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今夕何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解析 教你对号入座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关于基础知识部分中的文学常识试题,根据题干对于选项的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正确、不正确(或错误)、不完全正确,答案均为一个。如何做好此题呢?我想就上述三种要求分别作以简要分析。

  一、题干要求选一个正确的

  例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都德——法国

  B.《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清代

  C.《曹刿论战》——《左传》——司马迁

  D.《分马》——《暴风骤雨》——周立波

  (广西1999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题干分析:既然题干中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我们可以根据选项的具体内容,采用一锤定音法或排除法做题。

  一锤定音法:即从选项中一眼选中正确答案的方法。(此法一定要在对选项中正确的一项内容十分熟悉、十分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使用。)

  排除法:即就选项中的每一项内容均作具体地分析,然后将不正确的选项逐一加以排除,最后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不能直接采用一锤定音法的情况下进行。此法的最大优点是稳妥、把握性强、正确率高,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答题方法。)

  解题分析:题干下的四个选项给的是作品、作家、国籍(或朝代)这样几方面内容,我们不妨先采用排除法做一做。

  A项考查的是学生对外国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本项中《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本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而此项中的作家却写成了都德,显然是不对的,所以首先将A项排除;再看B项,它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作品的熟悉和掌握情况。此项中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是施耐庵写的,但是作家所处的朝代写错了,不应为清代,应为元末明初,故B项也要排除。我们接着看C项,它考的是一篇文言文的出处及作者。此项中《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一书,没错;但是关于作者一项却写成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显然就不对了。关于《左传》一书的作者目前虽尚无定论,但传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所作,也绝不可能是司马迁作的。所以,这一项也应排除。A、B、C、D四个选项中,A、B、C三个选项已被排除,那答案只能选D了。我们再对D项作一下分析。这一项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方面的常识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课本中《分马》一文节选自小说《暴风骤雨》,作者周立波,完全正确。答案选D也就毫无疑义了。

  如果我们对有关《分马》一文的文学常识特别熟悉,在纵观四个选项的基础上,一眼就看出D项是对的,那我们就可以采取一锤定音法,将符号D直接填入题干后的括号中。

  答案:D

  例2.文学知识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木兰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都是叙事诗。

  B.《背影》和《春》都是朱自清的散文;《藤野先生》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最后一课》和《竞选州长》都是短篇小说,前一篇的作者是都德,后一篇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们都是法国人。

  D.《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和《石壕吏》的作者杜甫,都是唐朝人。

  题干分析:题干要求从选项中找出文学知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那选项内容中一定有正确的成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为此,我们就要认真分析每一项内容,只要其中有错误的成分或部分,就应给予否定。最后,从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题分析:A项考查的是诗歌类别方面的知识。其中,前一句,“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没有问题,是正确的。而后一句中“《木兰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都是叙事诗。”就有问题了:《木兰诗》是叙事诗,《周总理,你在哪里》却为抒情诗。为此,A项不是完全正确的选项,不选。B项考查的是作品、作家及作品出处和所属文体。此项中,前一句,“《背影》和《春》都是朱自清的散文”是正确的判断;后一句“《藤野先生》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是个不完全正确的判断。因为,这一句中的《藤野先生》属于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所以,B项也不是入选答案。C项考查的是作品、作品类别、作家及国籍。此项中前边几个判断都是正确的,惟独最后一句“他们都是法国人”出现了问题:都德是法国人;马克·吐温不是法国人,他是美国人。所以,C项也是不完全正确的项,也不能入选。最后,看D项,它考查的是作品、作家及朝代。读完之后,一看没有问题,所以,答案就非D莫属了。这就是运用排除法解决此题的。当然,这道题也完全可以采用一锤定音法去做。

  答案: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承载一种理念的题型--中考语文背诵默写题简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
  纵观近三年的语文中考题,背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直接型默写题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各区中考中都出现的题型。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2003年北京市中考题)

  二、理解型默写题

  这一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例:《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宠辱不惊”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2002年朝阳区中考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概括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条件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001年西城区中考题)

  三、迁移型默写题

  这类题是新出现的题型,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的灵活性、综合性。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的储备量时,才能从容不迫。这类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001年东城区中考题)

  例:“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邑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002年东城区中考题)

  四、运用型默写题

  重在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默写题亦然。只有在灵活运用中才能真正检验出对所积累内容的理解。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需要考生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这类题重在运用,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体,因有语境的限制,其答题范围也往往是有限的。

  例:这次分手,我们再见面的机会也许微乎其微,但是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用初中教材里学过的诗句填空)(2001年朝阳区中考题)

  例:朋友分别,如果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行,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杜少府三任蜀州》中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情怀。(2001年石景山区中考题)

  五、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这类题注重考生的情感、态度,重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考查他们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这类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凭考生自己的喜好在诗文中选择语句作答。这类题更具有开放性和主观性。

  例:你在课内或课外一定学过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2002年石景山区中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这一题型会帮助青少年在记忆力的鼎盛时期为自己建造起民族语言文化的金字塔,并受益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分析指导:整体阅读 把握细节


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语言测试材料,主要为记叙、说明、议论3种文体,以课外为主,阅读材料力
求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重点,一是认读能力,即对文字的感知认识和辨析能力;二是理解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三是质疑、迁移和创新能力。纵观近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发展趋向,不难发现,现代文语段的教学和考查越来越强调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进行质疑、迁移和创新,题型也进一步趋于开放、多样。

  如何具备良好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专题从阅读角度及近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语段的命题趋向加以分析。

  如何阅读体验整体阅读,加强情感体验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整体,在考场初步接触语段时,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阅读,从全局看它讲了些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

  我们来看某区语文中考模拟测试中的现代文阅读(一):(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作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10)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感悟:在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1)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在这个语段中,女化妆师用其人生经验启发了“我”对于生命真谛的感悟———从内里改革才能真正改变表相,非独化妆然,天下物皆然。正确完成本文考题的关键,在于从整体阅读,把握好作者“悟”的内容。

  例如,一考题中提到“第(3)节提到的两个问题,其目的、实质是什么”,许多同学很容易简单地认为,“我”只是在询问化妆的知识,但纵观全文,就不难理解,这是“我”在质疑化妆业、鄙视化妆业,以先抑后扬的手法,为后文“我”的感悟作铺垫。

  再如,另一考题问“第(8)节化妆师说‘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的最后一件小事’该怎样理解?”答案要求提到一流的化妆在生命,二流的化妆在精神,脸上的化妆是三流的,因此这只是“最后一件小事”。许多同学答题时仅提到三流的脸部化妆,而缺乏对生命和精神的理解,显然以偏盖全了。

  因此从整体上感悟全文,把握主旨,是正确回答考题的关键。

  如何从整体入手,既快又准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旨所在呢?无疑,标题是最好的着眼点。

  2003年上海市中考现代文语段(二)的标题是《成全一棵树》,以此为点,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联想到以下几个问题:“谁成全了一棵树?”、“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

  找到这些问题答案的时候,也就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和创作意旨的时候。另一篇现代文阅读分析语段《读书养气写作》,其标题就向考生暗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起到指引阅读的作用。

  其次,准确把握全文以及各段的中心句、关键词,也是提高整体阅读效果的重要抓手。尤其对于思路严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和说明文,找到这些词句无疑就是找到了把握文章主旨的钥匙。

  近年中考着眼点把握细节,注重深层感悟

  近年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语段较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文学因素的凸现,往往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试题设计上,也尽量运用较为形象生动的语言,突出了人文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很好把握这一点,注重细节在全文中的渲染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深层次上得到感悟,以适应这一方向。

  这里所谓的细节,对议论文而言,主要指各种论据应用的逻辑性和论证方法使用的严密性;对说明文而言,主要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对记叙文而言,则重点要求把握具体词句和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深层感悟内涵。

  以说明文《假如没有病毒》的一节为例:如果没有病毒,生物不会如此进化。病毒在人类的进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极大地帮助了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生殖。科学家发现,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在进化中与哺乳动物细胞形成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并成为高级哺乳动物DNA中的组成部分。这些ERV是一些病毒的残余,它们在很古老的时候就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哺乳动物的染色体,如今已成为高级哺乳动物染色体中的基因组成部分。

  文中“如此进化”隐指“哺乳动物”和“高级哺乳动物”的区别,阅读时须予以充分注意,而“非常亲密”显然指ERV“如今已成为高级哺乳动物染色体中的基因组成部分”。这样的阅读,对理解病毒促进哺乳动物乃至人类进化是很有意义的。

  整体阅读是细节把握的基础,把握细节是更好地感悟全文的关键,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今年中考方向开放题型,强调主体意识

  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增加开放性试题是近年中考现代文语段命题的又一重要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

  这里例举几种常见的题型:(一)想象类如:请展开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3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围绕中心、联系语境,鼓励思维的新颖性,是这类题考查的目标。做这一类题时要力求写出个性、写出特点,力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仿句类如:紧接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句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

  仿句类题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做这类题要注重分析原型,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格式,并关注句式和修辞运用得是否恰当。

  (三)拓展类例1: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每年中考,总有相当多的考生重复前几届考生屡犯的失误,最终酿成不必要的失分,为使考生避免差错,提高得分,本文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等三部分,就近年来中考答题中的典型失误,作一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失误主要表现在“默写”、“释词”、“解释句子意思”和“内容理解”等方面。

  “默写”方面的失误主要是出现错字、别字。如2003年中考,有的考生将“竹喧归浣女”中的“喧”,错写成“暄”。究其原因,一是不了解字义,二是不辨字形。

  “释词”的失误主要在于没有从具体的语境出发,即没有结合句子来解释。如去年中考试题,要求解释“躬耘于南阳”中的“躬”,“壮哉我中国少年,无国无疆”中的“疆”,有些考生将“躬”解释为“弯腰”、“鞠躬”,把“疆”解释为“边疆”,若联系句子意思来释词,便不会出错。

  “解释句子意思”的失误主要是没有落实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如去年中考,要求考生写出课外文言短文《楚人学舟》中“遂从为尽操舟之术”和“椎鼓径进”两个句子的意思,答案分别是“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而有些考生将“操”误释为“操作”,将“径”错释为“已经”,这样,句子的意思便“走样”了,导致失分,势在必然。

  “内容理解”一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文章告诉了读者什么道理等。这类试题在答题中的失误主要是不到位,或表述空泛,或表达罗嗦,或表述疏漏。如去年中考试题,要求考生读了《爱莲说》一文,写出作者将莲与牡丹作对比,表达作者对什么品行的追求,对什么世风的厌恶,答案是“洁身自好”品行、“追名逐利”世风,有的考生答题空泛,写成“高尚”品行,也有的考生表述罗嗦,答成对“贪慕富贵、追求名利、冷漠炎凉”世风的厌恶。

  现代文阅读

  考生在现代文阅读答题中最大、最重要的失误是,缺乏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在答题中的具体表现为不周全,不严密。

  所谓整理理解和整体感知能力,是指能否概述出整篇文章的内容,能否分析出文章内容的具体表述过程,能否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否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如2003年中考试题,要求考生阅读《成全一棵树》一文后,就文中第4段中“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这一句子,联系上下文,从三个方面写出母亲复杂的目光。有的考生仅从“这棵树能长大吗?”这个句子出发加以理解,答成“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树不会长成一棵大树”,而另外两点却回答不出。有些考生由树联想到孩子,由树的“病态”,想到了孩子的残疾,再加上一方面:“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担心孩子的将来前途”,还缺少第三方面的答案。如果从整篇文章的内容上再加以考虑,从残疾的孩子种先天不足的树这一角度理解,就能答出“母亲担心孩子天天半夜给树喂童子尿的做法,可能没有结果。”须知,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十分注重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即使是一个单独的知识点,也是从整体理解的角度出发,加以命题的。

  作文

  考生在作文中的最大失误在于,一是对命题缺乏正确把握,二是所写的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去年中考作文题为《我想唱首歌》,有的考生就事论事地写自己所喜爱唱的一首歌,也有的同学机械地把这一命题换为“我的老师”、“我尊敬的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缘于考生没有正确把握这一命题。“我想唱首歌”这一命题,首先应明确是“我”想唱,其次考虑为谁而唱,为什么想唱,唱什么歌,“歌”的含义是什么,作了这些思考后,才能正确把握命题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中考磨枪篇:如何精通“之、乎、者、也”




中考文言文部分包括了文言诗文默写、加点字解释以及课内、课外文言语段的阅读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佳句的积累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考查对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及常见语言现象的把握,考查对相关课内重点篇目文学常识、句子解释、阅读理解等知识能力的掌握,考查对文言知识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和迁移的能力。
  文言诗文的默写


  能背诵、默写规定的文言诗文篇目,做到无错、漏、添、改;对其中的名言佳句要做到了然于心,熟练掌握;对记诵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并能作恰当运用。例如:

  1、土地平旷,____ ,____ 。

  2、“____,____”。

  两句诗写出了人们除旧更新的欣喜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1题的答案是“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本题为直接默写题,是传统而常用的测试形式。平时复习时就要求学生对古诗文中写景、抒情等名句熟练记诵。第2题的答案是“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题为理解性默写,需学生对诗文有较深刻的理解,能归纳出诗文句子的一般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情感。所以,平时背默即应该留意于此,只有读懂诗文,对诗文有一定的理解,把握了命题指向,才能答好此类试题。

  文言诗文默写的内容一般为名言佳句,切忌粗枝大叶,错、漏、添字或语序颠倒均要失分,此外也需注意书写习惯。

  加点字的解释

  要把握常用实词的确切含义及其用法。要注重理解古今词义有所变化的词语,确切把握其意义;要了解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要注意认识通假字。值得一提的是,加点字的解释还应该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正确求解。例如:

  1、香远益益清()2、扁鹊望桓侯而还还走走()()3、汗汗牛塞屋()第1题的答案为“更加”,这是文言文中出现较多的一个字,而《出师表》中有“斟酌损益”却作“增加”解,一词多义,必须加以关注;第2题中“还”通“旋”,解释为“转身”,通假字是古人写文章时所借用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用以代替表示本义的字,一般比较固定,须反复记忆;第2题中的“走”则为古今异义,应理解为“跑”;第3题中的“汗”是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出汗”,词类活用在初中文言诗文中有一定数量,比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用法,都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加点词解释,除了熟练掌握常用实词的意思和用法外,还要特别关注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反复记诵,举一反三。

  课内文言语段的阅读

  课内文言语段的阅读着重考查学生以下相关知识和能力:能用现代汉语解释(翻译)文言诗文句子的意思,熟悉一些文言诗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规律。能理清课内文言文(语段)行文思路,概括大致意思;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把握中心思想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文章、语段的启示意义。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蹩。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引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朝著名文学家  (人名)。2、“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斯役”  指的是  。(用文中的词语填空)3、把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号呼而转徙(2)以尽吾齿4、选文中,作者列出了三组对比的内容:(1)  和;(2)  和;(3)  和。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中“  ”这句话展开的。第1题考查的是本课的文学常识,选文出自课文《捕蛇者说》,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对于一些名家名篇、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必须熟记。第2题考查的是代词指代内容,指文中的“捕蛇”,文言代词“之”、“其”、“是”等,也可以这样考查。第3题之(1)须理解“号呼”对“转徙”的修饰作用,译作“哭喊着辗转迁移”;(2)则要求对“齿”的含义“年龄”、“岁月”等有确凿的掌握,虚词“以”理解为连词“来”,可译为“来过完我的岁月”。第4题测试的是阅读理解语段的最大写作特点———对比,以时间段和句内包含的时间因素为着眼点,找出三组对比分别为“蒋氏以捕蛇独存”与“乡邻非死则徙”、“乡邻之旦旦有是”与“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乡邻鸡狗不宁”与“蒋氏弛然而卧”,而后半题的答案:“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理所当然是该语段的中心句。

  文言句子的解释要在掌握重要实词的基础上,学会调整词序和适当地增删相关句子成分,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对文言诗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时,要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去,理清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把握语段的结构和行文的特点,并且还要关照作者的感情和观点,琢磨句子的言外之意。

  课外文言语段的阅读

  2003年中考开始出现课外文言语段的阅读理解,今年仍将保持相对的稳定。课外文言语段一般选择篇幅较为短小的、有一定的情节、蕴含某些道理的篇章,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相关文言知识、从课内向课外拓展迁移知识的能力。以2003年上海市中考课外文言语段的阅读为例:

  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徐()(2)乃四顾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2)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第1题中“徐”、“顾”等词,在现代仍频频被用,如“徐徐上升”、“瞻前顾后”等,“徐”且与“疾”相对,理解为“慢”是题中之义,“顾”是“看”的意思。第2题⑴中只要懂得“尽”意为“完全学会”,句意“于是认为已完全掌握了驾船的方法”就不难表达。⑵解的“椎”名词用作动词,注释已有说明,“径”即“直”,故句子应解释为“径直向前驶去”。第3题答案可有多个角度,从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自满”或“应该不断进取”等方面理解均可。

  上述课外语段中考查的加点实词“徐”、“顾”对学生来讲并不生疏,例如,“顾”曾在《狼》一文中出现,“顾野有麦场”的“顾”即作“看见”解;而句子解释“椎鼓径进……”中的“椎”正是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因此课外文言语段阅读理解和课内文言诗文的理解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中考语文考前梳理



中考在即,同学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作一番考前梳理,做到心中有谱,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文言文重在分门别类

  中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为默写、解释字词、解释句子、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外
文言文基本内容理解等方面。默写分为共有篇目默写和H版、S版分叉篇目默写。共有篇目的默写应该是有章可循,即H版、S版两套教材中均需背诵的篇目,具体说来,是五篇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少年中国说》、《小石潭记》、《曹刿论战》、《桃花源记》)和八首诗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元日》、《渔歌子》、《论诗》、《山居秋暝》、《武陵春》、《清平乐·村居〉)。分叉默写的篇目较多,H版为10篇文章27首诗词,S版为8篇文章27首诗词,这里须指出的是,文言文的默写要学会抓重点,一般说来,那些生命力较强且沿用至今的,以及能揭示全文中心题旨的句子,往往是默写的重点,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

  解释字词、解释句子,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按照命题要求,不涉及诗词,只从文言散文中选取材料,而文言散文又必须是H版、S版的共同篇目。据此,我们的复习范围应该在14篇共同学过的文章内,具体说来,是《爱莲说》、《陋室铭》、《河中石兽》、《扁鹊见蔡桓公》、《少年中国说》、《小石潭记》、《刻舟记》、《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桃花源记》、《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出师表》、《登泰山记》等14篇文章。解释词语,主要是实词,以语境中所反映的意思为主,如2003年试题中“躬耕于南阳”中的“躬”,不能解释为“弯腰”、“鞠躬”,联系句子这一语言环境,应该解释为“亲自”。文言文阅读理解一般有下列内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概括文章的中心、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解释句子的意思、感受文章所要表明的道理等。需要指出的是,解释句子的意思不是考查翻译能力,只要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不必字字落实。一般说来,对理解文章有指导作用、有警示意义、能引起人们思考、给人以启迪、长期流传的句子是考查的重点,如2003年中考试题,要求考生解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便是一例。

  课外文言短文基本内容理解所考查的内容与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基本相仿。课外文言文所选的材料不会很难,估计要比课内文言文还要浅显,与初三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较为接近。所选的材料大多与课内读到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所涉及到的某些句子意思的解释,其中的重要词语必定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在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如果有冷僻的字词,会有相关的注释,以帮助考生理解语句。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考查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现代文重在感悟体验

  “整体感悟”贯串于阅读全过程。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感知、领悟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或见解。二是对体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感情或见解的有关语句的感悟。三是辨析有关语句内在联系后所产生的感受。

  整体感悟是建立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首先要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作者的感情、所表达的见解是通过哪些关键语句体现出来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有关语句,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文章的主旨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如2003年中考试题《成全一棵树》一文中,多次出现孩子“一拐一拐”的有关语句,既强调这是个残疾的孩子,又突出孩子的自强精神。其次要认真阅读选文的标题,认真理解标题的含义,通过标题去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成全一棵树》一文中的标题,就是以物喻人,实际上是写母亲成全了一个残疾的孩子。此外,还应认真阅读题干,了解试题所考查的要求,明确每道试题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于有针对性地答题。

  除了整体感悟外,还必须重视个体的体验,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认知,而应该是主动地唤起自己(个体)丰富的情感体验活动。应该说,重视个体的体验是方兴未艾的考试重点,这着眼于考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考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说来,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对文章中感人的事件或人物形象,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用150字的篇幅,表达出自己情感体验、内心感受。

  作文重在读题审题

  近几年来,上海中考作文皆是全命题作文,如2001年《有家真好》、2002年《为自己竖起大姆指》、2003年《我想唱首歌》,据此,今年中考全命题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近年来的作文命题,对文体均不作限定,只要求考生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有人称之为淡化文体。然而,淡化文体并非不要文体,而是为了让考生有更大的写作空间,更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所命的作文题应先确保可以写记叙文,因为初中学生长期来所进行的写作训练是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即都可以写成记叙文。从考生角度来看,如果这一作文题三种文体均可以写的话,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任选一种文体行笔成文,阅卷时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就中考而言,考生还是以写记叙文为宜,这一文体的写作容易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考生拿到作文题后,重要的是积极思考、认真读题,读题的过程就是理解文题的过程,读题必须读深、读透,切忌匆匆一瞥便盲目下笔。如2003年中考作文题《我想唱首歌》,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明白“我”是叙述的主体,文章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不能写成“正在唱”或“唱过了”;“唱”是颂扬、赞美,要明白“为谁而唱”、“为何而唱”;“首”是量词,表明所唱的内容必须集中;“歌”是唱的内容、对象,即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有人认为,全命题作文题意明确,可不必读题,这是一种不妥的见识。

  为了让考生做读题训练,不妨列举下列三道全命题作文让同学们认真思考:

  1、这也是财富
    2、献上一曲动人的歌
    3、最完美的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考语文复习辅导

这一方法是由山西卫东升老师实验并总结的。

“整体三段式”的复习方法,是根据学生感知知识的具体过程,形成定向——自读、研讨——归纳、应用——反馈这样一个线性系统。定向,即揭示复习目标或重点;自读,即学生按照提示的目标或重点独立阅读(这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研讨,即师生围绕复习目标或复习重点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讨论(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将显示出特殊作用);归纳,即概括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即触类旁通,学生运用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反馈,即总结运用“环节的得失”,作为进一步重点复习活动“定向”环节的参照。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1.定向——自读,建立单册知识结构框架

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着眼于教材结构的整体性,快速通读整册教材,认真概括归类,从宏观上建立起鸟瞰式的全册知识的框架,对应掌握的知识了然于胸。同时由于把握了知识要点,也就获得了学习主动权,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大大增加。譬如复习初中五册语文,通过快速整体阅读,迅速建立起这样的知识框架:

(1)诗歌常识。包括诗歌的特点和读诗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诗歌的一般表达手法(第一单元)。

(2)议论文常识。包括要素、论证方式、结构特点及常用的论证方式(第二五单元)。

(3)说明文常识。包括各种说明方法,以及五种表达方法的区别和应用(第三单元)。

(4)记叙文常识。包括四要素和六要素提法的区别,以及散文、报告文学、传记等文学体载的特点(第四单元)。

(5)小说常识。包括要素、特点、要求、分类以及刻画人物的各种表现手法(第七单元)。

(6)古汉语常识。包括常见的文言句式,文言虚词以及说、记的体裁特点(第六、八单元)。

(7)句式变换的规律及方法。

(8)句群知识。包括:特点、人类及应用。

这就不仅了解了初中五册语文的知识要点,而且通过回顾联想,又相应理顺了其它几册的相关知识,获得了复习的主动权。第二步是理解性的细读每个单元的具体课文,充实知识框架的具体内容。

如框架之一应补充:(一)诗歌的具体表达手法和作用:a、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使诗歌情景交融;b、对比法。使诗中形象更加明显;C、反复法。使诗的意义得到强调;d、象征法。使诗歌储蓄、曲折、回味无穷;e、用典寓意。使诗歌寓言深刻;f、直抒胸臆。使诗歌感情真挚;g、形象描绘。可增强诗中形象的生动性。(二)诗的感情形象:①激越豪壮。(《沁园春·雪》、《海燕》)②深情赞扬。(《有的人》、《你,浪花里的一滴水》);③慷慨悲壮。(《革命烈士诗三首》)。

框架之二则应补充:(一)三要素的要求、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二)具体的论证方法。就论据的形式而言,有喻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就论证的逻辑性来说,有对比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三)议论文三段式结构方式的特点和意义。

这样,框架里的知识内容就更加充实、具体,而且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内涵上的交叉、补充及其界限的理解也更加准确,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形成具体的技能和能力。

2.研讨——归纳,理顺全部教材的知识体系

要重视对各册的知识框架深入研讨,进一步提炼概括,分类归纳,进行有系统的、较深层次上的重新组合,使之成为科学的、内容上有着必然联系的系列结合,形成规模性的知识和方法体系。一般按照组成教材的两条线索来研讨归纳。

基础知识序。内容包括教材涉及到的全部语法、修辞、逻辑及古汉语知识。要求在系统组合上既要体现它的纵向逻辑关系,又要能看出它的横向外延。

基本常识序。内容包括各种文体及应用文的常识。具体方法是:先排出记叙、议论、说明三种文体的知识纵线,并在其结构点上标出教材涉及到的外延文选。再以文学体载的知识纵线把文选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消息等类。第三步是排出应用文的知识的纵行结构示意图,然后分类研讨,找出同类文章的共同之处,归纳出一般规律。

这样,两条线索分明,教材的知识链便展示出来。既可验证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又使他们在更深层次上明确了基础知识与基本常识的交叉、渗透、互为表内的关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应用——反馈,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知识迁移

它是寓知识于趣味的科学训练,通过这一活动既要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又要能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发散,使其在复习过程中提高语文技能。一般采取如下方法:

(1)利用点滴时间进行“见一想几”活动,进行单项定向小组合训练。如见到某一作家的一篇作品,就想到他的其它作品;见到某一时代的一位作家,就想到与其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从中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2)自疑命题,进行自测或互测。由简单作答到自疑命题,转换了一个角度却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定向命题,测试综合语文能力。事先划定命题范围,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定向命题测试,此法不宜多用,一般是在整册或阶段复习完成的情况下使用。

(4)知识竞赛,培养语文应变能力。“整体性三段式”复习法的特点是始终注意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建立了充分的反馈通道,突出了发展的观点,促使学生变过去那种零敲碎打式的、单纯的“采花撷蕊”为自觉栽培自己的“知识树”,有利于学生由知识型向智力型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