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运富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因此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评判,要有训诂学知识做指导。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



    李运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的古籍绝大多数是文言作品,现代虽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为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各级各类教学大纲都规定受教育者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具有相应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就选入了简短的古诗文,初中、高中逐步增加,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课程也要接触大量的文言作品,可见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读懂文言作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

    使用白话文的现代人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自然离不开注释。作注的人,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并用规范的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读注的人,就是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知道注释的基本体例和方式,了解注释的内容和意图,然后利用注释来读懂原文。但读注者,特别是教师,对于注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而应该对注释本身的是非优劣作出评判,发现错误的或不足的注释要予以更正或补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注释,进而理解原文。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文言文注释中的问题呢?这需要读注者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诊断注释毛病的技巧,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例如某些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其实就存在不少问题,有注释对象方面的,有注释内容方面的,有注释理据方面的,有注释结论方面的,也有注释表述方面的,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并且懂得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应该是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下面以注释结论方面的问题为观察对象,举出一些实际病例来加以分析(其中有些病例在新版教材中已经得到改正,这里举出只是为了说明相关问题,没有批评教材的意思,所以例句都不标明出版信息),并且归纳出若干条,希望能对使用中学文言文注释的读者有所启示。

    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它告诉读者被注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或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结论去理解原文或了解别的知识。注释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进行验证。

    一、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

    所谓语言规律,包括构词规律、句法规律和表达规律,也涉及语言的形式即文字和语音规律。在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有的不合语法,例如:

    1.《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今按,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那就是形容词,不应该带“之”为宾语。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为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可以翻译为“说中”“说出”等。

    2.《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陪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既然已]已经这样做了。既,已经。然,这样。已,(做)完。”今按,作注者把“已”看作这句话的主要动词,那么“然”就是修饰“已”的状语。但这是不符合古汉语语法规律的。“然”作为指示代词总是谓词性的,如“虽然”“既然”“然则”“然而”等,从来不作修饰语用。因此这里的“然”也应该是谓语,而“已”则是语气词“矣”。

    3.《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今按,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周”是名词周围,“庭”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恐怕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是名词,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遮挡南边射来的日光。这样就文从字顺了。

    有的不合辞例,或者说跟其他同类句例的意思不合。例如:

    4.《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又:“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初中语文第三册注释:“[王曰,何为者也]您就问,‘干什么的?’”又“[缚者曷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曷,同‘何’。”今按,光从语法上分析,把“何为者”解释为“干什么的”并不算错,但问话是“干什么的”,而回答的都是“齐国人”,似乎答非所问。考察这种问句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古汉语中“何为者”习惯用来询问人而不是事,应该翻译为“是谁?”或“什么人?”其中的“何”当“谁”讲。同类的例句有:《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樊哙列传》“客何为者”作“客为谁”。《史记·平原君列传》:“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可见“何为者”是古代问陌生人的一种习惯说法。

    5.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初中语文第六册注释:“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射,古代一种投壶的游戏,用箭状的筹棒去投长颈形的壶,按投中的次数来分胜负。”教材的注释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游戏,但从“射中了目标”这类表述可以推知也认为是投壶游戏。《礼记》有“投壶”篇,记述此游戏甚详。但历来这种游戏只称“投壶”,不称“射壶”,投壶之人亦不称“射者”。如《后汉书·祭遵传》:“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王禹《黄冈竹楼记》:“宜投壶,矢声铮铮然。”古书中用“射”则是指另一种游戏“射谜”,即“猜谜”。“射”有猜度义。也专指猜谜游戏,古书中用例甚夥,不烦举。语言表达是有规律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既然别的言游戏的“射”都是指猜谜,那么《醉翁亭记》中的“射”也应该是指猜谜。[1]

    有的注释由于不明古人修辞方法而曲求深解,结果当然也是有悖于语言规律的。如:

    6.《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高中语文第一册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恐怕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念”也是“悲”,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就是王念孙父子所说的“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因此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念”字单用也有悲伤的含义,如《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陇头流水歌辞》:“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元朝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这些例证虽然时代较晚,但应该是古义的留存。

    与此类似的情况很多,中学教材注释往往分训连语之义,有的虽然勉强可通,其实不合古人造句之理。如《明夷待访录·原君》:“向使无君,人各得其私也,人各得其利也。”《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史记·项羽本纪》:“常以身翼蔽沛公。”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人争非之,以为鄙吝。”等等,其中的“向使”“振救”“少益”“穷匮”“岂遽”“并皆”“翼蔽”“固陋”“鄙吝”都是同义连用,而教材注释大都把它们分别当作了不同义的两个词语。同义连用还有三个词连用或单音词跟双音词连用的现象,注释中也应该把它们当作一个意义整体来对待,如:《史记·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借第令”都是“即使”的意思。《史记·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曰”和“以为”同义。然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大都处理错误,值得读者注意。

    二、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

    所谓文情语境,包括话题主旨、文脉思路、上下文关系、本句意思是否顺畅等等。中学文言注释有的跟话题主旨不合,例如: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明确。于是有的教师把它讲成称王、登上王位之类的意思。而实际上“梁惠王”本来已经称王,早就处于王位了,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达到王道的问题。梁惠王问的是为什么自己的老百姓没有增多;孟子的观点是,要使自己的民众比邻国多,就必须实行王道,怎样才能达到王道呢,为王者必须首先做到让普通老百姓“不饥不寒”,而年长者能“衣帛食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王道,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归顺。可见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注释为:王,指王道。这里用作动词,实现王道,也就是让百姓归顺的意思。

    2.《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高中语文第二册旧版注释:“王之,就是‘以他为王’。”今按,怀王之意不在以“王位”诱人,而是用秦国长期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营的故地激励诸将。“鸿门宴”的起因是“沛公欲王关中”,可见刘邦跟项羽之争也是争关中之地,而不是王位。因战功而封王者肯定不止一个,但在关中做王的却只能有一人。《汉书·项籍传》:“初,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其地。”原本说得很清楚,是“王其地”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做王。《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责项羽:“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我,王我于蜀汉,罪一。”又:“吾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可见刘邦不满的正是“当王关中”而结果却只“王我于蜀汉”。因此把“王之”解释为“以他为王”不符合怀王说这话的意图。新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改成了:“[王之]做关中王。之,指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改得好。[2]

    有的注释不合文脉思路。例如:

    3.《石钟山记》:苏轼“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通‘志’,记住。”今按,前文写苏轼父子听到“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归途中又听到“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接下来就是苏轼问其子苏迈“汝识之乎”。如果这里的“识之”意为“记得那些典故”,似乎有些衔接不上,前面并没有交代什么典故,这样发问,苏迈能明白其意吗?从行文脉络看,这里所问应该是指对前面听到的各种声音能否辨识,后面的解释“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就正好是对“识之乎”的回答。因此,“之”是指代前面所听到的各种声音,“识”应该注解为“识别”“辨识”。这样,前后思路才能顺畅。

    有的注释连本句的意思也讲不顺畅,当然也是不合语境的。例如:

    4.《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当]如果。”今按,依作注者的看法,“当与秦相较”意思是“如果跟秦国相比较”,联系上下文,语意滞涩难通,因为“则”后是两个偏正式短语,若“当与秦相较”另起一个话头,那“则”后的意思就不完整,好象被突然掐断了。其实,这段引文整个是一个条件复句,“向使”领起条件分句,直到“良将犹在”,“则”引起推导结果分句,直到“或未易量”。在结果分句中,“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主语部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是谓语部分。因此,“当”是“应当”之义,“相较”是“相当”“差不多”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如果韩魏楚三国……,那么(六国)胜负存亡的机遇,应当跟秦国差不多,也许难以估计谁胜谁负谁存谁亡。”

    古人行文习惯连续使用相同的结构或句式来表达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关的意思,这是一个可供注释家利用的语言环境。但中学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有的没有顾及这种语言环境,致使上下文不能和谐统一。例如:

    5.杜甫诗《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故谓‘新停’。”今按,这两句诗虽属七律的尾联,但也对仗工整,因此有关词语的解释应该前后照顾,保持一致。例如后句的“新停”指“刚刚停止”,则前句的“苦恨”应是“非常遗憾”的意思。同理,我们可以推知教材对“繁霜鬓”的解释不妥,因为它无法跟后句的“浊酒杯”相对。“浊酒杯”显然是偏正词组,指装浊酒的杯子。那么“繁霜鬓”也应该是偏正词组,即“如繁霜般的鬓发”,“繁”指“霜”的厚重而言,不可能是动词“增多”的意思。

    6.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初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杨柳风,指透过杨柳绿吹来的柔和的春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初中语文第一册在《春》这篇课文里注释说:“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两处注释都强调吹拂杨柳的动态感,以为这是把春风叫做杨柳风的理据。但夏天杨柳枝叶更为繁茂,风吹杨柳的动态感更强,为什么不把夏风叫做杨柳风呢?所以这里我们应该联系上句的“杏花雨”来一起考虑,这是两个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杏花雨”跟“杨柳风”的结构关系和语意关系都是一致的。“杏花雨”大家都理解为“杏花开放时节所下的雨”而不是“打落杏花的雨”或“透过杏花飘飞的雨”,那么同样,“杨柳风”也不应该是“吹动杨柳的风”或“透过杨柳吹来的风”,“杨柳风”实际上也是指时节而言,即“杨柳发芽时节所吹的风”,这当然就只能是春风了。[3]

    当然,文言文也有故意破坏整齐结构而使用错综句法的,但语意上仍然要按相同结构理解,否则上下文也会讲不顺畅。例如: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前句为:“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今按,既然“殷”当“震动(响)”讲,则注释中“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岩石”和“泉水”能分离出“中间”来吗?再者,既然“熊咆龙吟震响在岩泉之间”一句话说全了,那下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注释语)的主语是谁?如果认为也是“殷岩泉”的主语“熊咆龙吟”,那这个主语的三个谓语就太不相称了:“殷岩泉”放在上句,“栗深林”“惊层巅”则在下句;“殷岩泉”当动补结构理解,而“栗深林”和“惊层巅”则是动宾结构,而且是使动用法;“岩泉”被理解为并列结构,语意上又是以定语代中心词(岩泉之间),而“深林”“层巅”则都是偏正结构,这样句读割裂、语意结构又极不一致的句子能讲得通顺吗?教材注释显然是不合文情语境的。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它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泛指岩间(包括岩上或岩下)之泉,是“殷”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惊动。

    三、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

    思维要符合逻辑,办事得依顺常理。如果注释导致原文思维不合逻辑,事情违背常理,那就值得斟酌,需要改正。例如:

    1.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今按,这条注释本身前后矛盾。后面的单字解释把“互”看作“丧”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方式,是副词状语;而前面的句意理解却把“互”换成代词的“彼此”而当作了主语。这两种矛盾的说法对于这个句子来说都不可取。如果“互”是代词主语,就会既与原主语“六国”语意重复,又不得不增加“(都)”来串通本来应该有的句意。如果“互”是“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状语,那就会不合逻辑:“消灭”不可能是一种“交互”的行为,“此”已经把“彼”消灭了,“彼”怎么还可能再来消灭“此”呢?说我消灭了你、你消灭了我,这是不合常理的。其实,这里的“互”当解释为俱、全、都,句意言六国(先后)都灭亡了,难道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互”当“都”“全”“俱”讲,古文中不乏其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兵马互出”指兵马一齐出动或全部出动,不是一会儿出兵一会儿出马,也不是你出兵我出马。《世说新语·文学》:“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指当时人们都嘲讽左思,左思心里不愉快。《芙渠》:“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高中语文第一册注:“莲实和藕一块使人的牙齿和嘴边感到芬芳。”除了把“齿颊”解释为“牙齿和嘴边”比较别扭外(当释为口腔即牙齿和脯颊之间),用“一块”来解释“互”多少还是揣摩出点意思来了,但如果解释为“都”就更准确。“相”跟“互”在代词、副词用法上意义基本相同,“相”也可训“都”,这应该可以当作“互”训“都”的一个旁证。如《史记·吴王濞列传》:“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其罢极,破吴必矣。”“吴梁相敝”就是吴国梁国都疲困了。

    2.《论语·季氏将伐臾》:“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今按,说“能(不能)施展其才能”,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他有才能,而能否施展则完全取决于客观因素。如果这样理解,那冉有就没有什么责任了,这不符合孔子批评冉有的意图。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施展其才能”应该是对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已然状况的陈述,这里却说“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你还没有“就位”,你怎么知道“能施展”还是“不能这样做”呢?就不就位应该是检验能否施展才能的先决条件,而不能反过来依据能否施展才能的条件推出就不就位的结果。这样注释不符合思维逻辑和一般常理。实际上,孔子引用这句古语是针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说的,目的正是要批评冉有主观方面的过错。这种主观过错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就职前,一是就职后。就职之前应该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职位,这就是“陈力就列”的意思,跟“量力而行”相似,所以“陈力”是指把自己的能力拿出来掂量掂量,而不是指施展才能。就职之后还要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才能是否称职,如果发现不称职,那就赶快停止,退出来,把职位让给别的称职的,这就是“不能者止”的意思,因此“不能”不是指你有才能施展不出来,而是指你的才能不足以干好这分工作;“止”不是指不去就职,而是说要从已经就任的职位上退下来,停止占据这个职位。

    3.《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与子同袍]我和你同穿一件战袍。……[与子同泽]我和你同穿一件内衣。……[与子同裳]我和你同穿一件下衣。”今按,在这三章诗中,“同袍”“同泽”“同衣”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穿]同样的衣报,表示在同一军队服役,军队里统一着制服,所以这样说。可注释认为是“我和你同穿一件战袍(内衣、下衣)”,这就违背了常理,两个人能同穿一件衣服吗?现代虽然有“他们两个共一个鼻孔出气”或“他们俩同穿一条裤子”的说法,但那不是写实,而是夸张地表示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与有没有衣服穿无关。这首诗的“与子同袍(泽、裳)”紧接“岂曰无衣”而言,强调的是自己也有衣服穿,并且穿的是跟你们同样的军服,所以这里的“同袍”不可能是“同一件衣服”的意思。

    四、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语言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虚幻世界,而更多时候反映的是客观世界。当语言在陈述事实的时候,它应该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如果我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有可能也是不符合作者原意的,这样的解释值得推敲。例如:

    1.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中学语文教材原来注释为:“不毛,不长草木的地方。”试想想,泸水在西南山区的四川境内,又时值盛夏草木繁茂之季,怎么会不长草木呢?即使是现在,四川境内也很难找到一块自然不长草木的地方,何况是自然环境没有怎么遭到破坏的古代呢?这显然是不合自然现象、不合客观实际的。其实“毛”本指动植物表皮上生长的丝状物或茸状物,引申泛指地面上生长的植物,有时特指植物当中人工种植的庄稼(含蔬菜等)或野生的草木。“深入不毛”的“毛”应是特指庄稼而言;“不毛”即未经开垦、不长庄稼的原始山区,那里偏僻荒芜、林深草茂,不是不长草木。《甘薯疏序》也是中学教材传统篇目,其中有“丽土之毛,可以活人者多矣”的句子,这个“毛”则应该是泛指植物的,可有的教材注为“草木”,有的教材释为“庄稼”,都失之偏颇。因为草木中虽然有许多“可以活人”的东西,但“甘薯”并非草木;而庄稼都是“可以活人”的,又怎么能说“多矣”!说“多矣”就意味着“毛”中有些是不能“活人”的,而且“可以活人”的东西也不见得都是庄稼,草木的果实也有不少可以吃,因此“丽土之毛”的“毛”只能解释为泛指的“植物”,偏指“庄稼”或“草木”都不符合事实。

    2.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高中语文第四册注释:“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注释把“蜀”对译为“四川”,不符合历史的实际。秦代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的蜀郡和巴郡都在今天的四川省境内。查《辞源》可知,秦灭古蜀国,置蜀郡。“治所在成都,其辖境包有四川成都市及温江地区大部分县境”。又秦惠王灭巴国,置巴郡,治地包括今四川重庆市和南充、达县、秦节、彭水、涪陵等。可见不能将秦代的“蜀”跟今天的“四川”对等,原文中的“蜀”还是以指蜀郡为宜。[4]

    以上我们从语言规律、文情语境、逻辑事理和客观实际四个方面分析了注释结论方面的问题,其实如果注释结论不正确,导致的问题往往不只表现在一个方面,所以我们有时可以同时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这样问题会看得更清楚些。例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高中语文第四册注释:“[蹴]践踏。[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这样解释虽然有根据(来源于汉代赵歧的《孟子章句》),但其实既不符合语言规律,也不符合逻辑事理,跟文情语境更不协调,这不符合客观实际,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有问题。我们认为“蹴尔”所表示的应该是“与之”者的一种不情愿的表情。因此“蹴尔”应该讲成“蹙尔”,皱眉的样子,愁眉苦脸的样子,表示不乐意、不情愿。至于“不屑”,应取《正字通》的解释:“凡遇事物轻视不加意曰不屑。”其实就跟现代“不屑一顾”的“不屑”意思差不多。既然“与之”者不情愿,愁眉苦脸的,“乞人”也就不看重他给的食物了,实际的意思当然是指不接受:这样的食物吃了心里不舒服呀,有损人格尊严呀,宁愿不要,宁愿饿死!这样解释,庶几能合情合理,真正符合孟子的原意。

    关于这种解释的详细论证笔者另有专文[5],读者可以参看,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我们引述两则颇有争议的文言注释,看怎样从这些方面来评判它们的是非优劣。

    1.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旧版注释:“年成坏,不能纳税,(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另有参考资料注释为:“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位或儿子。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高中语文古诗文详解》并存两说,教师往往无所适从。

    从表达的角度来看,除了有意的双关修辞之外,一句话的意思通常是惟一的,不可能出现可以两解或多解的情况。注释中见到的数说“皆通”现象,其实是没有找到正确解释的临时措施,决不是作者的原意。那么,这句话的解释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我们可以用上面提出的几条标准来衡量。大凡正确的注释,应该是既符合语言文字规律,又符合文情语境和事理逻辑,同时也不违背客观真实的。据此判断,当以第二种解释为是。因为从语言上看,“请卖爵子”的主语应该是一个,说成“朝廷卖爵,百姓卖子”,既暗换了主语,“请”字也没有了着落,明显不合语法。从文情语境看,前文有“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句,可见因“岁恶”而“不入”的是承前省略的“民”,那么“请卖爵子”的当然也应该是老百姓,不可能是朝廷的行为。再看事理逻辑,这段文章讲灾荒年成老百姓的艰难处境,老百姓本来“不入”,朝廷还“卖爵”,谁买?即使有富人买朝廷之爵,也不能解决老百姓“不入”的问题呀!按之历史事实,汉代的老百姓确实有爵可卖。《汉书·惠帝纪》:“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又“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颜师古注引应劭云:“一级值钱二千,凡为六万,若今赎罪入三十匹缣也。”《史记·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大旱,蝗,发仓廪以振贫民,民得卖爵。”《索引》引崔浩:“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前两例证明汉代民众确实有爵,后两例明确记载了“民得(待)卖爵”的事实。可见“请卖爵子”只能理解为人民请求卖爵卖子,贫民的爵可以卖给富人以得钱物,也可以卖给朝廷或官府以抵赋税。[6]

    2.《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参曾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解释,一种标点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以“下”指下车,“登”指登车,“轼”指凭轼(即靠在轼上)。一种标点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以“下”为状语,往下、朝下的意思,“登轼”则指登上轼板,站在轼上。这两种意见又是谁对呢?我们认为后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前种解释虽然在本句的语法上能勉强讲通,但并不符合文情语境,特别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逻辑事理。

    首先,古代的车轼虽然可以凭靠,但凭轼是为了对车下的人表示尊敬,而文章所述是在战场,战车是不需要凭轼的。《释名·释车》:“轼,式也,所伏以式敬也。”《吕氏春秋·期贤》:“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郑玄注:“尚威武,不崇敬。”孔颖达疏:“兵车尚武猛,宜无推让,故不为式敬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中楚将得臣对晋侯说“请与君之士戏,君冯(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属请战游戏之词,故不以敬论亦不以战论,当属特例)。曹刿与鲁庄公同车观战,依礼制是不应该凭轼的。下文说“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则所望者为“旗”而非“人”,望旗更不需要特意标明“凭轼”这一带有敬意的动作。

    其次,考古车制,凭轼不利于望远,曹刿要望齐师,根本不可能凭轼。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车制如后世纱帽之形,前低后高。轼崇三尺三寸,不及人之半腰,故御者可执辔,射者可引弓,而凭轼须小俯也,此轼之真形状。”《礼记·曲礼上》:“式(轼)视马尾。”孔颖达疏:“马引车,其尾近在车栏前,故车上凭式下头时,不得远瞩,而令瞻视马尾也。”曹刿要观察敌旗,立身前瞻尚可,最好是登高望远,而俯身凭轼则只能看到马尾,何以远望敌旗?明显不合事理。

    第三,战车之轼可以登人,车战之事需要登轼,故“登轼”应该解释为登上轼木。江永同书又云:“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通谓之式。人立车前,皆式之地也。……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左传》长勺之战‘登轼而望’是也。式木嵌入舆板,其内又有(zhuì,车阑)木承之,甚固,故可履也。”《吕氏春秋·忠廉》:“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可见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战的必备本领,而曹刿正具有这样的本领。[7]

    这两例材料说明,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评判,都需要有训诂学知识的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从语言文字规律、文情语境、逻辑事理和客观实际等几个方面来发疑解难,掌握这些条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为文言文作注,也有助于我们客观有效地读注、用注和评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怎样才能培养起良好的语文习惯呢?主要有下列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建立教学常规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答问……每个老师制订的项目不完全相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一方面要规定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及时指出哪些行为不合规范。

(二)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教给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要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照这个步骤方法去练习,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又如,阅读的习惯。阅读也是由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习阅读,就是学习一系列规则。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其心理的和行为的过程、方法皆不相同。有些学生默读时手点着字,喉头振动,甚至读出声,因为他们不懂得默读的原理和方法。教师需要说明默读的原理和功能,指点方法,让学生从练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以提高默读的效果。又如记笔记的习惯,复习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都需要先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加强督促检查,才能养成。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各年龄段高级神经系统和心理特点,适当地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并加以强化训练,就会达到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的目的。

(三)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凭着语感,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辨别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出整个话语的意思;同样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准确而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两个语文知识大体相同的人,由于语感的差异。语文水平(理解和表达)会有明显的差异。

既然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许多具有模糊概念语词,人们可以凭着语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含义。

尽管如此,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语感的培养,包括培养语词感受力,如辨析同义词、反义词,词的感情色彩,词义的大小、尊谦等;语体感受力,如辨认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语法感受力,如词法、句法,词的结构方式和变化。句子结构方式和变化,等等。

(四)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习惯既然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语言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正的,因此需要时时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语文习惯是在语文学习中时常表现、时常起作用的,因此需要时常检查。说一阵,抓一阵,以后就放任自流,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良好的语文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以便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和行为定势,保证迅速提高语文水平和自学语文的能力。

中学生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语文习惯呢?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和社会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概括出下列一些条目:

(一)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

2.课上记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

4.边学边思考(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习惯;

5.质疑讨论的习惯;

6.大声答问的习惯;

7.先思考后练习的习惯;

8.积累(材料、观点、方法、语言)的习惯;

9.反复揣摩体会的习惯;

10.良好的书写习惯;

11.自我计划的习惯;

12.自然我检测、总结的习惯。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认真阅读的习惯;

2.看书、读报的习惯;

3.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

4.抓重点、概括要点的习惯;

5.运用已知、学习新知的习惯;

6.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7.讲求阅读速度与效果的习惯;

8.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

(三)良好的听话习惯

1.积极、专注的听讲习惯;

2.对讲话人礼貌和尊重的仪态;

3.边听、边审视、边思考的习惯;

4.边听、边记的习惯;

(四)良好的表达习惯

1.先思考后表达的习惯;

2.先写提纲后写作文的习惯;

3.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

4.文必加标点、文必分段的习惯;

5.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气表情达意的习惯;

6.选择适当语词、句式、语气、语态的习惯;

7.自找毛病、自觉改正错误的习惯。

以上种种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虽用条目形式列出,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一种习惯养成,有利于其他习惯的培养;培养某一种语文习惯,不仅有利于该项语文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语文水平的提高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例如,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水平,而且必然会促进表达水平的提高。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认真读书,“逐课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想过、考虑过,到他订自已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中心思想了。”这个熟门熟路,就是俗话说的“习惯成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有心、用心、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总结

山东省青岛二十三中 林琳



基于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之下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为语文教与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面对如潮的信息社会,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如何让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如何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获得终身发展,应当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下,我精心选择了语文课本新增设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且可以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以及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我认为有如下特点。

一、知识综合化

主题的选择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将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物理学科等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就语文这一门学科来说,又将看、听、说、写、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在一起。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上互联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或上书店看书、买书,最大限度地获取最多的资料,有时为一个小问题请教地理老师,并引发出美、俄两国太空之争之类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等问题,虽然学生想到、了解到的仍旧肤浅,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活跃思维的,知识综合的联系是多么让人惊喜!

综合性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课堂上。在“月球知识擂台赛”的课堂上,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用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串起整堂课,信息技术的形象化、直观化、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心神愉悦兴奋,特别是月相的形成、月食的形成原因及过程,通过电脑动画和实况录像剪辑片断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掌握了较复杂难懂的自然科学知识,并且运用让学生看资料、听内容、记信息等多种手段精点追忆,通过复述、概括等方式进行语言表达,将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的综合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二、探究学习合作化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激增,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告别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团队合作精神成为成功的关键所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我把学生分为两组,“月球奥秘知多少”学习小组和“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学习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月球与人类关系”“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民风民俗”“音乐绘画”等各子小组,经过一个月的资料搜集,各子小组交流成果,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画月亮、集资料”作业本上,互相补充,互相探究,互相质疑,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两个大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资料共享。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获得的网上资料、图书馆资料以及有关书籍的内容摘抄下来,制作了精美的有关月亮的作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分门别类整理资料的方法,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资料的获得及从多媒体光盘上资料的获得使学生倍感新奇、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在《月球知识擂台赛》课堂上,我设立了小组合作必答题和写作题,在小组合作必答题中有“第一发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答题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愉快加十分”的规则,在写作题中也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规则,突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们在看、听、读多媒体信息资料时,听的听,记的记,写的写,说的说,分工明确,全方位多渠道的完成题目,令我喜出望外!在整个学习和课堂竞赛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评价多元化

在对学生整个综合性活动评价中,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个纬度进行评价,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注重学生探究精神,对于学生的点滴成绩与进步都进行鼓励、表扬等积极的随机评价。例如,在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版面设计、精美插图、图片下载、资料荟萃、剪报撷英、故事接龙、成语集锦、乐曲赏析、楹联拾趣等等都给予了热情的赞誉和适时的随机评价,学生更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的过程中。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整理,不强调死记硬背,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等能力,既注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例如,成立月球知识擂台赛组委会,策划整个擂台赛的过程,组织擂台赛的每个细节,包括必答题、抢答题题目的设置,组委会都打印成文,提交老师。同时,关于此项内容,也毫无疑问地进行了操作性等级评价。这既是综合性的评价,又是阶段性的评价。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将探索月球活动中的各种资料归纳整理,上交档案袋。评价过程中侧重对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同时也检验学生对这一活动的情感和态度,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让每个同学都清楚不管是哪一项工作,只要你认真努力做,都会有好的等级评价在等着你。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整体地、综合地评价学生活动的全过程,采用等级加分值的方法,总评予以累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训练,评价写作能力的标准着重于“想像奇特,有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驰骋于宇宙太空,学生在想像作文中,如虎添翼,尽情翱翔,成为整堂课和整个综合性活动的一个亮点,我想这更应是评价多元化的产物。

综上所述,由于整个活动具备了知识综合化,探究学习合作化,评价多元化的特点,从较大层面上推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让学生获得了获取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是难以做到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们更便利、更实用、更高效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让我们都做新课改的有心人,用心组织教学,创新新课题的教学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建议



河北献县郭庄中学 韩敏



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广大在教学上不断改革创新,从主观上做出很大的努力,教学方法有了很大进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语文课,教师教得呆板,教的空泛,教了不管用;学生学得枯燥,学得厌烦,学了不会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最富有文化艺术灵气的学科,却常常显得苍白、干瘪、平庸、做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课堂教学模式欠佳,学生主体虚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形成共识,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个理念越来越成为一个口号,成为一个标签,说在嘴上,做在形式上。教师急功近利,包办代替。他们习惯于那种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的做法,认为不讲周到,不讲透彻就对不住学生,就显得没有水平,甚至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还有的教师盯住课本,几十年如一日的千篇一律的课文分析,真可谓呕心沥血、百授不厌。教师过分自信于自己的讲解和分析,而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体验、积累、思考和演练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的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地忘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本分。就算设计问题又表现为设计好陷阱让学生跳,却要做出一副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发现的样子,一个问题的结论早在教师心中的,但教师绝不轻易说出来,而是“循循善诱”的千方百计的从学生嘴里引出自己所需要的结论。教师的教学策略的核心必须是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知过程提供可能。惟如此才能真正使学习主体的参与落到实处,才能使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远比教师直接或强制塞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效果好得多。

二、课程目标不明确。

比起数理化等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模糊的。数理化的一条定理,一个公式,学生只要记住会用就可以了,而语文则不同,语文没有会与不会之分,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掌握起来就非常困难。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其他任务,也就是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审美能力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这方面的问题有:

1、阅读方面。主要是文本阅读的极端淡化。阅读时间不够,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做深入研究。阅读,本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但我们的学生只能被左右着成为教师和知识的奴隶,经受着年复一年索然无味的痛苦煎熬。对于人文精神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忘了文本的感染作用。人文精神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以文本为依托的,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中自然能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能授予,人文精神只能体悟和感染,让文本自身去感染学生。再有读书的方法、内容限定太死,学生必须运用老师规定的方法、划定的范围去读书,这是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常出现的现象。托尔斯泰说过:“教育的唯一规范就是自由”。让学生自行选择读书的方法、方式,拓展阅读的内容。但要注意的是拓展的时间,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即使有必要统一内容,也最好放在课外,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既完成课文的学习,又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是不可能的。叶圣陶讲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学生首先得先消化这个例子,才能去消化额外的加餐,这是常理。还要注意不要把课上挖掘深刻含义,穷根究底的方法,移植到课外阅读上,也不要要求读的书和学的课文结合。确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给学生以读书的自主权,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在知识的蓝天自由翱翔,尽情地汲取知识,经受陶冶。

2、写作方面。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反映语文水平,所以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可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以至多年来一直未走出“高耗低能”的怪圈,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缺乏创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讲的多,练的少,而且练的不得法。二是重形式,轻内容,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教师常以相同的题目,相同的方式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又以相同的方式写作相同的内容。然后教师以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再者,套用几十年不变的两周一次作文法,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作文主题表现出轻淡平庸为主要特征的庸俗化趋向,无病呻吟,脱离思想实际。教师埋在作文堆里,精批精改,套用不知用了多少回的格式化批语,写腻了,学生看烦了,时间一长,作文这棵该枝繁叶茂的大树也就枯萎了。作文教学喜欢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实是套路。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漠视生命的个性差异。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于是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给学生做了限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有的教师甚至猜题押宝,考前念上几篇文章,并教给学生所谓的“应试秘诀”,如何把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而忽视了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作文能力。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连真情实感都难以表达,更谈不上作文的创新了。我们要改变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训练体系,建立以内容为中心的作文训练系列,使作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际确定作文的内容主题,作文应该立足于平素貌似普通的日子,从中挖掘出作文的“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选择,价值取向。教师应感应时代的脉搏,解除蒙盖学生大脑和眼睛的外部束缚,细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我们农村有城市里无可比拟的自然风光:绿油油的庄稼;郁郁葱葱清幽雅致的树林;忽高忽低展翅翱翔的飞鸟;纵横交错轻柔粗犷的河流……这些都可作为学生观察、写作的对象。不妨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更多的感受生活的美。还应进行与学生生活思想密切相关的经常性的课外练笔,大幅度增加写作实践量,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在练笔中,学生可以不拘长短,不拘泥于结构,纯粹为了是“写点什么”,由于真实的写作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所以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语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立言”来“立人”,即让学生在最好的语言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还要大力提倡创新,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

3、听说方面。片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轻视或相当程度地忽略听说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教师应当根据语文课本中有关听说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听说形式的特点。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大胆改革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听说训练点。在讲读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最好的说话示范。因此,在讲读课上,教师的讲解内容必须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述准确、简洁明了、抑扬顿挫。教师的示范作用,能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课同样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写作前,要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在进行听力练习。通过讨论确立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极好机会。要保证听说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地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有些教师长期在一线教学,天天接触的只是课本和教参,知识得不到更新。长此以往,就会使原本是知识丰富、生动活泼、趣味无穷的语文课变的索然无味。对语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死扣机械的环节步骤。比如,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词语,分段写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布置作业等,课课机械重复,显得十分无聊。我们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在语言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要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而应从班级学生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应当让学生着重学些什么,怎样才容易学,怎样才学得有兴趣,怎样才学了有用,以及怎样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我重点说两点:一是要有适当的训练。有些课的“学生训练”活动只不过是对教师讲析的一点点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训练。小到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绝对不可能靠感悟就能够达到的。没有长时间的勤学苦练,幻想出现奇迹是绝对不可能的。大到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即快速浏览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倚马可待下笔成文的能力,恰当机敏的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没有哪一项是不需要训练仅仅只靠感悟就能够生成的。至于背诵古代诗文,积累词汇成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更不能通过感悟就能够完成,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长时间的有效训练,才能形成和奠定坚实的语文功力以及可供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语文基础。每节课都应该有一些听说读写的练习,没有练习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二是课内外要结合。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吕书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课堂好比“加油站”,让学生带着加好的“油”再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指的就是丰富的社会生活。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只要做到真正走出“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勤观察生活,多思考人生,他们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谱写出光辉的篇章!

另外,我还有两点拙见想发表。

一是语法。课本上语法都安排在最后,大纲规定不在考试之列,所以一部分教师不讲语法。我认为,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教语法,学生也迫切需要学语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选入课本的文章都要求学生能读懂,掌握其精神实质,而对于课文实质的把握又离不开各种语法知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实际上,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作文能力就是一个重要标准。而目前中学生作文的突出毛病是错别字连篇,辞不达意,病句多,常见的修辞格不会用,更谈不上有什么文采。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平时作文训练得少以外,不会语法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学生很少懂语法,因此在平时的说话、作文中常出现一些让人难以听懂、读懂的句子,有的甚至滥造词语,写出来的句子也常常是成分不全。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语文是一门工具课,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因为其他各门功课都要用汉语准确的表述出来。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数学试题都读不懂,你又怎能要求他学好数学?更谈不上让他将来要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了。所以应大力加强汉语语法的教学,教学方式可结合作文或练习讲评随机进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规范地使用汉语。

二是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注意体现一定的世界气息和时代精神,也就是教时代所当教,学时代所当学,能为时代所用。教学媒体的丰富为我们选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急待提高。有的上课使用多媒体纯粹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不顾实际情况,只是为了迎合潮流而用,屏幕上显示的是填充题、选择题、简答题,生动的教学过程演变为通盘题型化。还有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由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明白就行。这样缺少语文教学最关键的一环──感悟,削弱了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深度。从实践来看,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引起兴趣,解析难点,突破重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太多了,很容易使学生对内容的表层产生暂时兴趣,不会去深层次地研究、探讨语言文字内部蕴涵的更多的乐趣。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不能主观地以教师本身的审美情趣来设计课件的声音和图象,更不要把课件制作的花花绿绿。课件的展示过程应和学生的思维过程紧密吻合,而不应该是给学生展示问题,然后展示答案。还有,有些课件纯粹是老师教案的复制品,或者是将多媒体设备变成新时代的幻灯机。时代的发展给语文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但不会改变语文课的根本性质,语文课应该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中心,多媒体教学只是手段,该用的时候才用,例如,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普遍存在费时、费劲、效果差的问题。再加上评析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活动,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提高。而借助多媒体进行作文评析修改,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电脑的操作,把习作中的错误字词,不足之处或优秀词句以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显示出来。这样,既便于学生注意,又有助于集体帮助修改。然后,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团结协作,让文章进一步完美起来。通过课堂上对习作的欣赏与评价,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增强了学生的鉴赏力,培养了学生努力作出精品文章的竞争意识,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他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操。另外,由于计算机反馈及时,适时评改使学生及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多媒体教学代表了二十一世纪课堂教学的方向。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改正当前使用中的一些思想和技术问题,多媒体教学必将带来一次课堂教学手段的革命。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正在前进,我们应该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我们看,一批教、研双优的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语文教师正在成为语文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

编者短评:该文针对目前或者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作了全面的评述与分析,涉及面很广,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诸方面均有所涉及,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但所提问题大都较大,并非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所能透彻分析的,故显得浮光掠影,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清楚。倒不如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深入的谈。比如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哪些可学,哪些纯是学术的东西,不必教给学生,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影响多大,均是泛泛而谈,不如拟一份调查材料,统计分析一番再说。(雨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变化及教学建议



温立三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其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教材的练习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握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顺利开展新教材的试验。练习是教材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透过这个环节,也许还可以窥见语文教育改革的某些发展趋势。?


练习设计变化的历史回顾


从上个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我国现代第一套正规化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起到现在,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诞生差不多一百年了。翻阅这将近一个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编写的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练习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又回归到简单的一个过程。?


所谓从无到有,是指现代早期编写的语文教材中,并没有练习这一项,而基本上只是文章的汇编;直到20年代,随着白话文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教材设计中才开始出现了少量的所谓“问题”“习问”“习题”等(即相当于现在的练习)。三四十年代,练习设置在语文教材编写中被各家教材编者广泛采用。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叶圣陶、夏丏尊所编《国文百八课》,“习问”设计较为完善,题量适中,照顾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语言;解放区的语文教材如《中等国文》亦较为注意练习的设计,但一般倾向于思想教育的提问,且较为笼统,题量极少。解放初期的中学语文教材,又一度出现了课文后无任何练习的现象,但这种局面一二年后很快告结束。此后,无论是计划体制下全国统编教材的时代,还是80年代之后教材多样化的时代,各套教材都非常重视练习的设计,把它作为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该说,练习在语文教材中的从无到有,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个巨大进步,它使语文教材编写更加科学化,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目标都更明确,便于对教材的把握。?


所谓从简单到复杂又回归简单,具体表现为,从20年代练习的出现到70年代末以前,语文教材中的练习设计普遍较为简单,每课一般都只有1~3道习题,且大都重在整体把握或思想内容的理解;而80~90年代,随着标准化考试在全国的风行和应试教育的愈演演烈,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出现了一种复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有二,一是练习题量大,每课少则五六道题,多则十余道题,大题套小题;二是练习题设计繁琐,往往在小问题上做文章,钻牛角尖,微言大义,肢解课文,忽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当时的情况是,师生不仅对课本上的大量练习题不敢大意,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而且,学生还主动或被动地购买劣质练习册,进行“题海”训练。这就使师生陷入了一个误区:似乎多做题就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事实表明,语文教育中的“题海”正是造成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末开始的语文教育改革,大力提倡教材练习设计的简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少做题,多读书”的主张,新的语文教材编写的练习设计中力图体现这一思想,每课练习一般2~3道题,最多4道题。?


练习设计向简单的回归,决不是低层次上的走老路,而应该说是高层次意义上的回归,是否定之否定。它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的超越。所谓对传统的继承,是说传统语文教育一直就非常重视对语感的培养,重视多读多写,亦即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大量读写的基础上。这一点一度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陷入“题海”的“汪洋”之中,影响了阅读量,短时期看,学生的应试水平提高了,但长远来看,是语文能力降低了,文化底蕴丧失了。


世纪之交,有识之士终于意识到必须向传统回归,这实在令人欣慰。而所谓这次回归又超越了传统,是指语文教育改革的当代意识得到了加强,对传统的继承是在社会大转型的当代背景下进行的。传统的语文教育斩断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重视书本知识甚至死记硬背,忽视语文能力;而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开放性、实践性、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等特点,又使语文教育中的练习设计超越传统成为必然。?


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特点


在分析以上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练习设计,我们在下面几个方面作了改革。?


首先,将过去的“练习”改成现在的“研讨与练习”。“练习”这一名称在语文教材编写中几乎一直沿用不变,但在八九十年代非常激烈的应试教育压力下,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大量机械繁琐的“题海”训练联系起来。因此,为了体现淡化训练、加强能力、培养素质的语文教育时代精神,倡导一种研讨、探究的学习新方式,我们就“练习”这一名称作了以上的改动。既为研讨,它说明,现在的练习,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上完课后学生独自回家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交给学习委员,再由老师批改打分,公布所谓“正确答案”的那种形式了;而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结合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大家共同讨论这些问从而得出丰富多样的结论。?


其次,练习题量与以往语文教材相比大大减少。教读课文一般三道题,自读课文一般两道题。之所以减少题量,一方面想把学生从过去练习题的“汪洋大海”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扎扎实实地多读几遍课文,多看几本课外书,多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把老师从练习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教改的实践中去。课文的这两三道题的构成,一般包括整体感知、文笔精华和延伸拓展这几方面的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三道练习,第一道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第二道是揣摩课文中四个写景的精彩语句;第三道是课外搜集几种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花木的例子,并展开交流。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一课的三道练习,第一道是熟读课文,完成两道把握课文内容的练习;第二道题是联系上下文,品味几个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第三道题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这种少而精的研讨练习题,既有对课文全局的把握,又有对课文细部的关注;既立足于对课文本身的思考研究,又有以课文为基础的向课外的延伸;既抓住了课文的根本,同时又不面面俱到,给广大师生留下了自我发挥的空间。?


第三,每课练习中至少有一道拓展性的练习题,或单独设题,或渗透在整体感知和文笔精华的练习题设计中。这里所说的拓展,是指从课内所学出发,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目的是扩大眼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拓展性练习,或不同文章的比较阅读(如七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生命 生命》一课后的一篇同题文章、第三单元《秋天》一课后的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第五单元《散步》一课后的《三代》,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华南虎》一课后的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老虎》);或由课内文章向课外名著的扩展阅读(如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我的信念》一课第三题是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第五单元《诗两首》一课的“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或开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绿色蝈蝈》一课后的练习:“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七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邓稼先》一课后的练习:“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丰富多样的拓展性练习,是新教材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与旧教材的练习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当代语文教育,试图实现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的沟通,努力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轨。?


第四,与课文紧密联系,开展写作和口语交际活动,实现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每册六个单元的“研讨与练习”,均有十几次形式活泼多样的口语交际(或复述,或概括,或讨论,或辩论)和片断写作练习。这是新教材中进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大整合的两个大胆尝试之一(尝试之二是把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前的练习大多表现为学生课后回家完成的形式出现,这种做法有它的优点,它迫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不利于学生之间就某些问题展开合作、交流、探讨;以前的练习大多表现为阅读和写作的明显分开,这种做法有它的优点,即遵循读和写各自的规律进行练习,但缺点是读写不能很好地结合,尤其是学生的写作缺乏主动的机制,学生往往为作文而作文,无病呻吟。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较好地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研讨与练习主要在课堂上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来完成这一前提,使得练习设计中增加口语交际的内容成为可能,同学的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使他们的口语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而结合阅读内容进行的片断作文,使学生写起文章来有感而发,并能灵活自由,较少受到文体和字数的束缚。?


另外,新教材的练习设计还有以下值得关注的方面:?


新课标强调要淡化知识(尤其是汉语知识),应精选少量知识短文出现,为此,新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和《济南的冬天》的“研讨与练习”分别安排了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学习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塞腰鼓》一课“研讨与练习”后安排了排比和反复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学习内容。以后各册所涉及的汉语知识均将以这种方式出现。?


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练习中经常出现“网络”一词,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网上阅读这一信息时代新的阅读形式。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跨学科学习理念,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努力做到多学科的渗透、融合。?


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需要,练习设计还讲求弹性,师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灵活处理。?


关于“研讨与练习”的教学建议


新教材中练习设计思路的变化,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确立一个观念,即设计练习的本来目的不是要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谓更好,表现有三,一是通过练习可以引导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是可以引导他们关注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使教与学都更有的放矢;三是可以使他们根据课内所学能够举一反三,加强课外的语文自主实践,培养语文能力。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上课——布置练习——做作业——批改打分——公布答案,这一程式似乎天经地义,从来如此。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练习设计的观念决不是这样。它与课文是一体的。因为练习是紧紧围绕课文而设计的,所以它对于课堂教学起一种指导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决不可能这样:课文教学是一件事,练习处理是另一件事,两者不相关联。我们希望的做法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仔细研读课文,再根据练习的设计思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特别是教学建议),设计出本课教学方案和步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当一篇课文学完时,学生对大部分练习也自然应该基本上能够处理。反之,假如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对练习竟还无从下手,这就说明课堂教学是失败的。?


不同类型的练习要作不同方式的处理。对于一般性练习,主要指那些针对课文本身的整体感知和局部把握的练习,教师教学前可先布置学生根据练习预习课文,即带着练习中的某些问题去反复阅读课文,这就使预习更有针对性,避免漫无目的。这样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着问题教,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而那些拓展性练习,由于需要花不少时间才能完成,则要事先布置下去,并规定一个大致的完成时间段,让学生主要在课外完成。为了加强检测,拓展性练习最好要举办专门的汇报交流会,教师要有一定的成绩记录。如七年上册《我的信念》一课后的练习三:“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习材料库。”又如七年级下册《真正的英雄》一课后的练习:“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情况,与同学展开交流。”像这样的练习就需要作专门的处理,而不能像一般的练习那样随便说说、写写就可以了,因为这类练习实际上相当于一次中型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果大部分练习能够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把少量的真正能够锻炼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练习留给学生自主完成,则可以大大克服过去练习处理上存在的弊端,跟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方面,学生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为应付繁重的各科作业而开夜车,可以大大减轻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课文内容出发,去阅读更多的作品,自主地探究自己有兴趣的问题。这样,真正使语文学习由书本内向书本外、由课内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延伸,生动活泼地开展语文学习。?


最后,可通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来尝试对学生进行语文成绩评价的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取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为我们进行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过去的评价最大的弊端是方式过于单一,过于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所以往往一张试卷“定终身”。新的练习设计为我们加强形成性评价作出了有益的引导。比如,可以让学生专设一本拓展性练习的练习本,学生围绕某些问题而搜集的资料,采访的记录,研究的成果,或阅读课外作品而作的读书笔记,而写的阅读心得,或研讨与练习中所写的片断作文等等,都可以尽收其中,记录在案。一个学期结束,教师可将这些练习本收上来,逐一评阅,作为综合考查一个学生的重要依据,借此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作出较为恰当的判断。这种形成性评价,要重视学生个体在一个阶段进步情况的历时考查,而要淡化学生之间的对比。比如一位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假如他在这个学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有长足的进步,即使他与好学生比起来还有相当距离,也应该给以较高的评价;而对于一向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假如他在一段时间里没有付出应有的努力,与以前相比没有多大进步,即使他与较差的同学相比仍算突出,也不能给以过高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驻马店师范附中魏娜









    “解放双手,解放思想,让学生和老师自由地在语文的海洋荡起双桨”,我的这点想法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渐生成的。

教学《五柳先生传》时,我以“我心中的五柳先生”为题,让学生谈谈对陶渊明的认识。可能因为:经常以“我心中的李白”,“我心中的鲁迅”等等为题,来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资料,对这些人物作不同侧面的了解,而且从来不加限制,所以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一同学站起来说:“我心中的五柳先生,娴静少言,不慕荣利,自得其乐。他喜爱读书,却从不因为读不懂而烦恼,不定哪天读出了味道,会高兴得忘了吃饭。而后伏案疾书,一副痴痴的模样。所以,他应该是一个谦谦君子吧。”

有一同学说:“他是君子,却未必谦谦。看他醉酒的样子,颇有几分李白的的豪气,而他醉卧菊花丛中,则又有几分仙风道骨呢,他可是一位爱喝酒的可爱又乐观的老头儿呢。”

听着他们的话,同学们有的微笑颁首,有的在闭目遐思。我笑问道:“那五柳先生的家境怎样呢?谁来介绍一下?”

有个同学说:“家境相当贫寒,从文中‘性嗜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以看出。”

“那么对于这一切,五柳先生的态度怎样?”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学生齐声回答。

“五柳先生是谁的自画像?”

“陶渊明”

看来学生们的准备挺充分,对教材的理解也不错,这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陶渊明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怎样的精神?”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同学们纷纷回答。

“那谁知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历?”

此题不属于课本内容,却激起了学生极大的趣,他们聚在一起互相询问,讨论,然后陆续有人举手。

我选了一个平素对文学比较爱好的学生作介绍:“五斗米是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的俸禄,但陶渊明在位期间看到了官场的黑暗,腐败,不愿同流合污,就辞去了官职,做起了他美丽的桃花源梦。所以,后人就以“为五斗米折腰”来称赞陶渊明的品质高洁。学生们纷纷点头,我亦微笑,接着补充:“此五斗米历来被人们误解,以为是很少的俸禄。其实,在东晋官俸是“半钱半谷”制,陶渊明每日是五斗米和约83文钱,按照现在的米价,跟一般科级干部工资差不多。这样一算,他每月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对于家境贫寒,曾经想靠仕途来改变命运的陶渊明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诱惑。但他还是归隐了。下面我的问题是…”

我停顿了一下,环视教室,学生们正期待着

“如果你是陶渊明会如何选择?”

一时,教室里炸开了锅,我顺势把学生分成两组行讨论,正方认为应该归隐,反方认为不应该归隐。

隔了十多分钟,双方辩论开始了。

正方:

“当然应该,这样方显陶渊明的品性,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更显出生命的尊严与高贵。”

反方:

“不应该归隐,他做官,多少还可以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起码有一个官位没有被贪官污吏占去。”

正方:

“也许他会做个好官,但官场何其复杂难保他不会被迷惑,和珅曾经也很清廉呢?另外,如果不是他的归隐,我们哪有机会读到他大量优秀的作品?”

反方:

“做人不仅要洁身自好,还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逃避不是最好的办法,要勇于面对,为社会为人民做一点事。”

……

随着辩论的激烈展开,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迸发出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与激情。看得出,学生的思维活了,语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了。

“好了,同学们,世有百态,人有百相,处于个时代的陶渊明作出了属于他自己的选择--归隐,正如我们所学过的《未选择的路》,世上的路有委多,选择一条,必定有另一条让我们留恋,怀想,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今天来完成作文《假如我是陶渊明》”

下课的铃声响了,走出教室,竟然还能听到有学生在兴致勃勃地争论,我不禁微笑。





题后记;

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学生的感悟是个人化的,不仅知道了“文本”,还自由“评说”了文本,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吗?通过’对话”,“文本”超越了自身,因为掺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3: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