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W-A-S-H提问模式在我国课堂的转变运用
──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 陈娟
               
  摘要:W-A-S-H(We All Speak Here)作为国外的提问模式,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有所转变。《心田上的百合花》课例充分体现了W-A-S-H模式在我国课堂的转变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的W-A-S-H(“Want—Assimilate—Sift—Hearken&Hearten”)模式。


  关键词:W-A-S-H模式 提问 讨论 排序


  一、W-A-S-H模式


  W-A-S-H(We All Speak Here)是Se.John 1999年提出的经验学习策略,这一模式为学习者(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习者可以探索、讨论和交流他们对于某个问题、观念等的想法和情感,让学习者们在“All Speak Here”中,擦出思想火花,共同解决问题,并创生出新的问题或想法。


  W-A-S-H模式包括四个问题:为什么(具体的经验)什么(反思性观察)如何(抽象概念化)和“假如…会怎样”(积极的实验)。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模式为:所有参加实验的学习者分成小组,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列举出尽可能多的反应,而后对所列举的反应进行排序,记录并保存这些反应。(如下图)





  这个过程中要强调两点:一是“问题”的设计与表述,小组所讨论的问题必须要适合讨论,有讨论的必要和价值;二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引导作用,以免离题或是低效率。


  二、W-A-S-H在《心田上的百合花》中的运用


W-A-S-H是国外学者的实验结果,对于我国来说,W-A-S-H模式的运用还需经过本土化的过滤,具体运用到课堂实践中还需根据我国课堂的现实情况进行一定的转变和适应。下面仅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例,谈谈W-A-S-H在我国课堂的具体运用。


步骤1:教师导入:花儿大多开在园地里,田野里。今天我们来欣赏林清玄的散文,(齐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课堂上学生的共同回答:百合花为什么长在心田上)


步骤2:教师分小组:课堂上为了方便均是以前后座位为进行分组的。


步骤3:小组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本课文为六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文,学生在课前都会有一定的预习。对“百合花为什么长在心田”这个问题全班进行激烈地讨论,最后大家得出了许多的答案和可能:


1.百合花的生长地点非常艰苦,那种在逆境中生长的精神,感觉像长在心田上;


2.百合花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根,直直地挺着胸膛,这种努力和坚强感觉像长在心田上;


3.野草中的一点白,那种纯净感觉像长在心田上;


4.晶莹的水珠,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感觉触动了心田;


5.秀挺的风姿,在野草中的突出,感觉像长在心田上;


6.百合花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她的坚强、自信和执着让人感觉到了心灵之美;


……


步骤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提出的可能答案排序。对于这个问题的排序主要是根据课文,小组进行讨论区分,将这些答案根据对“百合花长在心田上”问题解释的说服力,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在这个排序过程中,几乎每个小组都产生了一定的争论,小组成员有时意见很难达成统一,教师在其中进行解释和引导。尤其是在答案1.2.6的排序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并不一定要有准确的答案,关键是要知道小组对于自己所排顺序的解释。


步骤5:每个小组三至五分钟呈现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解释原因。(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在黑板板书的、陈述可能答案的、陈述排序的、陈述原因的)如果有疑问课堂上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答。


步骤6:教师提出迁移运用题(选做):


选做题一:假如有株刚生出来的小百合,看到自己长得象野草,就意志消沉,没有信心,如果你是他的同伴,你会用怎样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劝导它?模仿课文中的语句写写。


选做题二:生活中有很多人像百合花一样的人,虽然不惹人注目,但却以不懈的努力证实自己的存在。例如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不计个人得失的小班长,无怨无悔的幕后工作者等等,请模仿课文的语句来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步骤7:教师评价并总结。(文章通过对百合花的生长过程,体现百合花纯净、结白的外在美和坚韧、刚毅、不张扬的内在美)


案例的具体过程从下面图表中将更清晰地看出W-A-S-H模式的运用:





三、W-A-S-H运用的课后反思


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还是要紧扣文章内容的。从W-A-S-H的运用浅尝来看,并不是每节课每篇课文都能运用这种提问方法的。还是要根据特定的内容来安排,而不能为了用方法而用法。像《心田上的百合花》这篇文章根据“百合花为什么长在心田上”这个问题,通过小组的讨论基本上全文的感情和中心思想就出来了。而后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握和欣赏文章的语言了。因此,这篇文章用W-A-S-H方法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2.小组的划分。我国的课堂是秧田式的座位安排,这和国外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分组的时候,为了方便和保持课堂秩序,一般都是前后座位的同学为一小组,每组四至六人。这样分组自然无法顾及到组内的一些其他因素,如各组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否一样?每组是否有个能够统筹安排的核心人物?等等诸类的问题是很难考虑进去的。


3.讨论的效率。讨论是否有效可以说是整堂课的重点。这里的有效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讨论”,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生在小组中不发言,只是听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教师要对于这类“弱势群体”给予关注,鼓励其参与讨论;二是讨论时间的安排,讨论时间过长就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讨论时间过短便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师走动,观察各组的讨论进度,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安排合适的讨论时间;最后便是讨论内容的把握,教师在教室走动时要在各小组间听听他们的讨论内容,以免有的小组一时兴起就讨论起无关的话题。


4.小组意见的调和。小组讨论时有时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如果小组成员在讨论后有统一意见也可,如果没有统一意见,教师可在其中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调和,在很多问题上,尤其是文科,经常不一定要统一答案,只要大家都说得有理,也可。另外,还要鼓励各小组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5.迁移题材的选择。迁移题材的选择一定要紧扣文章内容,并和同学的讨论相结合起,既是对讨论的巩固,又是学生灵活运用的机会和方式。


6.整个课堂中即达到了课文的教学目标,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并且通过对话和讨论自主建构。


四、W-A-S-H在我国课堂运用的转变




以上通过对案例课的反思提出了W-A-S-H在我国课堂运用中的一些注意点,通过实践,我感觉W-A-S-H在我国课堂中的运用必须要本土化,因此要有一定的转变。其程序大致安排如图:





W-A-S-H从原有的“We All Speak Here”到这里转变成“Want—Assimilate—Sift—Hearken&Hearten”,在一定意义上说更适合我国的课堂教学情况。在W-A-S-H模式本土化的条件下,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运用W-A-S-H提问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因学施教 适时而授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几种做法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枫溪小学 蔡灏淳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这种做法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跟其它学习方式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必须有较充足的时间、资源和设备为保障,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而这些不足恰恰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当前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坚持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流的同时,适当地运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下面以《将相和》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本人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几种做法。



  一、“点”于杂乱处



  案例:新课伊始,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了解课文讲述的三个小故事。当大部分学生初读完毕之后,我组织学生交流首轮探究的结果──觉得哪些生字的读音或字形应该注意?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侮辱”的“侮”是上声不是阳平、“和氏璧”的“璧”下边是“玉”不是“土”、“抵御”的“御”中间不是“缶”、“荆条”的“荆”字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学生们说得很多也很乱,根据学生的发言,我及时将往年学生经常出错的(也就是上面这几个)一一写在黑板上,当学生汇报完毕之后,我边肯定他们的发现边用红色粉笔在上述生字容易弄错的地方一一做上记号,并认真地告诉学生这些地方很容易弄错,要特别注意,然后又要求学生们再认真地看一看、读一读、记一记……在后来的测试中,学生对该课生字掌握的情况令人满意。



  思考: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在个性、学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且“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探究中,学生的发现、体验或感悟往往是片面、零碎的,他们的交流汇报也往往是杂乱的,这很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和发展(以前我尝试过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发现难点、交流难点之后自己识记,虽然上述难点学生也都发现了,可结果却不尽人意──测试下来出错的情况很严重)。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的发现、体验或感悟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时,教师必须及时地根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保护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及时加以归纳、总结,帮学生点明重点,并有目的地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以巩固学生探究的结果,确保学生探究的质量。



  二、“评”于焦点处



  案例:在学生感知课文讲述的三个小故事之后,我着重组织学生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相关内容,独立设计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探究。几分钟之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设计的问题:“赵王接到秦王的信后为什么非常着急?”“秦王为什么要把蔺相如请来?”“蔺相如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为什么还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蔺相如对秦王说:‘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如果秦王强逼他的话,他真的会撞吗?”……我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之后问学生哪个问题最有研究价值,一番比较之后,学生们的目光大都落在“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的?”和“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这两个问题上,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先“采访”了两个问题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他们都说是根据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进行设计的,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并强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要注意从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入手,围绕文章题目、重点词句进行设计;然后我又充分肯定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者,并指出他能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设计的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深一层,因此更有研究价值,还要求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从更深的层次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接着,我组织学生围绕他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



  思考: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心悱求通、口愤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时,教师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往往会出现类似上述情况的一些探究焦点,教师要善于把握并利用这些焦点,在学生心悱求通、口愤难达的时候,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优点,推广先进的经验,传授新的知识或方法,便能不露声色地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此时的接受性学习,便如画龙点睛,能事半功倍。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一些重要问题的探究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认知的冲突,从而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探究焦点,使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示”于困难处



  案例:在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时,学生们很快找出相关的词句并根据词句说出自己的理解,其中“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几句是重点,当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他们的理解──从中体会到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后,我让他们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读得不是很好。于是,我又引导他们再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当时的情景入情入境地又练习了一阵,虽有一些进步,但仍不是很好。迫不得已,我向学生们“请求”了一次朗读的机会进行范读,在学生们的掌声响过之后,我又范读了一遍,不过这一次我要求学生用心揣摩,并大胆向我挑战。两遍范读之后,学生们进步很大,很快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当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好之后,我又和他们一起总结从进步中悟出的一些朗读技巧……



  思考:对于方言区的学生来说,有感情地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直到六年级,在朗读的指导方面仍是一个难题,在教学中,往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已很到位,但在朗读方面却无论学生怎样探究,教师怎样启发、指导,学生们都无法提高或提高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作必要的示范,让学生通过模仿,有所突破之后再做必要的点拨或小结,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的探究碰到较大的困难,停滞不前,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讲解仍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必要的示范,通过示范,直观地传授一些必要的知识、方法与技能,以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四、“讲”于空白处



  案例:当学生们解决了“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这一核心问题之后,我选择了另一个问题检验他们探究的效果,即“蔺相如对秦王说:‘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如果秦王强逼他的话,他真的会撞吗?”学生们都说会,因为通过学习知道蔺相如是一个勇敢、不畏强暴的人,有的学生还说从“理直气壮”、“就要”等词看出蔺相如已经做好了撞的准备。从这个结果看来,刚才的探究效果还可以,但我并不满足,继续问他们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人举手,我让他们快速地浏览一遍相关内容,还是没有人举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蔺相如应该不会撞,因为他是一个机智的人,他之所以说要撞,只不过是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用跟璧同归于尽的话语来吓唬秦王罢了,如果秦王强逼他,他可能会另想办法来保护璧,因为我从第六自然段中知道他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向赵王许下了诺言──一定把璧送回来。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学生们都表示同意,我继续说道:“不过我也同意大家刚才的看法,因为蔺相如真的很勇敢!……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说得有道理就是对的!今后我们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千万不要满足于一种认识、局限于一种思路,这样,我们看问题才能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大部分学生都若有所悟地朝我点头。



  思考: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对文本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精妙的语言理解不透、体验不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无法比较全面、客观地去分析问题等现象。此时,学生的发现和体验往往存在着一些“空白”,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填补,学生的探究质量将大打折扣。当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类似的“空白”时,教师应及时地进行必要的讲解去填补他们的“空白”,帮助他们提高,以优化探究的效果。当然,教师讲解的内容不应局限于知识的层面,而应关注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及系统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做法还有很多,我们无论采用哪一种,都要注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究情况、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因学施教,适时而授,努力把新的知识、方法、技能(甚至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接受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接受,在接受中提高。这样,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便能与探究性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成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③的重要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善待学生 培养信心

──特级教师于永正课堂教学艺术的启示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枫溪小学 蔡灏淳



信心是促使人保持积极态度和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①的重要前提,因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往往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则往往基于学习自信心的增强。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还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学习、发展。课改至今,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仍是一个难题,虽然许多老师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必须善待学生,但应该如何善待学生却心中没底,在这方面,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以他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下面结合其课堂教学的几个精彩片段谈谈本人的几点认识。



镜头一(《新型玻璃》教学片段)③:



生:(读)“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



(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破”字读出来了,第三遍读对了。向人介绍介绍你的经验好不好?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生:要看准课文。



师:对!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



生:三遍!



师:三遍不行,四遍!反正多着呢!(笑声)这就是你的经验。



生:(读)“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种(把“层”读成“种”了)……



师:再读这句话。



生:(读)“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



师:对了。



生:(接着往下读)“……这种玻璃叫做(该生添了一个“做”字)‘夹丝网防盗玻璃’。”



师:很遗憾,多了一个字,再读一遍。



生:(读)“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师:你很顽强,不怕失败。(笑声)屡败屡战,直到胜利!请接着读……



思考: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像这样的镜头实在太多了。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问题(哪怕是极为细小的)时,他往往不急于直接指出或让别的同学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并适时帮助学生总结、推广经验,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虽然这样一来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但于老师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的教学计划,这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就是真正的善待学生!反思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呵护与帮助已逐渐代替了挖苦和训斥,但能真正做到像于老师这样耐心的有几个?能将这份耐心持之以恒的又有几人?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语文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必须有很大的耐心。因此,善待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



镜头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④:



师:……读完了,请再次观察这四个字:“苏、艺、奉、唐”。现在推荐四个小书法家上来分别写这四个字。



(学生上黑板写,态度认真)



师:字写得好的圈红圈。(边评析边圈点,在圈出明显较好的一个字后,又端详起另三个写得实在一般的字,不一会他面露喜色,将两个写得好的偏旁也圈了出来,“苏、奉、唐”三个字都得了红圈)这个字(指学生写的“艺”字,这个字写得不好)哪里圈红圈呢?就圈这里吧,这个折写得很有味道!(郑重地在“艺”字的折角处圈了一下)……



思考: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乏的不是美,而是发现。”读了于老师这个教学片断之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罗丹的话──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的亮点和成功也是无处不在的,而我们往往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于老师是一个独具慧眼的人,就如案例中对学生书写的“艺”字的折角处这一极不起眼的“亮点”的发现一样,他特别善于从学生的失败中找“成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并恰到好处地加以“放大”,恰如其分地加以肯定,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而整个过程往往是那么真实、那么自然。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虽然有点片面,但也不无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像于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和成功,适当地加以放大、及时地夸一夸,只要夸得合理、夸得真诚,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语文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学习态度就会越来越积极,学生也就很可能会越来越优秀。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鼓舞”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及时捕捉学生真实的“亮点”,恰到好处地给予“激励、唤醒、鼓舞”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善待学生,要善于发现!



镜头三(《望月》教学片段)⑤:



师:实话实说。如果我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比平常多读几遍。为什么?为了给班级争光,为了让于老师满意呀!养成预习这个习惯非常好。课文读得怎么样?



生:我能流利地读下来了。(该生是男同学)



师:那我就请你,你再邀请两位同学一起读读课文,好吗?



(该生邀请了两位男同学)



师:你不能都请男生,也要给女同学一次机会嘛。再换一位女同学。咱们不换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学好吗?



(该生又请了一位女生。老师为他们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从头至尾读了一遍……)



思考:这是于老师在执教《望月》一课时的一个不大起眼的细节,然而,这一细节,却极其真实、极其充分地体现了于老师善待学生的境界──面向每一位学生,真正发自内心、无微不至的!在片断中,于老师原本是想要求学生把自己邀请的两位男生中的一位换成女生,却又突然改变了主意,为什么呢?他在课后的反思中提到:“当时我想,不能换!否则被换下来的男同学也会不好受的,于是决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学生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多好的老师啊!善待学生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于老师以他朴实的行动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能像于老师一样无微不至地、小心翼翼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就一定能与日俱“增”,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也会日益深厚。因此,善待学生,要面向全体、无微不至!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并认真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作为语文教师,要无时无刻地关注、善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学力较差的学生),力求更好地在每个学生身上“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促其“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为其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语文教学,我的新思考



山东青州实验小学 张杰



  
最近,学校举行了“特色课堂”教学大赛,全校五十多位中青年教师每人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大家聚在一起,评课、研讨,尽管每天的工作忙碌了许多,但一路走来,大家却觉得日子很充实。我很庆幸自己每天都有机会聆听大家的课堂,不时也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我感到了收获的喜悦,也产生了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怎样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



为了准备一节课,我们的老师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花时间钻研教材、悉心备课自然不必说,更有很多教师找来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教学案例进行“解剖移植”。课备好了再试讲,一个班不满意再来第二个班,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反复推敲之后,方才一颗心落定,然后才肯走上讲台。之所以这样做,一句话,追求完美。然而,也正是这所谓的完美,让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缩手缩脚,急于将备课的内容讲完,甚至经常出现越俎代庖,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情况,学生只能充当看客,充当老师导演的剧本中的小丑。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是一脸的木然。敢问:这是否是一种完美?



记得2004年,著名教育专家窦桂梅来青州做课,我执教的班级有幸和她一起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事先没有打招呼,也没有试讲,课堂上,她就那样轻松地走近了学生,先是和孩子们一起背古诗,然后是读课文,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水到渠成,教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走近了学生,孩子们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名师的存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是那样轻松、自在,最后,双方在达成了情感共识“人,要好好活!”的主题后,在激情朗读中课堂达到了高潮。



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品,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经营与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独占课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课堂都不可能健康、和谐,更谈不上“完美”!



思考之二:怎样的课堂才是“生成性”的课堂?



在评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对“生成性课堂”还是情有独钟的。因为动态的生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预设”,使更多的鲜活的元素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它令人耳目一新,有时可以说是为之一振,然而要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生成,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教师有非凡的掌控能力,需要高超的教育机智。



这是一堂低年级的阅读课《春到梅花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许多有关梅花的精美图片,在“带领”学生欣赏了梅花山的梅花之后,学生有感于梅花的晶莹、美丽,神情激越,此时正是深入文本进行阅读的好时机。然而,此时教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到梅花山,最想做点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拍照留念”“驻足观望”“绘制图画”。忽有一生站起说:“我想折几支梅花带回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开始指责该生的做法,这位教师也加入了这场“声论”之中。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如果去春游,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话题更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大家的激烈讨论中下课铃响了。这位教师这才意识到这是语文课,敷衍着说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而草草收场。



这堂课从表面看,师生间的互动确实体现得十分到位,而且也生成了新问题,然而将这“折花对不对?”“春游该做什么?”的讨论作为语文课的全部,与学习语言的初衷相差太远,基本的文本资源都丢失了,何谈“生成”?



思考之三:怎样的阅读才是“个性化”的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上,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样的声音,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它说明我们的老师已经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来了。然而,课堂上更多的情况却是学生的读书浅尝辄止,课文没读上两遍,教师便匆匆开讲。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就不可能对文本有深刻的解悟,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化解读了。学生在没有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在“请你说出自己的感悟”这样的苦苦追问下,信口开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读书粗枝大叶、说话不假思索的习惯。读书不做深入思考,就直接发表意见,问题不是从文本中产生,而是来源于自己琐碎的、甚至是片面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课堂上,有多少对文本的误读被认为是“个性化解读”,而事后被教师自己发现而后笑。有时,课堂上学生这种表面上的回答积极、你说我辩却也被冠以“课堂活跃、师生互动热烈”的幌子而大行其道。孰不知,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能是贻害无穷。



思考之四:怎样的语文课才最有语文味?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会读书、写字、作文的方法,养成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习惯,逐渐形成语文素养。我想,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要深知这一点。



曾经观摩过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这些名家的课堂,他们的课堂上,我们丝毫看不到浮华与造作,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贴近自然的本真,那是一种纯正的语文的味道。



曾经见到于老伏在黑板前认真书写课题的身影,转过身,轻轻地对孩子们说:“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就一定要认真!”曾经想起薛法根给学生讲解“钓”和“钩”的区别,“这点便是鱼饵,这钩便是鱼钩,小朋友,记住了吗?”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贾志敏老师利用热线电话指导孩子作文,一句话,一个词,有时一次辅导就是完整的一篇作文,就是整整的一两个小时。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课堂上,有时我们喋喋不休地讲解文章结构、讲解写作特点,学生能听懂吗?我们步步追问,学生就会产生独特的感悟吗?不,这完全做不到。让学生们坐下来,静静的读书、思考,和他们一起走进文本,悄无声息的走进去,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语文,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多读一点书,多背一点美文,为孩子的未来多积蓄一点精神的饮品,我想,这就是真正的语文,我想,这样的语文才最有语文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小学语文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鑫星小学 祝凯





内容提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多种教学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整合,首先分析在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时存在着忽视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主导作用弱化、轻视基本教学手段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即坚持科学性、注重择优使用、加强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强调辅助性、注意适时性、追求实效性。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运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教师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存在问题



问题之一:忽视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



一些教师为了显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考虑实际教学效果,一味地赶时髦,以录像代替讲解,以录音代替范读,以投影代替板书,忽视了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



问题之二:主导作用弱化。



一些教师上课时主要精力用于使用各种媒体上,对课堂气氛的调控、教学节奏的把握、师生情感的交流无暇顾及,教师主导作用弱化,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之三:轻视基本教学手段。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除了声音,其体态和表情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听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范读,借助录音机一放了之,有的甚至自己录音,然后再到课堂上播放。课堂板书,有些教师一个粉笔字都不写,全借助投影仪来投影。



二、对策思考



(一)坚持科学性



多种媒体辅助教学要以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宗旨,而不是研究怎样运用更多的电教媒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在媒体的选择和操作上要加强科学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并不是使用的媒体档次越高越好。



(二)注重择优使用



教师在选择媒体时,必须从教学过程的整体出发,全面考察多种媒体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何时、何处、使用什么媒体,真正发挥多种教学媒体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优势。如一位教师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向学生展示了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儿穿梭在斑斓多姿的珊瑚丛中,听到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再随机点击图中的海参、章鱼、乌贼,它们都活灵活现地动起来。这些生动的影像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学生一下子如同置身浩瀚多彩的海底世界。很显然,这里多媒体的使用效果比教学挂图、电视录像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加强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



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应该优化组合、联合作战,这样才能发挥各种媒体自身的优势,增强整体效果。这里的整合指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因为尽管电教媒体具有传播知识密度大、形象直观等传统媒体所欠缺的优势,但也存在使用复杂、备课时间长、使用过多抑制学生的想像力发挥等不足。而传统媒体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因素,正确处理好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如用粉笔书写更清晰、直观的板书,就不必用投影;在书上就可看清楚的插图,就不必用电脑显示等等。



(四)强调辅助性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准确定位。语文课的学习对象是语言文本,不是影视欣赏。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根本,其它任何形式都只能从属并服务于语言学习。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兴趣、导思引悟的优势,但不能让多种媒体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五)注意适时性



适时性原则是指要把握好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教学媒体要在最合适的时候进入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火候”,适时地运用教学媒体,达到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一般情况下,当学生思想分散、注意不够集中时,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重要、需要强化时,运用电教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路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教具学具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位教师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课前所准备的物品演示捞铁牛的过程,再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了陷入河底沙中的铁牛被徐徐拉出水面的过程。教师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各个重点词的含义,以及“船里的泥沙慢慢少了”和“船身慢慢向上浮”的关系等。整节课,教者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并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获得的知识丰富而扎实。



(六)追求实效性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教学媒体,切忌凑热闹、搞形式。语文学科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直观应该有个度,不能把原本文质兼美、魅力无穷的课文图解成五颜六色的画面供学生观看,而忽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根本目的。教师要本着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多种教学媒体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合理运用。运用得当可以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则会事与愿违。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严格遵循使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原则,做到教学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优越性,实现多种教学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语文教学突破点的思考



黄石开发区汪仁小学 汪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如果没有吸引力,按部就班,刻板单调,波澜不惊,学生只会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恹恹入睡。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曲折便是死水,课无波澜便是枯课。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趣味盎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呢?笔者认为:“以‘点’导学,活化课堂”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问题的理论断想



所谓“点”,指语文教材中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等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契合点,是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兴奋、紧张、疑虑、企盼等心理变化的突破点。



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作了恰切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其中所说的“愤”、“悱”,就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即突破点。《孙子兵法》有样一则对话:“齐威王曰:‘地平兵齐,合而败北者,何也?’孙子曰:‘阵无锋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齐威王问大军事家孙膑:‘地形很好,士兵也很齐心,为什么打了败仗?’孙膑回答说:‘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这一典故充分说明两军对垒,能否突破一点,向纵深进军,往往是能否夺取全局胜利的重要关键。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刘熙载认为:“多句之中必有一句为主,多字之中必有一字为主(《艺概·经义论》)。”这些“为主”的字句,或表现主旨的致力点,或是情景双关的纽结,或是作品意脉的焦点,或是全文的纲领。通过它们可窥视中心,提携全文……若启发学生以“为主”的字句为突破点,锲入进去,巧妙导引,就可以揭示作品的内蕴和艺术特色,探明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沉着而生动、简要而丰富的教学风采。毛泽东同志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军事思想,借用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即教学突破点。伽利略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教学突破点就是这样一个支点,只要把握准确,精于创设,恰当引导,就能达到教学目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是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情境的出示,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客观的情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调动儿童的情感参加学习,让学生在其中观察、体验、思考、想象。



情境创设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根据课文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巧妙设计。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创设一种悬念式的突破点,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文中对敌我两支队伍的行军阵容分别用了两个比喻句,一是把敌军比作“长蛇”,一是把我军比作“长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这一突破点把两个耐人寻味、扣人心弦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使其心理上产生一种疑惑感,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之势。这个突破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勃勃兴致呢?又如《草船借箭》一课在创设突破点时故意造成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将课题改成《草船骗箭》。这一突破点的提出,与课题造成了落差,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想一想,说一说,试试看”的引导下,学生兴趣顿生,像听到冲锋号声的士兵,心灵和思维迅速向前直冲,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激烈而新颖的发言,使课堂焕发出了无穷的魅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时,教师需要创设启疑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从静止的潜隐状态到活跃的显现状态,积极思考问题,披露隐含的疑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将相和》一文时,笔者曾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相和》一文写他们和吗?请你联系课文实际,谈谈将相不和的原因和表现,看谁说得深,说得妙。”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目光中写满了惊奇。说完,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说说将相不和”几个字。这一突破点像一阵意想不到的及时雨洒入学生心田,撩拨着他们的心弦,使其骤然陷入一种教学的特殊性之中,营造了一个自由发表见解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各持己见。



三、发展思维,提高整体素质。



创设教学突破点,是要制造一种情境来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目的是要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武松打虎》一课,可设计这样的突破点:武松的“勇”可以通过课题、打虎的过程来体会,这不难理解。而武松的“智”却躲在深闺,请同学们再从“一闪”、“一跳”两个动词中细心体会。同学们先是一怔,继而有的凝神细想,有的默读沉思,有的三五讨论,有的设身处地。不一会相继发言,在教师点拨、引导下,终于从“一闪”、“一跳”两个动词中窥见了武松睿智的性格特点。原来武松三次“一闪”,不仅可以看到武松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超人胆略和不凡功夫外,还可见其“虎进人退、以守为攻、彼竭我盈”的心计和智慧。武松的“一跳”更显出其大智大勇的远见:跳近了会葬身虎口,跳远了不能“就势抓住大虫的顶花皮”,打死大虫。从中也可以看到,武松当初“一闪”决不是消极防御,而是在防御中注意了虎扑的起止距离,作好了进攻准备的智慧灵光。这是通过突破点,利用关键词语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又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抓住文中“眺望”一词创设突破点:“董存瑞站在‘桥底中央’,两边是河床,怎么能用‘眺望’一词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有关词语,说说‘眺望’一词是否用得准确?”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很快又回到了课文中。一会儿,学生发言,有的说,董存瑞站在桥下,看起来站得低,可他不顾惜自已,要炸掉桥上的暗堡,思想很崇高,所以说能用“眺望”一词;有的说,董存瑞为了消灭敌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定比别人站得高望得远,“眺望”一词没有用错;有的说,课文前面有个“巨人”一词,既然是“巨人”,那么,他站在哪里都能用“眺望”一词;还有的说有“巨人”一词作铺垫,后用“眺望”一词作回应,前后联系起来看,“眺望”一词就显得十分准确了……。就这样,同学们紧紧围绕突破点,瞻前顾后开展思辩,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愉悦性和前后联系性。



四、激励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哲学家康德说过,想象力作为一种创新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新力量,它从实际所提供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教师要围绕曾经作用于学生的事物创设教学突破点,开掘学生大脑深层的表象,进行场景迁移,事物加工,情景升华。在以《假如我是……》为题的作文时,我就鼓励学生要充分回忆,大胆想象。同学们的思维像放飞的小鸟,冲破束缚,与大千世界联系起来,以他们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为基础,写出了一段又一段散发着童稚的想象作文。其中有一个同学的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北京奥组委主任》,他写道:我要让“神八”飞船带着奥运圣火,传遍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我要让“东方飞人”刘翔到火星上去跨越,展现地球人的力与美;我要让全宇宙来分享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和喜悦,邀请月亮参加闭幕式的狂欢,并与奥运会力量运动项目的冠军进行拔河比赛……这一招既灵动活泼,又引人遐想,激发了平时作文课上没有的热情,使学生的作文进入了创新的崭新境界。



又如,《月光曲》一文写到贝多芬为兄妹俩演奏月光曲时,那美妙的音乐深深打动了兄妹俩,听着音乐,他们仿佛看到了初升的月亮,波光粼粼的大海,翻滚的浪花……。教学进行到这里时可创设了如下的突破点:“我们没听过《月光曲》,可我们听到过《国歌》,请你学习兄妹俩听《月光曲》时看的那样,展开想象,说说听到《国歌》时看到的景象。”其中有位同学说:“随着《国歌》那雄壮有力音乐的响起,我仿佛看到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升起,那红日越升越高,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波起涛涌,一泄千里,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太阳光照在长城上,长城显得更加雄伟,它蜿蜒盘旋,一直伸向远方。猛然间,像有万千人马在向前疾驰,那阵容,那力量好像什么东西都阻挡不住似的,地向前,向前……”音乐的旋律与看到的景象妙合无垠,“猛然间”一词后的句子,又写出了音乐的变化。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创新。引发学生想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突破点是撬起语文教学无穷魅力的杠杆,突破点是统帅课堂教学过程的纲领;突破点是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钥匙。小学语文课文,有的障碍丛生,有的充满悬念,有的曲折生姿,有的落差很大,有的峰回路转,有的反向蓄势……这一切为我们教学突破点的创设提供了条件和用武之地,所以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实际及个人教学风格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穿插写作背景拓宽文本视野的尝试

深圳市上芬小学 马强国



近年来,新课标入选了较多震撼心灵、情真意切的散文,如《生命 生命》《鸟的天堂》《秋天的怀念》等;也有较多刻画人物、颂扬真善的文学作品,如《穷人》《触摸春天》等,如果想在教学中使学生体悟到位,必须适时灵活的穿插作者的身世、写作的社会背景或者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样,有利于拓宽文本的视野,消除文本视野与学生视野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融入文本的情境,使学生、作者和文本融为一体。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识文”与“识人”

【案例】

执教《穷人》(人教版第十二册),我带领学生从两方面读进文本、读进人物的内心世界:1.带领孩子们走进桑娜和西蒙的家,感受穷人的贫寒与母性的温情;2.带领孩子们走进桑娜夫妇的内心世界,感受穷人淳朴与善良的心灵。至此,孩子们已经在文本里踏实地走了一遭,穷人的生活状况印在脑海、穷人的美好心灵也触动孩子们的心,唯一遗憾的是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认识还是浮光掠影,怎样使孩子们“识文”与“识人”兼得,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如果是你走进西蒙的家看到两个与死人同在的小孩,你会怎样做?

生1:我会犹豫,因为我还没有能力抱养他们。

生2:我会请父母帮忙,领养他们并带他们来校读书。

生3:……

师:作者也是一个心胸博爱的人,出示材料(课件):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放弃贵族生活自己设计了平民庄园。他经常到最穷苦的村子里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1859年到1862年之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任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因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为实现平民化的夙愿,他第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师:你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出示课件(托尔斯泰的坟墓)

生:惊叹、敬佩、肃然……

师:托尔斯泰的坟墓至今还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这个名字都见不到。但是那里却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

生:(齐读)这里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

【反思】

“一方矮矮的土堆”和“一个贵族伯爵对贫民赤诚相助的人生”,“生”与“死”的写真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个文学巨匠伟岸的人格突然间丰满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此刻,我们认识的不仅是那些充满母性温情的穷人妇女,不仅是那些为生计奔波心存善根的穷苦劳动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触摸到了作者的心灵,感受到了作者博大的爱心。

因此,我们适时为学生穿插作者的身世,就像打通“文本与作者之间的经脉”,让学生的感动尽情在文本与作者之间流淌,“识文”与“识人”犹如鱼与熊掌兼得。

“探景”与“探心”

【案例】

  《鸟的天堂》(人教版第十二册)“一静”“一动”呈现的是生命的静谧与蓬勃,彰显的是对生命的崇敬、对自由的渴求。我们第一次走过“大榕树”领略了静态的自然奇景,第二次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天地。在感受众鸟的欢快和自由之后,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巴金那个时刻就站在鸟的天堂下面观看着那群鸟儿,他会有什么感受呢?他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呢?

生1:看到众鸟欢快而高兴、兴奋,因为有那么多的鸟……

生2:很惊讶,因为鸟儿那么欢快、自由……

生3:也许很遗憾,因为那么多的鸟儿让他看不够、看不过来。

师:巴金的心里仅仅是因为看到众鸟的欢快而高兴、兴奋……吗?让我们来一起走进他的那个生活时代,1933年的中国──(课件:1933年的中国重大事迹表)1月3日:日军攻陷山海关。1月10日:工农红军发表宣言,中国共产党主张抗日救国。2月25日:日军分三路进犯长城北部和东部整个地区。3月3日:国民党汤玉麟不战而逃,日军以120余骑兵前头部队,兵不血刃,进占承德3月9日: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4月10日:蒋介石在南昌向其将领宣布:抗日必先剿匪(指红军)。9月25日:国民党军开始“围剿”红军。11月19日:十九路军将领公开宣布反蒋抗日。12月11日:蒋介石以8个纵队向红军进攻,红军奋力反击。

师:1933年的中国是怎样的?你在脑海中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1933年的中国是暗无天日的,因为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

生2:人们家破人亡、背井离乡。

生3:两面夹击,因为国民党也对我们的红军发起进攻。

……

师:这个年代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你又感受到巴金的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1:和平安定的生活。

生2:巴金心里渴望人们的生活快乐、自由、幸福。

【反思】

“1933年中国的重大事迹表”列出的不仅是满目疮痍饱受凌辱的国土,透视的是作者心里的企盼──希望自己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希望我们的祖国和平安定、人们的生活安乐。此时,穿插的“社会背景”还原了两个动感的世界,一个是“鸟”的动感世界,一个是作者内心的动感世界,既引领了孩子们“探景”也引领孩子们走近青年时期的巴金,探寻他和内心渴望。

“悟情”与“悟理”

【案例】

《匆匆》(人教版第十一册)让我们倾听到作者焦灼、无奈、彷徨的心声,感受时间的匆匆流逝,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引导了学生感受时光匆匆之时,进一步明晰朱自清为什么又如此忧郁的心声,此时──

出示课件:《匆匆》写于1922年3月,正值“五四”运动落潮。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们强取豪夺,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风华正茂的他多么想救国救民做一番事业啊!但是现实令人失望,他满腔的报国热情找不到出路,他痛苦,他惋惜,他惆怅,他彷徨,他深深地自责,不甘虚度人生!

师:朱先生有几次追问?每一次都作了回答吗?我来问,你来答──

师: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能做些什么呢?

生:能!拿起笔来战斗吧!

师: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生:你留下了几十部著作、一百九十万字!

师:我何曾留着……

生:你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遗产!

师:我赤裸裸地……回去吧?

生:不能!

师:但不能平的,……白白走这一遭啊?

生:不能,决不能!

【反思】

一问一答,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融迸发,叹的何曾不是我们读者的心声呢?这就是源自于课堂中穿插朱自清当时心境,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悟情”与“悟理”相得益彰。

这样的教学案例还有许多,无法一一枚举。在教学中适时灵活的穿插作者的身世、写作的社会背景或者作者当时心境的尝试,很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悟。同时也在课堂里延伸阅读范围,拓宽读书的心灵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1: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