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语文课:美的流失与回归



安徽枞阳横埠中学 王华斌



[引子]

每个语文教师大概还没有忘记,上个世纪末,中学语文面临着一场剧烈的阵痛和嬗变:全国许多报刊纷纷载文批评中学语文教学,甚至有人指责中学语文“误尽苍生”!多么沉重的字眼,令人触目惊心。就连《人民日报》上也发表文章:《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问的虽是大学生,根子却在中学,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一时间,语坛嘘声一片,有人质疑师资,有人抨击高考,有人强调民族化,有人提倡科学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还是让我们听听学生的感受吧!

──语文,我不感兴趣,也讨厌上语文课。

──其实,我挺喜欢语文,特别是课本中的那些好文章。但听老师一分析,我反而觉得味如嚼蜡,意兴全无。

──语文吗,我基本不学,考试完全凭运气。运气好,兴许能考个三位数;运气不好,也能捞个及格分。反正又不考书本,有时间不如多做点数理化习题。……

够了,一切似乎都在说明:语文课,的确出了问题。浪潮过后,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激情褪去,我们尤其要理智的反思。时光虽不停地流逝,尘埃却并未落定。所以,我们仍要追问:语文课,你到底怎么了?

[语文课:弊在美的流失]

多年以来,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已习惯了介绍背景、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艺术特色,一切都那么驾轻就熟,从容自如,井井有条,头头是道。于是,朱自清的《春》描绘了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我们压根儿就忘记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青草,闪亮着生命的光泽;村庄里,田野边,一棵棵桃树杏树梨树,争妍比美,繁花满枝;在簇锦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正所谓“枝头春意闹”;柔和的春风吹拂着,像母亲的手在温和地抚摸着你的脸颊;和煦温馨的空气中,氤氲着花香草香泥土香,回荡着各种鸟儿婉转动听的歌声,飘来牧童清脆悦耳的短笛;绿草如茵,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地追逐嬉戏,踢球赛跑……啊,大自然是多么美丽,生命是如此美好!活着,真好!面对这一切,我想,每个学生,只要他心智正常,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都会心驰神往、兴味盎然!

当我们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祝福》表现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迫害时,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祥林嫂精神上所遭受的煎熬,内心深处窒息般苦闷,痛苦无助的挣扎和置身荒原般的孤独;“我”思想中自责自省与自解自慰的矛盾冲突;长工、柳妈以及鲁镇的人们那种“看客”的冷漠和麻木,一样地“被吃”而浑然不觉、愚昧无知;还有几千年来中国人苦苦追求的“暂时做稳奴隶”的生存状态。这种穿越时空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这些关乎国家民族何去何从的重大命题,我相信。是每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中学生无法回避也不会回避的。这一切,又怎“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二词了得?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上肢解课文,架空分析,重说教轻文本,重讲解轻感悟,重形式轻本质,看似深刻的教条化,貌似科学的简单化,使得本应血肉丰满的形象变得干瘪刻板,本应深邃睿智的思想变得苍白贫血,本应细腻丰富的情感变得单一枯燥,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天天丧失;于是,学生打瞌睡看小说做数学题;于是,武侠言情大话西游搞笑调侃之风劲吹校园;于是,学生的想象力退化,感悟力淡薄,趣味爱好低俗,语文素养下降。

面对这一切,我们痛心疾首,无可奈何;我们不甘沦落,反躬自省:问题出在哪里?根本问题在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忽略甚至剥夺了语文的“美”,使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鸡零狗碎的分析,繁琐无谓的训练,虚假矫情的写作。

[语文课:呼唤美的回归]

我们寻寻觅觅,我们上下求索: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回归。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美并不是很神秘,她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叹,或者是师生间一个默契的眼神。美也并不太遥远,她是茅盾笔下挺拔正直的白杨;她是苏轼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让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她还是李白那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然断喝。美更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她还是一种力量,她可以让怯懦变得坚强,让狭隘变得开阔,让卑劣变得高尚。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

一、感悟想象:品味美。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和想象,使自己的情感意识融入课文所创造的境界,并与之产生和谐统一的共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学习过程自然也会轻松愉快得多。

比如学习《荷塘月色》时,不妨反复地进行涵咏品味,并借助想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皓月当空,给世间万物镀上一层银色,笼上一层薄纱。月光下,绿叶田田,荷花亭亭,清香袅袅,月色溶溶,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柔和,朦胧恍惚,富有诗情画意。多么优美迷人的月色,多么令人陶醉的夜晚!沉浸在这般美好的境界之中,我想每个学生都会心醉神迷,觉得韵味无穷,怎么可能会讨厌语文,痛恨语文课呢?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茫茫沧海,是不是能够激起年轻学子的凌云壮志,开启他们博大的胸怀?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是不是也能唤醒同学少年的高洁情怀,养成他们美好的节操?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诚然如此,类似的例子,课文中不胜枚举。

美,不仅仅在大自然中可以寻觅捕捉,社会生活乃至人们的思想中也随处可见。当我们看到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而联想到自己那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父亲,一样地深沉无言的父爱,怎能不会令我们心头发热、眼里发酸?当杜甫蜗居于风雨飘摇的茅屋,在饱受凄风吹刮冷雨淋漓之苦时,仍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情呐喊时,那种宁愿自己冻死而念念不忘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有谁不会为之折服为之动容?体味这种崇高的精神美,无疑会让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语文,让学生在自觉自主的状态下享受美。

二、比较辨析:鉴赏美。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的确,对美的鉴赏也是如此。在对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以后,我们可以进入审美的高一级阶段,即通过比较辨析,鉴赏美的不同类型、风格和层次。比如,同是描写莲花,有侧重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美景;有重在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也有意在引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思乡之情: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都是古典诗歌,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美: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均为秋景,在亡国之君李煜的眼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色是落寞的、懊悔的;在寄人篱下的林黛玉的眼中,“秋风惨惨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秋凉”,秋色是悲凉的、凄惨的;在民主主义革命者秋瑾的笔下,“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秋是刚劲有力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笔下,“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是豪迈乐观的。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美的不同特点风格进行理解辨析,会使我们的审美行为更富理性,更具目的性,从而达到感情与理智、直觉与自觉相统一的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三、融会贯通:创造美。

学习的全部在于运用,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人民教育家陶行

知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创造美的活动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课文,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饮酒》诗时,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描写出来。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厌弃了官场而退隐的诗人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屋,这所房屋也许并不奢华,但颇有田园之趣。院墙周围筑了一道矮矮的篱笆,篱笆下面种上一丛丛菊花,那菊花开得正灿烂呢!诗人站在篱笆旁边,俯身采摘几枝散发着阵阵幽香的菊花,不经意间一抬头,那静卧天边笼罩在一片蒙蒙的暮霭之中的南山便映入了眼帘。天空中,一只只飞鸟正结伴还巢,不时地传来几声清脆的啼鸣。即使在熙熙攘攘的地方,诗人也并未感到有什么纷扰,反而体验到了一种心境的静谧与恬淡:什么红尘中的功名利禄,什么官场上的我虞尔诈,早已幻化为昨日的云烟!面对着如此多情的菊花,徜徉在这般美丽的黄昏,诗人醉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这段文字,显然是学生在感悟品味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以散文的形式对它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非常鲜明地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创造。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适宜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有表情朗读,它既是一种美的欣赏,又是一种美的创造。还有演讲、表演等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美的能力。学生进行的书法练习,也是一种典型的创造美的活动。特别是作文教学,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来创造出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境界。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创造美”放在更高的层次来观照。因为教育不仅仅着眼于现在,更要放眼于未来。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只是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以一种“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美”的心灵来拥抱人生,以“美”的激情来面对世界,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或许也是整个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结语]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泊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的确,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语文老师就是要带领学生感悟美,要引导学生领略美,要鼓励学生创造美。我们期待,让语文变得更美,让学生变得更美,让世界变得更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重视细节教学



湖北襄樊长虹北路第42中学 黄国明



敢于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领导创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于2003年1、2期合刊刊登了这样一道作文材料,请学生和专家一起深思当前的语文教育现象。

“一位台湾作家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大陆评论家赞扬说,这样写得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苦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喜欢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比那个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后反而变愚蠢了。”

决非巧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培元在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3年7、8期合刊上撰文,也就相同的话题发出感叹《“小仙女”哪儿去了》。作者先介绍了女儿2岁半时的一名妙语:我是从花里来的,我是小仙女。文章说从女儿一岁多一点开始,爸爸妈妈就经常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给她讲童话、神话故事,女儿就用稚拙的意识和想象力,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有绝佳“镇”人的表现。作者接着遗憾地对比了女儿今天的表现,“她的作文没有她2岁半的那次那么出色了”,“女儿童稚的才华的光辉,只在孩提时代闪耀了一下,便像闪电一样消失了。”作者指责了现今语文教育的弊端。

也是平心而论,幼儿妙语光辉如流星一般瞬息即逝的现象不是当今时代的特产。收入初中教材的王安石名作《伤仲永》不早就记载并批评过吗?不同的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罪归其父停其教育,仲永的悲剧因辍学而致。而当代无数的仲永虽不落致成常人的地步,但其语文上星光短暂的遗憾却毫无疑问是语文教育造成的。恶劣到遭专家们异口同声的指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该彻底改了!

比较专家之幼儿和台湾作家得出妙句,他们有相同之处,一是抓住了细节,二是运用了修辞。我们不能说前者一出生就会如何修辞,他(她)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细节,用自己简单的词句很直接地说了出来。而台湾作家抓住细节,调用了储藏丰富的词汇,用了创作学上修辞的技巧。前者妙语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后者佳句是有意识创造的成果。在幼儿成长的路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无意识行为变成有意识创造?抓细节是创造的基础,我们是怎样把幼儿善抓细节的长处变成不足,把幼儿妙语的灵感变成迟顿的呢?

确实该检讨小学、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从字词句到篇的表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善抓细节,小学、初中巩固并逐渐提升为理性表达,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问题是,教材缺少细节教学的强调和引导,教师把细节巩固当作一般常识而忽视,导致学生淡忘常识并弱化着抓细节的思维能力。丢掉抓细节这个基础,“进行工具性、知识性和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文学与诗意光辉的暗淡,想象的翅膀的折断,创造的智慧的夭折,几乎是无可避免的。”(王培元)到头来,学生只剩言不由衷的所谓理性表达,有如墙上贴满了标语,那花花绿绿终究是别人的。

且看2000年9月实行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单元共42个,无一篇指导文涉及细节教学。

再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3年7、8期合刊。为总结经验,它以专集形式刊登了2000版新教材首轮使用中一线教师摸索出来的“作文教学特色方案”。遗憾的是,合刊上有关细节教学的获奖作仅3篇。在获奖最高、获一等奖最多并刊发的36篇自由设计中,探讨作文立意、选材的达20篇。教材的执行者、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又如何对待细节教学,即可见一斑。

立意深刻,选材广泛是大语文对新中学生的要求。高立意、广选材本不排斥细节教学。但就是在强调立意与选材中,从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到教材的编写者,从教材编写者到一线教师,又从一线教师的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的研究,这个循环的每个链节都多多少少地轻视或忽视细节教学的延续、细节思维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做着许多舍本求末,建造空中楼阁的无用功:抓不着有力的细节,用修辞装点谁?不以细节和具体内容做支撑,高深的理论如何站得住脚?

把视线投向竞争和淘汰更为激烈、残酷的大社会,笔者曾有幸读到以细节为话题的两篇佳作。《细节决定成败》(余明阳)为企业家的经营行为开药方,结论:“细节是一种动力”,“细节是一种精神”,“细节是一种创造”,“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必定是细节非常成功的企业。未来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向日本人学精细》(《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4日第9版,何崇元)“说到的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生活环境大改观,提高了整个日本社会的生存质量。由此不是可以得出细节教学新的意义吗?

请重视细节教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是“赞美”还是“哀婉”?



安徽淮北临涣煤矿中学 吴礼明  



《故都的秋》课后习题二说:“作者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感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之中?”这一题目的言下之意是说,作品的基调是在“赞美”故都的秋的。因为理解如此,所以便没有办法安纳“悲凉”二字。而在教参的编排中,编者也似乎认为本文的主旨的理解相当困难,因而在教法指导上颇费笔墨作比较详尽的解释与指点。其实,这种理解是费劲的,而做法也是多余的。

对故都的那份似淡而实浓的情感,或曰深情,并非就是“赞美”二字所能囊括的。而在“赞美”的用词之外,我以为用“眷恋”与“哀婉”可能来得更恰当些。

至于“悲凉”的意绪,那是一种不干现实生活的,反映在心理结构深处的,因外物与文化的作用而长期形成的某种对不足与遗憾的敏感所产生的感触。教参说:“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理投下阴影,以致于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又说:“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到的,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应当说这样的解释充分照顾了作品与作者的个性,而且理解也比较深刻;但这种解释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悲凉”意绪的共性层面。其实,“悲凉”“悲秋”“悲伤”“伤春”等都同属一个“伤悲”母题下子题系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长期的历史的作用而具有其文化的内涵与审美的内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悲凉”“悲秋”因此而能引发人的长久的凄美心境,于是也因而形成一种文化与审美上的偏好。

自然,我们要费一番周折来解释说明了。我想,这样的解释是必需的。在心理层次上,因为有相同或近似的经历,“哀情”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地激起人们的心灵感动而形成一种一触即鸣的效果,并在触动中同样回味、观照、玄想那至味的真、善、美,以及所谓哀婉的人生叹息与不足。有一种理论也认为诗(包括其他的文学门类)就是对痛苦的捶敲与细味,是对暂失自我的一种意识的观照,因而它具有一种超越与玩味的功能。英国诗人济慈甚至认为美总是与忧郁同在,而这种美是注定要消逝的。那么这种对非永恒性存在的咏叹实在能引发人们普遍共有的情感震动,因而具备美学上的审美特质。

在文中,作者所写的秋景都是那么的“清”而“静”。“清”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独特概念。学者蒋寅认为它自始至终都是与古典诗歌的终极审美理想相联系的一种趣味。“清”是与“浑厚”相对的一种审美趣味,它明快而澹净,有一种透明感,有时也会有寒冽逼人的感觉。作为风格范畴的“清”,可以表述为形象鲜明、气质超脱而内涵相对单薄这么一种感觉印象。如果具体地加以分析,则可列举出明晰省净、超尘脱俗、清新自然、古雅和凄冽等要素,而其负价的要素则是弱和单薄。(《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1期)在本文中,与这种"清”而“静”相联的是“古雅”“凄冽”的要素,而它们又是与作品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是相统一的。我们看,那闲人悠然的微叹中那种时光易逝对人又是多么的无情与无奈。不仅如此,那槐树的落蕊与晨扫的帚纹,秋蝉的残鸣,来去秋雨的匆忽,以及那秋果的清淡,这些都能在心理意绪上形成一种清幽哀婉的审美特征。而对那些对此深有感触是作家来说,这便格外有了一层心灵上的叹息与抚慰。于是心便找到了一次宣泄的对象,于是在相互反射与对流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便建立了互融的境界,于是主体(他或作者)感到了安适与舒惬。正如我们有时沉浸于缠绵轻慢的曲子,也许所达到的持久的程度更直接些。

当然,至今还有人持着阶级论的观点,要批评这种审美偏好为病态的倾向。他们批评郁达夫是颓废的。但由于郁氏的人生经历以及与鲁迅这位巨匠的关系,又使得后来的批评界极难措辞。但何妨进行一番改造与翻新呢?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颓废”换成“颠沛流离”,“沉沦”变成“平民”。经过这样的置换后,这郁达夫的感情世界与无产阶级的普罗世界便无遮拦了。其实,郁氏原本不是什么“贵族”,而何来个“平民”倾向?除非他是个“精神贵族”?但这个名词是后来才有的新时髦,并不在当时。而所谓“颠沛流离”又非老杜式的辛苦与悲壮,而在文中又似乎很难寻其踪迹……总之,“无产阶级”的郁达夫的不存在的,而“小资”情调的郁达夫却是很鲜明的。

说郁氏的审美是病态的,是无产阶级式的批评;说他有平民倾向,也是无产阶级式的批评。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批评是有害于文本的阅读的。这样的批评应当终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







指导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交给学生以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指导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要从根本上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了解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

(一)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

1.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掌握足够的认字数量,用词数量;基本的语法、修辞、文学史知识;一般的文章结构、文章体裁知识;常用的听、说、读、写知识;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常识等。

2.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包括能够熟练地翻查常用的工具书,正确选用注释;能够根据学习目的查找资料、编制目录索引;能根据读物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把握适当的阅读速度,能对读物作圈点、摘要、笔记、评注等。能较自觉地积累写作材料,借鉴范文的构思、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基本的听记能力,能会活、作简单的演讲等。

从教育学的观点看,能力是在积累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指的是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行动方式,心智操练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越多,技能越熟练,就越有助于能力的发展;相反,无知便无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又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的高低制约着知识的积累,制约着技能掌握的快慢、高低、难易和巩固程度。能力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结果,又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前提。所以,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在专业上应该包括积累知识和掌握技能这两个方面。

3.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包括听读写较专注集中;记忆较持久牢固;联想和想象较丰富多样;判断、分析和综合较深刻严密;在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方面较正确较灵活较能变通等。

4.有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包括有比较明确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有比较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较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较高涨的语文学习热情;有较坚强的语文学习意志;有一定的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个性修养等。

中学语文课是促进学生情(情感)、理(思想、理论)、智(智力)、知(知识)、能(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吸收了思想营养而成为感情丰富、思想健康的人;思想的进步又促进其知识才能增长,激发其丰富的高尚的情趣;情趣的丰富又促使学生有更多的写作冲动、阅读冲动和听说的冲动,促进其各种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智力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而智力的发展又会为学习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更高强的语文能力准备更好的脑力条件。所以,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应该包括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相辅助相成的诸方面。

(二)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可根其自学能力的结构,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其较完善的非智力素质,使其喜欢学,自觉学,习惯学;

2.培养其良好的智力品质,使其善于学,学得懂;

3.指导其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使其学而有识;

4.培养其基本的语文技能,使其学而会用。最终使其具有较健全的较主动的语文的自学能力。

具体做法有: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

3.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4.通过指导其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学到应学的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应具备的各项语文能力。

学生有了自学语文的能力,离开教师也能自学,这就实现了都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指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



读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读是听说写的基础,读的能力也是自学能力的基础。自学简要地说就是自读加实践。要学会自学首先就要学会自读。我们要学的东西有许多已在人们所写的书本、文章中有所记载,所以自学要先自读。培养自学能力首先必须掌握自读方法。关于读书的方法古今中外介绍甚多,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读书方法也存在着异同。中国是个读书大国。中国人有悠久的读书历史。中国是最早出现书本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写的书累计下来可说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以中国人口之多,历史的悠久,中国的读书人累计下来也应是世界上最多的。自古以来,中国出现过许多大学问家、大藏书家、大读书家,从孔夫子的“韦编三绝”到朱熹的“四时读书乐”都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中国人应该说是很会读书,富有读书经验的人。前人读书的丰富经验,这笔宝贵的遗产我们必须很好地继承。

1.从文章的构成要素入手进行阅读的方法

这是阅读的最基本的途径,最根本的方法,是一切阅读法的基础。中国古代的读书家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有很多很精辟的见解。总结这些经验,可把阅读的过程和本质概括为四句话,即:

循文入义,披文入情,据义品文,评义发意。

所谓循文入义,就是循着文章的文字、文路,从形式到内容,了解其文义。

所谓披文入情,就是通过文字的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怀,即作者的内心、用心。

所谓据义品文,说是根据文章文字表达出来的文义来品评其文字工夫如何,文章技巧怎么样。

所谓评义发意,就是对文章的文义作出分析评判,在对文义的了解中得到启发,萌生新意。

以上是阅读的全过程,也是阅读过程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是“循文入义”。“循文入义”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是阅读的基本功。会不会读首先就看这一条。

根据古今读书家的经验,“循文入义”就是:

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

“字(含词、短语)训其义”,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要弄清楚每个字词在句子中,在篇章中的恰切的含义,特别是关键的字眼着笔的用意。

字训其义的方法有:

读古文,可以看注解,可借助古汉语书籍而“训义”;读现代文,可以查字典词典。查字典词典,又可以用选义推敲法,语素分析法而训其义。

还可以联系实物、图画、模型等,认清各个词语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

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训其义。诸如,用删减比较的方法、换词比较的主法来体会词义。

可以用比喻联想的方法训其义。有些词很难下定义,有时查出了字典词典里的词义后仍然很难理解,这就可用比喻联想的方法解词,训其义。

字训其义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学会以整体感受法来训其义。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阅读中,应该学会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从上下文,乃至全篇的文章去理解词义,体会用法。

句(含复句、句群)贯其意,就是在阅读时句句融汇贯通,在文章的语流中,把握每一句的用意。

句贯其意的方法有:

①从句子的语言形式贯其意

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贯其意,可以从句子的结构、句式、句型方面的特点入手,从而理解句子在文章表达中的作用。

②深入句子的内容,通过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贯其意

高明的作者写文章时总是句句有着落,笔笔有发展。读文章要读到其着落处有所知,读到其发展处有所悟,才能句贯其意。

“文寻其脉”,就是阅读时弄清文章的脉络,弄清全篇语言的内部联系,包括段落层次之间,段落层次同文章整体构思之间的联系,寻脉问篇。

文寻其脉的方法有:

①文章的字脉而寻,从文学明显的语言标志入手,把握文章的脉络。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②依文章的意脉而寻,从文章中交代的写作意图入手,把握文章的脉络。

③依感情发展之脉而寻,如《茶花赋》。

④依入意抒怀之脉而寻,如《岳阳楼记》。

⑤依逻辑论辩之脉而寻,如《“友邦惊诧”论》等。

“篇会其旨”,就是综合文章各方面的因素,确切领会作者为文的意图,领会文章的要旨。

篇会其旨时要研究:

①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往往能够直接或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如《同志的信任》、《普通的人,伟大的心》等。

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如《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等。

③文章的抒情议论句。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挥手之间》等。

④文章的重复句(段)、反复句(段)。如《扁鹊见蔡桓公》、《温馨的风》等。

⑤文章的环境描写和交代。如《筑路》、《老山界》等。

⑥作者和时代背景。如《岳阳楼记》《菜园小记》等。

⑦文章的中心内容同其他内容的关系。

2.从读物的种类特点入手进行阅读的方法

如一套丛书的读法,一部书的读法,一本书的读法。成书的读物一般先要看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再看内容介绍、序、前言、跋、出版说明等,这些都对书的内容的了解,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了解有帮助。接着是看目录,了解全书的框架。然后确定是通读还是选其中的某些篇章读,确定是精读还是略读抑或是选读等。

一本杂志读法,一般先要看杂志的名称,主办单位,出版日期,再看有些什么栏目,各栏目有些什么文章,然后根据需要确定选读些什么。

一份报纸的读法,先要看报纸的名称,主办单位,出版日期。报纸分版刊出,一般为每份/张4版或2张8版或3张12版等等,各版各有一至两个栏目,若干篇文章。看清栏目后根据需要选读其中的某些文章。

书籍一般知识的系统性较强,体系较完整,材料较齐全,但时间性不很强;杂志内容较庞杂,较缺乏系统性,但时间性较强,是各门知识发展的前沿阵地。

报纸的时间性、新闻性更强,其文章一般较精要,文字一般较通俗。

书籍一般知识较专门化。杂志、报纸有普及性、综合性的,也是提高性、专业性的。

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少年既可泛读各种通俗的书籍、报刊,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选读某一类的书籍,定向跟踪读某一类某一种的杂志、报纸,或杂志、报纸中的某一栏目的文章,以便学有所专。

3.从学习需要或阅读时的思维特点入手进行阅读的方法

这些阅读法种类甚多,这里择其较有普遍意义的10种作简要的介绍。

①浏览法

是一种大略地看,泛泛地读的读书方法。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包括速读、略读、跳读和细读等方法。已有阅读基础而善于学习的人并不是逐字逐句仔细精读的,通常是对整本书或一篇文章作快速阅读,了解大概内容,遇到有价值或所需的内容的时候,才停下来细读。一般来说书名、作者、序、前言、目录、大小标题、段落的起句结句、特殊字句、文章的结论等,都是浏览应注意的目标;而书中的引文、推理过程、叙述经历等,则采用略读、跳读的方法。

浏览完毕,应合上书回忆浏览所得,形成总印象,如果发现其中有值得深究的信息,应及时捕捉,或做好笔记,或进一步阅读。

浏览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多读天下之书,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②精读法

精读,就是精细地读,反复读。精读就要认真地推敲词句,准确地理清文脉,抓住中心,领会写作意图,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构思和主要表现方法。精读的目的在于把文章理解得精深、细致,达到“纤屑不遗”的程度。精读训练是其他几种阅读训练方式的基础。

精读训练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词语、句段、篇章的能力,其基础、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极而正确的理解能力。

③扩展阅读法

是指围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某方面,去“读更多的书”(朱熹语),以巩固和加深原有知识,取得新知识的一种读书方法。

进行扩展性阅读首先要从读过的读物中选择要扩展的目标,确定扩展的范围和方向。扩展性阅读大概有两种类型。

其一是为加深理解而扩展阅读。如: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而参阅有关评价性的文章;为全面了解读物而参读节选的全文、原文;为加深对作者的认识而参阅原文作者的另一些文章等。

其二是为满足兴趣而扩展阅读。

用扩展法读书,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注释或附录所提供的索引解决扩展法所需资料的问题;还要灵活运用多种读法,对扩展法材料可精读,可浏览,可通读,可选读,视材料的价值而定;还要于归类整理,以积累和储存。扩展法读书对开拓视野,发展个性和特长十分有益。

④比较阅读法

是指在精读、多读的基础上,借助比较的思维方法积极主动讨不同读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学习方法。比较阅读常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

根据文章构成的要素,比较性的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定比较点:立意比较,题材比较,结构比较,语言比较,写作手法较,文体特点比较等。

比较的结果应能归纳出读物之间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较阅读是否扎实,是否有所得,关键就要看这点。

比较阅读法还往往需要自己去选择比较的材料,因此,要运用扩展性阅读的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扩大比较面,以便比较得更广泛更深入。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有助于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矛盾,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比较,还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丰富和充实学习内容。

⑤出入阅读法

是指先深入理解读物、领会主旨、产生共鸣,再回到阅读者立场上,对读物进行客观评价,以批驳谬误、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最初是南宋学者陈善提出的。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对出入法的论述阐明了精读在理解和评价方面的特点。“入”就是由感受内容到领会主旨这一理解过程。读者被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面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被作者的精避见解、严密的论述、富于哲理性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折服。这就是陈善所说的“知入”“见得亲切”。“出”是在“入”的基础上的对文章的分析、评价。敢于分析、评价,不拘泥于作者的观点,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就有可能冲破原见解而创新。如果只知“入”而不知“出”,人云亦云,尽言前人所言,不敢越雷池一步,则只能成为书本的奴隶而“死于言下”。“入”而能知“出”,才能分清书本中的精华和糟粕,作出客观的评价,决定取舍,为已所用,这便是陈善所说的“用得通脱”。

运用出入法读书,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善于想象和联想才能对读物的内容有深切的感受,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

运用出入法读书,还要注意积极思维。学贵于思,学而不思则罔。敢于质疑,敢于评价,才能产生真知的见,道前人之所未道,进一步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⑥厚薄阅读法

指阅读过程中,先用已有知识不断丰富读物内容,以求得全面深入理解,再抓住读物内容的本质进行消化,以便系统掌握的阅读方法。这种读书方法主张读书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把书“由薄读厚”;第二步再把书“由厚读薄”。正是由于这样,人们把它称为厚薄法。此法为数学家华罗庚提倡。

所谓“由薄读厚”,是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的每个问题,要加进自己的理解,要用参读法丰富有关这个问题的资料。在形式上,书中批注了许多学习心得,写上了许多有关资料,又有笔记卡片等,所以越读越厚;从实质上讲,通过阅读,自己获得了许多比书上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刻的知识、见解,也是“越读越厚”。

所谓“由厚读薄”,指在对读物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其内容精要获得了提纲挚领的了解,抓住了其中最本质的东西。

第一步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量的增加;第二步是知识提炼的过程,是质的飞跃。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对读物的内容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有血有肉的东西。

⑦发现阅读法

指的是在正确理解读物原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读物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新意义的一种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方法非常重要,因为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造。要创造性地应用阅读所获得的知识,首先就要学会发现。

阅读要有所发现,首先必须注意理解。正确理解读物原意是发现性阅读的基点。只有在掌握了作者的思路、理解了作者的本意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出读物的新意来。要开发读物的新意,关键的一点就是紧密联系目前的情境,抓住与之有关的内容反复精读。所谓“联系目前情境”,包括联系阅读的时间、地点、个人的认识、兴趣、情感等等,但其中主要是指联系当代社会的实际以及谋求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目标。阅读时要紧扣这些特定的情境,通过对读物有关内容的分析综合、对照比较联想类推,引发出新的意义、新的感受来。

要开发读物的新意,还得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解释读物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它所包含的各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不但要看到字面的、主要的东西,还要看到深层的、其他方面的东西。

要开发读物的新意,还要有“怀疑精神”。善于质疑,常爱发问,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发现性阅读是一种常用、实用而又是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需要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各种读书方法。例如要联系目前的情境,决定内容的取舍,就得运用浏览的方法;要多角度阐释读物,就得反复精读,推敲比较;要辨伪去妄,提出新的看法,就得进行扩展阅读和比较阅读。

⑧查读法

指的是运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助读方法。

查读工具书,一般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择好工具书。根据所查问题的性质,确定查找哪一种、哪本工具书。如查语体文的生字难字,可查《新华字典》;查文言文的生字生词,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二,弄清几例,明确查法。通常工具书查检有部首法、音序法、分类法(按学科、事物的性质特点排检)、专题法(围绕专题汇集和编排材料)、时序法(按时间顺序排列, 如年表、历表、大事记)、地序法(用于地理、地方性的资料排列)等。

第三,细读条目的内容,借助条目释文解决问题。

查读,使用工具书,是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意在不断的查读实践中掌握要领,熟而生巧,形成习惯、技能,以提高查读速度。

此外,还有专项的查读,资料的检索、查寻等,也都得查读。

⑨速读法

速读是快速阅读。从心理学方面说,阅读就是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眼睛,使大脑感知文字符号。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视觉广度,就是看一眼所关照的字数,二是眼停和眼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是在眼停的时候,才能阅读。因此,尽可能扩大视觉广度,把看一眼只有两三个词逐步扩大为一目一行;在此基础上,再把眼球的左右移动改为自上而下的移动,自然可以取得较高的阅读速度。这就是速读。

速读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用尽量少的时间,了解文章或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全貌。

速读是否能保证阅读质量呢?科学研究表明,运用正确的速读法并不影响阅读的质量。这是因为一般的阅读过程是:从视觉中心到语言中心,到说话中心,到听觉中心,再到大脑阅读中心;速读则要求建立新的联系,即从视觉中心直接到大脑阅读中心。这样,眼脑直接反映,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不仅使阅读速度提高,而且也保证了一定的阅读质量。

速读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变读书为看书,养成默读习惯。要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克服指读、喉读的毛病,真正变“读”书为“看”书,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二是努力扩大视觉广度。视觉广度,即读书时,眼停一次所控制的接收面。没有经过训练的人,视觉广度窄,一般为几个字或三两个词。实施训练,要由词到短语,再到句、到行,逐行看读,整页看读,养成习惯。

三是努力减少回视。回视,即再看一遍,也就是二次阅读。回视,或者因为没看懂,或者因为没记住。克服回视的有效方法是速读一段后,及时作“尝试回忆”。在“尝试回忆”时,对遗忘的可以补充,记惜的可以纠正。同时,用于速读训练的材料,难易要适度;尤其在开始训练时,不要选太难的读物。

四是培养变速阅读的习惯。读物不同,阅读目的不同,要求就不同。因此应当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一般人阅读,习惯于逐字逐句,这是不必要的。这种习惯,也是培养速读能力的障碍。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变速阅读的能力,并且养成习惯。

⑩猜读法

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用文中的和自己脑里的已知知识去推测文中的未知部分,从而理解文意的一种阅读方法。中学生的阅读实际上常带有猜读的成分。猜读的关键在猜,猜即合理的思考分析。要从全文的内容、线索,上下文意出发去猜,要猜得合理,猜得可解,才能正确理解文意。猜读要防止对文意的主观臆测。猜出的意思要经过多方面、多角度论证,方可确定。

此外,古今中外各伟人、名家、学者也常有其个性化的,对他们的成就甚起作用的读书法。如孔子读书法,朱熹读书法,鲁迅读书法,毛泽东读书法,巴尔扎克读书法,列宁读书法等等。这些名人的读书法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学生的阅读,但对中学生的阅读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在语文课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语文课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包括四个方面:预习方法的指导,听课方法的指导,复习方法的指导,应用方法的指导。

1.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语文学习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语文新知识的起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加强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鞭策,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预习可分为:对整个初中学段语文学习的预习;对整本语文书的预习;对一个单元语文课的预习;对一篇课文的预习等。

①初中学段的预习

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指导学生在学习前对初中学段语文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定向控制。魏书生老师将中学段的语文学习内容比喻为一棵“知识树”,分阅读与写作、文言知识、文学常识、汉语基础知识,是四个分枝;每个分枝又不断繁衍。如阅读分枝衍出归纳段意、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点三枝;写作特点衍出选材、结构表达、语言四枝;表达衍出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五枝;描写又衍出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情节描写三枝;人物描写再衍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四枝。姑且不论这种比喻是否完全恰当,单是对初中一至六册语文课本内容的全面、系统、简括的“描绘”,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前做到心中有数,使他们预知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大致内容,以便在今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学习中,认识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树中的地位、作用、意义。这既有利于学生从知识结构中把握知识,又能激励学生自觉地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②一册语文的预习

有的开学第一周让学生预习一册语文书。以教材编写意图、总体要求、各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各单元之间的关系等,指导学生掌握一个学期的知识体系和认识系统,同样起到帮助学生取得学习主动权的作用。

③一个单元的预习

对一个单元的预习,主要是指导学生把握单元的学习要求,单元内每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同单元学习要求的关系,单元内教读课文同自读课文的关系,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同知识短文的关系,单元内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之间的关系等。这有利于整个单元学习前的准备。

④一篇课文的预习

对一篇课文的预习有:

通读全文。包括通读课文和注释、课文之前的学习提示、课文之后的思考与练习,初步熟悉课文。教师应启发学生在阅读时联系自己个人的生活经验,体验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认识生字生词。要指导学生发现课文生字生词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对一般的生字生词,要让学生利用字典词典寻求解答。

思考问题。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思考和练习、以及预习提纲,思考课文内容,并用圈、点、勾、划、写的方法,标出或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记录存疑。学生的预习要专门设一项存疑记录,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以便带到课堂上解决。

在预习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课。预习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深入读书学习的期待和注意。

2.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途径,听课技巧却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这矛盾是否解决得好,直接影响到学生45分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指导学生听好课。指导学生听好课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让学生做好物质准备

课本、笔记本、工具书、书写工具、练习册等,一律在上课前准备好。如果在听课过程中准备学习用具,就会错过一部分内容的听记。

②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坐好听讲的姿势,心理上排除一切杂念,尽快集中注意,进入学习状态,专心听课。要正确对待老师,即使遇上令自己不够满意的讲课,也要设法使自己尽快地适应下来。

③采用多维听记法

第一要用心听。不仅要注意听一节课的开头,而且要注意听一节课的结尾。因为开头往往是学习新内容的铺垫、前提、条件,如果忽略了这种牵引,就不容易认识新知识,也不容易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尾则往往是一节课内容的梳理、归纳,以便让人形成清晰简括的认识。不仅要注意听预习时留有疑问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听那些自以为懂了的地方,因为自己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甚至不正确。不但要注意听老师描述性的内容,还要注意听老师阐述分析性的内容,因为后者往往是我们学习下一次新知识的条件和基础。不但要留意听老师对具体问题的讲授,还要留意听老师的各种提问、反问、设问,因为后者往往是老师承上启下,变换讲课内容的方法,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始终把握住老师讲课的线索和过程。当然,课堂上还要留意听取同学的答问发言,以启发自己的思路。

第二要用心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心听还应用心记。一般来说,要记下老师在分析课文过程中留在黑板上的文字,因为这往往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线索。还要记下老师在分析课文过程中补充的有说服力有代表性的主要事例梗概、观点思想,或新鲜的见解。还要记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性的思想火花等。

第三要用心想。专心听课,紧跟老师的思路并不等于学习被动。听课时要积极进行思维活动:老师的讲课同自己的预习是否一致?有哪些不一致?自己的预习有哪些认识不够的地方?应该打开哪方面的思路?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听课时便有联系,有比较,能求同,能存异,能触类旁通,能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保证听课的质量了。此外,在听课的时候,切忌在老师讲解过程中,急急插说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插说自己不同的见解,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会在后面阐述时得到解决。如果真有不懂的地方。待老师讲完后再问也不迟,这样可以保持听课思路的完整。

3.复习巩固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而且应该快速有效。复习的方法有:

①补漏抬遗

课只听一遍,即使是十分留神,专心致志,也可能会有忽略之处。因此,在复习时要检查所学的知识有些什么缺漏:生字生词都掌握了没有?笔记记全了没有?老师讲课的思路记完整了没有?等等。要一一检查,逐条落实。

②巩固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复习往往采用反复读书、吟咏体会的方法来巩固理解。

可以用全面反复的方法。将读过听讲过的课文从头到尾重新看重新读,全文的印象会从模糊变得逐渐清晰。近代学者梁启超说过,真心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全面复习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也可用重点反复的方法,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反复看,反复读,抓纲提要,领会精神实质。古代学者苏东坡将这种重点反复的读书方法称作“日课”,是每日必做的。

还可用倒转反复的方法。打破书本课文的原有结构顺序,采取与其不同程序的方法反复读书。读书不妨逆读。第一篇顺读,从头读到尾,第二遍从最后一章逆读,这样,有利于溯本查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当然运用倒转反复的方法要注意书本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倒转的逻辑性,不要随心所欲,乱读一气。

③沟通联系

反复读书并不等于简单机械的重复。它还需要我们用联系沟通、发展变化的眼光,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思考、研究所学过的问题,把握学习过的内容在组成因素、联系环节、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关系,通过相同、相近、相反的内容比较,通过因果、相承、系统因素的分析,或更全面深刻地巩固学习过的内容,或不断地补充和增添新鲜的信息,或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达到融汇贯通,形成知识能力体系。

④强识博记

学习当然要有记忆,有记忆才有储备,有储备才能在下一次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所调动,与新的学习内容合成,再生出新的知识来。记忆的方法有:

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找出内在的联系,才容易记得牢,记得快,记得精确,记得全面。

形象联想法尤其是文学作品,头脑中再现叙述描写的形象,然后再根据形象,记忆其叙述描写的文字。

特征对比法有趣味的、独特新颖的、有突出特征的学习材料容易刺激记忆,而对比,就能比出特征,从而记得更加清楚牢固。

图表归类法尤其是单元复习或是学期末的复习,要记忆的内容多而杂,很难记往。而图表使得各类事物的关系,纲目清楚,系统明显,容易帮助学生悟出其中的规律,便于比较,加深记忆。

协同记忆法记忆一般用默念的方法,但如果伴随着口诵、手记、耳听、眼看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参加,记忆就会更快速有效。

4.练习应用的方法

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里说的练习应用,包括做课后、单元后的思考和练习,考试时试题中的各种练习。练习应用要做到:

①先复习,后答题

复习的方法已如上述。如果是闭卷考试,复习的意义是面对试题,先将有关的内容作尝试性的回忆,把与试题有关的知识整理归纳一番,这样解题做练习就较能多角度思考,左右逢源。先复习、后解题,实际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体现。

②认真审题

了解题意,弄清答题的要求。切勿急于动笔,盲目解题,造成疏忽,遗漏、错解。

③寻找多种解法

做习题时,不要满足于会做,还应该打开思路寻找多种解答,从中比较异同优劣,选出最佳答案,使练习应用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④审查答案

先考虑解答是否合理。如是明显不合理,就要重新解答;如果说认为合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再三审视,直至认为完全合理为止。

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运用中种种学习方法的指导,能使学生在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学习中保持饱满的情绪,良好的心态,使学生有方法、有能力在每次学习中夺得好成绩。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由于自身的学科性质,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语文课也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除了要掌握一般的思想方法,一般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掌握语文本身的学习方法。语文本身的学习方法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有:

1.教学目的的多项性与教材客体的归一性。

语文教学目的在一篇课文、一次作文中往往既有思想教育又有语文知识教育和语文能力的训练,每一项之中有时又有诸多小项,而教材却是那么一篇,所以显得比其他学科情况复杂。

2.教材与教学内容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

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又不是与教材完全等同。

3.语文知识各自的系统性与语文现象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和语文知识在应用上的综合性比较突出。

4.语文现象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与语文教学中偏重于语文形式(即不同于政治课,政治课偏重于文章内容的施教)的矛盾比较明显。

5.语文课的工具性与语文教学法的实践性(工具要在实践中才能掌握,中学的政史地课基本上是知识性常识性课,与语文不同)较强。

6.语文实践具有弱模仿性,强创造性,即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与数学的运算可照套公式不同)。

7.语文思维呈现多样性(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等等都常用上,不像理科多用逻辑思维)。

8.语文教学具有螺旋阶进特点(学生学前已有一些语言基础,学生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的学习也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螺旋式阶进)。

9.语文教学时间长、密度高(语文与数学、英语在初中均节数最多,在初中有时几乎每天都有语文课,而且从小学到高三都开这门课)。

10.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社会上到处都有语文,生活里几乎每天都用上语文)。

语文课的这些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即教学任务的多项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广泛综合性,教学过程的螺旋阶进性,学习活动的反复实践性。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这些方法应是:

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数理化一条线,而语文、社会生活则是一大片,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人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重在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韩愈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白居易的“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逞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肠……”等都是说的这种学语文的反复实践。语文能力只有在有目标、有计划、有理论指导下的反复实践,才能提高,舍此无他法。

3.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语文知识,一字、一词、一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平日分散的积拾,检查复习时将其系统化,理性化,提高会更快。欧阳修的“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陆陇其的“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能不间断 ,则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说的就是读写重在用心,重在平时积累。因此,语文不但要注意课内的学习,而且特别要注意课外的学习。

4.要遵循语文现象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要求,去学习语文,要把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学到真正的语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独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与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情操、审美密切相关。不能只从语文形式来学语文。

5.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世事。有生活乃有语文,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不能学到活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一般学习方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习。人类总是在学习了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人类在一代代人的学习中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用人类积累的关于学习的一般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语文,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方法适用于学生学习各门功课,当然也适用于学生学习语文。这些一般性的学习的方法主要有:

1.循序渐进与跳跃前进的方法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但现代学习论,从效率出发,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学习心理和知识的开放性、发展性出发,又提出学习不能完全像乌龟爬行一样,一步一寸地前进。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之后,有时可作跳跃式的学习,以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语文学习也一样,要学的东西很多,不能每一项都从头至尾循序渐进,如认字读书,总不能把该认的字都认识才开始读书,而是在认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即可较大量地阅读,在阅读中再扩大识字量,并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这样既循序渐进,又跳跃前进,先循序渐进,再有序跃进,就能既打好基础,又提高学习效率。

2.新旧联系,温故知新的方法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树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如文言虚词,读到初三课文中的文言虚词就要联系初二、初一课文中出现的同类文言虚词,加以比较,深化认识。

3.精学和广学相结合的方法

著名民主革命家、大学者梁启超在谈及他的老师康有为怎么教他时说:“康先生之教,特别标出二条,即‘专精’与‘涉猎’。‘专精’则要精,‘涉猎’是要广泛浏览。”可以说,无专精就学不到手,基础知识、基本功一定要精学、精练,务求学到手;无涉猎就不能融会贯通,有一定的基础后广泛浏览,博览群书,放胆作文,广中求质,提高就快。语文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更应如此去学。

4.学思结合、手脑并用的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要勤,思要慎、审、辨,行要笃,这样才能学入脑,学上手。语文课具有复杂性、实践性,更应如此去学。

5.从模仿到创造,从感性到理性的方法

青少年从其年龄特征、学习特点看,多数学习是从模仿开始,从感性认识开始,但要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不停留在模仿阶段,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激发其创造力,提高其理论水平,使他们学而能理解,学而能创新,学习乃有进。语文课的写作教学就常是这样。

6.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自觉遵循科学的规律,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如自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选择学习方法等等。

以上这些一切功课都行之有效的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均可结合语文教学,融入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中去。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一般思想方法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去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断实践,在中学阶段能掌握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自学语文的能力。

具体指导可从一般思想方法的指导。一般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课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指导、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学习方法的指导五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它可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建立在科学的哲学的基础上,这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的指导。下列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要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

1.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方法。无论是语文知识的讲解还是语文能力的训练,都应以此为指导,并教育学生掌握这一思想方法。

2.从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方法。如对词义、句意、文意的理解等。

3.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如用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法来理解层意、段意、文意,来分析自己语文能力中存在的问题等。

4.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如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概括、对语文现象的分类认识等。

5.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方法。如对文章的读与写的把握等。

6.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方法。如写作时的选材、写作方法的运用等等。

7.全局和局部相统一的方法、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方法,如对文章的分析,写作上的借鉴等。

8.可能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方法。如学习语文对循序渐进与跳跃前进方法的结合运用等。

除了以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有指导意义外,古今中外人类所总结出来的其他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有指导意义。如:

1.形式逻辑的方法如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推理与推导的方法,概念的并列、交叉、包容的区分方法以及逻辑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的运用都对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帮助。

2.比较、类比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语文问题和语文学习问题的分析、思考和解决有一定的帮助,也是常用的思想方法。

3.历史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即从事物本身的发展历史和人类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史的角度去认识、掌握事物。如从一个字、一个词的产生发展史去认字识词,从一种文体的演变去认识这种文体等等。

4.观察、想象(形象思维)的方法,直觉思维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在读写过程中常要用到这些思想方法。

5.统计的方法也是一种概率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如对一篇文章中某些特殊的语词出现的情况进行统计,有时有助于对作者写作意图、文章的内容的把握。

6.现代化科学思维方法如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控制的方法、协同的方法、突变的方法、平面扩展与线性集中的方法、模糊的方法、模式的方法等等。

总之,一切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思想方法,只要是科学的、实用的,只要是能联系语文学习的实际的,不是生搬硬套的,不是牵强附会的,不是把问题作不必要的复杂化的,不是为讲思想方法而讲思想方法的,教师都可从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出发,灵活地、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作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用以学习语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得以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是“春风”惹人醉

──品味朱自清的《春》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朱自清散文《春》中不明写“春风”却到处在点染“春风”。这大概也正是读者对《春》文特别青睐钟爱的原因。因为在春天人们除了对阳光、雨露等感同身受外,那骀荡在人间天上的暖风让人无比舒坦,无比难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春风扫却余寒而带来了醉人的满眼春色,因此春风对于春回大地功劳特大。解读文本,我们能从文中找出8处写春风的句子。下面略作玩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中的“东风”其实就是指“春风”。因为“东”是太阳升起的方位,太阳一出来就给人带来了温暖,所以作者称“春风”为“东风”。那么还有没有其它表明非改称“春风”为“东风”不可的原因呢?我们看到,标题是《春》,文中内容是写春景,为避免处处见“春”,文中写“风”故意不带“春”。因此我们认为,在作者是有意为之,属于匠心独运。无独有偶,下文“风轻悄悄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风、杨柳风”都没带上“春”,然而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在写“春风”。联系起来看,作者高明处在于写出了春风形象上声、色、影的变化。另外,“春风”仅从季节上定性,本文所写内容却是春季开头的情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东风”从方位的一个方面来定性此风所吹到地域的广阔,更能体现风力化及万物繁多的功勋。也即用“东风”来指“春风”不是误用,而实在体现出了风力的温暖、广阔、怡人。堪称高明!

还有,“风轻悄悄的”,“吹面不寒杨柳风”,“跟轻风流水应和着”,“风里带来些……还有各种花的香”等等直接在写“风”,体现出了风“轻、软、清、柔”的特点,属于直接描写。“春风”作为春景之一自然该直接描写,本文中作者还以反衬手法来大写特写“春风”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不明写风却写风吹花动闪闪烁烁;“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不明写风却是写横风吹散了“雨霁岚气”成为笼罩在村庄上空的薄薄雾霭,否则在无风情况下雾霭只能直升于空中以至无迹;“天上风筝渐渐多了”不明写风却写孩子成群来放风筝,若无风风筝就不能上天,这也表明春风阵阵;“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不明写风却写花枝颤摇招动,固然不排除走动的因素,但多少也体现了一些微风吹拂的因素。

不仅于此,“春风的醉人”还体现在从多方位、多角度、多立面给人以无比美妙的感受上。“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明春风它有脚啊它会走,会走便会发出声响;“风轻悄悄的”,说明它关心人世万物,它生怕惊醒还在睡眠的事物,尽量降低声响,表现了母性的温情;鸟声“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写鸟语欢声等,表现了自然音乐美。这些从听觉层面给人以温馨、亲切的感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写草丛里各色艳花在微风吹拂下反射着亮眼美景的情形;“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雾霭薄似轻纱般美观;“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写小孩子因春风而活泼身影的放飞。这些是从视觉角度给人以美观、喜悦的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春风吹人脸面让人脸面的每一个毛孔都痒酥酥的。这是从触觉侧面给人以舒坦、温情的感受。“风里带来些……还有各种花的香”写一波波风送来一袭袭清新的花香,让人鼻子很受用。这是从嗅觉侧面给人以适意、适情的感受。总起来说,春意惹人醉,醉在作者凭借春风全方位呈现美景于我们身旁,让人身临其境。

《春》中“春”固然醉人,其中“春风”更为醉人。

编辑短评:如此用心品味,正是语文教师所需要的,也是不少课堂所缺乏的。它体现了语文教师的语文基本功。(温立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美丽的思想,亲切的交流

──欣读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安徽淮北临涣煤矿中学 吴礼明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篇文章的精要在表述思想。那么,如何表述就尤其重要了。他膺伏于桐城派所倡导的“言之有物”与“言之有序”,因此,睿智的思维须借之于明晰的思路与娴熟的技巧了。他说:“就写作技巧来说,好文章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谨严而生动,简朴不至枯涩,高华不至浮杂。”①

他的文章的结构一般都极为简洁明了,但所阐述的思想则极为深刻而清晰。这则归之于他执着而求真的精神。这是事先须明确的。他说:“一番话在未说之前,我必须把思想先弄清楚,自己先明白,才能让读者明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病极易犯,我总是小心提防着它。” ②

《咬文嚼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除此之外,我以为至少有三点颇值得称说。因为我特别注意到,有些人至今还在为韩愈的“推”字鸣不平,其实这是意气用事,却是错解朱先生的一番良苦的用心了。

作者持论公允,且较能深入浅出。这是其一。他的论述之所以令人叹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不著空文,例举详赡,并以细腻的笔触注意对语言的品味,注意展示思索的过程,因而在心灵深处很能打动人。我们读他的文章,总时时有这样的感觉,他的例子信手拈来,从容不迫,意态祥安。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同样可见朱光潜先生沉潜学术,为人显示其渊博扎实的一面。如对郭沫若先生的用例,作者既引书证又依据事实的经验,因而他的论述的涵盖面极广,不能不令人信服。作者在论述语言文字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的重要性时,没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作高深的陈述,而是在一开首便以生动的实例吸引着读者。在读者深服其思想的过程后,他从容不迫,娓娓道出“咬文嚼字”对于文学创作与阅读的重要性。但他对此也没有死死不放地大讲特讲,而是轻轻一带,即转入下一例的分析与品味。因而他的说理点到为止,生怕读者的厌倦。他的说理给人以理性的认知而不抽象,于生动的例证中恰是一种精当的概括与小结,故而能见出归纳与理性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喜悦。这是一种难得的大家风范!

其次,作者以自然的文风与交谈的姿态,建立与读者之间的亲切而平等关系。这种自然在他,就是真诚地流露自己,平等就是本色的无欺。他说:“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先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与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③我们读朱先生的文章,感觉不到他的壁立森严,相反,倒是自然的文风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这其中的原因,我想一是来源于作者把他的思想无保留地袒露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的运动与美的和谐的展示。的确,“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二是源于他对文学事业的一腔热情。一个对文学事业抱着热情的人,在他深味文学的艰辛与不易,懂得文学对于人生的作用与价值之后;特别是沉浸在五千年中华诗书文明的光辉里的人,像他,以煌辉历史为己任,必对文学有着一种近似宗教的静穆的虔诚。朱先生便是这样的人。我们从他的《给青年们的十二封信》《谈美》《谈文学》《我与文学及其他》等作品里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颗传道布业的宗教的心与道德的诚。三是作者深知文学是娇贵的宠儿,惟有细心的保护,深心的玩索,朝夕的厮磨,才能深入它的细腻而实际上极其脆弱的敏感的心灵。所以,作者说:“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其三,作者见解独到而新颖,很能启人智慧。这篇《咬文嚼字》从最平常处下笔而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确能见出作者的卓而不凡的思想。如对“咬文嚼字”四字的理解,作者能从庸常的理解中,挖掘它的积极意义,赋予它以文学的谨严精神,故而耐人寻味。这是不是让我们要独出机杼并留心生生的事实,正如他在文中所反对的“套板反应”的一种表示?但是他的独出机杼又非圣人式的高大威严,乃常人所无法企及;他的独出机杼是一条清浅的小溪涧,可以让人清缨濯足。作者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可模仿、可依个性与审美的对外对内的审度方式。“你是什么”与“你这什么”,(文中用例)只要我们细细咀嚼,并目光向下地注意外在的事实与自我的感受,便不难理解这一字之差的微妙的区别。又如“推”“敲”,一旦我们深入到诗作的具体情境中,我们便不会在字面上做苦苦的琢磨了,再看它们的分别,我们也不会觉着有什么玄奥难解的东西了。朱光潜先生的可贵品格正在这里,他的极大的贡献也在这里,我以为,值得大言特言的是,他深深懂得创作的机制与心理,用一种平和的理性形式还原或阐释着创作的非理性过程与情感化的积累以及激情的喷泄的情形,他打破了文学(诗歌)理解上的神秘性与贵族气,使其通俗化为一般人能够接受并能欣赏到的形式特征,从而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呈现出文学理解与欣赏上的一种由独秘兴会、不可言传到可描述、可言传的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