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的应用与反思



承德技师学院南校区教务处 南立杰



21世纪是个革新的时代,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不断涌现的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得以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机智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依据之一。然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常出现诸如精心备好的一节课,结果却因课堂上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一团糟的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机智导致的。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针对偶然事件的干扰,立即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系统既定的传输程序(如教学计划、教案),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维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机智的应用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有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师与学生间、或学生与学生间暗藏着的矛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都需要教师对这些课堂意外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

案例一:

2003届有一学生张,经常不好好完成作业,且脾气暴躁。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发现张又没有做,我很生气,就责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我等待着张的回答,按照经验,他或者会惭愧地低下头,或者会小声给我一个解释,没想到张却头一横,眼一瞪,大声说:“我不想做你怎么着!”听到这句话,我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感到血一阵一阵往脸上涌。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深深埋下了头,似乎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这尴尬的几分钟是如此漫长,但我终于还是定了定神,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发火。发了火又怎么样,骂,他嗓门比你大,打,你拖都拖不动他;他情绪反常,必定有其他原因。”于是,慢慢调整了一下自己急促的呼吸,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张、对全班说:“老师看得出来,张今天心情不好,是吗?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老师也是。不过老师的经验是,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一个办法,你想试一试吗?”张疑惑的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我顺势接着说:“一个人情绪不好时,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接下去我们正好要学新课文了,就请你静静心,给大家读一遍课文,怎么样?”张开始读课文了,虽然声音不大,但教室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课后,我先后找了张和他的家长,了解张不完成作业和情绪反常的原因,又与张长谈了一次,终于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案例二:

一次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让学生体会诗人笔下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忽然李同学举手站起来说:“诗人笔下又是鸡又是狗的,脏乱不堪,我觉得毫无美感可言。陶渊明当官当不成,就说官场不好,这不就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么!”李同学坐下去后,我发现下面有人在窃笑,还有的点头表示赞同,看来,由于时代的差异和人生阅历的不足,学生对这样的作品还是有隔膜的。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顺着的思路说:“是呀,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诗人笔下的景物再平常不过了,可他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美好呢?哪位同学可以揣摩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贸然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调动起来,思路也被打开了……

之后,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这个原本上课有点沉闷的班级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开始愿意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反思:

在平时与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以上两例就是。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我的体会是:

首先,切忌动怒。例如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若当场大发脾气,势必造成师生间的剑拔弩张之势,两个情绪失控的人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陷于瘫痪,并且还极有可能落下“后遗症”。因此,教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学会低调处理这类容易让人头脑发热的事。不急不燥,可以使我们在难堪的处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依然能做出冷静准确的判断,教育教学的智慧或许就会在这一瞬间闪现,这就为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赢得了主动。

其次,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课堂教学是一个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与经验阅历的不同,在分析问题与理解问题的能力上必然存在差异,思想碰撞产生不了火花也是常情;同时,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又是一个个彼此不同、异常活跃的个体,教师的教案再详细、再周密,也难以全面预见随时可能出现的思维变异和思维冷场。例如在案例二中,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会大胆的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咋舌的见解来,但当时如果给学生泼一盆冷水,无疑会极大的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并且使一些学生成为教师的应声虫,从而折断其想象与创新的翅膀。因此,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教师若能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则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机智的魅力也即在于此。

三、那么如何拥有这样的素质呢

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要积累各方面知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这就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

教师在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会经历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教师必须养成在遗憾中反思、在成功中总结的良好教学心态。随时把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思之得记录下来,在教学中的失误和疏漏记下来。教学艺术水平将会在不断纠正差错中得到迅速提高,天长日久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趋成熟。

总之,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我,追寻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优秀教学机智它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我把一道练习题给改了!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岭南学校 吴海宁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这样设计的:

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我把两个题目改为了下面的内容:

1.父亲来到崖下,看到“我”孤身一个在悬崖上,有几种救我脱险的方法?为什么文中父亲的做法让作者“永远忘不了”?

2.假若是“我”的妈妈来救我,她又会如何做?

我按修改后的内容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学生讨论的深度与广度让我感到吃惊。

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学生总结有以下几点:

对父亲救我方法的讨论,至少有三种:一是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救下来。二是先把我骂一顿,然后再救我。三是如文中父亲那样,让我自己下来。

对三种救法的后果,学生也发表了许多意见。第一种,我虽然被救下来了,但我可能还会如以前那样胆小;第二种,虽然会被我父亲救下,但我的心里会有抹不去的阴影。第三种,我可能会摔伤。

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了第三种方法对我的一生产生的影响。我要他们结合课文来做分析。分析父亲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从“恐惧和疲乏”到“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至“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我的独自脱险为什么成了“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对三种救法的讨论还触及到中国、美国两个国家家庭教育的差异,学生的发言是令我称奇的。很多人赞同文中父亲的做法,也有人对这种做法表示出自己的担心。

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更有深度。我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写妈妈的相应段落(第4自然段)来讨论,学生讨论也是富有开放性的。一是分析了第4自然段中的几个重点词语,如“一直”、“牢记”、“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等,由此推断出母亲来后的表现。二是提出一种假设让学生来发表意见:假如你是文中我的妈妈,你会如何做。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作为男人的父亲与作为女人的母亲在处理这件事上,可能有不同;中国孩子的父母与美国孩子的父母在处理同一件事上,可能有不同;我的父母与你的父母处理同一件事,方法也不尽一样。这些做法,对我又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后果。

学生在这些讨论中,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生活哲理,还对父母在我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些碰撞,是师生交流的结果,是结合文本展开对话的结果。正是因为课堂上有了这些碰撞,有了这些交流,有了这些对话,在学生、老师、文本、生活之间才架起了一座理解之桥,课堂也因此成为生命灵动的圣地。

这样的课堂交流,快哉,乐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中学生如何揣摩文章语言妙点



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 何方军



语文教材的课文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专家的筛选,可谓是多姿多彩,各富神韵,每篇文章自有它的灵气和特色。我们今天来学习它们,就是要从这些课文中学到为我所用的东西,学到它们的长处和优点,吸收其中的精华。中学生正是语言积累的黄金时间,所以要使用好自己的教科书,学会品评语言,如何入手,下面谈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一、学会揣摩遣字用词之妙

精彩生动的动词动词最见精神,用得好的动词往往能一针见血,如雕刻刀般刻画出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小最嫩的花苞里。”(《紫藤萝瀑布》)

“我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满阳光的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白蝴蝶之恋》)

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孔乙己》)

“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在卢进勇的手里……”(《七根火柴》)

“沉淀”一词用得好,在于它让我联想到色彩的流动变化,颜色似乎上浅下深,便富有了层次感。“盛满”与阳光搭配,写得阳光似乎是有形了,能够用一个容器来装了,那阳光该是多么充足和明媚啊。这个动词用得新颖别致,不同凡响。

而孔乙己的“排”和“摸”却又是两种不同的境遇的写照。“擎”却再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对党对革命的赤诚忠心,“擎”有一种力量之美,有一种精神之美,有一种人格之美。要想人物写活,必须动词用得好,否则就缺乏神韵和气质。

精致典雅的形容词形容词则能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描绘得更加具体,使所要表现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容易揭示事物的本质。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皇帝的新装》)

这句话看起来可真一般,就是一件事的叙述,可细细品来却又别有一番韵味,那就在“富丽”词上。“华盖”不已就表明了游行的不同一般吗?其实“皇帝”与“华盖”的搭配还不足以说明皇帝的奢华,而“富丽”一词则有力地突出强调了这一点,有效地服务了文章的中心。

“雨村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品析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应把重点放在“疾忙”一词上,他疾忙了干什么?他为何要疾忙呢?这可是与他前面的“狐疑”与犹豫是判若两人,深入分析,贾雨村邀功请赏,巴结讨好的丑恶心态谁还看不出来。用得好的形容词总是能如神来之笔,勾画人物入木三分。

精确独到的副词副词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往往能够精确表达出如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特征。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国石拱桥》)

句中介绍“旅人桥”历史,用了“在约”、“可能”两个词语表明“旅人桥”可是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但也可能有比它更早的石拱桥,只是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罢了。在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之前,这样的表述是再严密不过的了,避免语言上的漏洞和缺陷。

“‘我开花也很早,不过比你稍后几天,我的花色也很美呀!’说话的是桃花。”(《花的话》)

全文写桃花的仅此一句,却收到了应有的功效,“也”“不过”两词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充分写出了桃花那种不甘人后,不示弱的性格,用“也”强调优点,用“不过”将缺点委宛带过,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了。

二、学会揣摩句式使用之妙

巧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增强句子之间的逻辑性与内在联系,使之前后勾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从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样一个句式,以往我们分析认为该句式是强调“单是”后面的内容,其实则不然,我们如果从整个句子的表达目的来看,强调百草园内有趣味的东西丰富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如果我们经常注意这样去发现,去思考,注意平时的积累运用,则大大促进我们逻辑思维的发展。

活用排比句式排比句式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气势,因其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便于抒情和说理。在《秋魂》一文中,排比句式几乎是俯拾皆是,如:

秋天笑了笑说:你们的见解对一半错一半,我是香的,又不单是香的;我是甜的,又不只是甜的;我是苦的,又不光是苦的;我是辣的,也不全是辣的;我是酸的,更不尽是酸的。在我的收获里,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

像类似的句式在其它文章里也是频频见到,作者运用这种句式虽各取所需,但总的说来,它富有音韵节奏美,句式对称美,角度多向美,我们多从这三个方面来揣摩这种句式特征,做到熟练,写作才能顺手拈来。

常用长短搭配长句和短句搭配,形成句式上的错落有致,行文参差之美。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锋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论雷峰塔的倒掉》)它利用短句,强调自己的看法,看似插入,实则带有一种嘲讽,避免死板的阐述,变得妙趣横生,富有了吸引力。

相比之下,长短句的搭配,在议论文和演讲稿里运用较多,短句多用来强调突出,长句多用来叙事说理,行文时适宜一脉贯通,如江河直下。只要熟练驾驭这两种句式,将使文章行文脱去呆板陈旧的套路,变得更加灵活新颖。

当然,在句式上还有诸如设问句式,反问句式,感叹句式等多种,只要我们能在比较中去掌握,在发现中去领悟,深得其中的妙处。

三、学会揣摩描写的细腻传神之妙

精细的心理描写  有人把人的内心世界比喻成绚丽多姿的万花筒,它灿烂而美丽,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成了我们了解一个人内在灵魂的金钥匙。所以一个作者往往在写人状物时会运用到这种方法。如在小说《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心理刻画特别精要,文中写道:“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这段自责加反省式的心理描写,使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逐渐成熟可爱起来,也使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转变变得真实可信。

逼真的外貌描写  作家通过描写外貌或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和灵魂,或来再现一个人的思想风貌,或包含着某种时代特征,或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生活背景。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对闰土这一人物的外貌描写就特别引人深思。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两处人物的外貌形成鲜明的对比,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探求这其中的原因,使什么将一个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年摧残成这般模样。这样我们就从人物的外貌描写中挖掘出深藏其中所有因素,找到这个形象里所包蕴的内涵,我们的阅读和欣赏也就不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

典型的细节描写  于细微处最能见精神,作家往往有在“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功夫,而我们读者就不能忽视一些可贵的细节,它往往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或许它就埋藏着文章的精华,值得我们细嚼慢咽,去揣摩,去玩味。

在鲁迅《故乡》一文中当写到孩子们看戏回来准备偷豆吃,却又拿不定注意偷谁家的时候,文章是这样写阿发的:“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社戏》)

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是小中见大,至于阿发家的豆到底是不是比六一公公家的要大,我们无从考证,但一个孩子的善良、大方,有心计却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就是从这样的细微之处,阿发这样的人物赢得了我们的喜爱和称道,我们也看得出,鲁迅先生本人也一定比较这个人物。好的细节总是锦上添花,使一个文学形象做尽善尽美。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无桥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达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个粗人,但从这样的细节处,却使我们感到了这个人粗中有细的一面,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却能在板凳上连坐“两个时辰”,其耐心和细心可见一斑,令我们不能不为这个人物救人救彻底的善良所感动。我们阅读文章,只要多寻找这样的细节,总能有特别惊喜的发现。

精练的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再现,语言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则折射出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善变,使人物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我们以三个人物的语言为例来进行品析和揣摩。

《古代英雄的石像》、《变色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三篇文章所塑造的三个主要人物大都个性鲜明,在语言上就可见一斑,值得认真品评和学习。

“(石像)不屑于靠近它们,甚至不有溜到嘴边又咽回去的一句话:‘你们,垫在我下面的,算得了什么呢!’”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

“鲁达道:‘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

赏析这三段人物语言,我们的面前是不是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呢,它们的的性格鲜明而又迥异:石像的不可一世与傲慢;奥楚蔑洛夫的狡猾而又窘迫;鲁达的豪爽中又带着粗俗。这正是人物语言的妙用所取得的文学效应。

四、学会揣摩运用修辞的丰富贴切之妙

所学课文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最为常见,就是因为它能将深奥曲折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它能把抽象隐晦的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它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变得美妙绝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之感。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的三拳,一拳一比喻,拳拳出新,将这三拳描绘得淋漓尽致,大快人心,正是比喻的妙用才取得如此绝妙的表达效果。

拟人修辞格与比喻一样,使用也较为频繁,赋予各种事物以人的特征,使死的生物情态万千,使静止的物体活灵活现,更容易渗透人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课堂形式的“新”与语文个性的“失”

──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几点现象的反思

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沙溪中学 叶莉霞



我是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曾暗地窃喜:教改会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全新的舞台。对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我有几点建议。

一、“自主、合作、探究”要导

有的教师为了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讨论,老师尽量少说,形成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这种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却受到表扬说有创新,这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另外老师说得少,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因此现在就有大举课改大旗的老师,学生成绩却往往让人心酸。细想也是,虽然从形式上适应了教改的形势,由以前的“满堂灌”过渡到了“自主、合作、探究”上,但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却是一个变了味的教学形式,学生漫无目的、海阔天空的神侃,教师不置可否的神态,不用亲临现场也会知道不会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的。

是的,在新课标下是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提倡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化的见解。但也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导向不能偏,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见解、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不一定成熟、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导向”作用就该发挥了。教师在肯定其正确性的同时,应该指出其不妥之处,以便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如果不指正,学生还误以为自己那不成熟的看法和见解是正确的,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会离正确的轨道越偏越远。在课堂上,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随意地乱说,让他们“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么就会“离题万里”。这种“离题万里”的讨论,意义又何在呢?

二、“拓展延伸”要巧

有的教师为了将语文课堂很好地延伸,只要是与文本有一点点相粘连就把它作为导语或结题的迁移拓展。例如上朱自清的《春》,就把《春天的故事》作为背景音乐导入课文,但这二者的意境可谓大相径庭。如果说有相同之处那就在“春”字上,这种毫无联系的粘贴,真让人哭笑不得。记得有位教师在上《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课时用了一堂课的时间大谈特谈“二战”,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说到二战中的重要战役,由欧洲战场谈到亚洲战场,整个一堂课都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气氛凝重整个一堂课变成了一堂地地道道的历史课,而对《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的内容却全然没有涉及。当然上这一课适当地介绍“二战”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对于学生理解课文,铭记历史,正式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责任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对于一篇课外自读课文,花一节课时间介绍二战情况,实属本末倒置。

还有的老师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一律把拓展延伸放在首要位置,而对于文本的理解、分析、掌握,却只花十来分钟。试想对课文内容都一知半解,又能拓展延伸到哪里呢?当然我并不否定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学生能对社会、人生产生富有个性的新的思考。

还有的语文教师从教材中引出一个话题(也不管这一话题到底与课文有多大关联),然后就抛开文本,把语文课上成可专题课。

这几种现象,是那些语文教师的误解,他们只抓住了课改精神的新“形式”,而没有领会教改的实质,因此他们所理解的拓展延伸,只考虑造成一种“容量大、联系多、积累广”的虚假现象,实则是教学中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是对文本的一种误解,往往会造成一种误导。当然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叫“学科渗透”,是的,学科渗透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教育部制定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但不能仅凭这一理念,就将语文课上成“四不象”。部分教师的这种拓展延伸其实是没有真正领悟学科渗透的真实涵义,而是扭曲了它的灵魂,这样错误的领会能将语文课演绎得好吗?当然适当的联系,确实能够起到渲染气氛,与学生形成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用。我在上胡适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就借助音乐这种手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胡里花哨”要少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语文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使出浑身解数,会唱歌的老师在班级引吭高歌,会跳舞的老师在学生群中翩翩起舞,会画画的教师在讲台上尽情泼墨,试想如果是会武术的老师难不成拿十八般兵器在班级逐一亮相,知情者知道是上语文课,不知情者还以为是在搞武术表演呢?有位语文教师在上《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拿了一个腰鼓在班上载歌载舞地敲了起来。且不说那滑稽像令全班“喷饭”,那蹩脚的打鼓技巧岂能与安塞的腰鼓相提并论。这种敲打不仅不能将学生带进课文中那种磅礴、热烈的氛围中,而且还会大煞风景。试想这样热闹沸腾的场面,一旦戛然而止,学生会进入到语文的世界里去吗?我想更多的人仍沉浸在当时的疯狂之中吧!

这种做法的教师又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将“主导”变成了“主体”,一个人在讲台上“包打锣包唱戏”,尽情展示个人的才艺,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考虑到这是一堂“语文”课,把语文这一学科的个性抛在了九霄云外了。

当然平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从事一些绘画、唱歌方面的活动,如画一些说明文中的知识图,唱一些与课文意境一致的歌曲等。但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将他们领入语文学习的意境之中,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整合学科间力量,提高教学的整体综合效益,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舞蹈能力、绘画能力,更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个人才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育确切地说是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而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

所以语文课不论采用怎样的形式,一定要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因为文本中的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实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偏废这一本体。而以上我所罗列的几种现象,很显然违背了这一宗旨,课改教师切不可为迎合新潮而丢掉了语文的“个性”。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更应该是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人。一个心中有积极追求并不断重塑自我、热爱生活、勤奋与有独特感悟、与时俱进的语文老师,才能使教改深入下去,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进行的对话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岭南学校 吴海宁



时下,对话成为课程改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她不仅走进了课改专家的讲稿,还泼墨在每位教师的笔头。因为课改,她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就“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进行的对话”这一话题,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为了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人,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得进行备课,备课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备课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得有对话的双方。备课时,语文老师是对方的一方,对话的另一方是谁呢?他们如何对话呢?本文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备课时的对话包括老师与教材编写者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以及与自己对话共五种不同的对话,这些对话有着各自的价值。

一、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明确选编意图、确立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回答有以下原因:

一是只有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才能了解本单元本篇文章的选编意图。而明确选编意图对于每位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做教师的才能将这篇文章定好“位”。这个位,是老师依据这篇文章实施教学的前提,是培养具有个性化语文素养的学生的前提。如人教版教科书,它的选编意图是“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了体现教材整体意图,这套教材以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选文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进行编排。具体到单册,我们会发现教材编写者按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的规律对教材整体选编意图做了极为合理地分解。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以“人与自我”为主题,选编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步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和《童趣》五篇文章供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这就是我”为话题。为什么要选编这五篇文章,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应如何来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藏在单元导读中。你若是一个有心人,一翻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会发现有一个导读提示。这个导读提示,对于我们教师确定单元教学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看,“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提示,以下的第二段则是对学法的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你若不能与教材编写者对话,你能明白为什么教材会采用这样的体例、选编这些文章进行组合吗?

二是有利于你确定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你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明确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你就能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情逐步实施你的教学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创作动机与写作背景

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着它的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在备课时,与文本作者对话,就要深入到作者的生活中去,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这对于深入解读文本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一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二要从社会的大背景中找到本文产生的缘由。举一个例子,如对《天上的街市》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就必须了解作者郭沫若的一些基本情况,知晓《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对于我们理解诗歌内容尤其是作者为什么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了修改是很有帮助的。熟悉中国20世纪20年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致使国力匮乏,各地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加上饥荒、官、匪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渴望过上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实是令人心酸的,渴望的美好生活在很多人眼里是想都不敢想的,而这时的郭沫若却用他那饱含着沸腾热血的笔写下了这首给人无限向往的诗。诗中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趟过“不甚宽广”的“浅浅的天河”,在有着“世上没有的珍奇”的“美丽的街市”,“提着灯笼”“闲游”,过着令世人羡慕的幸福、安宁、甜美无比的生活。诗人还连用几个表示肯定的词“定”、“定然”向人们昭示:这种美好的生活不仅天上有,人间也会有的,一定会有的。诗中所藏的坚信幸福美好生活一定会来到的信念正是诗人所发出的呼喊呀!你若不了解作者,不走进作者创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之中去,能解读到以上的内容吗?

三、与文本对话:教师个性解读推动学生多元解读

老师与文本对话,是老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是注重多元解读吗?什么是多元解读?我认为,最简单的一种认识便是:教师与每个学生基于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获得的成果、产生的困惑或问题,在教学这种特殊的聚会里进行交流、沟通与对话,处于交流、沟通与对话情景中的教师、学生充分尊重对话双方个人的意见,他们的生活本身、已获得的语文知识、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得到充分的尊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对文本进行解读,他们对文本“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理解得到了每位语文交际者的充分肯定,在交流、沟通、对话中师生尤其是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积累、语用经验得以相互传递、语文能力得以培养、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这种状态就是多元解读,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作为多元解读聚会的首席,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要确定“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以便在灵动的课堂中把守对话的底线、不断校正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对话的进程。

老师个性化教学建立在其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之上,是语文教学艺术展现的基础。吕叔湘先生常说:“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指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科学,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掌握,就一个好的教师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的核心不同于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评析或者一个语言学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述,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艺术,意味着不同的教师处理相同的文本时都可有自己独特的途径,千人千面,各不相同,都可显示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走自己的道路。举个例子来说,你若认为你的朗读很不错,你在课堂对话时,便发挥朗读的才能,让班上那些很想在朗读上面有所发展的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这样,你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各有所长,不是一件件相同的产品。

四、与学生对话:分析学情并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

这里的学生,是老师潜意识里的学生。与学生对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备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标准同时又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如何组织、引导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这应成为老师在备课时着重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分析学情并制定教学策略的问题。

备课时,老师与学生对话,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来进行。教学以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语用技能为基础,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表现。我们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因材施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语对我们选定教学策略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备课时与学生的对话,目的就在于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策略。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这篇文本对于学生来说解读会存在哪些困难,他目前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所获得的语用技能处于何种状态,他目前的非智力因素对他学习本文有多大影响,他的家庭状况、社区环境、校风班风对其影响有多大,他需要什么支持和帮助,他适合用什么方式来学习本文,他有多少发展、创造的机会,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他应该有哪些收获等等。

五、与自已对话:进行教学反思、推进自我成长

与自己对话,是在课堂教学行为结束之后我们要做的。这种对话,是老师站在反思者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回顾、反思的对话,这有利于老师明得失、正航向,有利于老师的迅速成长。

与自已对话,是“自修—反思式”的学习与研究。一位老师在执教《<论语>十则》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教学反思,他写道:

“笔者曾多次执教《<论语>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游’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每篇文言文的教学。可针对《<论语>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却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诸君试想,如果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在执教某一篇课文之后,都来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会不会提高呢?我想,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让提问的芳香香满园



浙江省苍南县民族中学 陈丽雅



传统教学不管怎样精彩,总是脱离不了教师设计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解答问题,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可是这样的方式是否存在一厢情愿的嫌疑?教师所问的是否正是学生所需要、所疑惑的?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也在走着大家的老路:在指导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就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备课时,结合教参的分析和自己对文本的感悟精心准备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答,对回答不错的予以鼓励,不搭边的予以纠正。这样一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不错,也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没有意见。于是年复一年,语文教学就这样重复下去,没有人提出异议,也少有人尝试改变。当然师问生答的模式上得精彩的也不少,它也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存在一些好处:1.教师通过问题很好地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容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更深处,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2.避免学生捡芝麻丢西瓜,问一些文本中无关紧要的问题,以致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3.课堂秩序容易掌控,学生对教师问题的讨论都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课堂秩序井然。

可是凡事有破才有立,我觉得师问生答的模式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所不协调。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这种师问生答的所谓“启发式的”课堂里,学生也不过是教师思想的俘虏而已──崇拜师长,不善发问,更不敢怀疑。如果说有思考的话,那不过是揣测老师的“标准答案”而回答老师的提问。最重要的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难以主动地走进文本去探究,去钻研,去品味,去深入思考,去记下自己的独特体会和感悟,把课文变成自己真正要读要学的知识,像读课外书那样感兴趣。如学生能把语文课本当作课外小说来读,那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再怎么差也不可能误尽天下苍生了,因为有多少人都坦言自己的文学功底有一半或绝大部分得益于大量地阅读课外书。可见兴趣多关键,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的模式是最好的方式。虽然师问生答的模式有诸多好处,可是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麻木、毫无新鲜的感觉,长此以往,即使有兴趣的同学也慢慢地失去兴趣,对语文产生厌烦的心理,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谈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因此我尝试着改革,尝试着多建立几种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常变换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语文常学常新,没有陈旧之感,常保新鲜之感和浓厚的兴趣。经过自我反思和对教学的实践,我觉得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走进文本,仔细阅读,深入挖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性和兴趣就能较长久地保持着。现将我把提问作为语文课堂的重头戏的思考和实践历程记录如下:

提问在课堂散发出芳香了吗?

执教《在山的那边》时,共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指导朗读和探究诗中的山和海分别有什么深层含义。这个问题,第二课时就安排学生质疑问难,生生互问,生生互答,师生互答。我要求学生针对这首诗的内容、写法、语言等各方面进行思考和提问。两个班级的情况相似:都集中在几位大胆好学勤思的学生身上,整堂课都在这几位学生身上绕圈子,能答题的也差不多集中在包括提问的学生在内的近十位学生身上,而近三十位学生却在观望、在沉默,看来六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点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大多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还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可能老师们对孩子没有十分强调“主动学习”、“做课堂主人”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就一个个地沉默下去,在语文课堂上,慢慢习惯睁大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或好奇或探询或无神地看着老师,头脑也忘了思考,手儿也忘了活动,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儿童的那份灵性也逐渐消失了,学习的热情或者说知识对他们的吸引力也逐渐减退,直至最后消亡,那么“厌学”、“逃学”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这样想想,后果是多么可怕呀!我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得好,我决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学生的质疑提问将会继续,不会因第一次的失败而停下我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脚步。为了调动沉默学生的积极性,也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我决定以小组内讨论、小组长集中提交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这三步走来调动全班学生的质疑提问、发言的积极性,尤其鼓励平时不积极的学生,在小组内要求小组长多给他们机会,把小组的意见和观点也有意交给他们讲述,力求把全班同学调动起来,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啊!

如何让提问在课堂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又碰到另一个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多而杂,有些简单的问题也占用了一定的教学时间,使课堂效率降低。在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的同时,却带来另一个弊端:课堂教学效率不够高,这是摆在我面前的又一个大问题。

故我把班级的八个学习小组进行精心地搭配,由各小组成员民主选举出八位小组长,各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中,我就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提出问题,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我也走进各小组巡视,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小组长还不善于在小组内主持工作,有的显得胆小,有的是不知如何组织如何发言;二是组员们显得不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组内讨论一度出现冷场的状况;三是学生们准备得不充分,预习时布置的质疑问难很多学生没有做到。因此这节课的组内提问是高耗低效的。接下来如何改进呢?我想:一是提出的问题要上交组长检查,没提问的同学相当于没做作业,要经常督促,作为一项作业的高度去完成,否则要受到批评;二是逐步帮助组长在组内开展工作,培养组长组织和协调的能力;三是教师每节课定点一个小组,手把手指导小组进行投入、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逐步放手,让全班八个小组都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讨论提问的氛围,真正达到主动、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指导之后,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已经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第二个任教班级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很有深度的问题,很值得探究,比如:1.香气为什么是浅紫色的?(通感手法)2.“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其中“挑逗”一词有什么作用?3.“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请问紫藤萝瀑布为什么会在我心上流过?4.什么是生死迷、手足情?5.“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和生的喜悦。”“沉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6.文章最后一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有什么深层含义?7.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们从以上这些问题来看,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和钻研,他们已经主动地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进行思考,故能提出这些较为深刻的问题来。看来这些时间努力鼓励他们积极提出问题这一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我有信心把这一措施进行下去,进行得更好,更有成效,也想办法实施得更科学更合理。

让提问的芳香香满园

我在教学设计时不断想到让学生主动提问这一方式,为了验证质疑提问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大,我进行了比较教学法。在教第六课《理想》这首诗时,一个班级采用的是提问法,针对文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来,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师生共同研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有水平,我在惊喜之余,不禁不佩服学生的学习的潜能。他们提出如下问题:1、第四节诗中为什么说“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2、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3、为什么说“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4、怎样理解“理想是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5、为什么说“理想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辛酸?6、怎么理解“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7、“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何谓“大写的人”?8、“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有什么含义?9、“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喻指着什么?等等。从这些问题来看,我备课预设到的学生都能提出来,他们钻研文本的深度绝不亚于我这个执教的老师。屡次发现,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出来,那潜力,那能量是无穷无尽的,那提问的热情也是当老师的所意想不到的,更会让我们欣喜万分的。而另一个班级采取的是另一种探究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节,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学生整体上赏析得不够深刻,有的表达也比较零乱、肤浅。有的要在我的引导下才能说出一点,最后几位同学也转化成提问的形式(由其他组的同学就某节诗提一些疑问),由这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探究,最后与提问班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提问比学问更重要。”“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于无疑处有疑更可贵。”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进入了教学的第二课时,我同样要求学生质疑提问。两个教学班就本文内容和蕴含其中的居里夫人的思想都提出了很有水平的问题,是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之后实实在在的难题和质疑。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让质疑提问的方式走进自己的语文课堂,有许多的体会和收获。最突出的一点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无穷无限的,这就看老师善不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内在的智慧了。李镇西老师在《从批判走向建设》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讲到: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更为深刻周到的思辨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早在1984年,万里同志就尖锐指出:“教育当然需要传授知识,把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大多数学生能够真正具备思考提问的勇气、习惯和方法,那将是教育对中华民族的提高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我将继续行走在语文课堂的提问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勇敢提问的课堂里成长,让学生自主提问的芳香充溢在语文教育的春天花园里,因为我们培育的他们将是新世纪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创造性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漫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湖北省枝江市顾家店中学 李玉梅



内容摘要:教师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精心设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试从准确性、形象性、趣味性、凝炼性四个方面入手,对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进行简略的归纳。

关键词:语言准确性 形象性 趣味性 凝炼性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两种特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达意及情的准确性

准确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用你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自己去享受明媚的阳光。讲解《风筝》,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无法补过的“悲哀”,我在准确深入地分析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对儿童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文章中的情感。

二、绘声绘色的形象性

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形象性是关键。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激情四射。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童趣》,我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呀然一惊”,教师讲的抑扬顿挫,学生学的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学习《行道树》,我饱含深情,声情并茂,学生大都能怀着崇敬的心情理解行道树“这种命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奉献浓阴”的奉献精神。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在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更重要的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挑动人心。

挑动人心的语言是教师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我现任教的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刚从小学走进来,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特别是不喜欢查词典,生字的注音常常是想当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陋习,我常在课堂上用这样的话去挑动他们:“看谁查词典的速度最快?”“哪一位同学最先查出来,就把你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这篇课文中有几个生字或不常用的字,有没有同学提前预习了,能告诉大家这些字的读音吗?”往往是此言一出,下面马上是一片学生翻动词典时的“哗哗”声。久而久之,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改变了生字注音时想当然的坏毛病,而且还养成了提前预习课文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预习到位,上课时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同学的仰慕、老师的赞许,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

再次,教师的语言必须文采飞扬。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所谓“轻拢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试想,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联珠,学生也必定会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讲述朱自清的《春》,学到“春花图”,就引导学生以“百花争妍”为题进行古诗文填充。列举含有花的诗句,要学生填出花名,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春风图”,也引导学生以“八面来风”为题,进行了古诗竞背活动。学生翻书、查资料,兴趣十足。事实证明,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三、含蓄幽默的趣味性

含蓄幽默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具有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譬如,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或者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是直言不讳地去批评还是以其他方式去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我的一个学生是班上的小体育健将,但在课堂上太喜欢开小差。有一次,他在下面玩得正起劲,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并及时表扬了他:“你真棒,我相信你在课堂上会和在运动场上同样出色。”这个学生听出了我的言外之意,当时脸红了。后来,他在课堂上果真表现非常好。含蓄的批评,往往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除含蓄外,幽默的语言也有助于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斯雅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平时的授课中我力求语言幽默风趣。讲读《春天》,我让学生描述我们生活中的春天,有一学生就说到春天百花盛开,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李子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满山遍野的野菊花。我笑着纠正:“我们都希望能看到你培育出的春天开放的野菊花。”一言既出,全场欢笑雀跃起来,后来的课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教师的风趣幽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四、辞约意丰的凝炼性

辞约意丰即用最简明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必然造成语无重点,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炼性,以便学生从教师精炼的语言中较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我同时带两个班的语文,在一个班讲授《观沧海》这首古诗时,我考虑到学生文言功底较差,怕他们不懂诗的含义,就先一句一句的给他们翻译清楚,分析课文时,问到“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写了哪些景?”学生根据我的字面翻译,回答得五花八门,很多人都认为是晚上,效果不是很好。在另一个班我调整了方案,先要学生自己读,自己揣摩诗的含义、诗的意境,学生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展开联想,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其中,我只作了简单的点拨,学生的分析、领悟却非常透彻。由此看来,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用凝炼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借此来“粘”住学生,让他们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