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8-6 00:37:00
|
只看该作者
三遇《鸟的天堂》
──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
几年以后,我三遇《鸟的天堂》,这次我是在浙教版十二册和她相遇,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对自己的设计记忆犹新: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我想这样的设计多好,再重演一次又何妨?可第一节课上课不久,刚刚解决应接不暇这个难题,我正在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设计很妙: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笑问:
老师,鸟很多,会不会像《意想不到的灾害》一文中那样造成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也不理解他提问题的意思。我示意他解释一下,
生:鸟太多了,会不会吃农民田里的庄稼?造成灾害?其他同学听到这个问题后马上附和着:对呀,会不会造成灾害呢?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秩序甚至有点混乱,同学们虽然嘴里说着,但是几十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老师,在等待老师的回答、评判。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是本课环境教育的绝好机会。但同学们的争论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学生对文本一点不熟悉,只是在那里毫无根据的瞎掺和。我马上镇定下来,应该立刻调整本课的教学思路,我出声了:“同学们,这里的鸟的确很多,现在或者若干年后会不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害,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从阅读文本中找出合理的依据,让其他同学信服你的答案?好吗?”同学们听到后马上大声地朗读课文,想立刻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人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过了一会儿,几双小手举了起来,我示意他们再读一读课文,尽力找到更多的答案,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小手举了起来。我认为此时可以全班交流了。
生1:榕树很大、枝叶繁茂,里面有很多虫子可以给鸟吃,所以不会造成灾害!但马上有学生反对:一棵树里能有多少虫子供这么多鸟吃?我知道这些同学还是没有体会到榕树的大,以及“独木成林”的现象。我就让同学找出相关的句子。全班交流体会榕树的大,我又乘机介绍榕树的相关资料,播放课件展示榕树的全貌。这样同学们就明白了榕树的特点。
生2:周围是河流,水里也有鸟儿的食物。
生3: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人与鸟和谐相处,鸟儿也会去报答他们的,不会去吃农民的庄稼。(孩子的心灵是多么善良!)
师:通过以上交流,同学们明白了这里的鸟和农民能和谐相处,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好,而且更因为这里的人好。鸟的天堂才更美,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人可以创造美的环境。从而解决了同学们提出来的难题。以后顺着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的情景。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谈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才能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应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后记:笔者亲身经历了三次教学《鸟的天堂》,也感悟到:教学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老师的心里有没有学生,对不同的学生了解了多少。第一次照搬照套名师的教法,那是不合实际的,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等不一样,课堂教学的失败也是必然的。第二次让我回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也只能适合那次教学,因为第三次的教学已证明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切老师主观的意愿都是徒劳的。那些墨守成规的教学终究会淘汰,创新已是新课程的主“号角”。那么,创新又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创新来自于教学反思!教学重在反思,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只知重复,一味照搬,按以往的曲子跳舞,教学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又哪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呢,哪会有创新?因此反思这一步很重要,思广则能活,思惑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要有“绝知此事需躬行”的手,要有“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心,要有“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