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写观察日记作文教师辅导教案及优秀习作范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09:5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观察日记作文指导  
                           8月25日  星期四  晴
                                蚂蚁的力量  
    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它急急匆匆地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月滴水未尽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力,却只搬的动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道。蚂蚁“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写蚂蚁,把蚂蚁当人来写,十分生动)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回家,惊异便把我拉了过来: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一阵瞠目结舌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小生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蚁连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象是返乡归国似的移向蚁穴。(写出自己的观感,形象生动)
    听了我的叙述,你还觉得蚂蚁力量小吗?有时,人的力量可能比蚂蚁还小,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从中悟出道理,完成写作目的)
   【教师点评】
    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对蚂蚁的细心观察。作者观察和描写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和其它蚂蚁搬运米粒的经过,使“我”从好奇惋惜到瞠目结舌以至感叹,从中悟出了“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样的深刻道理。文章记述生动、形象,层次清晰,【习作要求】
    你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吗?先交流一下写日记的方法,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09:58:17 | 只看该作者
【习作指导】
    1、可以写什么?
    可以写四季的美景,气候变化的特点;
    可以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还可以写周围动人的事迹等等。
    2、怎样写?
    观察日记题材多,范围广。简单地说,就是将我们平时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写成日记形式。
    首先内容要真实,所见所闻要贴近自己的生活。
    其次,观察要细致,叙述才能具体,要对事物的声音、色彩、形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作出细微的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观而不察,视而不见,见而不想,很多生动的素材都发现不了。
    再次,选材要精,中心才能突出,围绕一个内容,一件事,一种情景,一点感受写,有详有略。
    第四,想象合理,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合理的想象,写出新鲜感。
    3、下面这些你知道吗?(帮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激发观察的兴趣,挖掘发现的潜能)
    鱼睡觉的时候是睁开眼睛的|含羞草一碰就会闭拢它的叶子|蜘蛛也可以预报天气|蚱蜢的头是尖的,蝗虫的头是圆的|芙蓉花早晚会变色|蚯蚓断成两节不仅不会死,还会变成两条蚯蚓|母鸡尽职|白鹅高傲|猫性格古怪|家燕很绅士|……
    做一做:回家找个矿泉水瓶,除掉上半部分,做成杯子形状。倒入近半杯的水,将一整颗大蒜放进做好的杯子里。然后坚持观察一个星期,把观察过程,特别是观察到的变化都写下来。
    4、句段训练
    在你的作文中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在你的作文中用上至少两个比喻句
    根据你观察的材料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道理:人心齐,泰山移/勤能补拙/有双发现美的眼睛/给予比拿快乐/
    5、日记格式如范文,在第一行中间写明日期、星期、天气|第二行开始日记正文|日记一般不写标题,但为了便于把握作文中心,小学生时提倡写标题(见范文)。
   【主题推荐】
    同学们,你们见过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场景吗?见过的,想一想,把人的可亲,动物的可爱写出来;没见过的,回去细心观察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12: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