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1 在山的那边3







合案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青岛宋晓渝


○教学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③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 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文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设计


初步感知


①导入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这首诗歌,从诗中找出答案。


②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③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过渡)《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并且边听边思考问题。


④屏幕投影思考题


a、诗中的“山”和“海’’除字面意思外,还蕴含着什么意思?


b、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回答,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可让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加深印象,也为进一步赏析诗歌作准备。


精读品味


(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的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之处,品读这些诗句,就能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获得思想启迪。


①自主、合作探究


可用屏幕投影思考题,学生思考: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不同的语句谈感受,体会到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信念;并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②朗读指导


可用屏幕投影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教师小结]诗人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这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困难。但是,怎样翻无数座山,却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翻过无数座山,到达理想的境界,是教师和学生下节课共同探究的问题。


作业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②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內容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活哲理。与《在山的那边》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感知内容


①导人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②默读文章


(过渡)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还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默读完课文,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可小组交流,也可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合作探究


(过渡)以上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大屏幕投影问题:


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


学生拿出准备的练笔,可小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再次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最后


拓展延伸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点评


教案把两篇课文内容综合在一起阅读,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的。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体现了教师大胆、灵活的教学观念。教案从初一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朗读教学中,给学生以朗读方法的指导,并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受到高尚情操的启迪,又得到美的艺术感染。在阅读教学时,教案努力形成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空间。例如:教案中《在山的那边》要求“探究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学生有了探究的体验,知道这个问题并不难。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理解回答。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青岛 邢德华


○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


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②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布置作业


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点评


本案教学流程设计为整体感悟——探究研读——拓展延伸三大板块。


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既注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地位,又注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探究性阅读、拓展与延伸等教学环节更是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体验反思接受正确的审美观与情感熏陶,而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另外,本教案在注重启迪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了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2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三得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阅读过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后,感觉有三得(即三点感受),现写出来,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关于命名题目。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才战胜恐惧顺利爬下了悬崖,再得出日后人生经验,拥有自信,胜利前进。根据这个课文内容,我们还可以再拟出《上悬崖》、《下悬崖》、《下一步,再下一步》。不妨将这些题目与《走一步,再走一步》试着作个比较。倘拟《上悬崖》作题目,让人觉得仅写“我”恐惧,不是作者要表现的中心,最不行;倘拟《下悬崖》为题,抓是算抓住了重点,但全文在末段还写到了“我”的很多其它事情,故此题目也不能统摄全文内容,做标题不确切;倘拟《下一步,再下一步》做题与《下悬崖》一样,仍然太拘泥于具体活动,也还不太行;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中的“走”可以理解为“下悬崖”中的“下”,也可以理解为战胜人生困难中走出一步的“走”,且还写出了下悬崖的“渐变”过程,因此用这个命题作为标题,较为妥当。

关于人生经验。全文末段中,作者以“下悬崖”为触发点得出人生经验,它是“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达的地方为止”。本书中这个人生经验“下悬崖”痕迹尚过深,我们把它向生活迁移,能将其转化成我们学习的人生经验,就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它,并将困难分成若干块,逐步克服之,直到完全取得目的”。《教参》点明的经验则是“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得以克服”。这又适合于对付所有困难。如果说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我们明确战胜学习困难及战胜任何干大事业途中困难的方法,那么文章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关于分段。全文写事、写理谁重要呢?在我看来,事与理旗鼓相当,半斤八两。虽然理只占全文末段,写事文字多而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说秤砣虽小压千斤。因此,全文按叙一事得一理写法来分,可以分成两部分。即前面写事为第一部分,末段得出人生经验为第二部分。如果我们按文章一般有“三段式论”观点去看,上述第一部分可以分成“为何去爬悬崖的原因”和“爬悬崖的经过”两大部分,也即上述得理的第二部分降格为第三部分。还有,我们从给文章拟定题目的讨论中知道,“上悬崖”实在跟人生经验不很吻合,它只不过是“下悬崖”的一个先期过程。也即写人生经验的一块内容跟“下悬崖”相对应,所以我们认为倘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也不错。它们是:第一部分交代玩厌其它游戏才去寻找刺激爬悬崖这个起因;第二部分写“我”在攀爬悬崖过程中陷入困境;第三部分写“我”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摆脱了困境;第四部分写以仿“下悬崖”经历为人生经验去在人生道路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给了我们以启示。我看上面三种分段情况,都是相当不错的。能整体把握,能领会作者意图及布局结构精思妙想,对分出的段落层次能条分缕析地自圆其说,就算很好啦。这又恰恰是我们初中同学必须拥有的阅读能力。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下苦功夫去培养这种能力。当然,第三种分段法还是更被《教参》(即广大学者及专家)所认同。其中“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就留给我们同学去作一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山东省莒南县团体中学  鲁丽香



【教学目的】

1. 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

一、课堂积累,开拓视野

1. 师出示名言,生齐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 找一位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2. 教师点出一些词语,由学生造句:心惊肉跳、啜泣、头晕目眩。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从文中找出。

2. 从这一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段落上?

五、研读课文,培养能力

1. 生默读讲述“脱险”经历这一部分,准备复述。

2. 师引导学生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师出示复述要求:

A.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B.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C.尽量用自己的话。

3. 复述课文,师生点评。

4. 师找出一些语句:“嗨,慢着,”;“我没法──”;“再见!”;“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不用客气。”;“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看见了。”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示朗读要求:

A.用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

B.明晓词语和词组,做到停顿恰当;

C.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5. 生朗读;师点评。

六、延伸拓展,开发思维

1. 师提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件事虽已过去了,但作者却从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试用文中的话表明这一哲理。

2. 怎样理解这一哲理?

师点拨,启发学生联想:以爬山为例,将爬上山顶的大目标化为爬山途中一个个不小目标;以学习为例,树立短期目标,进而连缀成为长远目标……

3. 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生分组讨论2、3问。

七、课后小结,提出希望

1. 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后提出希望。

2. 布置作业:

按六(3)题写成书面小文章或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哲理:把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3 生命 生命(方案A)







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作者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篇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认识生命的真谛。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过渡)要学习、理解一些问题,首先应当从整体上感悟,因此先请学生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


a.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b、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c.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d.赏析语段中好词语的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③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认真阅读大屏幕投影,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朗读方法: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有关提示]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敬意。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读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学生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a.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


b.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教师小结: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好好享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后讨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延伸作业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生命》有感


点评


此教案显著的特点是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


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目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齐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目标3:联系生活体验,畅谈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三个目标之间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有序性强。


从教学流程看,本课“清晰流畅”。突出了青岛市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的“三板块、五环节”教学模式,又不拘泥于模式。除了“导、学、练”三板块的主体渗透外,五环节的流程紧密相连,过渡自然,严谨有序。精心导入中,张默然和杏林子的遭遇令人震撼;整体感悟又将学生带入了对生命的理解;研读赏析中的局部揣摩,使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加明确;体验反思,在教师的疏导中,提出了对生命的三点思考,得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情感体验;拓展延伸是对主题的升华和灵魂的深化,学生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灵活多样”。听读、齐读、竞读、品读、评读等,各种读书方法,意在教会学生读书。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了语文教育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案的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3 生命 生命(方案B)







青岛 马仙芝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题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点评


《生命生命》列举了一只飞蛾、一棵小瓜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说明这些小生命无论怎样卑微,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从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严肃的思考。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按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流程,呈三大板块: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由与作者经历极其相似的张海迪的事迹导入,能毫不费力地设置一种情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视结果,忽略过程,是语文课的大忌。一切事物的结果往往是简单明了的,过程才是复杂漫长的。诸多的东西都隐藏在过程当中。“找一找哪个词用得好——换一换行不行——读一读,读出情”,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侧重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体验与反思”,这一板块,是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高层次——应用,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珍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大全

4 紫藤萝瀑布(方案A)







青岛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


问题组:


a、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a.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c、赏析语段中精美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③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a.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b、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C、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④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


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通过研读,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a.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b.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拓展延伸


a、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


指导: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


b、用一株实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延伸作业


①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②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点评


此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了三个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其健康个性。


如:要求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通过对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内容赏析,让学生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同时提出了“谈谈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认识,谈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从而陶冶自己的感情。


富有时代气息,加强人文教育。


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重点研读了“手足情、生死谜”、“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两部分,让学生在“忆花”的部分中去感受时代给予人的感受;“思花”部分重点在于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这种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又是潜移默化的自然的渗透,使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爱人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把人文教育放在显著地位。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案中的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朗读与研讨,以及畅谈感受的环节设计,都是重视语文全面素养提高的措施,而不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另外,教案采用了青岛市的“板块式”教学,流程顺畅,可操作性强,既重视了人文精神,又不忽视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统一,也使学生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5: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