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关于“听”的分析



龙 吟



多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像外语教学一样,不仅把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分解成“听、说、读、写”四大项,而且把“听”放到了首位。实事求是地说,“听”对于正常儿童在学前阶段就早已听懂、听熟的母语来讲,被强调得过了头。

诚然,“听”对于学习来说,是不容忽视的。有研究表明,在学生所接收的各种学习信息中,约80%是来自于“看”,还有15%就是靠“听”。教师讲课,同学发言,都需要认真听。但是,“听”和“看”一样,都只是认知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而已,并不能像“读、说、写”那样形成可灵活运用的语文专项技能。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正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似乎都在“听”。但对于“听”的要求只有:专心倾听他人讲话,要听清声音、听懂意思,听全主要内容,边听边想等等。这些要求,大约从人懂事开始,直至生命结束,一生可以基本不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听到过这些要求,到高中听老师讲的也是这些要求;语文课上是这些要求,在数学课、物理课上还是这些要求;有文化的是这些要求,对于没有文化的人来说,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为这些要求。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关于“听”的更高层级的要求。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在课上的“听”一般只有“注意”方面的要求,而不大可能有发展性的目标。过去我们对于“听”的所有切实可行的要求,几乎都可以通过“注意”来解决,而语文专项技能,如朗读、背诵、写字、演说、作文等则必须经过后天的刻苦学习才能练就。

反过来,“听”对于学习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正如语文老师常对学生说的:“你只是听了,所以你忘了;你读了,所以你记住了;而你运用了,所以你理解和掌握了。”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都必须着力进行朗读、背诵、演说、写字、作文的训练,因为要全面检测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这五项技能水平的高低。这五个技能是最重要的语文专项技能,它们在学习和运用时都是外显的,都具有向外传递信息的功能,即宣传功能,“听”则没有这种功能。一个人靠朗读可使人大致知道他的语文程度如何,一个人靠背诵可使人大致知道他的语文理解和记忆水平,一个人书写时,也可使人大致知道他的书法水平、审美取向或文字速记能力。同理,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同时,也公开了他的认识水平、演说水平及文学水平;一个人在自己的作文中,更是自觉不自觉地显示出他多方面的语文才能或不足。但是,一个人靠“听”,无论如何都无法展示出他所具有的语文水平。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应有的现状是,学生课上学习负担较轻,课下作业负担较重,考试负担过重。许多在课上应该进行的语文训练,都被老师过多的“讲”和学生过多的“听”代替了。教师的教,主要应该是精讲难点知识,教会认知方法,点拨语言规律,总结学习经验,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代替学生的主体实践和感受,不是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因此,凡不用教师讲学生也能理解的,就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去朗读、去背诵、去思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总结的,就要鼓励学生尝试着去总结、去说、去写,而不是一味花大量的教学时间去让学生“听”。语文教学改革无禁区,“听、说、读、写”并提的说法和那种只有少数人讲话、大多数人被动地“听”的教学状况,的确应该改一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关于早读课的思考







在小学中,早晨,在正课前都会设一节早读课。对于这一节近半个小时的课,不同的老师都有不同的看法,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但在现在的现实情况下,更多的老师往往是把早读课当成了一堂正课来上,即使是作为一堂辅助的课,也是实行的满堂灌。如此一来,早读课的效率不能真正发挥,学生也常常感到不堪重负。

我认为,小学里的语文教学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早读课的设立,其原意本是让学生来读,来说,来自学的。因此,我认为要利用好这个早读课,必须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

根据我的经验,我把早读课分成三步曲。这三步曲就是读,说,自学。以下我将逐一论述这三步曲,希望与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

首先,第一步是读。读什么呢?我认为,这一步的读就是要读课文,别的一律放在一边。学生在学校中学的是课文,考试考的也是课文,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教的也是课文,所以,早读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有个巩固,对将要学的课文有个认识。因此,读的内容也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过的课文,一个就是将要学的课文。至于怎么读?我想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我说说个人的意见。我认为,在这一个环节,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1)齐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良莠不齐,如果自由读的话,很多差生往往是无法顺利地读通课文而失去信心,导致对学习的厌恶。所以齐读志在帮助差生,让差生也能顺利地完成对课文的朗读,而使他们的信心得以加强。(2)学生的朗读必须大声地读出来,切不可低声敷衍了事。有专家认为书必大声读,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语感,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语音错误。我是非常赞同这一点的。(3)读的方法要多样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耐心的缺乏,做事不能持久,所以,方法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接下去的第二步就是说了,何为说呢?这里的说强调的是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由地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大家都知道,学一门语言,能读是一回事,而能说又是一回事,往往是说比读更难。让学生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让他们的思路更清晰,表情达意的能力更强。这个就是这第二步的目的。鉴于这个目的,在实施中要注意几点:(1)教师的引导不可少,由于是小学生,组织能力往往欠缺,就需要教师来帮助他们。教师可以采取先扶后放的办法,一步一步地来,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2)说的内容要健康,要富有儿童情趣。在小学中,年龄跨度很大。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来选择一些合适的话题让学生来说,内容必须健康,这一点是雷打不动的。同时,在内容的和选择上还要遵循自由开放的原则,在内容上的多样性,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这个活动达到高效率。(3)学生说的内容应精而短。因为早读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所以学生的发言要求是精而短,一般控制在二分钟左右。这样的话,每个早晨就能让五个左右的学生得到发言的机会,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有几次发言的机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平衡发展。

第三步就是自学。看到自学这个字眼,我想大家不难理解,这一步,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自由分配。到这一步,唯一规定的就是一个纪律,而其余的就放开了,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看课文,可以看课外书,甚至可以写写字,画画等。在这里,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自学,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知识的缺口,并加以弥补。自学就是一种规则下的自由。

以上就是早读三步曲的论述。我用这个方法,对早读课进行了改造,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三个环节在时间的分配上,大体是各占三分之一,至于最佳时间怎么分配,还有待研究。

对于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也是一家之言,本人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同行指正。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宪鸿小学 章仁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网友:阿w - nyyzta



语文教学,见仁见智。略抒己见,求教方家。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

语文学科是一个怎样的学科?换言之,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是一个争论已久而没有完全形成共识的问题。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且是最基础的学科,这是就其地位和重要性而言,对此基本没有什么异议。而就其作用而言,则有不少争论。十几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意见是:语文是工具学科。也就是说,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狭义地说,这一点是不错的。不仅不识字的人不能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而且语文水平达不到一定程度,其他任何学科也难以学好。但语文学科又不仅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它本身又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若按现在时兴的学科分类,它所包容的二级、三级学科乃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无论社会和现代科技怎样发展,这一学科群的作用和地位都不会降低,相反,它们还将随着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继续发展,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因而不能因为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把语文学科定义为单纯的工具学科。那样做,毫无疑问是贬低了语文学科的地位。

把语文学科视为纯工具学科的观点,与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包括儿童的启蒙阶段和成人的扫盲阶段,学语文可以认为主要就是学“语言文字”。会认字、写字以后,就可以看报纸、读书、写信等等。对于语文学习的中级阶段,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之后,大部分今后并不继续从事语文及与语文有直接关联的专业,语文对于他们也主要是起工具的作用,这也是事实。但是仅仅根据这些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则肯定是不恰当的。因为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从事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新闻学、文学创作、语文教育等专业的工作。不仅如此,语文学科在培养品德、增进修养、激发志向、陶冶情操、开发智能、提高素质等方面还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其基础性人文学科的性质十分显著。由此更可说明,语文是工具学科的定义远远不能涵盖语文学科的功能和性质。

“语文是工具学科”的观点,已经给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读写,重应考能力、轻实际水平,重标准化测试、轻主观性发挥的倾向愈来愈严重。片面追求“工具性”的结果,是大量的中学毕业生不会熟练运用语文工具,大学里对新生的语文水平普遍感到失望,社会上对各级各类毕业生的语文能力更是颇多微辞。语文成了受到教育内部和外部非议最多的一个学科。这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吗?!

二、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即将进入21世纪、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迫地要求它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了“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伟大号召。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给以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一文件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又肩负着重任,可以大有作为。

1. 语文学科在让学生学会做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现行语文教材是文选型。以后无论教材怎样改革,总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既适于阅读又便于写作借鉴的范文。这些范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内容中包含了大批堪为典范的人物形象,还有大量有关做人道理的精彩论述。这些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正确引导,毫无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许多学生回忆起他们崇敬的老师,往往说:“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而且教会了我们做人。”语文老师显然更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2. 语文学科最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求知。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在自学成才的群体中,通过自学语文,最后成为作家或其他方面专家的,大有人在。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应该收到更好的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就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达到了叶老所说的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求知应该是、事实上也的确是学生的迫切愿望与自觉要求。天然厌学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只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优势,一方面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另一方面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充足的课外读写练习时间,那么,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而且可以把在语文课上养成的求知习惯和学到的求知方法迁移到其他课程中去,实现学习的全面优化。不仅如此,这种求知习惯和求知方法还将伴随学生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无穷。

3. 语文学科最适宜于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包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环境的困难生存下去,也包括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使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这一代的青少年处于中国人由极端贫困走向相对富裕的社会条件下,又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受过多少艰苦。祖辈、父辈则一方面因为他们是“独苗儿”而宠爱有加,另一方面又因为有了一定物质条件,所以把他们当成“小皇帝”,既十分强烈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对他们过分溺爱,以致于衣食住行都要全面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生活能力自然是极端低下的。让他们学会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对此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范例可供学生学习借鉴。只要教师有这种自觉性,把教材学习与现实生活经常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指导,并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意创设情境给学生以必要的实际锻炼,就可以在教学生学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语文学科对学生学会审美至关重要。

我们的语文教材,从文字到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很好的审美材料。汉字的造型之美,是世界上任何文字无法比拟的。课文中的绝大部分篇章,又都属精品之列。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内容之美、风格之美、意境之美,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熟读精思,都可以程度不同地领略到。而作文教学,则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对使学生学会审美更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学生再把课内的审美知识用于课外的阅读和艺术欣赏实践,其审美能力当然可以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几近“众矢之的”的困窘局面。尤其实行标准化考试之后,在大多数学校里,语文学科都成了高考的“拉腿学科”,语文教师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所以如此,抛开语文以外的原因不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把学生最有兴趣的学科变成了学生最厌学的学科,把最便于学生自学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几乎无所措手足的学科。

说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人听起来可能难以接受。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

1. 阅读教学方面

我们知道,不仅是青少年学生,即使中老年人也大都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读物。我们说语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可是这些年来,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的教法大多数还是以硬性灌输为主。课本上的范文被我们肢解得支离破碎,讲解得味同嚼蜡;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全被大量重复的训练题挤满。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大多没有实际用处。课内学习不仅不能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反而硬性切断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2. 作文教学方面

学生有了起码的表达能力,生活中有了见闻和感受,就会产生用书面表达的愿望。这时候,教师如能给以必要的指导,学生通过经常的课内课外练习,应该不难写出一般性的文章。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我们讲解每篇课文都要讲不少的写作知识,学生也读过不少的范文,但绝大部分学生仍然把作文视为畏途,一到作文课便大作其难。考试时作文得分率很低。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其原因一是作文的命题往往既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不能直接从课本范文中得到借鉴。平时的指导既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写作时过细过严的要求又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作文练习量不足,又没有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批改反馈又不及时,都挫伤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低下。

3. 课外活动方面

语文学习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给语文课外学习形成了无限广阔的空间。除了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种类繁多的语文以及与语文关系密切的活动外,学生只要有学习的自觉性,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语文学习。与人交谈,可以学习语言;走在街上,留心路边的标语广告、店铺名称、春联之类,也可以学习语言文字;如能养成读书看报、记日记、写笔记、课外习作的良好习惯,更是直接有效的语文学习。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完全忽略了上述方面的作用,只片面强调了课内学习,千方百计增加、延长课内学习时间,弄得学生兴味索然;几乎完全放弃了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更不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从而使语文学习富有情趣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一天然的优势丧失殆尽,喜欢语文、爱好文学的学生愈来愈少。

4. 语文测试方面

语文考试逐步向所谓“标准化”靠拢,这样做的主观动机是为了增加评卷的客观性,提高考试的信度。但实际效果却走向了反面。为应付考试,学生平时要绞尽脑汁做大量的枯燥乏味的选择题,因此占用了绝大部分学习时间,使最根本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反而无法落实,更不要说情感、审美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了。测试的结果怎样呢?客观题并不客观!许多语文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成绩都困惑不解:大多数学生在标准化试卷面前无所措手足,考试成绩与实际水平之间缺乏正相关关系,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常常拿不到高分,一些水平一般的学生有时却侥幸得了高分。凭这样的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终身,是否客观公正,大可怀疑。其负面效应还不仅如此,正如一些专家所痛切指出的:这看起来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全民族的思维、思考和表达方式。

四、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改革

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到了非进行根本性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应更新观念,探索改革之路。

现在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都在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及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当然是好事。但有的仅有热情而不讲科学,只知道一味地让孩子提前识字、写字,认为孩子识字多、写字多就是早慧。三岁以后进了幼儿园,不少幼儿园又存在着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违背了幼儿发育、成长的基本规律。事实早已证明,超前识字、写字的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大多并没有表现出智力上、学习上的什么优势,到了中学还是“泯然众人”。有的反而因为父母教的方法、姿势、发音不正确,形成了一些很难纠正的毛病。所以,我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让幼儿主要通过大量的游戏学会动口、动手、动脑,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字也应该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爱好为目的,不应片面追求识字和写字的数量。

目前普遍地存在着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负担过重,一是因为教材难度偏大,二是由于课外作业太多。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使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现在不少学校师资水平太低,教师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只知道大量布置作业,生字词动辄要求抄写几十上百遍。经常见到几岁的娃娃作业写到深夜。不少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对策”,比如写“人”字,他并不一个一个去写,而是在作业本上先“刷刷刷”划上100个撇,再“刷刷刷”划100道捺,100个“人”字就完成了。“效率”固然大大提高,但肯定练不出规范的字。我们不应责备这样的孩子偷工减料,因为给他们的作业量本身就是毫无道理的。按照记忆规律,首次记忆新东西以重复8遍为宜。所以要求学生写生字,不应超过10遍,但却应该要求他一遍比一遍写得好。加重学生负担的恶果不仅是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形成了对学习的逆反心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该如何评价?毕业时能认识几千常用字,会查字典、词典,会用比较准确的语言与人交流、表情达意,能背诵一两百首名家诗词,能阅读一般的通俗读物,书写规范,会写日记、书信,对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就很好了。而这些决不需要加班加点,只要教学得法,完全可以比较轻松愉快地达到目标。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最便于自学,而自学需要掌握方法。真正掌握自学方法,必须经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实践。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这方面进行了最为成功的探索。他身兼学校和社会多种领导职务,同时担任两个班语文课和班主任,教学质量却十分理想。其奥秘就是充分利用语文最便于自学的特点,教给了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调动了学生自学语文的积极性。学生有了一定自学能力之后,要给他们课外大量阅读创造条件。要指导学生每年读几部经典名著,并教他们学会利用图书室、阅览室(在有条件的地方乃至因特网)查阅文献资料。要使学生能够对所阅读的各类作品有自己的看法,能利用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出语言通顺、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读书笔记等一般性文章。

高中阶段语文的语文教学,更应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这一阶段,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还应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要经常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会学生欣赏评价各种比较通俗浅易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还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各种思潮和最新动向,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让他们充分讨论、思考,教会学生用书面或口头各种形式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初步的做法可以象山东高密一中等学校一样,建立“语文实验室”,把现行语文课的一部分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报纸杂志,首先扩大其阅读面,训练其阅读能力,开阔其视野,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这一独特优势,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扩展到其生活的各个时间和空间,广泛地吸取生活的滋养。这比课内“满堂灌”、课后大量布置一些乏味的习题,与其他课程争时间、挤学生要有益得多。学生的学习当然不可能齐步走,爱好有不同、程度有高低是正常现象,但在教给方法、保证自学时间的条件下,其能力和水平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无差生”作为自我要求的目标之一,是符合语文学习特点和规律的,也是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

语文的教与学都是最富有个性化的。教师的教,因为个人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爱好特长种种不同,呈现出各种风格和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也会因学习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异。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近10多年的教学管理,以应付标准化考试为导向,比任何时候都更要求整齐划一,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限制了教师特长的发挥,压抑了特色教师的出现,也是语文课缺乏吸引力、学生语文普遍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管理评价初衷是希望每个教师在每一个细节方面都全面达标,尽善尽美,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教有特点正是成为优秀教师并教出优秀学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因为一位教师如果有一两个突出的特长,无论是善读、善写还是其他优势,都可以给学生以深刻影响,大大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这种宽松的教学要求,也才有利于特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涌现。一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接受多位语文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如果其中有几位是教有特色的,就完全可能青出于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创新,由“?”开始



深圳市福田区皇岗小学 赵 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魔力的词,它们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大约在一岁半时,儿童就开始了他们以“什么”为特征的第一个好问期──“这是什么?”天空、泥土、飞鸟,直至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当对所见所闻略微熟悉时,他们又开始刨根问底地追究“为什么”的问题。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部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问”,本身就意味着创新的可能,“敢问”“善问”“好问”则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学习的欲望愈被满足,潜能的激发程度就愈高,学生才会将其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从而获得最好的成果。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问”的本领呢?

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合问的环境,让其“敢问”。在旧式的私塾教育模式下,教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具有无上的权威。试想,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哪个学生胆敢捋师之虎须,斗胆提出问题“刁难”自己的“严师”呢?久而久之,学生都学会了亦步亦趋跟着教师,“师云亦云”,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孩子们知道,能将老师要求背诵的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能按照老师所教的条条框框,写出四平八稳的“八股文”的,便是好学生了。创新何其难也。因此,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其“敢问”,首先应该保证师生地位的平等。如果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怕问”的思想必然会被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代替。此时,教师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必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脑子里千奇百怪的问题,都会喷涌而出。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一直低估了孩子!

当然,在“问”的开始,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学生可能会较少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往往只拘泥于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的理解之上。接下来,就应该教给其“问”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善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抓“预习”问。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自主预习课文无疑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先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告诉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词典、相关资料、上internet网络寻求解答,也可以请教家长。仍然弄不懂的要记录下来,上课时认真听讲,看是否可以解决自己的疑问。有些老师可能会担心:学生有了课外参考书,上课教师要讲的内容提前都知道了,上课还会有兴趣吗?如果强调让学生“问”,教师什么时候“讲”才合适?其实,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强调让学生“问”,并不否认教师的“讲”,教师的“讲”和学生的“问”,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而是和谐的统一的。所谓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果。不仅如此,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堂绝不会死水一潭。被激活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促进学生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如果学生可以通过课外资料和参考书籍学懂课文内容,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更何况,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只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书,对课文的理解还是肤浅的,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甚至讲解。在教学实践中,曾发生这样的情形: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站起来读出参考资料上的答案。对此,全国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是这么处理的。一次,支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一个重点词语,一位学生捧起参考书,读出那个词语的“标准”解释。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说:“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查找课外资料的积极性,又暗示学生正确地运用课外资料。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搜集和阅读相关的课外资料,这对开阔学生眼界,培养自学能力大有裨益。

第二,抓“课题”问。许多课文的题目,本身就提供了相当大的“问”的空间。在上课开始,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比如教学五册《“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出示课题后,会问这么一句:“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有的问:“以前的课题都没有引号,这个课题里为什么加了一个引号?”──这是就标点质疑。有的问:“课题里的‘你们’指的是谁?这句话是谁说的?”──这是就课文中的人物质疑。有的问:“‘你们’想干什么?为什么说‘你们想错了’?”──这是就课文的内容质疑。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课题,如7册《“绿色的办公室”》《蝙蝠和雷达》《爬山虎的脚》;9册《鱼游到了纸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蟋蟀的住宅》《再见了,亲人》;11册《鸟的天堂》《伟大的友谊》等。

第三,初读课文后问。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懂?”这样的方式,与传统的复习回顾和揭示新的教学目标相比,其优劣不言而喻。这样做,由教师说变为学生说,由教师的“一言”变为学生的“众言”,由教师代为确定目标,变为学生自己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新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保证和确立,学习积极性更高了,目标性更加明确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受到认知、质疑能力的限制和个体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高质量的,也有低质量的;有的有价值,有的则价值不大或根本没有价值;有的需要教师帮助解决,有的则靠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有的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本节课急需解决,也有的虽然与课文内容有关,但不适于在本节课解决。因此,教师决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而应该有一个梳理和集中的过程。对于那些低质量的、价值不大的、不适于在课堂解决的或者学生自己可能解决的问题,该弃则弃,该放则放,决不要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而对于那些有价值的、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急需解决的问题,则要大力肯定,热情赞扬,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解决问题。常此训练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创新意识则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第四,教学过程中问。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具体的教学知识点,也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比如在教学7册《黄继光》一课时,就可以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重点词句,先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再和同学讨论。”课文中有这么一句: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向指导员提出请求的?他为什么那样愤怒?“坚定地”说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要求学生先联系上下文思考,再和同学讨论寻求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繁琐的分析讲解,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了。

第五,教学结束后问。教学结束后,教师一般都会总结课文:或总结内容,或领悟思想,或学习写法,或体会道理。如果根据课文类型和内容,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是否会更好些呢?“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或谈内容,或谈感受,或学写法,或说道理,比之由教师讲述,效果当然不同。因为它代替了以往由教师总结的主观和武断,由学生自己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学完课文后,或许还有曾提出的疑问没有解决,此时再问一句,就给了学生一个必要的交代。如果学生又提出更多疑问,就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将知识延伸向课外,鼓励他们去主动查找资料,请教他人,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结束后质疑,既有利于课内外相结合,又保证了知识传授的相对完整。

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由“敢问”到“善问”,最后必然会乐于“问”,喜欢“问”,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从而“勤学好问”。质疑问难,最终将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而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终生。

21世纪是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面对知识陈旧周期日益加快,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世界,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革新我们个人的思想方式与习惯,大力强化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关键就在于我们能让孩子拥有多少“?”,能否让孩子永远充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加快完善考试模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四川安县 王 洪



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受最终结果──即传统的考试模式(本文暂称旧模式)的制约。多年以来,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成绩,而成绩决定着学生升学和教师评优晋职。这并无过错,但却招来不少讨伐。实际上应该讨伐的是在实践中过于简单而不全面的考试旧模式。我们常把考试比作指挥棒,而这支指挥棒不健全的缺陷就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制约着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旧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口试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从校长、教师到学生、家长骑虎难下又无可奈何,陷入了怪圈而难以解脱。“一张考卷定终生”的不公正性和素质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及责任感促使我们要加快完善考试模式并利用它来调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质就是素质教育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旧模式的那张卷子的片面性在这个主要任务面前就显而易见得多了。我们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提出并尝试研究了“听话、说话、朗读”+“读写卷面”考试模式(简称“3+1”能力评价模式)以弥补目前小学语文考试旧模式的片面性,用较完善的考试模式来调控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

实践表明,知识本身不会自动地转变为技能,要使它转变为技能,必须精心设计一种科学的、经济的、覆盖面全而又不烦琐的练习体系。当然,这个练习体系的认定也就同样要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全面的考试模式,并让这个考试模式指挥教学双方。“3+1”这个模式就是尽力符合“两个全面”这个素质教育要求。从多位论的观点看,组成教育评价多位的要素应包括价值目标、人员组织实施程序、方法技术与质量保证。旧模式受功能理论的影响,急功近利,简化了评价要素。实际上,学习的基础是知觉,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不仅是各个局部的总和,还要超过各个局部的总和,必须使有机体在引起顿悟之前看到问题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3+1”模式就有可能变成“多+1”,而这种不管是变成“几+几”的考试模式都不能发展成所谓的“教育工艺学”。那会继续扼杀教师的创造力,扼杀学生的个性倾向和能力发展。

我们要考虑的是新模式的健康的指挥棒作用。仅从“3+1”模式的内容看来,它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智能型、创造型的综合性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我们考什么;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3+1”模式把“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合理地分解、综合之后注重“合格+特长”的个性倾向,优化了卷面考试加进了如书写之类社会需要的内容。

新模式注重实践,发展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大语文观。首先,“3+1”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高低与社会发展具体的历史阶段的价值定向有关。既然它重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符合目前的价值取向。社会需要成了学生比较直观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在新模式中完全可以触摸,也就是说兴趣被激发了。这就改变了一味强调教材的通俗性和高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人的观点,避免了新的一代在将来不能独立钻研及胜任社会与科技进步的复杂而艰难的任务。

其次,新模式努力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有了满腔热情,同学生、家长一起分享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学上,真正利于有创造性地变换教学方法。如听话能力考试就可以以邀请来的嘉宾作的讲演为内容;说话能力考试也可以模拟生活说话,借购物品、询问对讲等。这就无疑有了不时给学生惊喜的机会。

新模式丰富了思想教育实践。随着科学技术至上主义倾向的蔓延,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表现出积极性。旧模式的重知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些教育。新模式可以促进学校重视形成精神标准,以防止这些标准在无人管理的大街上形成。

总之,通过完善考试模式必将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试着设想,对教师的工作按最终结果来进行评价,但每个教师都可按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结果。社会需要,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何乐而不为。当然,这种模式的研究有待于深入,但通过完善的考试模式来调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我们应加快这种研究并尽早付诸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努力营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王煌生



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近两年来,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课堂基本摒弃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沉闷乏味的说教,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状态。下面以试验班张祝莲老师执教的《骆驼和羊》一课的几个片断为例,探讨如何营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

片断一:

师:现在,请第一横排小个子的“羊咩咩”站起来。嘘!张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最后一排大个子的“骆驼”说长得高好,你们服气吗?(生:不服气!)请最后一排大个子的“骆驼”站起来。嘘!张老师也悄悄地告诉你们,前排小个子的“羊咩咩”说长得矮好,你们服气吗?(生:不服气!)好,下面让你们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请“羊”转过身和“骆驼”面对面。你们都不服气,读的时候就大胆地表达出来!(生时不时目视对方,读得十分投入)

以上教学片断,老师先让同桌对读,再分组练读,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保证了学生活动的“面”和“量”。教师又创造性地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角色心理,激发表达欲望,从而在生生积极互动中读出感情,读出情趣。教师较好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组织者和激励者的作用。

片断二:

生:老师,“大模大样”是什么意思?

师:只要老师一提醒,相信你能自己弄懂的。羊能走进小门,骆驼却不能。此时,羊走进门去,会是一副什么样子?

生:羊肯定十分神气,很得意地走进去。

师:所以,“大模大样”就是指什么样子?

生:指很神气的样子。

师:你真聪明!悟出来啦!所以,有的词语,我们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大家要记住。

师:谁能上台来“大模大样”地走几步?(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台下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你们演得好,请“大模大样”地走向座位吧!下面的同学也演一演吧。(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评议)

师:大家演得多神气呀!读这一句时,能不能也读得很神气?(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并据此展开成为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自己读书领悟,相信学生能自己解决疑难,并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总结学法,激励学生把自己的体悟用动作表演出来,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在表演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课堂充盈着融融的人文气息。

片断三:

生:骆驼能吃到树叶,而羊不能。骆驼的话也要读得很神气。

师:你说得对,这句话该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骆驼也很得意、神气?大家试着读一读。(个人读,同桌读,齐读)

师: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谁能用“一……就” 口头造句?

生1:上课铃一响,我就走进教室。

师:你真是个守纪律的好孩子。

生2:张老师一走进教室就露出笑容。

师:你鼓励老师,谢谢你。

生3:孙悟空一发现妖怪就禀告唐僧师父。

师:哇!你知道的事情可真多。

生4:我爸爸一看到妈妈就不敢抽烟。(师生大笑)

师:那你得赶快劝你爸爸戒烟。

生5:我一发现火就打“ 119”。

师:不会吧?你看到煤气灶的火也打“119”?请你自己改正一下。

生6:我一发现火灾就打“119”。

师:你真棒!能自己改正过来。

善于倾听是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以上教学片断,交流口头造句的学生有六人次,每次答案各不相同。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判断答案的正误优劣,并迅速地──作出应对。老师的应答,或鼓励、或致谢,或建议、或点拨,无不妥贴得体、恰到好处。这种交往不只是学习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沟通,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6: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反思语文课堂教学 从容走进新课改



湖北省黄石港区教研室 邹从容  



曾几何时,媒体,乃至家长,学生对现今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在痛定思痛的同时,果断地举起了语文素质教育旗帜,以探索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其实,多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那么,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人们的期待是否如愿?

列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教师行为:

一味地放任自流与恪守“应试”;

过于依赖课件与电教文盲;

过于迷信模式与读写分家;

过早地写与“轻负担”地读;

重文轻感与生搬硬“道”(套)。

分析以上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从教者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又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芦画瓢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改革首先要从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开始,只有努力做一个主动学习型、勇于实践型、善于反思型、勤于积累型、敢于创新型教师,才会少些迷茫,多些理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从从容容地走进新一轮课改,并使语文素质教育这面旗帜,在新一轮课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鲜明与飞扬!

总之,社会在期待,世纪在期盼,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觉增强教育创新的紧迫感与主动性,全面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

请看,我的朋友──一位教育工作者与儿子的对话:

(儿子用“期待”造句:我期待着回到童年。)

妈妈哑然,后问:你才九岁,正生活在童年,金色的童年时期呀!怎么还要回到童年?

儿子答:我期待的不是这个童年,而是不用上学,也不用上幼儿园的童年。

此时,笔者不由想起前不久,北师大的肖川博士在新课程改革报告会上动情地诠释着《童年》这首校园童谣为什么打动了那么多孩子的心;不由想起了自己少年时期对“作文作文作死人”的感慨,想起了城市的孩子在课堂上一遍遍诵读着“嫩嫩的麦苗长出来了”,却不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农作物是啥物?

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师乃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它重启发──“豁然开朗”;重激疑──“不愤不悱”;重积累──“厚积薄发”。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启发式教学曾一度演变为“满堂灌”。教师被教材、教参牵着走,唯标准答案,唯分数,而不论知识的时效性、生活性、实用性,不论学生的语感与语文学习兴趣,学生成了答题机器。一直以来,教师感到“灌”得累,学生感到苦不堪言。媒体,乃至家长,学生对现今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评。社会各界大有声援之势。

当各界人士声讨语文教学禁锢思维、脱离实际、误人子弟时,没有一个语文教师不感到心痛与不平。难道这都是语文教师的错吗?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讲话与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关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措施,都让语文老师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咱们得解放思想,大胆地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了。

于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在痛定思痛的同时,果断地举起了语文素质教育旗帜,以探索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其实,多少年来,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其间,也涌现了许多名家和流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由师道尊严下的教师――这个教学的主宰者,逐渐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又是怎样的呢?特别是近年来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人们的期待更加迫切,而现实是否如人所愿?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了黄石地区处处呈现语文教改的新气象,教材在发生变化,教师们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教材不再神圣不可侵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改变教师主宰者的地位;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所在;自主·合作式教学、多元化评价等等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师的角色如何变换?谈自主合作学习,究竟要不要老师的导?要导的话,导什么,如何导,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下,就是我对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行为的一些思考:

一味地放任自流与恪守“应试”

现象之一:

如课例《冬眠》的设计:某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一份关于刺猬冬眠的研究报告。至于课文的训练要求,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合作的有效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在成果交流中的引导和评价,老师均没有进行预设,整堂课处于无序的状态之中。课的结尾部分,老师评议了两组研究报告之后,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虽然有一些学生发言,但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使人感到前面的自主学习环节落空。

教师观点: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得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位置摆正,教师应该彻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次。

思 考:难道一味地放任自流就是彻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吗?那还用教师干什么?可见,当前如何摆正教师主导的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必要。

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鲁迅先生曾以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老师不重视引导为例来形容其必要性:在暗胡同里瞎摸,有些人摸了出来,更多的人终身留在暗胡同里。我想这个教训必须记牢。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是无法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发展目标等要求。

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教师应起着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解疑辅导、因势利导的作用。

1.启发引导提出问题:研究表明,由教师提问变学生提问更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引导,能使学生有目的、较集中地提出问题。如《*鲸》一课的教学:教师为了使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联系鲸喷潮的动画、联系已有知识或生活见闻提出问题(鲸为什么是鱼字旁,却不属于鱼类?最大的鲸到底有多大?鲸为什么会喷潮?为什么鲸要集体自杀?为什么有的鲸要吃同类?等),以及在提问中学习提出问题,即与别人的问题进行比较、评价,把众多问题进行分类、综合,从中发现新的问题(鲸的喷潮是否与它的生活习性有关?鲸现存的种类有多少?鲸肉能吃吗?等),或归纳出主要问题(鲸的大小、种类、生活习性、进化过程、与人的关系等)。

2.点拨指导探究方法:学生在探究前,会产生预测,即对探究结果的猜想。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评判,应充分信任,并鼓励学生按各自的思路进行学习、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开拓思路,运用多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运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具体感知鲸的大小),从而感悟文本,产生个性体验。

3.解疑辅导攻破障碍:对于任何有价值的探究,学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有些困惑,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或生生合作解决。有些困惑(特别是学困生的困惑会更多)需要教师辅助、引导查找障碍,寻找解疑途径。如有的学生读了课文《*鲸》后,仍然不知道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老师只要指导他和小组同学把鱼类的特征与鲸的特征作一比较,结果就自然出来了。

在解疑辅导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导向性、多元性,使每个孩子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具有不怕困难的态度。

4、因势利导意义建构:学生获得了体验,那么,引导学生对所探究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整理、提炼、发展,从而构建新知;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对所运用的方法等进行反思,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或发现不足。

教师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而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观。

现象之二:

课伊始,让学生读课题或听故事开头,自由提问。然后,老师提出既定的主要问题(以知识目标为主),再带着学生读书、识字,找答案。课堂中,看不到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梳理出主要问题,进行探究解疑的教学过程,也体现不出老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意识。

教师观点:一味地放任自流将使教师无法面对考试,面对家长。而目前学校考评教师,学生成绩也是主要依据。因此,一味地放任自流肯定是不妥的。曾经尝试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开放课堂,但很难驾驭课堂,调控局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做到确保学生的知识目标到位呢?以上这种引导式教学可谓是恪守“应试”,一举两得。此外,以知识至上的一些老年教师不也是恪守“应试”,带班成绩斐然吗?

思 考:语文素质教育提倡以体验式活动教学为主,要求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个性,学会创新。如此恪守“应试”,求形式而不求内容,符合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吗?

●综上所述,一味地放任自流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恪守“应试”的做法也只不过是所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假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这正诠释了以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摆正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过于依赖课件与电教文盲

现象之一:

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独特性,它让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生动地再现出来。从而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老师少费了许多口舌,所以受到了很多上公开课或竞赛课的老师的青睐。从黄石地区近几年的评优课活动中节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可见一斑。然而,一些青年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来替代老师的导。

〔课例《瀑布》〕:老师在课伊始演示各国有名的瀑布或静态或动态的画面,在课中依据每节诗的内容或难懂字词含义演示相关情景,在课末来一个课件回顾后,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收集来的相关资料。至于如何引导学生结合所见所闻谈出个性体验,如何体验并有感情地读出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暗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等语感训练完全落空。

教师观点:现在不是提倡学生为主体,老师要少讲吗?瞧,一些教研员还手掐记时器,看你老师的讲授时间超过他的规定没有?这样做老师省事,多多益善。更何况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思维过程往往看不出课堂的活跃,多媒体技术使竞赛课增色不少。

思 考: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旨在攻克思维障碍或激发情感,不能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如此做课,学生依然处于接受状态,师生的交流处于盲点,怎能冠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名称呢?

在黄石八中、广场路小学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们均能运用自制CAI课件或虚拟网、互联网,和学生一起探究、交流。特别是黄石八中有计划地建起了〔完全由本校教师自制〕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随时调出资源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依笔者所见,这样才真正地达到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

现象之二:

三尺讲台上,教师左手拿着课本,右手紧捏一支粉笔,口中一遍遍地描绘着文中的意境。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还感到要讲的知识太多,四十分钟太少。倘若有人说到计算机,恐怕还略知一二,要提起信息教育,就摇头了。

教师观点:现在要上一节公开课非多媒体不可。瞧,那些年轻教师上起课来又要忙这又要忙那,可我什么也不会操作。唉,想想当年一支粉笔,一张嘴,不也照过吗?

思 考:这使我想到了中国解放初期那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我的婆婆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不过,这场运动中的文盲指的是不识字的中国人。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又出现了一种新文盲,人们通常称之为“机盲”。相对于教师行业来说,新文盲指的就是不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师。

●可见,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正确认识和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了“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对我们教师而言,无论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还是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都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创新意识。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反之,封闭自守的教学行为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过于迷信模式与读写分家

当前,读写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个性,对读写教学,对各种课型作出正确定位,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因而,模式显得愈发的重要起来。

现象之一:

低中高段三节课例《小猫钓鱼》、《*鲸》、《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先后展示,教学环节均出一辙:师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提出问题后,师说,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或讨论选材立意)吧!

再看三节课中,合作教学方式频繁使用,教师努力使其成为突出学生主体的特色:凡有问题必提出来讨论;同桌讨论、4人讨论、6人讨论甚至人数更多的大组讨论使之形式多样。而热烈的讨论之中总有不发言的或插不上嘴的学生,至于小组合作的分工与任务、形式与方法,小组合作的有效度与教师的参与指导等等都没能引起老师的重视。

教师观点:施教者主宰课堂,已风光不再。放得过多,有放任自流之嫌;问得过多,又有观念陈旧之嫌。最好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模式。况且这些模式一般都是由专家或权威人士提出来的。

思 考:模式不是万能钥匙,以不变去应万变,未必可行。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与学的主体千差万别,所以模式的运用应随不同课型,不同课文,不同课时而定。

现象之二:

在作文教学中最普遍的现象是,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中,给一个命题作文,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和空间中去挖空心思作出一篇或多或少带有虚情假意的文章来。学生对命题作文是否感兴趣暂且不谈,但对命题的理解,对素材的收集、选择、重组和创新,教师均忽视了以读为前提,不注重引导学生收集与命题相关的信息。

课例《桂林山水》的教学:一老师紧紧抓住桂林水与山的特点,让学生初读整体感知,细读理解词句,品读体会意境,再读情感升华。其间,通过观看山水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亲身感受或生活见闻,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兴趣盎然,感受富有个性,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观点:既然读有读的模式,写有写的模式,读写就应分家,以免读写教学分不清。

思 考:新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篇、段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运用技巧都值得一提,学生只有先模仿才有创新。其次,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能否定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读写结合就是中国传统教学的精华。今天,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法不也在全国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吗?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始终认为读写不能分家。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语

我们不难看出,其一,教学活动进程包括教师、学生、媒体和教学内容等四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其二,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模式不是定式,它随要素的变化又会成为变式。

以上,由模式的极端化而把读写分家,既没有认识教学模式的内涵,也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读写结合的要求。

过早地写与“轻负担”地读

现象之一:

黄石地区作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区,一直以来坚持运用直呼法拼音教学,为学龄儿童在不受识字量困扰的基础上进行提前阅读。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来说,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而正由于提前读写这一倡导,使很多孩子从学拼音起就对作文开始产生畏惧心里。

教师观点:教材、教参都要求学生从学拼音起就开始写话,多写多练肯定熟能生巧。比如实在不会写的学生,抄抄作文选也未尝不可。

思 考:《语文课程标准》为了适应现代生活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语文低段教学本应以读、说为主,一来六七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发育不全,过早地写容易肌肉劳损;二来孩子书面表达能力差;三来写话时间长,孩子缺乏户外活动,即对健康无益,又易产生学习厌倦感。

现象之二:

在全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大环境下,相当一部分教师把语文书当做学生唯一的读物。

教师观点:提前读写使孩子累,老师也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减负”,严格规定了学生在校时间与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原来的教辅材料一扫而光,看来是让学生轻负担地读书。只要抓住一本语文书,要求他们读熟读透就可以了。

思 考:光凭一本教材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吗?可见,正确地理解“减负”精神十分重要。

●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它还表现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教育部出台《关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决定》,旨在把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领悟、内化、运用,是我们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重文轻感与生搬硬“道”(套)

受前苏联文学分析法的影响,以前中国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详尽的讲解与分析。这种以老师的理性分析替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的做法受到了批判。因此,我们的一些教师要么就课文讲课文,要么就课文套道理。同样,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性体验。

现象之一:

“注·提”三年级课例《小珊迪》的教学:师问,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珊迪美好的心灵?生1念,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可怜的小利比……我死了你怎么办呢?……”生2念,珊迪受伤了……说不定会死的……

又问,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珊迪很可怜?生1念,身上……小脸……赤脚…… 生2念,“请您现在就买吧!……”男孩子乞求道……

教师观点:小学生认识有限,把书读通读懂就行了。只要学生能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就是把书读通读懂了。

思 考: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只停留于课文表面的阅读如何落实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呢?众所周知,要使学生体验感悟到文中的情感色彩,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的审美观,必须融入教师的情、学生的情。要激起学生的情,必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外表去体会人物内心,联系生活见闻或亲身经历进行对比体验。如《小珊迪》一课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的设计片断:

一、情景导入──诵读课题,启动情感。出示小珊迪买火柴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他和弟弟靠卖火柴为生,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穷苦的生活。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名叫小珊迪。学生诵读课题。

二、任务驱动──通读课文,确定研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讨论,多数学生认为“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这句话。]

三、自主探究──细读课文,领悟研究方法。 教师引入: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把你认为最能表现小珊迪美好品质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师:谁来说说,你从课文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小珊迪的美好品质?

生1: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

师: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珊迪的美好品质吗?不能!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能不能找到可以联系的句子?[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了,并从他身上轧了过去。 小珊迪的腿被马车轧断了,还派弟弟给我送来找回的零钱,说明小珊迪很诚实。]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了珊迪的美好品质──诚实。]

生2:小珊迪卧病在床,一看见我难过地说:“……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当我答应照顾弟弟时,珊迪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是表示感激,可以看出小珊临死之前还想着弟弟。

[学生通过抓住描写珊迪外表的句子,读懂了珊迪的美好品质──善良。]

生3: 珊迪又冷又饿,如此可怜,却不向我乞讨,而是再三乞求我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一盒火柴 。这比起社会上有些不愿劳动,而以乞讨为生的人来,他多么令人敬佩啊!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见闻读懂了珊迪的美好品质──饱受饥寒却不愿讨饭。]

四、交流反思──品读课文,产生研究体验。师生评议研究方法,概括出:“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的外表,联系自己的生活见闻,体会到了珊迪的美好品质。同学们,能用这些方法来研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些方法,再次研读第11.12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那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略)

现象之二:

某一教师执教《小珊迪》:课中,老师引导学生读中理解、演中感悟小珊迪美好的心灵。课末,师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均未达到师的要求。老师的小结是,这篇课文通过小珊迪的悲惨遭遇,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教师观点:学文悟道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所以分析完课文内容后,一定要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思 考:“因文悟道”是我国历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而这种生搬硬套的“道”只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学文悟道应是指学生在理解、品读文章中去悟道,才能悟出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认知水平相符合的道。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健全的人格必须是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在师生交流中,在个性体验中养成。

综观以上种种,我们不难看出,形成这些教学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从教者未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对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实践、反思不够。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芦画瓢一蹶而就,一帆风顺。改革首先要从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开始,只有努力做一个主动学习型、勇于实践型、善于反思型、勤于积累型、敢于创新型教师,才能少些迷茫,多些理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从从容容地走进新一轮课改,并使语文素质教育这面旗帜,在新一轮课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鲜明与飞扬!

总之,社会在期待,世纪在期盼,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教育创新的紧迫感与主动性,领悟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4: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