在当今社会,唐雎的精神仍有意义。刘姝威就具有与唐雎类似的勇敢与大义凛然的精神,对于蓝田这个大集团,她的胜算不大,并且还有生命危险,但她为了正义,为了推动中国股市走上正轨,毅然坚持着这场悬殊对比的战争,并因这种浩然正气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生3:当我们面对歹徒,我们应该有唐雎的那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勇于和歹徒做斗争,不能贪生怕死,敢于维护正义。

生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一定要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要象唐雎那样有自主自强的精神。

生5:银行的工作人员面对歹徒的抢劫,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应该有不畏强暴的精神。

师:同学们的阐述都有道理。我想,即使是在平时的生活我们也应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

师: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及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合理的表达方式表现人物形象。我们还与古人唐雎近距离的接触,一次次,我们为他的聪慧机智、能言善辩所启发,为他的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所感染,为他的勇赴国难、视死如归所感动,为他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所激励,我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唐雎的这些精神能伴随我们共同成长,使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本质精神得以弘扬,个性风采得以展示!

〖点评〗将由作品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

【教学反思】

一、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都能如此深刻,是我在准备这一课是没有想到的,当时我还设想了许多种引导学生思考的过度问题,在这里都没有用上,学生的表现很精彩,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让我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不要让学生被老师的担心束缚了手脚。

二、古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练习,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进而体会到作品的意蕴和理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