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导读悟随机拓展——《蝙蝠和雷达》教学两例








教法一

自读自悟做中理解

南京朱瑛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

莫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

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

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

各组都要填写好试验报告

附试验报告:

试验次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证明

1
蒙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靠眼睛

2
塞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靠耳朵

3
封嘴巴
铃铛响个不停
靠嘴巴


(楷体字由学生填)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

产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疑问。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6.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指名进行比较。

②师生评议、补充。

③各自进行比较。

七、编演童话故事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帮助飞机夜间飞行。他是如何帮助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讨论准备)

2.学生表演。

八、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教法二

问题导读读中感语

福建尹世凤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比赛走路,其中一位学生蒙上眼睛。比赛完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2.全班同学谈谈眼睛的用处。

3.谈话导入:人夜间行走,如同被蒙上眼睛一样不方便。有一种动物,它不仅善于夜间飞行,而且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板书:蝙蝠)蝙蝠在夜里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是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灵巧地避开。(多媒体演示)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对蝙蝠进行了试验。(板书:试验)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助科学家们完成一个试验报告。请打开课本第103页,自由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关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实验报告单)

二、学习课文第4、5、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4、5段,划出有关内容。

2.指名回答完成的试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3.师述: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并划上横线。(多媒体出示这句话的内容。)

4.生齐读这句话。

5.师:“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行吗?为什么?看了这个试验证明,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6.师范读课文第6自然段,生思考刚才的问题。

7.指名回答。

8.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蝙蝠探路原理。

9.学生根据演示画出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图。

10.教师根据学生叙述用多媒体画出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图。

11.师述:我们已经知道了蝙蝠就是这样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又经过怎样的研究呢?你是从文中哪句话读懂的,把它读一遍。(板书:研究)

12.师述:“反复”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反复……终于”说一句话?

13.小结:通过刚才的试验和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蝙蝠探路的办法。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多媒体播放飞机夜航)师问: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飞机没有眼睛,它怎么能在漆黑的夜里安全飞行呢?(靠雷达)那么雷达是怎么发明创造出来的呢?(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文中的哪个自然段讲了这个内容?

2,学生自学第7自然段,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雷达的。并画出雷达引导飞机飞行的示意图。

3.教师根据学生叙述,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雷达引导飞机飞行图,并画出示意图:

/天线→无线电波 →  障

雷达  碍

\荧光屏→无线电波 →  物

4.小结:学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我们明白了飞机能在夜里安全飞行靠的是雷达。

四、复习巩固

1.(多媒体出示两幅示意图)学生比较两幅示意图的异同点。

2.完成课后练习思考第2题。(学生把答案直接填在书上。)

3.多媒体出示答案,学生订正。

五、总结拓展

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板书:启示),然后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板书:反复),终于发明创造了雷达。(板书:发明雷达)。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板书:18蝙蝠和雷达)为什么在课题中加“和”?

2.拓展:同学们,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这就是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多媒体展示如: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等)科学是多么神奇,一只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学家们得到启示,创造发明了能使飞机安全夜航的雷达。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六、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课后阅读有关创造发明的读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案例

作者:刘丹霞

教育360

[教学构想]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且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起笔于大自然,落笔于启示,写的是作者在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中产生的一些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文章开头两段由“春天的嫩芽”起笔,描绘“大自然的变化”及“无穷的生命力”给“我”的震撼。

开头部分给人的感觉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抒发对大自然无穷生命力的赞美。但事实上,本文有着更丰富的内容。

文章自然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先描写了风雨中的小白花,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在风雨中,小白花细小的根“却稳固地纠结于土地之中”;“经过风雨的磨炼和洗礼”,小白花“仍然坚毅地绽放”。再描写了风雨中的小鸟,振翅高飞,“鸟声啁啾地回荡在空中”。最后一段是本部分的小结,揭示出了作者获得的启示:人类不应惶惶不安地度日,要像小花小鸟一样,与大自然和谐一致,融为一体。

“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作者三次重复这一句话,目的就是要人们像小花小鸟一样坦然接受风风雨雨,不要因为生活中有些风风雨雨,就惶恐不安,要像小花一样扎稳根基,经受磨炼,顽强绽放;要像小鸟一样,振翅高飞,放声歌唱。

第二部分,作者写到了春意渐浓的池水。在简略地勾勒出池边的景色后,作者描写了这样的一幕:人们将石头投入水中激起不同的声音。

“面对池畔各式各样的人们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谁在事后是抱着诗人一般的情怀与感触悄然离去呢?”作者的发问表明了他的写作意图:以诗人一般的情怀与感触来审视“各式各样的人们和各种各样的声音”,“了悟出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响起各种大小不同的声音”。

“在这浑浑噩噩、匆匆忙忙的世界中”,人们也在浑浑噩噩、匆匆忙忙地生活。在生活的池水中,我们也在投石头,但我们投入了多大的石头,激起了多大的声音,在浑浑噩噩、匆匆忙忙的状态下,我们并不知觉。这一部分中,作者获得的启示是:有时,我们需要平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在生活中的付出与获得。

第三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天上的云。作者写云的不断变化和不同形态,目的显然是用来比喻“人的心”和“人的命运”。由“云朵的变化”作者想到了很多,作者想到了人的心境与人生际遇的关系,想到了人生如流云一样的变化。由此得出结论,“纵然欢喜,也不必得意忘形;纵然悲戚,也不必怨天尤人”,进而推论:“若每个人都能保持坦诚、谦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工作,必可体会出漫长人生中的无穷情趣。”

第四部分,可以看作是全文的结语。人生中,无论顺境逆境,只要振作精神,努力进取,必定会取得成绩,自然就有新的希望。

本文以大自然中涌现着无穷生命力开头,以人生中孕育着新希望结尾,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明白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收获,保持坦诚谦虚的胸怀,体会人生的情趣。

本文抓住大自然中的一些细小事情,展开丰富的联想,描绘了一些细腻、别致的感受,获得了一些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全文将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感悟结合起来,巧妙而别致。第一部分以小花小鸟来反衬人类的生活方式,第二部分以石头与回声来类比人生的付出与获得,第三部分以云朵的变化来比拟人生的际遇,最后一部分与开头相照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在的中学生呼吸视听都染上了都市化的色彩,离大自然也似乎越来越远,眼前的景和物,身边的人和事,他们少有留心,多数时候则是熟视无睹。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本文,引导他们“留心处处皆文章”,带他们走出书本的象牙塔,留心眼前的景和物,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感悟的好习惯,并且学会借助一定的写作手法将之变成书面文字。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从大自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2、初步了解并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会相互合作探究,从而了解作者是如何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的,它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自然和生活,学会多观察,多思考,从而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或教益。

[设计理念]

1、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2、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体会,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感悟,领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及价值取向。

3、运用个人质疑、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质疑的学习习惯,学会相互合作、探究,体验学习之乐。

4、崇尚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来,并能够用一定的句式哲理化表达出来。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听一听,巧捕字眼拟标题

教师播放事先制好的配乐朗读磁带(课文中作者的启示部分未读),让学生关上书本,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内容,捕捉关键字眼拟制小标题。

(这个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筛选并抓住关键词语乃至语句。)

师:本文标题为《大自然的启示》,同学们听了录音后,想想作者写了大自然的哪些景或物,能够根据你们听到的内容,加上适当的修饰语,拟制小标题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所拟标题,教师点评、完善后板书小标题。)

风雨中的花鸟

声音不一的池水

变幻莫测的云

二、想一想,自然画面悟启示

师:(肯定学生拟制的小标题后)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们很多很多东西,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任选一幅画面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明白情感体验和真情实感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从而学会留心生活,关注自然,生发感悟。)

学生自选画面,自由发言交流,崇尚个性,不求雷同,言之成理即可。

三、比一比,感受认识更深刻

师:同学们的感悟因为结合了自身的经历、体验,所以独到、深刻。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认真朗读课文,勾画出朗读磁带中没有的语句和段落,想想老师为什么没有朗读?

生:没有朗读部分是作者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

师: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启示。教师因势利导,将“物”与“志”自然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一定的了解。)

师:(明确)所谓“托物言志”就是通过某一自然现象或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思想或感情的一种写作技法。同学们可以将自己从所选择的画面中获得的感悟与作者的启示比较一下,看看有何不同,想想为何不同?

(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懂得自身经历、体验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展示课前查阅、收集到的有关作者松下幸之助的资料,结合他的经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体会作者从大自然获得的这些启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明白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师:因为经历不同,我们获得的启示虽然与作者的略有出入,甚至有的完全不同,但那也是我们的切身感受和情感体验,是我们经历的累积,思想的沉淀,更是我们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每一份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四、问一问,不懂之处自质疑

师:发现一个问题比回答一百个问题更有价值。让我们再研读、揣摩课文,读出问题来,相互探讨。

学生读课文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方法:

第一步: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研读、讨论、揣摩,先将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第二步:小组间相互交流、探究。

第三步:个别疑难处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形成对文本解读中问题的共识。

(这一板块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同时通过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热情探究的精神。)

五、说一说,学完文章谈收获

师:本文标题为《大自然的启示》,全文起笔于大自然,落笔于启示,写的是作者在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中产生的一些对人生理性的思考,那么学完这篇文章后,你们有何收获呢?

提示:收获可以是思想上的,可以是写作技法上的,用“学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懂得了,知道了)……”的句式哲理性地提升认识,升华思想。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此交流应注重开放性。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想,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获得个性化体验。)

学生相互交流后,教师适当点评。

六、练一练,留心观察细描摹

师: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的确受益匪浅,老师也有很大的收获,你们想不想知道?(师生交流)

老师的收获便是:大自然乃一本神奇的书,天的高远,地的辽阔,山的高峻,海的深沉……无不包含着睿言哲语,但是需要我们有一双留心自然、留心生活的眼睛,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学会细腻详尽地描摹,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或教益。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观察眼前的景和物,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联系自己,联系生活,联系人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获得启示,丰富思想。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求知欲和表现欲都非常强烈,思维非常活跃,教学中应把课文的主旨内化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本走向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树立大语文观,并因势引导,将读、写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展示事先收集好的几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先口头,后书面)。

教师小结: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创造性阅读、体验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营造学生自主阅读、质疑、合作探究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并深刻体验到学习语文之乐。)

[教学后记]

其实,教无定法,最合适的、最有效的便是最好的。这节课,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之乐。

课堂上,让同学们自主阅读,自由质疑,自由探讨,寻求答案。针对质疑的地方,开展小组内、小组间、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而且各个组员都很愉快地参与探究,在相互解答中共同分享成功所带来的自豪与喜悦。

2、崇尚个性化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自由选择画面个性化表达,因为初一的学生正处于探索人生真谛、获得人生感悟、形成人生价值的关键时期,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悉心感悟,将对生活的认识与自己的思考融为一体。

3、注重了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相辅相成,活学活用。

教师通过精心选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学会运用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体验,把自己从图片中获得的启示、感悟哲理化表达出来。

有位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曾说过:“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因为他觉得自己演的每部电影,事后看起来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项遗憾的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只有经常反思,不断探索,才能让课堂上的遗憾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少。

但愿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精神的领引下,教出自己的特色,展示自我的风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特级教师支玉恒课堂实录《夜莺的歌声》

第一课时(2)

师:很好,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写“应对奇”。Z

师:“应对”不是和“对答”一样的意思吗?

生:写“应对”更像写诗。

师:有意思,他看出来我想写成诗,说“应对”有点文言的味道,古香古色的,有点古味儿。好,我们就按他的写。(板书“应对奇”)再想一下,我要是想写“巧”字,谈怎么写?

生:写“巧安排”

师:编得挺好,但小孩子并没有安排什么,只是在和敌人巧妙地应答,对话。

生:写“应对巧”

师:不太好,一是和刚才“应对奇”太相似,二是念起来不顺口,“应对巧”,听,都是往下压的语调。©小语

生:写“巧对答”

师:也不太好。看我写一个怎么样?(另外板书一行“斥敌为兽巧周旋”)“周旋”懂吗?就是用说话和敌人怎样?(用手做绕圈子的动作)

生:绕圈子。

师:对了!和敌人绕圈子说话。这一下我们的任务可重了,每段都得写两句,最后出来两首诗?好吗?(生答好)好是好,可是难啊!希望大家努力,把这两首诗写出来!现在开始再看第二段“带路”,孩子继续和敌人周旋。这一段文字少,很短,应该好搞一些,你来读一下吧!

(学生朗读课文)

师:孩子一边走一边学鸟叫,还用手打树枝,拾松果(做动作)你们觉得孩子怎么样?&

生:小孩子什么也不怕,从从容容,叫敌人不怀疑。

生:这一段小孩子又说敌人是蘑菇,洋蘑菇。

师:怎么看出来的?U

生:德国军官问小孩这里有游击队吗?小孩装傻,说(读文):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一边装傻,一边就把敌人又骂成了蘑菇。

师:很好,这一小段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联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

生:最重要的是他学夜莺和杜鹃叫。这是他和游击队约定的暗号。夜莺叫一声就代表一个德国兵,杜鹃叫一声代表一挺机关枪。这是小孩子在给游击传递情况,敌人的情况。

师:也可以叫敌人的情报,敌情。很好,她把下一段的意思也讲得差不多了。那么这里怎么写(指黑|板)?[

生:写“学了夜莺学杜鹃”。

师:不简单,七个字写出两种鸟,但没有说明这鸟儿在叫。

生:写“夜莺唱完杜鹃叫”。

师:好多了,但写诗得押韵,我给你们改两个字。(板书“夜莺唱罢杜鹃啼”)行吗?(生答行)“罢”就是唱完了,也有一点古味儿,“啼”当然就是叫了,这就和上一句的“奇”押韵。还有第二首诗呢,上一行最后的一个字是“旋”,怎么写押韵?

生:就写我刚才说的“学了夜莺学杜鹃”。

师:韵是押上了,但还是没说出鸟在叫啊!让它们叫起来。

生:写“夜莺唱罢..唱杜鹃”。

师:很好,只是两个“唱”有点重复。我还给改一字。(板书“夜莺唱罢鸣杜鹃”。鸣、叫、啼意思差不多,可以吧?/'

生:可以。~

师:刚才说小孩子给游击队送情报,送到没有?

生:送到了。

师:(板书“情报送达”)这样写行吗?(生答行)情报送到后,怎么样?3

生:敌人被歼灭了。!

师:孩子怎样了?1Y

生:孩子不见了,他听见口哨声,也是暗号,就钻到密林中去了。

师:我这里(指板书“情报送达”后面)写什么?写“敌被歼”还是写“人不见”,孩子不见了,哪个好?

生:我觉得哪个都行。(众笑)v

师:好吧,我们两首诗各用一个。(有学生举手)

生:两个都用,第一首诗就又不押韵了。1

师:说得好,动了脑筋。但是我告诉你,诗的第一、二、四句要押韵,第三句可以不押。好了,我们把它写上。(板书“情报送达人不见”,“情板送达敌被歼”——啊呀!这个“歼”字是第一声,和上面的“旋”“鹃”都是上扬的声调,读起来不好听。我们这样写吧,改成“歼德寇”。“寇”字知道吧,什么意思?©

生:土匪、强盗。

师:“歼德寇”行吗?(生答行,教师改写板书)第四段比较简单,孩子又去做

什么?

生:又学夜莺叫。

师:对。(板书“莺声又起”)孩子又像原来一样去等谁?

生:等敌人再来。

师:是的。这个“等”我换一个字(板书“待”)行吗?

生:可以。*

师:等敌人再来,(板书“敌”,与“待”字中间留一空)等待什么样的敌人?一个字。

生:强敌。?

师:太夸奖他们了!t

生:顽敌。

师:行!这个可以。(板书“顽”)还有第二首呢,也把这一句“莺声又起待顽敌”写上行吗?:

生:不押韵了。(

师:小小地变动一下就可以了。谁有这个机智?

生:把“敌”和“顽”两个字换一下,变换一下位置,写成“敌顽”。

师:非常好!(板书“莺声又起待敌顽”)太聪明了!我们一下子写出两首诗来,大家一起把它读一下,第一首:

生:(读报书)斥敌为兽应对奇,夜莺唱罢杜鹃啼。情报送达人不见,莺声又起待顽敌。”

师:好,读第二首。

生:(读板书)斥敌为兽巧周旋,夜莺唱罢鸣杜鹃。情报送达歼德寇,莺声又起待敌顽。

师:(看表)从上课到现在我们用了二十三分钟,学习了几段课文的主要意思,但学习得比较粗。课文语句中还有很多写得精妙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学?(生答想)想学,但是我不管了,你们自己学。这不分了四个组吗?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学习,议论。先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学习、议论。先小组内学,学完了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要想出一个汇报的形式,怎样汇报,各小组自己想办法,看哪组的办法好。好了,现在开始自学,议论,下节课开始汇报。

(学生分组学习,共学习十五分钟,教师组间巡视、指导)

师:好了,时间到了,先下课,下课后没商量好的小组可以抽点时间再研究一下。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实录及评析

作者:山西 张曦红   文章出处:人教社

【评析白建华】
    师:上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在课外收集来的有关资料,并且已经做了认真的自学。这节课,我们就在大家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认识,品读欣赏。现在请大家打开书,自由速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评析:开门见山,交待清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白本节课要走的“路”,而不是盲然地跟着教师跑。〕
    (生朗读课文,思考发言)
    师:下面谈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小夜写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谁来说说文章的思路?
    生(甲):这篇课文是按照事倍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共分为四段。第一段讲了军官让小夜莺去苏蒙塔斯村;第二段就是讲小夜莺把敌人带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第三段写小夜莺用暗号向游击队报告敌人的憎况;第四段讲游击队歼灭了敌人,小夜莺正在等待着新的任务。
    生(乙):这篇课文是按照叙事写人的方法来记叙的。
    生(丙):我也分四段,和他的分段一样。第一段是说小夜莺被一个军官盘问,军官让小夜莺给他们带路,小夜莺一边学夜莺叫,一边带军官去苏蒙塔斯村;第二段讲军官产生了疑问,小孩子装作不懂,军官就不再问了;第三段讲了小夜房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为暗号把敌人引入了游击队的埋伏圈;第四段讲德国军队被打败了,小夜莺仍是坐在河边唱着夜莺的歌声等待新的任务。
    生(丁):王灿(生丙)第一段有一点说得不正确,他说:“小夜莺边吹着口哨,边带着军官到苏蒙塔斯村”而这一段还没有讲到带军官到苏蒙斯村呢。
    师:你的耳朵非常灵!对了,第一段还没有讲呢,是吧?咱们就比比谁的耳朵最灵。(一生举手)你有什么要讲的?
    (评析:间接地提示学生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生(甲):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是因为它出现了好几次。在第一段中,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夜的沉寂,这就是说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来引诱敌人;而第二段中,小孩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这是文章为给游击队员报告情况做铺垫,他开始学夜莺唱,后来他用夜莺的歌声报告情况,敌人就不起疑心了;第三大段;小夜莺还是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员报告借报,使游击队员了解敌情;最后小男孩又是用夜莺的歌声来完成新的任务。
    师;大家同意吗?
    生(乙):老师,我同意。我也认为是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来记叙的。首先是写夜莺用歌声吸引敌人;然后是小夜莺用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最后写完成任务以后,他又用夜莺的歌声来继续完成新的任务。
    师:好,请坐。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两种情况符合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种是叙事的顺序;第二种是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先讲了孩子用夜莺的歌声来接近敌人;然后讲孩子又借此来麻痹敌人,为报告敌情做准备;接着写孩子用夜莺、杜鹃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敌情;最后写孩子唱着婉转的夜莺的歌声执行新的任务。思路非常清晰。
    下面,同学们,请结合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和你认为最精彩的内容来品读欣赏,畅谈你的体会和感受,谁愿意先说一说呀?
    (评析:认为哪部分内容精彩就欣赏哪部分,有什么样的体会感受,就谈什么样的体会感受,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生(甲):我认为课文第一段写得好,我来读一读你们听(生读第一段)。从文中的“黑色的碎瓦”、“烧焦的批垂头丧气”也可以看出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酷和敌人的野蛮;再联系下文“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就更突出了德国兵的野蛮。
    生(乙):我觉得第一小节不仅表现了德国兵的野蛮,也可以反衬出小夜莺是十分勇敢的。联系后文,小夜莺很自然地和德国兵对话,很巧妙地去讽刺德国兵,都表明了这一点。
    生(丙):这段环境描写和文章的后文可以反衬出法西斯战争的残酷。敌人的凶残,也表现了小夜莺的勇敢,机智。
    师:这三个同学有个共同的认识,他们欣赏了第一段,这一段是对什么的描写?
    生(齐答):环境描写。
    师:可见任何环境的描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评析:画龙点睛)
    生:我认为第五自然段中,从小孩的动作──“赶紧放”、“抖抖”、“走”这些词语可以充分表现出小孩当时十分镇定,一点儿也不慌张。一个孩子,正在削着木头,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而且是军官在叫,他不慌不忙把小刀放进口袋,还整理了整理自己的形象,抖抖身上的木屑,由此表明,小孩经常送情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师:表现出他非常勇敢、沉着。
    [评析:帮助学生将一般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生(甲):我对课文第15自然段有所体会,尤其是这两句“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师:能读一下吗?
    生(甲):(读)“人哪?战争一开始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野兽来了”不是指什么狮子、老虎、野猪来了,而是指这些杀人狂魔。这些德军杀了许多苏联人,就像野兽一样,甚至连野兽都不如。这个小男孩虽然小,但他对祖国热爱,对德军痛恨。
    师:形象的语言描写。
    生(丙):我觉得从这一自然段的描述,体现出了小男孩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自己国家的群众,而后一句痛骂了敌人,用简单一句话戏弄了敌军官,这句话也透露了小夜莺对德国强盗的痛恨。
    (许多学生要发言)
    生(丙):“不慌不忙”突出了小夜莺机智、勇敢,是位很会伪装自己的小英雄。
    师:很会“伪装自己”?大家有没有给她修改的地方呀?
    生(丙):应该是“隐藏”自己。
    生:“掩护”自己,是吧?
    [评析:对于学生不妥当的认识,教师不是马上纠正,简单地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在认识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教师再给予明确的评价,这就是水到渠成。〕
    愿不愿意把这几段话读一读,分角色读。
    (生分角色朗读6-20自然段)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有一句话让老师感触很深,军官说:“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此时的军官怎么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看有没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读:“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师:你来谈一谈。
    生(甲)我认为军官“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他看见小男孩子做的哨子,觉得村子里肯定有人,所以他就冷笑了一下。他想小男孩会把他带到有人的地方,从而获得好的“收获”。
    生(乙):军官说:你做得挺巧哇。表面是夸这个小孩子巧,实际上是增加小孩对他的信任,带他们去苏蒙塔斯村。“转眼间,他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从“冷笑”一词,进一步说明军官阴险、狡诈。而“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说明军官认为小孩子吹得这么好,一定是有人教他。
    生:军官问“谁教你吹哨子的”就是要打探这个村子里有没有人。
    师:嗯,你说呢?
    生(丙):我同意刚才两位同学的说法。小孩子能做出这样精巧的口哨,这个军官一定会认为村子里还有其他的人,他说“挺巧的哇!”表面是一种赞扬,而实际是在怀疑。他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可能把村里的情况告诉他,使他获得更大的收获。
    师:我想把我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这是不是一种由衷的赞扬呢?(生:不是)老师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觉得这是对“做的挺巧”的一种赞扬。转眼间,读到“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瞬时,军官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时才发现,敌人产生了怀疑。

    【总评】:
    这是一节“自学·交流探究”课,侧在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如何使学生的交流探究有深度,即层层引深?如何在学生交流探究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张老师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品读欣赏(精彩片断语言感悟)”的主线,步步深入来进行交流探究的。重点放在第三步,体现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使学生从中悟到了读书的方法,也就是说应该按照怎样的一种思路去读懂一篇文章。
    交流探究始终是以学生为主。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从而得到提高,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以学生为主不等于教师彻底放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一节课中,如果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究能够获得不少知识的话,那么,教师的主导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认为张老师在这节课中主导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可以说是导得适时,导得适当,导得形式多样,分别起到了引导、疏通、归纳、提高的作用。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其次要备课充分,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可能出现的偏差一定要估计充分。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导”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导”到点子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

作者:张萍   文章出处:舟山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研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细细品读,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体会课文写景与表达中心思想的关系,并背诵其中的一个片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上第2、3点。
   难点:以上第3点。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屏幕(大屏幕出示有关画面),当我们的眼前出现那茂盛的芦苇、飘飞的芦花时,你想起了什么?
  生:看到这熟悉的画面,我想起了位于河北中部的白洋淀、采蒲台。
  生:我想起了采蒲台那位宁死不屈的中年男子。
  生:我想起了在采蒲台芦苇荡里为掩护地下党组织而置自己孩子的生命于不顾的那群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
  生: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游击队在芦苇荡里神出鬼没打鬼子的镜头。
  生:我想起了使鬼子闻风丧胆的冀中著名的抗日游击队——翎雨队。
  师:是的,这里的确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现代作家管桦爷爷也出生在这里。他和我们熟悉的孙犁爷爷一样,在这里生活、战斗,他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对敌的事迹写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认识一位名叫“雨来”的小英雄。请同学们把课题朗读一遍。
  生(齐读)小英雄雨来
  师:请大家再读一遍,把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读出来。
  生:(再读)小英雄雨来
  师:昨天,同学们在课外自学了课文,学懂了字词,初步研究了课后的问题,那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生: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
  生:我对刚才这一同学的问题已了解了。但我不了解雨来为什么能成为小英雄?
  师:你们真会思考!现在张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悟自练,注意做到:一、专心致志;二、边读边思考;三、做点记号。(教师边说,大屏幕边出示以上内容)读书时间为7分钟,请大家抓紧时间读吧,老师看一看,谁最投入,谁学得最好。
  (学生自学课文)
  师:学习时间到了。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十分认真,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认为雨来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小英雄,是因为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甚至毒打,他始终不动摇,他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教师板书:英勇对敌)
  师:你讲得真好!
  生:老师,我对他的发言有补充。我认为人们称雨来为小英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师:你读书真仔细!(教师板书:热爱祖国)谁能把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概括起来说一说呢?
  生:雨来非常热爱祖国,他把爱国的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所以,人们称他为小英雄。
  师:说得太好了!
  生:雨来能成为小英雄,我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雨来在夜校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这是他同鬼子作斗争的思想基础;二是他生长在一个革命家庭里,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雨来与生俱来的机智灵活。
  生:是的,雨来的机智灵活的确是他成为小英雄的一个原因,但我认为这机智与灵活主要也是靠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来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有道理!有几个同学已经有些激动了。是啊,面对着这样一位小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充满崇敬?下面老师请你们把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一说被感动的原因。好吗?
  (学生自由品读后小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谁想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呢?
  生: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我就选其中的一处来说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来)“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搬会原地。”雨来原本可以脱身的,但他为了掩护李大叔,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最后遇险,落入鬼子的魔爪。
  生: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这一处内容来看,充分说明了雨来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这个“!”也反映了雨来当时回答得十分果断,毫不犹豫。
  师:你真会读书!
  生:反映雨来机智的情节还有好多处。如当鬼子问他有没有看见人跑进来时,他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生:当敌人拿糖和金戒子利诱雨来时,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糖和金戒子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啊。可是雨来具有坚强的意志,根本不为这些所动。
  生:雨来的勇敢、坚强令人敬佩。雨来被鬼子毒打后,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些描写都反映了雨来有着顽强的意志。
  生:我有补充,我觉得这一段不仅说明雨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顽强的意志,而且还说明了雨来之所以能这样做的思想基础,那就是雨来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师:你说得真有道理!课文中两次写到了同样的一句话,(大屏幕出现字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反复描写,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读者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正因为爱国,雨来才能做出掩护李大叔的举动;正因为爱国,雨来才能面对鬼子的软硬兼施,宁死不屈,可以说,正是爱国主义给了雨来战胜敌人的勇气和意志。下面让我们像雨来那样充满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朗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面对鬼子的哄骗、威吓甚至屠刀,他始终不说出交通员的藏身之处。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啊!下面让我们怀者无比敬仰的心情一齐读好这段话。
  生:(齐读)“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没看见!”(大屏幕出现这段话)
  师:从同学们朗读时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被这篇课文生动的情节所
  吸引,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打动,是啊,这确实是篇好文章。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
  (学生自学,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为了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感人,情节更精彩,作者三次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
  师:哪三次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好吗?
  生:第一处是在第一自然段。“河边有一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色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第二处写在雨来“牺牲”以后。“蓝色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第三处在最后一部分。“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前流去。”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色呢?
  生:我认为第一处描写还乡河,一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二是反映了雨来家乡美丽可爱,反衬践踏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可恶。
  生:第二处描写有三个作用:一是点明时间,承上启下;二是依然写出了家乡的美丽可爱;第三呢,我想还乡河上红色的“红绸子”和“鸡冠花”暗示着雨来死得伟大。
  师:你的分析有独到见解,真令人刮目相看!谁再来分析一下第三处描写呢?
  生:雨来牺牲了,还乡河仿佛也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小英雄而哭泣。也衬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师:大家都挺会学习的,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真不错!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写景不但仅仅是写景,而是为刻画雨来这一英雄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写景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大家喜欢这些写景的段落吗?
  生:喜欢!
  师:那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出来,好吗?
  生:好!
  (学生背诵,时间大约3—4分钟)
  师:谁愿意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
  (很多同学举手,老师先后请了4位学生,学生背诵时,大屏幕配以画面)
  师:听了大家的背诵,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什么地方也吸引你呢?
  生:这篇小说前后照应用得特别好。四次描写“识字课本”,不仅表现了雨来爱学习,更体现了他爱祖国。
  生: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还有好几处。如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照应结尾英勇脱险。前文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照应下文他与鬼子作英勇斗争。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半个多世纪前,在还乡河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美丽的芦苇,还有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课后请大家在以下的作业中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项:
  1、为雨来写一则人物小传;
  2、积累文中的象声词,并体会其作用;
  3、课外阅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大屏幕出现以上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从书面语言中获取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感受、探究。

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感悟,在对话中探究。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生: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声?

生: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

生:他向谁发出呼声?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认真听朗读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叫雷利的中国孩子,他的爸爸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他非常痛苦,就向加利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生:我觉得那个中国孩子是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你们听出了孩子为什么要呼吁吗?

        生:因为他的爸爸牺牲了。

        生:因为他的爸爸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他不希望别的孩子的爸爸也牺牲,所以他发出呼吁。

        师:你们真会听话!是啊这个孩子他失去了亲爱的爸爸,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伤心。

        生:痛苦。

        生:悲伤。

        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文中的哪些语句表明了我非常悲痛呢?请找出来画上标记,并大声朗读这些语句。

        生认真做标记,部分学生大声朗读所找出的语句。

        

三、  品读语句,深刻感悟。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读语句的时候,表情显得很忧伤。

能谈谈你的感想吗?(能)

生:这个孩子的爸爸跟他约定凯旋的那天,一定送他一顶蓝盔,可是现在却不能了。孩子该多失望啊!

生:这个小孩的爸爸不能再回来和家人团聚,别人家过节很热闹,而这个小孩却只能和妈妈相依为命。

生:我觉得“我们如约捧着鲜花……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几句最让我感动。

师:是啊!当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游玩嬉戏时,当我们在爸爸妈妈身边撒娇时,雷利,这个可怜的孩子却永远的失去了他最亲爱的爸爸,往后,他只能在梦中看到爸爸的笑脸,只能在梦中感受爸爸的爱了。你们说,他痛苦吗?(痛苦)让我们怀着痛苦的心情再次读课文吧。

生齐读2、3段。

四、感受战争,呼吁和平

师:是什么让这个小孩失去了他亲爱的爸爸?

生:战争!

师:你身边还有战争吗?

生:有!

师:请举例说明。

生:美国去年侵占伊拉克。伊拉克死了很多人,美国只死了几百人。(师:可是后来)有很多伊拉克人用自己的身体做炸弹,炸死了很多美国人。

生:2000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炸倒了美国的世贸大厦,死了很多人。

生:去年,俄罗斯的恐怖分子闯进一所学校抓了很多学生,还杀了很多学生。有的学生还没有我大。好可怜啊!

师:是啊!战争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使多少妇女、儿童流离失所,使多少老人无依无靠。战争是残酷的、恐怖的,它是一个魔鬼!!!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可是(生: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我们应该怎样呢?用文中的话来说。读

生:我们一定要像……保卫和平。

师:因为憎恶战争,小雷利发出了怎样的呼吁?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

指名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布置作业

用你饱蘸感情的笔墨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写封信,或者给雷利写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片断赏析

作者:陈建妹   文章出处:凤城中心小学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同学们看投影图片吧。
  (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解说,感受战争的场面。)
  师:看了以后,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自己的感受,还有的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说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知道大家也和雷利一样,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和平。现在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倒数两个自然段,更好地体会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师:读后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做来表示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把你们的做法写下来,每组派两个代表说说。
  (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加以肯定。)

  评析:
  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用收集资料,利用图片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师通过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把学生带进战争的境界,让学生自我感悟体会到战争的罪恶,保卫和平是每个人神圣的职责。教师明白了仅仅让学生读好教科书是不够的。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停止在会文得意上,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加深理解。教师用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营造了有利于阅读主题轻绪化的情境,这样学生就沉浸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中,耳边仿佛听到那孩子的呐喊声,从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娇嫩”、“和平之花”等词的意思,突破字词难点关,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想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不感慨万千吗?学生情不自禁地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从学生的畅所欲言中,从学生愤然的眼神中体验到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一个孩子的呼声是代表着世界热爱和平的所有人的呼声。教师看到学生的内在感受,体验到这些感受来源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明的。交流反馈实现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1: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