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光曲》教学及美育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月光曲》教学及美育思考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的科学,一半的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言文字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就是美。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积极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研究。通过刻苦学习和对教材中美育资源的开发,我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识越来越强。具体到教学中力求做到:讲究趣味性,在乐中求美;注意形象性,在赏中求美;激发情感性,在情中求美;启迪思想性,在品中求美。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出:反复推敲,品味语言美;正确朗读,表达声韵美;拓展深入,敢于创造美。使课堂教学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教学活动的美”“教学内容的美”“教学方式的美”,真正使教学成为了一种艺术。教学唤起了学生的美感,使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感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
自己曾围绕此课题作过一节研讨课——《月光曲》。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贝多芬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善良的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贝多芬的平凡和伟大、善良和真挚,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主要思路:
1、
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讲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听《月光曲》的片段,然后请他们谈感受。学生们纷纷谈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我随机小结:是啊,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还仿佛看到了风暴、大瀑布和一泻千里的黄河……你们说得很好。难怪有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说:“音乐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接着,出示贝多芬的画像和他的另一句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以浓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即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又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出了课题。
2、
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所表现的景象。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而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所表现出来的。为此,在导入课文后,我没有按课文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学习,而是直接进入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描述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初步体会乐曲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演放月色海天的图景,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浪涌。并配与月色海天图景相对应的《月光曲》的三个片段,即轻松舒缓的、渐强发展的、高昂激越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仅仅只是景物的变化吗?兄妹俩为什么如此的心潮澎湃呢?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
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品格。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我在教学中以兄妹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贝多芬作曲的根源,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心情,特别是贝多芬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热爱音乐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础。下面是课堂教学实录的几个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到了《月光曲》,谈了自己的感受。那这对兄妹听这美妙的乐曲时会想到什么呢?他们想象到的情景是怎样的?把想象到的情景读一读并画下来。
(学生读、画)
师:这仅是描写景物变化吗?
生:不,我认为还有兄妹俩心情的变化。
师:怎样的一种变化?
生:从音乐的变化可以看出,兄妹俩的心情是由平静到心潮澎湃。
师:为什么兄妹俩会心潮澎湃呢?
生:他们感到,弹奏者可能就是贝多芬。
师:为什么就是贝多芬呢?
生:因为他弹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熟练,很有感情,所以,兄妹俩觉得他就是贝多芬。因此,他俩心情十分地激动,当然就心潮澎湃。
生:兄妹俩觉得他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他们听得入了迷,一定会心潮澎湃。
(CAI出示课文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那么,贝多芬来到破旧的茅屋,为什么要为这对兄妹俩弹了一曲又一曲呢?
生:贝多芬想到的就是为穷苦人造福。
生:贝多芬被兄妹俩的对话而感动。
师:(CAI出示课件——课文中兄妹俩的对话)你们读一读这一段,想想贝多芬听到后心中会想什么?
生:他十分同情这对兄妹。
生:他很可怜他们。
生:贝多芬想:我一定要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听到我的音乐。
生:盲姑娘对哥哥的安慰,使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一个很懂事、很善解人意、很能体谅他人的好女孩,她又这样热爱音乐,贝多芬要为她再弹一首。
师:是啊,贝多芬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贝多芬不仅对穷兄妹俩有着深切的同情,还被他们这人间最真挚的亲情所感动,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所感动,这一切触动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灵感,于是为盲姑娘弹的那首自己的曲子后,有弹了一曲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到,贝多芬也正是因为他偶遇知音心情激动和对穷兄妹俩的深切同情下,面对月光触景生情,才创作了这首动人的《月光曲》。也使我们感受到了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景美、曲美。你们还体会到什么吗?
生:他体会到了贝多芬的心灵美,因为他深切地同情兄妹俩。
生:我觉得课文里写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乐曲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说过的: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让别人幸福,这样的心灵就是美。
生:我还感到盲姑娘那种美好的心灵。她十分爱音乐,她很想听贝多芬亲自演奏的音乐会,但听到哥哥说,我们很穷,买不起入场券后,她又马上改口说,别难过,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她很善良,她太美了。
师:是啊,正是因为贝多芬把为穷苦人造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他才会走进茅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这对买不起门票的穷兄妹俩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正因为如此,穷兄妹俩听到《月光曲》的感受是谁都无法言表的。让我们饱含深情读最后一段吧。
(师生配乐朗读)
师:当穷兄妹俩还陶醉在这美妙的乐曲中时,贝多芬却悄然离去。他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给这对穷兄妹俩带来了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带来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课在《月光曲》在结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6-13 14: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月光曲》教学及美育思考

这是教学设计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1: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