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关于激发初中生主动学习语文提高语感能力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中学 王学光



[内容提要]“实施‘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是中学JIP实验倡导的核心理念。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贯彻JIP实验及新课程理念,落实JIP“十六字”方针,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了在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情景教学模式与具体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  语感兴趣  语感培养  实践探索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国家教委在2000年颁布的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曾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在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开宗明义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在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得以鲜明体现并提高到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突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的同时,新大纲和课程标准还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语文教育理论的确立,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身心和谐发展。而这些同中学JIP实验倡导的“实施‘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的理念完全契合。随着JIP第三轮实验的深入,“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方针、“主体──合作──创造──发展”的主题词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以及JIP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认识我们的主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主体参与型教学。

因此,如何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新型的教学模式用到语文课中,就JIP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加以利用,以便将新课标和新大纲中关于“培养语感”的新理念落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切实关注、认真思考并努力实施的问题,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各种有效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些做法、体会和认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有意识地自觉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二、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赛,如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猜谜语、背记格言警句、书法、听写字词、背诵古诗文、默写课文成语、写作文片段、介绍名胜古迹等等,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比,班级之间比,把竞争带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组织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学,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独学无友,进步自然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正如契诃夫指出的:“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按优、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小组,全班共十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斯宾塞)。这样,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就以四人小组为单元开展讨论;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就在全班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差生(潜能生、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课堂讨论如此,基础知识竞赛、读背课文、智力游戏、抢背抢答活动、作业完成、出黑板报、出墙报手抄报、编班刊等,都以小组为单元进行,使得四人小组成为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因为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深化认识,加速语感的形成和优化。

四、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些写景优美、人物形象丰满鲜明、故事情节动人的文章时,可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对有些“电脑小高手”还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笔者在《春》、《驿路梨花》、《济南的冬天》及唐宋诗词等的教学中就做过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充满丰富想象的稚拙、巧妙而又富有灵气的诗文、绘画和细腻逼真、绘形绘色绘声的课件作品(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头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也许就是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的资本。还可以组织、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设计板报、自办班刊校刊,开展课本剧表演,组建文学社诗社,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写稿、组稿、编辑、设计、出版等等。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

鼓励学生经常动手练笔,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极好的途径。引导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养成锤炼词句认真修改的习惯。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都认认真真的思考、斟酌、反复修改、亲自实践,凭自己已有的语感开始训练,到自认为满意时为止,这样感受深、体会深、记忆深。每练一次,改一次,语感就加强一步。假以时日,持之以恒,何愁语感之不强?

五、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语感培养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思之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巧设问题情境,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而独创性见解的表达或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推波助澜,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在语文教学中,可借助趣味性材料,如故事,佚事,典故,谜语等,以幻灯片、图片、课件及相关文字材料的形式展示出来(有条件的还可亲自动手将相关素材制作成课件),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的主动思考,感受领悟。也可以根据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在每一节课的开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或几个有趣的问题,设障置疑,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西人有谚:“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的都是错误的鹅卵石。”因此,教学中有时视情况还可故意创设“搭错梯子爬错墙”的错误问题情境,如此就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和错误,寻求真知的迫切愿望,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动脑、动手,自己去推敲文本,去探索,去发现,直至走出错误的迷宫,这比简单的塞给他们一大包知识,灌进一肚子理论和思想更有好处。通过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相互交流、争论和启发探讨,使学生始终在问题中学习,养成提问题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长期引导,不断实践,就使学生不仅爱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且善提问题、会提问题,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加速语感能力的形成。

六、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实施激励评价,激发成就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行语感训练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对过去经历过而且获得成功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使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发挥达80%至90%,而缺乏激励则只能发挥其潜力的20%至30%。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筛选正确的信息,理出课文思路,掌握文章结构,领悟作者意图,最终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感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感能力。因为“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语)

七、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布鲁纳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及语感训练的综合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语感训练这一颇为艰巨的任务尚有一定的局限。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整体优化语文学科的电化教学过程,以多媒体组合教学来达到语感训练的目标,则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吟诵等;还可以采用以语感训练为主线的电教(或多媒体)基本课型,诸如听读欣赏课、速读速听课、艺术表演课、渗透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可把课上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感受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八、以旧引新,以旧孕新,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语感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最有用的知识是学习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去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运用己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在教学新知识时从已有的知识点入手,以旧孕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同时也可把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形成规律性的东西。因为“各种语言运用中的问题总是凭语感来解决的”(章熊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去学习与感知,这样,先温习巩固旧知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去学习新知识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学会新知识,既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解决新问题,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感受、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的语感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语感能力。

九、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冰心先生说过:“悟尽苍生是语文。”叶圣陶也曾经讲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培养语感”。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产物,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因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能力、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获得较高的语文素养,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创设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动手的实践性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育目的。例如,让学生自办班刊、校刊,组织成立文学社诗社;组织收听收看合适的广播、影视节目;设置班级图书角,向学生出借各类读物或指定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为同学们借阅期刊图书服务;组织开展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赛诗会、即兴演讲、朗诵、辩论、联欢会等活动;布置语感训练家庭作业,如欣赏指定的有声读物、录制自己的有表情的演讲或朗读;写读后感、听后感和观后感,写游记;进行词句与音响或画面的联想训练等。还可以通过做语文智力游戏,脑筋急转弯,词语成语接龙游戏,开展课外学习小组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使语感训练多趣而有效。总之,多多组织这些课外活动,就可以巩固和加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深化学生的认识。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适应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真正解决“学会”和“会学”、“乐学”和“善学”的问题。

十、创设创造型教学情境,运用推想猜测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想象是创造之母”。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敏感性对发展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推想猜测法,就是通过对某件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推想猜测,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例如,补叙课文、续写童话、虚构故事、故事接龙、补换结尾等,不仅能激发学生作文动机与兴趣,而且可以激励学生写出内容丰富、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既训练了语感,又培养了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l)利用相关课文或故事:在学习有“空白”美的课文(如《项链》、《皇帝的新装》、《变色龙》、《枪口》等)时,或是在给学生讲一段无结局的故事时,鼓励他们去想象、推测故事的结局。(2)利用艺术作品(美术、音乐):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然后鼓励学生推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或让学生听未曾听过的音乐,推测作曲家创作时的情景,尝试将美妙的音乐想象成动人的图画,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或作品的主题。例如在讲《天上的街市》前,我给学生播放钢琴曲《星空》,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当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时顺势引出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利用报纸传媒:首先让学生只看报纸标题,不看内容,根据标题猜想(写)下文,然后核对报纸,检验自己猜测的信度。(4)补叙课文:在许多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补叙课文能让学生把作者留下的“空白”填补起来。(5)换结尾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从多角度进行想象,设计出新的结尾。

当然仅仅凭以上的设境激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它不仅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时机,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还需要我们教师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起“大语文”结构,向课外延伸,覆盖课堂与课外两个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激活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他们意识聚焦,观察,积累,感悟,去采撷、累积、存储和积淀更多的生活表象、经验。如注意强调诵读,多看多记多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与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形成、优化并深化学生的语感能力。

总之,要求教师做培养语感的有心人,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向和策略问题。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了,势必推动语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带来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和高效率。正如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把语感训练作为“切入点”,吸收当前小学语感教学及英语语感教学的一些优点,注重语感培养与训练,推动学生语感呈良性循环发展;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把课文、作品当成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去感受、去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期达到“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创造能力,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做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安徽蚌埠第七中学 杭法刚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但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出现了华而不实的形式,呈现出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倾向。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起作用,而且还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文就目前开展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作浅显的探究,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注意,也希望探究出一条做实语文综合实践的路子,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成既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活动,最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目前开展的几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可以归纳以下几种类型,都存在着只注重过程不检测效果的现象。

1.知识积累型

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间开展。其形式表现为对词语的归纳积累、对名人名言的分类收集、对古代诗词的分类整理等等。一般是老师在周末把任务布置下来,学生周一把作业交上。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学生精心收集的资料。以成语的分类整理为例,一个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某一类型的成语。从这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说,是很成功的。但实际上的效果如何呢?我曾经提问过女儿收集的一个类型的成语,结果是没有几个能记得的。那么收集那满满一张纸的成语是干什么的呢?只是为了充实那各地一轰而上的“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我想,老师设计这样活动的初衷无非是想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最大限度的多掌握一些成语。如果学生把任务完成后还是一无所获,那么我们所开展的活动还有何意义呢?学生如果利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至少能记住20个成语吧,通过这么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却是一无所得。如此看来,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失去了它实践的意义了。

2.实践活动型

这种活动大多以学生到课外开展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测量一个池塘的长度,到街上去找店面招牌上的错别字,到野外辨认书中出现的农作物,调查某种商品在本地的销售情况等等都成了一时时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形式上看,这种实践活动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活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那么,这种看起来很地道的综合实践活动效果如何呢?我们仅就上面两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分析,就可以明白了:

某教师利用星期天,组织一个班的学生到大街上去找店面招牌上的错别字。学生的兴趣很高,三三两两一起跑遍了城市的大部分地方,找到了几个错别字或是书写不规范的汉字。那么,我们要问的是,教师设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不是让学生注意常见的错别字?浪费那么长的时间,而且还冒着可能出交通事故的危险,就是为了找那么几个错别字,值得吗?如果我们给学生做一张常见的错别字练习,是不是能达到上述综合实践的目的?如果能,那么我们的那种综合实践活动除了形式上的活动外,还有开展的必要吗?从实际效果上看,那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做一张错别字练习的效果是没办法比较的。一张试卷所容纳的错别字是学生忙了一天能找到的错别字的几十倍。一个城市的店面招牌上能有几个错别字,这不用我说了吧。《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标准看,这样的实践活动也不能称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某一个数学老师在上完“测量”的内容后,把一个班的学生带到池塘边开始了实地测量。学生的兴趣有了,拉绳放尺,把计算中的数据和测量中的数据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了,一堂成功的社会实践课就出现了。我们要问的是,教师进行这样的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是什么?是在怀疑我们课堂上用数学公式算出的结果和实践测量的数据有矛盾吗?是让学生亲自测量后去相信那公式的正确性吗?不然,进行这样的测量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数学中的测量是不可能让学生拿着尺子去实际丈量的,而且有些情况是无法丈量的,比如计算月球到地球上的距离,“神六”飞行的总长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像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不也是很多吗?这不是在用实践的形式去检验已经运用了几千年都没有出问题的公式吗?过程是有了,但意义也全无了。

3.课题研究型

这一段时间,看了不少老师的课题研究型的案例。像宁鸿彬老师的苏轼专题,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学生把苏轼的作品研究如此精透,从作品的风格到作品的内容,从作品的背景到作者的生平等,几乎囊括了一个专门研究苏轼的学者所要涉及的内容。然后学生就能写出深有体会的赏析文章。看完这样的专题,我真的很佩服宁老师麾下的学生语文素养,也感叹宁老师的精心设计。也模仿宁老师的做法,但学生好像连苏轼的一些文章都看不懂,还谈什么研究啊!再看学生写的赏析文章,除了几篇在网上下载的,就没有一篇像样的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在哪儿?

日前,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看到了安徽淮南教研室一位老师的关于学生学习《三国演义》的综合实践课案例和一些专家对此案例的点评。其中有两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种案例的“虚伪”性。短短的一、两节课,含概那么多内容,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典故,有关“三国”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关“三国”中某些章节内容的探究等,都在案例里得到很好的展示。是老师和学生的一起探究?学生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准备这些内容?是教师自己在闭门造车式的探究,那么这还能称说是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吗?没有了学生主体直接参与的实践也是不符合新课标意义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吧?《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种由教师“制造”的综合实践也不能算真正意思上的活动吧。

二、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看法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活动的效果

和语文课本的教学相比,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没有一个检测的体系。是一个可开展也可不开展的课型。语文课本的教学效果有平时的大、小测验和期中、期末的考试作为检测手段,这就强制地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务实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教师的一种自发的自由组织的活动,开展的多少,不直接影响传统的教学效果。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无序化和随意性,造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局面。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某一类型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应该是自下(学生)而上(教师)的。由教师设计出的任何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有的可以利用学生来实践,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它背离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把学生推到被动接受的地位。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是一项贯穿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活动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那只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样版。如果我们就依照教材的安排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同,就不可能开展同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的一项适合学生水平发展的,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学生词语方面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展词语积累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方面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展写作训练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有活动的开展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想达到某种效果是不可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活动工程,它是在一个个很小的活动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次次熏陶,是个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活动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它应是一条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线索,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学生应该是被这条线穿起的一颗颗珠子,在运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教师只能做一个接线的阿婆,什么地方的线段开了,教师就把它接起来,教师永远不能去充当被线穿上的珠子,否则,就会造成上面所提到的种种现象,使我们开展的活动失去意义。

编辑短评:只重过程,不考虑效果,为活动而活动,“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的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那么,如何做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还是杭老师的观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学习的效果”,“应是一项贯穿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活动”。语言很简单,却发人深省。(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为学习设计教学



江苏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宋明镜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学设计应该是战略性的,同时还应该是具有很灵活的适应性的。过去那种具有严格的规则,程式化步骤的语文教学过程,已经不符合当前的要求。

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开始,这是语文教学通往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教学设计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标,“达到”是过程。“教”和“不需要教”之间只能用“→”表示,不能用“==”语文课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54页)

于漪老师倡导“教师为学而教”,她说“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去‘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教师为学生学懂、学会、学好而教,因为任何教学方案都是为学生而存在而起作用的。”(《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6页)

加涅、布里格斯等认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好的语文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对语文课程的正确认识。下面仅就“对学情的准确把握”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理论主张“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为目的。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如果学生的特点能够得以把握,那么大多数学习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教学过程施加了积极的影响,教学设计要考虑到以下事项:

引起注意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要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非智力因素就是学习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意志、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动态资料库,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学生个体自然情况、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个性品质差异、学生的变化与进步。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以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能,启动建立学生个体发展档案的工作。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这一问题,这对我们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在如下情况下,学生可能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当学生被鼓舞与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当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时,起点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新知识能力的学习掌握产生重要影响的先决条件,起点能力与教学目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会出现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计,同一教法,“千课一面”的现象。因而,语文教学设计,就必须准确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其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三)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独立型与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依存型的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往往以外部参照作为依据,喜欢在有人际交流的集体学习环境中学习,对社会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储存效果较好,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学习中需要较明确的指导和讲授。独立型的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喜欢独立思考,个人学习,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能很好地分析,重新组织,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对理工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得较好。沉思型的学生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往往会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判断,且较为准确。而冲动型的学生则往往会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且常常出现错误。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依存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冲动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有条理地、细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外,在组织研究学习小组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情况,将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去研究分析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相互影响,也有助于对学生认知倾向的培养调整。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班,运用各种方法(问卷、谈话、作业反馈、课堂观察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向前发展。

编辑点评:为学习而设计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而设计教案,实质上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那么围绕学生设计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哪些点呢?本文引用了教学设计理论的若干观点,从三个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对于老师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能结合语文课的课程性质作一些有针对性地分析似乎更好。(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月积日累见奇效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大兴中学语文组 王右刚 李林 徐国翠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如何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已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点面结合,强化阅读训练。每节课都抽出5分钟的时间,开展“阅读快餐”,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抽出一节课开展课外阅读。坚持不懈,日积月累,金石可镂,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突破课堂教学常规做法,让学生走上讲台主讲课文,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学习,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予以点拨和诱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创办小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点面结合,强化阅读训练

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古人云: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唯有坚持不懈地阅读,能力才会提高。然而,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很难有时间读书,尤其是课外书。针对这种实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点面结合,强化阅读训练”的方法,即在每节课中抽取5分钟开展“阅读快餐”,学生精心准备,人人参与。朗读时分成小组,一般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人,负责安排学生朗读的次序,每天每个小组仅有一人有阅读的机会,一个学期下来每个人能轮好多次!每个星期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平时同学们对对上台朗读的学生及时给予简短的评价并打分,评价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和优点,其它小组的组长给阅读组的同学打分,最后取平均分,即是阅读者的个人得分。每周的阅读课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及时评价。学期结束时,累加每个小组成员的积分,评出优胜小组,予以适当的奖励。许多学生在读写竞赛和演讲比赛中获奖。实践证明,无论是“点”,还是“面”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二、师生易位,教学相长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这样既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又利于学生接受教育。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主阵地,现行语文教材一般按单元组合,每一单元又分教读课,自读课,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三种类型。教读课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整体感知”为开端,教给学生纵观全局,把握全篇的方法;“典型示例”通过精读某一重点片断,剖析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出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仿例自读”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方法自读其它片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查漏补缺”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找出忽略的细节,重点强调;“达标检验”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新情景下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教读课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为下一步自主学习蓄足了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自读课的教学,笔者尝试着让学生登上讲台,走学生教学生的新路子,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首先,这是由自读课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是教读课的补充和延伸,是对教读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其次,学生通过对教读课的学习,已具备自学能力,学生能登上讲台,实现师生易位的关键是教师指导学生备好课,确定好学习目标,找准学习的重难点以及突破措施。从学生的角度备课上课,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既能找准学生共同的难点和疑点,又利于学生接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时,学生以课堂剧的形式展开教学,扮演海伦和她的老师,把师生的教学过程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再加上对白和动作,看了让人感动,又易引发人的共鸣!师生从表演中不仅品味到清新朴实的语言,更为重要的是让心灵接受了一次爱的熏陶。整个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时时爆发出笑声!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综合性学习课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一个学期至少组织三次综合性学习的机会。首先确定课题,然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通过开展活动真正发挥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主体作用得到彻底发挥。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我切实领悟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从学生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创造性思维等。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授课,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重要的是“师生易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利用网络,创办小报

网络走进校园,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精心设计小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创办一份,一周后上交。交上一查着实让人吃惊非小:名字各种各样,富有创意如“青春报”“萌芽报、“雏鹰报”“奋斗”等;内容丰富多彩,有班级新闻、校园一角、人物通讯、学习一得、笑话等;设计绘画精彩纷呈,人物画、景物画、漫画等,有的是从电脑上剪切的,有的是学生自己绘画的。小报融知识、寓乐、绘画于一体,充分显示了学生的集体智慧。每一位学生都可在小报上驰骋自己的想像,写下自己精妙的一笔!小报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浓缩形式;小报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阵地;小报是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摇篮!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不可能面面俱到,惟有立足于课堂,找准导与学的突破口,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跳出课文──又走进课文”,逐渐学会“点石成金之术”,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抵达“教是为不教”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王右刚,1971年10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任职于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大兴中学,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论文,讲课多获奖,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方略》发表于2001年2期《在沂蒙教育》杂志,2003年获县优秀教学成绩奖。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的教育之路更漫长,我将再接再厉,向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育境界迈进!

编辑短评: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体会,可供教学中参考。课堂教学,只要教师的点拨诱导得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益。(熊江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语文教学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中学 刘德龙



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仔细推究一下,所谓“自主学习”无疑可以概括为:建立在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而“合作”、“探究”式学习,虽然各有侧重,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不都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独立基础之上的学习,哪一种方式不需要学习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他非但不领情,而且无动于衷。“济世良方”好开,但主体不屑享用,效果由何产生?因此欲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人,从而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我们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对如何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切实唤醒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

那么什么是主体意识呢?先看“主体”一词,哲学上“主体”是和“客体”相对而言的,指的是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从词意阐释的角度看,其所指为事物的主要部分。如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无疑应是学习的“主体”,“学”则是“教学”这一事物的主要部分,“教”无非是“学”的条件或手段而已。而“意识”在哲学范畴里则与“物质”“存在”相对,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精神”“思想”“思维”“观念”等概念近义,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心理学上“意识”可释为“觉察”,多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如“潜意识”“有意识”等等。基于上述认识,具体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呼唤的主体意识,指的应是学习主体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关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学会听、说、读、写,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应是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灵需求。并使他们知道自觉的目的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思想、言语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让我们的语文课除了应有自己的味道、自己的特色,除了概括了解和演绎人物性格、理解主题之外,还要有心灵的震撼、美感的体验,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理智性的重要使命。

那么该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推进课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呢?我们认为:

首先,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就要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使“主体”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十分重视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而学生要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力争由自在的人变为自由的人;由蒙昧的人变为理智人。为此大力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的多了,才会增强主体意识。阅读是人的个体行为,需要独立的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沉心静气地思考和陶醉其中的涵咏内化,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给予安静而自由的时空,营造平和而内敛的气氛,实现自主阅读。至于作业的留置和批改,写作训练究竟写什么,如何写,教学决策要民主,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给予相当份额的自由度,教师不要总是越俎代庖,横加干涉。

其次,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必须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动机兴趣、习惯、情绪、态度、意识、毅力、性格等心理因素。语文教学要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保障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还得十分重视学生的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即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这一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和发掘学生的兴趣对教育者是重要的。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翻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增加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需要和疑问,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以巩固学习的动机,改变学习态度。

(2)“学习如果只以兴趣为基础,不可能巩固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因为一切学习并非都是有兴趣的,并且有许多事物必须借助于意志力始能获得”(俄教育家乌申斯基语)。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学好语文的内驱力──动机是不容忽视的。动机是个体需要和形成主体的意志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通过诱导、激发动机让学生逐步明白语文的重要性,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语文。

(3)良好习惯是主体意志力的体现或外化,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语文学习中预习复习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搜集资料、勤于练笔、修改文章的习惯等,对提高语文水平有直接作用。

(4)情感是主体意识生成的催化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浓厚的感情色彩,挖掘语言的美感,并引导学生去体验、鉴赏和运用,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生发情感的因子,满腔热情地学好语文。

再次,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要真正改变自己的角色,努力争取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容漠视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我讲你听,我教你学,不尊重学生是扼杀主体意识的重要根源,落实新课标,语文教师就要率先改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以给主体意识的觉醒营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天地和氛围。其一,教师要善于在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的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课标、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要充分了解学生,因班因人而异,把教学目标尽量定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不断得到体验成功的愉悦。其二,教师要真正明确自己的职能不是“灌”和“考”,那种夹起眼睛只顾照本宣科的“灌”和借助“考”以求得检测反馈的做法,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戕害主体意识,得不偿失。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平等对话的首席,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只起相应的导向作用,在一般性的学习活动中,例如作业的留置和处理、背诵的检查、作文的批改,要在给予一定方法指导的前提下,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当好助手的机会,以期使学生在平等互助中滋生主体意识。

说到底,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发展以及发展机制的问题。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和基础工具课,在人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学若能因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形成自觉的心理关注,其教学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工具,而且还可以产生人性、人格的升华。

编辑短评:本文就语文学习的主体性意识的培养问题展开讨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主体意识建构中,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文章认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性,还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同时对于自身,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观念,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如何激活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

山东临沭县大兴中学语文组 王右刚



如何激活课堂教学的主体?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创设情境,使其进入角色;激发兴趣,使之乐学愿学;引入竞争,激其求知欲;联系实际,掘其潜力。

一、创设情境,进入角色

若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使其进入角色,这就需要创造一种合适的情景:如播放一曲轻音乐,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念一段优美的语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一则笑话,减缓学生精神上的压力;欣赏几幅优美的画面,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思。这些情境必须与所学的课文密切相关,简明,富情趣,具有熏陶渐染的作用,让学生不经意间进入角色。

二、激发兴趣,乐学愿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所学课文的特点,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学习的欲望,进而乐学,愿学。为课文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诵读课文,唤醒学习的潜意识;借助多媒体,设计动感的画面,醒目的字体,让学生耳目一新,滋生学习的冲动,设置角色,让学生担当文中某一人物的角色,体验人物的思想行为;师生易位,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以师生的身份,释疑解难,教师不妨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倾听,不断发问,学生们想方设法的解答,教师“明白”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不吝啬表扬,对学生而言,只要勇于回答,思想有特色,就应给予肯定或赞赏;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愿学,课堂教学也就“活”了。

三、引入竞争,高潮迭起

“竞争是激发人潜能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往往能涌现高潮。分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五柳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例,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开展朗读比赛,一组一段,全体评判,分组释意,疏通课文,遇到疑问,本组不能解决,其它组帮助,额外得分,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互相补充,合作学习。四个小组选“五柳先生”,选出最佳选手,迎对其它人发问,可从正面发问,亦可从反面发问,各小组选取适当的发问方式,提高发问质量,而非数量。“请问你有何特点?”“好读书不求甚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你有才华,为何不为社会做贡献?”“官场太腐败,太黑暗,不愿受污染。”-------各小组讨论热烈,尖刻提问一个接一个,由课本知识追溯到古代社会,由古代社会联系到现实社会,五柳先生沉着应对,妙语联珠,惹得全场时时爆发出哄笑和热烈的掌声!不得不让人慨叹:学生的思维超出了课本,超出了古代社会,出乎了教师的意料!通过竞争,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气氛热烈异常,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四、联系实际,掘其潜力

俗话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既然如此,生活中处处就有语文。学习语文就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直接或间接地感受生活。直接感受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坚持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间接感受则是从阅读中获取,除了精研教材中的美文佳作外,还要不断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或者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刊物,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写阅读札记,阅读面宽了,写作材料丰富了,学习就有兴趣,主动性自然也有了。创新潜能自然流露出来。只要给学生一片蓝天,一块绿地,一个自由的天空,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显示其鲜明的特色和活力。语文教师更应转变观念,成为顾问,参加发现问题的参与者,帮助发现矛盾的旁观者,学生学得远比教得多,“教学相长”,共求进步。教师要为自已定好位,明确自己的角色,努力向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的最高境界迈进!

编辑短评:本文可以作为前文的补充,前文重视理论探讨,本文则是具体实践,从四个方面或者说从教学的四个阶段,分别阐述了教学活动中如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具体手段。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读,读者会更有收获。(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06: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向学生“献丑”



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黄行福



“丑”是自己的,把它“献”出去,是否对自己的名声有害?一般而言,真是如此。有谁心甘情愿的会主动把自己的丑事暴露在学生面前?

最近,我就做了一件这样的傻事。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效果好极了!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也是一位教学研究的爱好者。业余时间,常常喜欢看看书,写写文章。于是,便常常有一些文字见诸报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10万字的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还有一些文章获奖。

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写好作文,我便经常把自己写的文字,读给学生听。听后,他们都以为我了不得,都纷纷向我请教,问我写作的秘诀。

我想;这不正是个好机会,一个教他们写好作文的机会?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向他们介绍起“经验”,“献”起“丑”来:

首先,看“半成品”。我的写作,有10多年的历史。虽说在小学读书时,写作就一直是我的强项。很多时候,我写的作文都被老师拿来作为范文读给班上同学听。工作以后,也就时常有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的念头。但无奈自己文字基本功毕竟还欠些火候,总是退稿多于采用稿。我知道,那更多的是因为我的文字工功底还不深。因此,就只好再努力,打好文字基本功。刚开始时,往往一篇文章最少要写3篇,然后又修改3篇。草稿纸写了一本换一本。那些草稿纸上,我常常是大箭号加小箭号,一页不够再添一页,密密麻麻,增、删、调、补,简直是样样齐全,足足有好几本。那时候,电脑还没有进家门,那些草稿,我都舍不丢掉,留作底稿,以备用。没想到,那些东西,现在居然成为了我教学的好素材,一种反面的教材,可以让学生们从我的写作之路中,领悟些什么。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就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写作要打好草稿,要反复修改的教育。

前半节课,我把那些“宝贝”分别发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仔细地看,能看懂多少算多少。我自己也到个小组进行巡视,随时回答他们的问题,顺便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提示,告诉他们注意哪些事项,重点是什么。下半节课,我用了10多分钟,领着他们学习,学习一些著名作家关于写作需要修改的文字,让他们从理性上明白:写作修改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不是老师对他们的额外要求。

其次,亮退稿。为了拨开笼罩在他们心中的迷雾,我又把自己当年写的一些稿件,尤其是那些被报刊编辑部退回来的稿件,给他们看。记得有一篇稿子,连续投了几家杂志社,都被退了回来,最后就只能封存箱底了,这次,我特地让它在班上亮相。让我的那些学生们看看,让他们明白:任何人,事业上的成功,也经过一番失败的折磨;在写好作文,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需要不断地反复锤炼。

再次,说辛苦。那时候,没有电脑,写作实在是一件苦差事。酝酿、打草稿、修改、誊写,哪一件事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在1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那时候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感触也只有我自己最深刻。

当时,为了赶一篇稿子,我硬是连午饭也没吃。更让我难忘的是,写一篇语文教育方面的文章,没想到,写着写着,竟写了上万字。几番艰难的修改之后,还要誊写。我硬是边上课,边抄写,一天之内,就把它给抄好了。当时的情形,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天还没亮,我就起了床,早跑后,6点多钟赶到教室,辅导学生上早读课。那天,我有3节课。一下了课,我就三步并着两步走,跑回家,坐在桌前,忙自己的事情。直到下午6点半,才匆匆忙忙地抄写完。一万多字呀,我手都给抄麻木了。那天正好有客人来我家吃晚饭,看到我那么辛苦,他们都非常感动,好心人还劝我别自找苦吃。

我把自己“爬格子”的这些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他们一个个都听得目瞪口呆。

别人的情况我不了解,反正我自己的写作经历是充满了艰辛,留下了许多汗水的。10多年来,在写作道路上的故事,我都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从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中,学习写作文的一些方式方法,领悟写作文的真正精髓。

每一个语文教师,肯定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的,都有自己值得挖掘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就可以用自己的实践影响学生。

一段时间以来,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自从我向学生“献丑”以后,他们的写作态度,更加端正了,写作也更认真了。大多数同学,还很自觉地养成了打草稿的好习惯。他们自己说:“以前,不打草稿,拿起作文本就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现在,先打腹稿,再写草稿,有时间的话,进行修改,感觉自己的作文明显比原先好了。”还有的同学认为,以前,总觉得那些写作上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靠的是天才。现在,我们从自己老师的身上,就可以发现,写作,原来是自己练就的本事。还有同学回顾了自己原先的马虎写作的经历,表示要重新端正自己的写作态度,实实在在地认真写好作文。

老师,是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人,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作用,那是无形的榜样。我想,我是一位农村教师,但我也有自己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我把自己的东西,非常真实的告诉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教育。尤其是在今天,报刊、杂志上有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文章,铺天盖地。可是,我们的一些教师,由于自己本身缺乏写作的实践经验,照搬照用,结果他们对学生讲得越多,搬用得越多,学生反而越不会写文章。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从根子上让学生明白一些写作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写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所以,那些所谓的“方法”,灌输得越多,学生越感到不知所措。我们的写作教学,最为根本的东西,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态度,养成终生受用的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待学生身上具备了这些东西之后,写起作文来,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我向学生“献丑”,“献”的就是打基本功的“丑”,就是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丑”,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丑”。可喜的是,我的“丑”换来了学生的“亮”。

编辑点评:把自己的稿子交给学生修改,把自己退稿的经历讲给学生,自曝家丑,这位老师确实有很大的勇气。但效果很好,为什么?通过自己的经历感染学生,比空口白话的训诫自然亲切得多;敢于把自己并不完美的稿子亮给学生,无异于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给了学生信任,也同时给了他们平等的感觉。(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2: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