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原创]与特级教师共商榷《人物描写一组》
                                By  卿卿小叶 发表

                                由我执教的《人物描写一组》其中的片段《监死前的严监生》,被校外请来的特级教师批评得近乎“体无完肤”。性情急躁的我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校内外领导的面与特级教师就上课内容发生三次争执。
                                该特级教师的某些评价观点无法让我心服口服,校内语文研讨会上我也针对这次做课,谈了自己的收获与困惑。会上与同事们交流过后,更激起我与该特级教师同探讨、共商榷的欲望。
                                怎样的导入才算是优化?
                                《监死前的严监生》一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的一个片断,大部分学生对《儒林外史》及作家吴敬梓的创作背景一无所知。所以我以推荐古典文学著作《儒林外史》为契机导入本课,请一名学生结全课前资料,简介《儒林外史》,并相机指导理解并读准“监生”一词。
                                在备课时,我以主人公严监生的“吝啬”为主线贯穿全文。班里绝大部分学生没读过原著,亦没读过原著中写严监生的篇章。要想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严监生“吝啬”这一特点,必须让学生对严监生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所以在解“监生”一词后,我设计了“了解人物背景”这一环节,节选了《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家境十分富裕的片断,让学生想象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财主临生前的情景。其目的是为学习课文体会其“吝啬”的特点埋下伏笔。最后我才补充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该特级教师认为我的导入太繁琐,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为何不直接导入新课,而是七拐八弯的绕一圈,才开始进入文本的学习。他帮我计算了时间,共花了9分钟。
                                乍一听,9分钟啊!真的太久了。我也一直在反思这个教学环节处理得是否太复杂了?本文是《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个片段,教学课时为1课时。短短的40分钟,教师应惜时如金、惜字如金啊!可是学生如果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文本所属原文(严监生家境介绍)一无所知,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起来断章取义,局限了对文本的深入剖析。怎能指望学生通过严监生神态、动作的细致描写反映其“吝啬”的特点?又怎能感悟作者对读书人追求功名、贪婪吝啬的丑陋嘴脸的抨击与讽刺呢?
                                经过昨日校内研讨,得出的结论是:新课程环境下的导入策略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方式多种多样,力求简洁明了。最好把时间控制在2-3分钟内,体现导入的有效性、趣味性或启发性。但是导入策略的优化,不应仅仅体现在时间的有效控制和导入的激趣效应上,还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文章应适当做出不同调整的导入策略。只要导入策略与文本内容紧密相联,充分为解读文本服务,让学生因导入策略中所插入的背景介绍,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与挖掘。这样的导入应是有效的,尽管多花了时间,却是充分体现了导入策略的价值。
                                也许我的观点还是有些偏颇,但我还是要真诚地感谢这位特级教师,是您让我对“优化导入”开始了深入地思考。另外您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分层朗读的指导”令我很受益。在此对您说声“对不起!”那天太激动了,纯属互动交流,别无他意。千万别放在心上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太阳》教学设计2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花垣小学



               谭碧芳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教材分析】
  《太阳》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说给同学听,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的兴趣,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习惯,并以此为动力,从小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长大为祖国做贡献,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栋梁之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如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并且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2.培养学生分析说明文的方法,掌握一定的规律。

3.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

【课前准备】CAI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展示课题。板书课题:太阳。

1、齐读课题,面对光芒四射的太阳,你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道呢?

2、过渡: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探索太阳的确奥秘吧。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

二、播放视频,整体感知。

     1、展示思考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

知道的请站起来说。教师板书: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2、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写太阳的特点,哪些自然段写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过渡:太阳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学习1至3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理解内容。

   (一)学习1至3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1至3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表示太阳特点的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具体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不同的符号把它们标出来。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推荐给同桌,与共同分享,一起读一读。

3、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小组同学听,共同完成表格。

太阳的特点
有关语句
说明方法
  

课文分别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都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呢?板书:

太阳的特点
有关语句
说明方法
  
    4、汇报交流。

    1、指名读1至3自然段,说说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写具体的?

板书:            远    引用  反问

                  大    数字  举例

                  热    比喻  比较


     2、小组同学一起读读这一部分。

     3、齐读第一段。

    小结:作者运用了比较、举例、数字、比喻等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一起,一边欣赏画面,一边看书,试着给这段影片配音,好吗?试试看。

    过渡:是啊,太阳那么热,离我们又那么远,它与我们有关系吗?课文是怎样把特点与人类的关系联系起来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个句子。“太阳虽然……但是与我们……”

齐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过渡句,关联词)

是啊,作者用了一个过渡句,很自然地将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读起来非常自然,我们写作时也要合理地使用过渡句。

那么,太阳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学4至8自然段。

   (二)自学4至8自然段。

    1、展示学习方法提示:

(1)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4至8自然段。

(2)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的。

(3)画一画:重点的词画“△”,句子画上“      ”,不懂的画上“?”。



(2) 议一议:与同桌同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与同桌讨论。

(3)

    2、指名汇报。

    板书:动物植物   气候变化   人类生活   治病防病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自己读懂了课文,下面老师有两道题要考考大家,敢试吗?敢做的举手,了不起,下面请大家自选一道题与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组完成的好,完成的快。

    3、出示练习题。

   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列事物之间的联系吗?(可能图示,也可用文字表述。)

(1)太阳   水   雨   雪   水蒸气    小水滴    云



(2)太阳    热量多     热量少    热    冷   

    4、指名汇报。

   (1)指名汇报第一题。你怎么知道的?了不起,你是个读书认真的好孩子,让我们跟他学学,一起读读这一段。

(2)指名汇报第二题,自由读读这一段。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太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播放视频: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5、引读第八自然段。因此说,地球上的——和——,都是——,没有——,没有——,没有——,没有——,也就没有——。也就是说,有了太阳,才会有————————。板书:美丽可爱的世界。

是的,太阳给我们如此多的恩赐,我们应该怎么来表达自己对太阳的感受?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除了今天你学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外,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老师也找到了有关的资料,请大家一起来分享。课件展示太阳的真面目有关图片。

    是的,太阳无私地把自己的光和热贡献给我们人类,为我们的生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人灰也正充分地利用太阳给我们财富,发明了许多的东西,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课件展示太阳能的运用图片。

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更多的有关太阳的知识。让太阳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自主作业,自主应用。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道以上的练习题,也可以选择老师为大家提供的作业。

1、画一幅你心中的太阳图。

2、收集太阳的有关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3、根据你对太阳的了解,以“太阳的自述”写一篇文章。

4、读背、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远   引用  反问

     特点    大   比喻  比较

             热   数字  举例      美丽可爱

太阳          动物植物            的世界

与人    人类生活

类的    气候变化

关系    治病防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猴王出世》说课稿  

(说课)

本次三定备课,我心里总是担心,总想上好一点,所以名篇不敢上。刚好上到这一篇课文,选了本篇阅读文章,想上出点什么?本文又不象《景阳冈》“武松打虎”有这一精彩片段,能让学生模仿大虫的动作,学生们兴趣黯然,印象深刻。如果要理解孙悟空从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悟空-行者-斗战胜佛,即自然人于社会人的矛盾斗争,到成为社会人,以至超越社会人带有理性、哲性的感悟这些层次的理解上,也不是一下就能分析得完美的。只好在名著的语言上想做点文章,通过体会感受语言美来渗透、熏陶让学生们留下点印象。
教材分析:
教材使这样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文章重点的。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在感悟语言上有三个层次:视觉美;韵律美;意境美。我相信班上学生的朗读能力,但也不排除所有同学的水平是一样的,在朗读上出现的层次性就很明显。我就从朗读直观上去感受语言的视觉美:利用小黑板,象诗歌一样抄写文中句段;再通过与白话文的改写比较,感受古典语言的韵律美;通过想象去体会古典语言的意境美。我想通过课文学习后让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有一些个人的认识,或是喜爱上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再通过课外的兴趣阅读与习作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后的印象。体会古典名著的写作语言特点:
1、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将人的特点和猴的特点融为一体。
从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本节课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改编。主要讲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群猴玩耍时,发现了一股瀑布,相约能进入瀑布而不伤身体者为王。石猴第一个勇敢地跳进瀑布,结果发现了水帘洞,因此被群猴拜为猴王。这个勇敢的石猴就是后来的孙悟空。作者巧妙地将猴的特征与人的性格融为一体,塑造出一个机敏、聪慧、勇敢而又善良的猴王形象。这个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之倾倒。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

3、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结合有关语句,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

4、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吗?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简介作者及《西游记》主要内容。)

2、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是谁?(孙悟空)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猴王出世》,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3、开火车式读文,检查阅读情况。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围绕这件事情,作者讲述了哪几个部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生活情况。第二部分(3---5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石猴被称为王。]

三、精读课文,解读人物。

1、再次读文。思考:石猴是凭借什么成为猴王的?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2、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石猴出世并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1)、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
    (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石猴勇于担当责任,勇敢地担当起了探险的责任。)
    (3)、“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瞑、蹲、纵、跳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石猴敏捷的身手,表现了他过人的本领。)

(4)、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着,就拜他威望。我如今进进出出,寻了这一个洞天与诸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聪慧、机敏。他不仅有过人的勇气与本领,还很有心计,天生就是做首领的材料。至此,一个天设地造的神猴就走完了从石猴到猴王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孙悟空真是一个勇敢、机灵、才智过人。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西游记故事吗?谁来讲一讲?(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西游记中的故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课外阅读扩展。

1、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2、摘抄喜欢的语句,积累到“采蜜集”本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猴王出世》说课稿  

(说课)

本次三定备课,我心里总是担心,总想上好一点,所以名篇不敢上。刚好上到这一篇课文,选了本篇阅读文章,想上出点什么?本文又不象《景阳冈》“武松打虎”有这一精彩片段,能让学生模仿大虫的动作,学生们兴趣黯然,印象深刻。如果要理解孙悟空从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悟空-行者-斗战胜佛,即自然人于社会人的矛盾斗争,到成为社会人,以至超越社会人带有理性、哲性的感悟这些层次的理解上,也不是一下就能分析得完美的。只好在名著的语言上想做点文章,通过体会感受语言美来渗透、熏陶让学生们留下点印象。
教材分析:
教材使这样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文章重点的。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在感悟语言上有三个层次:视觉美;韵律美;意境美。我相信班上学生的朗读能力,但也不排除所有同学的水平是一样的,在朗读上出现的层次性就很明显。我就从朗读直观上去感受语言的视觉美:利用小黑板,象诗歌一样抄写文中句段;再通过与白话文的改写比较,感受古典语言的韵律美;通过想象去体会古典语言的意境美。我想通过课文学习后让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有一些个人的认识,或是喜爱上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再通过课外的兴趣阅读与习作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后的印象。体会古典名著的写作语言特点:
1、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将人的特点和猴的特点融为一体。
从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本节课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

  
一,把握总体叙述结构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好。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说——《猴王出世》!在家读熟了吗?你们不读出味道,我是没兴趣讲的!

学生:读熟了!

教师:问!本文四个自然段,讲了关于猴王的那四件事?张旭升你说。

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有一块石头,那块石头……

教师:拜托,我们说的是猴儿,不是蜗牛耶。拜托,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说明白了?

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石猴出世。

教师:石猴出世!就行了!第二件?

严丹妮:石猴跳进瀑布,找水的源头,发现了水帘洞。

教师:石猴探洞!第三件——江嘉辉。

江嘉辉:石猴告诉大家水帘洞里的情景,让大家都搬家进去住。

教师:那是一处美不胜收的猴间天堂啊!报告喜讯!你说第四件事。

江嘉辉:石猴称王。

教师:总算有人给我一个利落的有猴气的答案了,再想一想,是石猴自称的王吗?

江嘉辉:不是,是大家先说好谁能安全出入就拜谁为王。石猴安全出入了,大家就拜他做了王。

教师:对。不是自称,是拥立。拥立为王。问:你们认为石猴该不该做王?为什么?

学生1:该,因为他很勇敢。

学生2:他很聪明。

教师:勇敢、聪明,仅仅有这两条就足够了吗?或者说石猴仅仅有这两条优点吗?

学生3:他给大家带来幸福生活!

教师:对!这一条十分十分的重要。如果有了足够勇敢和聪明而没有一心为大家的好思想(师生一起笑),那他也能做王,不过,那很可能是一个欺压大家的暴君、恶王,一个丑陋的统治者,而不是世世代代为我们所喜爱的——

学生:美猴王!

二,读议第一段。

教师:熊伟你读第一段。

熊伟:“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过。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教师:多么流利。这即是喜欢诵读《水浒》的美丽成果。估计你们也知道,我是特意找他读的,我怕有同学读的吭吭巴巴坏了我的情绪,因为,关于这个猴子,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你们说!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有两处让老师我最为动心,一处是唐僧与女儿国国王游园 的情景。我还记得那歌词呢: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在我看来,《西游记》的故事到了师徒聚齐,登程取经,就没有意思了。都是一个公式下来的,打不过就求助。

杨默然:而且那些妖怪都是神仙下凡变的。

教师:白骨精就不是啊!大多数妖怪都是神仙下凡变的!神仙妖怪打来打去,真没意思。所以,在我看来,女儿国的故事,是取经路上最美丽也最令人遗憾的故事!

还有一处,就是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那段。你们记得当时的歌声、当时的镜头吗?500年啊,天性最是好动的猴子,一时一刻都坐不住的猴子,生生被寸步难移的压了500年。我还记得那首歌是郁均剑唱的:“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岁月,激荡着情怀。为什么,偏有这样安排!”

对于孙悟空而言,500年是生不如死啊,我以为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了。你们还记得吗?孙悟空捶打地面,揪着乱草,无限伤心地看鸟飞在天上,看叶飘在空中,看牧童骑着牛,吹着竹笛,在夕阳映照下慢慢归去。

师傅把孙悟空从五行山下救了出来,那是救吗?不!五行山只是从他的身上换了一个位置,而且是一个更可怕的位置,五行山变成了紧箍咒,套在了孙悟空的头上。十万八千里的漫漫征途啊,一次又一次念动咒语一次又一次痛到生不如死。就这样,猴性,也就是师傅和佛和玉皇大帝痛恨的野性,在头痛欲裂中一点一点的消失,终于,当取经大功告成的时候,孙悟空也修成了正果,紧箍咒从他头上自动消失——因为这时候的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他将不再顽劣,不再造反,不再做令所有大神害怕的事情,在他成了斗战胜佛的那一刻,他其实就死了!记得《宝莲灯》里沉香求助的情景吗?面壁而坐,一意念经诵佛的,那还是我们心目中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踢翻了炼丹炉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孙悟空?不是,那只是孙悟空的躯壳而已,孙悟空早已在取经途中一点一点被杀死了!

于是我想到你们,想到自己。每一个孩子,背了书包来上学的那一天,也就是套上紧箍咒的开始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次次的表扬与惩罚,一次次的考试与评价,十九年或者更多年之后,能保持当初天真烂漫的还有几个?大人也一样啊,兴致勃勃走上工作岗位,若干年后,经历无数,见闻无数之后,能保持当初激情的还有几个?

所以在老师看来,《西游记》其实是一部伟大的悲剧。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不过不同的是,还有极少数的顽强者,最终保持了自己思想的独立和精神的清洁。

所以,第一段是我最喜欢的段落,也是最令我伤心的段落。“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多么舒展的文字,多么动人的情景。这就是天性啊,这就是猴性!这是石猴短暂的美好童年,这是最终消失的幸福时光。请你们读,眼睛看书了——开始!

(学生读)

教师:请读“那猴在山中”到结束,让我听见石猴的自由自在,再读!

(学生读)

教师:前面的文字,是石猴的来历。他是大自然的孩子,他是天地精华的结晶,请读出赞美的感觉。

(学生读)

教师:连起来,读全段。

(学生读)





二,读议第二段

教师:方思佩,你读石猴探洞。

方思佩:“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流畅舒展,有情有韵,无一字之误。)

教师:众猴兴致勃勃找水源,允诺谁能平安出入就拜谁为王,这说明什么?(学生面面相觑)我换一个说法,这说明猴子们顽皮好动之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1:好奇心强。

学生2:热爱真理。

教师:哈,说的好。真理是具体的,对于猴子而言,确确实实明白了水的源头,就是找的了他们的真理。他们对于水源的兴趣,就是他们对真理,对智慧热爱的表现。然而,寻求真理和智慧是要付出代价的!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要智慧还是要生命的选择,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谁跳出来了?

学生:石猴!

教师:告诉我,石猴探洞是否是为了当王?

学生:不是,因为他很可能死掉,死掉了怎么当王?我觉得他是猴子中最勇敢的也是对智慧最有热情的。

教师:同意!所以,我要说:众猴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同学们啊,追随勇敢和智慧也是没有错的!因为他将给你带来精彩美丽的人生!注意了,眼睛看着第二段,齐读——开始!

(学生读)

教师:这段文字,我可以分为众猴探源和石猴探洞两部分,知道分在哪里吗?

学生(看一下):知道。

教师:好!现在读众猴探源,读住热闹和急切的情景,让我听见到该结束的地方,你们齐刷刷,嘎然而止!

学生:“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我等即拜他为王!”

教师:太好了。如我所料的好啊。请读石猴探洞,读出对石猴、对水帘洞的赞叹。

学生:“连呼了三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三,读议第三段

教师:本段前是对话。我读引言,你们读冒号里话。注意区分众猴和石猴的语气。(读)

教师:注意到了吗?众猴的话都是问号,石猴的话多是感叹号!崇拜和惊奇,自豪和喜悦,都在这小小的标点符号里了!再来!(读)

教师:“真个是我们的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我们”、“千百口老小”、“我们”读重音)你们听出来了吗,石猴为什么这么高兴?仅仅因为自己安全出来,将做王吗?

学生:他为大家找到了一个家。

教师: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找到的好去处啊,他首先想到的是——

学生:大家!

教师:为人民服务!多好的领导啊,他不做王谁做王!读段落后面石猴的话,注意“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的不厌其烦的点数里流露出的喜悦。

(学生读)

四, 读议第四段

教师:一直是你们读,你们辛苦了,这段我来读。“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遂称美猴王。”(学生边听边笑)老师读的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想!

教师:好,捧书,坐正——开始!

(学生读)

教师:多聪明石猴,他等大家忙累了才说话,而且这也说明他对大家很了解——他自己就是一只顽劣的猴子嘛!我们怎么看这里的众猴?

学生:可爱。守信用。说话算数。

教师:石猴的王位既是*自己智慧勇气爱心换得的,也是大家信守诺言的结果。石猴也好,众猴也好,聪明勇敢的程度有不同,但是他们都一样的光明磊落,对比人间争权夺利,他们是纯洁的,也是美丽的,当然最美丽的还得数聪明的、勇敢的、一心为大家谋福利的——

学生:美猴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猴王出世》教后反思

      作者:杨秋兰   
      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总认为只要按照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按部就班,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难理解的句子教会学生就算是上好课。所以整天只是围绕教科书在转,重复机械的备课、上课、改本子。久而久之,学生也养成了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上费了大量的口舌,也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从新课程改革后,我在分析新课程改革时发现,新课程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时才猛然醒悟学校的课程应该是多样化的,所授的课程应该是可以变通的。于是我开始试着收集身边的素材,借用校本课这个窗口,来帮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周上《猴王出世》一课时,我把这几年我收集和整理的和《西游记》有关的神话故事共6篇推荐给学生看,没想到学生们的兴趣大增,争相传阅。一部分学生还带回家去读给家长听,并央求家长给他们讲一些其他的故事,在这班学生中掀起写故事的热潮。一些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学生居然也交了一两篇小故事的作文。后来我把这些故事集中起来,编成了一小本《神话故事集》,在这之后在学生中激起学生的传阅和写作兴趣。通过这次体验,使我体会到收集身边的素材,把它和我们的教科书有机地整合起来,利用校本课用演、说、诵等方式展现。既能切实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内容,更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在这之后,我会逐步学会注意收集身边的素质来帮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会经常把身边发生的一些事写下来,整理学校的历史,发掘校友风采,收集好作业,好作品。还会利用校本课推荐给学生看,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其实也有很多人、事、物是可写的。我在课后反思中写到:“适时收集素材,并适时调整课程,按照需要适时调整各块教育主题实施的前后顺序,不一定要按照教材先后顺序进行,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好方法之一。”
      今年,在我校安装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正式启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使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收集和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我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课本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指导性的阅读练习,然后把收获拿到校本课上来展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热情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收集素材的方法和形式都在不断的变化。收集好这些素材,在我们教学的弱点,在教学的教学重点难点上,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适时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里有音乐、图片等,形式丰富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育教学中,巧妙地利素材,从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上交替刺激学生的大脑,能大大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茁壮成长。也使得校本课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意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2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