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教学反思及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教学反思及板书设计
一、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题、读题)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
  2、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⑴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⑵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⑶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2、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引导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读课文,读出精彩
  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学习:
    第2~6自然段:
   ⑴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 进行朗读指导:
     指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让学生充分参与)
   ⑶ 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引导学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 第三自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同时,还交代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点。
   ⑸ 第四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
     学习时让学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 第五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
     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①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②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
      感悟形象:
      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⑺ 第六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对桂花的认识)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让学生读出作者对“摇花乐”的怀念。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⑴ “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⑵ “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① “摇花乐”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摇桂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② 模仿写句,启发学生回忆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还有______。

五、回归整体,交流感受
  1、师:课文以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文)
  2、交流阅读感受,联系古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

    (出示思考题)

   ⑴ 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⑵ 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

    (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⑴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⑵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⑶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
爱花赏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第五自然段基本上要求能熟读成颂。

  2、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怀乡之情,以及摇花之乐。

  3、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怀乡的那份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琦君,揭趣引入课文

  板书:桂花雨。
  介绍琦君: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她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她的父亲是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琦君以散文响誉文坛,在琦君50多本文学作品中,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写的最出色的是回忆早年生活的怀旧文章,不论写人、事、物,都以细腻雅致的文笔,动人的情节把读者牵引至她所无法忘怀的故乡。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琦君,走近琦君的童年,好好地去欣赏欣赏那阵阵美丽的桂花雨吧!读题。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激趣读文。


二、阅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怀

  1、学生自读课文: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桂花树的样子是怎样的,教学“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2、既然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桂花也不好看,那作者为什么却对桂花那么痴迷呢?(因为桂花的香气。)


三、细读课文,感受桂花之香

  1、师:仔细读课文,文章哪些语句写到了桂花的香气?请用“──”划下来。

  2、交流:

    朗读。

  3、大屏幕显示下列句子:

   ⑴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⑵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⑶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⑷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⑸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⑹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师:用心读读这些句子,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空气中全都飘飞着,弥漫着,沉浸着,浸泡着,淡雅的、浓郁的香味等。)这种走路空气中弥漫着香气,读书空气中充盈着香气,吃饭空气中飘飞着香气,睡觉也枕着香气入睡的感觉,课文中用哪个词把它表现出来了?(板书:浸)再轻轻地读文章4、6两节,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感情朗读4、6两小节。

  4、怪不得,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指哪里?是真的比不上吗?再读文章3、5、7小节结合文章中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深情来体会。

    师:母亲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也享受着馈赠桂花给她带来的乐趣,桂花已融入进了她的生命!所以──再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5、当时,琦君体会不到母亲的那份落寞、那份深情,后来,一直到她旅居台湾以后,她才深切地感受到了,并把它流泻于笔端:

    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移植”一词,用得何等精妙),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家乡味》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乡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还仅仅是母亲的心声吗?深情朗读这句话。


四、赏读课文,想象“摇花”之乐

  师:作者怀念的只是桂花之香吗?

  学生通过朗读,再现摇花乐。

  教师配乐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在我的头上,落在我的肩上,落在我的脸上,落在我的身上,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低头一看,地上也早已铺满了桂花,踩上去软绵绵的。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让学生闭目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交流。

  指导美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

  师: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摇花之乐吗?(家乡的山山水水,人人物物,点点滴滴。)

  再次深情朗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五、提升认识,了解琦君其人

  师:这么多年过去了,琦君已老了,并与今年五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说的话,她写的文章,却成了我们永远的财富。齐读琦君的话:“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结课。


【评课】

  朱慧:

  这堂课朗读很到位。

  1、教师舍得放时间给学生读书:

    上课伊始,教师放手让学生整整读了五分钟,整个教学过程也均可说是书声琅琅。

  2、教师抓住文本的典型语句,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再入情朗读,学生大多能有滋有味地美读。

  3、读得层次性也很鲜明,从读准、读通、美读,到最后的摇花部分的熟读成诵,层层递进,环环提高,学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读书,拥有了积累。

  丁萍:

  正如朱慧老师所评,章老师这堂课朗读指导很到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是一堂快乐的语文课。通过感受桂花的香,想象摇花的乐,孩子们沉浸于桂花的世界中,畅谈自己的感受:“我感觉我简直成了桂花人,满头满脸都是桂花,真香啊!”“我感觉我的周围全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那香味仿佛钻进了我的头发中,我的衣服中,我感觉我就像桂花仙子一样!”听着这诗意的语言,真是一种享受,有着如此快乐的心境,相信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肯定会越来越浓。

  杨洁:

  优点我就不讲了,我来谈谈不足之处。这堂课后半堂课学生挺投入,可是前半堂课,学生没动起来,课堂有点沉闷,问题出在哪儿呢?学生划出了描写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迟迟无人举手,老师引导再三,效果仍不理想。这部分的设计是否存在问题?还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字表达浅显易懂,教师放得可否再开些?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更是遗憾多多。正如杨老师所评,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写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让学生自读4、8小节,在语境中感受体会,或许情况就不同了。这是感受一。二、杨老师说,这篇略读课文我在教学上放得不够开。确实,我也有同感。总感觉教师牵得痕迹太浓,略读的味道没上出来。但具体如何放,我不知道,这方面只有以后多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争取摸索出一点教学略读课文的方法来。整个教学过程,自己感觉比较满意的是:教学中,我始终把目光关注于学生,关注于学生的语言生长点,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并能引导学生诵读、积累,扩充、丰厚学生原有的语言图式,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提升、质变又添了一把薪,加了一把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介绍作者──琦君:

    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 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
  
  2、品读:“全年”:
     
    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

    每一天,……
     
    每个月,……
     
    每个季节,……
     
    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品读“整个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
     
    (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读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
  

五、结束语

  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桂花雨》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这段时间,咱们校园里经常可以产闻到一种什么香?(板书:桂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板书:雨)。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粗知课文大意

  1、用轻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⑴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样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 这里的桂花又是怎样?

   ⑶ 为什么母亲要这么说?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⑷ 是呀,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闻着家乡桂花,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饼,喝着桂花的茶……桂花伴随着母亲的生活及至生命。我们不难看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乡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东,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诉说她童年时的“摇花乐”的?

   ⑴ 轻声读。

   ⑵ 指导“我”说的话,以及最快乐的那一部分:

     体会“迫不及待”、“赞美”这两个词。

   ⑶ 作者为什么听到妈妈说的这话,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3、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归整体

  课文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让学生自由说童年趣事。

  2、有位作家叫琦君,她也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分享她童年的快乐,好吗?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情景读题,就题质疑

  读完课题,让学生就课题提出疑问。


三、作者简介,交流资料

  1、简介作者情况:

    本文作者琦君在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她在台湾常常回想起自己的故乡,尤其是故乡的桂花,于是就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桂花雨》。

  2、交流桂花资料:

    老师布置让大家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现在把你们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吧!

  3、生自由交流资料:

    说到描写桂花的诗的时候,老师及时点拨:

    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赞美桂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和赞美桂花的。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⑴ 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 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 想一想“桂花雨”指什么?

  2、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指名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欢。


五、精读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感情

  1、了解桂花树的样子:

    琦君笔下的桂花树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通过读描写桂花树样子的句子,电脑展示桂花树与梅花树对比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桂花

    树“笨笨的样子”的可爱,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2、梳理课文脉络: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琦君为什么还要写桂花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有关内容,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桂花?

    通过读书让学生发现是从“桂花的香”和“摇花的乐”两方面写的。

  3、体会桂花的香:

    桂花到底有多香,让我们通过读书去感受吧!

   ⑴ 找出写桂花香的句子:

     重点指导的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

     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⑵ 让学生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⑶ 品尝桂花的香和甜。

   ⑷ 把桂花的香和甜通过读表达出来。

  4、感受摇花的乐:

    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其实最让作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⑴ 找出写作者想摇花的句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⑵ 读句子感受作者急切的心理。

   ⑶ 演摇桂花的情景,说出此刻的心情。

   ⑷ 读写摇花乐的句子,感受摇花的高兴: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⑸ 动画演示“作者帮妈妈摇桂花”的情景,理解“桂花雨”指什么。

   ⑹ 身临其境,展开想象,自由评说。

   ⑺ 再次把摇花的乐用读表达出来。

  5、感受母亲的思乡之情:

   ⑴ 出示母亲说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⑵ 品读句子,感受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母亲眼里,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花也是故乡的香。

  6、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由母亲对故乡的思念,引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勾起了“我”“深深的思乡之情”。


六、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琦君八十多岁为寻根,再次来到故乡。她吃着桂花饼,品着桂花茶,泪水盈盈。琦君虽然身在台湾,可故乡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因为故乡一直在她的心里。

  2、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肯定引起了我们对童年的回忆,让我们把童年的趣事像作者一样写下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7: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