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化语文教学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深圳市东晓小学 钟勇彬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承传,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这里的“文化”应指大文化,而不是单指文学流派),因为,我国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而小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年代,作为教者,灌输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这种教育可在高年级中展开。

据笔者所调查,当前我们上小学语文课时,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很少涉及,或者基本没有涉及过。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教学的思维误区和一种失误;说它是思维的误区,是因为很多的教师认为这些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说是“高年级”,但是还是太小了,不适合灌输此类比较“专业”的知识;其实不然,我们教者不灌输才是真正的进入了一个误区。我们都知道,要一个人去学好和做好某种事物,就必须让他们先喜欢上这类事物。也就是说,先激发他们对某事物的兴趣──好奇心是人类最优秀的指挥者。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上涉及、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催化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们都喜欢去翻书、喜欢去读书(课外的书),那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我们作为教者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反观我们周边有开设华文课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台湾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小学阶段都比较重视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承传,他们并不觉得因为孩子太小而不让孩子们去接受这种优秀的古朴优雅的文化教育,相反,他们却积极地开展这种教育。当然,他们并不是把难懂古文让学生去读、去背,而是在课堂上积极渗透一些信息,达到引导的目的。这次香港的教育改革,有一项措施,就是要加大对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传输的力度。

再观我们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都对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开设华文班,他们对中文却也开始了“从娃娃抓起”,他们同样对小孩灌输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实在是太吸引人),把中国古代的一些诗、散文翻译过去,对他们进行初级的启发式的教育。

显然,我们教科书有灌输古代文化遗产的举动,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去探索古文化的现实。但是,笔者认为,在讲授相关课文是还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按部就班,以文解文,进行枯燥无味的、空洞的、使人厌烦、使人昏昏入睡的授课;不能以“一切为了考试过关”作为授课的目的;不要“填鸭式”的教学;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某些科学、技术领域落后与世界的顶尖技术潮流,这种情况的引导下,一些国民意识到学外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本土的母语文化的学习,以为只要可以说外语,在人生旅途上就无忧无虑了。这种带盲目性的主观追求,导致了一些学生(包括一大批家长)重外语而偏母语的现状。从这出发,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基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势必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对学生灌输古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科综合素质以外,主要还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一、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讲授《马踏飞燕》时,在讲述第三自然段时,教者可以插入讲述唐代唐三彩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唐三彩在马的制作方面也有同样高超的技术和有同样的艺术价值:唐代有一种与“马踏飞燕”制作原料不同的艺术品,叫唐三彩。它是一种陶瓷,盛行与唐初,产于洛阳,制作素材很多,有人、动物等,其中以马的塑造表现最为出色,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引颈嘶鸣、有的俯首舔足,表现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姿态。有着非常之高的艺术价值。唐三彩因为它做工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

这样,在讲述东汉文物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唐朝陶瓷唐三彩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能够起陶冶情操的作用

例如讲授《示儿》时,教者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离骚》的情况。教者通过简单易懂的言语描述,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古代诸如《示儿》这样的爱国诗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战国末期的屈原。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在朝廷给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他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他这种献身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去大的影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歌无情得揭露斥责了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修身洁行、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离骚》高度的艺术成就与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得结合为一体,使它成为光照千古的绝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信,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学生在课后一定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屈原的《离骚》,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以后,有意无意间他们也一定会去翻阅、浏览,甚至成诵!最重要的是,他们曾深深地震撼与屈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当中。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使其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如在讲授《将相和》时,因为课文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的事情,可以向学生描述当时社会的文化的一些人物情况:春秋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当时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伟大的文学大家。其中孔子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位,他给后人称之为“圣人”。他手执着“仁政”的大旗,挺身而出,奔走与各个诸侯国,呼唤着他的神圣的理想,呼唤着正义和他所崇尚的道德。这个知识渊博而又勇敢的老人;这个真诚而又执着的“圣人”,一生都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奔走呐喊,一生都在维持着正义和良知。他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显而易见,这样的插入收到的效果肯定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宽学生的认知结构都有帮助。笔者认为,此举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培养质疑能力与提高语文能力的思考



请作者告之姓名



语文能力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众多的因素,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字、词、句、篇章的教学,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们既抓双基,又着重发展学生智力、思维、思想认识水平,也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老师们在这些方面已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并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在此笔者仅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学会自学的角度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疑”的价值思考

“学问”二字很准确地概括了学习的规律。学而无问,不可能;学而不问,学生的知识就会流于表面,十分肤浅。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把问的功效、疑的价值作了很高的评价。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教学方法就是先让学生提出自学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向他质疑,然后他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讨论,而他的许多科研课题就是从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确定下来的。这一做法对笔者很有启发。质疑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价值呢

1. “疑”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

我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则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是很敏感的,他们活泼大胆,富有探索精神,他们不愿意依样画葫芦,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疑问”的产生,激起他们去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去发现一个新天地,解疑的过程又给予他们丰富的情绪体验,随着这些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入。前苏联契科夫提倡的“教育与发展”学说,美国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也正体现了“疑”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原动力。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开口提出种种问题,原来那种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甚至几问不答的气氛便很快有了改变;学生发现了问题,刨根问底的天性使学生有了想学的冲动,而越学越会发现问题,越问也就越要深入学,久而久之,学生对学语文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学习行为也大为主动。如果教者有心,将会发现此时连学生的眼睛也会明亮有神──他们专心致志,而且心领神会,学有所得,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了。

2. “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契机。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师相信学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辩证地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阅读、讨论、归纳问题等,使学生少走弯路,从多方面、多角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就是注意了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一般是内因起决定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自然这“愤”、“悱”状态,可以由教师根据经验来猜测,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与这些途径相比较,由学生质“疑”,则更为直接、准确。课前学生的“疑”使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有的放矢,讲在点子上,启之能发;课中学生的“疑”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后学生的“疑”有助于师生总结教与学的成果,或拾遗补缺,或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外。

3. 学会质疑进而不疑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过程。

语文教学的终结目标, 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由见疑、质疑、思疑、释疑组成的。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见疑和质疑的能力。疑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 不会质疑,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也入不了知识的大门。对学生来说,读了课文能提出问题,其实也就是他们揣摩课文语言文字、思考课文内容思想的结果,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些“疑”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阶梯。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从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阅读教学也必须重过程。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结论,而是获得这些知识、结论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自己走过一段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路。一个善教者,应该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去发现问题,引起解决问题的兴趣,积极思考,探究知识,疑而不疑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

4. “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古人说:“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有问,才有究,才意味着学得主动、灵活。一个学生如果只是一丝不苟地掌握课本上和教师讲的知识,而不会或不敢提出疑难问题、发表有独立见解的意见,那么他虽然不失为一个好学生,考试时也可能取得良好成绩,但是决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戴震从小就善疑,他在私塾读书时,一天老师教《大学章句》时说:“第一章叫《经》,是孔子的话,由他的学生曾子记述下来的;后面的十章叫《传》,是曾子的思想,由曾子的学生记述下来的。”戴震听后,顿时产生怀疑:“老师,您怎么知道的有根据吗”老师告诉他,这是宋人朱熹说的,不应胡乱怀疑。戴震认为孔子和曾子是东周时代的人,朱熹是南宋人,这中间相隔约两千年,朱熹又是根据什么知道两千年前的事他把这个疑问告诉给老师,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以后戴震坚持不迷信旧说,力求言必有据的原则,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不信有时是傻子的毛病,而轻信则是聪明人的缺点。”[注4] 时至今日,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更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不仅是培养和提高语文素质所必须,更关系到培养“三个面向”的人才。因此,引导学生从字词到句篇,深入思考,时时处处见疑,进而努力解疑,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既尊书、敬师,又不唯书、唯师,敢想敢说,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从而发展思维,成为有头脑、善思考的人。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思考

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的发展有规律可循,笔者把它归纳为三个阶段,即零碎型阶段、广杂型阶段和价值型阶段,只有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才能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同样,只有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善于提出新水平的问题,才算是进入了质疑的丰收季节,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能力才算是真正得以提高。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尝试着运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1. 调整“质疑”心态,鼓励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学生在质疑方面的心理障碍,调整他们的心态。有的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深入思考,不主动寻疑。对于这种学生,应使他们了解质疑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要学也要问,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必要时教师要多对他们“问难”,使他们明白自己学习上的欠缺,引起他们的适度焦虑,从而养成他们不但求“知其然”,更求“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学习质疑。有的学生有疑,但怕提出的疑问不得要领,受老师责怪、被同学耻笑。对于他们,笔者热情地鼓励,肯定他们“质疑”的勇气。还有的学生,把握不住学习要点,对所学内容不知所云,提不出问题。老师就要多指点,引导他们去找疑问,从字、词等难度较小的方面入手,学会质疑。只要学生开始问了,便会越问越多,越问越难,进而越学越深。

2. 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使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下面。”[注5]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质疑”的方法。 “质疑”的方法很多,笔者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处、三点”进行三个层次质疑。这“三处”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2)似懂非懂的问题要质疑;(3)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这三点为:(1)对题目要质疑;(2)对篇章结构要质疑;(3)对写法要质疑。这三个层次为: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其中设问性质疑也就是自问自答式质疑,这类疑问实质上是学生自己选定自学的方向,通过自学解决。例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的疏通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就是学生对上文所提到的“三处”、“三点”的自学研究,此时学生往往会在所读文章中做出记号,并试图解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疑问”将会因自己无法解答而成为疑难性质疑。需要指出的是,这三次质疑中的前两次提出的疑问并不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学生自我设疑、存疑,学习在似乎无疑之处产生疑问。经过这一番寻疑之后提出的“疑”,大多是有价值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找到了这些解不开的疑,心理上就产生了适度的焦虑,上课时就能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寻疑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学生“自能读书”的实践活动,寻疑有方,无疑是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标志。笔者教《跳水》一课时,安排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预习性尝试阅读,学生先后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船长用枪逼着儿子跳水”“课文中‘他是船长的儿子’一句,为什么要用括号”“文章最后一段‘四十秒钟’后面为什么要用破折号”“课文写孩子气急了,为什么一处用‘急’,一处用‘极’”“文章为什么以《跳水》为题”……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其中第一问对于有些语文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属于设问性问题,已在自学中能解决了;第四问可归于推敲性疑问,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也能解答;其余几句,则在精读课文时,老师要注意讲解。只要坚持训练学生进行“三处、三点、三次”质疑,学生定会在实践中学会寻疑的方法,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3. 巧妙设问,导疑有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师教每篇课文,总要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把每个问题写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因为学生不但通过老师的“设疑”解决了知识,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设疑。教师的提问切忌多而碎,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在此不再赘言。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题猜谜”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设问性质疑。例如:《做风车的故事》的课题猜谜中,学生就提出了“是谁做风车”“为什么要做风车”“怎样做风车”“做风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等一些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的疑。“词语辨析”引出了推敲性的疑;“文中探宝”更引出了有助于推敲词句、理解精彩段落、欣赏文章神妙之笔与精巧布局的疑,使学生在找“宝”、析“宝”的过程中不断生疑、思疑、释疑,提高理解分析能力。例如《白杨》一文,语言含蓄、言简意赅、立意深远,是构思缜密、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表面写白杨,实际上写人。作者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勾画了一幅抗风暴雨雪、斗干旱洪水的白杨挺秀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写了一首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清丽小诗;以豪迈饱满的深情谱写了一曲建设者扎根边疆的颂歌。真是看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听到的是“一首赞美的诗”,心底唱的是“一曲动听的歌”。学生在探宝过程中纷纷找出佳词、佳句进行质疑深究;有的则找明线寻暗线,抓住文章中父亲的神情变化的词大作文章。这和老师的教案不谋而合,更达到了单一老师提问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学得积极主动,质疑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当然语文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灵活应对,释疑有术。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最终目的,而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途径,释疑得体就很重要。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疑问应尽可能地给予答复。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问题必须在课堂上答复,对于一些个别同学缺乏代表性的疑问,或过于琐碎的问题可在课后个别答复。如果是由于课前预习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应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可要求他们先存疑,在下面的学习中力求解疑;若是同学讨论后能释的疑,可将这类疑交给大家讨论,使之成为大家的疑,然后讨论解答;如果是因老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认真解答。 例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课后,学生向笔者提问:“四更天是什么时候”这是笔者授课时遗漏的问题,笔者当即答复:“古时候一夜为五更,一更为两小时,四更天正是天亮前最黑的时候。诸葛四更天去借箭,正是他神机妙算之处了。”有时,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会产生一些联想,并有了解一些新知识的欲望,老师如果能解答,可适当补充一些;也可以不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阅读有关书籍,或询问某些专家……总之是指引释疑的方向,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求根问底的研究精神。例如,目前笔者结束《将相和》一文的教学时,学生提问:“和氏璧本来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怎么到了赵王的手里”笔者便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历史故事》一书。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原则思考

1. 鼓励质疑原则。

这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有些教师对让学生质疑有顾虑,或是担心学生的提问打乱了教学思路,或是担心学生问出了老师备课时没准备的问题,更担心被学生问住答不上来。作为教师应解决观念问题,学生能开口提问,说明他在动脑筋主动学,是好事,应欢迎。至于问出于与课无关的问题,可以下课个别交流;问出了教师备课的遗漏点,只要虚心地和同学讨论,同样能教学相长;即使被问住,也没什么好难堪的,这是对教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何况哪个教师不希望教出比自己更强的学生只有教师卸下包袱,热情地鼓励学生多问,学生才会越问越多,越学越深、越活、越有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持久性原则。

自能读书的本领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三两天的功夫。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要做到持之以恒,不能今天让学生提问,明天以因学生提问不理想就不让学生提问。教师要善于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经常长期地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养成先读先思的习惯,于“无疑处生疑”,在疑难处“碰钉子”,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保持和提高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依靠自己的独立探索不但获得丰富的、印象深刻的知识,更获得了自学能力。这一切贵在坚持!

3. 主导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让学生质疑,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把阅读课上成质疑问难课。教师应更好地把握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心中有数,善于分析学生的问题,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更要灵活合理处理,或存疑,或放至课后解决,始终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线,切忌放野马。对学生没有提出而又必须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向学生问难,做到既鼓励学生质疑,又有条理、有重点地讲清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实行开放性教学,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



义乌市实验小学本课题组全体成员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强烈思想性的重要基础学科。教好这门课,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死啃书本,死记硬背,知识面狭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试,没有很好体现“工具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真正快捷地学好语文,运用语文,我们致力于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实行开放性教学,把语文教学改革延伸到课外、校外的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在不断地学和用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开放性的语文教学顺应了时代需求,它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着眼于人的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实行开放性教学时应做到三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其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

一、利用学校、社会环境,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仅靠每周8━10课时,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大量听、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能力。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学习汉字阶段,本校王姜美、何以敏、何兰月等老师就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如:刚学完声母、韵母,教给一定的拼读方法后,教师就把全班每位学生的姓名用拼音写好贴在座位上,引导学生课外去互相拼读,同时学会互相介绍。如:“我叫fang lu。fang的声母是f,韵母是ang,lu是由声母l和韵母u组成的。你呢,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吗? ”这样学生认读拼音的兴趣很浓,只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不仅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名字,而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读并复习巩固了一百多个音节。到了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后,要求每位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工整地写在纸条上注上音,贴在桌角,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介绍,如:名字的每一个字是什么结构?怎么记住的?这个字还可以跟谁交朋友等。这样训练,不仅巩固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主动、大胆说话的能力。入学不久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家长也特别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我们就抓住这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如每天放学后,让孩子主动告诉父母一天中觉得最高兴的事,这一天有什么课,每一门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等。有时还请家长记录或录音,当然要事先开好家长会,请家长主持,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和说话能力。

二、营造学习氛围,强化课外阅读训练

从“学习”的内涵来讲,必须把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学和习”本是两种不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是从书本上,从教师口头上获取知识;“习”则是从经验中,从个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可见语文学习如果只限于教材为依据的课堂学习,没有课外的读书、欣赏、观察、体验与思考,是不可能学好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学法指导,而且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少儿报刊,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进行仿照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阅读能力的培养。

1.充分发挥图书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校图书室收藏了三万四千多册图书,种类繁多,科目齐全。近两年又增添了不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有关天文地理、自然、历史、科技等少儿读物。为了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校教导处详细制定了图书出借及阅览制度,请图书管理员排出各班轮流出借表和阅览表。规定每周一中午读报课前由各班小图书管理员到校借、还图书,(人手一册)再由小图书管理员出借给本班的每一位学生。当然,由于学校人数多、班级多,每班每天去借阅,工作量很大,但有的学生看书速度很快,经常要更换。怎么减少这一矛盾呢?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就发动各班成立小小图书角,让每位学生为班级献几本好书,并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做好借、还记录。

2.增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随着现代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的不断升温,订阅少儿报刊杂志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并非人人情愿读。那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怎样使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呢?我们的做法是:做好书刊导读工作,上好“读物”介绍课。通过介绍和推荐好书、新书,为学生课外阅读导航引路,调动其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交给学生阅读拐棍,上好阅读指导课,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传授读书和写作方法。如精读法、浏览法、跳读法等,再尝试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形成一定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评析、欣赏,上好读物欣赏课。通过让学生激情朗读或诵读自己所摘录的精彩片断篇,达到共同欣赏,共同提高,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如我校四②班余悦森老师指导的每周一次的评说小擂台,很有成效。激发学生兴趣,上好读书汇报课。课外阅读材料中有不少是充满儿童生活情趣,适合大多数学生阅读心理和水平的佳作。我们就利用班队活动课及阅读欣赏课组织讲故事、说相声、演小品或哑剧、看投影、说旁白等文艺活动,这样做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又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剪贴充满儿童生活情趣的图片和报刊文章集锦,分小组编排、刊出每期手抄报、学习园地及“走廊文化”。这样,在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中,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大量的阅读,既掌握了精读略读的方法,吸收丰富的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实践证明,这些阅读指导课和相关的活动既是常规语文课的补充和延伸,又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起到指导作用。

3.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增加课外阅读量的同时,要把阅读范围扩展到文学之外的科技、自然、历史、地理、音乐、保健等领域中去,让学生广泛涉及博览群书。如上了《小壁虎借尾巴》、《落叶》、《动物过冬》、《我会变》、《晏子使楚》等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阅读常识、自然等课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上下五千年》等,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使各科知识互为促进,有机融合于一个整体,储存于大脑仓库之中,以便及时准确无误地输出。又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春之歌”等多彩的语文活动时,发动学生收集、整理、编写活动材料:春的知识、春的诗文、春的对联、春的相声、春的歌舞、春的图画等。这样每搞一次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大量阅读,广泛涉及其它学科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走向社会大课堂,体验生活,学写作文

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完成课本范文讲读后进行单元写作训练,漠视开展课外的读写活动,只偏重分年级写作要求的“教”,忽视学生个性需要得到充分发展的“学”。这就是“应试教育”影响的主要表现。小学作文教学要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必须尽快改变作文“封闭式”小课堂教学的现状,带领学生大胆走向社会课堂,体验多彩的生活,开展多样的活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小学生写作素材问题,我校语文教师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外,还开设了语文活动课,并围绕活动进行写作训练,寓作文训练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交际应用中学习作文。如春暖花开的时候,带学生去公园、野外搞些有趣的活动,或寻觅春天,采摘野花,或观赏春景,吟诗作画,或让孩子们挖点菜、挑些马兰,与带去的佐料就地做几个香喷喷的菜;在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金秋,带学生去公园赏桂、颂菊,去田野、果园参观,帮助劳动,采集标本,或在中秋佳节组织学生赏月、咏诗,进行“中秋食品造型”比赛;盛夏,带学生去小溪里玩水、游泳、捞鱼虾,去郊外捉蟋蟀,逮知了;冬天,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组织学生观雪景,堆雪人,打雪仗。平时还带学生去菜场买菜,去商场购物,去敬老院慰问,去工厂、农村、部队访问劳模、先进人物,开展种植饲养,搞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平时,我们还注重运用电教媒体,拍一些写作素材,如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小白兔、小猫、小狗等,拍一些活动情景:打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拍一些田园风光,及时再现画面,仔细观察,激发了写作兴趣。同时,结合少先队工作,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上街清除文字垃圾。各班假日小队在部分家长、班主任带领下,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等等。通过各种活动,猎取素材,指导写作。下面以特级教师马逸芳老师组织同学围绕“春之歌”活动进行的一组作文训练情况作一简单介绍:活动前:

1.向学生讲明这次活动的意义、做法及围绕活动进行一组作文训练的设想,激发学生对搞活动、练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2. 请班中的小干部及语文爱好者共同拟订活动方案(内容、形式、安排等);

3.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感知春天大自然中的美丽风光;

4.发动学生收集、整理、编写活动材料:春的知识、春的文、春的对联、春的相声、春的歌舞、春的图画等。

5.请音乐老师教唱春的歌,教跳春的舞,请美术老师指导画春天的图画。

6.各自排练节目,聘请有文艺特长的同学当小导演;

7.学习写“邀请书”,出“海报”,邀请有关领导、老师、家长和平行班同学代表参加活动。活动中:

由班长和文娱委员主持“春之歌”活动。每个人、每个组把自己准备的节目在会上向同学、老师、家长作汇报(咏诗文、演节目、即席表演书法、绘画、知识抢答等)活动后:

1.以通讯形式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义乌日报》投稿,或写书信向远方的亲朋好友汇报“春之歌”活动开展情况;

2.学写活动总结,交流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

3.命题作文:①《老师教我×××》②《记“春之歌”活动》

《我当×××》《春游稠州公园》

4.作文讲评。

这样,每次活动,同学们都会眉开眼笑,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里,陶醉在乐融融的生活中。活动后让学生写作文,谁都乐意,谁都能写。因为围绕活动进行写作训练,顺应了儿童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供了作文素材,扩大了信息渠道和活动领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学习语文放在生活大背景上,这就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活力,突出了在实际应用中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真正把语文教学改革延伸到课外、校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小学生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研究课题名称

小学生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二、研究课题人员

崔富丽、王淑珍、白素娟、张迎秋、贺淑芳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全国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动,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各地各项素质展示,也举办得风风火火,如“五个好”展示,特长展示等等,表面上看学生的素质大有提高,但这些能力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因而,对学生的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小学生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理论意义: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它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以开发和重视人类自身素质为目标,以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为目的。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这种思想理论的体现。

实践意义:素质教育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追求立足未来的长期教育效益。全面素质加个性特长是办学目的。素质教育不仅教给学生扎实的书本知识,更着重培养人的行为,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尤其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的课题正是探求素质教育做法的实践性极强的一个课题。

历史意义: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当中去总结,由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而且经过再实践,使得这个理论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备,然后反过来指导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素质教育战略方针的。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调查:自学能力的调查;独立生活能力的调查;遇到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调查;创新创造能力的调查。并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树立养成教育观;以人育人观;成功教育观;和谐发展观。同时坚持四个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创造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

六、研究对象、方法及对策

(一) 研究对象

本校五年级四个班

(二) 研究方法

1.自学能力的调查与对策

(1)研究对象:五一班

(2)主要做法

用随机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参加语文的测试。语文测试分三类:一是朗读,由学生朗读后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等级,分别记分为1、2、3分;二是笔试,即听写一段文章后加标题,加标点,分为三个等级,分别记分为1、2、3分;三是写作,即给亲友写一封300字的生日信,分为3个等级,分别记分为1、2、3分。

有了研究变量的指标体系,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表格统计,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

根据标准分,每个评分人员进行打分,以个人平均分作为评价标准。

其算分公式为:评分人员所划分之和÷评分人员总数=个人所得分

自学能力强的为7—9分;自学能力较强的为4—6分;自学能力较差的为3分以下。

自学能力统计表

自学能力强—自学能力较强—自学能力较差

实验前──

实验后──

(3)对策

A 针对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 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

2.独立生活能力的调查与对策

(1)研究对象:五二班

(2)主要做法

A 以开调查会的形式向学生家长调查

提要:

您的孩子在家中能从事哪些自理性的劳动?

您的孩子离开家长后,生活能否自理?

调查工具:准备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两盘。

B 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向学校本人调查

提要:

叠被子、洗袜子、整理书包、整理房间这些事,平时谁做?你一周做几次?

拿碗筷、擦饭桌、洗碗、扫地这些事平时谁做?你作过吗?一周做几次?

你平时在家做过饭吗?都会做哪些饭?

C 问卷调查

指导完成:了解学生会不会做一些与自己有关的小事。发给每人一张表,

你会做这件事,在标题前的括号内打“√”,不会做就打“×”。

调查问题如下:

( )妈妈不在家,你自己会做饭吗?

( )你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吗?

( )自己的衣服脏了,你会洗吗?

( )你自己会上街买菜吗?

( )自己在家时,亲戚来访,你会招待客人吗?

独立生活能力统计表

自理能力强—自理能力较强—自理能力较差

实验前──

实验后──

(3)对策

针对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可以举行野炊等自理能力比赛的活动,以促进能力的提高。

3.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调查与对策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五三班五个人

(2)主要做法:首先和家长商量好,创造这5个孩子独自在家的条件,然后派5名成人分别到这5个家庭,扮演成他们父母的同事或远亲,以各种理由诱骗这5个孩子出门。

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统计表

轻易就出门的—犹豫半天才出门的—不出门的

实验前──

实验后──

(3)对策:利用班会、中队会等活动,用讲故事、表演节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创新创造能力的调查与对策

(1)研究对象:五四班

(2)做法:教师安排同一命题的想象作文,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以各种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写作,然后分出等级。有创新能力的为3—5分;创新能力不太明显的为1—2分;没有创新能力的为0分。

创新创造能力统计表

有创新能力的—创新能力不太明显的—没有创新能力的

实验前──

实验后──

(3)对策

A 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兴趣。创造动机是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虽然常“想”创造的人,不一定都能有创造成果,但是,一个从来也不去“想”创造的人,则可以肯定他什么东西也创造不出来。所以在创造中,“想创造”至关重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思路不一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时,老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B 教育学生不能盲目迷信权威,要有怀疑精神,要敢于怀疑,具有创新意识。

C 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格

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很难开发他的创造力。因此,创造力的开发需要勇气,需要过人的胆略,需要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毅力,需要百折不回的坚持力与忍耐力;创造力的开发需要决心,需要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总而言之,开发创造力需要坚强的意志。

D 认识自身的创造潜力,增强创造的信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在《创造宣言》一文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任何人都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潜力,坚定创造的信心,积极投身到创造活动中,就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七、研究的步骤

2000年11月—12月 选题和搜集文献资料,制订研究计划

2001年1月—2月 设计方案,调查学生素质现状

2001年3月—4月 查找原因和不足

2001年5月—6月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2001年7月—8月 再次调查

2001年9月—10月 总结实验,撰写论文

八、预测实验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预计使学生达到以下效果:

1.有辨别是非、美丑、善恶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的能力。

2.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3.有参与社会生活和参加社会劳动的能力。

4.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本的技能和自学的能力。

5.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立、自主、自制和自护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山东淄博师范学校 李厚祜 淄博淄川城张小学 刘爱红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题,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则是实现这一主题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在小学各学科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主要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教育,为以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科书有许多内容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适时地进行教育渗透,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下面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一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  

这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意识,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朦胧地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以后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含有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原理和观点。如《要下雨了》、《蛇与庄稼》等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我要的是葫芦》、《画鸡蛋》等体现了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揠苗助长》则从反面说明了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咕咚》、《踢鬼的故事》、《西门豹》等则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实事求是的观点;《李时珍》、《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小马过河》等则要求我们凡事都要亲自实践,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二) 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教育

这一内容主要是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坚持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体现唯物辩证思维方法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要学会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认识规律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课文大体上有《称象》、《找骆驼》《司马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乌鸦喝水》等;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看问题要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如《坐井观天》、《揠苗助长》等;三是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守株待兔》、《小马过河》、《骆驼和羊》等。

(三) 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培养

这一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品格。这一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数星星的孩子》;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李时珍》、《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小马过河》等。三是培养学生的接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等。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一) 深入挖掘教材相关内容,做到准确传授

小学语文课文虽通俗易懂,但有些文章实蕴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相关内容,准确传授,在课堂上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我要的是葫芦》、《画鸡蛋》等就要通过使学生领会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悟得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二) 注重教材内容的方法论原则,启迪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如前所述,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关于思维方法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方法的作用,启迪学生在实际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揠苗助长》中体现的从实际出发的方法,《小马过河》中体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等,《骆驼和羊》中的分清绝对和相对的方法,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从中受到什么教益,并联系学生实际说明这些方法在解决学生实际重要性。

(三) 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印证理论,学会方法,并培养他们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

课堂上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并不是目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因此,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验证这些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如可以组织一次趣味性(或智力性)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组织一次春游,故意使学生迷路,看学生能否找到回家的路线;可以组织一次科学实验,使学生明确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等等。这样做,既印证了知识,学会了方法,又在大自然和社会中培养了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了解社会、热爱社会的能力和兴趣。

当然,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培养和训练,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只是渗透和启蒙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避重就轻,脱离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环境的研究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 钱章江



摘 要 所谓创新教育环境,指的是具有浓厚的群体创造氛围和鼓励支持创造的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的总和。其实质,就是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在这种环境中师生的发展是生成式和可持续发展,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是:1+1>2或n+n+n+……>xn 。

关键词 课堂 创新教育 人文环境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中心,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交互影响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全球化的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未来的人才培养将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特征,这既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态势,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创新人才有不同的层次。但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进取,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古,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突破旧条条旧框框。要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只有在浓厚的群体创造氛围和鼓励支持创造的环境中,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通常是自发的和潜移默化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并存。对学生而言,必须有目的、有选择的设置教育环境,才能取得培养其创造力的最大效益。而小学语文教学正是理所当然地担负着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任务。因此,我们的小语课堂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创新教育环境。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激不起思维,学生提不出问题。走进教室,见到的总是同一副面孔,课桌椅呈秧田式排列,学生坐得规规矩矩,小手举得端端正正。在这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单一、封闭、被动接受式的课堂教学环境里,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迷信书本上现成的结论,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标新立异,不能怀疑权威,其创造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这种局面到了应该改一改的时候了。时代呼唤着“把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企盼一个以宽松、和谐、质疑、探索、激励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教育环境。这也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出现小班化教育后,营造这样的创新教育环境尤为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创新教育及教育环境都有大量研究,但对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环境的研究却见刊不多。本课题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论为指导思想。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在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而已。它重视学生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和反思,从而主张建立一个以宽松、和谐、探索、激励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灵活运用在小语课堂教学中的是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即:语言智能、教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试图通过创建小语课堂创新教育的环境,促进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转换,真正建立师生互动式的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小语课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范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所谓创新教育环境,指的是具有浓厚的群体创造氛围和鼓励支持创造的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的总和。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只局限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点研究的是人文环境。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

1.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由教学主体积极创建的。这就要求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教学主体的位置上,最关键的是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关爱生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自由,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里快乐地学习。这种转变不仅指教师,也包括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听从”、“跟从”,不敢有与教师作平等交流的正常的人格心态。因此,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样,营造有利于小语课堂创新教育的环境,才有根本保证。笔者认为,从学生的需求说,小语课堂创新教育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学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存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生。这里“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主要指师生之间形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建构:

(1)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民主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指的是:①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②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③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④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⑤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⑥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自觉转变自己的角色,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放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架子,服务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如拉塞克?维努迪在《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的“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型接班人。

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激励优等生向着新的目标攀登,争取达到理想的彼岸。对于中等生,将以平静的心态鼓励他们确定前进的目标,不断追求,形成一种不断前进的心理定势。对于差等生,将以感化的心态,促使他们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找到前进的动力,不断改正错误和缺点,以新的面貌学习和做人。

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做学生永远的支持者和关心者。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掌握学生的动态,而且要挖掘、鼓励、扶持、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突破口,使其向着创造性的方向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肖川曾经过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如果从来没有苦苦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生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良好的教育。”在此,他指出了兴趣爱好与良好教育的辩证关系,兴趣爱好对学生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在教育中,给学生以“心理自由”,注意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因人而异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并努力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特长。如对喜欢下棋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查阅有关棋类知识的资料、书籍,拓展视野,吸收知识,可以让他们写一写与棋有关的文章,如记一次下棋比赛、我学下棋、棋乐无穷等。这样,既深化知识,又从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载体。

传统观念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更需要有长流水。这些无不告诉人们,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

当代教育更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背诵知识和掌握符号的人,而是能够不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问题的人,是能够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传授知识不只是讲清事实(是什么),解释原理(为什么),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认识事物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怎么做),抓住“少而精”的要领,强调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真像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的:“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要做到这样,教师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讲究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激情,促进学习,强化学生创新的动力。如把汉字像形文字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之中,就能化解难点,易学易记,且不容易写错别字。又如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或运用教师具备的某种特长,在课堂上演示一些“雕虫小技”,或口语,或相声,或口技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其优点,进而产生对老师的崇敬心情。如利用火柴头的磷接触万能胶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让火柴头在清水中跳舞,并把它引入到活动作文之中,学生不但观察得仔细,而且写得也往往生动,从中还往往会产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进而上好课,听好课,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而获得新方法,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途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力。合作,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后再去“合作”。探究,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得探究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可以组建家庭式的小组。同学之间以姐妹兄弟相称,课上一起学习、探讨,课下一起游戏活动,以此来体验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我们可以把一个小组看成一个家庭,让学生采取讨论、合作、互评的方式来学习。早自修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传看互评作业等。上课时可以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表演、互相帮助、交流体会。课间让他们一起活动。有同学生病缺课,组员帮他补课。通过在这样的家庭式小组中学习,学生逐渐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组员们也必将建立更深的感情。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努力把我们的教室建成一个智能活动区,营造多元智能发展空间。如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教室与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又如创设巧手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讲解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创建“小天使园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记录校内外趣闻,然后讲给大家听等。学生在这样多元化的活动中,既充分展示自我,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向多元方式发展。

2.物质环境

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室空间可以缩短师生间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师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群体空间,既强调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又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如新月式、圆周式的空间安排,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传统的地位关系,体现了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关系。擂台式和对阵式的空间安排,可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充满表现自己或相互辩论的环境。

马蹄式,对称式的空间安排,便于分工合作,小组讨论。……

另外,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在教室四周和走廊的墙壁上,张贴一些有利于创新教育的耐人寻味的标语和科幻想象画,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给人以启迪和想象。

综上所述,创建小语课堂创新教育环境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在这种环境中师生的发展是生成式和可持续发展,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是:1+1>2或n+n+n+……>x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山东省费县实验小学 侯宗梅 李继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柳斌同志在《21世纪中小学语文教育座谈会》上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讲解分析课,那是不成功的语文课。”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水平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注重了语感的培养,采取了自悟语感──导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一)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悟自得。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的大概内容:农民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粮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小猫最爱吃鱼,它也想收到很多鱼,于是就去种鱼。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他错在哪里?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结论: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鱼儿离不开水,鱼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从而让学生悟出小猫从农民种玉米、种花生收获很多而得出无论种什么都会有收获的推理方法是错误的。

(二)导悟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们在教学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们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象。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录音,初步感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像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三)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二年级教学时,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说话、写话训练以外,还设计了一些创设情境交谈、猜谜语、讲故事、编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高语言感知力。

在三年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间周一次作文以外,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创设情境谈话、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编演课本剧、答记者问、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例如:在口语训练方面,在教学二年级时,针对班上一些学生迷恋电视节目,而把学习抛在脑后的实际情况,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次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辩论会的中心议题是:“看电视会不会影响学习。”正反方辩论,最后得出结论。

正方:适当看电视对学生有益处,如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和“动物世界”等,可以增长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活方面的知识。

反方:长时间看电视耽误学习、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健康。

最后统一认识:适时适量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可以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书面写作训练方面,我们在教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我们费县的奇石园后写到:“我们费县的奇石园真是美丽极了,一块块石头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雄鸡,在引颈高歌;有的像顽皮的孩子,张开双臂笑迎来宾;还有的如同猛虎下山……”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奇石园中那千姿百态的奇石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3: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