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飞行表演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3:4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教材的处理问题
飞行表演是在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和分香蕉4节课之后的一节课。根据教材的体系、内容安排和教学参考书中的描述本节课的重点是用除法算是表示平均分,但我在参看了数学课堂作业本和多个飞行表演的教学设计之后,我对教材做了如下的处理:
1.将本节课的重点处理成乘除法的联系和有余数除法
2.将本节课的难点处理成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上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其实还是处理成2个课时更加的合理。在乘除法的联系部分充实进更多实际应用的内容采用多种感官参与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处理在有余数除法的内容中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
二、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是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分一分和充分认识了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就除法的意义而言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问题在于:
1.在教学乘除法联系时,只停留在了算式的层面上。学生已经说出了乘法里的积在除法里面就是被除数,乘数在除法里变成了除数和商,但我并没有再次进行处理与引导。在此处其实即可引导学生得出:求其中一个乘数可以用积除以另一个乘数、求除数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求被除数可以用商乘除数。
此外,课程强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同时学习计算也是为了应用。而我在处理时只停留在了计算的层面,应该进行更高层次的挖掘。比如根据算式编简单的文题和简单的应用题。
2.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学生虽然有了分一分有剩余的情况的经验,但是将分一分的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一个难点。这一点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讲完后第一次后的第一次尝试中有将近30%的同学能够准确的列出算式,而另外将近70%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哪个数应该写在哪个位置。在第二次的尝试过程中也只有70%左右的同学完完全全地写对。课后反思这个问题与在写算式前没有进行清楚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教学中还有两个问题:(1)没有教会学生有余数算式正确的读法,(2)没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由于时间和组织的原因并没有将教学设计中提出的教学难点“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落实。
3.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语言组织问题。这是我在开始工作以来就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具有科学性(2)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更加的简洁(3)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表述得更加的完整和清楚,以发展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撰写教学实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所讲的话远比学生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另外一个就是对学生的话重复得比较的多。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如在课上有一个学生就提出“老师,你为什么没有把算式里面的单位读进去”,而我并没有对其进行反馈。所以今后上课的过程中教材的处理、语言的组织、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和数学整体知识体系的建立等将是我进后一段时间内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路漫漫起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词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时刻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戒骄戒躁,告诫自己教育是一条长路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努力。“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意义在于创新”借助这句话道出自己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自身的不懈努力定能取得成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3:49:5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引入新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有关乘除法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当然每一节成功的课都有其不足的方面,课后我通过深刻反思,发现这节课也存在需要改进的环节:(1)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得不够充分,在备课之前自已心里觉得这节课对学生而言比较简单,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这类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使他们在学习之后仅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2)课堂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的内容平淡且没有针对性,故而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3)训练的难度没有梯度,不能喂饱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
飞行表演教学反思飞行表演是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教材的处理问题飞行表演是在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和分香蕉4节课之后的一节课。根据教材的体系、内容安排和教学参考书中的描述本节课的重点是用除法算是表示平均分,但我在参看了数学课堂作业本和多个飞行表演的教学设计之后,我对教材做了如下的处理:1.将本节课的重点处理成乘除法的联系和有余数除法2.将本节课的难点处理成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上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其实还是处理成2个课时更加的合理。在乘除法的联系部分充实进更多实际应用的内容采用多种感官参与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处理在有余数除法的内容中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二、教学实施中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是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分一分和充分认识了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就除法的意义而言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问题在于:1.在教学乘除法联系时,只停留在了算式的层面上。学生已经说出了乘法里的积在除法里面就是被除数,乘数在除法里变成了除数和商,但我并没有再次进行处理与引导。在此处其实即可引导学生得出:求其中一个乘数可以用积除以另一个乘数、求除数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求被除数可以用商乘除数。此外,课程强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同时学习计算也是为了应用。而我在处理时只停留在了计算的层面,应该进行更高层次的挖掘。比如根据算式编简单的文题和简单的应用题。2.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学生虽然有了分一分有剩余的情况的经验,但是将分一分的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一个难点。这一点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讲完后第一次后的第一次尝试中有将近30%的同学能够准确的列出算式,而另外将近70%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哪个数应该写在哪个位置。在第二次的尝试过程中也只有70%左右的同学完完全全地写对。课后反思这个问题与在写算式前没有进行清楚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教学中还有两个问题:(1)没有教会学生有余数算式正确的读法,(2)没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由于时间和组织的原因并没有将教学设计中提出的教学难点“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落实。“路漫漫起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词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时刻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戒骄戒躁,告诫自己教育是一条长路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努力。“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意义在于创新”借助这句话道出自己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自身的不懈努力定能取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9 02: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