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巧用背景 激趣感悟



丘市黄河乡中心小学 赵长春 苗元玲



古诗离现在的生活比较久远,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而恰当地交待写作背景,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的含义,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达到对诗意的感悟。

一、直接表述交代背景

这种方法适用于政治性、历史性强的古诗,特别是那些有重大历史背景的古诗。比如,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先引导学生初步领略作者“喜欲狂”的心情。然后提出:作者为什么会“喜欲狂”?在设置悬念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安史之乱。再讲公元763年正月,安交之乱的叛军头子之一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流离于梓州(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挥笔含泪写下了这首“生平第一快诗”。交代完这些,再让学生高声诵读几遍诗文。此时学生已完全沉浸于作者因祖国统一而无比欢快的情感之中了。这实际上已达到了对诗人强烈爱国之情的感悟状态,于是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讲故事交代背景

由于故事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因而,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交代背景,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这种方法适用于故事性强、以叙事为主的古诗。例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这首古诗时,向学生讲述李白与汪伦“妙语结深情”的故事:学生被故事中浓浓的友情所打动,此时,教师再模仿李白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学生会深深地沉浸在自己所悟出的这种深情厚谊的情感之中了。这对于更进一步理解所学古诗作了最好的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师语言生动 学生兴趣盎然



河南省鹤壁市师范附小 晁明芳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作用,也是日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保证。作为教师“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燃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切期望”。作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了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途径之外,还和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当然,教学语言更应当做到善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美表达,带给学生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一、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拉开序幕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拉开讲读课文的序幕是很重要的一环。

我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语文《赵州桥》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赵州桥经过了1300多年的风吹日晒、洪水侵害、地震的破坏,与它同一时代的建筑几乎都不存在了,可它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横跨在钅矍河上。

我的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疑问,学生们睁着好奇的眼睛,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赵州桥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还保持当年的雄姿,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我在学生亢奋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寻找答案。这则导语既介绍了赵州桥的概况,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阅读课文的兴趣,将学生迅速引入课文学习中。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的导语,要如同那缓缓拉开的大幕,使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景致;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这样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获得读书的最佳效果。

二、用启发性的过渡语穿针引线

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

我在讲《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在二、三段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殿堂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玲珑剔透。园内有民族建筑,有西洋景观;有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有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珍藏着历代的名人书画,各种罕见的奇珍异宝,就是这样的伟大建筑,是怎样被外国侵略者毁灭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段课文。

三、用画龙点睛的结束语拉下帷幕

在学生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后,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深化升华,使其牢固地刻在记忆中。

我教人教版教材第九册语文课本《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总结全文时,这样讲道:

敬爱的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祖国为人民日理万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是在过度的操劳中逝世的。他没有坟墓,没有留下骨灰,按他的遗嘱,把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地上,撒进祖国的江河里。但是,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和天地共存,他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心中。

这则结语既使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能得到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又使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更鲜明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此外,教师生动的语言还体现在精心设计问题和准确评价学生的发言上。教师以饱含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情感的渲染和语言的感染,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氛围中,就必定会对语文学习产生盎然的兴趣。

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比投影仪、录像机、电脑等硬件更重要的软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让生动优美的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永远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保持盎然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改进古诗教学 培养创新意识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 蒲倩雯



古诗教学,通过创设民主互动、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运用演、画、改写等方式,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画演古诗,交流创意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远山上画几个屋顶表示;有的认为屋子应该隐约出现在浮云之间;有的认为只在弯曲的山路上画上几个农作归来的人;还有些同学认为只需在远山之间画上袅袅炊烟即可。又如:在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像。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问其理由,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表面看来,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

二、改写古诗,体验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在实际中,学生这种创新热情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放学了,孩子们看到街边小贩摊上的小吃垂涎欲滴,不禁仿照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吟起打油诗来:“日照烤炉升紫烟,近看烤鸭挂街边。口水直下三千尺,只是口袋没有钱。””我们不可忽视孩子们的创造力,请看他们改写流行歌曲中的一段歌词:“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在古诗教学中,不应把教学局限于对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进行剖析、理解,而应该寻找创新教育的支点,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养成创造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能“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改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学习体会

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 朱先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构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正式作为一个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的基本维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但长期以来,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极少,学习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重”四“忽视”倾向: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忽视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师生交流重一问一答,忽视研讨机会的给予、思维空间的开放;作业布置重机械训练,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评价重试卷分数,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正确评估。

那么,要怎样改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我们认为,应该转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注意整合教学与课程,让教学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注意调控师生关系,让师生、生生高效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注意构建充满鲜活生命力的课堂,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一、改变被动的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所有的教师耳熟能详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 “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语)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语文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让他们在预习中养成遇到困难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应“导到为止”,切不可繁琐分析,疲劳训练,40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5分钟。同时,可考虑适当减少“教”的课时量,每周增加一节自主学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加强知识积累。

让学生自主学习,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要摒弃将现成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间域和思维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感悟、比较、体验;同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延迟评价,启发学生作充分的、广泛的思考,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在江苏,有所“洋思初中”闻名遐迩,该校采取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策略,教学全过程都是开放的。课堂上,学生自己去学、去积极思考,教师只是“向导”、“路标”,只起 “引路”、“架桥”的作用,只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答疑中当“顾问”和“参谋”,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最大的拓展。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应把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前不久,由青少年研究中心、北师大等单位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为数众多的学生还不能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这说明,我们平时极少给孩子学习方式的选择权。教师长期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大大地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造成了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吩咐”机械操作,形成了学习效率的极度低下。因此,教师应放手再放手,还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以单一的个体学习为主,过分强调独立思考,强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师生、生生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学生合作精神欠缺,交往能力偏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新课程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呢?从形式上看,合作学习可以以同桌、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全班集体交流的形式进行。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动不动就来个“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要知道,教师所指定的学习小组,因能力的差异,个性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优生“滔滔不绝”,而差生却“望洋兴叹”、不知所云的现象。教学中应该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兴趣爱好的异同,鼓励他们自由组合,让所有的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著名特级教师袁浩老师在作文课《 我想对你说》的讲评中,就让学生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与评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内容来看,合作交流可针对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质疑、讨论;可就调查研究性的命题分工实施,再交流综合;还可就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学习谈收获谈体会……总之,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内容可涉及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改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究实践能力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一定语文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综观国外教育,都十分重视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达成。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在中小学新设“综合学习时间”一项。其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自己判断,合理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解决问题和探究活动的态度,使学生明确自己应有的姿态和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细说起来,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

观察发现能力是探究实践的基础。它只有在观察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要多组织有目的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能在观察中习得方法,受到启迪。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便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她经常领着学生到公园、到路旁、到田野去观察,为选准一个观察点,她三番五次半夜起床赶在黎明前去进行实景设计。她还鼓励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饲养一些小动物,种植一些花草蔬菜……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她的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现,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观察方法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渗透与训练。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做观察记录的习惯,留心周围世界细微变化的习惯,一步步提高观察质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不能仅仅提供教材或资料让学生去理解、记忆,而应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要使学生不仅“爱问”,而且“会问”,形成较强的质疑解疑能力。同时,教师不要满足于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敢于针对课文内容、针对课外阅读、针对社会生活、针对教师和同学的观点等等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甚至否定权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一定要精心保护,给予鼓励。

“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二字,必须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亲自去调查研究,去进行各项操作,去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文献资料并学会进行分析、整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获得自己所没有的知识,获得教师没有办法教给的技能。

[作者简介:朱先云,女,湖南省优秀教师。任职于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 。省小语骨干教师,国家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员,现正在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江苏南通师范参加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教师只是“导航”,学生才是“舵手”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徐卫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也就是说,创造发明本身并不是什么好神秘的东西。但是,就中国现状看,我国的基础知识教育令世人惊叹,但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或科技成果却远不及世界科技强国的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培养的高分低能的书生很多,科研创新型人才太少。如今,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训练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不少教育界同行也进行了各种教学上的创新,使学生拥有了许多思考问题的空间。但是,我认为,大多数教师仍然没有跳出传统教学思路,虽然在教学方式上有了许多创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宏观上讲,他们仍是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走的大框框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他们研究的是怎样"教"的问题。

我认为,要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主动性创造思维能力的人,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把课堂教学当成一只船,那么,就应让学生当舵手和船员,教师只能当导航。也就是说,我们应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相当主动的找寻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我认为,我们目前主要应研究的是怎样“导”而不是怎样“教”的问题。在“教”、“导”、“学”三者的关系中,“学”是主体,是核心,“导”是纽带,是关键;“教”是基础,是拐仗。“教”主要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非知识本身,“学”是学生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去主动地寻找问题并获取知识,“导”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学习灵感,调动学生使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索问题,同时,为学生指明获取知识的方向,确定一定的学习范围,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较为系统和完善。

一位特级教师在介绍教学经验时,曾谈到由于自己社会活动较多,因而常培养小干部当小老师代自己上课,而且效果很好,我认为,这位优秀的教师这种培养小老师的方法就是我认为的一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或者说常规的“导学法”。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教会了学生怎样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它不应只是在教师不在的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而应是应用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的导学手段,它也不应只应用在小干部的培养上,而应应用于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中。同时,这位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是完全行得通的。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这种让教师从“舵手”的位置上下来,让学生自己掌舵,老师当好“导航”的“导学法”并把它深化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一线真正退居二线,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到那个时候,教师有一桶水,那么,给学生的绝不只是一碗水而是一缸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教而有“方”学而有“法”

──谈让学生学会学习

福建省政和县实验小学 魏旭方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常说:“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教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当今世界的教育非常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今后的文盲是那些不懂如何学习的人。”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人类社会,其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阶段,人才的“才”再不是以传授知识总量大小为单项指标。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则应顺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变传统教学单纯教给学生知识的模式,把培养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如何消化、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作为重点来抓。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真正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不只满足于学生“学会”,而且要下更大的功夫指导培养学生“会学”,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习目标,循循善导,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呢?

指导学生掌握“课前预习法”

把它当作学好课文的钥匙

兵法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也是这样。要教会学生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习前能充分地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对新知识的重、难点就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的目的性也就明确了。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则明显集中和提高,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若长期以往,形成良好预习习惯,毫无疑问,学生就掌握了通向知识宝库的钥匙。当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做好预习,这样必然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点拨,有针对性地学习,达到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自然就能扎扎实实地学好新课内容。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中,课前预习写明:1935年5月,红军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读读课文,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事情发生的时代背景,知道红军一定要夺取泸定桥,课文主要讲“飞”与“夺”。虽然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把握未必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其效果远比被动听老师的传授知识要好过多倍。

教会学生运用“课后提示法”

把它当作理解全文的准绳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一个新概念,叫反审认知,也称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包括体验、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提示进行自我反审认知。其实,这里的注解、练习、提示都是精心设计的,和课文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也是知识的巩固。比如课文《落花生》,学生初读有点难度,把握不住中心。但如果翻一翻课后提示,情况就不同了。有一道思考题这样写着:“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和它在全篇文章中的作用。从中我们就会领悟到全文的主题:文中主要讲议花生即议论如何做有用的人。课后“提示”常常交代每篇课文学习的要点、重点、难点和基本训练范围,学会理解和运用课后提示及前后课文单元的提示,从而学生就能自我认知,判断自己探索的结果和效率,从而不断调节自己的认识过程,逐步掌握认识的一般规律,并利用它去解决未知,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步开阔加深,提高阅读理解教材的准确度,巩固学习效果。

教会学生掌握“比较学习法”

形成抓住知识的特点和系统化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建立一些比较系列,找出一些参照内容和教材的字、词、句等其他内容进行比较,形成一定的反差,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差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能准确地从比较中找出本质的不同特征,理解一种或一类知识的特点及规律,形成鉴别能力,从而逐渐构筑知识的系统化。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后进行比较,学到一些逐词写句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老水牛爷爷》这两篇课文相比,他们都是写人,用第一人称,主旨同是赞扬给人甚多,对人无所求的美德。但仅仅知道这一点是很不够的,比较更重要的在于挖掘差异。通过指导讨论可知这两篇课文的差异是:前文围绕中心,对日常小事细致描叙,以“小”见“大”,后文则抓住名字的来历,粗浅勾勒;两篇课文对人物外貌描写也不一样,前文分散全篇,后文集中开头,而这是只有通过认真比较才能得到的。即使同类文章,也是各有其特色的。这样进行比较学习,即让学生加深理解了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了两位人物的形象,又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知识能力──写人都要抓人物的特点,根据文章中心不同选择素材。

不间断地进行这种广泛、纵深的比较,不仅能使学生抓住特点,深化所学,加深记忆,而且把孤立、分散的知识串联组合起来,又为形成更高层次的综合表达能力打下基础,使学生增加了学习信心和求知的兴趣与欲望。我们要提高学生自能读书能力和尽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不能不指导学生掌握这种比较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联系实际法”

从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中获取真知

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各种联系来解决问题。如词与词、句与句、字词与上下文之间,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等。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整体,词不离句,句不离章。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它们的意思和作用是由具体的上下文等语言环境决定的。如下面两段话:

“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两段话中都有“瑟瑟”这个词,查《新华字典》“瑟”的解释是“一种弦乐器”,显然,用它去注释两段话中的“瑟瑟”都行不通。怎么办?用联系法,先看第一段“瑟瑟”前写“驮马”“受惊”,后面的“打抖”表示受惊的反应,中间紧挨着“发抖”的“瑟瑟”便是具体表现“发抖”的状态了,于是这里当“哆嗦”讲。至于第二段抓住表示颜色的“红”字和“半江”,因为夕阳照射变红了,没有照到的那一半江是什么颜色呢?应是原来水色,如此顺理成章这里该当“绿色”讲了。再如教“金黄的稻子望不到边”这一句时,先要求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稻子”是什么,“金黄”是什么颜色,“望”是什么意思,合起来讲什么(成熟的稻子一大片)。再引导学生想象:通过这些词句的联系,词句与生活实际、客观事物的联系,想想看它组成了什么或怎样的情景,接着体会感情,看到丰收景象,就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丰收时的思想感情。

运用联系实际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扫清生字难词的障碍,而且使学生学会将知识与生活实际沟通起来,使课文的整体以及组成的各个部分产生了有机的立体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才能深刻、准确。

教会学生运用“总结巩固法”

灵活、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要学会总结巩固,才能深刻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宗旨及相关特点,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共性和个性及规律性,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达到灵活、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目的。学生通过总结文章的中心、写作方法、巩固文章中的新词等,对学习新课文能产生很大的帮助。古人言“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如学习《长征》一课,教师可指导学生回忆总结以前学习的《飞夺泸定桥》和《丰碑》,再次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难,军需处长那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等内容,从而顺利进入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的境界。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利用它学习新知识,对红军长征精神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就不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实际中加以灵活、创造性的应用了。

当然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学习目标就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循循善导,坚持对所有学生实行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和训练,并正确引导和放手让学生探索、总结、合理应用,学生就一定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在1999年获《福建教育》编辑部、福建教育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展示会”论文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教育的另一种存在状态

──主题性学习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徐道林  



有明确规划的学习领域和学习的主题,并以这些学习主题为抓手,系统的了解、理解、熟识和掌握人类文明在这些主题上的已有认识成果。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主题学习。

在课堂上,小主持人侃侃而谈,组员有条不紊的介绍,微机操作员在熟练的边操作边演示小组共同制作的幻灯片,展示完后还要接受其他小组的咨询、提问。这是在一节主题性学习的课堂上,一个学习小组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缜密的语言、富有针对性的提问,在这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主题性学习,在操作过程中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在时间上不只局限于四十分钟

在人们的心目中,特别是孩子,存在这样一种习惯性的认识,只有课堂四十分钟才是上课学习,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都是”法定”的业余时间。这样一种认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更加证实了这一点。课程标准提倡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堂四十分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学生在课堂利获得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四十分钟,应该成为一个学生进行语文主题性学习活动的加油站,一个动力资源库,在这里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学习的信心。

因此,主题性学习活动在时间上是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

二、充分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主题学习活动我认为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确立主题2、讨论材料范围3、组织材料4、学习活动展示5、学习活动总结

在这些环节里学习活动的准备很重要。我认为主要的难点就在于教师的理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有很多的老师仍然认为只有考试考的才是需要教的,不考的内容何必费那么多的时间呢!这是制约主题学习活动的瓶颈。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站在一个较高的点去看待语文教学,而这个点就是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基。如果能够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去看待语文教学的话,主题性学习活动就不难了。

解决了理念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指导。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学习空间。当学生有困难时,要教师主动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可以定位为”帮助者”“导演”的角色,并尽可能的和孩子一起查资料,一起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保证

教学方式模式化,增加了教学的计划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用模式的共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学生中厌学的越来越多,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一成不变的模式化教学对教师来说虽然比较好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枯燥的重复,要相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提起兴趣真是太难了。

对于主题学习而言,采取的方式要适时而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所采取的方式要依据所确立的主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定。比如有些主题适合于用展示课的方式来总结,像以毛泽东诗词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就适合于让学生以朗诵会的方式来总结。有些课题适合于让学生以调查报告的方式来总结,像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就适合于让学生,对所做的调查进行总结,形成调查报告。

主题性学习活动,作为教育的另一种重要的存在状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同时,新课标所确立的学科课程趋向综合的一种体现。如能长期进行下去,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将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3: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