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一堂讨论课引发的思考



桑植县十一学校 向玉华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是议论文单元。针对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议论文不积极,对议论文写作反感,特别是议论文的论点把握既不准确更不必说新颖等问题,在学完本单元后,我精心组织了一堂讨论竞赛课,以中心论点的提出作为本堂课讨论的主题,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

首先我就本单元课文论点的提出做总结:可以开篇态度鲜明,直接阐述作者所持观点,也可从身边某事物、某一现象,或所熟悉童话、神话、寓言等故事内容开讲,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出中心论点,这样使论点的提出水到渠成,引起读者的同感、深思;也可以通过充分的分析,大量的论证,在文章最后理所当然得出结论,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归纳中心论点,使之无可辨驳。

在学习对议论文论点提出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之后,我着重强调本次讨论竞赛对论点把握的三点要求:第一是论点要准确;第二是力争论点新颖,不落俗套;第三是简明的阐述论点得以成立的条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规定参赛人员以小组为单位,每提出一个正确的论点本小组加10分,提出的论点既正确又新颖的多加5分。看到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知道是该出题的时候了。我在黑板上板书一题:《由“铁杵磨成针”想到的》,学生们都松了一口气,认为这个题目太容易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将这个故事表述如下: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认真,一天他在河边看见一个老婆婆在石头上磨铁杵。他很奇怪,因为老婆婆说想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他得到启示,以后专心读书。

讲完这个故事,我决定给学生5分钟时间独立思考,看谁提出的论点多,为小组挣的分数多。毫无疑问,学生们非常积极,只是所持观点大同小异:做事(学习、工作)要有恒心、毅力,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对他们所提论点给予充分肯定,并给所在小组加10分;之后,我引导学生:“这些论点已经被大家所熟悉、所认同,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则材料提到的事情、现象联系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提出一些新颖的论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学生提出两种新观点,并分析提出的依据:一种观点是要知错就改,依据是李白小时候学习不认真,到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学习态度改变了;第二种观点是家长、老师对孩子所犯错误要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并加以正确引导,依据是李白小时候读书不认真,但老婆婆并没有讥讽、责骂他,而是用“铁杵磨成针”的现身说法告诉李白,学习要专心,要坚持,并且还列举孟母“断织裂丝”的做法教育孟子的事例作为佐证证明他的观点。对这两种论点的提出,我眼前一亮,我知道这堂课的“戏”真正开始了。我及时给予肯定:“你给我和同学们都提出了一条很好的建议,我谢谢你!”并给他们所在小组奖励5分,还以热烈的掌声让这两位学生体味到老师的赞赏和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这时,一位平时爱动脑筋的男同学将同学们的思维引向更为开阔的境地,他首先提出:铁杵与针价值不等,用一根铁杵磨一颗小小的针实在太不划算了。他的观点一提出,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迅速给这组加5分,并鼓励他:“以后你若经商,肯定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这下,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出乎我意料的观点也一冲而出:

1、不要浪费时间,而要珍惜时间:老婆婆用铁杵磨针是浪费时间,不珍惜时间的表现。对这一观点,我及时表扬:“说得好呀,正如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人也说‘千金难买寸光阴’啊!”

2、要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料,因为铁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老婆婆用一根铁杵磨成一颗小小的针,那不是浪费自然资源吗?对这一观点,我给予高度评价:“谁说我们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珍惜资源,从小事做起。”

3、当时是否有炼铁技术?若有,炼铁的规模如何?从炼铁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这个观点是通过一个学生的解释,另外几个学生归纳得出的,他的解释是:课文《灰姑娘的时钟》中作者由“时钟”提出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也可以提出经济学问题:炼铁技术到唐朝达到怎样水平?小小的针是在手工作坊中生产出来的还是由个人在石头上磨制而成的?从这一现象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生产力?对这个学生的分析,我惊喜万分:“你有经济学家的头脑,我相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其他的学生针对这个故事提出如此新颖的观点,你太聪明了,老师为你骄傲!”

4、要保护环境:如果用一根铁杵在河边磨成一颗小针,那既要浪费时间和资源,更会污染环境,他还举例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中的石油污染、极地的赤潮现象、大气污染、嘈音污染等等,正在毁坏我们唯一的家园。针对这一观点,我大声惊呼:“你是一个五好小公民,应该给你戴上大红花”。

下课前,我对本堂课作了及时的总结,非常诚恳的表扬了这个班的所有学生,虽然他们提出的观点及分析材料还有些幼稚,但对他们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大的社会问题的关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这个故事,我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讨论: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团结协作,依据是:老婆婆所需要的针必须自己亲手磨制,若依此推断,大家今天上学来所需的衣、鞋及交通工具都自制的话,谁有如此的财力和精力?所以我们社会需要共同合作,在经济、政治、世界和平稳定等重大问题要合作,在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加强交流,无疑是当前世界的大方向。对我的观点,同学们可以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并提出疑问。

本堂讨论课的任务在我的精心组织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完成了,我在学生们意又未竟的神态中快乐的走出教室。我感觉本堂课相当成功,既让学生感觉到议论文论点的提出如此容易,如此奇思妙想,又让他们体会成功距离他们如此之近,更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聪明智慧完成某一事情,并再次印证了我曾向他们阐述的观点: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这堂讨论课,解开了曾困绕我的几点疑惑:

1.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种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关系。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听众,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现实处境及精神状况,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内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步步走入僵局,有可能走到水火不融的地步。那么,老师的教学任务就一定会以失败而告终。这时,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不思考,该如何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与儿童的共同劳动,首先是师生关系来确定的。”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同时还有教师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独立人格得到尊重,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和敬佩,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爱屋及乌;也只有学生兴趣的高涨,才能让教师的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学真正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可见,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平等的“人”,正如美国现代教育的著名代表多尔所说:“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提高了,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究中,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承担起师之为师应有的责任。

2.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之间怎样关联?

课堂教学不仅积累学生创新思维的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胆量和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充分肯定学生完成某一事情的能力,给他力量,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有足够的勇气放开手脚,展开想像,即使在和别的同学观点不一致时,也能流畅自如的应付。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贴近生活、灵活多样、被学生所关注的材料,让他们有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才能,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必须有清晰、有趣、重要的主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紧扣主题,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既有目的又有鲜明的个性的体现。

课堂教学还应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舒适的环境,也就是对他们思维过程、方法、成果应给予相应的肯定,对他们的评价应建立在深思熟虑之上,一般不直接给予否定,如“你错了”、“你不对”,这样会挫败他们的积极性,也影响其他学生畅所欲言、奇思妙想,那么我们将看不到学生灵魂深处闪耀光芒的一面。对于学生确定错误的思维过程,也应采取引导,使之趋近正确答案。这样,让学生既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也体会到成就感。总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有足够的信心,让他们明白将来遇到挫折后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成功并不遥远。

3.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学生的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由懵懂的儿童逐渐过渡到成熟的少年,这是一个思维活跃、思想敏感、极易满足又易受伤的过渡期。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他们盲目自大或自弃。那么此时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此时应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抓住时机,适时的引导比课堂专题报告效果要好。

①单纯、机械的课堂思想灌输教育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反作用。枯燥的演说,古板的模式,空洞的概念,无滋无味的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这样的结果不是老师的初衷。而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利用课文的适当内容,恰当的课堂气氛,引入事先预计好的论题之中,这样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分析小说《麦琪的礼物》后,我提问:“德拉和杰姆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卖掉家中的两件宝贝,你认为值得吗?”学生回答是肯定的:“值得”。“为什么”?回答大同小异:“他们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的爱。”此时,我归纳本文作者的意图:懂得爱别人,尊重别人的爱。在此基础上,我加以引导:“爱别人、尊重别人的爱,首先要爱你身边的人,尊重身边的人对你的爱。在家里,不要动不动嫌弃爸爸妈妈疼爱你的罗嗦的话,当爸爸妈妈劳累或生病时,不要吝啬你体贴的话儿,将你的爱心适时的表达出来;在学校,理解老师善意的批评,学着和老师沟通,达到师生互相体谅的目的;和同学相处,在看到自己长处的同时,也要从同学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要为一点儿不愉快而劳心伤身;在社会上,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爱那些需要你、值得你关爱的人,那么你会像德拉和杰姆一样,为爱付出,心甘情愿。”说这番话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点头,似有所悟。最后我建议:请同学们用所学的诗词表达对人世间伟大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歌颂。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激情高涨,大声吟唱诗词。我想这堂课的思想教育已经融入了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所接受。

②及时解决学生对某些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模糊、不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受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很多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他们凭借自身不成熟的经验,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逐渐养成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又没有得到家长、老师及时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这时,只要学生出现某一方面模糊的想法和行为时,老师必须及时的采取有利措施,加以正确引导,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回味这堂讨论课,我亲历了与学生的感情的磨合,让我相信自己的同时,更相信他们有足够能力和智慧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这堂讨论课,给我以后的教学生涯又增添了值得仿效、值得回味的一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桑植县第四中学 王红玉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机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荷》时,我在上课前两个星期就已经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和上网查找关于“荷”的各方面资料,然后让各小组汇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读书笔记。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查到的资料和课文提供的关于历代文人对荷的赞美诗篇,绘出一幅荷花图。这一环节使得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荷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教学第一课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那种感觉一定美滋滋、乐陶陶。你们想不想马上见到美丽的荷花呢?”学生兴奋的说:“想……”于是,我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荷花”的节目,学生被荷风叠韵迷住了。我停止播放时,学生竟喊:“不要啊……”我被学生对荷的喜爱之情折服了,于是我停止讲课,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荷花。第二节课,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各小组分别上台介绍荷花的相关知识。有的介绍荷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地域;有的介绍荷的别名;有的介绍荷各部分的用途的;有的介绍荷的有关传说和歇后语……丰富的材料展示,使同学们对荷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同学们对专题中的历代文人诗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用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配上自己所画的荷花图,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乐了,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杰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成效。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首先,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针对文段进行质疑,小组长做好记录。其次,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把关键字词和句子给同学们进行讲解。最后,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争论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

教师总是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引起争论的话题会影响教学进程,于是草草而过。殊不知这样扼制了许多学生的思维,错过了许多精彩的智慧火花。我在教学中很留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话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在上《狼》时,有的学生认为狼很可恶,应该杀,有的则认为狼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员,应该保护,为此,我就“狼该杀还是该保护”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双方拿出种种材料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在唇枪舌战中,同学们的喝彩声不断,而我没有否定任何一方的看法,只是为双方的发言与众不同而鼓掌。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争辩中极大调动他们的思维空间,无形中也使他们在争辩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之,要让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学生在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优化语文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桑植县第四中学 谷永胜
教师要想有所作为,面对新课程,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学设计。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尽人意,这与教学设计不良不无关系。所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不景气的现状,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条理清晰
一堂课条理清晰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清晰。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堂课要了解什么、懂得多少、掌握多少。这样,师生对一堂课目的明确、内容清晰,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山中避雨》,要学生掌握“山中避雨的过程”,可以在黑板的右上角写“避雨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接着让学生集体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也可叫一个有朗诵水平的同学有表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果:避雨──借琴──拉琴──惜别。如此清晰的思路,自然会让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然后,让学生再细细阅读,把握主题。如果直接问学生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很难让学生回答。这时侯,教师要善于引导,必须要由感性的认识再上升为理性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下人物心情和山村气氛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容易从文字中看出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自然而然揭示了“乐以教和”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板书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板书如下:
 
二、教学设计要趣味横生           
运用多媒体手段享受“趣”,还以《山中避雨》为例,我以文中提到的《梅花三弄》和《渔光曲》为音乐背景,播放了避雨的全过程。第一幅是避雨,细雨蒙蒙,雨声滴答,两个女孩一副愁苦的样子;第二幅是借琴;第三幅是拉琴,这时候,《梅花三弄》音乐响起,在优美的乐曲中,两个女孩唱起歌来,三家村的青年也齐唱起来;第四幅是惜别,这时《渔光曲》响起,画面展示了“我”与三家村青年依依不舍的情景。整个过程以雨声开始,以乐曲之声弥漫。整堂课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人物和气氛的变化,又欣赏到古典音乐的无穷魅力,既掌握了知识,又享受到无穷的趣味。
从教学对象上变出“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预习,做一次老师,每组请二个学生上课:一个主讲,一个补充。看那个组讲得好、教得好。听同学上课,特别有劲,个个都很专心,重点部分同学们都能讲到,字、词、句、篇的分析,有些可以互补。超出预期效果。一堂《小巷深处》的课用这种方式上,重点部分各组都讲了,学生记忆深刻牢固,起到反复巩固的作用。这种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从教材内容上找出“趣”。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让学生说自己小时候喜欢那些动植物:看蚂蚁搬家、斗蟋蟀、种花、养猫、栽葡萄……再让学生谈谈七彩的校园生活:运动会上各班四百米接力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元旦国庆联欢会节日的丰富多彩,离队入团时的感慨喜悦,测验考试后成败的喜悦与烦恼……然后导入新课,看看鲁迅小时候是怎样的呢?百草园怎样?三味书屋怎样?大家认真钻研教材开动脑筋,找出文章的亮点,课就有趣多了,缩小了时空,理解课文就不难了。
从教材的题目上引出“趣”。如上《风筝》,老师先问:“同学们都放过风筝吗?”大多学生都回答放过。老师又问:“你觉得很快乐吗?”学生回答很快乐。老师就势导入:“是的,放风筝让我们童年时光充满了快乐,让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鲁迅先生一回忆起儿童放风筝的事,就深感自责和痛苦。不信,请看《风筝》,看谁找到其中原因。”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原因:鲁迅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三、教学设计要节奏和谐
教学设计要有和谐的节奏。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感知教材留下思考、联想的余地,让学生有消化、吸收的时间。听课不是简单地“接受”,需要有个“悟”的过程。间歇不是思索的中止,而是思索的开始和深化。如果只像“电闪雷鸣”一掠而过,其结果必定是“云里雾里”。当然也不能太慢,太慢则不仅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且使学生容易倦怠,分散注意力。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学生看一遍不懂。学生初次接触讲演,既要弄清讲演者的观点,又要把握其严密的讲演逻辑。作者既摆出了现状,又指出了正确的做法,其中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这些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感知水平放慢节奏,弄清概念,然后再落实教学目标。又如文言文,老师讲授的内容相对多:有的还要记录下来,一定要放慢。但是当讲解一部分内容后可要求当场快速背默,此时的节奏要快。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遗忘呈一条曲线,距学习时间越近,记忆的效果越好,反之则差。教师可引用竞争机制,比赛谁背得快。只要节奏掌握得好,文言文可以背出的,这样帮助学生减少背默的苦恼情绪,又减轻了作业量。所以说教师必须快慢得宜,疾缓有致,疏密有间。凡重要的问题,难懂的知识可以反复,速度放慢。慢是为了保证质量。课堂节奏的和谐也是美的表现。
总之教学设计要有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这样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思想高尚知识广博,思维活泼,感觉敏锐,情感丰富,品味高雅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三“问”语文新课堂



浙江温州二中黄龙校区 程永超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语文课堂正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也正应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那句话。但是,当前依然有不少教师对新课改本质在认识上存有困惑,继而在课堂之上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鉴于此,笔者窃以为,撇开一些理念纷争,语文“新课堂”亟需解决的应是三个问题----“为何教”(why),“教什么”(what)和“怎么教”(how)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浙江省“南湖论剑”语文活动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问:“为何这样教”(why)

当前,新课改在试验区实践过程中碰到了不少问题,于是就有不少人群起而攻之,认为新课标理想化了,在现实中行不通!其实想想也奇怪,为何我们宁愿花更多时间盯着那“理念”不放,而不愿在实践中去探索验证真理呢?试问,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语文课已不再被学生喜欢,甚至是厌恶的时候,就是没有所谓的“新课改”,我们还能厚颜麻木多久?我想,只要是有理想有觉悟的语文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反省自我,或者说,都会想想“我为什么要这样”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其实,这是一个关于“我为何这样教”的问题,而能否想到或怎么去想“我为何这样教”,却是困扰教师“如何理解、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某种角度上讲,“为何这样教”的问题,体现了教师自身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个性化的理解,或者说是体现了教师当下个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从现实观之,并不是太多的语文教师都在教之前就能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教”问题的,有也多是放在课后反思或评他人课时说说-----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事后诸葛亮”呢?然而,现实中的我们似乎更愿意研究“用什么形式教”、“教什么内容”等,似乎这样更容易靠拢“新课程”。于是乎,不少教师以为自己用“新形式”教了就是新课程,教了“新内容”就是新课程。但这样做了之后又引来不少批判!其实,不论是“新形式”还是“旧内容”,从本质上说其本身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教师你事先是不是真的将“教”之目的,建立在“如何用语文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之上;或者说,我们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不是关心使学生作为“人”去更好更快地发展。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就曾说过,“语文,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可以说,语文教育,就应该流淌着生命快乐的灵动,就应该架设着精神丰韵的崇高。如果说语文教师心中有了这一点,至于如何去做,那就是目标具体化的问题了。其实,古人早已说过“教书育人”这句话,就是要告诉人们别忘了“育人”才是“教书”的终极关怀,只是很多人没从本质上去理解罢了!

这次“南湖论剑”活动所展示的几堂精品课,异地借班上课,毋庸置疑,教师的素质和课堂的精彩都得到了尽情演绎。可是,作为教研活动,我们似乎更想知道执教者“为什么要那样教”,但遗憾的是从教师课后自评来看,执教者似乎更多的是在说“我教了什么”、“我怎样教的”,真正评说自己“为何这样教”的并不多。鉴于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教后反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教之前就去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如果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可以上升到一个更加理性的层次呢?

二问:“教什么”(what)

也许有人说,“一个教师上课‘为何教’可能不会去细想,但‘教什么’不可能不知道吧!”宁波大学王荣生教授就曾指出,“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老师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对不上。”(《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的确如此,君不见从当前语文界“语文是什么”、“语文课什么”、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等等有关语文本体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教的是什么内容了。事实也正因为至今没能给“语文”下一个终极定性,“语文课”就被“编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什么人都可以对“语文课”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其实,我们无奈之中又能说什么,因为自己连自己是什么都没弄清楚,又能拿什么去驳斥别人的指责?所以,今天才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大声疾呼“语文应找回自己的家园”,“语文教育应有自己的专业理性”等等。

譬如这次“南湖论剑”展示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教学)和《音乐之声》(戏剧教学)。这两篇课文可谓是“语文味”极浓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都将“电影片段”引入了课堂,这有错吗?没有----关键是教师引入“电影”的目的何在?引入后产生的客观效果是什么?尽管执教者都清楚地明白“电影”在此只不过是用来解剖作品的手段,是凸现文本的参照物,可是课上下来后给学生及听课老师的感觉是“电影似乎比文章本身更好看”,这当然也合乎情理,但给人启示是: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不能通过语言本身来让学生体验作品呢?

又如两堂作文教学课:《阅读歌词:让我去追让我去飞》和《短信生花》。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这里不再赘述,但比较这两堂都是指导写作技法的作文课,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思维启发上前者是教师先提出规律(五种鉴赏歌词方法),然后再让学生选择练习;后者则是教师引导学生从若干语言现象中总结出规律(短信特点等),然后再让学生练习。从两堂课效果来看,明显后者好于前者,有人说是前者在选材上没有贴近学生(都是老歌曲),或许是个原因,但从更深层次挖掘,两者其实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即“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的不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曾指出过,中国人一贯讲究的是“演绎思维”,即先拿出规律,然后再按规律去验证现象;西方人更重于“归纳思维”,即他们喜欢在现象中去寻找,然后从中归纳出共性的东西。两种看似都是“思维方法”,孰优孰劣,不分上下。但是,就是这两种简单的“思维方法”,一旦在生活中被演化为习惯、态度,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尽管能够短时见效,立竿见影,却不能给人灵动的空间;后者看似费时耗力,但若习惯使然则会开拓出创新的天地。如此看来,语文课堂之上教师思维方法启发的不同,也同样会影响着学生对世界认识态度习惯的各异,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且是一辈子的影响。

三问:“怎么教”(how)

如果说语文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有人认为“怎么教”就是在研究这门“艺术”。其实,严格来讲,现实教学中的“怎么教”还没有真正触摸到“教育艺术”,它只是被一些人异化为“方法、技巧、手段”的东西,而“艺术”却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境界来审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就说过“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创新”还不是短时期内谁都能修炼成就的。

于是纵观当前语文教研,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更多的人都在关注“怎么教”,而不在乎“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了。其实,“方法、技巧、手段”的东西并非不重要,或者说它就能够“短、平、快”地让人接受,而且有时候立竿见影。但须注意的是,方法技巧若想运用自如就务必要建立在深厚的“内功”基础之上。君不见武功道场深厚者,即便是随意一招,都能使对方招架不住,靠的就是“内功”而非“招数”;而我们在观摩一些名家上课时,就会发现他们不经意中引入课堂的平常之物,却能春风化细雨,腐朽变神奇,不见招数,却显艺术,给人予“看似无招胜有招”的享受。反之,有些人刻意地去追求方法的新颖、技巧的不凡和手段的独特,却往往会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即便掩饰得点水不漏,却让人感觉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次“南湖论剑”活动主办者意在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的问题(其中包括“教什么”、“怎么教”),所展示的课例有“网络、电影、流行歌曲、手机短信”等,可以说“论剑”活动高潮迭起,反应强烈,但也在“怎么教”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网络”,即将网线接到了课堂,让学生用“百度”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可谓手段独特,紧跟潮流。学生也兴趣盎然!可教师让学生查阅的是“太阳离我们远近”的资料,这让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在教经典《论语》篇章,还是在学“自然地理”?

其次就是“合作探究”的课堂形式。现在是逢公开课必“讨论”,而且还是“小组合作”的,那到底什么样的“小组的讨论”才具有教育价值?我想肯定不是那种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而忽视对内在过程有效转化和品质提升的“为活动而活动”。本次活动展示课例中《音乐之声》是一堂非常好的课,可遗憾的是教师偏要插上三次“不超过一分钟”的小组讨论,很明显这样的“讨论”是肤浅形式化的、是局限于表层的活动,这让人又不禁要问:难道“新课程”就一定要贴上讨论的“标签”?

再有就是《短信生花》这堂课,教师将短信引入课堂的确是用心良苦,因为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主要指城里人)离不开“短信”,我们相信,这位来自上海的老师面对上海的学生一定会让课堂“生花”,但放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并想以此来上作文教学,结果还真的遇上了麻烦。教师用了14分钟才好不容易将学生引到“短信”上来。当然,后面也写出了一些“优秀短信”,但主要还是得益于教师牵引使然。如此看来,不同教学手段一定要因人而用,区别对待。如果说放错地方,即便是再好手段也是“虎落平阳”而无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简简单单学语文

──与学生们的一次对话摘要

烟台市芝罘区黄务中学 邱世安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以前大多是与老师们在一起探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今天我想着重从中学生的角度谈一谈怎样来学习新课程。概括地说,我的观点就是“简简单单学语文。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要真正的认识新课程。新课程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提高素养。所以,只要我们能从新课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新课程,我们必须认识到:课本只是一个重要的例子,我们可以而且一定会从课本这个例子中汲取营养,毕竟这是许多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但课本并不是语文的全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是语文。滨海观光路边提醒人们爱护花草的温馨提示是语文,高速公路上提醒路人行车安全的温馨提示也是语文,魅力烟台的魅力竞争又何尝不是语文,至于说2005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词更是语文。

所以,面对这么多的“文本”,我们不是学会,而是要体验,发现,收获。何谓“体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体验从实践中来;二是体验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学习体验”就应该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感悟人生。就象学习游泳,只在岸上做游泳的动作,背诵游泳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永远也无法得到水中游泳的体验和乐趣一样。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是一堂画苹果的美术课,中国教师出示一张画有苹果画让学生临摹;日本教师在讲坛上放一个真苹果让学生临摹;美国教师则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真苹果,放在自己的桌上临摹,画完后可以吃掉苹果。显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美国的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他们可以最近距离地、从不同角度地观察苹果,还品尝了苹果的滋味,了解了苹果里面是怎么样的,尽管他们画出来的苹果比不上按临摹画画苹果的中国学生好,但他们对苹果的体验是真切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对学习过程的记忆是深刻的。所以,只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发现,语文就是快乐的。用白岩松的话来说,就是“体验并快乐着”。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就会是“举重若轻”。问题是我们该怎样来学习语文呢?

1.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什么是“法”,法就是知识、方法、技巧、能力,就是解读文本的一把把手术刀。有了这样的手术刀,什么样的病都有治疗的工具。比如,常见的概括文句的七种方法、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初中阶段的九种写作方法等等,都是可以掌握的技巧。如果再有意识的用这些课内所得去比照课外的生活、发现,立体的大语文便形成了。

2.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读出个性。(个性化阅读、鉴赏性阅读、比较式阅读等)

面对的众多的文本,要相信自己的独特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习就其人文性和母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如果我们用单一的思考规划学习的预期效果,就会出现“雪融化后是水”的统一答案,而把“春天”给扼杀了。“雪融化后是春天”,这有多少希望,多少想象啊。它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真切体验,是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机的理解。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和角度来审视世界,他们的一些想法是成人无法理解的,他们的异想天开却又常常为成人所惊叹。要多读,多种方式读,尤其是鉴赏式和比较式的阅读。

3.从整体着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读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多向对话。

(1)读一篇文章,可以问自己:我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也就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2)“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理念。

4.学会把握三维目标,方法:“读、品、赏、析、议”。

学习应以过程、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渗透其中。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教材,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三个维度目标有哪些发展,而对文本的解读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读、品、赏、析、议”。读,多种方式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品,品味语言;赏,欣赏文本;析,分析疑惑;议,讨论交流。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究竟是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还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5.构建知识、能力、方法体系,提高素养。

不同的年级要有不同的学习侧重点,但一定要构建知识、能力、方法体系,提高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先把握目录,以从整体把握文本特点及任务。总之,新课程就是要重新唤起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把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品质和价值取向,让学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或教师的管制对象。新课程,应该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而人的天性中,探究性、创造性是人的重要天性之一;新课程,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全身心投入,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新课程,学生会充满爱心,热忱、友好;新课程,学生应生发出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以及热爱生命,善待自己,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新课程,学生应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时刻让生命焕发精彩。新课程,应该是“立人”的中心,应该体现着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曹振国





“留白”是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留白",国画给欣赏者主动参与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即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古典诗词也极其讲究“留白”,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的空灵的艺术境界。因此诗的语言必须特别精警含蓄、言简意丰,让读者(欣赏者)在艺术空白中凭借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创作与欣赏,读者与作者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

由此,我想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现状:教师唯恐课堂容量不大,唯恐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太小,把整堂课安排得满满的。试想,如果一幅国画中,景物纷至沓来、拥挤不堪,能算得上好的作品么?如果“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后一句改为“只在此山中,岭后石头上”,岂不成了村夫俗语?因此,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留白”。通过教师所留之“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有所创造,以形成一种语文教学特有的韵味和幽远的氛围。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把学生看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它要求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留白”即是一种机智的教学策略。语文课堂上的“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课外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从而将课内外学习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策略。“留白”不是避而不谈,不是简省,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引而不发,是铺垫和蓄势。

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谈谈“留白”策略的运用。

1.在延伸阅读处“留白”──激发阅读期待

我们在处理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时,不必每节课都把这一环节纳入课堂,而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布置练习的方式“留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心理,引导他们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如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可以通过师生商讨设计这样一些课外拓展类练习:查找收集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歌(古诗和现代诗均可)或诗句,阅读写四季自然景物的散文并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等等。又如第六单元“想象世界”,可以通过课堂情景创设“留白”:

师:那些同学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中国古代神话/伊索寓言?

生:……

师:这些童话故事非常有趣,大家还记得吗?

生:……

师:读过的同学可以再重温一遍,没读过的同学可不要再错过这一次机会喔。给大家十天的时间阅读和准备,我们来举行一次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大赛,好不好?

如果在课堂上师生不厌其烦的讲述这些故事,一是时间不允许,而是效果不一定比这种“留白”式的处理好。

2.在质疑碰撞处“留白”──激发研究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多种观念碰撞的情景,有时有些学生甚至会对教材和教师提出质疑。在这些情况下“留白”,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引发他们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

如《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留白”式的思考题:人在挫折、困难中才能磨练意志、战胜脆弱,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吗?此问肯定会引发两种观点的碰撞,让这两种观点的碰撞延伸到课外,让他们思考得更深入和更成熟后再交流,可能会更好一些。

敢于挑战教材和老师,是培养学生研究兴趣、激发创造意识的重要环节。借鉴《改出诗歌意境来》(载《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1期)一文的教学思路,对《西江月明月别枝》和《天净沙秋思》两首诗的教学,在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基础上,设计这样的“留白”思考题:通过我们的朗读吟诵、赏析理解,大家仔细看一看两首诗的插图,有哪样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做哪样一些改动?从而把诗的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放在课内,不至于冲淡诗歌朗读、涵咏、赏析的要求,又能通过课内“留白”激发研究兴趣。

3.在联想想象处“留白”──激荡思绪飞扬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对于促进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在阅读中借鉴和习得、从而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也大有益处。如《童趣》一课的教学,在朗读、理解、背诵的基础上,设计这样一道“留白”式写作练习:你在童年有过作者类似的体验吗?(如对蚊子、蝉、苍蝇、蜜蜂等之类的昆虫的体验)试用三四百字描述出来。

再如传统篇目《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有许多联想想象的空间: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会发生些什么?两个骗子会逃到哪儿去等等,如果仅仅在课内大而化之地说几句,我觉得是对课文“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这一教材资源的淡化。在课内“留白”,在课外通过写作练笔加以强化,岂不是更充分的挖掘了教材资源?

4.在探究创造处“留白”──激活创新意识

如对《在山的那一边》这首诗的主题解读,诗中的山理解为艰难险阻、海理解为理想境界之外,还可以有许多新的解读方式:山可以理解为传统和习惯势力、闭塞和守旧风气等,海则可以理解为创新、开放思想等。在这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留白”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话题,也许学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一位老师在《纸船》的读写创造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留白”式的仿写练习:结合你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仿照开头的两句写几句诗。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

我觉得这里的设计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合理延伸,又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搭建了平台,学生易于接受,颇具匠心。如有的同学课后仿写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句子:

上学后,母爱装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暖融融。

送别时,母爱嵌在窗框里,望着它,情牵牵。

离别后,母爱装在信封里,读着它,意浓浓。

……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有时是刻意为之,有时则是因为受课堂时空限制以及教材重点的要求,是“随意”为之。但无论哪一种情况下的“留白”,都要求起到铺垫、蓄势的作用,达到引发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节奏、韵律、意境与教学艺术



广东茂名学院官渡校区中文系 潘永辉





有的老师上课,教学目的也明确,知识讲授也细致,教学环节也分明,似乎无毛病可挑,但听起来总给人一种乏味感,让人觉得欠缺点什么。究其因,乃是他们的教学活动缺乏节奏感与韵律感。

节奏与韵律从美学角度看,属于形式美的两个关联范畴。所谓节奏,是指事物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性的变化;节奏中融入一定的主观情调便构成韵律。教学节奏与韵律指的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变化、秩序和韵味。

那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韵律呢?

首先要考虑时间关系和力量关系。教学活动要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就必须把教学内容的主次详略和时间的长短伸缩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在—堂课的数十分钟时间里有变化、有秩序、有情节地流动,宛如乐曲在旋律中呈现自身。力量的合理使用是课堂教学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另一个关键,重点地方多花点功夫,要讲得详细一点,声音响亮一点,语气铿锵一点。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时间长短和力量强弱的合理比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具备节奏与韵律。

其次要综合考虑教师自身、教材及学生等方面的特点和课堂气氛。在此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教师的心理素质、知识修养与驾驭课堂的能力对上好一堂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该有艺术感。只有具备艺术直觉般的敏感,才能在教学中时刻以艺术家的心灵感悟教学活动的成功与缺陷、美与不美之处,才能随时按美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活动,把课堂教学艺术化、诗化。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但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应该追求美,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出节奏与韵律,是在知识的传授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艺术美的熏陶。好的教师是一首诗;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首诗,具有无穷的魅力,给人以节奏的品尝、韵律的回味和美的启示。当然,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创造艺术氛围,必须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气氛。例如:情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同学生感情上收放抑扬的节奏感相应;推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同学生逻辑上起承转合的节奏感相应;沉闷的课堂气氛(即沉闷的学生群体),要适时给出飞扬的鼓点,噪乱的课堂气氛,要适时给以溪流般的清静;以激昂的语气导入课文,到一定时间要及时收抑,放缓节奏,以退为进,保持弹性,为后面的“东山再起”作好准备,也即通过变化来达到不变的效果,以免学生热久生厌,热久生疲,热极反闷,反之,沉缓到一定程度,又须重新迈开鼓舞之步;以免人心拖沓涣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活动应该体现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艺术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节奏与韵律是创造教学活动之艺术美的重要因素,只要我们灵活运用节奏与韵律的美学法则,课堂教学活动就一定会创造出美感、意境、神韵。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一堂课,如果授课教师得心应手,自然而然,充分发挥了水平,显示了个性,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而同时学生们也全身心投入,从课堂学习中获得了一种享受,教与学、师与生呼应自如、契合无间──那么,这堂课就具有了美的特征。

这堂课美在哪里呢?美在教出了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主体(观)与客体(观)之间一切矛盾的消除和相互间的充分融会,以及融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物(人)我无间、浑然一体的境界。引申到教学艺术中,意境指的就是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者之间矛盾的消除及由此而融铸出的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美的教学境界。一堂课如果上出了意境,就可以说达到了教学的至高境界。

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教出意境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教师与学生心灵要相通。不通则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心里没有对学生的爱,只是为了应付上课任务才跟学生打交道;如果学生觉得与老师有心理距离,或者只是为了考个好分数才专心听课,对老师没有真正的感情──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师生关系,连较深入的心灵沟通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心心相融的教学意境了。其次,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十分熟识。不熟识则不能消除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其知识若熟识到了合一的境界,则可在教学过程挥洒自如了。再次,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这是为了消除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如果不是口才特别好,“满堂灌”方式很难教出意境。所以要让师生互动,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多姿多彩的个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处于一种很自然很和谐的状态,乃至于在自然和谐的互动中使教与学及教学内容悄然融为一体。例如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中的情节性内容,放手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自己也参与到其中去,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于是,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者合而为一,原本单调枯燥的语文学习就在师生融洽无间的游戏氛围中、在笑声中濡染上了美学的特征。复次,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与韵律。这是为了消除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要素的矛盾。不能一种节奏上到底,要处理好教学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使教学过程具有诗歌朗诵般的韵律而不至于乏味。最后,教师要有一种无我的心态。这是教出意境的一个基本心理条件。无我,意味着上课不是刻意造作,不是为了逞能或卖弄,而是彻底的放开。只有无我,才能自然、自由,才能放下一切矛盾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灵中,才能解除学生的紧张感,使师生共同进入无为无不为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展露个性与潜能,自由自在地创造出美的教学意境。

总之,一堂课有没有上出意境,其教育效果大大不同。没有意境的课,其作用仅在于传授了知识,但上出了意境的课,则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师生体会到了美,体会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体会到了知识、情感、德性浑然一体的教学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2: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