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整体把握探究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文教委教研室 张业成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部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拟对整体把握提法的演变,为什么提出整体把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等问题作浅层次的探究。

一、提法的演变

1993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2000年颁布的大纲是这样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两个大纲,虽然都有 “整体把握”的思想,但都没有出现“整体把握”这个概念。到了课程标准里,才明确地提出“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中间,有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

93年的大纲阐述得最为具体。它揭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感知事物是对某事物有笼统、不精确的综合印象,进而对组成该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最后才构成新的综合,此时,对事物就会有清晰、精确的认识,正所谓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但也因为它阐述得过于详细,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偏差,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烦琐分析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使得一段时间里,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满篇飞”。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达到极至,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为了“拨乱反正”,2000年的大纲对有关阐述进行了简化,不再强调“部分”,并且加上了限制词“中高年级”,试图淡化分析。但我认为,其表述还没有课标中的“整体把握”准确和到位。“整体把握”的提出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为什么提出“整体把握”。

系统论依据。系统论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存在于整体中的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它具有部分的意义,一旦离开了整体,部分就失去了它作为整体的部分的意义。正如黑格尔所说,“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手”。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都是作为“有生命的手”出现的。它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仅二十个字,像诗中这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就有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趣和韵味。不要说将这二十个字割裂开来成为孤立的文字,即便是将这首诗分为独立的四个诗句(即破坏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系统),也会使诗意全失。整体把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指出,人的感知有三个特性,其一就是“整体性”。因为“知觉的对象都是由许多不同属性或部分组成的复合刺激物,但在感知过程中,我们总是把它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把它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属性或部分,从而能够对事物作整体的感知。”学生的感知当然也不例外。

3.现实意义。由于受前苏联 “文学分析法”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条块分割”的教学现象。不论教什么课文,都要逐段分析(尽管成人在阅读时极少有这样做的),课堂时间多花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而所谓的阅读分析又大都采用谈话法,沿袭至今就是“满堂问”, 学生很少有读和悟的时间。像这样进行阅读教学,语文能力的培养从何谈起?强调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改变阅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析,轻感悟”的现状,从而引导阅读教学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一种能力的形成,需要自身大量的反复实践,就如学游泳要下水,学打球要操球拍。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也要在学生充分感知阅读材料的阅读实践中实现。下面结合部分典型课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一)初读阶段。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形成对一篇课文完整的鸟瞰式的全景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获得全景图的过程可以归纳为:

1.读前预测。读前预测就是读者在阅读刚开始时借助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头脑中贮存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知识,对阅读内容的预见和猜测。美国学者本?琼斯认为:“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猜读的作用。”进行阅读预测可以形成阅读期待,有助于提高阅读的主动性,理解水平和速度。在具体方法上,最常见的就是根据课文题目预测课文内容。特级教师李静艳执教《看月食》(人教版第四册),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读课题,想想有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2)说说自己看到的月食的情况,或你所知道的有关月食的情况。在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提出各种疑问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月食?月食的经过怎样?月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详见上海教育出版社《名师授课录》〈小学语文〉125页)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2.读中验证。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形成阅读期待后开始阅读课文,并在阅读中加以验证,同时进行阅读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文各个局部的特点调整自己的阅读,比如,有的地方一读而过,有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最后形成对课文初步的整体的认识。有的教师将初读机械地分为:第一遍读,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把音读正确;第二遍读,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讨论;第三遍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阅读本是一个综合的心智过程。美国学者W?S?格雷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反应、综合四步。这四步在每一次的阅读活动中都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为了将课文读通读顺,让学生多读几遍本无可厚非,但像这样违反认知的规律,将读的心理过程分化为几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散到每次的阅读活动中,有可能妨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二)细读阶段。

我认为,阅读教学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规律来构建课堂教学的结构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对整体中的部分的错误的把握。那么,如何正确处理整体中的部分呢?

1.尊重选择2.突出个性。

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文本语言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和文本展开直接的对话,在对话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可以问:“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部分?”“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读哪段?”“你想先学哪一段?”等问题。前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后两个问题则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识知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课标精神的儿童学习观。一位教师执教《家》,初读课文后问学生:“你最喜欢读哪一句?”打破了按照课文顺序学习的思维定势。有学生说自己喜欢读“树林是小鸟的家”这一句,教师就让学生站起来读,并使用“哎呀,你真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鸟!”等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价语来肯定学生的主体感悟。有学生说自己喜欢“蓝天是白云的家”这一句,教师也让学生站起来读……在此过程中,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感受不可能完全一样,将这些不同的感受综合在一起,便实现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2.存难舍易,突出重点。

一篇课文的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师要教的内容,当然也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要学的内容。着眼于课文的整体,抓住重点,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特级教师马凤梅执教《可爱的草塘》(人教版第八册),引导学生围绕草塘究竟怎样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事例或一个方面,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谈自己的理解,可谓抓住了这篇课文的“领”(《名师授课录》286页)。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进行恰当的处理,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第一场雪》(人教版第九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围绕写“雪景”一段,他引导学生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把握语言的能力。

3.需要时点拨4.必要时分析。

语文教学深受分析之害,“分析”被列在“摒弃”之列似在情理之中,现在有些人避之惟恐不及。但我认为,我们要摒弃的是“烦琐的分析”,完全排斥分析也是不足取的。阅读需要理解。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没有准确的把握。用相似论的观点来看,理解就是外来刺激和头脑中已有的相似模块进行相似匹配。如果学生的头脑中有了能与外来刺激相匹配的模块,读一读便会懂了,有的时候也需要点拨(相似激活)一下(如理解《再见了,亲人》中“雪中送炭”的意思);但如果学生的头脑中没有能与外来刺激相匹配的模块,就不仅需要点拨,而且需要适当的分析了。比如,要想学生识得“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人教版第十册《菩萨蛮?大柏地》)中“好看”的缘由,不来一点分析恐怕是不行的。

(三)强化阶段。

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离开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能力的形成便成为空谈。

1.在说中实现整体把握。

说在这里指的是复述。复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可以全文复述,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一部分来复述,或者复述指定的部分,还可以根据所提供的词语复述。

2.在写中实现整体把握。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新型玻璃》(人教版第七册),让学生改变人称,写《新型玻璃自述》,既强化了课文语言的积累,又训练了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写的形式还有扩写、缩写、补写、续写等,但不论什么形式的写,要想写好,都离不开对原文内容的准确把握。

一种能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着眼于整体实施教学,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渗透,学生就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初步的整体把握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



新疆农二师32团中学 殷国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宋代王安石曾说过:“欲审其才,问以言。”说明“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言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完《凡卡》后,出示了“我和凡卡比童年”的说话题目时,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练习“凡卡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信吗?”来续说故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教《放风筝》一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事先做一个风筝。教课时,让学生带到课堂上。课文结束后,我了解学生的风筝哪些能飞起来,哪些飞不起来;哪些飞得高,哪些飞得低。并给学生讲解风筝飞不起来、飞不高的原因,指导学生如何找到平衡点。这样的动手做,即使是不理解力学原理的学生,也能在实验中获得直观印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培养了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画”的能力

我在教《海滨小城》一课时,先让学生拿起彩笔,根据课文内容,把海滨的美景画出来,再把小城的景色画出来,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从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中任选一处画一画,看谁画得最美,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这种变文为画的做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得到了发展。

四、培养学生“算”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适时让学生动笔算一算,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教《长城》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语句:“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笔算一算,体会到长城的长,修筑万里长城不容易,工程浩大,没有先进设备,完全靠手搬肩扛,无数劳动人民付出了血汗;长城设计合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修筑长城需要如此多的巨石,真正领会了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五、培养学生“演”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以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演促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将相和》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根据“思考练习”第4题的要求,自己选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组排练。课文上完后,小组上台表演,采用竞赛的形式,评出最佳表演奖。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表演实践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多彩的,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也应是开放的。因此,我大胆地、不拘形式地让学生多写一写,多练一练。如:让学生写观察作文;给自己的小天地写说明文;尝试为自己的小制作写解说词(或小论文);尝试为某种产品(书包、钢笔)写广告词;尝试写发言稿、倡议书……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观察: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幅得意的画;一次有趣的自然实验;一件精心制作的小物品;一个场面;一处景物等等。各学科有意义的内容,都是学生练笔的好素材。如此作文教学 ,必定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去探索,一定会走出更宽广的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深入理解领悟方法



烟台市芝罘实验学校 孔繁红



一些文章,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很难知道作者创作的经过,但通过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仍然能够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语文创新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可先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宾的这幅油画正是十月革命前,俄国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的呼声,历来就是现实主义画家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众多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为什么列宾的这幅油画能闻名世界,且历百年而魅力不衰呢?介绍完背景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方法。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①为什么画家画的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而不是叶尼塞河、鄂毕河或顿河上的纤夫?②为什么是纤夫,而不是工人、农民、士兵或乞丐?③为什么既有老年人、中年人、小伙子和少年,又有身体强壮的和虚弱的,也有失业的工人、农民和退伍士兵?观察油画、学习课文、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因为伏尔加河如同黄河之于中华民族一样是俄罗斯民族的母亲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受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苦难。在所有的劳动人民中,纤夫是最辛苦、最贫穷,而且生活最没有保障的人,描写他们的生活,对于揭露沙皇的黑暗统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比描写其他人群具有更大的深刻性,也对观众具有更强的震撼力。而各种各类人物的同时出现,不仅使作品描绘的俄罗斯人民所受的苦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也揭示了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各行各业失业率大增这一社会问题。正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等特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油画才成为震撼人心一百多年的世界名画。从而了解我们作文也要注意选材的典型性,立意的深刻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和创新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用好插图 以图助教



寿光市寿光镇南关小学 张玉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则会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看图学文时,可先从看图入手,让学生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对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按照由下而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进行观察。如教学《周总理的睡衣》一课,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可按照邓奶奶—睡衣—护土—针线笸箩的顺序观察,并思考如下问题:图中是谁在补睡衣?怎样补睡衣?再看睡衣,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睡衣?坐在邓奶奶旁边的是谁?这位护士在做什么?再提问:周总理的睡衣是什么样子的?说明了什么?护士为什么手棒睡衣,眼中含着泪珠等。教师这时可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想:邓奶奶边缝睡衣边想什么?护土望着缝好的补了想到了什么等。这样学生在观察图的过程中,就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有些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中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配有两幅插图。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从人们在灵车来到之前等待灵车的感人画面和灵车到来时人们望灵车想总理的悲伤场面,去体会领悟望灵车、送灵车突出表达了人民怀念周总理、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另外,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还可借助插图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如第三册《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配有三幅插图,第一幅图是小猴子到玉米地里,在掰玉米;第二幅图是小猴子来到桃树底下,它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第三幅图是小猴子来到西瓜地里扔掉桃子去摘西瓜。教师可利用这些具体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子在每幅图中的表现,并提问:小猴子来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教师这样启发学生仔细看图,想问题,回忆故事情节,学生复述课文就变得容易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着眼主体 开展研究性学习



福建安溪县实验小学 周紫英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信息化的社会赋予小语教学的新使命。在语文学科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营造研究性学习的人文空间,凭借课文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研究主题:尊重差异,突出主体

研究性学习主题的确定必须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思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由学生自主确定,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情感、兴趣、思维等方面各不相同。研究主题的确定应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坡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如:对《不懂就要问》一文,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不同层次的研究问题:①了解性研究──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②探源性研究──孙中山为什么要这样做?③拓展性研究──私塾教育与今天教育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以上第一,第二个问题较浅显,从课文中就可以寻到所需要的信息,适合中等偏下的学生进行研究;第三个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信息和自身的经历进行分析判断才能解决,适合优生进行研究。这样,使教学走在学生发

展的前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在解难和爬坡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自己拟定的主题,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整体感知,获取有关信息,进行交流,而后针对交流的情况,在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疑点、基点的扭结处确定研究的主题,明确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二、研究内容:全息兼容,突出重点

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以教材为主要凭借,既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开拓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探究知识的奥妙。

1.源于课本。小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师要赋予学生选择研究内容的权利,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研究重点。可以研究文章的中心主旨,如:“做人到底要做怎样的人?”(《落花生》)也可以研究文章的线索,如:教学《月光曲》可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三条线索展开研究,①《月光曲》的基本曲调和节奏是怎样的?②贝多芬的创作灵感是什么?③《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抒发了贝多芬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在学生的疑问之处、在文章的内涵丰富之处、隐约朦胧之处、思想深刻之处进行探究,或是小到对某个字、词、句的研究……

2.高于课本。课前对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如:以《鲁迅与三味书屋》为题,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课中进行想象研究,如学习《西门豹》一文,让学生假设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课后进行延伸性研究,如学完《鸟的天堂》一课,让学生继续研究这棵已生活了五百多年的古树目前的环境有没有受到污染?这么大年纪的树,目前全国共有多少棵?

三、研究方式:自主合作,突出自动

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整个阅读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指导者包办代替或忽略阅读过程去死记现存的结论。要让学生自主研究,不给学生提供产生依赖的条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切忌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或观察联想,或读书感悟,或思辨探究,或操作演示,或实验推理。如:学习《田忌赛马》一课,在探究“为什么用换马的顺序就能转败为胜”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转败为胜”的奥秘。如将《游园不值》和《咏鹅》《江畔漫步寻花》进行对比性研究,了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绘方法。

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读书、思考有所收获后,开展集体讨论交流,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建立多向的信息交流网,使学习的信息大量地高频率地在课堂内互动,使学生在真诚、协作和评议中取长补短,在激烈的探究、争论和交流里得到灵感。这样,学生不同的思维在合作中产生碰撞,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四、研究结果:自由表达,突出个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学习的结果。能说的就说,能读的就读,能画的就画,会写的就写,会演的就演,通过不同方式的表达提高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允许学生对文章的多元解读,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教材、向教师挑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提高创新能力,主要方式有:

1.你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呈现出对信息的理解感悟。

2.说。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传递出学习结果,把语言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新型玻璃》尝试以推销员的身份推销一种玻璃。

3.写。把语言信息转化为个性化的语言,通过写调查报告(《西门豹》一课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调查报告)、小论文的方式表达出来。

4演。让学生读演课文训练语感,情境。如《东郭先生和狼》,让学生通过扮演东郭先生和狼,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5.画。通过画画体现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判断。如学了《跳水》一课,要求学生画出水手、孩子、猴子、船长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画画,对文章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更好地弄清了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拓展研究性学习的时空,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提供发展个性的土壤,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睁大眼睛看世界 放宽心胸做文章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论文

浦东上南二村小学 司马旷



长久以来,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论文”好象是硕士生、博士生所进行的专职工作,小学生可以不可以写论文呢?我们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在进行了课题研究型活动课的实践后欣喜的发现,小学生不但可以写论文,而且可以写得很好!

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学生打下一层追求真理的精神底色,这对孩子的一生大有裨益。

一、 揭开论文的“神秘面纱”

论文是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阐述理论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的论文当然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发现了问题,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后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看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可以称之为论文。论文是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学生提出的观点或看法极有可能是别人已说过的、书中已有的、人尽皆知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它,因为这毕竟是学生自己睁大眼睛,寻找资料,调查研究、经过反复思考后提出的观点,这小小的观点包含着孩子一番艰苦地探索过程和一颗追求真知的心。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作者描述自己在美国读小学的儿子矿矿几次做研究的经历: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项目”,规定“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矿矿选择了蓝鲸的“研究”。他从图书馆找来十几本介绍蓝鲸的儿童图画书,经过阅读,写出了他有生以来第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是三张活页纸订起而成的。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的写着By Kuangyan Huang。中文的意思是,作者:黄矿岩。论文包含四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

美国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能郑重其事地写论文,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五年级的学生呢?指导学生写论文,首先要揭开论文的“神秘面纱”,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小学生“作文”与“论文”的区别联系

小学生作文与论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在内容上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论文是小学生在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后,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后分析整理所得材料,在列举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看法或观点的文章。其次,作文与论文的目标不同,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论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报告的能力。其三,作文没有固定的格式,而论文要有一定的格式。

两者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在语言文字上的要求是相同的,即:鲜明、准确、朴实、生动。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作文能力强的学生能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善于思考、能够提出自己观点的学生则开阔了眼界,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引发思考,捕捉作文材料,写出鲜明的观点,增加了作文的深度与广度。

三、开展研究活动,指导论文写作

1. 确立研究课题,收集有关资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学生这种心理出发,展开课题研究活动,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五年级的一堂活动课《纸张是个大家庭》中,学生针对每天都要打交道的纸张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如:最早的纸张是什么样子的?纸张的发展史是怎样的?造纸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纸的用途分为哪几种?造纸对环境有什么污染……经老师概括板书后,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为自己的课题。

课题确定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先由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研究方法:

(1)查资料(图书馆、家庭藏书、报纸杂志、电视新闻、上网)

(2) 参观(博物馆)

(3) 访问(专家)

(4) 分析整理所得材料

在课堂上确立了课题和方法后,收集材料的工作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般给予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在研究工作结束之前,教师不对选题及研究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沉浸在独立的工作状态之中,当然在学生提出要求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提供参考意见。在学生遇到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要帮助学生想办法,出点子。

2. 分析整理已知材料,拟定论文提纲

经过两周的时间,学生从书中、网上、调查、访问、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整理就是适当的归类,把准确的数据,典型的事例,鲜明的观点以及与课题类似的文章集中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反复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鉴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观点可以很简单,三、五句话即可。如一个学生在收集了大量关于“纸的历史”的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平时每天接触的纸是由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们又知道了纸张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节约用纸。又如一名学生在搜集了再生纸的有关资料后,了解到再生纸对节省木材资源,保护环境大有益处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学校能增添几个废纸、废书本的回收箱,学期结束把回收到的废纸、废书本赠送给造纸厂,下一学期我们就使用再生纸制成的作业本,这样会给国家节约多少木材啊!

观点明确了,从归类后的材料中抽取最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容,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提纲一般由三方面内容组成:(1)序言(说明开展调查研究的原因);(2)把材料按照课题的逻辑顺序列出要点;(3)概括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刚接触到论文,以前对论文一无所知,因此在列提纲这方面,教师以《纸的历史》为例做了示范,并以实物投影的形式出示给学生:

《纸的历史》

一、序言: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纸张的发展史,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内容:

1. 纸产生前的各种书写材料

2. 纸的发明人

3. 古纸是怎样制造的(附图)

4. 造纸术的伟大贡献

三、我的看法

提纲拟定后,论文由学生自己回家完成,不限定某一天交,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只要完成了随时可以交上来,论文要求包括三个部分:(1)封面;(2)目录;(3)正文。封面上要写上课题名称,以及作者姓名等。可以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对封面进行美化,随论文内容和自己的喜好而定,不拘一格。正文前面要有目录,把文章的各个小标题列出,正文也可以进行美化,格式由学生自行设计,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3. 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一周后,学生陆续交来了自己的论文,翻阅这一页页凝聚着学生汗水的文章,每一个老师都激动不已。这些色彩纷呈,形式不一的孩子们的论文真是极其美妙的东西:有手写的,有打印的,有剪贴的……绝大部分都亲手画上了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插图,一位同学在《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的论文中画了一台造纸机器,把造纸的每一步骤都用流线图标在了旁边,清晰而直观。

当我们在为学生的论文而欣喜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老师在“课题设计”这堂课上是以《纸的历史》作为例子的,许多个人和研究小组就模仿了这则例子,纷纷以“纸的历史”为课题,做了《纸的历史》的研究论文。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向学生阐明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同学们能够根据老师在课上列出的《纸的历史》的课题设计展开研究这也是好的,说明大家心里有一个愿望,想把论文写好,但是仅仅模仿是不行的,一切科学上的伟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的结果。论文有与众不同的研究内容,能够提出自己的新鲜观点,才是最好的,我相信大家都具备这个能力,愿意再试试吗?”

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几篇观点鲜明的研究论文,如一名女同学所撰写的《“水浒英雄卡”的利与弊》,她在看到了校园之中许多小学生交换“小浣熊干脆面”中的“水浒英雄卡”后开展了研究,调查了学生喜欢这种卡的原因,分析了卡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男孩子又多了一种“玩具”,可以初步了解水浒108将。缺点:上课时玩卡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要收集到108将,最少要买108包干脆面,浪费了钱,有许多同学为了拿到卡,就倒掉了方便面,浪费了粮食,破坏了环境……最后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想了解水浒英雄人物,可以花十几元买一本《水浒传》来看看,“水浒英雄卡”对于小学生来说弊大于利!

听到了这篇论文的介绍后,许多同学茅塞顿开,老师趁机告诉学生,关于纸张不是没有新鲜的问题可研究,而是我们没有睁大眼睛去发现,没有开动脑筋去思考,只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从事物最小的方面入手,就能提出崭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听了老师的总结,一部分研究“纸的历史”的同学当即决定再选择新的关于纸张的课题进行研究。

4. 渗透科学精神,贯彻科学方法

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事科学,科学不仅仅是事实和理论,它更是一个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都得到了锻炼。

在研究活动,尤其是论文写作中教师十分注重渗透科学精神,贯彻科学方法,如一位学生在初步了解到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使用进口品牌的水笔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品牌的水笔已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地位,应该向外国品牌的水笔学习,奋起直追。”撰写了论文《中国品牌的水笔该觉醒了》。看了他的文章,我当着全班的面向他指出:文章的观点很新颖,但是还缺乏事实根据,什么最能说明中国品牌的水笔不如外国品牌的呢?经学生小组讨论后,达成共识:销售量最能说明问题。于是告诉他可以去调查一下附近几个文具店、超市中水笔的销售量,把数据列成表格,用事实说话,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在调查了水笔的销售情况后还可以在学校五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几个学号,然后对这些学号的同学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喜欢用什么品牌的水笔,为什么喜欢,然后分析整理,这样提出的观点才是可靠的、真实的。

这名男同学后来用了双休日的两天时间调查了学校附近几家文具店,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访问了学校中的30名同学,把这些数据画成了表格,重新撰写了论文《中国品牌的水笔该觉醒了》。老师又对全班评讲了这篇论文,通过对这篇论文的两次评讲,科学要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心田,同时,学生也初步学会了抽样调查、比较分析的方法。

在学生论文初步完成后,我们要求学生在文后加上附录,把文章所引用的资料、数据、参考书籍的出处一一注明,这看似枯燥的做法在无形之中却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 小学生论文要达到的目标

(1) 言之有物

相对于目前小学生作文假、大、空,或生编硬套作文选的情况,小学生论文很容易做到言之有物。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已经进行了一番搜集资料,参观访问、观察实验的探索过程,肯定有材料可用,有东西可写,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发挥。

(2) 言之有序

论文可以按照调查的顺序逐点来写,也可以按照材料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再用对调查搜集得来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来证明。

(3) 言之有据

这是论文不同作文的特殊要求:文中列举的数据、事例都要有根有据,不能发挥想象、凭空杜撰,尤其是阐述自己观点的材料,更是要有明确的来历,如有必要可在文后注明出处。

四、 小学生写论文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动脑筋、提问题、想问题、找资料、寻答案、立观点”的好习惯,这远比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要重要。论文写作对于语文以及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篇优秀的学生论文是各种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查资料要上网,就要掌握电脑知识;数据要统计列表,要用到数学的知识;论文要写得有文采,就要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对论文进行美化,则要用到美术课上学来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论文写作丰富了孩子们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一定程度上把学生从《A、B卷》、《一课一练》、《名师导练》中解放了出来,这正是契合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关键。

小学生写论文是活动可在二期课改的春风下绽开的一朵小花,然而它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通过实践,我们坚信:课题研究型活动课魅力无穷,它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孩子们在新世纪的蓝天下放飞理想、展翅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组织谈话活动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珠海市万山区万山小学 陆群



在一年级的说话教学中,运用谈话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极好的方法。

一、内容来源于幼儿园的生活,使孩子们有话想说

谈话活动来源于孩子们的周围生活,才使孩子们在谈话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开学不久后的一个早上,我带领孩子们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学校在半山腰上),尽情地欣赏海岛的美丽景色。随后,我们进行了主题谈话活动,孩子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说:

“万山的山最高最美,树木最绿。”那个说:“万山的海最蓝、最大,和天连在一块了。”还有的看见打鱼归来的渔船,高兴地叫:“我爸爸妈妈又打到好多鱼、虾了。”这时一个小朋友说:“有一匹马飞过来了。”顿时,孩子们都迷惑了,“在哪?”他用手指了指蓝天上正飘过来的一朵白云,孩子们兴致更高了“还有小狗、小羊……”

二、气氛宽松愉快,使孩子们有话敢说

谈话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大家谈,也可以是小组讨论,还可以是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别谈话。几种教育形式交替进行,即有适合全体学生的目标要求,又有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的需要。

在“你喜爱冬天还是夏天”这一主题谈话中,谈话气氛始终是宽松愉快的。谈话活动形式采用集体谈和分组谈相结合。集中谈话通过谈论冬、夏两季不同特征激发了学生想说、敢说的愿望。分组活动使每位学生有了表达个人愿望的机会,个别交谈使性格内向、胆怯的小学生得到了尊重,增强了信心。内向的小晶说:“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我可以穿漂亮的裙子,还可以跟爸爸妈妈去大海里游泳。”胆小的丽丽不同意她的意见,争论说:“我喜欢冬天,冬天不会像夏天那样热,就是在太阳下玩游戏也不会满头是汗。”……

三、谈话活动使小学生丰富了词汇、掌握了句式,有话会说

记得刚入学时,在进行“多彩的秋天”谈话活动中,孩子们有的说:“秋天是美丽的。”有的说:“秋天是好看的。”而课文中描绘秋景的语句是:“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从树上往下落,一群大雁往南飞……”可见孩子们对词语的掌握只限在单词句、单句中,用词也不恰当。

而如今,我们再谈多彩的秋天时,孩子们兴致盎然,滔滔不绝地描述着,这个说:“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被秋风一吹,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飞舞。”那个说:“秋天天更高、云更白了,这些白云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飞马,还有的像胖娃娃。”

从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谈话活动使小学生们丰富了词汇、掌握了句式,有话会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