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合理建构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 王相俊
【内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阅读教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理念、新模式、新思想如雨后春笋遍布大地。本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理论指导,展开了对现代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的理念探讨,进而初步构建了以“坚持自主性阅读、创造情境性阅读、鼓励情趣性阅读、提倡探究性阅读、推进批判性阅读”的小学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操作实践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意见与建议,使阅读教学成为一门和谐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学艺术,赋以阅读教学以新思想。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建构 对话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欣喜地看到,在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其中渗透着阅读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
一、对阅读教学的思考
什么是阅读?张隆华《语文教育学》对此的解释是:“阅读从认知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①
那什么是阅读教学呢?“新课标”中做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阅读教学中包括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为大家所熟知,值得一提的是“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②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说到底是一个教学对话过程,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首先这种对话是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对话。阅读教学应该打破以往教师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重新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模式;其次这种对话还应当是互动的。教学是一个互动、双向交流的过程,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最后这种对话还应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上的建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③
二、对阅读教学的建构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阅读教学忽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阅读教学变的枯燥无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阅读教学需要进行一系列深化改革。如何发挥学生的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主要有以下五点:坚持自主性阅读、创造情境性阅读、鼓励情趣性阅读、提倡探究性阅读、推进批判性阅读。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曾提出:“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得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④以上五点初步构建了小学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既是相互影响,又是逐步深化的,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相互对话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振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路要自己走,坚持自主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汉姆雷特”,学生如何通过阅读真正体会到自己眼中的汉姆雷特?只有坚持自主性阅读。自主性阅读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自主地参与阅读教学过程,以尝试学习,体验发现的形式来探索知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以“呈现——接受”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学生缺少主体意识,被动的接受,从而感到阅读枯燥无味、缺少乐趣;相反,主体自主发现则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去体验自我“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乐于自我“发现”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性阅读的习惯,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阅读本身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优美的文章,具有迷人的吸引力,宋代的欧阳修说他读梅尧臣的诗时感到“陶畅酣达,不知手足之将鼓舞也”。高尔基也曾在回忆录中说他读福楼拜小说时,像着了魔似的,被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场景迷住了,简直变成了聋子,听不见外界任何声音,看不见外界任何事物,兴奋的跑出门外,对着阳光展开书页,希望从纸背后面找出那使他着迷的秘密来。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填鸭式”、“灌输式”学习剥夺了学生享受文章本身美感的权利。要想知道菜肴是如何的美味,光听别人的介绍是不够的,只有亲口尝尝是才能切身体会到。因此,要让学生知道文章的“滋味”,也应如此,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那“美味佳肴”。此外,学生的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获得理性的知识,阅读还能促进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单纯的老师讲解课文,往往将富有生气,美不胜收的文章变成了支离破碎语法分析、词语解释、中心思想归纳。诚如从美人身上斩下来的断肢残臂,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因此,应当把阅读文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才能还学生一个整体和谐的美文,不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笑话。这种整体美感的感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性阅读才能获得,绝不会从教师的讲解和剖析中得到。
真正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则带有一种引导性,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学生不再与文本脱离,面对面的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发现知识,而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去揣摩,去体会文章内在蕴藏的美,让对话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就应当放开手,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与阅读相匹配的直觉经验。这样就能使阅读教学深植于学生心底。如果把阅读比作步行,教师就是那路标,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步行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这一路上的辛酸与苦辣,喜悦与成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自主性阅读。
2.打铁要趁热,创造情境性阅读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只有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学生才能清晰、完整、深刻地感知文本,思考问题,为富有成效的学习创造最佳条件。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系列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俗话说“打铁要趁热”,阅读教学要获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把学生带入“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去锤炼,这样才能打好学生阅读的情感基础。情境性阅读,是一种在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的阅读教学过程,阅读变的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教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让学生感同身受,充分体会文章的意境。对文章中的人和事产生强烈的积极情感,很快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深入的学习,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呼唤起学生进行阅读的信心,甚至让学生手不释卷。
创造情境性阅读,首先应先创设“情感”情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该是一个情感的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性,有利于营造课堂氛围。使学习变成一次次生动、有趣的情感对话。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教具的恰当运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都可以达到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的目的。合适的教具,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能增长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调到多种感管进行参与,留下强烈的印象。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习的气氛变的很浓。电教化手段的普及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氛围的创造添砖加瓦,使学生的阅读热情“升温”极快。此外,在课间,课外还可以搞一些与阅读相关的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变的水到渠成。使阅读活动真正变为一项富有情趣,富有魅力的一项活动。使学生形成人人爱读,会读,渴望阅读的好习惯。
真正的阅读教学,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即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情绪化的“场”。创造对话的情境,使阅读主体从这种情境中去寻找一种生活底蕴,就能使学生深刻的领会课文的内容。创造情境式阅读,使阅读不再变成是一种枯燥乏味的重复,而是一种身在其中的美的回味和享受。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语言与本来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情境性阅读正为这种对应关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
3.情与趣相通,鼓励情趣性阅读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懂得认识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⑤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有很好的感情基础,而且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不断通过激情和激趣两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既要能进入文章的情境还要在这情境中留的住,留的久;使阅读教学这一对话过程充满生机、活力。情趣性阅读是一个充满人文化,情趣化的过程,是一个和谐,共鸣的对话过程。情趣性阅读能较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变的轻松、愉快,使学习成了一次快乐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做到情趣性阅读,能使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对话中,不仅获得一些新知,还能体验到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能敏锐的捕捉到文本中蕴涵的具有吸引力的情趣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强化到与学生的对话中,激发学生潜在的共鸣。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将文本与学生潜在的情趣因素激发出来。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与文本中人物的美好情感产生共鸣。让情趣性贯穿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用真正朴实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以达到以情激趣,以趣促情的效果。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对话,而情趣性因素是对话的催化剂,能使学生在对话中体验到对话的乐趣,达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真正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个人文化,情趣化的对话过程,在阅读中充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情趣性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激情的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了情趣性阅读,让学生的思维变的积极有效,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手段;有了情趣性阅读,让学生在感悟文字的同时,真正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使“以读见悟”变的自然,变的水到渠成;有了情趣性阅读,使“情”“趣”相通,让学生体会阅读的真正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