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松是英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松是英雄吗?
——谈《景阳冈》一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孙殿镔

武松是英雄吗?当你读了《景阳冈》一文后,你对此产生过怀疑吗?
《景阳冈》一文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武松更是书中突出塑造的一个英雄形象,景阳冈打虎则是他在故事中的亮相之举。谈到英雄,我们往往与英勇无畏、本领超强、力大无穷等字眼联系起来,但细读《景阳冈》,武松似乎有所欠缺。根据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上冈打虎前武松的心理活动
1、
5自然段写武松不听店家的劝阻,走上景阳冈,看到大树上的字后,他说这是店家的“诡计”,是“吓唬”那些胆小的人。这足以说明他此时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虎。
2、
6自然段写他在山神庙前的思想活动。在这里,他看到了一张盖有官府印信的榜文,这可是古代政府机关的正式文件。这时武松相信了老虎的存在,想“转身回酒店”,只因怕店家嘲笑,“细想了一回”,才决定继续前行。这充分表现了他思想上的摇摆和犹豫。
3、
7自然段写武松上冈一段时间后,没见什么风吹草动,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由此可见,他心里存有一些侥幸,希望有虎是人自己吓唬自己,希望没有老虎。
这三个自然段细致描写了武松上冈打虎前的心理活动。从这里不难体会到他对有虎无虎的重重疑虑,不难体会到他上冈还是回店的矛盾和犹豫。如果开始店家拿着榜文劝阻,武松相信有虎,那么他还会上冈进而出现打虎的壮举吗?
二、
打虎下冈时武松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活动
打虎后的武松又是什么样的呢?
1、
他的体力已经透支。打死老虎后,他想把老虎用“双手”拖下冈去,却“那里提得动”,原来他“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后来他“坐了半歇”后,才一步步挨下冈来,一个“挨”字足见他连走路都很艰难了。
2、
他在心理上害怕老虎的再次出现。歇息时,他想:“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他非常需要休息,却不敢过多停留,就是怕老虎的再次出现。而下冈时,他是“转过乱树林边”的,一个“转”字说明他已不敢从树林中穿行,因为怕再遇到老虎。尽管很劳累了,尽管想早点下冈,可他还是选择了绕道而行。这能说他力大无穷、无所畏惧吗?
这样说来,武松还是不是英雄呢?
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他是英雄,而且是真实的英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上面这些描写。
第一,
这些描写说明了武松是个真实的人。他并不是神仙或者超人,他和我们一样:面临危险时,也会犹豫,也会畏惧,也会想到退缩和避让;经过恶战后,他也会疲惫,也会劳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真实的。这让我们感到他和我们一般人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有一种亲近的感觉。
第二,
这些描写更说明了武松是个真实的英雄。首先,这些描写表现了他的“勇”。当知道确实有虎后,武松经过思想斗争,毅然决定继续前行,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猛虎出现时,他倒没有了犹豫,没有了惊慌失措和坐以待毙。他勇敢地面对挑战,奋起反击并取得了胜利。他打虎后的极度疲惫,正说明了他在这次挑战中竭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正真实地说明了他经历的艰难和惊险。我们在敬佩英雄壮举的同时,又感到这壮举的真实可信。其次,这些描写也表现了武松的“智”。上冈前的细细思量,为他面对猛虎做好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可见不并不是一个行动粗鲁、意气用事的人。下冈时,他更是粗中有细,正确地估量了自己当时的选择——绕过猛虎经常出没的乱树林尽早下冈。多么聪明啊!他的智慧,在随后的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故事中更得到了充分体现。想到这些,我们不仅要佩服武松的勇敢,也要佩服他的聪明了。
而值得我们佩服的,还应该有作者。施耐庵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没有将英雄人物神化、用心体验的好习惯。相传为了写好武松打虎的动作,他曾经在屋子里将长凳当作老虎,跨在上面拳打脚踢,邻居们误以为他和别人打架,都进屋来劝。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他,感谢他为我们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智勇双全、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6-13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武松是英雄吗?

说来说去,还是施耐庵是英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4: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