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桑植县第四中学 王红玉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机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荷》时,我在上课前两个星期就已经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和上网查找关于“荷”的各方面资料,然后让各小组汇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读书笔记。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查到的资料和课文提供的关于历代文人对荷的赞美诗篇,绘出一幅荷花图。这一环节使得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荷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教学第一课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那种感觉一定美滋滋、乐陶陶。你们想不想马上见到美丽的荷花呢?”学生兴奋的说:“想……”于是,我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荷花”的节目,学生被荷风叠韵迷住了。我停止播放时,学生竟喊:“不要啊……”我被学生对荷的喜爱之情折服了,于是我停止讲课,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荷花。第二节课,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各小组分别上台介绍荷花的相关知识。有的介绍荷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地域;有的介绍荷的别名;有的介绍荷各部分的用途的;有的介绍荷的有关传说和歇后语……丰富的材料展示,使同学们对荷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同学们对专题中的历代文人诗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用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配上自己所画的荷花图,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乐了,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杰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成效。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首先,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针对文段进行质疑,小组长做好记录。其次,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把关键字词和句子给同学们进行讲解。最后,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争论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
教师总是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引起争论的话题会影响教学进程,于是草草而过。殊不知这样扼制了许多学生的思维,错过了许多精彩的智慧火花。我在教学中很留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话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在上《狼》时,有的学生认为狼很可恶,应该杀,有的则认为狼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员,应该保护,为此,我就“狼该杀还是该保护”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双方拿出种种材料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在唇枪舌战中,同学们的喝彩声不断,而我没有否定任何一方的看法,只是为双方的发言与众不同而鼓掌。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争辩中极大调动他们的思维空间,无形中也使他们在争辩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之,要让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学生在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