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要做一位喜欢学生的老师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祥富小学 潘玉环



要做一位喜欢学生的老师。学生会因为你对他的喜欢而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同样,也可能因老师的不喜欢而讨厌学习,其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下面是我班学生给我写的一封信,引起了我的思考。
老师:
  您好!最近您对同学们很严格,是因为快考试了,可是昨天那件事却使我疑惑不解。
  昨天的事是这样的:我上课没坐好,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让我无地自容,自己在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坐好,作为一个班干部应该给同学们作出一个好榜样,要是被老师批评,还做什么纪律委!那时要是有地缝我早就钻进去了。我想:老师还喜欢不喜欢我呀?
如果老师不喜欢我,有可能是最近学习成绩不好?还是为班里做的事太少了?还是因为我太淘气了,惹您生气了?不管怎样,如果老师真的不喜欢我了,我可对学习没有信心了。
  老师,我还是非常想让您喜欢我的,我会在各方面努力学习的,希望能成为您心目中的好学生。
  祝您
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玲玲
                   1月9日
  读完这份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爱是双方的,喜欢是彼此的,要想学生喜欢老师,老师必须喜欢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已的孩子,发现他们的可爱,尽心尽力地教育好他们,学生也能读懂老师的爱和真诚。要做一位喜欢学生的老师,必须具备教学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长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6-6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博大的爱、奉献的爱。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一旦是你的学生,你就应该把师爱撒向他们,用师爱去塑造他们,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师爱去帮助他们改掉“小毛病”,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有用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6-7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12月27日~12月30日)



薛瑞萍



12月27日 星期一 阴

听音乐

听音乐,照例写出曲名,学生依此念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们知道他们?”

“知道!”几个声音在喊。

“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两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都死了!”

“都变蝴蝶了。”

“是的,他们最后都变成蝴蝶了。”

“嗨!蝴蝶!螳螂!”

“蜻蜓!蚂蚱!我喜欢逮,一蹦好高!”

“还有蝈蝈!”

自发的讨论立刻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喂,听音乐。”我喊。

12月28日 星期二 阴

芽卫东

对于明天来听课的茅卫东,学生有知情权。

照例,我在黑板上写字。他们读“中国教师报,记者,芽卫东。”

忍住笑,我注上拼音,他们更惊奇了:“茅!__毛?”

“一小时之内必须做完”

第七单元测验,90分以上29人,80分以上19人,70以上2人,60分以上2人,不及格3人。

不懂得“日用品”的意思,绝大多数谜语干干净净去掉5分──其实,很多95.94的孩子,其实得分是100,99分。

所以,我很佩服他们。

问过他们,家长带领复习的时候,强调时间了吗?

很多人回答:“爸爸妈妈让我一小时之内必须做完。”

这次,孩子完成速度整体加快,整齐,王艺伟按时做完了。

项文静100分。

朱紫晖在稳稳地跟着走。

一对姐妹花──92/91;91/90;这次是88/88。

12月29日 星期三 阴

改奖品

第三堂,读书课继续进行。

“同学们,刚才的《花好月圆》我们没听完。我知道,大家很喜欢这支曲子。下面的汇报中,如果大家读的好,听的好,老师就把《花好月圆》作为奖品发放给大家──好不好?”

“好──”

“老师老师”,声音小得如同蚊吟──只有紧挨着她的我才隐约听见。蹲下身子,极轻微地:“盛建福荣,你说什么?”

“就是上次,我们听的那个,”眼睛看着地面,依旧是蚊吟的调子,可是我听见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听完,我很想听。”

于是,奖品改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惜,还是没有听完。

12月29日 星期三 阴

答记者问

记者:你如何看待如怀才不遇?

看云:这要看你想“遇见”什么,如果你想的“遇”是升官,是社会体制内的认可,那么就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赖外因,依赖遇见赏识你的上面人。如果你将得志定位于和学生一起成长,并且获得幸福,那么,没有人可以挡住你求取和拥有幸福。怀才不遇──对于我是不存在的。

一记者:想过离开这里吗?

看云:我既不缺房子也不缺钱,为什么离开?

记者:如果在待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离开可以让你有更开阔的施展空间呢?

看云:我离不开学生。

记者:出去也可以教书啊。

看云:我舍不得这帮刚刚上路的孩子,虽然地球离开谁都转动,可是因为我是爱他们的,所以总自做多情地以为:离开了我,刚刚上路的他们,好比被抛弃的孩子。

记者:对于将来,你有什么设想?

看云:没有,跟着感觉走吧。事情太多,也没有时间多想。

记者:你说你喜欢过安静的生活,讲学对你的安静有影响吗?

看云:不但没有打扰,反而促使我更深入地钻研教学,更细致地关注学生。

记者:不明白。

看云:出去,使我积蓄的能量得以释放;出去,接受同行的质询挑战,往往回来觉得动力更足,或者被掏空,于是更加勤勉地读书、思考──研究学生。可惜眼力太差,否则,阅读和写作的量,至少翻倍。

记者:你说过,不以为自己的工作对孩子一生有重大影响,为什么做的怎么投入?

看云:是的,我从不高估自己的影响力。可是,我知道,知道只要我愿意,还是可以在他们心里留些爱的碎片的,为自己留些温暖的记忆──比如今天你听到的音乐和儿歌,将来他们必定想起,人生第一次听《渔舟唱晚》是在我的教室里;第一次整本的背诵一本书,是因为我的指引;我是他们一生中第一个用文字记录他们的苦乐悲欢的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是因为我才开始留意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芸芸众生,谁能影响谁?太多的夫妻,都不能彼此*近!而我,能在55个孩子,一些家庭──留下或大或小或暂或久的影响。这多么好!

记者:同事说你也打孩子,是这样吗?

看云:是的,可是我的打,是洛克式的冷静理智,所以打得很少,但很有效果。

记者:最后一次打他还记得吗?

看云:我们都记得,是初三下学期,一次化学考试之后。我告诉他,以后再不打了。我对儿子的教育是,小学阶段抓阅读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初中比较关注理科和英语成绩;高中基本不管。所以我起飞,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儿子。在我这里,除了读写教的良性循环,还有一个更大的循环,是家庭教育和职业工作的循环。

12月30日 星期四 阴

夜里下雪了,早起天寒地冻。地上的薄冰溜溜的滑,我步履蹒跚如同老妇。

上午第一节语文课,一进门,吃惊不小:黑板上挂了一溜排的彩纸。他们,小小的他们,竟然会布置元旦联欢的会场了。

愤怒

“……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读完之后,是说话训练:“讲讲你们能做的事吧。”

穿衣、扫地、洗碗、擦桌子、拖地、取奶……所答大致如此,周子善技高一筹:“我会自己灭炉子!”

“是你家饭店的炉子吗?嗬,你真能干。”

李卓然站起来,眉头紧皱,语气甚冲:“我家什么事情都是我做。扫地,洗碗,擦桌子,买酱油,买盐,叠被子──我妈妈真懒,连他们的被子都要我叠。我每天做很多家务,我都累死了!”

“哈哈哈哈……”

一片笑声中,我提高嗓门才能让她听见:“你知道老师的孩子,小时候做什么吗?”

“不知道。”她摇摇头。

“要吃雪糕自己批,要吃龙虾自己买、自己剥,老师我只管洗洗炒一下。老师也很懒呢,可是老师孩子的能力锻炼出来了。你不觉得你比别的同学能干吗?这就要感谢爸爸妈妈啊。”

“可是我还是觉得我做的太多了。”

“跟他们谈过吗?”

“谈过。”

“妈妈怎么说?”

“以后倒水就不要干了吧。”

“老师老师我要说。”邢虎威径直站起来,“我爸爸让我给他买烟买酒!”

“别的事情可以干,买烟买酒不答应!”我说。

“可是,他非要我买不可!”又是一个愤怒的人。

这就是所谓生成型的语文课堂──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直说到了“买烟买酒不答应”。

李旭冉妈妈说过:“人家告诉我,你儿子是网上名人。网上经常挨批评。”

我大为诧异:“没有哇。那些人的理解力也太差了!他们眼中的批评,其实是教师对孩子可爱瞬间的记录。”

不知道今天这张帖子,“家长读者”会怎么看。希望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健康、幽默、开放的心态,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也是父母可以印射到孩子身上的内在阳光。

所以,关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毫不谦虚地说,不仅是在教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读帖的成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8-6-7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12月20日12月23日)



薛瑞萍





12月20日 星期一 阴

群众的力量

气温陡降,仿佛要下雪。

《冰花》没用音乐──怕孩子离开音乐就不会读了。示范、带读之后,情况很好。

家长来电话,接听的是徐老师:“她说,告诉你是金佳岷妈妈打来的就行了。什么事情你知道。”

上课了。

“孩子们,说说每天在家必做的事情吧。”

回答几乎一致:“先背课文和儿歌,然后读一篇小故事,然后写日记。”

“我还要写妈妈布置的作业。”邢虎威说。

“我也是,我每天都做《课课练》。”

“我也是。不会的题目,爸爸出了给我做。”

很多人如梦方醒地抢着回答。

然后我对金佳岷说:“快要期末考试了,有妈妈爸爸带着复习是很幸福的事情。以后学习要有耐心,认真完成复习任务,好吗?”

“嗯,好的!”他回答。

“说到日记,老师再说一遍:上次的考试写话,很多人的分丢在标点符号。不会用的同学,让父母给日记加上,然后你们连着标点符号再写一遍──这样慢慢的就会用了,慢慢的就不需要每次写两回了。都记住了吗?”

“都──记──住──了!”

怎么可能!

没什么。一年级上学期要求会用标点(其实就是逗号,句号),已经是超纲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一批孩子,在模范父母的帮助之下,已经往前跑得太远,不跟上──他们很寂寞;不跟上,白白浪费了不可资利用的榜样之力。

还有写话内容,聪明的家长总结如下:“不就是两种类型吗?一是根据提问写话,二是看图写话。我一天让他记日记,一天让他看图写!”

啊!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啊!源于亲情的创造力和洞察力是不可估量的。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一长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你说,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怎么可能一样!

12月21日 星期二 阴时有小雨

不着急,慢慢来

《北风和小雨》。

许是因为天冷了吧,感觉这两天,孩子乖了不少。

作业速度有快有慢,快的孩子写完了,就掏出小而薄的课外书──悄没有声地看──难道,他们已经会默读了?

鼓励那“聪明懂事、安静看书”的。别的孩子出于羡慕,也跟着学样儿。学着学着,大约是可以由“眼到”而进入“心到”的。

随“学校生活的洪流”──懵懵懂懂,顺流而下。只要那孩子的天性不是太憎恨书籍,长此以往,阅读的习惯,大约是可以熏出来的。

不着急,慢慢来。

12月22日 星期三 雪

顺流而下的“小蝌蚪”

读背儿歌、汇报日记和“另一本”的阅读情况──师生的写,应当是互相促进的。从本周起,我给他们读我的日记。

今天读的是《故事背后的故事》、《比我教的还好呢》。

放学了,郭乐还在哪里忙呢。

汉字加拼音,她写的是:“今天,我送给薛老师一张我自己画的贺卡。老师收下了,下课了,同学们都来追我,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语句通顺,标点加的也很在地方──可惜,逗号的尾巴全朝上了!几条可爱的小蝌蚪,它们在郭乐的日记里,愉快无比──顺流而下。

哈哈哈哈

即兴讲演

即兴讲演是我的绝活──当然,是要在特有兴致的时候。

下午,我让孩子们见识了一回:

“今天的读书课上,金佳岷给我们读了一篇很棒的日记:‘下雨了,天很冷,还有点阴森森的。我想,为什么不下雪呢?’于是,你们看,中午就下雪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爱背儿歌、爱读书、爱写话,所以,冬爷爷奖励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礼物。这场雪是属于我们62中一年级(二)班的──《北风和小鱼》里,小鱼也喜欢下雪啊。来,读给老师听──读给冬爷爷听!”

孩子们一下子来精神了!他们神采奕奕,有情有调地齐声道:“11,

北风和小鱼……”

读的真好。

于是我接着说:“如果我们个个表现出色,如果天气再冷些,冬爷爷还会再送我们一样神奇的礼物。那是什么呀?”

“冰──花!”

孩子们多聪明啊,一片轻柔的翻书声后,颗颗小头仰起来看我。他们已经做好了朗读的准备。

于是,童音响起来:“10,冰花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外面的雪花纷纷扬扬,耳边的书声无比悦耳。多么好。

12月23日 星期四 雪

好儿子

一个月以来,儿子肠胃不适(他说自己在外面吃了不卫生的东西),学习状态不好。

这次月考,落到了十几名──他说是高中以来最底点。

初三下学期,儿子学到23:30。每天晚上,他睡了我才睡。

开学之初,我对儿子说:“你读高三,我带一年级。母子都在最辛劳的时候,让我们各各勤奋努力,好自为之──妈妈恐怕不能全心全意照顾你了。”

白天太累,每晚10:30之前睡觉。儿子学到什么时候,第二天问他父亲我才知道。如果是在23:30之后,我会很生气,因为我们的家规是:“绝对不以健康为代价搏取所谓成功。”

10:30左右,学习休息的间隙,必定轻轻悄悄摸到床边,躺下,一边做眼保健操,一边和我说话。

“儿子,沮丧吗?”从被窝里伸出手,轻轻捏他的耳垂。

“还好。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除了自身原因,有他*的责任吗?只要你需要,你说,我一定做到。”

“没有。这是我自己的事情。”

“儿子,当你考试失败的时候,知道他*的感觉吗?没有焦灼,更没有责备,妈妈有的只是心疼。因为我对你关注太少──你知道吗?”

“我知道。没什么,我习惯了。”

“别人羡慕你,因为你成绩好。妈妈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好儿子。你乖觉懂事,富有责任感、自控力。今天,妈妈已不在意你是否考上名牌。妈妈以为,只要健康、平安,我们就是幸福的。不是所有父母都可以如此自豪的──你相信吗?”

“相信。”

“尖子生算什么!有班级的地方就有尖子生,可是,像你这样的好儿子,却是百里无一的──张弛也是。”

“张弛确实好。”

“我希望你们能在同一所大学里读书。”

“估计他的父母也这么想。”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干活去了!妈妈再见。”

“儿子再见!早点睡,让我放心。”

“嗯。”

赶信

明天上午,动身到江西;下周,《中国教师报》记者从北京来访;上午,把第21封信给赶了出来──可怕的惯性。

每天,玫瑰电话的第一句都是:“今天累的咋样啊?”

至少,她是知道我的。所以,工作上成就,特别愿意跟她分享。不过呢,不是因为她,我也不会变成这样──也许她在害我。

下学期不必也──不能一周一封了。否则,我疯了!也太失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6-7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12月13日~12月16日)



薛瑞萍(看云)





12月13日 星期一 大雾

挺住

时间紧,任务重──考题难。

安徽版A、B卷讲解完毕,江苏版A、B卷只有发给他们,让家长帮助做了,明天我来讲解──否则,快等慢,多少时间都耽误了。

时间紧的原因在于:一,朗读指导耗时;二,每周读书占用了两个课时。

但是,语感和读书习惯的培养,是关乎一生的长远之计。在我看来,这是头等重要且一天都不能迟延、一次也不能放松的。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应试,你就永远没有时间务虚。

“务虚”的好处就在于,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备足雄强的后劲。

凭着前四届的教学经历,我知道,轻重缓急当做何抉择。

当然,考试也是必须面对的。上次成绩不理想,不仅家长深受刺激,关心此帖、关心(二)班的网友笑雨儿也提出了质疑──我很感谢她。

但是,只要想到最缺乏主动性的孩子,他的阅读量也是教材额定字数的N倍时,我就无法不对他们的将来充满信心。

无论如何,再难再累,也要挺住──将读书进行到底。

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带领读题。否则,80、70分者,很多人分数能上一个档次──而90多分的,则不会有多大变动。阅读理解能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读题,就是用分数的形式把远本隐藏的差距凸显出来。

22人90分以上──这就意味着,可以向全体提出“超纲要求”,让他们自己读题了。现在的吃力,是为跟上队伍必须承受的辛劳。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家长,这都是考验──我们必须挺住。

这是迟早要面对的差距,我不想盖着葫芦摇,我相信,此番刺激能让一部分家长奋起直追。

至于那刺激无效的,等也是白等。

非常认同苏大师的话:善把难题讲得容易,不是最好的教师。因为他只是教会了知识,却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学。

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星期四测验。

是考学生,也是考我的教育理念。

12月13日 星期二 晴

讲江苏版的A、B卷,做基础训练.

紧张复习。

12月15日 星期三 阴

好感觉

太累,努力克制写的欲望。而值得记录的,又是这么多。如果不是眼睛坏了,六年里,我能为他们每一个写一本书!

少写一点吧。

读书课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强烈要求上台读”另一本”好玩的书──读自己的日记。

齐读的时候,我总提醒他们声音轻些再轻些,少用嗓子多用心。

单独发言的时候,我则假装听不见,一再要求他们大声再大声.于是这些站起来的孩子被逼迫或者鼓励这,大声更大声──如此,发言的身姿也不由自主变得挺直起来,正对着教师,看我的眼神也变得坦荡自在起来。

我希望,从我的教室里走出去的孩子,既温文尔雅,又磊磊落落──堂堂正正。

教书,就是教做人.气质的培养,品行的熏陶,就在这分数不能衡量的点滴中.

这是我喜欢的事情.不用有人给予肯定,看见孩子因我一天一天不一样,这感觉真好.

朱丽丽读的是《猪八戒吃西瓜》。

12月16日 星期四 阴

一对劳模

7:00。

“别忘了,十一点前我到家。”儿子叮嘱。

“有数。我请假回来做饭,让你多睡一会儿。”

“还是不大放心!”儿子嘟囔着──这几天月考,中午休息时间长,所以他能回来。

11:00。

“还不回去吗?”小李问。

“快了快了。”我马不停蹄地改。

11:15。

“难怪儿子不信任,难得中午回来一趟,你也不管人家。”小李站到我的桌前──她是金戈的小学语文教师,自然愤愤不平。

“反正已经迟了,下面条吧。”我头也不抬。

“这些可以算分了吧?我来吧。”

挺着不小的肚子,她拿了一沓去──我甚觉轻松!

“李旭冉的分出来了。”

“多少?”

“94!”

拿过卷子──但见最后一道写话题,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真是吃激素了。好恐怖哦,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啊!”

“抓和不抓,抓多抓少,早抓和迟抓──怎能一样?”

铃声响起,11:35──下班了。我俩纹丝不动,一直算完最后一份卷子。各自归去。

90分以上,26人

80分以上,17人

70分以上,9人

60分以上,2人

不及格1人

李智炫因病缺考。

进门,儿子看报呢。

“对不起,吃面条吧。”

“嘿嘿,我喜欢吃面条。”

挂钟指向11:45,他要在13:00之前出发!

立刻冲进厨房,“乒乒乓乓”一通忙乱。

儿子听见了,跟进来:“不着急,我等一会儿不要紧的。”

“衣服还没晾!”

“我去。”

加上青菜、肉丝──龙须面的味道真不错!(“就你的手艺,鬼才信呢!”对着屏幕,小李的嘴撇得挺大。)

12:00,母子对坐。各自捧着大碗稀溜稀溜地吃。

这时候,才想起来问:“儿子,上午考的什么?”

“语文。”

“哈哈”

“妈妈,我知道你笑什么!”

“说!”

“你们也考语文了,而且比上次有进步──是不是?”儿子满脸得色。

有些惭愧,立刻补救:“下午你考什么?”

“物理化学。”

“听一下”

《爱的问候》──柔和缠绵的小提琴中,范读、跟读、自读了很多遍。终于记住了:“让音乐进到句子里,让音乐进到心里去。到了句号那里,听一下,接着读。”

不说什么“起伏”,不说什么“舒缓”。在一遍又一遍的读和悟中,他们渐渐拥有了一样精致、美丽的财富──语感。

现在,是培养语感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错过了,就错过了。机械呆板的声音一旦成型,将来费多少力气,耗多少时间也不能挽回。因为列车,在偏离正轨的路上走得很快很远,惯性之大,与日俱增。

短短八句,音乐中读了半节课。

今天,我们用半节课时间“清读”。

“同学们,捧书,眼到──请想象,哦,音乐起来了,一,二,三──开始──”随着念书的声音,我手臂起伏如同乐队指挥。

“8,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停!音乐藏在文字里呢,听一下!听一下!你们听了吗?再来。”

“8,大海睡了(听一下)风儿不闹了(哦?),浪儿不笑了,(嗯?)深夜里,(真静啊!)大海睡觉了。(句号,听一下。)她抱着明月(妈妈!)她背着星星(母亲!),那轻轻的潮声啊,(哗──)是她睡熟的鼾──声──(真好,真甜美!)

如是,一遍又一遍,不断改变着指导和提示的语言,他们边笑边读,总不厌倦──又是半节课。读不到位,绝不罢休!

大多数的时候,朗读训练*情境,有时也要*意志──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是最顽固的家伙,读不好,决不放过他们!

明天干什么?

巩固朗读效果,写字,做习题──再没有时间做别的了。

再紧,我也要给足时间培养语感。

没有语感,语文成什么了?枯燥的知识的碎屑,无聊的淘分的黄沙。语感是高贵优雅的精神之花,必须从小着手培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8-6-7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12月6日~12月10日)



薛瑞萍(看云)





12月6日 星期一 晴

一件小事

虽则告诉过他们,靠边坐的人放学之后负责关好窗户,可是小孩子的好忘也是正常的。下班之前,习惯地去班里转转,看见所有的窗子都没有关──叶少华正跪在课桌上,从最前面一扇起,在那里关呢。另一个孩子则自顾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于是,我和叶少华将所有窗户关好。

下午的品德课上,说起了这件小事,告诉他们什么叫做“关心集体”。

我相信,来自身边的榜样,其影响胜过精彩的说教。



12月7日 星期二 晴

三个“每试必考”

上午,第五单元测验。

教师不再读题──这是第一次,估计其他学校离这一步还很远。因为课外阅读的缘故,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读题能力。

成绩如下:

97──90,22人;

89──85,10人;

84──80,6人;

79──60,13人;

不及格,4人。

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是听课质量高,课外阅读、写话做得比较勤奋的。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试卷将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分析、理解、表达诸多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提高综合能力,光*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只用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之下,投身于课外阅读的汪洋大海,在那里练就搏击风浪的本领。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是每试必考的。

低年级每篇课文都要背诵,对此,课后习题有明确规定。本单元我没有请家长检查、签字,因为所有课文在课堂上都读了20来遍,我以为,如果还不会背──基本上就是不能背的了。我不想因为个别孩子,给所有家长增添负担。而且我以为,对于那个别的孩子,即便硬压着,一时会背了,几天一过也是照旧忘记的。

直面孩子能力的差距,不强求一致。这样想通的结果,是自己轻松了很多。我丝毫不以为这样对于弱孩子及其家长是不公平的──因为只要他有心,他不可能不看孩子的书,不可能不知道课后的基本要求。如果他是不管不问的甩手派,我的忙碌岂非吃力不讨好?

每一单元结束之后,“练习”里涉及的诸如“拼音总表”、“月份大小”、“看太阳认方向”──是每试必考的。只要上课用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做适当温习,应当不成问题。

组词,写话,短文阅读分析──也是每试必考的。除了勤奋读写、适当训练,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一个多小时之后,还有七个孩子没有做完,我毫不通融地收了他们的卷子──因为低年级考试的给定时间是一个钟头,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延缓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于那些一节课不到就做完的同学而言,拖延时间意味着不公平竞争。





12月8日 星期三 晴

姐姐就是姐姐

“老师老师,星期二的值日生都逃跑了”。

昨天下午,方子裕、郭乐来皱着眉头来报告。

“不是故意逃跑,是分单双周的,他们忘记了。你们是值日生吗?”

“我妹妹是,我不是。” 方子裕说。

“我也不是。” 郭乐轻声道。

“现在教室里情况怎样?”

“我和妹妹还有郭乐,我们三个弄干净了。”

“谢谢你们,明天记得再告诉老师一次。”

“好的!”两人高高兴兴去了──那个胆小的女孩,一直没有露面。

我对小安说:“姐姐就是姐姐──对于方子妍来说,郭乐也是好姐姐。”

今天我没用她们提醒,就记得把她们三个大大表扬了一番。

也该表扬自己的好记性。

老师也不守秩序

小螺蛳,真可笑。

盖房子,不动脑。

前面造的宽又大,

后面造的尖又小。

自己想想难为,

见人就把门关好!

八个孩子八张嘴,对着我的眼睛,起劲地背诵着──惟恐我听不见,惟恐我误以为自己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小眼睛,小嘴巴的是高陈。此刻,和别人不一样,他并不抬眼看我,搭拉着眼皮念念有词。看着他因用心而眯成一条线的眼睛,不禁想起昨天早操上的情形。

从前往后,我一溜巡视过去──其实我在看孩子们的耳朵──我有这个的爱好。一览无余之际,再一次发现,我们班小朋友几乎个个都是“大耳贼”──而“大眼贼”,是我对金戈的爱称。

高陈的耳朵堪称硕大无朋!上下都是肉呼呼的,煞是可爱。忍不住的情况下,伸出手来,拨弄一下红红的右片。然后面无表情地径直过去──走了一半,猛回头,高陈还在回头看我呢。几个孩子对着他笑。

他们一定奇怪──老师也不守秩序!



12月9日 星期四 晴

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东西

好暖的冬啊。

早操时间,抬头之际,惊讶于天空的湛蓝,真所谓一碧如洗,纤尘不染。蓝得让人目瞪口呆,蓝得让人机心顿消──恨不得立刻融化进去,变作一样的澄澈,空灵,美丽。

第一节就是俺的语文课。一进教室,我就告诉他们:“我们排队出去,老师带你们看一样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东西!”孩子们惊喜又诧异,我将嗓音放低,用充满怜惜与呵护的语调接着说“ 最美,最珍贵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小心爱护,将来就再也看不见啦──排好队了吗?轻轻的,不要吵,跟我来。”

孩子们轻悄悄来到操场的正中心,跟我盘腿坐下,抬起头,对真蓝得最深的西边定定地看了半分钟。

然后,然后回教室上课!

借读生

萧玲在博士论文里说到: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易遭歧视──家境特殊,长得丑,长得黑,身体或者性格缺陷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在同伴中受歧视的原因。

上次选举少先队员,发现农贸市场的借读生入选率太低──这不是文明标兵,30个名额,居然只有一两个当选。对比16:55的人数比例,这也太不相称了。

要注意,要从显扬他们中的优秀者着手,逐步地,不露声色地扭转这种潜在的歧视倾向,以带动、激励这个不小的群落。因为班级是一个整体,整体好的前提是每一个人都好──何况是一部分人呢。

12月10日 星期五 晴

有子如此

6:30,家门口。将要下楼之际,再一次──不放心地,儿子叮嘱他不负责任的妈妈:“记住,12点,不见就散!”

7:30,学校走廊上,我对负责考勤的周向红说:“小假,10:45离校,给儿子配眼镜。”

10:45,第三节课下结束,还有不少孩子,生字没写完──在前面的基础训练上,他们耽误了不少时间。看一个,走一个。错的,擦了重写;不规范的,擦了重写。窗外的爷爷奶奶着急,我比他们还急呢,但是,不完成、不查过,是绝不能放行的。一则,他们未必记得做完;一则,质量难有保证;三则,磨蹭的习惯将更顽固。同学之间快慢差距将更大。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可能总这么“严防死守”。“初级阶段”一过,看情形不能短时间内提高速度,建立时间观念的,就只有慢慢来了──所以,对于这些慢孩子而言,教师现在的盯,是改变自己的最佳机会。

11:20,最后一个人做完了。

飞奔回家──没说的,坐出租车吧。儿子11:30放学,我可不能让他白等我。之所以这个时候配镜,也是为了避免周末耽误半天。

坐在车上,觉得疲惫且头晕。心里又一度隐痛──这样的辛苦,我儿子每天来回两趟。

车到地点,问司机:“几点了?”

“11:59”──好紧张。

站在豆浆店门口,犹豫不决:“永和豆浆”──怎么变成“喜年来”了?进不进去呢?

门开了,出来一个俊朗温煦的帅小伙,笑着朝我招手。顿时,眼前这个刚才还让我满心狐疑的地方,变得温馨、亲切,竟然了有点家的感觉──因为我的儿子,他在这里等我呢。

*里的桌上,半根油条,半碗豆浆。

“我今天真斯文!半根油条,半碗豆浆,吃了20分钟。妈妈,你想吃什么,你点吧。”

等面条、炒饭、萝卜、甜豆花都上来了,我才觉出多要了。

“不要紧,我们尽量吃。吃不完打包。”儿子轻轻说,带着他一贯的温和的笑。

音乐中,他轻轻告诉我:科大自主招生开始推荐人选了。班干优先,但必须要在班级前10以内,还要报教委、招生办什么的一级一级审批,还要案查高中以来所有考试成绩……

“希望我能参加自主招考,毕竟多一次考试,多一层保险,就当锻炼了。不过呢,拿不到推荐表也不要紧。不管上什么大学,最重要的还是在自己。北京、清华每年也有劝退的学生是不是?”无声的,我笑了,感觉有说不出的欣慰──这些话,原本该是我讲的呀。

“儿子,恐怕我们的学生家长里,很有几个希望你上科大的。”

“不要抱太大希望,不要给我压力。”

整整三年,基本不操心的母亲啊,我有什么理由给他压力呢?

再说,有必要吗?

有子如此,再多的疲惫和不称意──烟消云散。

儿子啊,我当如何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6-7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学研究与实践-班主任研究室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11月29日~12月3日)



薛瑞萍(看云)





11月29日 星期一 晴

文字就是乐谱

好课对人的震撼和影响,是强烈而持久的。这次杭州讲学、受教,最大收获,是认识了张敏,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不止是为了调节和滋养身心,我要让音乐──成为我语文教学中的要素。

早自习和第一节语文,全是读书。师生感觉所以能一直滋润,全是因了音乐的缘故。

《客从何来》纯净、舒缓,真如秋天高洁的天空啊。钢琴声中,我说:“孩子们,让我们试试,看它行不行。”

凝神,静气,谛听,等待──觉得发声的关节到了,合着乐律,送出我的声音:“7,秋姑娘的信。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如是几遍地试,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跟着我找感觉──“找”的感觉真好啊。感觉找到了,再让孩子轻跟,师生一起,让充满关切和温柔充满身心:“……一封写给南方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遍又一遍,随时停下指点:“贪玩的松鼠,这不跟你们是一样吗?该怎么提醒它?对,笑起来!充满关心的!”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他们笑得多么温暖──大约想起我提醒他们“做直写”、“用心听”的样子。

从头到尾,左手执书,右手随着音乐和文字的节律起伏波动,孩子们也这样地作,体会“文字就是乐谱,读书就是唱歌。”这也是我们的舞蹈时刻。

“现在,请一位同学在音乐中朗读。什么时候开始,段落中间该停多久,自己找感觉──谁来?”

“我!我!我!”

“对不起!我只请那些认真听、认真读的同学。”几个人沮丧地放下了手臂。喧嚷惯了的人,要他倾听,是痛苦的──没办法。在萧玲赠送的《教育漫话》里,刚刚读到这样的句子:“小时候孩子的容易塑造,正如水是柔软的,可以轻易改变它的流向。童年就是水。教育的根部,就是在童年。”那些沮丧的孩子,他们越痛苦,就越证明了积习的深重和纠正的必要。

音乐中,三个孩子先后起来读。因为一个人的声音很容易被音乐盖住,也因为他们又一次被告诫“爱听,才能发言”──大家屏息静听,效果甚好。

最后一个环节──“清读”。

“现在,音乐已经藏到你们心里了,已经藏到文字的中间了。读──好象钢琴还在弹奏。

“……再写一封个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停!记得这时候的音乐是什么吗?当当当,当当──当!”模拟了一段乐音,“是响亮、激越的。对不对?山村孩子,想象,接信的是你们自己啊。赶快,快去给小树穿冬衣!听啊──音乐响起来了,拍子找到了,我们读!”

“再写一封个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也是我的孩子

给周子善母亲打电话说了三件事。

一、感谢他们夫妻对孩子读书的重视。

二、希望他们以同样的激情对待孩子的每日一句──“我们天天看着他写耶,真磨人呐,不逼不行!”油渍的饭店老板,想象他们夫妻齐上,和孩子一起读写的情景,我好想笑哦。希望他们知道,如果坚持下去,发生改变的将是他们整个家庭。只收一份学费,便宜他们了──哈哈哈哈。

三、孩子下午上课经常睡觉。说明孩子睡眠严重缺乏,这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健康。冬天来了,十分令人担心。“是的是的,我们只顾做生意,他天天睡好迟。”“这种情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是怎么说的?健康第一、你们吃苦挣钱为的是什么?钱就那么好,要用孩子的健康去换吗?哪怕少赚钱,也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否则我不答应!”“好好好,我今天晚上就腾出一屋,让他上三楼睡去。”

可爱的张敏,网名“管得宽”──我才是真正“管得宽”呢。我相信,如果困难发生在爷爷奶奶那里,我也会孜孜不倦找上门的。

因为,他也是我的孩子。



勇敢的男孩

下午放学之后,王涛去玩健身器材,右手大拇指被夹伤了,指甲乌黑且错了位,一路滴血,被看见的大人送到办公室。

先打电话告诉他家长,然后带他去医院,边走边说:“王涛,你知道吗?你很勇敢,老师很佩服你。”

“我缝针都不哭!”

“你还缝过针?为什么?”

“一次是上面,膀子;一次是下面、屁股。缝上面的时候我六岁,我哭了;缝下面的时候我七岁,没有哭。”

“真了不起。你今年几岁?”

“七岁。”

进了简陋的乡村诊所。

“要缝针吗?”他担心地问。

“不用,洗洗啊。”医生说。

“这有点疼了。王涛。”

“不要紧,我忍忍。”他闭上眼睛,头向后仰着,随着盐水的冲洗和棉球的擦拭,他小小的身体在颤抖。

由于孩子配合,伤口一会儿就处理好了。开单拿药的时候,带他去自来水龙头,一边给他洗左手,一边继续聊天──我想分散他的注意力。

“你现在儿歌背的真好啊。”

“是我自己背的。”

“你太厉害了!”我由衷赞叹,毫不怀疑。

“天天都是我自己读自己背的。”

“你为什么一定背呢?”

“儿歌就是要读要背的。”──也是,我往“100”分上的猜想,是多么势利。

“上面为什么缝针?”

“破了。”

“下面为什么缝针?”

“感冒!”

“哈哈哈哈哈,那是打针。”所有的人都笑了。

“这孩子真结棍!手烂成那样,一声不吭。”医生赞叹。

“因为是老师带来的。妈妈在跟前,就不一样了。”另一个人说。

“王涛,他们说的不对。我们早就缝针都不哭了,对不对!”

“对!”

“跟医生说谢谢。”

“谢谢医生。”

继续聊着,送他过了马路。他说他自己能行──我知道他行的。



11月30日 星期二  晴

定力──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上午初学《看菊花》。

“自己读,读一遍划一笔。像这样,写完一个‘正’字,就试着背诵。”

“8,看菊花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菊花……”孩子们忙碌起来。

大约三遍之后──有人继续读;有人东张西望;有人做小动作;还有人一边偷眼瞄我,一边找人说话……

浮躁。对于孩子来说,这很正常。连读五遍,确需定力──而培养定力,正是我的职责所在。因为对于每一个人,定力,都是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检查自读情况了。丁若琳、肖君军、王艺伟──果然,特地点出的三个家伙,都有一两处读得磕磕巴巴。

一字一句,面带笑容,我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也告诉大家:“喊你,就因为你读读不耐烦,把时间给浪费了。如果你用心,哪怕读不好,老师也不怪你。可是读不好,又不好好读,这就不行了。这是第一次,以后,下课站五分钟!”

第一次这样说的时候,部分人神色不安;说到第三次,很多人捧起书,嘴唇蠕动着,在下面“偷读”。哈,这正是我期待的!

“再给六分钟,够读两遍的。该干什么,自己看着办吧。”

再瞧这一回,一个比一个专心,摇头晃脑,全神贯注。

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前进了。

妹妹就是妹妹

六分钟后。

“方子妍,你读。”

没人站起来。

看着叶少华身边的小女孩:“方子妍,你读。”

只顾翻弄书页,不看我。

怪了,难道弄错了?跟我一起,很多孩子将头在一模一样的两个女孩中间来回地摇──最后,又一齐将目光锁定在第一个。

“你就是方子妍,你为什么不站起来?”

“我不想读!”嗓门挺大,声音里带明显的抵触。说话间,脸也红了。

“好,你不用读。下课后,告诉我为什么。”转过脸,对着周子善旁边的那一个:“方子裕,你读。”

这一个站了起来。其声如蚊:“8,看菊花。星期天……”

“停!大声,让前面的薛老师听见。”

直了直身体,大声道:“8,看菊花。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准确、流畅,起伏有致。因了她的出色朗读,也因了我的带头倾听,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转移过来。

“到现在为止,朗读一共查了四个。大家说说,谁读得最好?”

“方──子──裕!”不约而同,异口同声。

再转过头,那一个已是泪落如雨。“方子妍,现在你想读了吗?──别不好意思,起来吧,我们好想听哦。”伸出手,轻轻拉她。

终于,这一个板着脸站起来了:“8,看菊花。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

准确、流畅,语调单一,速度稍快。仿佛和谁赌气,一会儿,就读完了。嘴一鼓,坐下去。

“方子裕跟方子妍,谁读得更好?”

“方──子──裕!”不约而同,异口同声。

“为什么?”

“她读得很有感情。”

“她读出了对菊花的喜爱。”

“她读得有高有低,有快有慢。”

“方子妍,你同意吗?”

“同……同意……吭吭吭……”边哭边说。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笑声中,我告诉她:“其实,你已经读得很好啦──开始为什么不肯起来呢?”

“我怕……怕……读不好罚站。”

“嗨!老师不是说了吗?罚的是不认真的,只要你认真读了,就算读不好,老师也不怪你。回家多读几遍就行啦。我再问你,后来为什么又肯起来了呢?”

“我……我……不知道!”大滴大滴的泪水落在衣襟上。

不再刨根,继续上课。

下课了,放学了。将一对姊妹招到跟前。她俩从长像到衣着服饰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发卡,方子裕为朱红色,方子妍为粉红色。

“方子妍,老师很想知道,后来你为什么肯读了。”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太想知道了──今天不弄清楚这个重要问题,我怕午睡都不宁呢。

“不……不知道……”又要哭了。

“老师,我知道。她是想跟我一样,她看我读得好,也想读了。”

“你们谁是姐姐?”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分不清她们谁是谁。

“我。”两颗门牙都落了,说话漏风,不笑也像笑。另一个呢,鼻涕拖拉的,还沉浸在哭的余波里。

“以后老师喊你,你就勇敢地站起来──知道吗?”

“嗯。”

“回去吧。”

“老师再见。”一片热情的道别。除了委委屈屈的那一个。

“方子妍再见!”我特别想听见她的道别。

“老师再见!”一手牵着姐姐,另一只手朝我摇一摇。

我觉得自己童心不泯,也很可爱。

所谓姐妹,不过相差几分钟──另一种理论告诉我们,其实先出来的那个才是妹妹。

可是“妹妹”的身份既定,她也就真的相对娇弱了。

妹妹就是妹妹。

12月1日 星期三 晴



我相信!

只有两个人不会背──李想、王新宇。

七个、八个,一拨儿一拨儿来背诵。惟恐老师听不见,误认为自己不会背,一个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倍儿大:

“小露珠,会照相。照星星,照月亮,照出一个红太阳。照着照着不见了,跟着太阳回家乡!”

“一头牛,八匹马。五只母鸡一群鸭,十棵桃树万朵花,我家小院一幅画!”

如此,汇报中心自然由读书倾向了写话。半节课的时间给写话打分,请他们朗读自己的“大作”一个个争着抢着地读,读完一则还要读。

郭乐呢,听着听着,突然展开本子低头干活了──我知道她在做什么。

下课了,鲍秉轩、孙琪先的还没有读呢。招呼他们上讲台,我蹲着,他们站着,四围的孩子跟我一样,侧耳倾听。

“老师老师。”郭乐来了,“我又写了一段话。”

几乎满纸的是汉语拼音,我磕磕巴巴地读道:

11月31日(哈哈哈哈,太有趣了。我偏不纠正!)星期三

今天,我的书包上挂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可是,李宋杰他非要说我书包上面的是玩具。

“喜欢天天写话吗?”

“喜欢。”漂亮的小姑娘,依然一脸严肃。

“如果妈妈不要求,你还能天天写吗?“

“能。”

摸摸她的头,表示──我相信!

病态规定

按值日表顺序,两组为一个评选单元,得票最多者当选。文明学生评比结果:化雪纯、李宋杰、叶少华、孙琪先、李卓然。

“政教处”的意思是“民主集中制”,学生初选,教师平衡──笑话,简直是控制狂啊,只有对学生缺乏基本尊重,对自己缺乏起码信心的人,才会作出这种积霸道与孱弱为一体的病态规定!



12月2日 星期四 晴

去甚、去奢、去泰

下午第一节课,做基础训练。一共六题,量挺大。第六题扩词。12个字,每字组词两个,总共24个词,以他们现有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若要独立完成,根本不谈正确率。

口头说过,在黑板上每字组三词:“你们可以组不一样的;想不起来或者不能确定答案是否正确的,可以参考老师的;也可以在三个词中间选你喜欢的两个。”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最快的,离下课还有十分钟就做完了;一贯吃力的几个,到第二节上课铃响还没写完。第六题,如我所料──他们抄都抄不正确。而且是一错再错──不由得咬牙切齿!

“放学你们四个不要回家,全部写对了才给走!”

呼哧呼哧,回到办公室,自己劝自己:“在外面做报告的时候怎么说的?‘也许放松更好些。*天收吧,让他们投身于学校生活的洪流,高高兴兴跟着混,顺势而行,能走多远走多远。心急火燎、怒气冲天地抓,只能使他们对功课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走向愿望的反面。’”

于是决定:放四个慢孩子回家,让家长帮助完成任务──签字,明天检查。如果还不行呢?那就算了!跟着大部队,兴致勃勃往前拖呗。语文是讲究日积月累的,语文是可以一知半解跟着混的──对于弱孩子而言,“放松”,恰是意味着对其学习兴趣的呵护,何必在意一屑一砾的得失。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要心平气和;要承认差距;要灭掉强求一致、必将导致两败俱伤的控制欲;山高水低──各随其能──各随其性。毕竟,我不是圣人,要做到这一点真难啊。

铃声再次响起,去教室。

这堂是写字课,三个孩子再次订正完毕──他们在努力,他们也想好啊。想起苏大师的话:“即使是成人,你告诉他所忙的全是白做,做了不如不做,那也是令人沮丧透顶、无地自容的残酷行径──何况是学生!”

以极温和的态度,帮助他们第N次的修正。至于那个离完成还差很多的李想,我先问:“爸爸妈妈能帮助你吗?”

“能。”

“愿意回家做吗?”

“愿意。”

“那好,回家做吧。明天我检查。”

明天,我可能会忘记──忘记,那又怎样?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要心平气和,要适度模糊。否则,两下里焦头烂额──相见苦愁。



12月3日 星期五 阴

谁来罚我站呢?

因为讲座,太多朋友佩服我书香蕴藉、诗意流溢的口语表达。

“你咋做到的呢?”在杭州,来自吉林通化的同行问。

“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因为她俩的漂亮,更因为她俩的东北腔,我特别愿意多说几句,“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修炼──工作20年来,我的发声读书,几乎每天不少于半个小时。对我而言,这样的时刻,是超越平凡的幸福之旅。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是源于灵魂的渴求,仅*毅力,不可能做到。日复一日的这种修炼,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但愿长醉不愿醒的精神享受。”

去年这个时候,儿子上学之后,我就温习《唐诗鉴赏辞典》;今年呢,大门关,我就回被子,和衣而卧,半睡半醒地将养自己。

早晨,在一片寂静中醒来,感觉颇不对劲。伸手取过闹钟──7:38!天呐,早自习已经上过3分钟了。

飞冲下楼,但见大雾笼罩──中门必定是关的,可是为了早一分钟进教室,我坚定地跑向中门旁边的围栏,纵身一跃,极其敏捷地翻墙而过──“作案地点”正对着二班,所幸雾大,将对面教室淹没在白茫茫中。

呼哧呼哧进教室,听见窃窃私语:“老师来了!”

仅是一年之隔,今非昔比啊。突然想起──那天,我忘了告诉吉林朋友,教一年级以来,我的“每天发声读”,基本中断了!

李想比我来得更迟──她总是迟到。

早操时间,令她面壁而立。将要出门,突然想起问:“作业订正好了吗?”

“订正好了。”

确实订正好了,而且,孩子父亲还签了名。

谁来罚我站呢?

新的一步

数学李老师要听课,一、二两节连着语文──做单元测试A、B卷。第一次不带领读题,由他们自己做。向我询问的人很少,偶有疑惑,孩子们自己商量着就解决了。

这算是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谢谢萧玲

我是不“念”书了,可是一有空就逮住小李,让她读给我听──且美其名曰“抓胎教”。前几天,读玫瑰的《疏理课堂》;杭州归来,读萧玲的博士论文。

“写的真好,都是我们想不到的新视角。可惜的是,她只罗列看到的问题,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怎么办!”

我笑了:“每个孩子,每个班级,每个老师,乃至每个班级的教师组合──情况都不同。谁能给你方法?即便有,也只能*自己摸索出来。对于只关注到教学和纪律的教师而言,有人用另一双眼睛看见──记录下我们所不自觉的东西,好比帮我们立起了一面镜子。借此,我们可以反思,可以正衣冠,谨言行──这不是很好吗?”

“那倒是的。想想,很多火发得确实冤枉,既委屈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总而言之──要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谈何容易。这才是痛苦的修炼呢。只要进了校门,每天都有动怒的诱惑,每天都有严酷的考验──尤其是班主任的。不到退休,不能结束。真所谓工作不息,磨砺不止!”

一进课堂,就有处理不完的教学和教育事务。时间总是不够用,事先想好的话,总是忘了说。周一读到的好主意,到今天──到周五下午的放学之前,才得空告诉学生:将金属的文具盒换做软笔袋。

这种紧张,这种困厄,不足为外人道也。所有焦灼自己担当。──尤其不能让学生觉察──不能传染给他们。外松内紧,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其目的,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愉快轻松。

谢谢萧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9: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