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一、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
  《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
  1、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⑴ 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
   ⑵ 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 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2、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二、以学定教,探究“天下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
    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2、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
    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教学,既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品读赏析,感悟大潮的雄奇: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教学中,我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

三、建构过程,感悟“天下奇观”
  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伊始,我用潮水图片作衬托,同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过潮水吗?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看到波涛汹涌的潮水图片后不断地赞叹,我顺势引导学生:“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通过创设情景,勾起学生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
  2、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潮来时是课文的重点,我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遇到困难的地方,我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抓住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
   ⑴ 听“潮声”体会声音之奇:
     “潮来时的声音很大,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我引导学生思考。“闷雷滚动、山崩地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很快地抓住了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我再借助课件,让学生感受“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声音,使学生逐步感受到大潮越来越强的声势。这时,学生读着文本上的文字,耳边回响着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声音,情寓其中,体会到潮来时声音之奇。
   ⑵ 观“潮形”感受形态之奇: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重点体会“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等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大潮的雄伟气势。特别是在感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时,有学生提问:“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先表扬了学生。接着,我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逐步添上的词语有什么作用?同时进行一些小镜头“精彩回放”。
    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②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观看了视频后,我反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千万匹、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有什么作用?”此时学生已经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潮来时的形态和战马向前奔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潮水也是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铺天盖地地涌来。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了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教学,既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品读赏析,感悟大潮的雄奇: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进行精彩部分的巩固。通过学生试读、教师导读,师生评价读、多样的朗读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熟读自然成诵,有意识地让学生背一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四、直观形象,再现“天下奇观”

【板书设计】
 
 
          观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很平静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来──山崩地裂
        潮来时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依旧风号浪吼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线、重点词语线,按照观察的顺序,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助了教法的实施。

【教学反思】
  “为学生营造充满诗意的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面对《观潮》这样一篇大气磅礴,诗意十足的课文,我们更应该以强烈的人文意识、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读书实践催生孩子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与文本实现心灵的晤对,享受阅读的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同桌对读生字词。

   ⑵ 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2、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⑴ 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 读后提问。

    ③ 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

    ④ 总结学法。 

      (小黑板出示。)

   ⑵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 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⑴ 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⑵ 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⑶ 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⑴ 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⑵ 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⑶ 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

    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观潮
 



  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

    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学习分段:

   ⑴ 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⑵ 学习阅读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 小结方法:

     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或时间顺序:早上、午后、霎时。

  4、质疑:

    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

  1、默读课文第一段:

    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交流:

   ⑴ 将你读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

   ⑵ 读江面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宽阔、平静、横卧、笼罩、薄雾。

   ⑶ 读人们的句子,体会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⑷ 理解:

     昂首东望

     你能演示一下吗?

   ⑸ 自由选择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欣赏课件:

    盐官的风光。

  4、说话练习:

    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观迎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

    (自由准备。)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课文内容。)

  5、交流:

   ⑴ 学生展示。

   ⑵ 及时评价。

  6、小结:

    我们在作介绍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将它变为自己的语言。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习,留下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为什么称海宁潮为“天下奇观”呢?下节课学习。


五、练习提高,拓展延伸

  1、写一写生字和词语。

    书写指导:

    盐、昂、震

  2、搜集有关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品读句子,感受潮的雄伟气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积累语言。

  3、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4、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5、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上一节课已学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海宁盐官是观潮的好地方,农历的八月十八是观潮的好日子。在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上节课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二、品文赏潮

  1、读文:

    自由读课文2、3段,哪些地方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到句子后与同伴交流一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

  2、品文:

    读后交流:

   ⑴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一道白线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白色城墙

     千万匹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⑵ 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所得:

     读句子──谈体会到的──再读句子。

   ⑶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交流朗读。

  3、赏潮:

    欣赏钱江大潮来时的录像。

    选择一个画面将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出来。

  4、找出写人们的句子,想一想: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是海宁人,以前看过潮,今天学了课文,假如你是看潮人群中的一个,你将怎么做?

  5、说潮:

    有很多人还没有看到过潮呢?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这天下奇观介绍给他们吗?

    自由准备,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组合。

    全班交流。

  6、学习最后一段:

   ⑴ 读一读:

     哪些地方也能说明它是天下奇观?

   ⑵ 读后交流:

     余波 漫天卷地

     好久 恢复平静

     江水涨七八米

   ⑶ 想象说话:

     面对滚滚而去的大潮,你此刻的心情怎样?又想说什么呢?

     同伴交流──全班交流。


三、总结赞潮

  1、释疑:

    因为__________所以说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

  2、赞潮:

    你将怎样读课文的第一句,试一试。


四、拓展升情

  1、同学们作者在观了潮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了此文,他是按_____的顺序写的,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看过潮,也写过文章。

  2、读一读同学写的观潮的文章。

  3、结束语:

    钱塘江的大潮滚滚向前,它不仅是我们海宁一道美丽的风景,它更像征了我们海宁人的一种精神,那就是猛进如潮,我们是潮乡儿女,今天,我们还是学生,在学习上,我们也应发扬这一精神。


【设计的基本思想】

  品文赏潮、交流说潮、赞潮升情:

  在品读课文中,欣赏钱江潮的雄伟气势,通过同伴的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潮,发展语言,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赞美家乡的潮,由此联系到其精神,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编排的都是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单元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因此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朗读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并能熟读成诵,背诵积累文章3、4两个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人声鼎沸”、“山崩地裂”、“浩浩荡荡”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加以运用。

  2、了解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知道运用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能把事物表达得等清楚。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4、让学生领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交流布置学生查阅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板书:

   
天下奇观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就是作者在观看了钱塘江大潮后写下的文章。那么,在作者眼中,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读课文来感受一下。

    揭题:观潮。

    生读书。

  2、作者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呢?

    交流。

    “观潮”和“天下奇观”,“观”意思一样吗?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观潮”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二、直奔重点,感受奇观

  1、请学生自读3、4小节,用一个词概括潮来时的感受。

    (壮观、雄伟、气势汹涌等。)

  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大潮的壮观呢?划下来,再读,把它的壮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例举:

   ⑴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你看到“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占整个江面,心里怎样(激动),来,把这份感觉读出来!

   ⑵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师:一丈是3.3米,两丈多高,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⑶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后的资料袋。

     (如开课时,已有学生说过的话,则联系起来说说,教师可借助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再说:这句子写得太妙了,可要把它读好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大家都一起来练练,比赛谁读得更棒?

   ⑷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这响声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轰隆窿),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写得多好啊,我们再来读读。

   ⑸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大家会说些啥,叫些啥?

     (“潮来了!潮来了!”“大家快看哪!快看哪!”……)

     对,这就叫人声──鼎沸!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刚才通过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到了潮来时的雄伟壮观,可是却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请你听老师读一段话,看看谁有本事能听出文中是用哪几个词把潮来时的顺序写清楚的?

   ⑴ 师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括号中的词语教师在读时,故意有意识地加以强调。)

     请学生动笔做: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    )向我们移来,(    )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交流: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

     (由远到近。)

     一起再读这段文字。

   ⑵ 师:潮来时,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观看录像。

     (录像播放潮来时的壮观画面。)

   ⑶ 录像是老师的一个朋友拍的,他普通话不好,想请同学们帮忙配一下音,行吗?配音的时候最好能朗诵出来,行吗?

     学生再次练读、试背。同桌练说。指名配乐给录象配音。集体配乐配音。

     (有难度的学生允许看着前面括号中的连接词。)


三、巩固基础,抄写片段

  请学生抄写文章3、4两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背3、4两节。

  2、老师说词语的意思,请学生猜词语。

    声音很响,好象雷在滚动一样。(闷雷滚动)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

    风和浪都很平静。(风平浪静)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山崩地裂)

    形容气势很大。(浩浩荡荡)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做填空题,可选择第二题中的词语来填:

    我去海宁观潮,刚开始,看到(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    ),顿时,(    )。后来,随着响声(    ),白浪翻滚,一浪浪(    ),一浪浪(    ),那声音如同(    )。


二、教学2、5两节

  师:潮来时,场面非常得壮观,那潮来的前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文章2、5自然段,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自读2、5小节,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潮来时,还是潮来的前后,钱塘江总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交流第5小节时,理解“霎时”“风号浪吼”的意思,能给“霎时”换词。


三、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师:苏轼称赞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钱塘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它总是那么叫人神往,再请同学们读全文,感受一下。


四、推荐阅读,课外拓宽

  拓宽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相关文章,然后交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3: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