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天地间的美妙奇观——关于《与象共舞》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赵丽宏
    《与象共舞》是我1995年去泰国访问回来后写的一篇散文。
    泰国是一个风情浓郁的热带国家,树林茂密,海滩逶迤,有很多在中国看不到的花草树木。然而泰国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的大象。在这个国家,大象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大象为人类劳作,为人类表演,它们体形庞大,力大无穷,却平静温和,是沉默无声的一群。
    在中国,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动物园里才能看到大象,而在泰国,到处可以看到大象,大象和人类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令我惊叹,也让我感动。在泰国看过一次大象表演,那种场面,可以说是匪夷所思。大象的聪明和灵巧,出乎人们的想象,它们似乎能听懂所有人类的语言,能体会到人类的一切心思,巨大粗犷的躯体中,蕴藏着细腻温厚的情感。最令人难忘的是表演的尾声,无数观众涌入场内,和一群大象一起舞蹈,没有规定的动作,人和大象都尽情舞动着肢体,表达内心的欢跃和激动,这是天地问难得的奇观。尽管是在一个表演的场所,但人和大象发出的欢呼均发自内心,是美妙的天籁之声。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泰国,我还看过人和鳄鱼的共同表演,但那种气氛和情景,给人的感觉紧张而惊险,是不太自然的。鳄鱼很勉强地配合着人类做各种动作,带有强迫性。鳄鱼的形象很可怕,让它们参与人的表演,实在不自然。一条巨鳄张开血盆大口,让一个人把脑袋伸进它的口中,无数观众发出惊悸的喊叫。这样的表演,当然很不容易,但我实在不喜欢。这和大象的表演完全是两种不同气氛,大象和人类的合作是那样自然和谐,仿佛原本就是互相了解的亲密朋友,是天作之合。而鳄鱼的表演,感觉却是不自然的。
    在泰国,人和大象的亲密共处,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到底怎样才是最合理的?有些动物,只属于大自然,它们无法和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中共处,如那些草原丛林中孤独的猛兽,那些永远也无法被人类豢养的山林动物,中国的藏羚羊也属于此类。人类应该做的,便是让它们自由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保护它们不被少数唯利是图的偷猎者伤害,让它们能够生存繁衍。而那些可能和人类共同生活的动物,人类又该如何来善待它们,让它们活得快乐自在,活得有属于它们的尊严呢?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使我看到了这种人和动物共同生活的理想状态。
    但是,我也看到了不和谐。
在离开泰国的前一天,去一家旅游品商店购物,一个能说会道的华人售货员向我推荐一种价格昂贵的皮包,他说:“这是用大象皮做的包,很贵重的,只有在泰国才有卖。”见识了大象和人类的美好关系,却在商店看到用象皮做的包,很意外。我不知道这在泰国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这件事在我的心头留下了阴影,使我的思考变得有些沉重。回国后,写了《与象共舞》,描绘了我在泰国与大象有关的种种见闻。其中既有那些欢乐动人场面的描绘,也有我的忧虑。我写了商店里的那个象皮包。
    这篇散文被选人教材,我没有想到,当然很高兴。人和自然的关系,和动物的关系,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增添这类内容很有意义。这篇文章被选为教材时,编者对文章做了一些删节,譬如那个象皮包。做类似删节,我想还是有道理的,这样,文章的主题比较清晰,很集中地展现了人和大象的亲密关系。但愿我的这些文字,能使学生们体会到我在泰国感受到的那种惊喜。
    作家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县人,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出版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六十余部,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主持人语:
    赵丽宏先生是新时期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涉及山水天籁、花鸟虫鱼、艺术人生,散文风格厚重真诚、恬淡质朴。作者曾说:“我的文字浸透着我的悲欢忧愤,写这些文字的目的不再是藏在日记本中自我欣赏,顾影自怜,我想把我在这个世界上体验到的种种感受真实地告诉人们,以激发人们对生活和美的渴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给人的精神以安慰,使人摆脱颓丧和懈怠,产生高尚的激情,使人追求向往美丽辽阔的人生。
这一切,只有通过作家真诚的表述和富有个性的创造来实现。”
  《与象共舞》是他众多游记散文中的一篇。作者的游记散文并非异域猎奇,而是充盈着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在泰国,大象和人类的关系是和谐的,这种和谐并非是人类在刻意地保护大象,而是大象已经融人了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邻居一样。象的庞大体形和温顺性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人们并不怕它们,仿佛和大象心灵相通。这样的“与象共舞”当然有人类训练的原因,但何尝不是人与大象和谐共处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阅读提示中的“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赵丽宏的散文语言是精炼与流畅、朴素与华美、清新与凝重的统一,在本文中语言以朴实自然为主,对学生而言很有模仿之处。教师可以从游记的写法切人,看看作者围绕人与大象这个话题,撷取了哪几个方面来写,又是如何呈现得有声有色的。在小学高年级,对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理应高一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四)学习课文: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性格:
     神志:聪明
     动作:善于表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共同点 不同点
    《威尼斯的小艇》
   1.抓住事物特点写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与象共舞》
   2.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按照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
  (六)讨论归纳
   1.说说学习这课后,比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七)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观《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之感
━━渝中区枇杷山小学:何 霞【感谢您浏览语文课堂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ywkt.com


还没走进学校分部多功能教室,就听到优美的民乐合奏《水乡船歌》从教室里传了出来,心情为之一悦,匆忙跨进教室坐了下来。不多一会,铃声响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也就开始了。
今天上研究课的是五、4班语文教师易兰,以前也听过《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但这堂课犹如一阵清风迎面而来,让人特别兴奋。教师对一篇使用了多年的教材独特的解读和独到的处理,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的文与景之美、人与情之美以及由此迸发出来的创造潜能,都让我心悦诚服。因此在这里,我非常想把易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推荐给大家。
一、开篇入手,让学生感知美
威尼斯这座世界闻名的意大利古城,远离学生的生活,有少许学生对它的了解不过来源于电视、杂志、书籍、英特网等,而易老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威尼斯栩栩如生地引入教室,展现在了每一位学生面前。“同学们,以前我们领略了一碧千里的内蒙古风光,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座古老而浪漫的城市游玩,去发现那里的风光与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一句话后师生共同进入到美丽的威尼斯风光之中:一座四周为海水环绕,有“水城”、“水都”之美誉的城市出现在学生面前,天空中是飞翔的海鸥,古老的建筑、各式各样的小桥、各种色彩艳丽的贡多拉小艇,金发碧眼的威尼斯人、热情好客驾船技术高超的船夫等都点缀在碧蓝的大海上,一切是那么的美。同学们按捺不住此时的心情,不由地赞叹起来,连我也被眼前迷人的威尼斯美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的开篇,每一位同学都潜引默化地接受着美育教育,在感知美的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更深层次地了解威尼斯的愿望,智慧的火花已经点燃。
二、走进课文,让学生理解美
欣赏了迷人的风光,同学们心潮澎湃,许多美好的画面已存积在大脑中形成为前经验。这时,老师没急着叫同学们读课文,而是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有了前经验,同学们的交流不再停留在干瘪的文字层面,而是纷纷站起来入情地介绍着:“威尼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美城”这个同学把“城市”换为自己想到的“美城”,“威尼斯还有桥城的美誉”,“威尼斯的贡多拉小艇最受游客欢迎”┄┄美好的画面与同学们的语言已在无形中融为一体了,这时美开始在课堂上流动,充满生机。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对威尼斯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有什么疑问?”多精妙的引导呀!让学生从美的熏陶与流动中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威尼斯,体会作者的写法与感情,然后生发出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找出疑问与同学们交流,在交流中读课文,在读课文中再交流,读中议、议中读、读中悟,悟中感,将作者的思想,眼前的景象都内化为了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威尼斯风光美,各式各样的小艇美,船夫驾驶动作美,然而这些美都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了一起,最后就像威尼斯美丽的夜晚一样显得自然、恬静、和谐。这种感悟和体会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全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说、读、议这一系列活动获得的,多么难能可贵!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方法与过程得到展现,审美教育深深地渗透到了阅读教学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做到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播放威尼斯风光图片,让学生用他们的慧眼去观察,发现威尼斯的特点。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学生。面对威尼斯这个水城的特色,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    先让学生想像,后出示课件,有效地解决了电教媒体对学生思维所产生的定势,避免了对学生想像力的扼杀,使学生既认识了小艇的外形,又创造了机会让学生想像,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    课前让学生查阅大量有关威尼斯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学生积极性高,其用意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个性化开拓思维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2)    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大组交流时,根据各自爱好进行分工,有朗读的、画画的、分析好语好句的、提问的等。这一设计既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发挥了学生的多元智力,进一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读中悟,悟中读。


让学生在听中想像,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带着这种感受进行朗读,文章内容在有感情朗读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感悟可以通过朗读娓娓道来。 四、教学中的几点不足。 (1)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多启发,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这节课老师表演的成份比较重,由于平时功底不够深厚,以致于学生有学与教师的教有些脱节。 (2)    读的不够充分,没有达到预设中的目标:在读中悟。 (3)    平时的积累少,学生的语言比较贫乏。  

作者:张松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威尼斯的小艇》之课前谈话

执教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评课人:特级教师钱正权
记录员:丽娜
师:同学们,书带了吗?
生:带了
师:把书打开放在桌上。笔带了吗?
生:带了
师:把笔放在书里面。笔记本带了吗?
生:带了
师:把笔记本放好。(等学生准备完毕)
同学们,这是学习的良好习惯,每节课前都要这样做好准备,养成良好习惯,终身受益。接下来我们先聊几句吧!
师:你们熟悉王老师吗?
生:不熟悉
师:你们知道王老师吗?
生:不知道
师:你们喜欢王老师吗?
生:喜欢!
师:就这么意见钟情呀?好,那请你们多看几眼王老师,把王老师记住了(生看)看完了吗?
生:看完了
师:不要看了吗?真的不要再看看吗?好,今天你们的语文老师来了吗?
生:来了
师:在哪里?
生:(指出自己的语文老师)
师:你们老师姓什么?
生:金
师:一个很高贵的姓,请同学们找找看,金老师和王老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开始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王老师发现最后面一个孩子把手高高扬起,抓到这个现象,就说:有一点点的发现大胆的说出来,看后面这小朋友多自信呀)
生:王老师会讲笑话,金老师不会讲笑话。
生:王老师很活跃,金老师很严肃
师:那你喜欢活跃还是喜欢严肃?
生:都喜欢
师:嘿嘿,谁也不得罪
生:王老师是男的,金老师是女的
师:(对全体学生说)我很佩服他一眼就可以看出王老师是男的,金老师是女的。
生:王老师是短发而且头发有点弯,金老师是扎辫子,头发很长。
师:要是法式一换,特酷
生:王老师很胖,金老师很苗条
师:对,苗条还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生:瘦
师:还可以用一个很时髦的词语吗?
生:……
师:要我来告诉你吗?是骨感。以后看见女老师都夸她特别有骨感,那老师一定非常高兴的。
生:笑!王老师的眉毛又粗又浓,金老师的眉毛又细又长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金老师的眉毛?
生:又细有弯
师:金老师的是假的,王老师的眉毛才是真的
生:对,金老师有化装,王老师没有化装
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能不能说说共同点?
生:都是教语文的
都是戴眼镜的,说明知识深奥
…………
师: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开心吗?
生:开心
师: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来源:玉祁中心小学|作者:吴星燕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将它分为三大块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学、自悟、自会。当然这自主的精神并不是让他们在课上放任自流、毫无目的行动,而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启动下形成的。
一、内容分析中,借助“多媒体”启发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完全有必要先对该水上城市的奇特风光,诸如河道、古建筑、桥梁、小艇、船夫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因此教者在教学之前,让学生查找、交流资料加深对威尼斯水城的了解,从而激发出求知全文的冲动。接着老师提出“在众多的事物当中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的问题,学生对“众多的事物”有个鲜明的印象,就使他们自觉地从文章中去寻求答案。
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为课文提供信息,成为理解内容与激发情感的工具。当教者在讲到威尼斯城夜里宁静,再一次用了电教媒体,“让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静的美丽夜色,呈现于学生眼前。两处用上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动”一“静”,强烈对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体验,感情上会起着“呼应”的作用。
二、自读自悟中,重视思维的启迪
在引导学习“船夫技术特别好”的段落的教学中,老师有明确的“主体”和训练“意识”,腾出足足7分钟的时间,完全让学生自读编写提纲。当然这一段落,文字比较浅显,层次比较清楚。段的第一句先是总的说“驾驶技术特别好”,余下都说怎么个好的具体表现。每一“表现”又有一定的规律,大体先讲“情况”,再说船夫“怎么办”。这种结构线条清晰、明朗,内容比较单一,让学生自编提纲,容易做到,是难得的训练契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巡视,点拨指导,组织讨论,集中评议的办法。老师在“导”上下功夫,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和偏差之后,选取出能带共性问题的提纲卡片,通过“多媒体打映出来,让学生讨论评说“你看出他都懂了些什么”。这一招很灵,无形中又成了一个“启动”点,说他读懂了,自然便由学生加以肯定;若说到还没读懂的内容,就引导再读书,寻找正确答案。课堂上同学们的思维被“启动”了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评说。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挑出几张不同类型提纲的卡片,引导评说。通过比较,从“面”上铺开,使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最后选一名与众不同的设计者,由他来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老师所选择的卡片,大体都在读懂本段的意思上,有所独创,充分地展示了创造性思维。教师呈递进式地设置“启动点”,先完成大家都必须认识到的,再设计出多角度表现的提纲。这一启动,产生了发散性的思维,最后却以一“特殊性”的例子来个“升华”。
三、朗读教学中,侧重情感的启动
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立时呈现出威尼斯夜寂静的美的氛围。这里面,教师侧重对学生情感的启动。
首先,启发学生在理解精彩语句的过程中,不断突出其“静”的美。这是在朗读教学中情感启动前的理解。接着便开始朗读教学,先让学生体会老师所范读的语句,这是学生情感启动前的酝酿。随后让学生去体会某生所朗读的语句的情感,因为情感的启动不是一激而就的,有个情感变化、逐渐深入形成的过程。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有感情地小声试读。朗读的启动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层一层并非机械地进行,穿插着老师的讲解、范读,学生的有情感地跟读。老师把情感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不让他走样,无论是肯定表扬或批评指正,都是为了对情感的理解与启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威尼斯的小艇》教后感

前段时间上了《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在师傅的指导下,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下面以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为例: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自学第二自然段,用“____”划出描写小艇外形的词。用“~~~”划出比喻句,并思考把什么比作什么;提出本段中不懂的问题,尽量四人讨论解决。也可以画一画,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画图能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画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变为表象的过程。如:学习小艇特点这一部分时,学生通过画一画,很快了解了小艇的特点。画完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说说想法,这又是一个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如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既理解了课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画图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结合插图及板画,进行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2.坐在船舱里的感觉又如何呢?用此句导入第3自然段的学习。反复朗读本段后,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坐在这种船舱里看书、观光,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3.船夫是怎样驾驶小艇的?用这一问题将学生引入下一段的学习。这里,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在自学前先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议议、想想”的方法自学课文。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面,以文具、书本等代河中的其他船只,对第4自然段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加动作、语言、表情,培养了学生想象、实践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刻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我用小黑板出示了两个思考题:

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威尼斯城从哪一种场面到哪一种场面的变化?

②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然后根据这两个问题进行自学之后展开讨论:

a. 写出了从热闹到静寂的情景。静寂表现在哪里?是什么原因迫使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b.假如小艇不停,威尼斯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样变繁为简,化难为易,一步一步,环环紧扣,突破难点就不成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8: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