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反思《景阳冈》
 
  
阅读课文《景阳冈》(人教版第十二册第13课)篇幅长达近六页,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分段、写段意、归纳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其结果势必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花费时间多,教学效果差”的状况。我针对学生对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印象很深的优势条件,大胆地采用“短、平、快”的教学方案,设计出教学程序: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请回忆一下其中武松打虎的精彩内容,比比看谁说得最好!让学生知无不言、畅所欲言,表达与交流自己对电视连续剧中武松打虎精彩过程的回忆和复述,营造出与阅读教学有关的学习情境;2、自主探究、畅所欲言——让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探究:写武松“打虎”所包括的自然段,并且从打虎片断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3、直奔主题、交流合作——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武松是个怎样的人?用归纳与概括的词语在课文中做批注,并且跟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且跟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学生们都能够使用“机敏、豪放、勇敢”等有代表性的词语概括出武松的特点;4、挖掘潜能、创新阅读——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自主敢想、能想、会想、善想,敢说、能说、会说、善说的创新思维潜能,启发学生能否用更为精炼的一个词来概括?学生们再次掀起了新一轮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潮,热烈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位同学的创新阅读体会脱颖而出、令人叹服:“神”——正是由于设计与采用了上述的教学程序,不仅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做到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景阳冈》教后小记

今天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阅读课文《景阳冈》。

孩子们对“武松打虎”的故事是再熟悉不过了,课文非常长,而阅读课文又不要求细致分析,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讲这样的文章,不过今天的课我觉得还可以。

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孩子们结合课文插图用一个字来概括对武松的印象,写到插图旁边。孩子们写了很多:猛,勇,壮,豪,威,犟,武,强,牛,帅,炫,敏,雄……

这些字概括的都是文章中某部分所传达出的信息。由这些字延伸出去,我与孩子们一起分析了哪儿体现出武松的“猛”“勇”“敏”等,引导孩子们从文中找出句段说明自己那样概括的理由,从打虎部分说开去,理解了武松的“机智超人”“力量胜人”“胆量过人”“酒量惊人”,并通过相关句段的朗读进行了深刻感悟。最后抓住一个“挨”字引导孩子们明白武松再神勇最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把武松怎样一步步挨下冈来当堂描写出来,孩子们的描写很有意思:

武松打死老虎后,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他迈着艰难的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下走。只见武松身体摇摇晃晃,仿佛站也站不稳,他想:我堂堂一位大英雄把老虎打死了,能这样踉踉跄跄回去吗?不行,我得振作起精神来!可是,武松实在太累了,双脚根本支撑不住身体,仍是摇摇晃晃,好像随时都可能倒下,但他很坚强,还是走下了冈。(邢雅琳)

武松两手各拄着半根哨棒,踉踉跄跄往下走,如果没有哨棒的支撑,恐怕他就要摔下冈来。他想,老虎虽然凶猛,但也够笨的,我这么聪明的人,它怎么斗得过?哎呀!误了大事了,早知道不把老虎打死得好,制服了它,让他背我下来就好了,哎!(边慧征)

武松打死老虎后力气几乎用尽了,下冈时踉踉跄跄,东倒西歪。幸亏冈上有些树木,武松每走一步便靠着一棵树歇息一会儿,然后迈步抱向另一棵树,就这样,靠一靠,抱一抱,艰难地往下走。腹中食物早已在打虎时耗尽了,此时又饥又饿,跌倒后用好长时间才站得起来。终于走下来了,武松跌跌撞撞挨到店内,到了床边便倒下了,顿时睡成了死猪。(尹国枭)

武松把老虎打死后,已经筋疲力尽了,连下冈都很困难。一路随时都要跌倒,走一步歇一步,扶着树干往下挨。他感到自己的腿脚又酥又软,像刚刚柔好的面团,竟是那样软弱无力,站都站不起来,甭说走路了。他边走边想,:我武松能把勇猛无比的老虎打死,竟挨不下冈来。就这样,武松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往下走。(边雪坤)

武松由于刚才过于消耗体力,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下山时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还不时得扶着树,就似被抽去了骨头一样。他想,如果现在有酒有肉该多好!我回去定要好好吃一顿、睡一觉,还要把这个好消息传给大家,人们在不用为过冈发愁了。(魏泽)

武松打完虎后,有气无力地走下山冈。古语云“上山容易下山难”,刚下冈时,武松还勉强走得算稳当,可后来感觉双腿发软,晕头转向,看东西都成双影了。武松一时走错了道,倒在了草丛中。店家怕武松被大虫所伤,召集了很多客商到冈上来寻武松,在草丛中发现了武松。(齐项钊)

武松打完了虎,就想下冈,可他身上的力气已经使尽了,连站都站不稳了。路边有很多树,可帮了武松的大忙。武松扶着一棵树,慢慢走下来,再跌入另一棵树的怀抱。他心里说,我可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事呀。他的脚每走一步,就像被千块巨石压在脚上。他还感觉胳膊也抬不起来。如果树是光滑的,他肯定抓都抓不住。就这样,好像不打虎都困难,跌跌撞撞一步步挨下冈来。(边晓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景阳冈》听后随感  
 

民主、开放、亲和、朴素,是你的语文课堂的一贯风格。听你的课,很轻松,随意,不用担心教学环节被遗漏,不用担心老师发窘,也不用担心学生无事做无话说,并且听者也很容易进入你的课堂,和你们一起学习研究,一起欣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这缘于你先进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抓一个研读点进行发散式教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敏捷的课堂应变能力……)。

这堂《景阳冈》的教学环节很清晰:

第一是复习导入,引导学生明确“喝酒”部分是抓住人物语言(对话)来体会武松的豪爽和酒量,那么“打虎”部分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中去体会武松的其他品质特点,这无疑是教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法。

第二就是带领学生一起研读“打虎”部分。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学习课文:边读文边找(划)动词边思考,武松是个怎样的人?(抓住这个研读点进行发散式学习)。这里你给了学生充分的接触研读文本的时间,然后抓住几处重点进行反馈交流,通过读、演等多种方式来解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武松三闪处花了更多的精力来交流。通过讨论“这里武松为什么闪?”和“这里又为什么不闪”来明确武松的打虎策略——先守后攻,从而体会到武松不仅勇敢无畏、身手敏捷,还机智聪明。是人是神的讨论让学生对英雄的事迹更加可近可信,武松的英雄形象更加清晰真实。

第三是为落实“复述打虎过程”这个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上你因材施教,设计了层次感强、适宜不同基础学生练习的4个作业,可谓精彩。让每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这不就是我们的课堂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吗!

最后的延伸:课外读《水浒》,认识更多的英雄,汲取名著的精华,开《英雄故事会》、唱《好汉歌》,让我们看到你不仅注重课堂上的学习,更注重课堂以外的知识连接,让学生知道光学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光学习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习的态度与精神,这一点,更重要!

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闪”处的教学力度还不是很够,有点粗略与肤浅,读与演的效果也不是很精彩突出,这对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的帮助不是很大。

2、学生的个性化不够,如独立的回答、朗读、表演等都不是很突出,有点大众化。

3、以上两点的遗憾我觉得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首先是教师你本身,无论是外型还是朗读的力度、语气、声势都不够猛,有点不适合“打虎”,所以你想尽办法想营造一种打虎的气氛却效果不佳,总显无力和单薄。身体素质变不了,我想范读还是可以增强些气势来的。学生不够放开和大胆,显得拘束拘谨,演的读的效果也不是很佳。说到底,还是我们教师引导不够训练不力,自己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草船借箭》(王崧舟)


第一课时



老师:同学们好。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多念几遍。读完以后,老师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

学生:明白。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老师:四个人物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你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

学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

老师:好,诸葛亮排第一。

学生1:周瑜排第二。

老师:周瑜第二。

学生1:曹操排在第三。

老师:曹操第三。

学生1:鲁肃第四。

老师:鲁肃第四。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有不同意见吗?不一样,有不一样的意见。好!请你说。

学生2:我觉得鲁肃应该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老师:前面两个没问题。

学生2:前面两个不变。

老师:不变,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还有不一样的吗?

学生3:我觉得诸葛亮应该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

老师:噢,周瑜成第三了。

学生3:周瑜排第三,鲁肃排第四。

老师:周瑜第三了,鲁肃还是最笨。还有吗?还有不一样吗?

学生4:我觉得诸葛亮第一。

老师:诸葛亮第一。

学生4:曹操第二。

老师:噢,曹操第二。

学生4:鲁肃第三。

老师:好,鲁肃第三。噢,周瑜最笨。哈哈,还有吗?还有不一样吗?

学生5:我觉得诸葛亮第一,鲁肃第二。

老师:诸葛亮第一,鲁肃第二。

学生5:周瑜第三,曹操第四。

老师:周瑜第三,曹操最笨。请坐下。噢,非常有意思,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尽管答案不同,五种答案,但同学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学生:(齐答)诸葛亮排第一。

老师:对,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是最聪明的,是吧?这是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之后取得的共识。非常好,那么这篇课文写诸葛亮很多地方,现在王老师请你们再仔仔细细读一遍,你觉得这篇课文当中写诸葛亮的谋略和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读出精彩来,明白吗?

学生:(大声读课文,寻找写得精彩之处。教师做现场巡视。)

老师:咱们现在交流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当中写诸葛亮的谋略、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最精彩?

学生1:我觉得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

老师: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学生1:(朗读课文七、八自然段。)我觉得七和八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写得非常精彩。

老师:体会得不错。这两段话如果多去读几遍,那可能对你帮助就更大。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诸葛亮写得最精彩。我再叫一个同学读一遍。

学生2:(朗读课文七八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排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老师:停!停!鲁肃怎么说?

学生:吃惊地说。

老师:再读。

学生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老师:(范读)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学生2: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老师:他吃惊了吗?

学生:没有。

老师:你们吃惊了吗?

学生:没有。

老师:谁能读出吃惊的味道?

学生3: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老师:来,请你继续读“鲁肃吃惊地说”。

学生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老师:(范读)“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再读。

学生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军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老师:停!诸葛亮怎么说?

学生:笑着说。

老师:你笑了吗?

学生4:没笑。

老师:能笑吗?能笑!来,试一试。

学生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老师:停!停!“曹操下令说”,体会一下,你们自己读一读。“曹操下令说”,怎么说,自己都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读。)

老师:来,曹操,曹操。咱们先叫一个女曹操,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学生1: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老师:活脱活现的女曹操。稍有一点遗憾,就是不要“轻易出动”,而不是“轻举妄动”,不是这样的。好的,不错。来,叫一个男曹操,曹操本来就是男的,注意啊,曹操在营寨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学生2: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老师:真好啊!你继续。

学生3:(朗读接下去的课文。)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个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老师:好。还有同学觉得别的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谋略、写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

学生4: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诸葛亮说:“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老师:这个地方写得最精彩,是吧?可是我觉得,你想象一下,当时诸葛亮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和鲁肃说这番话。当跟鲁肃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已经把什么东西都想好了,然后他在鲁肃面前会表现出一种什么神态?一种什么表情?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鲁肃说?再想一想,然后就把自己当作诸葛亮,你来说诸葛亮这段话。好,我来读鲁肃说的话:“这都是你自己找得,我怎么能帮你的忙。”诸葛亮说——

学生4:(接读诸葛亮的话)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只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老师:这个诸葛亮年龄比较大,这个诸葛亮年龄比较轻,可都是诸葛亮。有没有同学觉得别的地方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是最精彩的,还有吗?

学生5:第二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比较精彩,因为他说:“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只箭。”

老师:等等,老师请你把第二段话都念一遍,好吗?

老师6: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老师:注意啊,周瑜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实际上——

学生6:心怀不轨,他很嫉妒诸葛亮,他想用这个造箭的名义把诸葛亮害死。因为他死前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来非常恨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

老师:对啊,所以说,周瑜说这话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你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刚才读得那个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怀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怀鬼胎呀!试一试,行吗?(老师读开头的话)“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

学生6:“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当然是弓箭最好。”“先生和我想得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说:“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老师:注意!诸葛亮这个时候说,他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7:他想到了肯定周瑜是使的鬼计,干脆就将计就计。

老师:想到将计就计,他还想到了什么?

学生8:想到周瑜肯定要给他出难题,十天造十万支箭肯定是比登天还难。

老师:比登天还难,他想到了周瑜要害他,是吧?他还想到什么?

学生9:我首先和他一样,而且我知道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曾经想到了大概他已经观象过,也可能预先想到周瑜会用这个箭来威胁他,骗他。所以他肯定会先观一观天象。因为一般大雾天,他们不敢出来跟你打,他肯定会用一些箭来射你,所以,他想到再过三天就有一场特别特别大的雾,最后他才想到借箭这回事。

老师:尽管诸葛亮想到周瑜想要害他,尽管诸葛亮想到了三天后这场大雾,将计就计把这十万支箭造好,尽管诸葛亮想了很多,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

学生1:我觉得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将计就计,我就和你斗智。

老师:他是想跟周瑜斗斗智。

学生2:我想是这样,周瑜就是想专门找一个难题难倒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话,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证明周瑜比诸葛亮强。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是谁的军师?

学生:刘备。

老师:周瑜是谁的都督。

学生:孙权。

老师:刘备和孙权可是两家呀,为什么他们现在——

学生3:因为魏军当时非常强大,诸葛亮提出要东吴和蜀汉相联盟,来攻打魏军,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箭,诸葛亮使计,如果把魏军的箭由我来使的话,魏军的兵力就会大大减弱,而我军的兵力会大大增加,那我们就可以用箭和他们相对抗,这样的就可以使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取得胜利。





老师:你讲的道理是对的,孙刘两家来联合抗曹,才可能战胜曹操。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指出来你不生气吧?那时三国还没有建立,东吴、蜀国、魏国还没有建立,孙权和刘备还是各地的一方霸主。请你继续读,诸葛亮说——

学生3:既然要交战。

老师:既然就要交战。

学生3:“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诸葛亮说:“只需三天。”周瑜说:“军师你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好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老师:甘受惩罚。

学生3: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兵士到江边去取箭。”诸葛亮喝了几杯走了。

老师:喝了几杯酒就走了。好的,请坐。我们每一个同学对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有自己独特地体会,都有自己独特地理解。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写得最精彩,有的同学认为中间写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学认为后面写得最精彩。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篇课文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在传神地写着诸葛亮的谋略、诸葛亮的智慧。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二十五遍了,但是尽管读了二十五遍,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我想来想去没有明白,我甚至想到我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已经不在了,你们想知道困扰王老师的这个问题吗?

学生:(齐答)想!

老师:王老师在想啊,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同学们,你们知道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

学生4:完不成任务就要杀头。

老师:喀嚓,脑袋搬家。对呀,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的话,脑袋就要搬家。所以我就在想,当时,诸葛亮当时立军令状的时候,脑子里想了些什么?到底想到了一些什么?他到底想好了一些什么?咱们是不是这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个问题咱们读读课文,再来研究研究,行吗?

学生:(讨论、研究)

老师:讨论非常热烈!你们说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他肯定想了什么?肯定想到了什么?

学生1:我觉得在立军令状之前他就已经谋略好了后面的计划,他已经计划好了怎么来造这十万支箭。

老师:他是造箭吗?

学生:借箭。

学生1:他就谋略好了怎么去借箭,然后他才敢去给周瑜立下军令状。如果他没有谋略好的话,他就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立军令状的。

老师:是啊,他是想好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计划,是吧?这样的计划当中想好了哪些内容啊?你觉得必须想好哪些内容啊?

学生2:我认为他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天气的变化。

老师:天气的变化,你说他已经想到了什么?

学生2:想到了长江上会有大雾。

老师:长江之上必有大雾,是吧?

学生2:第二个他想到的是曹军会怎样应对。

老师:好,你认为曹操会怎么应对?

学生2:以曹操的为人,他肯定会谨慎用兵。他看见外面有大雾,而且又有鼓声和呐喊声,他肯定不敢轻易出兵,所以他肯定使用弓箭。

老师:好,他这已经想好了,还有吗?

学生2:他还想到了他肯定还要有所准备,就是准备草船。那么,他必须考虑到鲁肃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的。

老师:噢?不,不。他还没向鲁肃借船呢?他很快就考虑到鲁肃会告诉周瑜?他首先要向鲁肃怎么样?

学生: 借船。

老师:要向鲁肃借船,他首先要想鲁肃这个船会不会借给他呢?鲁肃可是周瑜手下的人。

学生1:可是他们现在联合抗曹,所以鲁肃也不是太弱智的人,他为了国家,也应该是肝胆相照的人。

老师:所以,你这个诸葛亮估计鲁肃肯定会把船借给他,而且估计鲁肃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你还有补充?

学生2:我觉得他说的鲁肃的为人不对。鲁肃自从见到刘备以后,就和诸葛亮的关系越来越好了,而且鲁肃也非常的仁慈,别人有求于他,一定会尽力去帮助他。以前有个故事,周瑜向鲁肃借粮,因为那时候鲁肃非常有钱,而周瑜不是很富,他没粮吃了就去向鲁肃借,鲁肃哪会有许许多多的粮食,但他就把一半的粮食借给周瑜了。

老师:从这个地方看出鲁肃为人厚道很仁慈,是吧?这一点诸葛亮知道吗?

学生2:知道。

老师:你的知识真广,谢谢。

学生3:而且,诸葛亮他还考虑到二十条船上箭能不能插到最多。因为他一开始先让青布幔子包上,再插上草人。假如是木船前往的话,就插不上多少支箭,可能达不到十万支箭的数量。用青布幔子,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会掉下去。而且插上草人也可以把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会达不到十万支箭而受罚。

老师:是啊,你看诸葛亮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是想得那样周到,想得那样细致,想得那样准确,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

学生:(齐答)神。

老师:诸葛亮妙不妙?

学生:(齐答)妙。

老师:难怪,我们拿起书读课文最后一句话,难怪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学生: (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师:再来一次。周瑜长叹一声说——

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第二课时



老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的周到,想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准确,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师:你读一遍。

学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师: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谁来?

学生2: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师:不错,请你来。

学生3:诸葛亮神机妙算,唉,我真不如他。

老师:那口气叹在后面也行,好,请你来。

学生4: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呀!

老师: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副形象、这副样子。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老师:我看到同学们找了很多地方,是吧?的确像同学们所体会的那样,这篇课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咱们就这样,在那么多地方当中,挑你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说一说这个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好吗?

学生1:(朗读课文中的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从这里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因为他以虚代实才能草船借箭,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敌人看不见他,当然他也用不着看见敌人,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老师:先别忙着坐下去。我发现你挺能说的,但王老师觉得你理解得非常不错。咱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那是不行的,你要把自己读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的感受读出来。你再试着读读这句话。

学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老师:比刚才大了点,但这场雾还不够大,谁能比他读得更大?这场雾,谁能比他读得更大?

学生2: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老师:比他大了,谁能读得比他更大?

学生3:(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老师:这是一场非常大非常大的雾,大到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啊!同学们想啊,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都看到了这场大雾,你说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受?读读这句话,你是鲁肃,你读读这段话,自己读,放开声音读。就读这句。鲁肃看到了这场大雾心里怎么样?

学生:(自由练读)

老师:鲁肃,请你。

学生1: (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老师:你说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是什么心情?

学生2:他这时候比较惊讶,比较吃惊。

老师:比较惊讶,比较吃惊,是不是?那你得表现出惊讶和吃惊呀,你再试试。

学生2:(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老师:对,就是这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课本剧《草船借箭》
 
            史德林



            时间:三国时代
            地点:东吴都督周瑜军帐、草船上
            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
            第一幕
            [幕启。东吴大都督周瑜军帐中,周瑜坐主帅位,诸葛亮、鲁肃一旁坐陪议事。]
            周瑜 诸葛军师,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你看水上交战,用什么武器最好?
            诸葛亮(不假思索)弓箭最好!
            周瑜 对!先生跟我想到一起来了。可是,现在军中缺箭,我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要用?
            周瑜 十天可以造得好吗?
            诸葛亮 既然要交战,十天才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 那么先生预计要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只要三天。
            周瑜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写军令状,交付。)
            周瑜 摆上酒来,我要同诸葛军师、鲁大夫痛饮一番!哈哈哈哈……
            诸葛亮 大都督,到第三天,请派五百军士到江边搬箭。亮告辞。
            (诸葛亮下,鲁肃略送急回。)
            鲁肃 都督,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出来呢?诸葛亮不是在说假话吧?
            周瑜 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又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还有什么话说。你去探听探听,来回报我。
            (周、鲁同下。鲁肃、诸葛亮从不同方向复登场。)
            诸葛亮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你可要帮我的忙喽!
            鲁肃 (不解地)都是先生自己惹的,我怎么帮得了你呢?
            诸葛亮 其实,我也不要你帮什么大忙,只不过向你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二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人,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请你不要让都督知道就是了。
            鲁肃 这一切,按先生吩咐的照办,保证不让都督知道。
            (诸葛亮、鲁肃下。)
            ——幕落 
            第二幕
            (画外音:第三天。天未亮,江上大雾弥漫,对面什么也看不清。)
            诸葛亮 鲁大夫,请您和我一起到船上去取箭。
            鲁肃 (不解地)到哪儿去取箭?!
            诸葛亮 不用问了,去了就知道了。
            (诸葛亮、鲁肃做上船状。)
            (画外音:船上军士把船用铁索连接起来,向江北曹营开去,擂起战鼓,发出进攻呐喊……把船头向西,一字儿摆开……)
            鲁肃 (吃惊地)诸葛先生,你这是叫我同你一起送死去?这样,曹军杀过来,怎么得了?!
            诸葛亮 江上雾这么大,曹军一定不敢出来。来,来,我们饮酒。(鲁肃战战兢兢。)
            (画外音:曹丞相有令:江上雾大,敌人突然来攻,其必有诈。我军看不清虚实,不得轻举妄动,弓弩手们一起向敌船射箭,不让敌军近前!)
            诸葛亮 军士们,这边箭已满了,掉转船头,继续擂鼓、呐喊……
            (画外音:天渐渐亮了,雾还没全消,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 鲁大夫,有劳您大驾!(令军士)向曹营喊话:谢谢曹丞相的箭!
            鲁肃 哪里,哪里!(二人同大笑)哈哈哈哈……
            [画外音:(周瑜)诸葛亮神机妙算,岂吾可比哉!]
            ——幕急落 
            
            剧情快递:
            根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草船借箭》改写而成。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借造箭一事治诸葛亮的罪,不料诸葛孔明神机妙算,巧妙地借回十万支箭,圆满地完成任务。
            三丰说戏:
            要想演好这个剧,首先要吃透每个人的性格。诸葛亮料事如神,鲁肃待人忠厚,周瑜心胸狭窄、嫉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生:孙权。
  师:西蜀呢?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因,我认为是周瑜妒忌诸葛亮,让诸葛亮在短期内造箭。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评析:
  这一课例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本教例主要采用的是“师生谈话法”。在谈话中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一、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必要的有关知识。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统治者、课文中人物的所属和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这一教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由此又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了教师教学思路相当清晰。
  三、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要简练,要学会概括,要有逻辑性。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草船借箭》的课堂终结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黑板上出现这样一幅
  教师又请同学们综合课文内容,结合板书,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要求高度概括为三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概括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又要求把这三点再归纳为两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知人”、“知天”。但教师仍然追问:还能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实,结合板书中提炼出来的内容,看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在于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和估计,完全同后来的事实相一致。(他识破了周瑜设计陷害自已,但为了顾全大局,并不说穿,而是将计就计;他知道鲁肃性格忠厚,又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共抗曹兵,就完全信赖,请他帮忙,求他保密,鲁肃果然帮了忙,保了密;他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心性多疑,就敢于率领草船,轻兵逼寨,曹操果然只放箭,不出兵;他预测三天后必有大雾,三天后果然大雾弥漫,成了他用兵的屏障)由此,学生归结出这条道理是: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
  接着教师又假设了一种具体情境,设问: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要求学生用刚才得出的那条道理去分析。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二阶段。

  评析:
  用这样的讨论来终结这篇课文的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凭借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
  二、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三、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条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
  四、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草船借箭》教学谈
      黄桥实验小学分校   陈丽霞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课文之一,对此历史故事的教学,可以说深知熟透。为打破框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采用“自学—质疑—解释”的方法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授课中,学生在自学本文后,开始质疑,一位学生提出:“诸葛亮明知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面对学生的发问,我欣喜之中笑而不答,只是说道:“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高妙之处,请你们仔细从课文中寻求答案。”于是,同学们在读文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这是鲁肃与诸葛亮的私人交情很好,所以同意帮他的忙。”有的说:“这是鲁肃对周瑜的心胸狭窄怀恨在心,所以有意让诸葛亮胜过周瑜。”种种解答都不无道理。这时,一位女生讲道:“从鲁肃果然不提借船之事,我觉得鲁肃是个忠厚老实之人,诸葛亮不就是看准了鲁肃的这一优点,才请他帮忙的吗?”回答真精彩,我为这一学生的深刻见解拍手叫好,也为自己诱导成功无比高兴,趁着这一环节的水到渠成,我欲深入教学下文。这时,一位男生站起来振振有辞地说:“老师,我觉得鲁肃不是个忠厚老实之人。你想,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况且,周瑜那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却吃里扒外,怎能说忠厚老实?”他这一问引得班中几位同学也随声附和,面对这样聪明善思的学生,我怎能不感到欣慰,他们已经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啊!但面对这个尖锐深刻的问题,我也没有预料到,仅靠文中的片言只语,一时也不能揭示本质,必须观全文,才能弄清个中原委,要是我随意回答,将关系到他们以后为人处事的立场问题。怎么办?我沉思片刻后点拨道:“同学们,老师为你们的聪明善思感到由衷的高兴。鲁肃究竟时候忠厚老实,让我们学完全文来分辨鲁肃的为人。”
         
      课后,针对学生的提问,我与其他老师磋商。他们的真知灼见,使我的教学柳暗花明,继续学课文时,学生在充分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胸怀坦荡,周瑜的心胸狭窄、凶狠狡诈之后,启发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诸葛亮与周瑜,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都说喜欢诸葛亮,并且谈了谈喜欢诸葛亮,不喜欢周瑜的理由。教师接着说:“大敌当前,是多么需要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的军事家啊。然而,周瑜却为一己之利欲置他于死地,你忍心看着他死吗?”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忍心。于是,让学生投身处地地想一想:鲁肃当时心情如何,假如你是鲁肃,会怎么做。学生纷纷谈了鲁肃私下帮助诸葛亮的观点。有的说:“鲁肃和诸葛亮一样,也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有的说:“鲁肃不但忠厚老实,而且有正义感。”……至此,我引导学生作如下总结:“周瑜眼里容不得别人,为世人所不齿;诸葛亮才智过人,心胸宽广,令人崇敬;鲁肃明辨是非善恶,主持正义,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值得学习,应该学习。”
                  (原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6: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