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2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A.招(pìn)    B.   (cǎn)无人道 C.消除   (bì)端 D.欲盖   (mí)彰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它也会扑过去捉。

B.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民族气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C.禽流感时期,有不记其数的家禽被宰杀,为了大局,养殖户们没有丝毫的怨言。

D.奥佛士坐在森林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俯首贴耳地伏在他面前。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教师节那天,全校师生汇聚一堂,谈笑风生,        ,场面很是热闹。

②这次征文,在主题和文体上       ,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生的积极性。

③新建的烈士陵园,依山傍水,主碑两侧各有一条环山小路伸向远处,造型        。

A.无拘无束   不拘一格    别具一格   B.不拘一格   无拘无束    别具一格

C.不拘一格   无拘无束    独辟蹊径   D.无拘无束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二、(4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3分)

①六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住。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无职业,平时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如塑料篮子瓷钵子什么的。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奉一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也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女人有如瀑的长发,她喜欢梳理得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颀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款款有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②一段时期,小街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女人。男人们的话语里带了欣赏,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不简单。女人们的言语里却带了怨怼,说一个摆地摊的,还穿什么旗袍!隔天,却一个一个跑到裁缝店里去,做一身旗袍来穿。

③那女人不介意人们的议论,照旧盘发,穿旗袍,优雅地守着她的地摊,周身散发出明亮的色彩。这样的明亮,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她的摊子前去转转。男人们爱跟她闲聊两句,女人们更喜欢跟她讨论她的旗袍、发型。临了,都会买一两件小商品。

④几年后,女人攒了钱,贷了一部分款,买了一辆中巴车跑短途。她把男人送去考了驾照,做了自家中巴车的司机。她则随着车子来回跑,热情地招徕顾客。在来来去去的风尘之中,她照例是盘了发,穿着旗袍,清清丽丽的一个人。她的车也跟别家的车不同,车里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湖蓝色的坐垫,淡紫色的帘,给人的感觉就是雅。所以小镇人外出,都喜欢乘她的车。

⑤她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却不料,竟很意外地出了一起车祸。所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还搭上一辆车和十几万的债务。她的腿部也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小镇人都说,这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下子倒下去是爬不起来的了。可是半年后,她却在街头出现了,干着从前的老本行——摆地摊儿。她照旧盘发,穿旗袍。腿部虽落下小残疾,但却不妨碍她把脊背挺得笔直,也不妨碍她脸上挂上明亮的笑容。

⑥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摘自《读者》2005年第8期)

4.本文第一段的文字与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一样,都包含着许多的“矛盾”。试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中最突出的“矛盾”,并简要比较两篇文章的作者在似乎矛盾的描写内容中,对人物褒贬态度的不同。(4分)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事物因欣赏角度不同而显出不同特点。试从两个角度对第二段划线句子的进行赏析。(4分)

6.第一段中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阅读二至五段,说说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表现主人公“活得从容而优雅”的?(5分)

7.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8.读完这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 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22分)

①2004年12月26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各国15万多人的死亡。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求援工作的展开,这次灾难的死伤人数还会上升,财物受损还会扩大。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

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细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亚、南亚沿海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大灾难背后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大灾难年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

④人类生活、工业生产所使用的石油及其他燃料和能源排放到大气和自然中的结果是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结果是使海平面升高。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新的报告指出,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到2100年,海平面还要上涨9-88厘米。

⑤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必然使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从沿居民的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到农田、工厂企业,从本地居民到旅游者,无一不受到危害。更为可怕的是,海平面升高的危害不只是地震海啸,而是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同样,这种家园和栖息地被淹没的危险还直逼有1700万人口的孟加拉国,那里的居民只生活在高出海平面约一米的陆地。即使海水还不至于淹没那里人们的家园,但逐渐升高的海平面也必然污染他们的淡水系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威胁。

⑥那么,谁应为这次的自然恐怖主义负责?消耗了全球最多能源的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世界第一,为全球排放总量的1/4,但是,却死活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会束缚美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美国经济竞争力。由此可见,人类既是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帮凶,又在不同的经济实力下遭受不等量的损害与生命和健康损失,同时还要不平等地为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后果付出不同的买单费。

⑦如果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为自己所居住的这块栖息地负起责任,在面对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恐怖主义时,人类才有能力应对它,当然最好的结局是人类减少自己的助纣为虐行为,避免“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出现。  (摘自2005年3月28日《语文报》)

9.第三段说“人类对这次大灾难所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简要概括“大灾难”和 “助纣为虐”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10.第四段划线的句子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1. “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一句为什么不能去掉?(4分)

12.阅读第五段,说说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哪些危害?(4分)

13.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6分)



三、(10分)

14.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刘禹锡《陋室铭》

(5)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6)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 曹操《观沧海》

(8)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     。 北朝民歌《木兰诗》

15.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天净沙  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2)《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     ,     。

  

四、(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援疑质理      (2)略无慕艳意     (3)无冻馁之患矣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县官日有禀稍之供。

18.用原文填空。(4分)

(1)与文章第一段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2)当年“我”能够忍受“冻馁之患”的原因是:                   。

19.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第二段加线句子的理解。(4分)



第??卷(共66分)

五、(11分)

20.阅读下列一则消息,写出你的两点发现。(6分)

本报讯 《合肥市中小学礼仪常规》昨天正式出台。该礼仪常规是在1998年制订的《合肥市中小学礼仪手册》基础上修订的。对于中学生,新增了“健康上网,使用文明网络语言”,并把“经常主动地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一项改为“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尤为明显的是,“礼仪手册”中带“不”的语句达几十处,而“礼仪常规”没有出现一出“不怎么样”、“不要”等语句更易让青少年接受。(记者蒋勇) (《合肥晚报》  2005.4.16)

21.下面一段文字,阐述不够充分、完整。请按照要求补写或插入有关内容。(5分)

   ①   。 ② 古人读书之道,  ③  张溥读书,不但字斟句酌,还要手录七遍,对于经典文献,他终能解其本质,得其精髓。  ④  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也说,他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⑤   今人读书往往不求甚解,浮于其表,结果即使是“读破万卷书”,涉猎无限广,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知半解的半瓶醋而已。 ⑥  总之,无论古今,读书切不可停于表面,  ⑦   。

(1)在文中①处的横线上补写出中心论点。(不超过6个字)(2分)

(2)将下列三句话分别插入文中恰当的地方。(只填序号)(3分)

a.能深钻细研者,实属凤毛麟角。   b.讲究深钻细研,融会贯通。

c.深刻理解文意,读书才会有所得。



四、(55分)

22.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麻烦和问题,如果一味钻牛角尖,往往会走进死胡同,付出很大代价而又一无所获;如果退一步,换个角度,调个位置,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请以“换个角度想问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 A.聘B.惨C.弊D.弥 2. B  3.A

二、[一](23分)4.要点;最特出的矛盾:家境不好,但活得优雅而从容。作者态度:贬斥、批判孔乙己;褒扬、赞赏穿旗袍的女人。5.示例:运用对比手法,男人的欣赏,女人的嫉妒和羡慕。成功地刻画了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心理;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穿旗袍的女人的与众不同。6.要点:穿旗袍;不介意别人的议论;随着车奔波,却依旧清清丽丽,将车收拾得整洁雅致;遭遇车祸后挺直脊背,面带笑容。7.要点:乐观、热情、自信、坚强(说明:有三点即为全对,得2分;恰当的分析得2分)。8.示例:人生难免身处困境,重要的是不能失去信心,要有乐观的态度(观点3分,联系实际2分,表达1分)。

[二](22分)9.苏门答腊岛附近海湾发生强烈地震与海啸造成15万人伤亡。  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使全球变暖,导致海湾生态脆弱,沿岸抗灾防灾能力减弱。

10.列数据。具体说明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严重程度。11.不能去掉,因为它表明了后面结论得出的前提,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确。

12.①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②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③逐渐升高的海平面必然污染海平面以上的淡水系统,威胁人们的生存。

13.示例:我同意,因为随着人类兑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必将超出人们的抵御能力,最终将招致毁灭性的后果,所以说“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回答不同意也可,但需说明理由)。

三、(10分)14.(1)谁家新燕啄春泥。(2)蓬莱文章建安骨。(3)有暗香盈袖。(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何事长向别时圆。(6)为有源头活水来。(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8)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15分)16.(1)引、提出(2)欣羡(3)饥饿17. (1)我学习的勤奋与艰苦大概就像这个样子。(2)朝廷每天都有米粮供应。18. (1)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9.提示:划线句子告诉我们:学业的精深与道德的成就不是天资决定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努力得到的。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晚年终成大气;仲永天资聪颖,而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勤奋努力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作用。

五、(11分)20. 示例:(1)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礼仪又有了新的内涵;(2)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平等地对待孩子。21.(1)读书务求甚解  (2)a⑥  b③  c⑦  

四、(55分)22.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语文积累(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②针对美商务部对我彩电反倾销案所做的决定,我彩电企业表示将继续据理力争。



B.①绿色开花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许多根毛。



②数千名海外同胞参加了黄帝陵公祭仪式,表达华夏同胞情系故土的感情。



C.①其中小部分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② 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D.①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② 恐怖分子平时龟缩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只是偶尔才出来与反恐部队周旋几下。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人类对于气候是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恻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B.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C.哥白尼推翻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晨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从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缪的宇宙观。



D.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胀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      、雄浑而又     的画卷,展限在世人面前。(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②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加牟尼偏偏要       。



③一旦产生小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      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A.绚丽多彩 气势磅礴寻根究底 锲而不舍  B.绚丽多彩气势磅礴 寻章摘句 寻根究底



C.气势磅礴 绚丽多彩寻根究底 锲而不舍  D.气势磅礴  绚丽多彩 锲而不舍 寻根究底  



4.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    )(    )(    )(    )(2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5.文学名著题。(2分)



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               ;



保尔一生的转折点是                     。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 鱼我所欲也》



(3)已知泉路近,      。 夏完淳《别云间》



(4)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6)月下飞天镜,     。 李白《渡荆门送别》



(7)一封朝奏九重天,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如何看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有句精辟的论述,他说:          ,          。



(2)《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                。



二、(55分)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石榴   郭沫若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柔媚),清新而不柔媚(枯瘠),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8.文章第2-6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石榴的特征?(4分)



9.你是怎样理解“夏季的心脏”的?(4分)



10.第2段中的加点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4分)



11.品读文中画线部分的优美之处,说说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4分)



12.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4分)



(1)浪花                    (2)信鸽







[二](20分)人体的色彩科学



(1)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            。



(2)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3)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4)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体的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          。



(5)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13.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                 的特性。(2分)



14.联系上下文,给第(1)(4)段空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15.第3段中加线的前后两个分句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



16.第4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直接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17.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的水平,你认为比赛场地的地毯应是什么颜色的?杠铃应是什么颜色?这有什么好处?(6分)



                      [三](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舍生而取义     (2)由是则生       (3)可以辟患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0.用原文填空。(4分)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因为:                 



(2)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21. 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







第  卷(共66分)五、(11分)



21. 一家科研机构对某地区居民的人均寿命做了细致的调查,右表是调查结论的一部分。请用一句话说明该图表所反映出的最突出的信息。(3分)







22.一日某同学路过一餐馆,见该餐馆门前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该同学随即给餐馆负责人建议,将这两句话改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也告诉大家。”如果你是餐馆的负责人,你会采纳这位同学的建议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23.下面一段文字,缺少中心论点,阐述的内容也不够充分、完整。请按照要求补写或插入有关内容。(8分))



  a  。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  b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盖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盖因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权、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昇、祖冲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  c  。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1)在a处为这一段文字写一个简洁的观点。



(2)在b处写一个过渡的句子,使上下文能够自然的衔接。



(3)在c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和上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四、(55分)24.品味下面一首小诗,以“攀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世界,充满七色阳光/人生,充满美好向往/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上/每一步都弹奏着苦与乐的乐章。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答题卷)

题号




总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卷共4页。你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此卷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得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

3.请按照“试题卷”依次填写答题内容,不要漏答内容。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密封装订成册。



得分
评卷人


  

一、(20分)1.(    )(2分)2.(    )(2分)3.(    )(2分)

4.(    )(    )(    )(    )(2分)

5.(2分)                   ;                     。

6.(6分)(1)             。 (2)                     。

(3)                。 (4)                。

(5)                 。 (6)                 。

(7)               。(8)                   。

7.(4分)(1)                 ,                  。

(2)                  ,                  。

得分
评卷人


  

二、(55分)[一](20分)

8.(4分)                                                                     

9.(4分)                                                                     

10.(4分)                                                                    

                                                                               11.(4分)                                                                                                                                                   12.(4分)(1)                                                              

(2)                                                              

[二](20分)

13.(2分)                           。

14.(4分)第(1)段                                                            

第(4)段                                                            

15.(4分)                                                                  

                                                                              

16.(4分)                                                                  

                                                                              

17.(6分)                                                                  

                                                                                                   [三](15分)

18.(3分)(1)           (2)          (3)           

19.(4分)(1)                                                                 

(2)                                                                 

20.(4分)(1)                                      

(2)                                      

21.(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15分)

21.(3分)                                                                     

                                                                              

22.(4分)                                                                  

                                                                               23.(8分)(1)                                                   

(2)                                                   

(3)                                                   

得分
评卷人


  

四、(55分)24.题目:                        





                        

参考答案:



一、(20分)1.B  2.C  3.C  4.D、A、C、B  5.大闹天宫 朱赫来被捕并拯救  6.(1)不求闻达于诸侯。(2)舍生而取义者也。(3)欲别故乡难。(4)欲济无舟楫。(5)人比黄花瘦。(6)云生结海楼。(7)夕贬潮州路八千。(8)潭影空人心。7.(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55分)[一](20分)8.分别从石榴的枝干和叶片、石榴花和石榴果几个方面来描写的。9.石榴花以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成为夏天的中心。10.不能,“奇崛”和“枯瘠”,“清新”和“柔媚”都是意思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这样使用,是在比较中突出石榴的特点。如果换了则形成了对比,特征的表现就没有原先准确。11.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石榴的淘气和可爱;在拟人中突出了石榴果实的特征,形象生动;通过设问和反问的句式,表现石榴独特的果实,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大意正确即可)12.略。



[二](20分)13.有“重量”有“味道”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情绪。14.(1)用红纸包封的盒子重一些。(2)下降。15.不能,因为前半句承接上句,后半句引起下句,互换后会使前后文衔接不顺畅。16.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直接说明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厌恶的颜色。17.地毯为红色,因为它可以振奋提神,促使运动员进入兴奋状态;杠铃宜为白色,因为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很轻,有利于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发挥更好的水平。



[三](15分)18. (1)表示并列(2)通过这种途径(3)通“避”,躲避。19. (1)想得到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2)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命的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呢?20.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舍生而取义者也  21.联系本文的要旨简要分析,泛泛而谈最多得2分。



三、(15分)21.在被调查的几种职业中,科技人员的人均寿命最低。22.“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显得不够自信,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分把握。稍作改动后,显得自信多了。23.(1)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2)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3)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每处2分,特别优秀,可以得3分,但本小题最高得8分)



四、(55分)24.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②一事不如意,首先不是检讨自己,而是一味地埋怨和责怪,这不是正确的态度。

B.①帝国主义的恐吓,国内反动势力的阴谋,都没有动摇我们的信念。

②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C.①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

②地壳的厚度因大陆和海底而不同,从35公里到6公里不等。

D.①那一年,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

②为了节约开支,公司决定加大对招待费用、人员的差旅费用的控制力度。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那是百老汇路一个厨窗里的、德拉渴望了好久的东西。

B.假使默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C.闻一多拍按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曲服。

D.我们党中流抵柱、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五一长假,安徽黄山又迎来了一个旅游高峰。迎客松下,      ,好一派盛世风光。

②礼堂内,数千名天文爱好者      ,静心聆听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天文专家的精彩讲座。

③春天是流脑高发季节,人们在经历“非典”和禽流感后,对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视起来。一时间,前往市疾病防控中心咨询的市民       。

A.摩肩接踵   人头攒动   络绎不绝   B.人头攒动   济济一堂   络绎不绝

C.人头攒动   络绎不绝   摩肩接踵   D.摩肩接踵   济济一堂   人头攒动

二、(45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永恒的坐标  余秋雨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行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的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千年一叹》)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4分)

5.文中画线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6.作者说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目的是什么?(4分)

7.文中“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实质是什么?(4分)

8.读完此文,你对我国积极申办奥运会,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有什么新的认识?(6分)

[二](23分)多一些宽容  郭安风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要紧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同自己性格、志趣不同的人。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支持。要把对同志的宽容与对错误的批评统一起来,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决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你说呢?     (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实验教材)

9.这篇短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4分)

10.文章提出要宽容他人必须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你认为“四互”中哪一点最难能可贵?为什么?“四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5分)

11.说说末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2.仿照画线的句子,以“恨”为话题,也写一组排比句。(4分)

13.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文章中的关键性的句子,对他们进行劝说。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50字左右)(6分)

三、(10分)

14.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 折戟沉沙铁未销,       。 杜牧《赤壁》

(2)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5)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6)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7)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8)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15.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 《出师表》中作者阐述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      。

(2)《论语》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    。

四、(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尝极东方     (2)恐其不章     (3)推王君之心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2)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8.用原文填空。(4分)

(1)表明作者勉学劝善目的的句子是:              

(2)“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照应了下文的:              

19.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

在旅游业盛行的今天,许多地方纷纷钻研地方志,以挖掘本地名人事迹,建造纪念馆来吸引游客,结果出现了一个名人有多个故乡或纪念馆的情况,真实性令人怀疑。甚至冒出一些名不见经传人物,缺少纪念意义,结果耗费巨资的纪念馆成了闲置的摆设。

第  卷(共66分) 五、(11分)

20、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写出你的发现。(4分)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在中小学开展编创、征集、推广、诵读新童谣和儿童诗歌活动,组织一批作家、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创作,抵制不良文化、粗口歌和不健康口袋书的影响,让符合青少年生活实际和积极向上的“绿色童谣”唱响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记者  蒋勇)(《合肥晚报  2005.4.16》

23.认真阅读图表,根据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话。(3分)






小         动机强度             大




上图是表明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是,                。

24.下面一段文字,阐述的内容不够充分、完整。请按照要求补写和插入有关的内容。(8分)

   ①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 ② 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 ③ 里面即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 ④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 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 ⑥ 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 ⑦ 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 ⑧ 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⑨ 总而言之, ⑩ 

  (1)在文中⑩处的横线上补写出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2)将下列三句话分别插入文中恰当的地方。(只填序号)(6分)

a.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 

b.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 

c.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

四、(55分)25.命题作文:①请给我一次机会;②故事发生在我们班级。

(1)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写作;(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答题卷)
题号





总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卷共4页。你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此卷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得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
3.请按照“试题卷”依次填写答题内容,不要漏答内容。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密封装订成册。
得分

评卷人





一、201.(
)(2分)2.(
)(2分)3.(
)(2分)

4 
    
           。(2分)

5.(2分)见贤思齐——(
)水落石出——(

6.(6分)(1)   
    
(2)  
     

(3)
   
    
(4)   
    

(5)  
      
(6)   
    

(7)    
   
(8)         

7.(4分)(1)  
    
  
    

(2) 
   

得分

评卷人





二、55
[一](20分)
8.(4分)



9.(4分)




10.(4分)



11.(4分)




12.(4分)





[
二](20分)

13.(4分)



14.(4分)




15.(4分)



16.(4分)



17.(4分)




[三](15
18. 3)(1

2

3

19.(4分)(1)

(2)

20.(4分)(1)


(2)

21.(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15




22、(4分)


23.(3


24(8分)(1)(2分)

  (2)(6分)a.
b
c

四、(55分)
25.题目:

得分

评卷人








参考答案:
一、20
1.D.2.C3.B. 6.(1)自将磨洗认前朝。(2)雪拥蓝关马不前。(3)举杯销愁愁更愁。(4)蜡炬成灰泪始干。(5)采菊东篱下。(6)潮平两岸阔。(7)征蓬出汉塞。(8)八百里分麾下炙。7.(1)亲贤臣,远小人。(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55分)[一](20分) 4.希腊文明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结合在一起,这是别的文明所不具有的。(或“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或“他们有有关人的完整理想”。)5.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两点,一点1分,共2分)这样写突出了圣地虽然年代久远,却仍给人一种威严和庄重;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沉思考(2分)(大意正确即可)。6.强调他们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集合在一起,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大意正确即可)。7.古希腊文明把健康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关注人的整体,追求人的双重健康;而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回答要两方面比较)(一个方面2分,共4分)8.观点正确但泛泛而谈,最多可得3分;围绕本文主题,从人类文明或中华文明的角度回答,可得满分。
[二](20分)9.论点是“多一些宽容”,(或“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10.第一、二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感受,不求惟一的答案。(3分)第三问:四者之间应该是逐层递进的关系,“互爱”的要求是最高的。(2分)11.补充论述宽容与无原则的迁就、善恶兼容等的区别,使论述更严密,结构更完整。12.略。13.略。

[三](15)16.(1)尽(2)显示(3)推想;17.(1)这个池子就是墨池的遗迹,莫非这是真的?(2)何况品德高尚庄重自持的人遗留下来的作风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又是多么深远啊! 18.(1)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2)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19.提示:宣扬古人事迹是为了勉励今人,纯粹以商业为目的,缺少史料根据的宣传是不可取的。
三、(15分)22、示例:(1)有关部门开始重视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2)急需建设一支儿童文学创作队伍。(切合新闻话题,观点正确,可得3分;表达1分)23.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大意正确可以得分)。24.(1)⑩处: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2)答:④――⑦――②
四、(55分)25.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语文积累(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    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   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    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选自《提醒,是一种特别的爱》)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溃赠  琥珀  辨别是非  自出新裁    B.涵养  振撼  锤炼  海枯石烂  

C.修葺  涌跃  穷奢极侈  燃料外泄    D.贯例  海鸥  蓑衣  全部勾销

3.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算式。(2分)

A.1/100   (百里挑一)     B.10002=100×100×100  (千方百计)

C.10000-0=10000          (        )

4.写出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          ________________

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6分)

(1)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二章》

(3)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4)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 郦道元《三峡》

(6)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

(7)飞来山上千寻塔,      。 王安石《登飞来峰》

(8)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后人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请你写出这个成语的源头句。

(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二、(55分)

[一](20分)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伽利略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此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欲夸夸其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甚为优柔寡断。
    从前有一人,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他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皆好听极了。一日晚间,他在家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十分悠扬,遂臆断为一只小鸟,出去捕之。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他惊诧不已,并在好奇心驱使下,送给牧童一头牛犊,换取了那支笛子。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他决定离家出走,意欲经历一些其他奇事。翌日,当他经过一幢茅舍时,听见里面响着一种乐音,为了弄清是支笛子还是只乌鸦,他信步而入。只见一少年,正用拿在右手的一根弓,拉着绷在左手持着的一只木匣子上的几条筋,同时指头在筋上移动着;根本不必吹气,那件乐器就发出了各种悦耳的声音。此时他有多么惊愕,凡是像他一样具有智慧和好奇心的人,都是可想而知的。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当他走进一座圣殿时,为了瞧瞧刚才是谁在奏乐,便往门后看去,发觉音响是在开门之际产生自门枢和铰链。另外一次,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酒店,以为能看到某人在用弓轻轻触动小提琴的弦,但看见的却是有个人正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使其发出清脆的响声。可当他后来观察到,黄蜂、蚊子与苍蝇不是像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而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嗡声时,与其说他的好奇心越发强烈了,毋宁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因为他的全部阅历俱不足以使他理解或相信:蟋蟀尽管不会飞,但却能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嗣后,当他以为除了上述发声方式之外,几乎已不可能另有它法时,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风琴、喇叭、笛子和弦乐器,种类繁多,直至那种含在嘴里、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而吹奏的铁簧片。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无论堵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蝉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颤动躯壳或其他什么部位。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其折断,欲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针刺透了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声音一道窒息。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
    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其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即便经验有时仍不足以弥补我们的无能。故此,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式形成。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天际的彗星,不了解其成因何在,更应予以谅解了。

7.选文着重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6分)

8.“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具体指哪两种?(4分)

9.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宽宥”和“谅解”两个词的?(4分)

10.曾经有一个人,用一大一小两个圆表示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的情况,圆外则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试看看下面的图形,请结合上文的论述,说说他得出了什么结论?(6分)                                   未



              未



  

      界              知            界                  知



              

世                              世



[二](20分)

梅花确实是不平凡的花,我赞美它!

    在寒风刺骨的严冬,我独自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只见一株梅花怒放着,它,开得那么奔放,开得那么坚决,那么痛快!它的枝,直挺挺地向外伸展,对抗着西北风。它的花饱满、奔放、朴素、不修饰,不渲染,却格外美丽!它是对着严寒庄严宣战的勇士。

    梅花虽然不及牡丹那么富丽,秋菊那样娇挺;虽然没有杨柳婆娑的姿态,没有龙爪槐那样屈曲盘旋的虬枝,却拥有桃花的颜色,菊花的性格,松竹的风姿;虽然没有玉兰那股清香,却洋溢着浓郁的战斗气息!它不仅蕴藏着诗情画意,被人誉为“冰雪遍天涯,红梅雪上花”,而且还有着一副凌寒傲骨。一阵西北风吹过,别的花枯的枯了,谢的谢了,花落花飞,再见它们的容颜,只有等待来年。但在这百花凋零的寒冬,梅花却先天下而春,热情奔放,不畏严寒,不折不挠,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这些,哪种花能相比?只有松竹才配和它媲美。

    梅花确实是不平凡的花,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寒风刺骨的严冬,不折不挠,仍旧开出鲜艳的花朵,和我国英勇的人民相像。我赞美梅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我国英勇的人民,尤其象征了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那种奋发图强,不怕困难,自力更生的精神和意志。

    梅花是不平凡的花,我高声赞美梅花!

11.简要概括上文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12.梅花的外部形态美和内在气质美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的写法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

14.“我”为什么赞美梅花?(用原文回答)(3分)

15.在这一段文字中,“梅花”作为“主角”出现,而“牡丹”、“秋菊”、“杨柳”和“龙爪槐”等都是作为“配角”形象。请你换个思维角度,从上面四种花木中任选一个作为抒写对象,模仿文中的写法,以“梅花”为比照对象,写出你的感受,(6分)

[三](15分)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更相枕以卧       (2)穷山之高      (3)游于是乎始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8.用原文填空。(4分)

(1)从侧面衬托西山高峻的句子是:                    

(2)与“觉而起,起而归”相照应的句子是:                    

19.“西山”只不过是一些丘陵,在文中却显得如此气势非凡,说说这样写的目的。(4分)



第  卷(共66分) 五、(11分)





小         动机强度             大










































0.9998




0.9996




1.0000




0℃    2     4     6     8    10        (℃ )






20.右面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写出相关的结论。(4分)

21. 在2003年电影金鸡奖颁奖晚会上,当获奖演员李丁上台领奖时,主持人要求他说几句话,李丁在台上向下面深深鞠了一躬,说了这样一句话:“感谢观众和评委对老朽的安慰和鼓励。”台下掌声雷动。从李丁的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什么?用简洁的句子概括出你的感受。(3分)

22.下面是同一作品的原稿和修改稿,请比较,逐句指出原句的不足或修改后的效果。(8分)

     原稿: 风刮得很紧,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的无力地在空中飞舞,②无目的地落下地来。③在墙脚已经砌好了一条白色的路,左右两边各有这样的一条,④好像给中间的泥泞的道路镶了两道宽边。

修改稿:风刮得很紧,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地在空中飞舞,②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③左右两边墙脚各有一条白色的路,④好像给中间满是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四、(55分)

24.好奇是对生命的回报,成长是对时光的回报,飞翔是对天空的回报,成才是对老师的回报……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答题卷)

题号





总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卷共4页。你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此卷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得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
3.请按照“试题卷”依次填写答题内容,不要漏答内容。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密封装订成册。

得分

评卷人





一、201.(2分)




2.(
)(2
3


44
(1) ____________
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6)(1)
 2

(3)    
   
(4)

5


(6) 
     

7    
  
(8)  
    

6.(4分)(1)

(2)


得分

评卷人





二、55[一]20
7.(6




8.(4分)

9.(4分)




10.(6分)





[二]20
11.3

12.(4分)




13. (4分) _______
___和______
____

14.(3分)

15.(6分)




[三]15
16.3)(1

2
3

17.(4分)(1)

(2)

18.(4分)(1)

(2)

19.(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15
20.(4分)




21.(3分)

22.(8分)









得分

评卷人





四、(55分)23.题目:




参考答案:
一、(20分)1.欣 晰 盏 缕 (2分,答对2个得1分。)2.D
3.A
4.万无一失。4.
示例:(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5.(1)出淤泥而不染。(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城春草木深。(4)东风无力百花残。(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而无车马喧。(7)闻说鸡鸣见日升。(8)江春入旧年。6.(1)《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55分)[一](20分)7.着重论述了“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作者是以“从前有一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8.鸟鸣声和牧童的笛子声。9.一是表明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不了解毫不足怪;二是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10.由此可见: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无知。(意思正确,句子通畅,可得满分)
[二](20分) 11.赞颂了梅花是不平凡的花(或梅花的不平凡)。12.⑴外形美:枝直挺挺地向外伸展,对抗着西北风。⑵内在美:凌寒傲骨、热情奔放、不畏严寒、不折不挠(或:花饱满、奔放、朴素、美丽)。13.欲扬先抑(有扬有抑);对比。14.因为它不但……精神和意志。15.略。
[三]15)16.(1)进而(2)尽(3)从此(时)17.(1)思想所到之处,梦里就出现同样情形。(2)萦回着青山,缭绕白云,外面与天相接,四面景色如一。18.(1)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2)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9.提示:作者因支持改革,不愿与官场小人为伍,身遭贬谪。写作本文时,他心情郁闷孤傲,只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恰遇西山,于是借景抒情。
三、(15分)20.水在0—4℃之间密度逐渐增大,4℃时密度最大,在4℃以上时, 密度逐渐减小。21.围绕感谢和自谦,言之成理即可。22①用“无力地”不简洁,属重复修饰。删去“无力地”,更为简洁。 ②“落下地来”与“棉絮一样”的雪花的姿态不很协调;改为“四处飘落”更为贴切和形象。③罗嗦、不简练。改后更为简洁。④不合常理:下雪天,泥泞路上只能是泥与雪的混合,不可能镶上宽白边。石板路中间部分的雪易化成水,而路两边的积雪不易融化。(每句2分,答案意思对即可。“原作不足”或“改后效果” 的分析,只要有一处答对即可给满分。)
四、55)23.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语文积累(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A.心胸狭(aì)    B.无边无(yín)     C.倔(jiàng)   挺立   D.地位显(hè)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派遣  辐射  杳无音汛  循环系统  B.妄肆  沸沸扬扬 附代说明  

C.诧异  蝉蜕  不屑置辩  变化之迷    D.贮畜  忧心忡忡  负职领导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

②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       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③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       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④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       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4.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出师表》——表:古代向帝王上书方事的一种文体。

B.《爱莲说》——说:没有一定的形式,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C.《陋室铭》——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陈涉世家》——世家:《史记》中诸侯的传记,按照诸候的世代编排。

5.在横线上填空:开卷有益。读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正如杜甫所说:“           ,           。”不过,阅读时要整体把握,不必支离破碎的分析,正如陶渊明所说:“           ,           。”要真正有用,还要多实践,正如陆游所说:“           ,           。”(3分)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5题)(5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曹操《观沧海》

(2)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4)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5)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6)一曲新词酒一杯,      。 晏殊《浣溪沙》

(7)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7.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1)写出两句关于“月下怀人”的古诗词名句。
(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45分)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记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有人说                    。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的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到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炊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找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鳞次栉比、日新月异)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做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已……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8.概括本文的思想感情。(4分)

9.在第一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2分)

10.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4分)

11.加点的“节节拔高”可以换成“鳞次栉比”或“日新月异”吗?为什么?(4分)。

12.也有人说,炊烟的消失,是一种进步。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6分)



[二](20分)单纯

单纯是灵魂中一种正直无私的品质。与真诚比起来,单纯显得更高尚、更纯洁。许多人真挚诚恳,但却不单纯。他们怕遭人误解,惟恐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他们时时关注自己,反躬自省,处处斟辞酌句、谨慎小心。待人接物他们总担心过头,又怕有所不足。这些人真心诚恳,却不单纯。他们难以同人坦然相处,别人对他们也小心拘谨。他们的弱点在于不坦率、不随意、不自然。而我们更宁愿同那些谈不上多么正直多么完美,但却没有虚情矫饰的人结交相处。这几乎已成为世人的一条准则,上帝似乎也以此为标准对人做出判断。上帝不希望我们如对镜整容一般,用太多的心思审视自身。

但是,只是注意他人而放弃自省也是一种盲目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只全神贯注于眼前事物以及个人的感官感受,这正是单纯的反面。下面是两类正好相反的事例:其一是无论效力同类还是上帝,都全身心地忘我投入;另一类是自以为含蓄聪颖,自我意识强烈,而一旦他得意自满的情绪受到外界干扰,就会魂不守舍,心烦意乱。因此,这是虚假的聪明,乍一看冠冕堂皇,实际上与单纯追求享乐的行为同样愚蠢。前者目光短浅,只陶醉于眼前的事物;后者却过分看重自身,陶醉于内心的占有。这两者都充满虚妄。相比起来,只注重内心的冥思独想比全神贯注于眼前事物更为有害,因为它貌似聪明实则愚蠢,而且,它常诱人误人歧途,自以为是,引一孔之见为至上光荣。它使我们受不自然情绪的支配,让我们陷入一种盲目的狂热,自认为体魄强健,实际已病入膏肓。

  单纯需要适度,我们自处其中既不过度激动,也不过分沉静。我们的灵魂不会因为过于注重外界事物而无暇做必要的内心自省,也不会时时注重自我,使一心维护个人形象的戒备之心扩张膨胀。要是我们的灵魂能挣脱羁绊,直视伸展的道路,不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权衡研究脚下的步伐上,或者对已逝的岁月频频回头,那我们就拥有了真正的单纯。(《中外期刊文萃》2004年23期)

1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眼里单纯的人应是怎样一种人。(4分)

14.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一孔之见                      (2)羁绊                     

15.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就是要个性张扬,而作者却反对“自我意识强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16.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不习乎?”,本文也指出“要做必要的内省”,在你成长道路上,你是怎样自省的?(6分)

[三](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一百许里       (2)猛浪若奔       (3)窥谷忘反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9.用原文填空。(4分)

(1)写出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文中含有哲理意味的句子是:                 

20.简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山之“奇”水之“异”的。(4分)

第  卷(共66分) 五、(11分)

21.在合肥市淮河路某居民生活区内,有一家小餐馆,它的广告语是:“某某餐馆——刺激你的味蕾!”你觉得这个广告语的效果好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22.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边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3分)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23.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8分)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在评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时说,②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成功,③标志着我国突破和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④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⑤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震国威的又一伟大成绩,⑥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

⑴第②句中        应改为          。

⑵第③句中        应改为          。

⑶第⑤句中        应改为          。

⑷第⑥句        的后面应补充词语          。

四、(55分)23.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考试,文化方面的、体能方面的,还有思想意识方面的……

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7: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