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获奖论文300篇交流)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新课程下课堂环境的变化

──以《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学为例

天津培英外语实验学校 杨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型教学转向师生合作型的发展性教学。这种课堂环境的重组和优化,大大推进了课改的深入,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课堂环境的变化。

(一)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许这是古代的教师职能。作为现代的教师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适应新课改和学生发展的新的师生关系。通过一年多的课改实践,我觉得新课程要求教师头脑中要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意识,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教,关键还要考虑让学生如何学,要用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环境改变的基础和推动力。

我们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的老师、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这样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应在课堂上是“学长”,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在课下,是朋友,彼此交流思想,谈学习,谈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生活,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课改教学实践,我逐步转变了思想,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认真研读教材,找出重点,哪些是需要师生课前共同准备和收集的内容,我与学生一样认真去做。在学习《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我精心设计了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我如何引导,应做些什么,学生该做些什么。所以在课堂上我只是引导者,是导演。而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由地展现他们的才能,自由地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创新探索的热情。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多,我也感受颇深。在课改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在课堂上,师生必须是平等的,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作为教师要蹲下去看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才能赢得学生。作为政治老师更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圈内的事和日常行为表现,知道学生喜欢看什么书,他们都谈论些什么话题等等,并力求走进他们的心里,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标中“一切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之要求。

(二)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阅读、探索、思考、观察、实践、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培养高尚道德和体验丰富人生的环境。例如,在学习《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课中,一重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教师的访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师;二重目标是让学生在整理与教师间发生的真实故事过程中,体会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真诚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三重目标是让学生在爱教师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赞美教师,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真正让学生达到“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三重目标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通过各种方式使目标达成,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每一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其体验也不尽相同。

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里想着学生,适应学生的发展是设定一切目标的依据,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有远见的。

(三)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德国一位教授在考察完中国基础教育时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教师真能讲,中国的学生真能考!”这也许是对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好概括。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沉闷、死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恩格斯说过,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和控制,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质疑、指正和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拥有被尊重的权利等等。给予学生这些自由和权利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他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还可以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联系和融合,以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之目的,同时鼓励学生的质疑。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多样。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灵活、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应鼓励师生在互动、合作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灵活发挥,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例如在讲授《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一学生提出“现在信息、多媒体发展如此迅速,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所需的知识,是不是就不需要教师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兴趣,也使教师出乎意料。作为教师须具有应变能力,于是,我就顺着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提出“同学们,这个问题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就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吧。接着,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以后不再需要老师;有的学生认为无论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多少,永远需要老师”。并且都阐述了各自的理由。不管怎样,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离不开教师,因为教师的“育人”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通过学生们对这个意外问题的激烈讨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应更加爱自己的老师。出现这一问题是教师始料未及的,但教师的随机应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使课堂灵动起来,得到了超出预期目标的效果。

新课程的“教学时空”变得延伸开放,突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狭小、限于书本的樊篱;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各个方面,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仅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社会生活这部“活”的无字书。例如在学习《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课前,我布置了一项“对教师的访谈”的任务,通过访谈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工作中的教师,还对教师的日常生活及其他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因此,学生会更加理解教师的工作,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另外,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新课程课堂的灵动与鲜活,不仅表现在内容、形式、情境上的“活”,还表现在学生对知识吸收、经验形成、创新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精神升华、个性发展的“活”上。

(四)营造师生合作互学的良好氛围

新的课程、新的教材不仅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对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放下老师的“无所不能”的架子,在课堂上,以一种虚心好学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地进行问题探究。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学识水平,而且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记者招待会”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汪军强 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镇小屯中学 056300



在中考政治实行“双开”形势下,时代在呼唤政治教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创设智力操作活动,启发学生思维,是现代教学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为此,笔者不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演讲、辩论、调查研究等大众活动形式,还尝试把记者招待会搬到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这项活动有哪些优点呢?

一、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许多热点知识,学生并不能运用教材中的原理、观点进行准确的分析;有些热点,教材中并没有涉及。例如“股份制”对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通过这个渠道,解答学生的疑惑。

学生:股份制最初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我们中国许多企业搞股份制,是不是变相的资本主义?

教师: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及邓小平同志关于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论述。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体制,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体制。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大逆不道。而邓小平顶着巨大的压力,第一个打破这种陈旧思想的束缚,提出市场经济不姓资,中国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于是,党和政府经过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了今天辉煌成就。

同样道理,中国的企业也可以实行股份制。党和政府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实践证明,企业实行股份制,可以明确产权关系,调动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增强企业活力,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符合教材中的“三个有利于”评判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从中可悟出许多道理,建设现代化要与时俱进,要创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设计问题的能力

“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

“我是新华社记者,请问……”

活动本身就是一件新鲜事。小记者久经会场,已经很老练,颇有名牌大记者的风范。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自己可随意冠以新闻单位名称。此活动定期举行,每次活动前,学生们认真布置环境、创设情境,活动结束后按组评出最佳设问奖、最佳编辑奖等奖项,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极大的调动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3月14日召开的温总理记者招待会深深吸引了学生,温总理的机智果断、温文儒雅都折射出对祖国和人民饱含的深情。为全国人民打气、鼓劲。学生纷纷表示把温总理确立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我常教导学生要有激浊扬清、同情弱者的正义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设计问题的能力都是做记者必备条件。

学生们对三农问题、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特别关注。

设计问题的方式主要包括“为什么”(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事件的内容),“怎么办”(事件解决的方法、措施)等。面对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提出、设计问题,学生具备此能力,能够大大提高中考审题的准确性。

三、提升政治教师素质、和谐师生关系

这项活动不仅要求政治教师敏锐地把握国内外大事的来龙去脉,还要对发生在身边的社会现象、案例了如指掌。这样教师不得不博览群“报”,聚焦荧屏,浏览网页,不敢懈怠。此外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在无形中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提升自己。

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释放学生个性,构建民主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伊拉克问题为例:

学生:在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问题上,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强烈反对,为什么澳大利亚表示支持,英国则直接派兵?

教师:了解世界历史便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此其一;其二,利益驱动。 征服伊拉克就等于征服了中东,征服了中东就等于攫取了石油资源。英、澳国家的人民都举行过反战示威游行,但这几个国家政府不顾民意,充当美国的帮凶,给人类带来灾难。

幽默的回答,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是学生充分认清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进入复习阶段,政治教师可尝试把学生推到新闻发言人的位置,这也是我们这项活动的初衷。如此,学生探究与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不仅能够轻松应对中考“双开”,更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大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以启发式指导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启发式



张克年 闫自平 甘肃省临泽县板桥中学 734207



[摘要] 在信息技术、信息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黑板加粉笔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适应性,但这并不是信息化的全部。现在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基础环境距建构主义信息化模式尚有一定距离的广大农村及中小城镇并不能因此坐等。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信息化的比例虽有差别,但不能否认我们也是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所探索的“以启发式指导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启发式”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启发式的教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阶段;分段整合;适时、适度、适当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形式等进行变革,从而建构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环境是以黑板加粉笔为主体的。它制约着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活动形式、教学软件的构成形式、教学的管理方式等等。因此,构建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高速宽带网技术,通过开发和建设功能强大的教学信息资源库、各类信息媒体的数字化制作、数字演播技术,虚拟实验和教学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等来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 》)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设计。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四要素的关系都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初探,《2001年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以上观点目前具有代表性。这些研究无疑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性;但同样这应当不是信息化的全部,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以及小城镇因不具备完全实现上述模式的条件,或即使具备了但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并不按以上模式操作则将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无所作为,甚至被排除在信息化的过程之外。在现有的条件下就如何尽可能利用信息科技并结合现行的课程体系来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的进行尝试,这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二、“以启发式指导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我们认为,教学一直是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以教材为中心,围绕双基任务和能力提高进行。基于此,在信息化条件下,现在和将来仍然要面对和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关系。启发式现在是,将来仍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结合点,因为只有称得上启发式才能实现二者的统一。对信息化的理解应当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提高是目的,而信息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辅助手段。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以启发式指导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这实际上是教学指导思想上的总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又提出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和分步整合,整体运用的操作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既可避免教学中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背本趋末的做法;也能有效防止墨守陈规、不主动革新的保守做法,尤其是防止了冠以信息化的新的灌输和填鸭。

(一)启发式教学信息化分析

启发式教学源于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一切“道”的获得都要通过积极的思维而实现。根据孔子的这一思想,我们将启发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分解为六个环节,即激愤、启通、思述、发悱、拓熟、余作。教学中,恰当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启发式六环节一气呵成,效果倍增。

1、激愤

“愤”,指学生“思而不通”的状态。学习,首先是从学生的积极思维开始的,要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然后学习才有成效,然后才能通过学习而提高智慧。所以孔子说:不愤不启──学生能够思而自得,就让其自得之,不可包办代替,思而不得,教师方可“启通”。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必须是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就是“激愤”。以前我们用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往往捉襟见肘,但有了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激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信息化手段激愤的方式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当然并不排斥传统的好的激愤方式的信息化展现)实用问题法、故事问题法、游戏问题法、实验问题法等。只要教师善于设计启发问题,再配以简洁美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激愤的效果一定不错。以实用问题法为例:将生活中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关的典型问题通过信息手段再现给学生,这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启通

当学生积极思考了,但不能自得之,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第二个作用──设法使其通,达到知“道”的程度,这一环节就叫“启通”。处于“愤”的状态,再经过“启通”,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说明启通的时间恰到好处且达到了目的。如果不知学生处于愤的状态就去“启通”,则一是学生兴趣不高,二是包办了一些学生能自得的东西,浪费且令人反感,三是未经反复思考则不易明白,既或明白了,学生的智慧也难以提高。所以,“启通”阶段既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关键阶段,进行的时机是否恰当决定着教学的性质是否是启发式。信息化对于“启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传统授课过程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言传口授+黑板推演”,这样不仅单位时间内知识信息的传递量小,而且对于某些难以理解的抽象东西经常一筹莫展。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的时机取决于学生是否到了“愤”的状态,这是区别本模式和其他形式的关键。

3、思述

述,指将明白了的道理进行回顾和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或其他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既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巩固的必经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表达思想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其实质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记忆能力。因此,当学生知“道”后,切不可急于教学新的内容,而必须使其“思述”。“思述”不限于文科类知识学习,对于理工科学习同样重要,“述”的方式也不限于语言一种,意像、图表等也是一些人独特的“述”的方式。

4、发悱

在经过艰苦的思述后,一部分人可以达到“述”的目的,而另一些人则会出现障碍──“悱”的状态──“口欲言而不能”。这也是好现象,因此你就会知道他或她正在努力向前,而且到了需要你帮助──发悱的时候了。因为“述”是一种思维能力,所以,“发悱”不是也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现成的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设法使其对材料进行重新分析整合,学会并掌握适合自己的“述”的方法,如因果顺序法、绘图法、表象法、简略法等。

5、拓熟

拓熟就是在知“道”和能“述”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手段拓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进一步巩固知识。“拓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经验上缺乏的有关变式或练习,使其开拓视野、丰富经验、提高应变能力的过程。

6、余作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能够达到拓熟这一步已实属不易,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尚有余力,对于这些学生,则应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作”。“作”,是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进行阐释、发挥,将其运用并有所创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由于条件所限,启发学生有所“作”总感到耗时费力,难以实现。但在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资源和各种媒体使创造变得轻而易举,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所以,追求“余作”已是现在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分步整合,整体运用的信息化模式

启发式需要信息化,信息化需要启发式,二者必须结合;当且仅当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走上新的高度。在每个人牢固树立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后,我们要求教学必须根据启发式的几个阶段整合信息技术。

1、分阶段整合信息技术并建立相应资源库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启发式的任何阶段都有广阔的用武空间。为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备课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制作、搜集整理每一阶段的各种素材,按内容和阶段分类建立素材库。

2、集体性教学设计,个性化课堂运用

在尚无前人尝试和现成案例的情况下,我们来不及做到先有素材库,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建立素材库同时进行。为了使教学设计更经济有效,备课组进行集体设计,在运用中允许个人有个性化的改变。特别强调的是,什么时候进行什么阶段并采用什么媒体或手段取决于学生当时的状态,课堂运用要灵活掌握,不可生搬硬套。

(三)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能否体现启发式,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非常重要。

适时就是所采用的任何手段都要适应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什么状态下采用什么手段,不可滞后也不可超前。例如刚开始上课,就要设法使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围绕要学的内容思考,假如一开始就给学生讲或直接展示某一原理,则学生不易掌握,既或明白了,也味同嚼蜡,没有趣味。怎样知道学生处于什么状态呢?除了按照启发式的一般阶段判断外,察颜观色和刺探是非常必要的。

“适度”指信息技术运用的多少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适合启发式的需要,不多也不少。需要则用,不需要宁可不用,过多和过少同样是不适度。我们见过这样的教师,一节课视频、动画、课件从头至尾,花样繁多,虽采用了大量现代媒体,但却因占去了应当属于学生的“自思”、“自得”的时间,因而完全违背了启发式。而另外一些教师,对很多现成的能够很好地解决启发式某一阶段问题的媒体或手段视而不见,或不去创新运用,致使资源闲置而教学低效率。这都不是我们所讲的“以启发式指导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启发式”。

适当是指把握对信息技术该不该用、用什么、什么时候用、用多少、怎样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则。信息化和任何高科技一样是双刃剑,适当了就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以启发式指导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启发式”尽管仅是信息化大潮中的一种尝试。但在我国辽阔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多数地方,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否则,在对信息化尚未认识清楚之时,盲目、坐等以及轻率照搬等都会对教育教学造成一定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新教材活动课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记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中学 528311  



去年至今我一直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新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我在新教材的活动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现在就新教材活动课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活动课设计的问题要适度。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既要考虑到优生,又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太难。过于简单,每个学生都会,那就失去了问题的意义;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最终也不利于教学。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题《严也是一种爱》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有逆反心理吗?逆反心理在你身上有哪些表现?你认为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个问题既可以满足中下层学生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考察优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好问题。

其次,活动课的形式要多样化。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竞赛、辩论、调查、模拟表演、访谈、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个别提问、情境教学等,形式不能太单一,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又要考虑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比如在上课时采用辩论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方式并不是任何一堂课都适用。如果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每堂课都采用同一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厌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疲劳”。因此,不管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教学,首先都必须考虑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种形式必须为这堂课服务。

我认为,一堂课可以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二框题《男生·女生》时,我就采用了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如竞赛、小辩论、情境教学、分组讨论、个别提问等。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进行一次“小竞赛”,请男生说出女生的优势,女生说出男生的优势,然后再分别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说出男生和女生的优势。全部学生说完后,我就逐一评价学生的回答,答得好的表扬,答得不太好的,也给予鼓励。其次,对于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我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先给学生出示辩论的标题“男女同学交往利大还是弊大?”,然后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学生通过辩论就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男女同学交往得当,就可以了解异性,促进身心发展,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增进性别意识,学习对方长处;如果交往不当,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早恋”等。最后,在讲授“男女同学如何交往才是恰当的?”这个问题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几幅反映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学交往的漫画,让学生去判断这些交往方式是否恰当,并且要说明理由。在讲授“如何看待早恋?”的问题上,我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学生通过讨论,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结论有些应该是正确的,有些可能是错误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对结论进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时地进行个别提问。由此可见,活动课的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问题的能力。

第三,活动课要讲究实效性。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活动课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以及学生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烦恼,需要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可见,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关注现实社会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活动课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以及学生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去判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思考,自己下结论。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题《同学·朋友》时,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如果你的好朋友邀请你去营业性网吧玩游戏,你会去吗?为什么?如果你说不去,他会说你不够朋友,你该怎么办? ”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答案也五花八门。这个时候,教师最好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请学生评价刚才其他同学的回答,并且要求他们说明理由。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会联系学过的知识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再作出回答。这样无形中就可以达到我们的教学和教育目的。等学生作出评价后,教师再点评学生的回答。这样的活动课就容易收到实效。

第四,活动课要具有开放性。活动课的教学,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的观点,而要善于倾听、归纳学生的观点。在活动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分析和选择,不应该预定某种解决问题的模式;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设想方案,分析利弊,正确选择;教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应对学生讨论中难以预料的情况。当教师遇到没有把握回答或者难以驾驭的问题时,可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将问题留待课下探究。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本第23页“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分析这样做的利弊。学生一边发表意见,我一边做好简单的记录,同时对学生的回答逐一作出评价。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探究平台,学生就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堂就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良好场所。

第五,活动课要重视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思想品德课的资源丰富多彩,这些资源既包括音像、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也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对于前一类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目的地选取。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有很多临时生成的资源。因此对于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结合教材灵活地加以处理。处理得好,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以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为例,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题《同学·朋友》时,我让每个学生选出一个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并要求写出这个同学有哪些受欢迎的品质。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学生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同学居然是一个学习比较散漫的同学。我没有因此而批评同学作出这样的选择,而是跟学生一起分析他的身上有哪些受欢迎的品质,分析他到底是不是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通过分析,学生学会了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也懂得了一个受欢迎的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如果我当时不是善于利用临时生成的资源,结果可能很难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学会捕捉并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

总之,教师在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上述几个问题。只要教师不断开展活动课的教法学法探究,活动课就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创新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夏连庆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品德教育要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中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真正成为天才发明家的只有少数人。究其原因,就在于现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的甚至扼杀学生自然发挥的创造力,让学生“死学书,学死书”。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创造力是核心。

创新人人都知,但并非人人都明,它不只是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认识水平,不只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创新,是充满个性色彩地对所见所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种想法是非常有跳跃性的、有灵气的,有灵感的。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创新,对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要从抓创新基本功入手,力求使他们达到初级创新的要求,然后循序渐进,形成独特个性,变成人才。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就在于他有自己的特色,教育要为不同天赋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而如何才能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搞“一言堂”;教师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存储、应用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定势。

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而全体又是由个体组成的,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要着力于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因材施教,促进他们每个人发挥潜能,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如果只拘泥于一般要求、共同标准,就难有创新精神可言,因而教师要做有心之人,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起灵魂作用的,而这种培养绝不是空喊口号,或什么几步法、几步式所能奏效的,这种培养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思想遨翔,鼓励学生爆发思想火花。也许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设计的教学方法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实际,考虑较多的却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对学生自己怎么学、用哪种方法学、效率怎样,效果如何,却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思考、研究,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是无限的,要根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必须以此为突破口,展开研究,寻找规律。只有深入到学生之中,才能取得指导学生学习的发言权,教法与学法并不矛盾,它们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教师更要研究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对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引导作用,政治教师自己更应该注意求新的基础。求新必须研究,教师的研究应从教材和对学生的训练开始,创新应体现在把书教活,教学随时有新招,多搞教研,多亲自写论文,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到教师自己创新不断,只有这样创新才会源源不断。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用反面事例得出正确的结论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是曲折的,但大方向总是向前的,创新往往就是总结以往的反面事例,孕育而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追根求源,用反面事例引导学生追求创新。

如:在讲述控制情绪时,给学生举例,有的同学生了气,摔课本,撒本子,有的家长闹别扭,摔盘子,砸碗,过后,他们的情绪都有了变化。 然后提出问题:(1)你认为他们能否控制情绪? (2)你认为他们的方式可取吗?

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能控制情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最后的结论合不合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要学会控制情绪。

二、用对比事例得出全面的结论

创新应鼓励学生置疑,创新思维,应让学生在正规答案的基础上找到不同的途径、方法,甚至结论。

如:现代教学提倡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给自己曝光,以达纠错目的,但有个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天让学生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以上两种做法,你认为那个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会从自己心里出发,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发展观,联系观及全面的分析观。

三、根据不同的现象,得出共通的结论

学生接触到的众多事物,纷繁复杂,他们常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创新思维要求引导学生从高处着手,纵观全局、找到共通的结论。

如:请同学们运用所学初一知识分析以下几类现象

1、小张决定做一件事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小王练长跑时,常常不能坚持到终点;

3、小李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4、小赵面临复杂情况常常举棋不定。

所列几例,看似无关,有对有错,让学生统一去分析,有难度,学生只有开动脑筋、异中求同,找到这几例都是有关意志品质的问题,方可用其来分析例中几人的不同表现。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曾经运用过的好方法,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问自答等,只要常用、巧用,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多变,而老师方法不同,学生方法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大胆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激发创新之源,盛开创新之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探究·创新·体验

──感悟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

江苏省无锡市荡口中学 刘敏华



与新课程同行已有两年的时间了,在与新课改的零距离接触中,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政治教师,我既有惊喜、欣慰,又有徘徊、疑惑,感慨颇多。我常常进行反思:到底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进行教学?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诱发主动探究的动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学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思想品德的综合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为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充分发挥,甚至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去探索,经过课上调查,得知学生普遍希望了解“根据气质、性格类型选择学习方法”、“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等内容,我及时协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做了两堂专题内容课,课后还有不少学生经常和我探讨、交流有关信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二、加强教与学的合作、创设激发兴趣的学习环境

教学应在合作、互助、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之间亦应加强教学协作,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所以“唱”、“画”、“辩论”、“表演”、“实验”、“游戏”、甚至走出教室的“活动”课渗透了每堂课,音乐、小品、竞赛、讲故事等也成了上课的协奏曲。如在讲《走向自立人生》中我让学生对“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从法律的角度认识到了自立的重要性。在讲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内容时,我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活动,要求学生讲述人对其他生命关爱的故事。同学们通过讲故事比赛,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呵护周围的生命和环境,和各种生命和谐相处。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平时注意把学习内容渗透到新颖的作业形式中。每次的作业(一幅画、一件手工作品、一篇感受、一封信)都是一次作品参展,成功的体验吸引着每个学生,学生的成就感也在不断的学习中体现。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教学过程与组织方式

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学习本课程必备的收集和整理信息,识别和运用,阅读和分析文字材料等最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地方还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足够的图书资料,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学生根据相关问题或主题查询资料、信息,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我课余时间常常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种资料,充实课文内容。特别是通过上网查找和搜集各种资料,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疑问。还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综艺节目搬上课堂,竞赛、竞猜、小品、抢答、评比、辩论等点缀着课堂。在课堂教学应用时收到良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四、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体验真实的情感和生活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讲完“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本地区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以上保护环境的合理建议。学生小分队分别走向街头、工厂进行参观调查访问。学生们回校后彼此交流信息:有的发现白色污染严重,提出应取消塑料袋,建议买菜用篮子;有的看到河道污染严重,提出应禁止乱排生活污水;有的发现一些工厂三废污染严重,提出应加强法律力度,严惩污染企业。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学校、社区或当地)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能够合理地应用知识、能力及价值观念去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素质。随着无锡 “乌镇”──荡口水乡的开发,学生们的调查报告《荡口水质调查》、《我为荡口发展出一计》等在课后应运而生,希望我的学生很快就能顺应时代要求,成为社会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学生偶尔的一句话、一行字、一个问题往往能叫老师拍案叫绝,教师要把这些星星火种助燃成思维的熊熊大火,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五、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要充分运用黑板、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会激发和维护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所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常常被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如精心设计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情趣与兴趣》等多媒体课件,在讲《情趣与兴趣》时,我用多媒体呈现了一组风景优美的图片,让学生在观赏的同时感悟情趣的内涵。这样的情境引入,使得抽象的概念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尤为重要的是可以把课堂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讲“保护环境”这一问题时,将我国北方的沙漠化、北京地区的沙尘暴、长江流域1998年特大洪灾、一些地方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等新闻中录下来的活生生的镜头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灾难感到吃惊,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环境的恶化和灾难?人类怎样保护自己的家园?我们生活区的周围有哪些危害生态环境的现象?要求学生进行访谈或调查研究。课后,指导学生写好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

新教材,新教法,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将在今后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更好地领会新课程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组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


创新源自“敢问”“能问”“善问”



湖北省当阳市实验中学 孙云



如今,创新已成为教育的灵魂,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成为创新的媒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求新?笔者认为“问”乃创新之源泉。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不凡的业绩。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正是“不耻下问”使其名垂千古!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被片面理解而未得到真正贯彻。试想: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能算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吗?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吗?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因而,课堂教学中应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为以学生发问为主,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一支贪生怕死的军队中服役,最勇敢的人也往往会失却勇气。在竞相提问的教学氛围中,同学们跃跃欲试,积极思考的人会大大增加。那么,这种氛围应如何营造呢?

1.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敢于提问亦是如此。因而,要先让学生明了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另外,有问也必有思,有思也定有所得。正是“黑夜能否变成白天”一问的提出、思考与探索,才会有灯光的灿烂、夜晚的明亮,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是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问题的提出与实践,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和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行的。作为个体之人,只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证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

2.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让“我能问”的思想不断强化

在传统教学观念看来,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提问的。对学生的发问,教师“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形象,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甚至是压制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学生变得不但不敢问,而且也不会问了,这就需要重新树立起学生“我能问”的信心。

引入竞争体制,进行合理评价是树立信心的钥匙。在同等条件下,让学生比试谁提出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能问”的信心受到激发和强化。例如,在指导学习“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时,我要求学生以“宪法”二字进行提问比赛,然后进行评比,气氛相当热烈。

3.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让“我善问”的优越感逐步体现

转换角色,就是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老师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和护法”的内容时,有学生提出“提高道德水平就一定能更好地遵守法律吗?”,这一问题扩宽了教材内容,在课本中也没有明确答案,要通过分析、比较、思考之后才能准确回答。我在肯定此问很有水平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然后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回答。课后,这一学生还为能提出这问题而自豪。

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作为老师,还要使学生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

二.教给“善问”的方法,提高学生问的质量

“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善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引导学生运用分解法、联想提问法、比较提问法等尝试提问,不断强化,可以使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提高。

1.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复合词组的概念分解为词,把定义分解为不同层次,把原理分解为不同方面的思维方法。 用这种方法通常可以提出较容易的问题。例如,把“违法犯罪”分解为“违法──犯罪”,便可提出“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等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是必要的,它为进一步提出问题打下了基础;而且能照应教材编排上的逻辑体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2.联想提问法

联想是拓展思维的好办法,也是科学家们常走的创新之路。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展开联想活动,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去发现“问题”。如“保护人类共有家园”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中,我们设定联想切入点,指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资源被破坏,如果不加以扼制,结果会怎样呢?由此诱导,引发学生联想,提出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带有一些幼稚、片面,甚至异想天开,但却是他们发散性思维的结晶,并表达出对环境保护沉甸甸的责任感。

3.比较提问法

比较的过程既是事物中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中,学生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宪法和普通法律”这些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轻松提出诸多有价值的问题。

要使学生“善问”,教师当然要很“能问”,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教师之“问”,要讲究方法,先易后难,循循善诱。古语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者,相以说解。”(《学记》)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飞跃。我们任何时候都应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创新真正成为教育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2: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