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积日累见奇效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大兴中学语文组 王右刚 李林 徐国翠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如何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已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点面结合,强化阅读训练。每节课都抽出5分钟的时间,开展“阅读快餐”,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抽出一节课开展课外阅读。坚持不懈,日积月累,金石可镂,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突破课堂教学常规做法,让学生走上讲台主讲课文,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学习,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予以点拨和诱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创办小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点面结合,强化阅读训练
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古人云: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唯有坚持不懈地阅读,能力才会提高。然而,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很难有时间读书,尤其是课外书。针对这种实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点面结合,强化阅读训练”的方法,即在每节课中抽取5分钟开展“阅读快餐”,学生精心准备,人人参与。朗读时分成小组,一般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人,负责安排学生朗读的次序,每天每个小组仅有一人有阅读的机会,一个学期下来每个人能轮好多次!每个星期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平时同学们对对上台朗读的学生及时给予简短的评价并打分,评价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和优点,其它小组的组长给阅读组的同学打分,最后取平均分,即是阅读者的个人得分。每周的阅读课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及时评价。学期结束时,累加每个小组成员的积分,评出优胜小组,予以适当的奖励。许多学生在读写竞赛和演讲比赛中获奖。实践证明,无论是“点”,还是“面”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二、师生易位,教学相长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这样既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又利于学生接受教育。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主阵地,现行语文教材一般按单元组合,每一单元又分教读课,自读课,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三种类型。教读课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整体感知”为开端,教给学生纵观全局,把握全篇的方法;“典型示例”通过精读某一重点片断,剖析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出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仿例自读”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方法自读其它片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查漏补缺”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找出忽略的细节,重点强调;“达标检验”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新情景下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教读课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为下一步自主学习蓄足了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自读课的教学,笔者尝试着让学生登上讲台,走学生教学生的新路子,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首先,这是由自读课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是教读课的补充和延伸,是对教读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其次,学生通过对教读课的学习,已具备自学能力,学生能登上讲台,实现师生易位的关键是教师指导学生备好课,确定好学习目标,找准学习的重难点以及突破措施。从学生的角度备课上课,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既能找准学生共同的难点和疑点,又利于学生接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时,学生以课堂剧的形式展开教学,扮演海伦和她的老师,把师生的教学过程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再加上对白和动作,看了让人感动,又易引发人的共鸣!师生从表演中不仅品味到清新朴实的语言,更为重要的是让心灵接受了一次爱的熏陶。整个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时时爆发出笑声!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综合性学习课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一个学期至少组织三次综合性学习的机会。首先确定课题,然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通过开展活动真正发挥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主体作用得到彻底发挥。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我切实领悟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从学生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创造性思维等。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授课,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重要的是“师生易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利用网络,创办小报
网络走进校园,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精心设计小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创办一份,一周后上交。交上一查着实让人吃惊非小:名字各种各样,富有创意如“青春报”“萌芽报、“雏鹰报”“奋斗”等;内容丰富多彩,有班级新闻、校园一角、人物通讯、学习一得、笑话等;设计绘画精彩纷呈,人物画、景物画、漫画等,有的是从电脑上剪切的,有的是学生自己绘画的。小报融知识、寓乐、绘画于一体,充分显示了学生的集体智慧。每一位学生都可在小报上驰骋自己的想像,写下自己精妙的一笔!小报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浓缩形式;小报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阵地;小报是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摇篮!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不可能面面俱到,惟有立足于课堂,找准导与学的突破口,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跳出课文──又走进课文”,逐渐学会“点石成金之术”,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抵达“教是为不教”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王右刚,1971年10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任职于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大兴中学,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论文,讲课多获奖,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方略》发表于2001年2期《在沂蒙教育》杂志,2003年获县优秀教学成绩奖。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的教育之路更漫长,我将再接再厉,向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育境界迈进!
编辑短评: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体会,可供教学中参考。课堂教学,只要教师的点拨诱导得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益。(熊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