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月26日南海主权争端新闻27日南海局势最新消息7.27中国南海领土最新动态26日南沙军情军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报道 菲总统宣称武力“保南海” 同日遭民众示威指责
25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声称菲律宾正在积极提升国防力量,以武力捍卫国家领土,包括其侵占的南沙群岛岛屿在内。

他还宣称,要将南海争端交给联合国国际法庭裁决。

本报讯阿基诺三世25日在电视直播中强调:“我们不想增加与任何国家的紧张关系,但是我们必须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准备好保护属于我们的东西。”

阿基诺三世说,菲律宾政府准备提升军队战斗力,升级军队落后的装备。菲政府已经采购了一艘美国海岸警卫队退役的巡逻艇,并将于下月抵达菲律宾。此外,他还公开保证将购买更多的巡逻艇、直升机和武器。

阿基诺三世还表示,称菲律宾已通过购买武器做好了“武装保卫领土的准备”。此外,阿基诺再次提出将单方把南海问题提交联合国国际法庭解决。

此外,阿基诺三世宣称,准备单方面将南海争端交由联合国国际法庭,通过海洋法来裁决。阿基诺三世认为,此举将保证“所有国家冷静和宽容地解决争议”。

今年3月,菲律宾曾调动两架军用飞机到达里德浅滩,声称此海域属其领海范围,一度造成局势紧张。对此,美国强调南海争端应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但美国的利益是保证航海的自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借机塑造铁腕形象

政治评论家拉蒙·卡西帕认为,阿基诺三世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旨在借用国民关心的敏感问题,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铁腕领导人,“他在向国内的民众表演,是想告诉人们,他是领导者。”

中国外交部在南海问题上多次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毋庸置疑的主权。中国始终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通过双方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并希望有关国家对地区和平稳定做出努力。 (新京报)

上万示威者街头示威

本报讯就在阿基诺三世发表国情咨文前,上万名示威者在首都马尼拉和其他城市游行抗议,指责阿基诺三世没能缓解百姓苦难,民众要求获得更多工资、农田并起诉官员贪腐。

25日,示威者聚集在马尼拉街头,他们挥舞着红旗,高举着阿基诺三世的头像,要求提高待遇,争取耕地,并控诉前任总统的受贿行为。菲律宾官方称,防暴警察已经拦截了示威者,以防止他们靠近众议院,因为阿基诺三世稍后在此发表国情咨文。示威者宣称,阿基诺三世对改变穷人、工人和农民的困境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

阿基诺三世出身政治世家,在去年6月的总统选举中,阿基诺三世依靠家庭背景和清新的形象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 (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近日,菲律宾官员接连在南海问题上发表强硬表态,或干脆直接登陆富有争议的南沙群岛中的岛屿,不仅刺激了中国的神经,也给地区稳定带来新的威胁。据菲律宾GMA新闻电视台7月26日报道,在菲律宾总统25日声称准备用武力“捍卫”菲律宾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后,菲律宾政府执行部长小帕基托·奥乔亚26日表示,他或将“在适当时候访问”南沙群岛礼乐滩。

在被问及他是否有访问礼乐滩的计划时,奥乔亚回答说:“还没有计划。就要考虑这个,为什么不呢?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访问)。”他同时还掌管菲政府的安全、和平与司法、以及反恐部门。

报道继续问他是否会访问礼乐滩或者南沙群岛,他说:“可能都会去。”

他还说,“我们需要表明我们的态度:不管如何,我们都会在形势需要时维护我们(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上周菲律宾4名议员携媒体记者等一行人乘坐飞机访问了帕加萨岛(即我国南沙中业岛),并在岛上安插了菲律宾国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0日就此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方上述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抗议。

马朝旭指出,维护南海局势稳定是本地区有关国家的重要共识和共同责任,我们希望有关国家恪守双边共识,尊重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立的原则,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形势复杂化的行动,为保持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切实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5: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