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6 《理想》第一诗节“仿写”及全诗的“朗读”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在《理想》一课第二课时教学时,笔者抓了以下两个环节:1.“仿写”第一诗节;2.“朗读”全诗时,读出关键词的重音。学生饶有兴趣,意味盎然。

先看第1个环节。一开课,笔者就让学生朗读诗歌标题、诗人及第一诗节。(第一诗节内容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之后,要他们体悟本诗节诗行的特点:每一行诗句都是比喻,整个诗节又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方法。接着布置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仿写”。为了大多数人“仿写”能较为成功,笔者将事先“仿写”的一个诗节板书在黑板上,竟然“节外生枝”引起学生修改诗句的冲动,笔者就将教学环节宕开一笔与学生一同研究修改起诗句来……笔者的板书如下:“自信是石油,烧亮煤气灶/自信是煤气灶,煮熟锅中饭/自信是锅中饭,填补人的养分/自信是养分,供人们摘到果子。”写到“烧亮煤气灶”时,学生哗然,有人干脆窃窃私语起来:烧亮煤气灶,煤气灶烧亮……我说:“‘烧亮煤气灶’是有‘煤气灶烧亮’的感觉,我们等一下再来修改吧!”在写到“自信是锅中饭”时,又有学生试补道:填饱人的肚子。我马上接口说:“我原先也填的‘填饱人的肚子’,可接下去要么是‘自信是肚子,能消化食物’、要么是‘自信是肚子,能生出儿子’,前者‘食物’与‘锅中饭’绕了回头路,不好;而后者‘肚子生儿子’太过庸俗了点,也不很好。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将‘自信是锅中饭’后改成了‘填补人的养分’;虽然‘养分’是名词术语不如‘肚子’具体形象,但是写作诗歌不能为了追求形象化而因词害义,‘养分’替代‘肚子’就是力求避免‘为了追求形象化而因词害义’这种情况。”说着这些,我又让前排的同学看了我手中教案的修改处,以示决非信口开河。回过头去让大家又讨论了“烧亮煤气灶”的修改问题,有同学认为“烧亮煤气灶”给人有“煤气灶”本身烧着了的误导,故不如改为“点燃煤气灶”。受此启发,又有同学对“石油”发起了质疑,认为烧煤气灶的是“石油汽”而非未经提炼的“石油”。经大家合计,确定改“自信是石油,点燃煤气灶”为“自信是石油汽,点燃煤气灶”。也即如下诗节大家较认同:“自信是石油汽,点然煤气灶/自信是煤气灶,煮熟锅中饭/自信是锅中饭,填补人的养分/自信是养分,供人们摘到果子。”再一声令下,学生全体仿写起来。师生一片怡然自乐景象。

再来看第2个环节。我先让学生集体朗读全诗,结束后我评价了他们朗读的语气平淡及指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朗读时不含激情或者说是没读出诗句的重音,换言之,给诗句划出重音朗读时加以区别就定能感人多了。接着,我以第一诗节内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为例作了示范,按“着重号”读出重音且稍微拖腔拉调,果然较有趣味。接下去,十余个诗节分给各组加着重号,小组交流定型后进行集体朗诵,朗诵声就“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韵味悠长”多了……下课铃响了,学生也坚持把后四节诗全部朗诵完。学生的着重号不可能完全加对,但看着他们念自己加重音号的诗歌那么开心,我也很欣慰。一句话──用新课标理念进行教学,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7 《行道树》课堂实录及评点







授课人:四川省郫县犀浦实验学校  康念菊

整理、评点:四川省郫县教委教研室 戴 伟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兰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

男生答: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

师:说得不错。哪位同学还能说得再细致具体一些呢??

女生答: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

师:说得太好了。你喜欢这些行道树吗??

女生答:喜欢。?

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全班答: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呢?是喜欢兰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喜欢的行道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二、朗读练习,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学生读完课文后,马上就有人举手发言)?

生:本文给我们介绍了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生:本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

师:好!两位同学分别从文章主题和写作手法来谈,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学生自由朗读,并在书中圈点勾画,很快,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最喜欢第3自然段,因为这段告诉了我们行道树的痛苦是它自己选择的。?

师:你能把这段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生 朗读第3自然段,读完之后全班鼓掌。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的掌声是给你最高的评价。(全班同学再次鼓掌)我们再请一些同学来谈一谈,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它告诉了我们行道树生长的环境。我喜欢其他树生长的环境,更喜欢行道树的生长环境,它懂得奉献。?

师:说得太好了。你把这段也读一下吧。?

生 朗读第2自然段。

师:她读得如何?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她读得没节奏,没感情,声音小。?

师(笑):哦,是这样的吗?你给我们读一读吧。?

生 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学生鼓掌。

师:读得好!朗读不光要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还要有感情,语调抑扬。下边的同学可得多注意朗读要求,向他学习啊。请同学们继续谈。?

生:我喜欢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是忧愁而快乐的树。?

师:你读来听一听。?

生读。全班掌声鼓励。

生:我喜欢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清晨。?

生 朗读第5自然段。同学鼓掌。师环视教室,无人举手,便再次强调朗读的要求,然后要学生再齐声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师: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对内容进行具体探究。大家还是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行间指导,约5分钟后)?

师:现在请各组把你们“合作探究,互问互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集体探究。?

生:我们的问题在第3自然段。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这个问题提得太有价值,太有深度了,我们得好好探究一番。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究??

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生(补充):因为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

师:在课文中能找出描写痛苦的词语吗??

生纷纷答:能。“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





?

生:给市民带来快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加点的词语系板书部分,下同)?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神圣的事业是要付出代价的,从事这种事业需要牺牲”,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生纷纷答:“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

生:“好人”“伟大的人”。?

生(补充):“大写的人”“奉献者”。?

师:答得太好了。是的,这些人叫奉献者,行道树象征了这种奉献者。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同学们下去搜集一下,写在素材本上。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提问题。?

生:第2自然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堕落”在这里指它们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它们的伙伴,是行道树的主观感受。?

生:我觉得这里的“堕落”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堕落”不同,它是行道树同森林里的伙伴相比较说的,好像是一种幽默的说法。?

(师肯定。学生继续就“合作探究,互问互答”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集体探究)?

生:我们组认为第4自然段有两句话不好理解。“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生:这是假设。?

师:只是假设?能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思考。?

生: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师:回答得有道理。要理解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一定要结合课文,看看前后是怎么说的。这就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学们继续提问题吧。?

生:我们的问题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

师:大家认为这两个词矛盾吗??

生齐答:不矛盾。?

师:为什么?谈谈理由吧。?

生:不矛盾。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乐”说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生:“忧愁”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

师(指着板书):对,“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这时铃声响了)?

师:今天我们就探究到这儿。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下来继续探究交流。下课。??

附板书:

行 道 树

张晓风



【评点】?

《行道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改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康念菊老师的这堂课,是我们实验区初一语文的一堂研究课,它给我们参加实验的老师很好的启发,对我们如何进行课改试教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其主要特点有:?

1.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开始时用该班学生的一幅画引入,让学生说出画的内容,这种方法很好。因为这张画是他们熟悉的同学画的,他们感到亲切,产生了学习的冲动和兴趣,这样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学习,为教学的开展做好了第一步。

2. 通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

过去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喜欢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并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其实,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只是就课讲课,是把一篇整体的美文大卸八块,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本原有的美,使学生学来感到枯燥厌烦,这正是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体现,也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的状况。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语文课改必须摒弃的。康老师的这堂课,就是对过去的所谓的“规律”的反动,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3. 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康老师的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感悟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按四人小组所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的积极发问和答问,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享乐──语文不再是无趣的了,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了,教学有了它独特的神韵了。?

4. 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这堂课的朗读训练和对课文的研讨,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对问题的探究,都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上。书应该怎么读,对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如何探究,教师都随时作了适当的点拨。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7 聚焦《第一次真好》中“坏”的“第一次”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人教版《第一次真好》中主要谈了一些让人有好感觉、好效果的“第一次”。那么是否任何“第一次”都是好的呢?课文中有没有写到“不好的第一次”呢?请让我们聚拢目光来看《第一次真好》的文本。经过反复扫描,我们认定“第一次的经验并不一定都愉快”、“愿你珍重第一次”中的“不一定、珍重”大有讲究。

“不一定”表明有“好的第一次”与“不好的第一次”。因而“不好的第一次”不是没写,而属于暗写、隐写。比如文中写到的“第一次动手做饭”就包含了失败而尴尬的意思。一般而言,“第一次动手做饭”不是半生不熟就是烧焦糊了。即便有歪打正着的人,也是侥幸成功。还有,一餐饭的组成部分烧菜环节更难。第一次工作少盐、烫手等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定然会层出不穷。也即“第一次动手做饭”不灰头土脸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那么明写的“不好的第一次”有吗?答曰:有。文中详写的第二个“第一次”事例就属于好坏参半的例子。“我”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鸟)”,“我”喜欢老鸟,在小鸟孵出来当刻“我”即跑过去观赏竟发现“所谓小鸟,只是小小的粉红色肉球”,样子难看,恶心得“我”竟吃不下饭。待等到渐渐长大“我”才“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这其中不喜欢肉球的恶心感受,便是明写的“不好的第一次”。

文中有详写中明写的一个“不好的第一次”,又有略写中暗写的多个“不好的第一次”。这样就让人觉得文章写“坏的第一次”还委实不少。

可就“珍重”而言,我们认为,该“珍重”的“第一次”定然是喜悦的或成功的。“愿你珍重第一次”这句话,就是说作者希望“你”能努力去干成“好的第一次”以给自己一份惊喜之类,此为一义;另则一般都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干好了第一次,在第二次以后就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了,即“干好第一次”对干成事业全部的意义很大。由此看来,“珍重”“好的第一次”并非无足轻重,而是相当重要。这其实也隐含了人生要摒弃“坏的第一次”的涵义。

全文详写了2个总体上“好的第一次”,略写了有文字的6个似乎为“好的第一次”,进而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来收拢,最后以“愿你珍重第一次”来结束全文,层次结构井然。文章给人们的感觉基本上在写“好的第一次”,然而通过阅读分析,我们觉得全文写到的“坏的第一次”其实还是蛮多的,只不过作者是以“不写之写法”来呈现罢了。罗列出来是:详写的养十姊妹鸟而不喜欢粉红色肉球(即雏鸟)几乎被前后两个喜欢所掩盖;略写的6个“第一次”没明说好坏让人只能凭细致地去思考才会有定论;末句点睛词语“珍重”更是要从文字背后才能看出作者的价值取向是“要好的第一次,多多益善;让不好的第一次,尽量避免”……

要言之,《第一次真好》中“坏的第一次”不必从课外生活中去找,文本本身的蕴涵量已经相当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7 短文两篇



青岛 郑卫国



  


○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行道树》: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


整体感知


①自读,发现问题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筛选、整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与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次真好》: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思考题: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③课堂集中讨论、解答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思考题: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与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8人生寓言







青岛 郑卫国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朗读


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整体感知


①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②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问题研究


①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②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③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讽刺意义。


辩证思维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自我反思


①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②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③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落难的王子》: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L匕较阅读。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朗读、默读课文


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发人深省,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


讨论题: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


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问题研究


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揭示中心。


[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点 评


本教学案,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本教学案依据教材特点,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形式新颖别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了教学重点。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思考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从教学流程上看,学生互动性强,参与面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训练。在思维训练方面,涉及到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9 我的信念



青岛 郑卫国  



  


○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梳理信息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①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 科学


②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重点研读


①研读内容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②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10《论语》十则(方案A)







四川郫县 周化琴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板书课题。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朗读课文


①范读


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作业


①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①见贤思齐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体验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 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30 12: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