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在写作中,要从立意、选材、构思三方面入手,并从思维的批判性触发学生在文章立意上的逆向思维,强调反其意而用之,从思维的独创性触发学生在文章表达方式上的逆向思维,强调对材料进行超常组合。从感知的整体性触发学生在选材上的逆向思维,强调制胜于不起眼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立意  选材  构思

  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怎样指导学生写作,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时常会发问,怎样才能使作文不至于千篇一律,能够使文章更有新意些?大家也许知道,与常理相悖的东西往往能够引人注意,“反弹瑟瑟”的飞天和“倒骑毛驴”的张果老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反”和“倒”。这种与常理相悖的表现方式与逻辑上的逆向思维有相通之处,把这种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在写作中,可以收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表达效果。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逆向思维呢?

  一、立意上的逆向思维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了,可见主题的确立在一篇文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要新颖,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个便捷的途径就是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

  例如,对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原是个老题材,所谓“咏七夕”是也,李商隐、杜牧都歌咏过它,但秦观“咏七夕”却比他们高出一筹,成为千古绝唱,原因是作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二、选材上的逆向思维

  应当注意的是,选材上的逆向思维,这里的“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相反”,而是有“取旁人所不取或未取”之意。由此可见,选材上的逆向思维就是以独特的,鲜为人知的材料引起读者“新的感受”。

  作家王朔的作品之所以深入民心,就在于拥有新颖、生动的材料,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既有知识分子的寒酸、傲气又有知识分子胆小、心胸狭窄等不光彩的另一面,而个体户既有霸权的一面又有讲义气、大度的一面,人们读他的作品往往会被他作品中忠于现实的一面所折服。

  三、构思上的逆向思维

  构思即文章的组织和构造。如果说立意解决了文章言之有理的问题,选材解决了文章言之有据的问题。那么构思解决的则是文章言之有序的问题。如何使文章言之有序而又不落俗套?构思上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收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例子。又如古画《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都完美地表达出了新意,令人拍案叫绝。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能离开具体事物,根据抽象的命题进行推理和思考。因此逆向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小学生的心理极其复杂多变。不搭准他们心理变化的脉搏,即便是最可行的方法,最佳的终南捷径也是无济于事的。那么,如何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进行有效的逆向思维训练呢?

  一、从思维的批判性触发学生在文章立意上的逆向思维,强调反其意而用之。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教师、家长甚至是书本的意见。对一切都抱着批判的态度。对于这一利弊参半的心理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如能创设一种情境,找准一个触发点,让学生从多方思考,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适当进行点拔,充分发挥思维批判性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写作并不一定要按常规思路来定写。这就与他们的个性合拍了。于是他们就象找到了知音,话匣一下就打开了。怕写、厌写的心理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不仅能使一篇文章的写作获得成功,还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把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提到课堂上来,在使学生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内容之后,不妨告诉学生,根据思维定势,人们总是一味地批判南郭先生,你们觉得这样是否合理。思维的批判性决定了学生固然要对这批判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合理呢?请讲出理由。”好胜心理激发了他们思维的活跃性,答案多起来了。“南郭先生也有长处,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这就说明他是个敢于发现自己缺点的人。”“滥竽充数不是南郭先生的错,而是这一制度的错。如果不齐秦,就不会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发现了别人错误而不予指出的人最应受批判。南郭先生的同伴应最早了解他的技艺,但他们从未好言规劝过南郭先生,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人最值得批判……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思维批判性出发强调在立意上反其意而用之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一篇篇精彩纷呈、见解独到的读后感也就出现了。

  二、从思维的独创性触发学生在文章表达方式上的逆向思维,强调对材料进行超常组合。

  小学生的最大优点在于他们不甘于墨守陈规,具有独创性,敢于独树一帜,大胆创新。但由于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他们不可能象鲁迅先生那样目光犀利到地攫取“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材料,用沉雄老练的笔法酣畅淋漓的描述。对中学生来说,表达方式上的逆向思维就是以独特的,超常的材料给人以“新”的感受。

  例如“好马要吃回头草”。人生过程是逐步完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允许人们有错漏,错漏很多是可以弥补或必须弥补的,那些高傲地扬着头,对过去的失败不屑一顾的人,他们恐怕还是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同样的跟斗的,放下虚荣的架子,经常来吃一吃“回头草”的人,他们在前面的人生道理上要会避免更多的错误,减少缺憾的出现,人生要完美,须提倡吃“回头草”。

  再如“赞邯郸学步”。邯郸学步者没有学到理想的步法,又忘记了原来的步法,只好爬回燕国,成了千古笑料。这笑料实际上是一具面纱,有很多人不愿也不敢向别人学习,于是对“邯郸学步”加以嘲讽,这嘲讽就成了为自己开脱的面纱,而且是温情脉脉的,这些人没有胆量更没有胸襟,所以就只能永远守着自家的一点香火发呆。如果总是害怕忘了自己原来的走法,又怎能学到新的走法呢?矫枉却不敢过正,甚至害怕过正,那是一种扼杀新意的思维方式,是地地道道的蜗牛哲学。夜郎自大使中国落后,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学会了用刀*而忘记了使筷子,学会了开小汽车而忘记了推独轮车,学会了人家的电脑而不会舞弄自己的算盘,要有邯郸学步的精神和勇气,不要再为丑陋的面容上披着粉色。

  三、从感知的整体性触发学生在选材上的逆向思维,强调制胜于不起眼之处。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小学生的感知发展已逐渐达到成人水平。到12岁前后,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特强。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特长。注重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在写文章时,取旁人之不取,制胜于别人不起眼之处。把思维伸入了不起眼处。论点独僻蹊径,收到了令人心折骨惊的奇效。

  例如“示弱也是一种美丽”。绕山而流的溪水之所以美,是因为它那与刀削壁立的山崖相映成趣的清流百转、柔情涓涓:一茎纤纤的弱质的花草之所以美,是因为它那弱不禁风、远离喧嚣,独处一隅的脉脉幽情;初涉人生少女之所以美,是因为她在严酷的、并不那么美好如意的生活面前所表现出的令人担忧的天真无邪和乐观快活。是因为她毫无自卫能力与防范之心的柔弱和小鸟依人般的缠绵多情。莎翁不也说过一句“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吗?真正的豪杰绝不是一味地逞强,而是善于恰到好处地示弱。“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因为“只是未到伤心处”,人应有柔弱的一面,又应有坚韧不折的爱、斯文、娇羞和缠绵,才是有层次的人,才是趋于完美的人。

  当然,逆向立意有其局限性,并非所有的立意都能逆向。逆向思维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对写作中的“新”、“深”、“实”原则真正领会与运用,而不是要他们无视常理与规律去故意“顶牛”、“唱对台戏”。因此,在练习的时候应该把它同无原则的“标新立异”区别开来,这是需要强调的。

  逆向立意应在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我们提倡立意的新颖,而新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立意的正确与否,往往与思想认识,看问题的角度有关,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由果到因、由后到前、由反作用到作用反顺向思考,才能达到深化和思维的灵活。离开实际的逆向立意是空中楼阁,是胡言乱语,逆向立意不仅是艺术,也应讲究科学,切莫随意逆向,另外,逆向立意的文章应同定向立意的文章加以对照,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进步,不要孤军作战,相信逆向立意一法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了指导学生写作的最佳突破口,有目的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厌写”和“怕写”之病也就能药到病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这是需要强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从思维的批判性触发学生在文章立意上的逆向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5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选材上的逆向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1: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