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给学生一双敏锐的眼睛

──谈谈观察能力的培养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小学 严红飞



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表达什么呢?不是空洞虚假的内容,而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自己对事物认识和真情实感 。所以,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提高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析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文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文要有内容,必须留心观察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里“留心”是关键。不留心,对周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不会有意地去观察,在脑海里留下的各种事物的形象比较模糊 ,甚至根本没有印象。等到作文时,头脑空空,没有可写的内容,自然要“咬断笔杆”了。学生若能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钥匙,各种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写作时的“材料库 ”变得十分充实,作文时就“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怕写不好作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就谈谈自己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自觉性

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敏感,好奇心强,尤其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有较浓厚的探究兴趣,爱“打破沙锅问到底 ”。直观具体,色彩鲜艳,形式新颖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我针对这些特点,常常给他们提示一些具体的观察范围,指导他们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所能理解和感兴趣的事物,如观察日出、日落,风、云雨、雪等景象;鸡、狗、猫、鸭、鱼、虫等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和不同生活习性;各种花草树木的不同特征,及一年四季的变化等。通过内容丰富的观察训练,激起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对生活的关注、热爱之情。对某些学生不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我常讲一些风趣幽默的小故事,或讲一些与观察对象相关的课外知识,消除学生的的消极心理,调动观察的积极性。另外,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抢凳子”、“扳手劲”、“贴嘴巴 ”、“丢手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或游戏,事先设计观察程序,布置明确的观察任务,使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产生了浓厚的观察兴趣。

二、教给观察方法,拓宽观察面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兴趣后,我就逐步把随机观察改为定点观察。观察的目的明确了,观察的要求提高了,学生便会发现凭借原有的知识经验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会产生迫切的求知欲。这时,我便在观察实践中渗透方法指导,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乐于在实践中应用。

我向学生渗透的观察方法主要是三方面:

1.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第一堂定点观察课,我在学生面前放了一个苹果,让他们说说观察所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一只圆圆的苹果,表皮青里透红,看上去真诱人。”观察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呢?远远没有。我请一位学生拿一拿这苹果,他拿后补充说:“它摸上去很光滑,掂掂份量,还挺沉的,估计有半斤吧!”我又请一位同学闻了闻苹果,他又补充了几句:“把它放在鼻子边,我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我忍不住咽下了口水。”最后我又请一个同学咬了一口苹果,他又添上这样几句:“咬一口果肉,硬硬的,细细咀嚼,开始觉得有点酸,但挺爽口,稍后便感到一丝甘甜,味道可真不错!”

通过这种形式的观察课,学生明白了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去看,也可以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 ,用舌头去舔,用手去摸。总之,只要能帮助我们达到认识和了解事物的目的,全身无论那一个感觉器官都可以利用。

2.选择合适角度,广泛观察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去寻找骆驼公园的秋天。一个学生说他找到了秋天,那就是桂花。我问:“只有这一种景物能代表秋天吗?”于是学生们继续寻找,直到找全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止。他们找到了飘在地上的落叶,枯黄的小草,盛开的菊花,香气袭人的桂花等。回到学校后,我请学生谈谈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找到公园的秋天的,他们有的说:“边走边看。”,有的说:“还可抬头看!”,有的说:“还可以低头瞧!” 我又稍作点拨,学生很快领悟到怎样观察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3.进行“局部放大”,细致反复地观察

在对事物的全貌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我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并把重点部分“局部放大”抓住事物的特征,多角度地进行观察,使观察趋向精细化、具体化。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总会参差不齐,观察能力也不一样。年级越高,悬殊越大 。我总是在学生分散观察的基础上,集体交流观察结果,相互启发、补充细节,再组织第二次观察。这样观察得来的结果印象深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认识,普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水平。

三、培养多种能力,提高观察质量

学生有了浓厚的观察欲望,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我就在指导他们提高观察质量上下功夫。观察能力的提高实质上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记忆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提高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以上几种能力,使它们协调发展,把学生的观察能力向纵深推进。

1.利用看图作文,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想象的能力

如看图作文《大猫死了》,画面充满童趣,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整个画面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幅图中猫的神态,想象猫在当时的想法和做法。有一个同学说:“第一幅图中的大猫看到河面上有许多大鱼在游来游去,他想:哈哈!今天我可要美餐一顿了!他越想越美,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另一个同学说:“第四幅图中的大猫突然觉得肚子里像刀在割一样,他痛得黄豆般大汗珠直往下掉,最后他口吐白沫,死了。”还有一个同学补充说:“那只大猫疼得倒在地上直打滚,他心里后悔极了,悔不该吃那些有毒的鱼。最后他口吐白沫,两腿一伸死了。”画面虽然简单,但由于同学们用心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整个画面的内涵被不断地开掘出来,寻根探源,学生思考一步步深入,最终明白:老鼠故意造成的河水污染,害死了大猫,老鼠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想象使单薄的画面丰厚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敏锐,更深入。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用实物、实景、实事,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如有一位同学在观察校园一角“百果园”景色的时候,这么描述石榴树:石榴树上满是鲜红的花骨朵,有的花已经开了。我启发他:“这么鲜红的花骨朵和花儿,远看像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就像一束束跳动的火苗。”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有几个花骨朵就像性急的孩子,早就等不及了,抢先开放了。”这时,大家的思维活跃起来。一个同学说:“桃树、杏树上也结出了青青的果实,就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们它们。”你看,是丰富的想象使平常的事物的特点突现出来,形象显得鲜活而灵动了。

又如:一个同学观察他的表妹,刚上一年级时,她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一些同学嘲笑她是“笨鸟”。她气坏了,发狠用起功来。她每天起早摸黑,像着了魔似的,算呀,写呀,读呀,连上厕所也在看书,最后考出了“双百”。他还抓住了一个细节──表妹考出好成绩后说:“笨鸟先飞,也会领先,怎么样?不服输咱们再比试!”活脱脱一个不甘落后的孩子形象展示出来了。主要是因为那个同学善于选择典型材料和细节。

学生学会了在观察中由表及里地对同类事物和现象的差异变化深入开掘,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观察到的材料中筛选出最有典型意义、最有表现力的生活现象,才真正提高了观察质量。

3. 凭借教材,体会作者观察方法,仿作迁移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都是作者细致观察、认真分析和精心组织表达的结果。课文中精彩的段落,我常作为范例,通过师生共同重点分析,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练习仿写片断。如:第六册第五课《鸡》第四节,是一个总分结构段式,分述部分又按时间顺序写。我们在学懂这一段的基础上,用这种观察方法观察一个人或一个花坛,用“××关心我”或“这个大花坛真美丽”作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四、练写“观察札记”,积累生活素材

观察的目的是为写作积累素材,为写作服务。观察过的事物再多,若不及时记载下来,时间一长,就像过眼烟云,会淡忘的。所以,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勤写观察札记。

我遵循由积累到倾吐,由仿到创,由说到写的原则;采取由放到收,有分到合,由短到长的训练措施。我让学生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得或在老师指导下随机观察或定点观察的内容,随口说说,细细想想,最后再记录下来,因为材料是刚刚获得的,有东西可写,所以用不着去胡编乱造,内容真实,有生活气息。学生写过的观察札记有《今天我当家》、《为同学画像》、《游泳池里众生像》、《下课铃响了以后》、《我喜爱的一盆花》等。写“札记”,因为不限时间,不限篇数,不限形式,所以学生自由发挥,兴致很高 。通过写“札记”记录了观察结果,,积累了写作素材,也不断强化着观察的能力,提高着观察的质量,同时使学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

实践告诉我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更需师随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护这种可贵的兴趣,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如此。当学生脑中的积蓄越来越多,写作的“材料库”才会越来充实,作文对他们来说,也就不再是一件乏味枯燥、令人畏惧的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自主学习,我们如何走进你

──解读语文新课标中的“自主学习”

承德铁路中学 石卫红  



语文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较之以往的语文改革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但如何认识这一精髓并把它付诸于语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首先我们来看看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词。这三个词指的应是语文学习的三个层次,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的关系 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层进。但不管如何,自主学习的基础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否则便是空中楼阁,虚无飘渺。有些语文课刚刚上课就让学生合作学习是不妥的,因为学生个体对于文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合作中必然会出现各顾各的局面,使合作流于形式。至于探究,那更是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一个高层次,因此,自主学习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关键。而且我还要在合作、探究两个词之前都加上自主两个字。即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当然也可合作探究,但必须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一切靠学生的自主。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悟自明。(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综合他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自己的思考,才能辨别他人观点的对错。否则只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谈何自主?正因如此,我要在此谈谈我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从自主两个字看,即为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亦或其他人或参考的任何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朗诵或默读,或浏览或细读都可以。这也切合了语文的实际功用。读出什么便是什么,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去读,实现其个体价值,发展其自主性和创造力。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作主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有人说语文课最好是“自助餐”,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二、在语文实践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它植根于中国本土,是一门行为学科和人文学科。 开设这门课程, 不是让学生去掌握一门知识,而是要他们习得一种行为,即会读、会写、会交际,同时受到人类文化的熏陶。因此,语文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充分让学生的得到自主的机会,有兴趣自主学习呢?现以我的一点体会求教于同行。

1、教师自主备课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自主备课。这样教师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才会区别于别人的观念,才会更容易理解学生的理解。过去很多年,语文教师受牵于教参,各种教案, 思维受到束缚,教师本身没有任何创新。而且对学生的思维也加以束缚。教师不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也不敢说自己的一家之言,即便说了,也要加上一句:考试的时候不要按我这个说法答。现在语文改革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一定要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争取教学中的新突破。自主备课,教师自己阅读文本,没有任何约束,让自己的思维做主,纵横驰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包括对学生阅读的设想, 都会在亲自阅读甚至是反复阅读中体会。这样就会在教学中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对自己的阅读体验也是一个提升。 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自主备课后去阅读一些参考、资料等,与教参、教案合作一下,弥补一下自主备课中的不足。

2、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意识

这个预习不同于以往的预习,查生字就完了。我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并提出要求。即:读──思──问。学生预习首先阅读文本,不看预习提示、不看课后习题, 就如我们平时看杂志、看报纸一样。看后思考自己从文中获得了那些信息。主要是那些自己认为重要或以前不知道的内容以及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等等。最后要问,哪些地方没读懂,或读后有哪些疑问,以及自己对文章有哪些建议等。教师每课之前检查预习笔记,这是最重要的语文作业。这些预习问题同时在课上教学中检查,并设评分标准,有创意或自己独到见解的问题要加分。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全方位了解学生反应的多元化。同时增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差距缩小。

3、导语设计围着学生转

精彩的导语设计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往往教师会在导语中将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或写法透漏给学生,这样先入为主,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大大受到影响。倒不如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灵活导入,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切合学生实际,给他们更大的自主空间。

4、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教学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艺术魅力,这才是一堂好课。 固有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实现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科学地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程序性教学设计所必需的。但语文本身具有非规范性和模糊性,如果一味追求模式,为目标而目标,为模式而模式,必然会适得其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自主发展。

课堂上指导学生灵活应用适合自己和文章的阅读方法去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小说适合默读,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又适合表演。诗歌、散文适合朗读,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更需结合生活去体验。古诗文需要背诵,用比赛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阅读同一篇课文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重点进行个体阅读,课堂上可以进行交流。学生评判,也可增进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 ──思──读 的方式灵活教学,因为有了较深入的预习,学生在课前提了许多问题,学生问,(特别是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学生答, 如有不同意见或不会做答,学生再读文本,讨论出一种或几种意见,教师做出评价,或肯定、或否定、或保留。对于学生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可做引导提问(最好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入),学生思考后可做回答,或阅读文本后回答。这样,让学生在问──思──答的过程中逐层深入阅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最后根据不同的文章还可加入欣赏、比较的内容。在此不多赘述。因为有了预习,课堂上会有多余的时间,这时课上解决一些常规练习和作业,使预习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5、自主小结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是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了学生理解的个性化,但同时接受他人的不同感悟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完每一课,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理解感悟上,还要综合他人的理解发言从各个层面学习文章。因此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做总结发言,当然也是不拘一格。可作全面概括,也可就感悟最深的一点做总结。这样,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深入了,往往还会有精彩的见解。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理解的个性化,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此外,每一单元结束,小结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做引导,如字词总结、内容总结、写作心得、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及理由、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及理由等等。这些可根据单元内容来定。

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教学中要给学生发问的权利、读书的权利、想象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发现学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有力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简介】

石卫红,河北省承德铁路中学教师。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现为学校骨干教师。曾在北京铁路分局教育分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全能奖。在承德市中学语文说课比赛中获特等奖。论文多次获奖。指导学生作文多次获奖并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自由“读”自主“说”综合“练”

──“自主说读”课题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执笔 谢安平



主题词 自主说读 实验 理论与实践

摘要 培养说的能力,提高语言、思维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未来生存的重要能力。按照“大语文”观的改革意识,从加强语言实践,强化课内外结合,改善课堂训练着手,是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发展,实现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实践精神、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良好个性及民主意识等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实验的意义及基本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基础教育中各学科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对信息的采集、处理能力和用于交际的“说”的能力在未来社会生活、工作等方面日益凸显。

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阅读面太窄,阅读量太小,语文素养底,语言能力不强,学生“说”、“写”的能力薄弱等问题,我们于1998年春季开始进行“自主说读”实验。在城区、农村中心校设立实验班,每周开设一节“自主说读”课。通过“自主说读”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积极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既“读”书报,也“读”社会,以达到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思想、情感及语言积累的效果;通过在课内指导学生强化“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工作的需要。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自主说读” 是语文活动课,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它以课内组织学生练“说”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表现课外所读、所闻、所想、所感,达到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锻炼多种能力,养成良好听、说、读、写习惯,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目的。该实验主要依据实践论原理、“最近发展区”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进行。

1. 实践论原理

实践是获取直接经验,验证间接经验,形成各种能力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必须通过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进行,最终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根本途径。语言,作为依附于人类实践而产生、存在、发展的物资信息和交流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唯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才符合语言的本来规律,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语言才真实、具体、可感, 富于基础性;语言在实践中表达才富于激发真情,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得以纯熟。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在实践中学习比在规则中学习要来得容易的多“语文教学应该以写字去学写字, 从谈话中去学谈话……”因此,遵循语言认知规律、 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陶冶情感,是语言及心理学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强调教师要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不断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经教师的启发帮助或集体协作以及自身的一番努力就能完成任务)的水平上,以期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

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它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启发性,注重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潜能,并引导、指导、诱导学生在保持这种潜能的高水平的基础上,自主地去探索新知,体验成功。它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及自信心为主旨,突出体现了教学上的人本思想。

3.“合作教育学”理论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律,强调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关系,强调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精神,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合作”是未来生存的一种能力,人类寻求发展的一种动力凝聚形式,也是社会人道主义、个性民主化和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它主张用人道主义的和个性民主化的原则来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人。主张教师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师生在人格上平等,学生之间也彼此热爱,相互尊重。它主张共同实践、共同探索和发现,使学生共同获得认识的快乐,发展的快乐。它要求在一切可能的场合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使学生时刻体验到一种受尊重、受信任的情感,使学生时刻体验到自身个性化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宽容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延伸。

三、实验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前由学生自行选择、组织阅读内容,完成表达准备;课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基本摒弃教师的“讲”,只保留教师的“导”和“范”,学生的“说”、“读”、“辩”、“评”等表达活动占据课堂教学的几乎全部时间。教师只为每一位进行表达训练的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指导、示范,为每一位学生服务;课堂必须组织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训练,必须引导学生积极、自觉、主动的参与训练。

2.综合性原则

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依据,选择天文、地理、环境、人文、科学等各种知识内容为训练依托,进行语言训练;训练中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进学生的语言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而不为唯一目的,同时结合进行听力、思维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3.渐进性原则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从较低能力层次的“朗读、背诵”等向较高层次的“演讲、辩论、有感情朗读”等逐步发展的原则,遵循从“先写再说”到“边想边说、边听边说、说得得体、说有礼貌”的渐进性原则。

4.生活性原则

训练的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标,选择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着重进行交际、交流、合作、创新等生活能力训练。

四、实验的基本结构

“自主说读”课由课外阅读与课内训练两个部分组成。

课外阅读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读”的渠道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到社会,全方位延伸;读的内容包括阅读书报和社会调查等,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即读社会,读人生。课内训练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展开。基本环节为学生“自由上讲台发言、小组内发言、自由辩论、尝试评价”等有机组成,教师在各环节中适时对参加练习的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指导。

训练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所选内容及个人兴趣、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确定:可以进行朗读练习,可以背诵优美的课内外文章,可以饶有兴趣地讲故事,可以进行事物的介绍,可以对事物或同学的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可以进行播音或表演,可以发表演讲,可以进行小辩论,还可以进行商品推销等等,可以先写再“说”,也可以即兴“说”,形式不拘,充分自主。

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朗读──学生以小组或个体为形式,在班级对自己课外阅读的优美文章(散文、诗歌、童话、小品、习作等)进行放声朗读,有感情朗读,教师进行有关语言的积累和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例:《诗歌朗诵会》活动过程。

导入→数名学生上台朗诵→教师点评、指导、示范→学生自由上台朗诵、师相机指导→学生即兴抽签朗诵、师生评价、指导→教师总结

2.故事──学生将平时阅读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各类趣事等在班上讲给同学听,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技巧进行具体的指导、训练,增进其语言的吸引力、感染力。

例:《童话故事》活动过程。

导入→数名学生上台讲述故事→师指导讲述的姿态、语调、神情→师简评、示范→生自由上台讲述→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评议→部分生再讲述→师小结课堂活动、布置下节课内容。

3.辩论──教师针对校园、社会、生活、学习中或新闻的热点问题,乃至课文精心设计合适的辩题,组织学生在课堂进行辩论、讨论、评论,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指导,使之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

例《专题小辩论》活动过程。

导言→小组讨论议题、全体确定题目→自由选择正、反方→正反方轮流发言、师相机进行用语指导→学生评议、师相机小结→继续辩论(总结发言)→学生评判→师视辩论情况进行小结或安排下节课继续进行。

4.演讲──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和特定的活动主题,进行演讲,教师则对学生进行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组织、演讲的基本方法及语言表达等的具体指导。

例:《我的理想》活动过程。

导语→学生小组交流、畅谈对理想的看法→指名数生介绍“我的理想”(师相机指导发言者的神态、语调、体态等)→学生大组对发言情况进行讨论、评价→生自由上台发言、交流→生再讨论,对发言人的语言进行评议、提出看法→师小结。

5.报告会──学生把自己阅读的科学知识、自己的小制作过程、小研究的认识或最近的新闻等整理成学术小报告、新闻稿、评论稿进行小学术交流、小科学报告或新闻发布、评论等。

例:《科学小博士报告会》活动过程。

导语→全体欣赏小制作同学的作品→学生分小组交流、评议→制作者上台介绍各自成果名称、结构、操作办法、用途及制作过程→师、生相机对报告者的报告内容、及语言进行质疑、评议、指导→报告人重新进行报告→师小结。

6.自由发言──学生根据自身的准备及兴趣,在课堂自由选择表达形式,或朗读,或演讲,或介绍,或推销,或评论(书评、报评),或辩论、或报告等等。

例:《见闻述评》活动过程。

导言→指名数生介绍读到的奇事、趣闻→师、生评议、指导、示范→知名数生介绍亲身经历或听说的近闻并评议→师指导生小组、集体评议→部分生重练→生自由发言、师、生相机指导、讨论、示范→师小结课况、布置下节课内容。

五、实验的特点

1.活动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轮换进行着说、读、听、思、辩、记等活动,脑、眼、耳、口、心理、情感、时间、空间得到较大的解放,始终处于兴奋、活跃之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动性、语言实践性。

2.综合性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阅读选择的材料大相径庭,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知识信息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特点,学生的情感熏陶呈现出交互性、融合性的特点。

3. 广阔性

学生在训练中,语言、思维、判断、想象、联想、观察、听力、表达、情感、意志、个性、习惯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体现出训练的广阔性。

六、实验的基本成效

由于“自主说读”实验实行了教学民主,完全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彻底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双手、嘴、时间、空间”,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抽样调查、分析的情况看,实验班的学生明显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1.阅读兴趣较非实验班学生积极、广泛、主动。阅读量大大超过非实验班学生,高年级生均达到 1.1万字/周,中年级生均达到0.8万字/周,分别是同年级非实验班学生的183%、140% 。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大大拓展,其中科学常识、生活常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现代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比同年龄学生明显要强的多。

由于学生的阅读实践较为深入,教师的指导较为具体,因而学生的阅读习惯普遍良好,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均在80%以上,比非实验班高出18%以上;实验班学生记课外阅读笔记的达到94%以上,且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较强;72%以上的学生初步养成热爱书籍的良好习惯。

2.思维能力表现较具特色。对问题判断的敏捷性增强,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对问题阐述的逻辑严密性增强;思考问题较具独立性,富于多唯性、灵活性,体现出初步的创造性;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较强,具有初步的批判能力; 约有30%的学生初步养成敢于主动提问题、质疑的习惯。

学生独立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较强。由于学生准备发言材料涉猎的课外读物较为广泛,为了达到发言时“新、奇、特”的效果,他们长期进行信息选择的独特性和快速性训练,所以普遍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之在听取其他同学发言的过程中,经常感受、捕捉各种新、奇、特的外界信息,较好地锻炼了思维感官的敏捷性。

3.由于学生在老师的及时指导下得到较多的语言实践,语言的规范和积累得到较好的保证,所以其语言能力及语言素养明显较非实验班为强。

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多数学生能进行即兴发言,做到声音响亮,并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流利的说;约15%的学生达到能即兴辩论、评论或朗读、演讲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且初步富于一定的表现力、感染力;多数学生逐步养成重视“说有礼貌、说有姿势、说有风度”的习惯。

多数学生基本能从别人的发言中抓住中心、要点,快速理清脉络,进行简单的思维、分析、记录,并且逐步养成了专心听、认真记、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听的能力普遍增强。

从写的方面看,由于通过大量“读”的吸收和充分“说”的内化,以及常记读书笔记和听记笔记,多数学生实现了由“说”到“写”的迁移,书面表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选材的独特性、语言的通畅性、词汇的丰富性、叙述的条理性等方面均较非实验班为佳。

4.心理素质明显较非实验班学生强。学生由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大胆说话,到敢于当着上百位师生的面大声进行得体、有个性、有一定质量的即兴辩论、发言,并且将之运用于日常交际、生活之中,表现出较好的心理素质水平。

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较好的激发和培养,思维、语言较具个性。不少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遇事初步能意识到“不唯书,不唯上”,重视自己思考,自身实践,自寻答案,具有较强的自信心。

5.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交际能力、意志品质明显较非实验班学生为强,他们对社会生活、自身未来、周围环境的关注度、责任感明显较非实验班的学生为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诌议小学语文教学



广汉市新华小学 江忠波



入课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和感染力较强的教学语言。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入课语的成功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激趣法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采取激趣法,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精力学习。  

如在上《马踏飞燕》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使用入课语:“一匹骏马在奔驰着,一群小燕子在空中轻盈的飞行着,突然,飞奔的骏马竟然踏在了燕子的身上,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学习了课文之后,请同学们来说说。”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期待老师的讲解。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出来了。  

二、破题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即概括了全文的故事情节,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采用破题法导入新课,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做到对全篇课文主要内容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直接使用这样的导入语:“将”指的是谁?“相”指的又是谁?他们为什么不和?最后他们为什么又和?他们由不和到和的过程说明了什么?教师导入新课以后,学生即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引入法

情景引入法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录像、幻灯、故事、游戏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文章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所讲的环境氛围中,使学生情绪上处于亢奋状态,从而激情高昂地去学习。

如在设计《黄山奇石》的入课语时,教师首先就利用教学录像播放出黄山美景的优美画面:突兀的山峰、美丽的石头、如同仙人居住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一下子都把心思集中到了课堂上。  

有时,利用做游戏或讲故事做情景引入,效果会更好。  

四、设置悬念法

悬念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运用悬念法引入新课,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笔者就不赘述。

五、直触中心法  

教师在讲解一篇新的课文时,首先把最能表现中心的部分提出来讲解,这就是直触中心法。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  

如在教学《丰碑》一文时,可以直接用高亢激昂的语调把《丰碑》的第七自然段诵读出来,然后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哪一自然段是介绍画面的情景,这样就直接引入了中心事件,做到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突出重点,难点也一下子就突破了,学生学习起来也感到轻松自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入课语对课堂教学是大有帮助的。除以上五种方法外,每位教师还可以根据讲课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随机应变,设计不同的引入方法,做到以“情”、以“奇”、以“疑”、以“趣”入境。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引入新课,教师都必须记住:从自己讲课一开始就要做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读写迁移的类型和向度



山东省滨州市教研室 刘红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敢于越出教材的雷池,打破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思维定势,实施以课文为基点的辐射性读写迁移,拓宽教学视野,扩充教学含量。在迁移中升华学生情感、历练学生思维、展现学生独特阅读体验;在迁移中实现语文教学学科内贯通、学科间融合、学科生活化。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迁移从类型和向度两个方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读写迁移的类型

1.情感型迁移。语文课例大多是文质精美的文学作品,里面充盈着作者丰富激荡的个人情感。教师应积极营造诱发情感产生的情境,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生成学生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小音乐家扬科》时,首先在连环投影和小提琴哀惋凄清的音乐背景下范读课文,朗读结束后,教师又在音乐的伴奏下添加了声情并茂的解说词。激起了学生对小扬科遭遇的同情,不觉潸然泪下。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当你亲眼目睹了小扬科悲惨的死去时,你不想对小扬科说点什么吗?学生动情的说:“小扬科,你太可怜了。假如你生活在我们身边,绝不会让你这样的死去。”“小扬科,我们和你相比,我们多幸福啊!在家有父母的疼爱,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教师抓住“比”字继续引导:你谈的很好,能拿自己与小扬科比,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你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学生眼含泪水完成了这篇习作,一颗颗善良纯真的童心跃然纸上。抓住情感因素,外化课文蕴涵的情感,进行读写迁移,使学生在写中净化了情感,升华了思想。

2.内容型迁移。布白是文学作品艺术化处理的一种策略,文章布白处给了读者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抓住文白之处进行读写迁移,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补白”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内容型读写迁移的经典课例。

教师首先提出任务,激发兴趣。将学生分成三组,交待本节课的任务: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然后以“与大娘分别”的段落为例,学习课文,明确方法。接着引导学生自己写作,此时学生已融入课文,进入角色,群情激动,奋笔疾书。最后学生汇报,其中一位“小金花”动情的说:“志愿军叔叔,我不是不刚强,我是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妈妈牺牲以后,是你们为我报了仇。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我更忘不了罗盛教叔叔,他为了救我们的小伙伴崔莹,献出年轻的生命。叔叔,我长大了一定到中国去看望你们,一定为你们唱《捣米谣》。叔叔们,再见!”正是基于于老师对文章独特地解读和读写迁移环节巧妙地设计,才使得学生在写中触及到文章的灵魂,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写出了句句真言,字字情深的话别语。

3.思维型迁移。朱作人教授说:“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的心理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促进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作者语)发展。”思维型的读写迁移对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具有明显的功效。《惊弓之鸟》一课蕴涵着进行推理思维训练的丰富价值。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表演课文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了更羸能用无箭之弓射落大雁的原因,体验了更羸推理思维的过程。然后出示一个没有结尾的小故事,让学生续写,并阐述理由。学生要想写出令人信服的故事结局,就必须仔细研读提供的材料,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然后运用推理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这正是教师设计此读写迁移环节的“醉翁之意”。在续写过程中,学生历练了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体验了思维推理的过程,品尝了思维活动带给他们的喜悦。

二、读写迁移的向度

所谓读写迁移的向度是指学生在由读向写的迁移过程中,思维发散的方向。由于教师读写迁移环节设计的类型不同、学生自身经验世界的不同以及文本内容的不同,读写迁移的内容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有时学生呈现的内容与教师预想的合拍,有时是超出教师的预想闪现着创新的火花,令教师欣喜不已。从读写迁移呈现的内容看,读写迁移的向度可分为三种。

1.学科内迁移。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让学生根据插图,想象人群中还会有谁?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将人群中的人想象成《温暖》中的清洁工人、《一夜的工作》中的作家、《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小扬眉.......十分感人,有的学生以清洁工人的身份说:“敬爱的周总理啊!我永远忘不了您。在那个枫叶飘零的寒秋,工作了一整夜的您,不顾身体的疲惫,与我──一个清洁工握手。周总理您知道吗,当您温暖的手握住我的手时,一股暖流传遍全身,使我终身难忘。而今,您却离我们而去,叫我们怎么能停止对您的呼唤呢?”有的学生甚至在诉说中还提到了《周总理的睡衣》。这位教师正是发现了这篇课文内容潜在的独特性,巧设读写迁移,唤醒了学生以前的语文积累,将学生的思维向度引向了学过的语文课文,使的这一课的教学别具风格。

2.学科间迁移。除学科内迁移外,有的教师尝试学科间的读写迁移。如,有些教师在学完有关数学家的课文后,给学生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并告诉学生这些数学家中有的不仅能写数学论文,而且还能创作文学作品。于是,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即: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中自己有关数学方面的小发现。有的学生记录解数学难题的思维过程,有的记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小事,有的介绍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发现,有的叙述自己在生活中学到的数学知识等等。日久天长,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数学的妙用,增加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思考问题时更有序、更严密。此外,有些教师还积极探索与科学课、艺术课等其他学科的结合,使读写迁移的向度更开放。

3.向生活迁移。在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因此,指向生活便自然成为读写迁移的一个重要向度。指向生活的读写迁移,比较早的被许多教师所接纳。具体表现为教学中“自述”、“写广告词”、“写导游词”、“招揽游客”、“编写产品说明书”等环节的设计。

以上所谈到的读写迁移的类型和向度,在具体的操作中并非是“水”与“油”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相互渗透。一个读写迁移环节中往往有几种类型的读写迁移。每个迁移的向度中又可辐射出读写迁移的三种类型。教师在运用中可结合课文特点组合使用,以达到提高课堂实效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



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子阳



【摘要】近几年,社会许多名流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之路的时刻。研究表明,每位教师应该建立起“具有可持续性改革实践思想与做法—在课堂上全面再现语文的灵性与魅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卷入—全体学生的素养与创新目标能得到实现”这条特色道路。为什么呢?因为语文教学永远需要改革,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大改革,没有改革就不会有特色产生;一条真正的特色之路充满着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是由祖国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奠基;一条真正的特色之路,是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全程提高之路,是一条有创新目标的道路;一条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必须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加入。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教学特色之路

【作者简介】高子阳,男,1970年2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讲师职称,语文教学法专职教师。工作十多年来,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3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50余篇,参编教学用书4本,主编江苏省农村小学继续教育教材十本(南京出版社出版)。在语文教学中主张“跳出语文教语文”(2000年第5期《人民教育》发表),在作文教学中创立了“中小学高效率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组合质变教学法”(2000年第12期《江苏教育》发表)。

从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成立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研制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初稿。从2001年3月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最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又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审议。关于语文课程标准,中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义说了这样一段话:“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感觉、艺术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人文精神事关国魂、国脉、国力,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应当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记一些美文佳句。”[1]众所周知,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因为我国底子薄、经济仍处在转型阶段,再加上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所以基础教育的投入、发展等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近几年,因中国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偏低,语文教学花费的时间却是最多,时间与取得功效不成正比,中小学语文教师遭到社会许多人士的强烈抨击。由此,笔者认为,中国语文教育必须走出困境,必须找到一条新路。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从1956年我国的第一部语文教学大纲算起,教学大纲已使用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来,我国几易大纲,使得大纲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但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各学科都没有课程标准,在这一期间,美国、日本、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的课程标准。那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有哪些差异?仅仅从字数上就可以读出其差异。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几页或几十页纸,字数只有几万字,课程标准却是一本书,二三百页,二三十万字。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太笼统,所以教学大纲颁布后,总是需要制定人员反复地讲述教学大纲,逐条、逐项解释其内容,这从许多杂志中可以读到中国基础教育上的特有现象。各级教研员、教学研究专家讲了这么多,教师理解还是没有理解?能否真正将纲贯穿于教学始终?到一线中小学调查后便清楚了。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一线教师能够反复阅读、真正理解和运用教学大纲的很少,许多教师头脑中的大纲意识、内容是师范院校中所学。只有愿意在教学上有成绩的那部分教师,才研读这类文章,多数教师根本不予理睬。在最近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笔者让500余名教师不看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把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写出来,能够完整写出来的几乎为“零”,有的教师写的教学目的是1986年大纲的(是在师范学校中的教学法课中学的)。这种读不读大纲照样教好书的思想在中小学教师中相当普遍。

而在课程标准中,十分具体地规定了每一年级、每一学期、甚至每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应该达到的底线标准。如果教师不读课程标准,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是极大的不负责,书真得教不好!“无纲能教书”这是实践得出的结论(其能并非真能,水平特别高的能),但无标准是很难教书。众所周知,在教学大纲时代,语文差生较多,因为大纲没有规定底线标准,只规定了学科性质、教学目的要求、课堂教学原则、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设备、每年级仅仅20来条所谓具体教学要求。而课程标准时代,是学生真正素质教育时代,因为每个学生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底线标准,不允许教师放弃、淘汰任何学生。在企业生产中,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是不能出厂的。课程标准执行下的学校就要有这种意识,即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走出学校!

从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简单对比来看,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首先要求学校领导、教师应该具有这种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走出学校的意识。

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来自于每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特色。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没有设身处地的思考这些问题,仍然按部就班地教,用那种连学生都会的、千篇一律的、“课题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阅读,学习生字词—教师条分缕析讲解(分析来分析去,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课堂练习—作业检查与评比”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不懂得教学如何创新,不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去教,教学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力,教师也就没有任何教学个性而言。

每位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特色,需要深刻理解语文教育教学艺术的意蕴。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课堂教学艺术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改革思想,因为没有一点改革思想的课堂,永远不会有什么教学艺术可谈,只要教师敢于改革,敢于从学校实际可持续性地去想去做,就是掌握了课堂教学艺术。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姜兆臣的改革之路中,可以发现这一认识的科学性。

每位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特色,必须要研究自己国家的语文教育家。即对我国从古至今的语文教育家作较全面研究。笔者认为,这一步不可缺少。因为几千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大家太多了,有孔子、孟子、庄子、董仲舒、扬雄、王充、葛洪、刘勰、颜之推、韩愈、苏轼、朱熹、王守仁、唐彪、王筠、曾国藩、梁启超、徐特立、夏丐尊、黎锦熙、陶行知、叶圣陶、朱自清、吴研因、辛安亭、吕淑湘、蒋仲仁……从这些宝库中,一定能寻找语文教学的特色之路,在不断的研究中,一定能带来你新时代教学的高效率,如果敢大胆拔开一条通道,就能确立自己的特色之路。事实上,我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多数没有重视这一问题。

现代语文教师的特色之路,还需要教师看看世界语文课,从世界语文课中找到教学方法精华、艺术精华。没有这一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闭关自守,封闭的课堂孕育的学生永远不会有创新力。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这方面极其缺乏,他们没有时间、精力、经费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所以不知人家的教学进行到什么位置。比如写作问题,现在我国95%以上的中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学生是98%的学生喜欢写作,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必须走入一条新的作文教学之路,语文教师应该看到这一事实,走出去看一看,就能明白人家是怎样抓写作教学的,这样也能确定自己的写作教学之路应该如何建立。再比如,我国目前各本教育杂志都有的内容—研究性学习问题,只要我们看看世界课堂,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去争论“研究性学习”该不该走进中小学课堂。而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如何快速将其引入到课堂中来,不仅仅是语文课要引入,其它各科都要引入。

把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呈现给每个学生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之一,几千年的变迁,汉字的内蕴有种伟大的超越,这种超越就是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世界少有的文化。因此,现代语文的特色之路不能没有汉字美的加入。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把汉字的美教给学生,等于让21世纪的中国孩子丧失国魂。写到此,笔者想到了《中国娃》这首歌曲,其中“最爱说的话呀哈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能激起人们无限的思绪。每一位吟唱此歌者,都能感悟出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1999年底,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香港作了《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演讲,他说:“中国文字是单音象形文字,不是拼音字,这一点当然是非常清楚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中国有许多方言,可是只有一种文字、一种语言,这件事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分裂成许多国家?中国的版图比欧洲的版图还要大,中国的人口要多很多倍,中国的民族传统,是许多民族混流起来的,不比西方不同民族的数目来得少,可是并没有像欧洲这样分裂成许多国家,或者像印度,虽然形成一个国家,可是里头有很多不同的宗教,很多不同的语言。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有一个很强的统一趋向,不是拼音文字,不必文随音转而增加分裂的可能。”并指出:“中国语言文字与整个的文化特别注重精简,我觉得直接与中国字单音象形文字有密切的关系。”[2]如此论断,笔者认为填补了我国学者对祖国语言文字认识上的又一空白,把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研究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由此看出,把祖国语言文字真正的教给孩子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任。但多年来,许多教师对待汉字掺杂着应试教育的思想,“为考试识字、一字多抄、死记硬背”等。不仅难使孩子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反而滋生了孩子讨厌祖国的语言文字。众所周之,汉字源远流长,这种魅力是许多国家语言不能比拟的,从甲骨文到现行简化字,其内在美如果不靠教师艺术性的引导、学生有爱心、有兴趣的学,那是永远体会不到的。简单的“鸟(鳥)与乌(烏)”“鸟”字须点睛,“乌”字不点睛就能使您的灵魂得到净化(许慎《说文解字》释“乌鸦,孝鸟也。”因为乌鸦有反哺功能,乌鸦老时,眼睛会瞎,而小乌鸦觅食喂之。所以鸟须点睛,乌则不),而英文bird 、crow,您是思索不到点睛与不点睛的美。

再者,汉字还能启迪人,产生灵感。俄国著名导演大师爱森斯坦就是通过对汉字的研究,特别那些象形字,如牛、马、羊等,还有“奥”、“听”的多种繁体字,产生了新的理念,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理论”,并在导演的话剧《悬崖》中首次运用。多么震憾人心!但谁又敢说高质量的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不会再产生新的东西?

而汉字解释的那种难以言尽的模糊美更令人咀嚼慨叹。比如,《庐山的云雾》中“幽谷”一词的解释就能使您体会到这种美。一学生问什么是幽谷?教师思之难以解答,随手画下相挨着的两座高山,指出幽谷位置,并说那里“很静很静、很深很深、很暗很暗、很冷很冷”,如此情境创设致使全班同学齐答“幽灵一般”!老师大赞,称孩子终于找到这种感觉。这是多么美的教学!而英文“a deep and secluded valley”的直接性的解释是难以再现幽谷之境的。

语文教育素养化、创新化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创新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是先锋队,因为孩子生下来接触的是母语。母语的潜在影响力相当的大。没有母语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不会有其它学科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以笔者提出语文教育应该完全素养化、创新化。

“语文教育不能再应试了!”这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必须彻底改革的内容。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素质?不言而喻!现在的学校教育误区很多,突出表现为:大多数教师不敢实施素质教育,虽然我国政府多次会议、决定中强调,但学校教育的我行我素,令人堪忧,学校领导缺乏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力,让人忧心忡忡。应试教育依据中、高考的考试标准、考试说明,这种标准与课程标准是截然不同的,这种标准训练出的学生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缺乏开放性思维,没有人文建设的价值。语文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全过程中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并在这种综合的感觉中创新意识得到全面锻炼。这一切,应试之下的语文教师是做不到的。

不久前,我国资深语文教育专家、语感论专家、浙江师大教授王尚文主编的《新语文读本》提意见座谈会上,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社长有这样一段文字,让许多专家震惊:“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经丧失了阅读能力。”[3]仅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怎能会有大面积的创新?怎能会有语文的高素质?所以,我们应该走一条新的语文素质教育之路,一条实实在在的语文创新之路。

语文的创新教育最重要一点是教材编写的创新,即编者必须有大语文教育观。如果教材千年不变,整个民族的创新必然受挫,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找到证据来说明这一问题,即用了上千年的科举教材,使中国人从元、明朝以来就失去了民族整体性的创造力。所以教材编写队伍的创新思维是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语文创新教育凭借。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怎么样?从笔者能见到的十余套中小学语文教材来看,缺少创新,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支离破碎,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章太多,训练学生人性、个性的文章太少;虚伪的文章太多,喊口号的文章太多,实事求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合作能力的文章太少;无聊的文章太多,唤醒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文章太少;成人化经典文章太多,满足学生需要的经典文章太少……总而言之,中小学生在语文教材的拥有、使用上没有自由,缺乏民主。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这样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语文教学的创新、素质应该让学生在自由之境寻求发展、变化,这一点也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必须考虑的。

语文教师应该永远充满灵性

语文最有灵性,其表现为:⑴一个生存于这个社会的人离不开语文,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实用语文思想的体现就是因为这个工具能解决许多问题,所以语文充满着灵性就是因为语文的实用性,使人的听、说、读、写在发挥着灵性般的价值。⑵语文使人懂得人世间最美的东西。在读文、析文的过程中,人们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认识更加清晰明朗,并能够主动塑造自己具有更美的个性,装扮自己具有更美好的心灵,启迪自己有着超越的智慧。在那些小说、童话、寓言、科幻等世界中,还能感悟到整个宇宙的神奇之美。⑶语文能使人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并在市场经济社会上寻求到新的发展。因为交流、合作、发展带来的价值灵性,依靠语文这个漂亮的外衣。⑷语文是思维的载体,语文使人类走向更加文明,远离战争。⑸语文能促使人们综合发展,它是人生发展的奠基石……就是这说不完的话语,使得语文充满着其它学科难以具有的、这么复杂的灵性。但目前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没有感悟到这种灵性,许多学生视语文是负担,视语文教师为仇敌,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思考。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被教师讲的支离破碎,一篇鲁迅的文章被讲得越讲越糊涂,这说明什么?说明好多语文教师没有从灵性角度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什么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课那么感人?原因是他用灵性来呼唤学生,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语文的魅力。为什么在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上,学生特别活跃?因为于老师用语文的灵性来引导学生感悟最美好世界……

语文灵性的不断重现,靠得是教师素质,没有语文教师的灵性素养,大多数学生就不会徜徉于这个神奇世界。而学生这个主体的主动阅读、探讨也是灵性占有的动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不竭余力地训练学生,让这一主体能动性充分展现出来。因为一个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之路,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的能动性较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并且是可持续性的展现。

让现代化教学手段闪亮登入语文课堂

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课堂离不开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现代的语文课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目前中小学学校拥有、使用现代化设备与社会各界相比,速度最慢,其慢在于中小学学没有这部分资金或资金来源之路狭窄,政府对其投入较少。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现象将成为历史,因为教育的作用早已发生变化,有位博士这样解释“科教兴国”:科学的教育才能使祖国振兴。当然科学的教育不能离开现代化教学手段。下面从语文教学的内容上,简单说一说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重要性。

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有速度需要很多的训练时间,在反复地练习中,有许多学生也会开小差,到任意一个中小学校,都能发现大多数的学生的字达不到这个最起码的要求。原因很多,一是来自语文教师的指导思想,中、高考不考写字,国家不以这种要求考学生,只要学生写得字人家能认识就行了;二是来自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的字就难以达标;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真正走入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入识字、写字课堂,学生写字为什么会变?比如让学生使用美国微软的Office系列软件,其中关于字体问题,学生们一定能感到世界这么多文字中,能像中国字有这么多、这么变化,几乎没有,这不就能提高学生写好字的信心吗?在课堂上如果坚持使用视频展示台(实物投影仪),学生可以随时欣赏自己的字,在任意放大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当堂发现不足并加以纠正,这是其它媒体无法取代的。如果我们教师经常制作一些识、写字课件,学生一定能发生大变化。

写作教学如果让现代化教学手段参与,每个学生都能写好文章。可以这么说,现在每一位学生、教师都可以拥有E-mail,这一个简单的E-mail就能使学生爱上写作。现在许多网站开设了网上聊天、网上论坛(实践表明,习作差生对网上聊天爱得更切),如果我们教师加强引导变聊天为“聊作”,把论坛变成“习作的工具”,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定会比传统的教学手段高。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看电视、录像,或用录像机录制学生演的课本剧等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思考探索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简阳市简城镇第三小学教师 雷世军



迎接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我国,教育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际竞争的依靠者,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科学技术的革命,信息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将更加依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上述挑战,就应在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上进行探索。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教学,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是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又是从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它又指导教育实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一、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的,面向未来的变化速率更快的信息社会,对其成员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是更高的,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的关键弱点,这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紧密联系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标准等。

我国的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份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演绎法的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升学考试制度,是一种极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制度;我们的管理制度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意无意中扼杀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不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

二、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割知识教育,转到进行整体化知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呢?

1. 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经进入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时期所提出的要求。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史曾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过程。在古代社会,人们是把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认识的,到了近代社会,进入以分化研究为主的认识阶段,这种认识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由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的时期,逐步进入到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认识阶段。

2. 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交叉日益加剧,科学知识的积累以加速度增长,而人们受教育的时间总是相对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去掌握和运用无限增长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知识,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 是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提出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互相渗透,使得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了这样一些新概念∶科学综合化,技术集成化,综合就是创造,等等。

怎样实现这个转变呢?就高等教育来说,涉及到三个层次的改革,即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综合化改革,专业设置口径拓宽的改革,及课程综合化改革。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如高考“3+x”考试制度中的“x”就是实现这个转变的集中体现。

三、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呢?这是现代社会,特别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独立依存的变化速率加快的社会里人们如何取得成功,这是现代心理学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那么,影响人们成功的因素中,除智力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呢?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情感智力”的新理论。

根据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现在起特别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实际出发,对青少年加强下列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自我发展;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对挫折有高度承受力;热爱生活,对生活持积极态度,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万物的态度等。

四、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

重视“做人”教育,是古代社会各国教育的共同特征。忽视“做人”教育,是到了近代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在讲坛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之后而出现的。

近几十年来,国际上有人认为学校只是单纯讲授知识的地方,学校所要教的就是绝对的精确的知识,至于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较多地涉及为人的态度、伦理道德和生活作风等,教师们所采取的方针是不闻不问。公开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当然是个别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这样做的人(虽然程度有所不同)却不是少数。这是将师生关系倒退成教师单纯出售知识和技术的关系,变成为顾客与杂货商之间的关系。

违背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由于忽视“做人”教育,把“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不仅给社会造成种种严重问题,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干扰。例如,美国校园里存在的吸毒、酗酒、早恋,日本学校里出现的斗殴、学业荒废等等不良现象。在我国,独生子女成为校园的主体部分,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去克服他们的骄、娇二气,不积极加强教育,将会出现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负面作用的影响下,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有远见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大声疾呼,学校要强化“做人”教育,要把“做事”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重视德行的培养 。

如何加强“做人”教育,如何把“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结合起来,我国有着丰富的教育青少年的有效做法,有着很多好经验和优良传统。加强人文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制,加强社会实践,与工农结合等等作法,就是例证。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之一。只要我们认真探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提高,我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套在新的形势下把“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为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观念指导行动,行动又深化观念的转变。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加强学习,重视系统的开放性,注意信息的物质、能量交换,以此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一定要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如此循环,互相促进。只有如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振兴教育才有根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2: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