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教《将相和》带来的快乐  
作者:满庭芳  
平时经常埋怨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很投入,进入六年级的孩子举手不够积极,能滔滔不绝发表自己见解的就是那么几个优生。有时也在检讨自己的教学方法,但付出了努力收获仍不明显。然而在这几天教《将相和》中,我觉得孩子们变了:觉得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很精彩,仰着头,眼睛盯得紧紧的;举手的学生多了,想一吐为快的愿望强了!我想原因是孩子们对此类文章的兴趣大:对历史有一些了解的同学想说一说或了解得更多一点;不清楚的学生则非常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课外,我也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历史。这篇课文我整整上了三天半,每节课都很有激情,以至于有好几次口误,引得学生暗暗发笑。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一起享受了课堂!看孩子们的兴趣浓厚,我还利用班队课读读易中天的《品三国》,引导孩子们多读读名著,多了解历史,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我想,这些也是现在不少教师和孩子缺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润物无声总关“情”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缪静娟
                                 
                                “文以载道”,“情乃文旨”,强调了读文章要“披文入情”。在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尝试“春风化雨”,以得天独厚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耳儒目染,使之在感受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悟“情”、得“道”。
                                一、润物无声,离不开“有效对话”
                                例:《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沉思)
                                生:还有杰克。
                                生:母亲也有功劳。
                                师:现在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派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拥有充分的根据。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说得好。请大家快速找到相关的内容,自由朗读阅读后再仔细想想,还可以跟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全家人的贡献。因为,如果在当时那种危急情势下杰克不是那么“从容”,就很可能会引起敌人的怀疑;还有,妈妈也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就“轻轻”把蜡烛吹灭了。
                                生2:还有,一开始,妈妈就机智地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3: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读书就要懂得讲究方法,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4: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敌人面前能表现得这样镇静自若,我想,那是坚强的母亲长期影响的结果。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杰奎琳最后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杰奎琳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选取了一个学生十分关注的话题切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在精心创设的“自主对话”情境中,潜隐于学生内心的的两种观点被有效激活,认知冲突于新知的生长点蓄势而发。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有效对话”,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与文本不断“亲密接触”,寻根求据;与此同时,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也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
                                      
                                实践证明:教师着力于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立体、丰富、多元、辨证的“自主对话”情境,使文本中原本遥远的人物鲜活地走进学生的现实世界,学生在焕发了生命活力的文字中个性化地朗读、感受、欣赏和评价,智慧获得了开发,语言获得了发展,经验获得了共享,情感获得了陶冶,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获得了提升。
                                二、润物无声,离不开“有效倾听”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由此可见,师生对话不只是简单的问答,更应是心灵、情感间的沟通和交融。在对话的每一个场景中,师生双方都注意倾听对方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地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段:
                                师:如果我是汤姆,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现在,我们来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我演汤姆,你们演爸爸。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生积极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师请出一名学生和他对演。)
                                师(儿子):拿出一张纸当鱼,作势往上拖。
                                生(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就两个小时嘛!爸爸,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太死心眼。(众笑)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嘛!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在每一件小事中养成的。
                                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众笑)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经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众笑)
                                师:(害怕状)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放了鲈鱼吧。
                                生:对了,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众笑)进行了,
                                以上片段中,教师作为对话中“平等的首席”,没有简单直白地把课文中隐含的“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内涵和盘托付给学生,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辨,而是通过精心设计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巧妙地实现了教育目标。这样的对话充满智慧,使师生、生生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了观点融合、精神互通,从而启迪心智,达到教学相长。老师机智幽默的语言让德育渗透不露一丝痕迹,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理解了汤姆父亲的品格,明白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位公民都要时时处处做遵守规定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坦荡光明这一道理。
                                三、润物无声,离不开“有效拓展”
                                心理学认为,“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
                                教师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拓展,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
                                例:《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
                                师:母亲还来不及挥一挥手,还来不及带我去看菊花,还来不及看到我微笑着面对生活,就离去了。又是一年秋天……(师范读最后一节,边播放课件菊花图,配乐《爱的罗曼史》)
                                同学们,作者懂了母亲没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你们懂了吗?懂了什么?母亲为什么要求我去看菊花?
                                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1、“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冬夜杂咏非锞铡罚?o:p>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吩?。?o:p>
                                3、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宋代《全芳备祖》)
                                (讲解:菊花品格高贵,坚强不屈,自古以来被称为“花中隐士”、“花中战士”,正如陈毅元帅所写:“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朝诗人元稹也赞叹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卓尔不群的菊花,观赏价值很高,药用价值也很高,宋代有书记载: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
                                师:现在,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了吗?
                                生:自由交流。
                                师:母亲希望我能像秋菊那样热爱生命:挫折出现时要挺直腰,厄运降临时要昂起头;痛苦来到时要展笑容,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作者终于在一片灿烂的菊花中理解了母亲最后要说的话,这是母亲用生命书写的最后篇章。让我们同作者一起收获这片希望吧!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作者在母亲的鼓励下,是否走出了生活中的阴影呢?
                                出示课件:
                                史铁生于1972年双腿瘫痪,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小说外,还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散文作品,引起了较大反响。
                                师:史铁生在母亲的鼓励下,终于克服了病痛的折磨,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克服的命运的压力,走出了人生最灰暗的时期,推着轮椅迈进了成功的大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伟大的母亲,就不会有今天的史铁生。让我们再次追随着作者的记忆,一起缅怀这位令人敬佩的母亲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一次次热泪盈眶,我也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她为我做的一切牺牲。其实每个母亲都是这样无私和伟大,下面让我们在满文军的歌声中共同回忆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吧!
                                生:欣赏MTV《懂你》。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双眼饱含泪水,我想你们的心弦一定也和老师一样,被文中、画面中的母子情深所打动,你是不是有许多感受想表达?现在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整理整理思绪,你想对作者、作者的母亲,想对你的家人、同学、朋友说些什么?

                                生:思考、交流。
                                师:大家充满真情的感受,让老师的心弦一次又一次地被拨动,我也有一些感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人生格言)
                                本片段中,教师在教材难点处创造性地适度拓展,整合了各种有利资料进行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有关于菊花的诗句、记载,有史铁生的生平事迹,有动人心弦的《懂你》,有老师赠予的人生格言,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而触摸到文章的灵魂,感受到一位无私、伟大、用心良苦、令人震撼的母亲形象。
                                润物无声总关“情”。教学任何一篇课文,总会有多种可以让学生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途径。智慧的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与生活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一定会促使他们把从各方面获得的相关知识充分释放出来,在课堂上灵性焕发,敏锐地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思维,激发丰富的情感,有机地渗透德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作者本人真情的流露。《我的小桃树》、《我的“长生果”》类抒情散文即是如此。.在这类抒情散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不大好把握。笔者认为,此类文章的教学,要以“品读文之美”为突破点,“试写美之文”为训练线。
  一、品读文之美
  一篇好的文章,是不厌读的,在读中方能显其“味”。教学《我的小桃树》、《我的“长生果”》可大致按如下顺序品读:
  1、通读全文。让学生通读全文,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逐步领略文章“情”之美。读课文时,学生应边读边拿笔作记号,可用“△”划出雅词,用“       ”划出精彩句子,用“ ?” 标出难懂的词句。这样,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2、熟记雅词。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雅词,要会读会写,再体会它在文中的语境意义:
  矜持    摇撼    恍然    淅淅沥沥    灼灼其华
  欲绽    忏悔    懊丧    万般无奈    时隐时现
                                    --《我的小桃树》
  充盈    羞赧    问津    流光溢彩    粗识文字
  驳杂    馈赠    冗繁    囫囵吞枣    别出心裁                                 
            -- 《我的“长生果”》
  3、细品丽句。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然后大家共同讨论,细细品读,品出其中之“味”。
  (1)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2)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3)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边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4)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
  --《我的小桃树》
  (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3)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我什么时候才能读通啊?
  --《我的“长生果”》
  二、试写美之文
  学习这么美的文章,收获到底如何?不妨让学生动动笔,“试写美之文 ”。
  1、雅词造句。从熟记的雅词中让学生选择,试着造句,考查学生对这些词语的运用能力。如学《我的小桃树》,学生曾用“矜持”一词造句:他是第一次走讲台发言,显得有点矜持。能用一个词造一个好的句子,证明学生懂得了这个词的意义和运用。
  2、丽句仿写。
  《我的“长生果”》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乐音符的乐章”有学生这样仿写:在想像的望远镜里,我憧憬的青年生活恰似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也似一支激动人心充满活力的进行曲。当即赢得大家一片掌声。
  3、试写美文。每次教《我的小桃树》、《我的“长生果”》之后,我都会立即布置作文题--  “我的……   ”。因为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写的《我的松树林》,回忆了童年时在老家后面松树林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写的《我的文具盒》,抒写了“我”对默默陪伴我刻苦学习的文具盒的深厚感情;写的《我的一件毛衣》写“我”的一件虽破旧但仍穿在身上的毛衣为外婆所织,外婆当年去世,表达了对外婆深深的怀念之情。
  对于《我的小桃树》、《我的“长生果”》类散文教学,抓住“品读文之美”为突破点,“试写美之文”为训练线,教师的“教”也就有把握,教得轻松,学生的“学”也就更有收获,学得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真话的精彩——小学作文的指导策略浅谈

                       龚雪琴

人教版第十册

《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出小学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儿童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等要求充斥着各种教育书刊。或许大家都认为,每个个体都有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写真话、抒真情这不是易如反掌?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太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以无意识的记忆为主,有意识的记忆偏弱,所以很多真实的感受只是有个大体的印象,却没能具体的表达出;农村学生积累的表象、词汇量少。平实、简单、概括式的作文是他们的代表……所以,要让他们写真话作文,并且生动、流利,那还不如去临摹一篇,不仅省时、省脑力,而且教师的评价又高,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写作文不爱动笔、不善于表达自我感情的习惯。这样写者无趣、读者无益、评者无味的作文有何用处?

要让养成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不是“一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形成的,必须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规则又自由的策略进行逐步训练,让他们心里有不说不尽兴的写作欲望。

一、鼓励写真话,抒发真感情

评价是一条最真实、最直接的杠杆,“真实”与“虚构”是两个对立的砝码。不少教师说:“真实的文章往往很平淡,没有曲折起伏的美,很难打高分。为了得到高分,学生只能突破真实,寻求‘更佳’方案——虚构。”所以,评价的作文是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还是真实的人物过程的再现?而新课程标准中屡次提到“说真话,不讲空话、假话”,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会做真人,而不是让学生个个都成为小说家。所以学生的作文是否说真话,其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评价者——教师。教师把更多的砝码放于真实,就会引导学生集中向“真实”,远离虚构。我们都说,生活本来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就是真。真实的文章,写得平淡,那是因为生活的事情本身就平淡,如果每件事情都要曲折起伏,如电视剧一般,那生活是不是太繁琐了。《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小学生,只要能写心里话,就值得鼓励、赞扬。一个学生在写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时,就是用最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再现了学本领的过程:

我天天闷闷不乐,因为我想自己有一副棋,姐姐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姐姐带着神秘的微笑走进房里对我说:“你的心愿快要实现了,他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我一想,我的心愿只有两个:一个是当一名棋王,另一个是有自己的棋盘。“就是棋盘没错。”姐姐说。姐姐笑一笑,把棋盘交给我。我一拿到棋盘,就跟别人下,想快点跟棋培养感情,我连谢谢都没说。姐姐说:“我知道你太高兴了,但是要懂得礼貌,还有你还没学开始,就懂得下吗?我向姐姐说了声谢谢,想:姐姐说得对,我没学开始,怎么懂得下?”我又高兴又焦急,想马上就学会下棋,可是下棋不能急,要有耐心,认真才能学好一手棋。

而这位学生在学校举行的“棋王争霸”赛中就获得了高年组的亚军。

二、创设真场景,诱导说真话

法国雕塑家罗丹: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极思考、深入体验,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平凡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他们就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玩乐结合,边玩边说

在写校园的景色时,我就让学生“用我眼看校园,用我心写校园”,以小组为单位,边走边看,边说边想。于是学生通过童心的观察写出了这样的作文:

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门口时,最引你注意的门前大小不一的迎春花。那一条条垂下来是条长着绿油油的叶片,就好像一位姑娘满头的绿头发,如果你站在中间,眼前一片绿意,就好像在绿的世界里。

再轻移几步,映入眼底的是一扇屏风。它是用磁砖建造的,上面画着一棵迎客松,我最喜欢到那里玩。转过身向右看,你就会看到一排柏树,它们就像草原上的哨兵,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每天放出新鲜空气,让我们呼吸。你转过身向后看,你就会看到一个栽满鲜花的花圃,里面栽着各样的花朵,有菊花、鸡冠花……

在他们的眼中,校园成了一个会说、会动的伙伴了。(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语文课堂网)地址 www.ywkt.com)



2.抓住瞬间,迸发真情

想像作文一直都是农村作文最薄弱的一个方面。见识面的狭窄和知识的单方性,使学生的思维限制地一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不要求学生具有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式的想像创造,我们追求小学生们能有“爱迪生孵蛋式的纯真的想像”。在上想像作文的前一晚,我左思右想:怎么上好这一节课,如何打开学生那想像之窗?但想来想去,总觉得离学生太遥远,不一定能激发他们的想像欲望。当我推开班级的门,刚好看到别具一格的课前表演:有几个爱好表演的学生排演了一出古诗剧《别董大》。在学生的阵阵掌声中,我忽地想起了今天的作文,于是趁机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与董大的情谊令人羡慕,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究要各奔东西。董大前去路途茫茫,知已不知何时才能再重逢!若是诗人与董大生活在现代,他们会怎样进行联系呢?学生脱口而出,有电话、传真、英特网、QQ、Email等。其中一组学生就即兴为我们再现“二十一世纪的诗人与董大”:

董大(打电话):张兄,塞北一别有几千年了,现在在哪儿?

诗人:董兄,我现在已经到北京了。时间真快呀,一别就几千年了,君近来可好?

董大:好,我现在已经成了国家管弦乐团的团长了,一年四季都率队去世界各国巡演,如果你有上网,都可以见到我们演出的盛况呢?

……

师:你们瞧,两个挚友谈得多欢啊!真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

生(不假思索):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师:一些小小的变化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精彩。(举例爱迪生通过几千次的实验,为我们带来了电灯,从此让人们告别了漆黑的夜晚;比尔.盖茨组织开发的Windows系统使电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一切电脑系统化了……)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小组中进行交流自己认识的科学家的事例,以及近阶段你发现的变化。

师: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你是否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用你的智慧让生活更美、更好呢?今天就让我们打开想像之窗,参加本月本班组织的“异想天开”,瞧瞧哪一组是本月的明星组,哪一位是“想像之星”?

通过课前的这一小小的短剧,顺理成章地引入了习作,边谈边说,将“移花接木”粘贴式创造法、“锦上添花”创造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如一位学生见我们平时上课非常的累,于是就进行了这样的想像:

   我们的老师是那么地累,有时夜以继日的工作,上课就会发困;在炎热的夏天,老师连续地上课,就会口干舌躁。未来上课的老师若要讲的内容用手一指,黑板上就会出现老师要说的内容;下课了,值日生用嘴一吹,黑板和讲台桌就会干干净净。

三、借鉴交流,呼唤儿童的灵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库中的精品荟萃,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语言的精妙,受到艺术的熏陶,慢慢就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攻效。

1.推荐书目,形成系列

教学是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进行。依据每组训练的主题,推荐相关的书,创设一个良好的大语文氛围,并让学生及时地进行摘抄、写随感、作交流,为习作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2.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渴望,让每位学生都有在写作中、评议中、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相互交流自己作文中的一段或只言片语,在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时,自然也就加深了写作的感受,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3.呼唤灵性,真我再现

小学生不是成人,我们也不应把他当作成人。他们的生活是天真幼稚的、浅显可爱的,对生活水平的认识是感性的,所以,大人的文章讲求文笔的优美,构思的巧妙,情节的曲折,寓意的深刻等,而小学生的作文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语言,就是一篇好文章。如一位学生在写《家乡的变化》是这样写的:

不仅公路有了变化,连学校的变化也大。曾经的学校学生多得数不清,现在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只剩下30几个学生了。我去学校探了下,玻璃破得破,裂的裂,冬天非得把学生冻得半死不可。学校不成学校,再过几年肯定要“破产”了。

面对这样的变化,他多想让家乡回到过去……从客观上说,学生数的减少是国家计划生育的调控所制,实际上也是在进步。可小学生不懂,他只懂得人少,欢笑声少了,学校是落后了,所以这是变差了。但是这是孩子们亲眼所见、所想的,是他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思维的特点。我们能说这不是一篇好文章吗?

我们提倡“儿童作文”,在作文中尊重小学生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激发儿童的悟性,张扬儿童的天性;倡导心心一致、情理一致,体现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新作文”;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让作文和生命一样焕发出真实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一
重庆歇台子小学 李建琼

教学目标
   1.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内容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有新意。
   2.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归纳总结本单元及本学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一是交流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了解到的异域风情;二是交流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三是交流本学期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体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本学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从他身上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
  我还有很多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3.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心德。
  4.进行交流评价。
  5.各小组进行补充。
  6.交流完后办一份“异域风情”手抄报(或剪贴报、黑板报)。
  二、日积月累〖感谢您浏览语文课堂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ywkt.com


  1.自由读名人名言。
  2.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这几个名人。
  3.熟读名人名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
  歌德的名言强调奉献的精神;雪莱的名言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泰戈尔的名言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普希金的名言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这几位名人的哪些名言,读给大家听。
  三、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想想讲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理解(有趣之处在哪里)。
  《手表广告》言外之意是说这家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好;
  《最短的科幻小说》给人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交通告示》幽默风趣,富有人情味,提示司机注意交通安全──市区内限速30英里;超过60英里,要接受处罚;超过80英里,就会有安全隐患与生命危险。
  3.朗读比赛。
  4.最后交流一下各自了解或搜集的趣味语文材料。
  教师也可相机补充一些
  如:劳特公司在其生产的劳特牌胶水广告上写道:谁能用手把劳特牌胶水粘到墙上的金币掰下来,这块金币就归他所有。
  再如:在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幅标语牌是这样写的:“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在长岛公路路口,有一块警示牌上写道:“电线杆自卫时,会给汽车和司机带来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三

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用一两句话记下来,作为话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交流一周的见闻
  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
  二、围绕话题小组交流
  1.讨论:这一周中,大家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说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是:
  (1)把这件事说清楚。
  (2)说出你的看法。
  (3)认真听别人发言,对他有不同看法提出来。
  (4)人人都要发言。
  2.展示:评选哪一组说得比较好。(由学生当评委)
  制定评选方法:
  (1)把事情和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2)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评委点评。〖感谢您浏览语文课堂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ywkt.com


  三、集体讨论
  1.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
  2.话题举例:最近,“超级女生”在电视、网络各类媒体中频频出现。许多青少年对此追捧不已,但也有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你如何看待“超级女生”现象?
  子话题:
  (1)喜欢“超级女生”这一节目吗?为什么?(组织自由辩论)
  (2)你喜欢“超级女生”中哪个人?为什么?
  (3)你会参加类似的活动吗?为什么?
  (4)从“超级女生”这个节目中,你想到了什么?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华丽)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准备:
  准备一周的观察日记。
  一、唤起记忆的小船
  1.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眼已过,开学时还是春赛料梢,如今已是满目夏花。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我们曾经历过多少事情啊!
  2.老师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和学生经历的小事,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3.看看自己的日记,回忆一学期来发生过的事情。
  4.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二、让风扬起船帆
  1.你觉得自己最值得写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如何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呢?
  3.回忆第八单元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看法。
  4.片段训练: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
  三、能量加油站
  学生出示自己的片断,展示:
  读读议议,肯定写得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1.小组互相评改。
  2.独立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学生自由创作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二、交流评议
  1.展示自己写得比较好的语段。
  2.互评互改。
  3.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4.欣赏佳作。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实录等汇总

《彩色的非洲》综合资源一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辽阔的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本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

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色彩斑斓”与“多姿多彩”意思相近但用词不重复,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讲究。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作者联想丰富,如,“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对非洲的了解,感受非洲独特风情与文化,欣赏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天穹:天空。

高擎:擎,向上托、举。高擎,高高举着,托起。

妙不可言:美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含情脉脉:眼神传达或内心怀着情意。

沙拉:又称作色拉。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

粗犷:豪放、豪壮。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二、教学目标〖感谢您浏览语文课堂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ywkt.com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建议

1.由于课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课前要布置学生充分朗读,自学生字词;课前还可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有条件的教师可准备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

2.教学本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全班研讨交流的重点是:“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的方法?对于其他的枝节问题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个别解决或引导课外去探究。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所以要把朗读、默读、速读结合起来,把个人自读与小组合作研读结合起来,在读的目的、层次、形式上下功夫,以求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在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文要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谈谈从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了解课文的表达的顺序及其他一些写作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解课文语言描述上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了解写作顺序和表达特点一定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要把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

3.中国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对非洲的印象和了解;也可布置学生办一办有关非洲风情与文化的手抄报、剪贴报在班上交流展示,进一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在学生心中播下中非友谊的种子。

4.本文生字词较多,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加强检查。自学生字词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课上作集体检查指导。对生字的认读要注意以下几点:“炽、渗、薯”的声母都是翘舌音:“聆”(líng)的韵母不要读成前鼻音“lín”。要注意一些音节的声母,如,“炽”(chì)不要读成“zhì”,“沛”(pèi)不要读成“fèi”;还要注意“瓤”(ráng)不要读成三声,“渗”(shèn)不要读成“cān”。

四、相关链接

非洲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它形如一个巨大的不等边三角形,南窄北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四周,沿海岛屿不多,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在非洲生息着不同肤色的居民,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黄种人,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洲”。非洲大体是一个起伏不大的高原,赤道横贯大陆中部,四分之三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几乎全年都是夏天,故被人们称为“热带大陆”。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第一大河尼罗河也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流域是孕育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屹立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山,顶峰终年积雪,素有“赤道边上的白雪公主”的雅称。东非大裂谷纵贯非洲东部,是世界最大的断层陷落带。镶嵌在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风光绮丽,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和林业资源。世界上最重要的五十多种矿产非洲都不缺少,其中至少有17种矿产的蕴藏量在世界位居第一。被称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沙漠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地下蕴藏着大量可供开采的石油。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赞比亚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感谢您浏览语文课堂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ywkt.com



非洲盛产可可、咖啡、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小米、木薯和棕榈油等农产品。埃及的长纤维棉花以产量高质量好驰名世界。

非洲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人民吃苦耐劳。但是,非洲曾经遭受长达50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和掠夺,将非洲变成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据联合国宣布,世界上最不发达的48个国家中有33个是非洲国家;非洲五十多个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二。尽管非洲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它仍是一个“有希望的大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6: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