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李吉林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lǐ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bì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妈妈。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    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    鼓
      尾巴不见了。  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日月潭》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有象征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龙门石窟;有以奇松、怪石著称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我们的祖国可真美呀!你们不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
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 、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 、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 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
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2、点击课件示空拍日月潭图片: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4、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日月潭的美名是如何得来的。)
品读第三段
1、读课文,这段介绍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清晨)
2、点击课件示“清晨”图片:说说清晨的景色。(让学生充分想象说话)
3、明确“隐隐约约”的意思。
4、清晨,日月潭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课件,理解“隐隐约约,很美,富有神秘色彩)
5、挑战读课文。
品读第四段
1、 读课文,这段介绍的是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2、 中午的时候,日月潭是一番什么景象?(播放课件)
(1)示“晴天、雨天”两幅图:看你喜欢哪种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可以同桌或邻近伙伴交流一下。
(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五段
1、齐读课文,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
2、通过学习课文,你从哪儿看出“日月潭风光秀丽”?(群山环绕、潭深水绿、飘着薄雾、清晰展现、一片朦胧)
(四)我当导游,回味课文
日月潭景色这么美,老师都还想去游览,哪位同学愿意领老师和同学们再去欣赏一下。
(五)抒发感受,启发爱国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此时,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六)结束:快乐的旅程到此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葡萄沟》教学案例

12、葡萄沟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相信咱们这些同学也听说或去过不少地方,谁愿意起来和我们讲一讲。(随机评价  你知道的可真多;你的知识可真不少)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地方想介绍给大家。在这里你会亲眼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亲口尝尝甜甜的葡萄,还可以见识一下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噢,对了,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知道是哪儿了吗?怎么样,还等什么,快跟我这个导游一起去看看吧。(点击课件  板书课题)

二、         新授,初读:

看了这个题目,你都知道了什么?(3个人 评价爱动脑 爱思考)那你还想知道什么?(3个人  评价你真爱提问题   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果你还有其它问题,待会咱们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站起来问,好吗?]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0页,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给你提的要求(点击课件)听请老师的要求了吗?那好,开始吧。

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很高兴。咱们来看看黑板上的问题(真是个会思考的还孩子)黑板问题解决以后,问学生“哎,你们知道新疆在哪吗?”(点击课件  两幅地图让生观察)

三、         字词:

老师想当小考官,行吗?好,我们来看看字词的掌握情况。看,来了,自己先读读试试,如果哪个词不会读,可以请小伙伴帮忙,也可以问问我。老师看你们信心十足啊。准备好了吗?咱们先来个男女接力吧(读得可真不错)开火车好吗?(声音真响亮)法官宣布,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别高兴的太早,还有字这一关。我想找一个小老师起来领大家读,读对了,你们就跟读,读错了就帮他改正(找2个人  这个小老师读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好吗?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字词读得不错,相信读课文一定没有问题,是吗?谁勇敢愿意起来读。(找四个生一人一自然段  评价读得好)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一会你起来先为我们朗读,再说一说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或者你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好吗?

谁是第一个勇敢者。来,你说说,你喜欢哪个自然段?

(假如生喜欢第一段  点击课件):生读----师问明白什么----(生: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师:还有吗?老师还知道不同的水果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再仔细读读想想里面还有什么小秘密。(生说出不同的水果成熟的时间)对呀,通过这个问题告诉我们,以后再读书一定要认真仔细,否则很多知识是学不到的,明白吗?

还有喜欢哪个自然段的?

(假如生喜欢第二段  点击课件):喜欢第二段的生全部站起来读----师问一生明白什么。“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啊。看到了哪个字,再找找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对比喻句。你能用“就像”来说一句话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在脑中想象一下这些葡萄的颜色。怎么样,美吗?“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对呀,这五颜六色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就会显得更加美丽,是吧。那谁能帮老师把这几个空填上。(点击课件  找生填空)这么美的句子想不想多读几遍。要注意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读起来既要有表情还要有感情。(师示范)你试试看。找生读,表扬。你看,葡萄的颜色这么多,红的一种,白的一种,它的颜色多也就是什么多啊。(种类多)这时如果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端来一盘最甜的葡萄,尝一尝,怎么样,甜吧。嘴里甜,心里更甜,因为老乡太热情好客了,还让你吃个够呢。“热情好客”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做客)你见过新疆人吗?在威海市里看见过卖葡萄干的新疆人吗?(点击课件)找生上来戴帽子跳个新疆舞吧。谢谢你让我们看到这么美的表演。

(假如生喜欢第三段  点击课件)生读----师问明白什么。师说有的运到城市去,比如到我们这来,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葡萄干好吃吗?愿意吃吗?

(点击课件)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样吧,人多力量大,咱们小组合作,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谁愿意起来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告诉大家。生说师板书:有很多葡萄,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的老乡。同学们说得真好,既然葡萄沟这么好,那让我们从内心去赞美葡萄沟吧。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能告诉我你有什么收获吗?或者说你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6: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葡萄沟》实录

课文:三年级(上)《葡萄沟》

教师:瞿曦

过程:

师:今天,瞿老师和同学们第一次来到这里学习。语文学习能让我们坐在这小小的课堂里,却能欣赏到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四单元的课文,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祖国的塞北江南,领略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的不同自然风光和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哪里?看着黑板,我们一起来书写这个用地名做的课题。这三个生字都是形声字。注意读轻声。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我们昨天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新疆吐鲁番盛产水果,特别是葡萄。

师:读生字

生:读

师:课文说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同意吗?

生:真是个好地方。

师:那么葡萄沟的什么好呢?

生:葡萄 老乡 葡萄干

师:你们想从课文里知道有关葡萄的什么呢?

生:葡萄种在哪里?

生:葡萄的味道怎样?

生:葡萄的颜色怎样?

生:葡萄的枝叶怎样?

生:葡萄吃不完怎么办?

板书:种 枝叶 颜色 味道

师:大组接龙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

师:葡萄种在哪里,种得多吗?

生:山坡上。

生:一个个,种满上坡

师:枝叶怎样?

生:茂密 绿色的凉棚

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凉棚架

师:请小朋友们来画枝叶,其余同学朗读。

读与画互评

师:请小朋友来画葡萄,其余同学朗读

小结:五光十色

师:这葡萄如翡翠,五光十色的葡萄味道怎样?读课文。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他会对我们远从成都来的朋友说些什么吗?一边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边学习片中语言,发挥你的想象。

请学生扮演维吾尔族人邀请朋友品尝。

师:看短片说葡萄干的特点?

生:粒大,色泽鲜

师:默读课文第三段,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呢?

生:读明白的孩子做好。

师:你们想品尝葡萄干吗?捎上葡萄干。

师:你们想和谁分享呢?

生:爸爸,妈妈

生:老师]

在快乐中结束!

成都市实验小学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6: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片断:

【感谢您浏览语文课堂网!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ywkt.com

学习到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孩子们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生:读课文思考。

生: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师:现在,我们对比着来读一读。

生:一二组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三四组读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师:现在我们把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前边的课文对比着读一读。

师: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读课文3-6自然段。

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真是心连心啊!分男女生读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愿的句子。

师:选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评语:

由于部分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深,更没有亲历那令人难忘的场景,因而对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有一定困难。

这个片断的设计,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在读中体味感受,升华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6: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课例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以读为主、以读带讲、读中感悟。(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课例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课55页。
      二、教学目的: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积累运用词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知道了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看北京美丽的夜景。(播放VCD)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看,整个北京城变成了......
      生: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师:北京的夜色真美啊!你们想到那里去看看?
      生:我想去看看天安门!
      生:我想去故宫!
      生:我要去长城!
      生:我们想去王府井!.......
      师:邀上小伙伴,自己去吧!把你们最喜欢的景物拍好照带回来,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选择伙伴,取回各个景点的图片。教师巡视)
      师:哪个同学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所观看的景点?
      生:(手举长安街的图片)同学们看,夜晚的长安街美极了!街道两旁有许多美丽的灯,路上,许许多多钠?道蠢赐????鞑幌ⅰL彀裁懦锹ケ晃奘?档谱暗愕酶?幼?厦览隽恕?/P>

      师:他说得真响亮,介绍得真清楚。还有谁想说?
      生:我有补充,长安街上的车灯就象是一条闪烁的银河。
      师:是啊!长安街亮起来了!打开书55页,找到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描写长安街的段落)
      师:谁来读一读?
      请一学生读后进行评议。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响亮。
      生:他有些字音没有读准。
      师:你来试试!
      另一学生读该段。
      师: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
      生:还可以,挺有感情的。
      师:我们学习他的优点一起来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绝大部分学生站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朗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什么叫华灯高照?
      师:谁来说一说?
      生:华灯是很高很美的灯。
      师:对,高大美丽的灯就是华灯。(示课件)他们高高地照射着路面。请把这个词读两遍。
      生:老师,我不明白金碧辉煌的意思。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组图片,看过以后你就明白了。(示课件)你明白了吗?
      生:哦,金碧辉煌指很华丽,很耀眼的意思。
      师:我们理解了这些词语后再读,一定能读得更好!让我们感情朗读,再次体会长安街的美!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长安街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都亮起来了!--刚才我们看了图片,读了课文,说了自己的感受,还动脑筋解决了几个问题。接下来,(示课件)你们也可以看一看图片,读一读课文,把你觉得好的词语划一划,有不明白的地方问一问同学,或者扮演小导游说一说......请小组的伙伴们自由选择几种你喜欢的形式,分工合作,等会给大家介绍刚才你们游览过的景点。(师下去点拨)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下面的同学要仔细听,评一评谁汇报得好。
      一组学生上台汇报:我们刚才去逛了商业街。
      生:我是小导游,我来说一说,请大家跟我来,我们已经来到了王府井,这条商业街到了晚上更繁华了,各种各样的彩灯光彩夺目,霓虹灯不停地闪烁着,这儿简直成了一座不夜城。
      生:我给大家读一读。
      生:我找到了几个好词,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
      生:为什么说这里是不夜城呢?
      生:因为这里有很多灯,照得到处亮堂堂的,就像没有夜晚一样。
      师:他们汇报得真不错,哪个同学还想再读一读?
      一二组的同学真积极,请你们读!三四组的同学认真听。
      (一二组和三四组比赛读第四自然段。)
      师:哪个小组再上来汇报其它景点的美景?
      另一组学生汇报。
      生:各位游客,在我们右手边的是立交桥。请看,它在美丽的彩灯的装饰下像不像一道道彩虹?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话,环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生:我给大家读一读。
      师:注意顿号的读法,顿号的停顿要停短一些,再试读一次好吗?
      (该生再读一次)
      师:这一次好多了。
      师:还有谁也游览了这个景点,你的汇报形式有什么不同吗?你也来汇报一下?
      生: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生:我知道,彩虹是弯弯的,桥也是弯弯的;彩虹有很多色彩,立交桥被灯光装点得五彩缤纷也很美丽,所以说犹如道道彩虹,这是一个比喻句。
      师:你解释得真精彩。哪一组的同学来感情朗读这一段?
      请一小组的同学读该段后集体学读。
      师:其他的同学还去了哪里?
      另一组学生:我们还去了紫禁城。
             生:我来说一说。紫禁城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年轻了几百岁。长长的城墙倒映在河
      面上银光闪闪,婀娜美丽。
      生:为什么古老的紫禁城变得年轻了?
      生:紫禁城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年代久远,但是经过灯光的装饰,越来越漂亮,散发出了年轻的魅力。
      生:我来读一读。
      师:这里有一个这么长的句子,你读得真好,老师想再听一次。
      生: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师:读太好了!你带我们读一读!
      该生带读第五自然段后男女同学赛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同学们看,北京亮起来了!(示课件欣赏北京夜景)
      师:你想对北京说什么?站起来就说,不用举手。
      生:我想去北京旅游!
      生:北京我爱你!
      生:长大了,我要去北京读大学!
      生:我要用我们的双手把北京建设得更美丽!
      师:让我们拿起书,一起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课文中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写出了北京的辉煌,亮丽。请找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把它工工整整地抄下来。
      (学生抄写词语,老师板书辉煌、亮丽,贴学生抄好词语后自行贴到黑板上)
      师:写完的同学自由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词语)
      师:我们今天游览了北京,收获可真大呀!当我们尽兴而归,返回桂林,正好也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VCD播放桂林美丽的夜景)你认识这些地方吗?认识的站起来说!
      (学生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说出看到的景物)
      师:你能赞美我们的家乡桂林吗?
      生:桂林真美呀!
      生: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生:桂林的夜景比北京还要美!
      师:要是能用上黑板上面这些词语来赞美就更好了!同桌先互相说说。
      生:同座自由练习说。
      生:解放桥被五光十色的彩灯装点得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生:桂林亮起来了。中山路上华灯高,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中心广场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师:课后,我们还可以仿造《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写一写家乡桂林的夜景。或者把自己看到美丽景点说给家长听一听。
      师小结:北京亮起来了,桂林也亮起来了,祖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亮起来了!2008年,北京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北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语文课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低年级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教学思想: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个人说,伙伴说,讨论说等形式,让他们表达自己感受,表达见解。我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看(看图片、看屏幕)读(读课文)、划(划出好词好句)、问(问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说(当小导游说一说)、写(抄写词语)之中学得轻松自如,生动活泼。如:课堂中我让学生抓住疑难点进行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互相讨论解决。学生自己提出了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等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提出了为什么说古老的紫禁城变的年轻了?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疑难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以读为主、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以读带讲,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本节课中我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首都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整堂课上,我让学生全方位的读书,有个人读,引读、齐读、赛读,小组读,男、女同学分别读,感悟后读等,让学生中在读中自解、自悟。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课堂上,角色的转换,扩展想象、拓展练习都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空间,让他们变换角色参与模拟游览北京的活动,或者当小导游向旅行团的小游客介绍美丽的首都北京等等。
      这堂课中,我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在朗读指导方面还不够细致,个别句子学生没读到位时没有给予更具体的指导,调控学生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今后我还要加强学习,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教学评析】(秀峰区榕湖小学  李  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教师充分创设了有利于儿童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差异参与、主动参与、创造参与。如想读就站起来读。想说就站起来说!能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跃欲试,老师适时地表扬、引导、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明白了事理。
      整节课教师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作用播放北京和桂林美丽的夜景,让学生充分领略北京和家乡桂林的美丽;并以活动的形式为学生的交际提供场所,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丰富他们的知识;还注意了知识的迁移,学习作者的写法来描绘家乡桂林等等,拓宽了了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了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堂上,教师还注意了渗透思想教育。本课描绘的是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思想性较强。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空泛的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北京以及家乡桂林的夜景之后设计你想对北京说什么你想对家乡说什么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热爱北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06: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教案选

北京是孩子和老师都非常向往的地方。我自己读了《北京有亮起来了》这篇课文后,又沉浸在北京美丽的夜色中。然而,这篇课文的生字较多,词语也较难理解,有些句子读起来比较累。怎样语文课堂对话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从语言的形象描绘中感受到北京美丽的夜景呢?我在课堂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 借助题眼,直奔主题

一开始上课,我就让学生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老师板书课题,故意把“亮”字写得小些。写完后,我让学生自读课题。有几个学生举手了,我估计他们会提出问题。就示意全班学生安静下来。

  生1(黄敏航):老师,我想这样读课题。(他把“亮”字读得特别响。)

  生2:老师,我觉得黄敏航读得有道理,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抓住“亮”字写得,可是,你把这个字写得太小了。应该写得大些。

  师:(问全班同学)你们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大部分学生都说“同意”)

  师:你们这么说,我还不服气。这样吧,你们先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地方写“亮”的句子或词语,用他来说服我。我就接受你们的意见。

这时,学生就很认真地读书,有的同学拿起笔,在书上划出了好多句子和词语。

大约过了4分钟,各小组在学生纷纷举手。小组代表说:“老师,我有很多词语说服你。”他把小组中从课文里收集的词语,很认真地读起来。我听完以后,微笑着点点头说:“你们真能干。能用刚学到词语说服我。”这时,我把原来很小的“亮”改成很大的“亮”。

二、 整体入手,感悟体验

  在学习课文阶段,我改变过去以读带讲的方法。因为这篇课文的许多词语必须借助丰富的形象才能理解,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焕然一新”等。

1.多元感知,铺垫情感

我先让学生看北京夜景的影片,。我发现学生在看的时候,不停地发出“哇哇”的声音,有的孩子轻轻地说“我真想现在就到北京去。”这时我关闭画面,询问学生:“如果你真的想去北京,那老师先带你去。闭上你的眼睛,听老师朗读,记住自己边听边想到什么?”这时,我深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我们展开对话:

师: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1:我仿佛来到北京,来到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生2:我觉得长安街很美。

生3:故宫在晚上比白天更美。

……

  2.整体入手,披文入情。

      师:刚才同学们都被北京夜晚的美景感染了。如果我们现在坐在直升飞机上看整个北京城,你可以用课文的哪一段来描绘?

      我让学生又读一遍课文。读完以后才可以举手。不到3分钟就有学生举手了。

生1:老师,我觉得最后一段很合适。因为这段介绍了整个北京城在夜晚的景色,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生2:我觉得第一段比较合适,因为这段讲了每天晚上,北京都沉浸在“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这时,我又出现从空中俯瞰北京城夜景的图片和这两段文字。启发学生朗读:

师:现在你们在空中观看,心情怎样?你怎么把这美景读出来?

这时学生有的大声地赞叹,有的轻轻地赞叹。

师:你们只站在空中远望就满足了吗?

学生摇摇头说:“不满足。我们想到北京城里去看夜景。”

这时,我向学生渗透文章的写作知识,比如,光写远看或概括的写,还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抓住具体地方的景物写。此时,我引导学生:课文具体写你哪些地方?你喜欢哪一处地方的夜景?为什么?

学生在这个话题的引导下,在小组里又进行读书,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段落,同伴之间相互说起来自己的理由。随后我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起来:

     长安街      天安门

                  广场四周

     环形公路     立交桥

                  街道上

     王府井、     西单商业街

     故宫

3.在对比、想象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即使去过的学生也不可能还保持当时欣赏时的激动的热情。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对北京的热爱,我认为还是要抓住语言入手,把学生在矛盾处去思考、去联想、去体验。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五自然段: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大约读了2分钟,一位女生(徐嘉雪)站起来了说:“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夜晚的北京比白天更美丽?”

这时第二个学生又开始提问:“为什么说古老的北京到了夜晚又年轻了?”

我为学生能抓住“古老”和“年轻”这对反义词提问而感到高兴。我也不急于回答,就顺势说:“你们自己读读这段,看看老师提供给你的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你就会明白。”我先播放白天北京故宫的图片,再出示夜晚的故宫。有位学生说:“明天的故宫不明亮,晚上个故宫在灯光的照射下,像透明的玉石。”又一位学生说:“我发现夜晚的故宫的的角楼倒映在水,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水中舞蹈。”还有的学生说:“夜晚故宫被灯光映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又像刚刚造好的新房子。”我觉得学生此时已经能通过语言感悟到文章描绘的意境了。

3.顺势迁移,升化情感。

当学生能有感情读好第5段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还很高,就顺势投放一个话题:再选你喜欢的段落,读读想想说说“这个地方白天与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有的学生说:“我喜欢长安街的夜晚,只有在晚上,灯光闪烁、华灯高照,比天上的银河还美丽。我觉得她也更年轻了。”

有的学生说:“立交桥像彩虹,这在白天是见不到的。天天晚上见到彩虹,真是太美了。”

还有的学生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夜晚也很迷人,我见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

我从孩子的的发言中感受到,学生已经在课文生动的词语的诱发下,联系自己想象的白天情景进行比较,既理解了词义,又体会文章的意境,产生了每逢体验。

于是,我抓住最后一段,升华情感。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齐声说:

夜晚的长安街,多么(     ),多么(      )!

夜晚的环形路上,多么(    ),多么(     )!

夜晚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多么(     ),(      )!

夜晚的故宫,多么(     ),多么(       )!

夜晚的(      ),多么(    ),多么(    )!

  三、抓住语言特点,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

      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感兴趣了。如何积累词语,有效地背诵课文,我从三个层次进行以下尝试:

1、看图说词语。出示夜景的图片,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说出来。

夜幕降临    五光十色    银光闪闪台州市双语学校 - 博客空间$z‑b!LO7W;j9T*\
           川流不息    华灯高照    光彩夺目台州市双语学校 - 博客空间 A;Q2t XNm
           绚丽多彩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3`Y1F\


--------------------------------------------------------------------------------
Y0           灯的世界    光的海洋    十分动人
AKb.]‑M#HGP0          焕然一新    雄伟轮廓   道道彩虹

        亮丽         明亮         

2、合作学习。我给学生一个话题:北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和小组的成员或者你的好伙伴,选取你们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落,先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再尽情地背诵下来。比一比,谁最能够表现出那种赞美的心情。
5IE7E K0Hka0     3. 语言转化训练。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打算怎么向别人介绍北京的美?你会用赞美的心情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吗?试一试。

通过课堂反馈,学生能用合适的词语介绍夜色,有的一幅图可以用多个词语时,学生的兴趣较高。在合作学习时,很多学生不止背一段,而是背出全文。小组里还比出了背诵冠军。在当小导游时,学生在介绍北京时,比较自信。但是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有点不顺利。因此,我重点让学生感受一下学习这篇的的写作方法,为〈〈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和写话训练打下基础。

[教后反思]

1.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文道统一”。要抓住文章的语言,在品味语言韵味的同时使学生受到“道”的教育、美的熏陶。我认为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还是要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美感、语言的魅力中,教师要做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学生“披文”,即揭开语言的“外壳”,进入文本的精神实质。我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在比较、探索过程中产生矛盾,使他们自己产生探究的愿望,而这些过程都是在语言的实践过程完成。

2.要在语言的品味中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能力。我认为,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仅是感受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而且要体会到为什么要这么写。让学生在反复得朗读、词语、句子的比较中产生新的疑问。比如,本课学生抓住“古老”和“年轻”这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一句话提问,也就抓住文章的空白点,可以进行多向思维,从而进入文本意境深处,也使学生逐步摸到了作者的情感的脉搏。

3.语文课堂的有效对话关键是设计好话题。话题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对话的主题。好的话题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体,能勾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愿望。话题设计基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程度、对学生“前理解”和心理需求的了解,它又在课堂动态过程中生成。本课教学中,在导课时,我通过书写课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话题;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看图说自己的印象,从而引出话题;在品读课文时,用坐飞机在空中与到北京城地面看引出话题;让学生反复课文,产生疑问引出话题;最后背诵课文时引出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