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获奖论文300篇交流)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用多种方式教活政治



陕西中铁一局华县铁中 于绍军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理论、原理,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作为政治课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选择更适合的方法来展开教学,把枯燥的理论讲解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本人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穿插史料和时政讲解,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知识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更乐于从生动、形象的事例中接受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典型的历史事件或最新时政资料启发学生,讲解思想政治课。例如,我在讲解“霸权主义不得人心”一节时,就引用了“美国对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王伟事件”“美伊战争”以及一些恐怖事件等,来调动学生兴趣,讲解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维

提问的巧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智力都具有积极作用。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诱导式、过渡式、情境式、反问式等等,但无论哪种提问方式都要围绕材料的中心、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灵活运用。否则,就难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效果当然也不佳。例如,我在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经阶段”时,首先提问:“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学生会回答,“看这种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然后再提问:“如果适应或不适应会有什么结果?”引导学生回答“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再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生产关系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我国现在的发展成就谈这一现象,我们都能清楚地知道我国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由此,学生会回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经阶段。这样由浅入深,由旧知识到新知识,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把新旧知识内在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而且过渡自然,巧妙得体,教学效果甚佳。

(3)图表法讲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图表法具有直观、简明、清晰之特点,用它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理论加以形象化、条理化。一般情况下,导人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练习和旧课复习等各个环节都可利用图示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授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时,用图表总结如下:



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很容易就掌握了本节内容。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图示作为启发手段,不仅在方法上简便易行、直观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剂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4)充分利用活动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教材改革增设了活动课的分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我通常的做法是开展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中心,在民主氛围中大家敞开心扉,共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引导。这样,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我在教授“创建美好文化环境”活动课时,针对学生“上网热”的现状让他们讨论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学生非常活跃,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我点拨一下。这样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让他们整理自己的观点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再进行评选,给予表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参与、感悟、践行

──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湖北省罗田县理工中专 徐爱群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地把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等七个方面的要求,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容,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评价方法的革新,更需要教学方法的变革。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点。

思想性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是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它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追求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遵循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课程要求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要求,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应遵循下列四个原则:(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根据新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其教学原则,我们必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正确引导,主动参与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知、情、意、信、行的过程,它是在认知、感悟、践行的基础上,一系列的道德现象的内化与道德规范的外化的过程。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由其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他们不可能自发完成社会主义道德的修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因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在社会生活的实际中体验,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探究,领悟人生的意义,明辩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正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基本的途径。

引导学生参与生活的方式有许多种,根据初中生的特征,主要应采取访谈、观察、考察、调查、讨论、交流等形式。

如课程标准里活动建议中指出,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收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人应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采访教师,内容包括该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等,根据采访写出报告。

就“公民的平等”问题作一次课堂讨论,理解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而不是表现在经济地位上。

交流“在与人交往中使用、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体会讲文明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引导;要依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生活范围实际精心设计活动项目,避免成人化和形式化;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应经过教师辅导,同学互助,逐步使学生独立参与;要善于抓住关键情景,扩大学生感受的程度,增加学生体验、感悟的力度。

二、独立思考、自我感悟,在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有待于将生活中感受到的经验升华,这需要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自主感悟,在逐步扩展的生活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感悟是一种心理活动,其基本途径是学生的自主思考与体会,他人是无法代替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好课程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其二,要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避免绝对性、片面性和虚幻性。其三,教师要及时了解感悟过程中的信息,区分不同情况及时实施正确引导。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学生认知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其四,在学生感悟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想空间,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还要与家长乃至社区密切配合,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勇于探索、大胆践行,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现在既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又要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应在引导学生参与、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践行,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思想品德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实践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加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身边的生活点滴做起,从日常行为的养成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思想品德往往是点滴中见精神。思想品德教育也不是一时就能够完成的,我们必须长抓不懈,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意识。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日常言行开始,力求真善美,力戒虚假空。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应该与课程改革的探究性学习的追求相结合。教师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产生思想意识的创造体验,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愉悦,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研究性或探究性学习必须是开放的,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学生自主地进行生成性品德养成的活动。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过负责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长的体验。倡导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

四、充分发挥课程的评价功能,使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

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课程的评价功能。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进取意识;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要注意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关注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发展;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可方法,评价结果都应该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课程评价应运用如下方法:

1、观察。观察法主要是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品德评价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它可以按不同的角度分为不同类型。从时间上看,可以分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从范围上看,可以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规模上看,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规模上看,可以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日常观察可以为老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尤其如此。当然,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印象很容易是不完整的或带有偏见,而运用轶事记录法就可能准确记录观察,而且可以减少选择性记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并且可以与学生及其家长做有效的沟通。

2、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3、项目评价。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4、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谈话法是最经济,最直接的一种评价方法。

5、成长记录方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作为用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的成长记录袋,是有目的搜集的,内容包括学生作品,也包括作品产生过程的记录描述 ,还有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的评价。学生也是记录袋内容的决策者,记录袋的作用在于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树立其自信,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有其优点,诸如教学与评价结合,重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等等,也有其不足之处,工作量大,教师负担过重,使用过多学生心生厌倦等等。

6、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

同伴评价在教学中指同学评价。在同伴评价中运用最广泛的是猜人和社会测量技术。

自我报告技术用来获得其他手段无法获得的信息,包括学生的态度、兴趣、以及个人感觉等方面的报告。这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个人访谈的方式获得,但是问卷调查更加常用。

7、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只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的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做出评价。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是整个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究,我们要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努力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项进兴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沿袭了几千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回顾自1978年国家恢复升学考试后的20多年中考情况,从总体上讲,城镇学生的成绩是比农村学生的成绩好。但就政治学科成绩来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有时乡村中学学生的成绩会超过城镇中学学生的成绩。可是,从2000年以来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城镇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乡村学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开闭卷结合再到全开卷考试。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试。同时,试题比较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因此学生即使原有基础较差,但只要肯下点功夫复习,容易理解和答题。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另外,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感到陌生,就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很少,即使农村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到市区去参观考察,那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能产生多少感性知识?特别是农村初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由此,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要创建国际大都市,必须缩小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距。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以适应二期课改的要求。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

用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探索打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相接轨的、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的大部分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以充实自己;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摒弃惰性,树立创新意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创新教育。创新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克服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进而积极参加创新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傻眼了。

第三,必须及时充实教师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

邓小平同志说:“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的确立和开拓精神的养成,大量的、新鲜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源,是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就目前情况来说,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还沿用着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关部门曾指示,政治教师可以阅读上级下发到学校的文件、学校给予政治教师订阅二份以上政治刊物,这在基层学校,特别在农村初中学校是很难实现的。

每年市区都要组织多次时事形势讲座和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这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充电机会。但农村初中的政治教师是很难也很少能参加到的,因为大多数通知在基层学校没有得到落实。还因为由于交通的原因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活动,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想方设法增大现有政治教师的知识面、提供他们的信息量,是改变目前农村思想政治课落后状态的紧急而有效的措施。

第四,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问题。

因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在边远的农村初中已经到了严重脱节的程度,一所学校仅存一名至多二名的专职政治教师。他们无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无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打好,所以这一、二位专职教师即使使出混身解数,要在一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又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确是非常困难的。

农村初中这种师资紧缺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由于目前城乡学校间、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间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师收入的悬殊。至使许多农村教师不安心在农村中学任教。他们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学校到市区,至少到区(县)府所在地的学校去任教。本市高校毕业出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安心在农村初中任教、特别安心于偏远的农村初中任教的已是凤毛麟角。人才是需要流动,正如流水才能防腐一样。但是,如果进不抵出,或只出不进,这沟里的水就会干涸。如本校最多时甚有六名政治教师,现只存下本人一人年年坚守在初三年级执教。况且,本人已五十八岁,再二年多点已达退休年龄。如再不利用这段时间培养一、二位年青教师,届时,本校这门学科该如何处置?(今年九月已引进一位安徽籍女青年教师),不要说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连正常的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恐也难以维持。

有人说,思想政治课教学无所谓基础要求,只要在考前突击一下就行了。客气点讲,这是一种外行话。不客气点说,这是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双基”的要求。如果,思想政治课没有这个要求,那不成了一门“吹牛课”了吗?那怎能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又怎能通过本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因此,端正观点重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充实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师资力量,是农村初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必须要解决转变政治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学的模式问题、教师的业务培训问题和师资问题。除此之外,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避免的问题如:生源的流动问题等;有的属于政府行为问题,如:教育活动经费、学校的布局设置问题等等。不管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只有真正重视,想方设法而且能扎扎实实地给予解决,城乡间的教学质量的差距必定会得到解决,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8-6-16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08-12-20 18:44:00 | 只看该作者
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0-6-8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也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中学 薛锋





一、巧妙激趣,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



兴趣来源于认识和需要,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总是要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对他们有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就会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事实资料、趣闻轶事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为了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我们还常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学榜样,明方向,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新编初中政治教材几乎每课都有一些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有革命先辈、英雄模范和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等。学习这些典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大有提高,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身边典型,开展榜样教育,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榜样不仅有“远在天边”的,还有近在眼前的,他们的精神实质都是一样的。通过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学生异常踊跃;参加手拉手希望工程的学生不断增加;假日志愿者活动争先恐后;课余时问主动为集体做好事的人多了,主动帮助同学补习功课的多了,等等。这充分显示了榜样教育的作用。



三、写政治小论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近年来,我们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论文写作活动中体会到,学生多写一些政治小论文,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很快;同时对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也很大。例如,党中央发布命令:“坚决取缔法轮功。”我们就组织学生写出这方面的政治小论文。学生们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对法轮功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再结合自己身边的伪科学事例,深刻批判了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小论文写得都很精彩,题目各异。“揭穿有病不吃药便能治疗的鬼话──李洪志自己既看病又吃药”,“迷信夺去了我叔叔的命”, “千万不要相信法轮功”等,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李洪志反科学、反人类、反政府的实质,不仅从理论上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很深刻的科学教育。又如,李登辉分裂祖国的阴谋公开后,学生们主动向我们提议,要用写政治小论文的形式来批判李登辉的“两国论”。学生们在论文中,有的从历史上阐述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同胞;有的从民族利益方面批判李登辉是无耻的卖国贼等。每次小论文写作后我们都及时进行评比、小结,优秀的小论文我们还在橱窗公布,从而使学生们能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有所提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风,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政治素质。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热情。



四、结合时政教学,提高辨别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靠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不够的。学习范围必须扩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才会使思想政治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课堂教学与时政相结合,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好方法。我们平时注重从报刊、杂志上摘录和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坚持天天组织学生看电视新闻节目,浏览报纸并抓住时机把当前社会热点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不朽的丰碑”专栏中,每天都介绍一位革命烈士,我要求学生们用简洁的语言将他们的光辉事迹记下来,不断激励自己。又如,讲有关世界政治问题时,我运用美国入侵伊拉克,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这一实事,来揭露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严重挑战。我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心时政的好习惯,每天抽点时间看新闻联播,多读报刊,及时了解中央精神,有不少学生还做了时政笔记。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政治课一张嘴巴、一根粉笔,上课画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现状,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再者,学生素质的提高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包括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等,从而为提高学生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0-6-8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



河北省涿州市双塔中学 杨宇





  

综合文科的开卷考试对考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目前强化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更趋向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参与能力、应用能力等,而在诸多能力中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尤为重要。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题型变化更接近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所以学会把书中的观点整合、迁移到答卷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  打好扎实的知识功底



开卷试题突出的特点是反对死记硬背,强化能力考查,纯记忆的东西已不多见,而且考题角度多变,绝大部分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更活于教材。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包括一课、一单元、一册书或某一专题等的复习),都要有意识地把书中零散的知识点梳理成线,再整理编织成知识网,熟记课本中的基本观点、基础知识,真正从宏观的角度去统领一课、一单元乃至全书,(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从宏观把握,但教师熟悉并不代表学生也非常熟悉了,要想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知识的运用就会得心应手,这就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前提条件。因而,打好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基础。



第二、  仔细地审读材料



中考试题,不论是哪种题型,给材料题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所给的材料中以漫画题居多,这就需要同学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全面观察能力。在审读这类题目时,要全面观察漫画,一般来说,一幅漫画主要是由标题、主题和画注等三部分组成。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然没有标题,但仍有鲜明的主题,主题就是由各个要求(如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构成的画面整体,各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漫画情景,从而表现漫画的主题思想;画注是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观察,我们很容易看出漫画的主观意义。只有认真观察漫画,才能准确地领会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所以仔细审读背景材料之后,才能根据问题和题目的提示想到可能涉及和考查的知识点,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所以,仔细地审读材料是关键。



第三、  要进行缜密地思维



缜密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造就的,它需要在实际的练习中不断提高。综合文科的开卷考试要求学生用开阔的视野整合知识,能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在审题过程中从材料中“折射”出教材中的理论依据,这是命题者的意图,所以要注意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依据,做到知识的迁移。当然,答案并不完全是教材上的词句,而是要求考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去组织答案,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善于多角度地进行发散思维,而且答案要点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某框、某节、某课,要具有一定的跨度和综合性。总之,缜密的思维是知识迁移的中心环节。



第四、  要大胆地进行创新



中考试题大多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自己的发展,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地置于情境材料之中,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这些带有强烈人文色彩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融入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创新的想法在中考的实践中得到锻炼。试题虽然开放性强了,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的多了,但这些试题的答案的根仍在教材中,只是需要同学们按照题目的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实际上完成的仍然是知识的整合与迁移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0: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