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8-30 23:49:00
|
只看该作者
神奇的大声朗读
崔利斯发现,大声为孩子读书能强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1979年他的《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的出版,推动了整个国家的阅读进程。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有一位爱读书的爸爸,他爸爸经常为几个孩子读书。给孩子读书,是他家一种快乐的仪式。后来,孩子们长大了,分享阅读的快乐就成了他家生活中的重要节目。无论是谁,读书读到兴起处就会对大家说:“来!听我读一段。”再后来,这几个从小爱读书的孩子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便把原来家庭的优良传统又带到了各自的家庭。
崔利斯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后来,记者协会派他到各地的学校去作巡回讲演,主要是普及新闻常识。讲演之余,他常常跟孩子们分享他读书的快乐,讲书里书外的故事。他发现,他的职业讲演获得的反响平平,而讲演之余的读书分享,反响却异常热烈,在许多地方被再次邀请回学校谈读书的问题。
在与孩子们无数次的讲演和交流中,崔利斯发现,大声为孩子读书能强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将他发现的显而易见的秘密告诉大家──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培养阅读者的最有效的方法。
崔利斯回忆说,当时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种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方式,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实在太简单了。一来简单,二来免费,三来孩子们乐在其中,那肯定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但是,1979年,崔利斯出版了《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这本书从1983年2月起,连续17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至今仍畅销不衰,后被誉为改变了美国历史的书籍。它之所以受到推崇的重要原因是它掀起了一股为孩子大声读书的热潮,进而推动了整个国家的阅读进程。
他倡议家长或老师要“大声为孩子读书”,并介绍了这样做的神奇效果──
珍妮弗出生时即患有唐氏综合征,但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给她读故事听。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智商高达111分。
罗伯特·艾伦6岁时成了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他考进一所社区学院。3年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
选择那些让孩子着迷的书
孩子的阅读经验可以帮助他选书,他也能在许多书中找出优秀的书。我们为孩子读书的时候,应当选择那些让我们自己都爱不释手的书。
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经常一个人在家。书架上站立的大都是《资本论》《马克思全集》《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等书籍,在书架的下层,还密密挤着好些看不到书名的书。小学三年级的我把一些书抽出来看,读不太懂,就放它回去。而且,鲁迅的《狂人日记》《药》中那些描述杀人、鲜血的文字又让我心生恐惧。上层书读不了就去下层抽那些挤着的书,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书。马克·吐温的书,好兵帅克的故事,让童年的我领略了幽默的力量。《青年近卫军》《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让我热血沸腾。然而,在众多的成人书中,我居然读到了一本《大鲸牧场》,我好喜欢,于是就开始做梦,于是就爱上大鲸,爱上科普类的图书。
《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的作者南美英自小就喜欢自由自在地阅读各种故事书,她妈妈常常责备她,担心她长大了找不到工作。有一次,南美英读的一本书里写了一个精灵,可以帮助小孩实现3个愿望。南美英便祈求精灵能够赐给她一份“只要看有趣的书,也可以生活”的工作!她那么着迷地读自己喜欢的书,直到长大成人。她真的得到了一份“只要看有趣的书,也可以生活”的工作!她是一位“童话作家”兼“读书教育专家”,她认为是精灵答应了她的愿望,让她成了一位非常快乐的大人。
其实,当孩子读了足够多的书时,他的阅读经验就可以帮助他形成自己的选书原则了,他也能在许多书中找出优秀的书了。我们为孩子读书的时候,应当选择那些让我们自己都爱不释手的,千万别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为孩子读书时,孩子从你这里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书本身的内容,还有你的情绪,你的爱,你的希望。
这种选书的方法是最简单可行的,面对众多的书,取出一本你可能喜欢的,翻阅,爱不释手,好了,选中。再取,翻阅,不喜欢,放回原处。
你读了都爱不释手的,你就渴望分享。你认为那是好东西,你就想让你的孩子也能得到它,于是你就讲给他听。首先,孩子被你的情绪感染,听时兴致勃勃;然后,加上你的热爱和理解的讲述或朗读,一定会让孩子和你一样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相关链接
孩子进行阅读前一定要过识字关吗?
识字和阅读有联系,但它们不存在先后、因果、条件关系,它们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着走入儿童的生活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有效的识字不只是能发出字的正确读音,还要力求调动儿童的生活经验,识用结合。其次,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阅读的图书中图画和文字所占比例也要有所差别,不能揠苗助长。最重要的一点是,儿童要以欢喜、享受的姿态进入阅读,不必被识字关挡在门外。
建议大家读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正如他所说,“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能识字不见得会阅读,不识字也可以通过读图或听来读书。
孩子已经认字了,还是不愿意自己读书,怎么办?
理解孩子的感受,继续享受共读时光。
在图书中,文字是以句子、段落、篇章的形式出现的,对于认字初期的孩子,只在视觉的刺激下,一边分辨文字一边连接成句,还要用心去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且将意思连贯成篇,是一件很复杂、很辛苦的事。当阅读成为一种苦差事的时候,孩子不愿意去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享乐是人的本能。而在亲子共读时,孩子利用各种感官在边听边看中进行视听结合的阅读活动,很容易进入图书情境,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孩子不愿意独立阅读的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他很依恋亲子共读的温馨,喜欢与家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的感觉。如果是这样,那父母就更要坚持亲子共读了,当阅读和安宁、满足的情感联结在一起时,阅读会伴随孩子一生。
孩子不喜欢父母帮他选购的好书怎么办?
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被拒绝的原因,引导阅读的方向。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当孩子对你选购的好书置之不理时,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强迫孩子进行阅读,否则几本书下来只会使孩子因屈从而逐渐失去自主能力,或者因逆反而拒绝阅读。
接着,就要了解原因,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主要进行观察,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进行沟通,分析好书被拒绝的原因,是不合时宜还是不合胃口。如果是不合时宜,也就是说书的内容与孩子的阅读能力不相匹配,那就先放一放,阅读是一生的事,不必只争朝夕。如果是不合胃口,那就想办法让孩子的胃口变得多元一些,至少可以尝试不同内容的阅读。
引导阅读的办法有三。其一,让好书等待孩子路过。可以将你认为的好书买来放在孩子喜欢的图书旁,总有一天孩子会将它拿到手中。其二,和孩子聊你所选的那些书中的内容,说说你在书店发现它时的心情,说说你购买的原因,说说那些让你心动的片段,渐渐把孩子的好奇心挑起来,他就会主动走向那些好书。其三,在亲子阅读时间里,每天抽出20分钟为孩子读那些书,或者,请孩子每天为你读一段你喜欢的书,读着读着,孩子会逐渐感受到不同的滋味,阅读方向就会变得多元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