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说明与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7: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说明与教案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 王英姿
教学说明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难点之一,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本课的教学。

一、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

按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上四个内容中的前三个内容应该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则为次要内容。新课标在第8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而对于本课的其他内容则没有明确要求。于是我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认为本课可以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主题来把握。

前两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与淝水之战”,可以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实。第三目讲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紧扣课标明确要求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内容进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对峙等主线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乱的三目、四个内容,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结果来处理和把握,使历史线索更简单,本课教学主题也更明确。在此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二、从关注学生的兴趣出发,调整教材的顺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对学生的各项调查中发现,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除去实用性差之外,一项重要因素是历史教师喜欢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讲课。历史学科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教学中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历史的因果关系等思维方式讲述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好,可是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从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具有挑战性思维的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人类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将教材的第三目调到最开始讲授,将前两目调整到后面来学习,即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果”,后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将因果关系的惯性思维方式,改变为逆向推理思维方式,由结果探究原因,挑战学生的思维,力求让学生在挑战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本课内容。

三、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力求在这两个转变上有一定的体现和反映。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安排了两大教学活动: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这两个问题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时,我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会不会迁移到南方”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强调学生在读图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当时北方的战乱情况,然后迁移知识,解决问题。

四、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为目的,安排学生的讨论活动

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将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为此,我由“开发”一词引入,让学生将当今的各种开发活动与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联系起来,拉近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安排了学生的讨论活动。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2.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对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设计的思路是:指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关注身边的历史。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本课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从三国以来,江南地区逐步得到了开发,表现在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不稳定,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来处理,突破本课难点。

二、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自学讨论法

(一)课前导学

了解本地区是否经历过这次开发,有什么历史的痕迹?

(二)教学渗透点

1.学生分小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解决几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并关注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情感认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7:52:0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学资源
《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师生互致问候。
“开发”是一个在我们日常交流中比较常用的词语。今天老师要看看同学们的大脑中储存了多少个带“开发”的词语或短语?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含有“开发”的词语或短语。
大家说了这么多含“开发”的词语和短语,可什么是“开发”呢?
“开发”就是发掘、挖掘、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有目的地进行发展的行动。因此开发的重点在发展,开发意味着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1500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大的开发行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板书: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开发”一词的含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历史上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如何?请同学们打开地图册的第24页。以4人小组为单位一起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解决两个问题:
1)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
2)本次开发取得了哪些成果?

学生分小组阅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共同解决相关的问题,或发现疑问。
2.小组之间交流研读成果。
关于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图例来分析本课所指的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在指导学生看图例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全面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归类整理。
归纳并板书
江南地区的开发:
1.       兴修水利
2.       农业发展
3.手工业发展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
让学生在反复读图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准确把握江南地区的概念。
让学生在图上获取江南地区开发的成果,即表现在:兴修水利、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有了发展等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并归纳。
3.引用史料,对比感受江南地区开发前后的巨大变化。
本次开发成效显著吗?历史上有什么样的记载?
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司马迁关于江南地区落后状况的描述,及教材所引《宋书》中关于江南地区开发后的状况描述。
请同学们继续读图,看看我们的家乡是否经历过本次开发?
本次开发发生在历史上的什么时期呢?转入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历史史料,学习用史料证实历史观点或结论的方法。
指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根据方位读图的方法。学生发表观点时,教师要关注他们观点形成的依据。
分析讨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时间。
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时间概念,便于从宏观上把握历史。

学生明确本次开发的时间:三国时期开始。
2.讨论:“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为什么不早不晚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
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二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为本课其他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铺垫。
师生讨论、归纳整理并板书:
人口大量南迁:
1.       大量的劳动力
2.先进的生产技术
江南自然条件好,人民勤劳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由发言,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明确:
江南地区的发展是因为三国以后北方汉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南迁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所以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发展的关键是劳动力的增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学习“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等内容,了解北方战乱的情况,深刻理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据史书记载,这次南迁人口近百万,占当时在籍人口的1/6。俗话说:故土难离。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到并不富裕的江南地区去了。
密切关注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回答的问题,设计连环问,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学习了解第一目、第二目。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学生此时可能只会回答到北方战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抛出如:北方有战乱,难道南方就没有吗?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教材中“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少数民族”以及淝水之战等内容,然后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阅读课文的第一目、第二目,形成对三国到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整体印象。
对政权的具体更替情况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应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这一历史特征。

阅读教材,形成对这段历史的总体印象──北方战乱、政权更替频繁,南北分裂。
2.提出问题:如果有时光隧道,让我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我有搬迁到江南的条件,可是不愿意离开故土,因此在南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现在请各位同学为我出出主意。
问题的提出是考查学生对北方的战乱情况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迁移知识,用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无法安居乐业的观点说明南迁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上是否认同了和平、安定是人民的追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板书:北方战乱

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讨论后,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的交流中,师生形成认识:北方长期的战乱,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南迁到自然条件较好,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的南方是当时人们的必然选择。
3.学生讲述“淝水之战”,了解淝水之战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用“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江南,江南就没有战争吗?”的问题过渡到“淝水之战”一目的学习。续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关于淝水之战,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1)淝水之战的大致经过;
教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淝水之战的经过。
2)淝水之战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3)淝水之战留给人们的教训和启示。
教师可以视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因素,在课堂上灵活安排此讨论。

学生思考、交流。
淝水之战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引导学生从淝水之战的目的、战争的过程及结果等方面思考。
4.归纳总结。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北方陷入严重的战乱。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南北分裂。
北方的长期战乱,迫使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南迁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勤劳,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板书:
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开发-兴修水利、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


讨论
1.历史上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现今的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

从地名、姓名、传说中收集。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从南方、全国整体经济格局的变化等方面考虑。学生想到即可,不做过多、过深要求。
师生从环境、技术、人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概括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6: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