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进行的对话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岭南学校 吴海宁
时下,对话成为课程改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她不仅走进了课改专家的讲稿,还泼墨在每位教师的笔头。因为课改,她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就“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进行的对话”这一话题,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为了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人,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得进行备课,备课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备课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得有对话的双方。备课时,语文老师是对方的一方,对话的另一方是谁呢?他们如何对话呢?本文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备课时的对话包括老师与教材编写者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以及与自己对话共五种不同的对话,这些对话有着各自的价值。
一、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明确选编意图、确立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回答有以下原因:
一是只有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才能了解本单元本篇文章的选编意图。而明确选编意图对于每位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做教师的才能将这篇文章定好“位”。这个位,是老师依据这篇文章实施教学的前提,是培养具有个性化语文素养的学生的前提。如人教版教科书,它的选编意图是“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了体现教材整体意图,这套教材以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选文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进行编排。具体到单册,我们会发现教材编写者按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的规律对教材整体选编意图做了极为合理地分解。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以“人与自我”为主题,选编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步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和《童趣》五篇文章供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这就是我”为话题。为什么要选编这五篇文章,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应如何来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藏在单元导读中。你若是一个有心人,一翻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会发现有一个导读提示。这个导读提示,对于我们教师确定单元教学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看,“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提示,以下的第二段则是对学法的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你若不能与教材编写者对话,你能明白为什么教材会采用这样的体例、选编这些文章进行组合吗?
二是有利于你确定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你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明确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你就能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情逐步实施你的教学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与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创作动机与写作背景
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着它的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在备课时,与文本作者对话,就要深入到作者的生活中去,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写作背景,这对于深入解读文本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一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二要从社会的大背景中找到本文产生的缘由。举一个例子,如对《天上的街市》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就必须了解作者郭沫若的一些基本情况,知晓《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对于我们理解诗歌内容尤其是作者为什么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做了修改是很有帮助的。熟悉中国20世纪20年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致使国力匮乏,各地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加上饥荒、官、匪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渴望过上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实是令人心酸的,渴望的美好生活在很多人眼里是想都不敢想的,而这时的郭沫若却用他那饱含着沸腾热血的笔写下了这首给人无限向往的诗。诗中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趟过“不甚宽广”的“浅浅的天河”,在有着“世上没有的珍奇”的“美丽的街市”,“提着灯笼”“闲游”,过着令世人羡慕的幸福、安宁、甜美无比的生活。诗人还连用几个表示肯定的词“定”、“定然”向人们昭示:这种美好的生活不仅天上有,人间也会有的,一定会有的。诗中所藏的坚信幸福美好生活一定会来到的信念正是诗人所发出的呼喊呀!你若不了解作者,不走进作者创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之中去,能解读到以上的内容吗?
三、与文本对话:教师个性解读推动学生多元解读
老师与文本对话,是老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是注重多元解读吗?什么是多元解读?我认为,最简单的一种认识便是:教师与每个学生基于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获得的成果、产生的困惑或问题,在教学这种特殊的聚会里进行交流、沟通与对话,处于交流、沟通与对话情景中的教师、学生充分尊重对话双方个人的意见,他们的生活本身、已获得的语文知识、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得到充分的尊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对文本进行解读,他们对文本“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理解得到了每位语文交际者的充分肯定,在交流、沟通、对话中师生尤其是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积累、语用经验得以相互传递、语文能力得以培养、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这种状态就是多元解读,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作为多元解读聚会的首席,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要确定“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以便在灵动的课堂中把守对话的底线、不断校正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对话的进程。
老师个性化教学建立在其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之上,是语文教学艺术展现的基础。吕叔湘先生常说:“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指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科学,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掌握,就一个好的教师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的核心不同于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评析或者一个语言学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述,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艺术,意味着不同的教师处理相同的文本时都可有自己独特的途径,千人千面,各不相同,都可显示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走自己的道路。举个例子来说,你若认为你的朗读很不错,你在课堂对话时,便发挥朗读的才能,让班上那些很想在朗读上面有所发展的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这样,你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各有所长,不是一件件相同的产品。
四、与学生对话:分析学情并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
这里的学生,是老师潜意识里的学生。与学生对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备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标准同时又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如何组织、引导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这应成为老师在备课时着重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分析学情并制定教学策略的问题。
备课时,老师与学生对话,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来进行。教学以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语用技能为基础,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表现。我们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因材施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语对我们选定教学策略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备课时与学生的对话,目的就在于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策略。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这篇文本对于学生来说解读会存在哪些困难,他目前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所获得的语用技能处于何种状态,他目前的非智力因素对他学习本文有多大影响,他的家庭状况、社区环境、校风班风对其影响有多大,他需要什么支持和帮助,他适合用什么方式来学习本文,他有多少发展、创造的机会,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他应该有哪些收获等等。
五、与自已对话:进行教学反思、推进自我成长
与自己对话,是在课堂教学行为结束之后我们要做的。这种对话,是老师站在反思者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回顾、反思的对话,这有利于老师明得失、正航向,有利于老师的迅速成长。
与自已对话,是“自修—反思式”的学习与研究。一位老师在执教《<论语>十则》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教学反思,他写道:
“笔者曾多次执教《<论语>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游’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每篇文言文的教学。可针对《<论语>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却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诸君试想,如果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在执教某一篇课文之后,都来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会不会提高呢?我想,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