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5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找春天》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
      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现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春景
         
      小朋友,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歌《找春天》,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地。同学们随《出发》的音乐一齐表演。(过大桥、爬山坡等)
          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呢?(点击课件“春景”)小组讨论后交流。
      二、学唱歌曲
      师:谁把歌词朗诵一遍。(点击课件“歌词”。)
      学生活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在灿烂的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着,树林里小鸟啾啾地唱着歌,小河里,鱼儿快活地在游来游去,这是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们来听一听《找春天》这首歌好吗?(点击课件“音乐”聆听《找春天》。)
      过度语:我们也来用美妙锐耳的歌声唱一唱吧!
      学生活动:随音乐哼唱《找春天》的旋律。
      过度语:同学们唱的真好!同学们想一想,‘小鱼儿’、‘柳姑娘’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生答)
      过度语: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教师教唱《找春天》
      学生活动:随琴唱《找春天》
      过度语:同学们能用更美的声音表现这首歌吗?
      学生活动:有表情的歌唱《找春天》
      三、音乐活动
      师:同学们高兴地唱着歌,找到了美丽春天,你们还想干什么?
      生:表演《找春天》。
      师:我们该怎样表演呢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找春天》设计动作。
      师:现在就让我们高兴地唱吧、跳吧!
      学生活动:学生随音乐表演《找春天》。
      四、拓展
      师:同学们,美丽的只有春天吗?冰雪晶莹的冬天,热情如火的夏天,丰收喜庆的秋天,都是很美丽的。小朋友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编唱找冬天、夏天、秋天的歌。
      五、小结
           
      今天,小朋友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并用自己动听的嗓音表现了春天欢快的气氛。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像这春天一样甜美,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次唱着《找春天》回家吧!(学生边唱歌边出教室)
      【课后反思】:本节课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蓬勃生机的春天,培养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审美和创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再一次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找春天》教学片断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第一课《找春天》, 现将上课时几个片断整理如下:

片断一:(学生读1、2自然段)

师:“春天来了!她脚步轻轻,羞羞答答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孩子们一块奔向田野寻找春天。这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刘倩雨:“春天,百花盛开,柳树也发芽,小朋友们冲出家门,去田野里找春天,他们一定很开心。”

安然:“我想小朋友一定很激动,因为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又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所以他们一定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寻找春天。”

李怡航:“我认为他们会很疯狂。”(我很差异问他为什么)

“我从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这几个词体会出他们一定很疯狂。”

师:“你理解真独特!小朋友们去找春天了,他们开心,激动,他们也疯狂,你们能在朗读中把孩子们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张臣乐站起来读。

    琦琦点评:“如果他读的时候再多点感情,我就能感觉到春天来到了。”

师:“你认为他感情不够,那你来试试。”

琦琦读。小朋友都给她鼓掌。

    师:“琦琦读得真好,听着她的朗读我的头脑呀好像看到了一副美丽的春天的图画。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看到了什么?”

王雅思:“我看到了春天到了,百花盛开,柳树长出了嫩芽。”

淼淼“春天来了,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尧尧:“我看到了天空中高高飘扬的风筝。”



(片断二:)读第3自然段,孩子质疑。

新转来的柯夏仪站起来问:“小姑娘?”

师:“你是想问?”

柯夏仪:“小姑娘是什么意思?”

她的小同桌黄晨怡:“我知道她是想问课文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害羞的小姑娘?”

师问柯夏仪:“你是这个意思吗?”

她点头。师:“那你认为这两个问题哪个更有价值?”

柯夏仪:“她说的那个。”

师:“对,我们在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提有价值的问题。”

黄晨怡:“老师,我还可以帮她来解答,因为春天很美丽,小姑娘也很美丽,所以小作者把春天比喻成小姑娘。”

陈华峰:“我认为春天刚刚到,小草才发芽,花也才开上点点,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所以把它比喻成害羞的小姑娘。”

师:“你理解得真好。”

(片断三:)教师读课文最后一段,“孩子们找到了春天,通过我的朗读,你们能感受到他们现在的心情吗?”

黄晨怡:“我感到他们一定很快乐,因为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还可以观察小动物了。”

    淼淼:“我感觉小朋友们现在的心情一定是兴高采烈的,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美丽的春天。”

蔡若宣:“春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就像和我们捉迷藏一样,小朋友们努力地找它,终于找到了,所以我们一定很开心。”

师:“让我们再带着这种快乐、开心、兴高采烈的心情把课文读一遍吧。”

  (片断四:)师:小朋友们这几个孩子找到了春天,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春天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孩子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你眼中的春天在哪里呀?

    王雅思:春天来了,小燕子把春天带来了,春天来了,春风在花心里跳舞呢!

    郑心仪:春天来了,小朋友们把棉衣脱掉迎接春天的到来。

    安然:春天提着一桶绿色的油漆,把小草涂成一片绿油油的。

    罗凯鹏:春天来了,春天带着各种颜色的颜料,把草染绿了,把花染红了,把天染蓝了。

……





(新课改要求我们上课时不用固定教案,追求课堂生成,在这节上我深刻地理解了这个理念。作为上课者我们再好的设计也不如孩子们的独特体会,那么就让我们在课堂上将生成进行到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徜徉在春的世界里 ──《找春天》教学案例综述



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找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春天为主题的。

翻开课本,轻轻地读,发现这是一篇极美的文章,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着读着,我感觉到自己就是那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会有一种跃跃欲试、按捺不住的惊喜。我想,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更是要激励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

怎奈,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很迟。昨日,对面的山上居然还出现积雪。否则,和孩子们一起倘徉在春天的校园里,一边观赏,一边吟诵着“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该是何等的惬意啊。

沉思之后,我决定把《找春天》的教学分为两大块:第一,用好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孩子们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春的印象,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语言的美。第二、超越教材。开展一系列有关春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并在实践中积累、提高。

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一、在被激活的状态中踏上学习旅程

记得小时候听越剧《红楼梦》,林黛玉初到大观园时,园里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林姑娘来了!”“林姑娘来了!”“哎呀你们快来看呀,林姑娘来了!”……我听了,不由深受感染,眼前似乎浮现出那迎接的热闹场面。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灵机一动,何不用多媒体制作这样先声夺人的一个片断,渲染氛围呢?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进教室坐好。忽然,教室里弥漫着鸟叫声,流水声,小孩的欢呼声,还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只见孩子们睁大眼睛,转着小脑袋四处张望,连嘴巴都是半张着的。那激动的心情简直无以言表。

音乐渐小。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表达的欲望,小手如林,小眼放光。有的说,我听到了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有的说,我听到了泉水叮叮咚咚的声音;有的说,老师,这声音真好听,我觉得自己很激动耶;有的站起来说,我知道,春天来了,小孩子们去找春天了。

那我还等什么,快和他们一起去找春天吧!带着一颗颗被激活的心,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在童话般的情境中阅读感悟

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入手,我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害羞”的理解,引导学生抓住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

(教师播放课件:早春图)

师:你们发现春天这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哪儿了吗?

生1:在大地上,小草长出来了,花儿也开了。

生2:还有,树木发芽了。

生3:冰融化了,小溪在向前奔跑。

师:和她们打打招呼吧!

(课件演示那秀眉一般的小草,欣然眨着眼睛的野花……卡通、动态的画面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生1:嗨,小草你好!让我们握握手吧。

生2:小花你好!你真美丽。我们交个朋友吧!

生3:小溪小溪,你到哪里去啊?

生4:小树你好!你真精神。

师: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也很友好。看得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们。现在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课文,用我们的声音来描绘美丽的春天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展示)

师: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春天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捉迷藏,要我们去找她。

生2:我知道为什么说春天是害羞的小姑娘了。因为春天刚刚来到,还不明显。

生3:春天太美了,我喜欢春天。

生4:春天来了,大自然悄悄地改变,热闹起来了。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

三、在诗一般的意境中进行言语实践

为使学生能在读懂课文后形成独特体验,也使思维进一步发展,我引导他们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感受。

师(沉醉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早开的野花……”多生动的比喻啊!小朋友们也能学着说一说吗?

生(刚买了一个发夹):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那是春姑娘的发夹吧?

(多形象啊,孩子们自发地给予掌声。)

师:你真会联想,一点也不比作者差。

(受到鼓舞,其他孩子又蹦出了许多美丽的句子)

生1:小草短短的,那是春姑娘挺着的鼻梁吧?

生2:风儿轻轻地吹着,那是春姑娘的小手吧?

生3:小雨轻轻地下,那是春姑娘薄薄的纱衣吧?

师:多么诗意的想象,多么美丽的句子啊!其实我们还可以大胆想象,使我们的比喻更有创意,也可以把句子的形式改一改。

生1:迎春花是春姑娘心爱的小喇叭!

生2:你看,小燕子穿着晚礼服在天空中飞舞,那是春天的使者。

生3:长长的柳枝垂到河里,那是柳树姐姐在和小鱼做游戏呢。

师:老师真是佩服我们班的小诗人。春天已经不知不觉走进我们的心中。作者眼里的春天是害羞的,你们心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春天是彩色的。你看,桃花是粉红色的,梨花是白色的,迎春花是黄色的,茶花是红色的,还有小草小树是绿色的。

师:你眼里的春天真是丰富多彩。

生:读了课文,我觉得春天有时很害羞,有时很活泼。因为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师:说得真棒,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生:我觉得春天是个美丽的姑娘,穿着花衣裳和绿裙子,走路婀娜多姿。

(众生在笑)

师:多么有诗意的句子啊,你真会比喻。

生:我可以朗读自己写的小诗吗?

师(惊喜地):当然可以。

生:春天来了!她在刚睡醒的小草里,在穿着新衣的小树里,她在已经变暖的江水里,在和煦的春风里……”

生:春天来了!她在柳枝上荡,在田野里长,在小树上摇,在小燕子嘴里叫……

学生兴趣盎然地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汇聚成一首首小诗,有声有色地念着,班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沉浸在浓浓诗意中。

我让学生把这些句子写下来,张贴在“小荷尖尖”园地里,他们有着说不出的得意。

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

再看看我们在课外开展的寻春系列活动吧。

1.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脱口而出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莺歌燕舞……

2.阅读描写春天的文章。有《春的消息》《春在路上》……除了指定篇目,孩子们还自主阅读了不少。

3.找春天的脚印,并作记载。于是,便有了“今天,我发现田径场中间的草坪上,尖尖的小草长出来了,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绿豆”“今天,学校里的玉兰花开了,像一盏盏壁灯。真奇怪,玉兰花是先开花再长叶的”这些有着真实印迹的语句。

4.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景色。

5.感受生活。于是,天气好时,有人会说“春暖花开”。下雨了,有人会说“春风化雨”。气温突降,又会有人说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一阵又一阵的寻春热,一股又一股春的气息。孩子们热情不减,似乎也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词“春华秋实”。

教学反思  春的回响

教学《找春天》,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时的成功感,学习成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反思教学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收获: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兴趣的诱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致力追求的新理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需要老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新奇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由于气候的关系,我没能事先带着学生去观察春天,但我利用多媒体为他们模拟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境地,使他们兴趣盎然,为接下来的学习调好了情感基调。“找找春姑娘藏在哪儿”“和它们打打招呼”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参与的兴趣。

二、营造宽松的氛围,平等对话,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本案例中,无不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在潜心会文后,谈及对春天的感受时,更是折射出多元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灵性飞扬。正因为教师创没了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处处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三、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融合课内课外,把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的指引下,我引导学生课内吟春颂春,课外寻春赏春,多次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以致生活走进了语文,语文走向了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草》的课堂教学纪实

师:同学们,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草》背给妈妈听?(生纷纷举手,师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好,现在我当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到家里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了。

师:谁愿意回到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个“白”字,我先背给你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 )现在我当奶奶。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你要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

生: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不写,干什么写草哇?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可是第二年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就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

师:后两句我听懂了,我孙女真棒!

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笑过之后是无尽的思考。简单的一节课里,老师一会儿当妈妈,一会儿当哥哥,一会儿当奶奶,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教者轻松,学者愉快。是什么让呆板的古诗教学变得如此生动活泼了呢?我想:

第一,这则片断中老师的角色是不固定的,他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又成为奶奶,而这些角色的变化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调整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第二,教师充当的三种角色没有予以定型化。奶奶应该是白发老妇,妈妈是中年人,哥哥是青少年,老师并没有从服饰等方面扮演他们的形象,而只是略略调整体态,模拟三种人物的身份以配合课堂教学。

第三,老师的这种模拟如果脱离了课堂教学,脱离了语言的讲解,谁也不会认为它是奶奶、妈妈、哥哥。因此,老师很好地运用了他的体态语言,将这一堂课上的惟妙惟肖。

    首先说它适应了学生好动、喜欢表现的心理,以自己身份的变换让学生自我表现,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另外,独特的形式、新鲜的模拟,充满了情趣,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自然事半功倍、有益身心健康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百看不厌--于永正老师《草》
生: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生:到了冬天,小草叶子黄了,耷拉脑袋了。

师:(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多聪明!

生:草春天夏天长得茂盛,到了秋天和冬天,就枯黄了。

师:小朋友这么聪明,我想一定知道枯和荣是什么意思了。(学生纷纷举手)不过,我不想让你们说。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来,看看“枯”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

(一位小朋友把“荣”写在夏天草的下面, 把“枯”写在冬天草的下面。众赞叹。)

师:写对了!请你说说“枯、荣”的意思。

生:“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黄了,干了的意思。

师:“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众赞叹)

[评:利用图画来让学生解释“枯”和“荣”的含义,这样便把含义深奥的“枯”和“荣”,变得浅显易懂了。]

师:再看“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齐声)就是烧不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边说边将“草原图”上的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说着又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学生看图疑思。)

生:大火有烧不到的地方。

生:河边上的草烧不完。(笑声)

师:白居易说的“烧不尽”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没烧完?联系下一句想一想。

[这一句点拨得好。]

生: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评:学生很能动脑筋,说虽然烧着了地上的草,但草根没有烧着,这是老师循循善诱的结果。这叫“会教”。]

师:对呀!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说完画了下面的图。)师:学到这儿,我想,小朋友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许多小朋友举手)谁能到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

[评:教师教学第四句“春风吹又生”,教学时是利用图画让学生自己画“春风吹又生”的情况,这是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设计。]

(小朋友看图思考。于老师请一位举手最高的小朋友到黑板上画。这位小朋友用绿粉笔在地平面上画上了草叶,如下图。)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指着图)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

师:意思你理解了。不过,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能一下子长那么高。(众笑)

师:请你来改一改,好吗?

(该生将草叶擦掉,改为草芽.)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发芽了。

师:改得有道理。

生:于老师,还有一样东西没画上去。

师: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能!(他走到黑板前,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上了几条斜线。)

师:噢,这就是风!(众笑)可是风看不见呀!想一想,怎样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评:这就叫循循善诱。]

(该生把线条和草擦掉,又改为下面的样子。)

(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并为之鼓掌。)

[评:这位小朋友真聪明,风是看不见的,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这就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是位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从你的画中,我看出了,春风是从这刮向那边的,而且风很轻很轻,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草的脑袋。现在请小朋友跟于老师朗读这首诗。(于老师抑扬顿挫、有感情地领读全诗。)小朋友,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生:小草不怕烧,很勇敢。

生:小草像刘胡兰一样坚强。

师:(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顺手将“顽”写在“强”前边,并在“顽”上加上拼音wán。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请小朋友朗读这首诗,看谁能背诵出来。

[评:对小草生命力的评价,其实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巧妙结合。]

(学生认真朗读,老师指名背诵。)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评:最后教师和学生扮演角色背诵这篇古诗,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教学过程推向了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于老师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把检查跟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众笑)

[评:教师带着风趣的口吻,表扬这位学生,给这位学生极大的鼓励。]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评:教师故意把作者白居易说成是李白,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

师:反

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评:教师故意把诗句背得结结巴巴,让学生背出来,这又是一种检查和鼓励方式。]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哇?

[评:教师故意反问,那么多花不写,干嘛写草哇?学生回答,因为草很顽强,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生:(一楞)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摹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评:教师故意把“枯荣”说成“窟窿”,两个词音相近,义不同,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辨间能力,一方面又丰富了学生词汇。]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评:教师故意说,“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这以又一次进行了今昔对比的思想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草》教学实录

班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二年级(1)班

评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李伯棠



师:上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学过三首古诗。一首是《锄禾》,一首是《鹅》,一首是《画》。还记得吗?谁能把三首诗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小朋友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闪再来学一首。

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闪再来学一首。

[评:教师用亲切、鼓励的口吻,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出示小黑板)

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领读题目和作者。)这首诗有3

个生字,大家看拼音,读一读。(学生拼读生字,师指名读,领读了读得不准确的“尽”字。)生字都读准音了。请小朋友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哪些地方看不懂。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这首诗是写草的,我是从题上看出来的。

师:你很聪明。读文章,首先要好好读题目;有些文章,一看题目就能看出是写什么的。——哪儿看不懂?

[评:审题,是教学新课的重要一环。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通过审题,可以窥见文章主要写什么。]

生:“离离”我不懂。

生:“原上”我不懂。

生:“一岁一枯荣”我不懂。

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不懂。

师:干脆一句话:都不懂!(笑声)没关系,于老师帮助你们读懂。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

[评: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提出疑难之词和句子,然后在讲读课文里分散地结合上下文一一予以解释,这是十分高明的教法,因为这样教,不仅可以分散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上下文中自己得到正确的解释。]

生:原因。

生:原来。

生:高原。

生:校原。

师:“校园”的“园”不是空虚“原”,以后老师告诉你。

生:草原。

生:原子弹。

生:原始人。

[评:先解释“原”字。教师巧妙地先让学生用“原”组词,然后在这些词汇中找上正确的解释。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学生思维,而且对“原”字在本文中的理解更深刻了。]

师: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指着刚刚板书在黑板上的上述词语)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的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

生:草原!

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

(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

[评:老师再用图画的形式解释“离离”,使得教学更具形象性了。]

师: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评:这不是看图说话吗?这不是语言训练吗?老师要有训练意识。]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评:学生看了老师的图以后,很快就领悟了,说明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是不可少的。]

师:说得完全正确!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谁能看着图,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一眼望不一边。

[评:教师很有训练意识。在学生懂得了“离离”的含义后,要求学生把“离离”结合上下文说得具体一些,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就把读和说结合起来了。]

师:很好!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生:我今年8岁了。

生:我奶奶今年80岁了,还能做饭。

师:不简单!祝她健康长寿!

生:祝老师岁岁平安!(掌声)

生:祖国万岁!

[评:这样教学,显得极为风趣,表现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的融洽。]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句子中都有“岁”字。这一个小朋友说,他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他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

生:(齐声)8年了!

师:8岁是8年,1岁呢?

生:(齐声)1岁就是一年!

[评:“岁”字的教学设计极为高明,融理解、训练于一体。]

师:1岁就是一年,这不懂了吗?哎,一年有几个季节呀?

生: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师: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

师:这是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怎么样?谁能看图说一说?

生: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生: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生: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

[评:这又是一次观察、说话训练。]

师:说得太漂亮了!夏天呢?(老师又画了一棵长得茂盛的草。)

生:夏天到了,天气很热,雨水很 多,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怎么样了呢?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老叶发黄的草。)

生: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慢慢变黄了。

师:“慢慢”一词用得好,小草变黄有个过程。冬天呢(接着又画了一棵枯黄的草。)

[评:教师用图画画出了“草”在一年四季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形象鲜明地描绘了一“一岁一枯荣”的情境,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06: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堂教学实录汇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初探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如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给学生,“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如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不讲或少讲,又怕煮“夹生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填鸭”,又能把“饭”煮熟呢下面这位教师的古诗教法给了我们很好启发。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 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评:这位老师的古诗教学方法新颖,根据学生对诗的理解来作画,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能力、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学生架设了从直观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4: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