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艺术人生一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中等个,头发花白,带着一副白边近视镜,他朴素、儒雅、谦恭,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的足迹踏遍了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他的“五重”教学和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教学传遍了大江南北。
于永正,如同一幕充满儿童生活情趣的轻喜剧,一首清新雅致情景交融的儿童诗,一篇文笔洗练隽永耐人寻味的优美散文,一支由几个乐章组成的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他以他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征服了千万个听过他的课、欣赏过他的京剧的老师们。于永正谦虚地说:“如果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教学设计比较新,教学的情感比较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那么,应该说,是得益于艺术对我的熏陶,尤其是音乐对我的熏陶,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首先步入了艺术的殿堂,而后才步入了教学艺术的殿堂,当然仅仅是‘步入’而已。”
一、 以戏为伴——“我的悟性和灵性至少有一半来自音乐。”
于永正的家乡是“京剧之乡”胶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懂京剧,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地影响了于永正,上小学三年级时,于永正师从张敬斋老师学习拉京胡,唱京戏,于永正天资聪颖,悟性好,嗓音清亮甜美,在张老师的栽培下,于永正学会了唱戏拉胡琴,小小年纪,居然在村里唱出了小名堂,村里人都称他是“小梅兰芳”。上中学时,学校里有一批喜欢京剧的老师和同学,大家常聚在一起谈戏,唱戏,有时还到广播室里唱,于永正大嗓小嗓都有,这期间学了不少唱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永正以戏为伴,以琴为伴,京剧艺术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京剧艺术使于永正激发了灵感,培养了创造力。
正如太阳装饰着花一样,艺术也替人生彩饰上各种颜色。于永正热爱艺术,爱好广泛,在课余时间喜欢拉京胡、唱京戏、练书法、研丹青、弄诗文,他在音乐、书法、绘画、戏剧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而于永正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京剧艺术了。于永正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我身上有一点灵性,比别人多一点悟性,我想,与我学京胡、唱京剧、热爱艺术有很大关系。”
于永正喜欢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他不喜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听他的课的老师常常评价他的课有别开生面之感,他在运用教学理论、方法、原则于具体教学活动之中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实现教学
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他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学生在他的引导下,总是那么饶有兴趣地、轻松活泼而又扎实地学得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受到了教育。与此同时,他把自己的人品、智慧、艺术修养融进这一创造过程,使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魅力。
2、京剧艺术使于永正丰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于永正家的客厅的电视墙上贴着他亲自画的一副副京剧脸谱,这些脸谱构图讲究,色彩绚丽,笔法遒劲,气韵生动,极富魅力,衬托出浓厚的艺术氛围。随手拉开于永正的抽屉,满满一抽屉CD、VCD都是戏曲,尤其是京剧碟片最多。于永正骄傲地说:“看,名家唱的京剧的我都有!我天天唱,一天不唱都不行。”
于永正唱戏真是投入,一段“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唱下来,必是泪水涟涟。于永正说:“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京剧使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恨。京剧教会了我喜,教会了我怒,教会了我悲,教会了我乐。总之,京剧使我懂得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字——情。”
京剧作为国粹,代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段京剧唱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每一部京戏都是一本教科书,其唱词美,音乐,唱腔,舞蹈,服饰,脸谱都是美的,于永正在看戏唱戏中接受了京剧文化的熏陶,丰富了情感。他爱生活、爱音乐、爱美术、爱自然、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3、京剧艺术让于永正童心不泯,满怀好奇。
于永正感情丰富,如孩子般怀着一颗童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尽管已是六十多岁,却显得那样年轻、活泼。97年,于永正去昆明讲学时,到景洪游览了西双版纳植物园,植物园中有一种叫“舞蹈树”的,导游小姐介绍说这种树听到姑娘唱情歌就会翩翩起舞,说着便唱了一支傣族民歌,奇迹出现了,叶子果然动起来了。于永正的好奇心上来了,他与同行的赵主任高声合唱《红灯记》中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没想到叶子跳得更厉害!周围的游客以为俩老头得了疯癫症,纷纷过来看热闹,于永正和赵主任旁若无人,一直唱完,然后如孩童般地拍手大笑。
于永正的课堂教学更是充满了童趣,课堂氛围特别轻松和谐,他蹲下来看孩子,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每次上完课,学生们总是团团围住他恋恋不舍地说一声:“于老师再见!”听课的老师也是簇拥在他周围请他签名,与他合影。法国小说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那么可不可以说:好奇心也造就了于永正这样的特级教师呢?
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
博大精深的京剧丰富了于永正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思维,启迪了智慧。于永正曾深情地说:“感谢小学的张敬斋老师教会我唱戏拉胡琴,引我走进艺术殿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人带来的想象是无限的……”
二、语文教学——“要努力使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
优秀人物智力超常的奥妙在哪儿?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曼擅长绘画,敲桑巴鼓;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会吹圆号、弹钢琴,李政道擅长绘画……现代教育学提出一个观点,即左右脑发展均衡。而艺术教育是右脑训练的最佳途径之一。作为国粹的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变化多样,优美动听,京剧艺术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使于永正大受裨益,他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具有丰富而充沛的教学情感,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兴趣盎然,师生感情交融、关系和谐,教学效果极好。
1、于永正的“默”与“磨”。
学京剧讲究一个“默”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学京剧使于永正养成了“默”的习惯,钻研教材时,他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出的主意。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都反映了他“默”的功夫。
京剧界有“十年磨一戏”之说,都是极言锤炼时间之久,呕心沥血之痛的。诗人、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艰辛和他们刻意求工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古人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诗句。京剧艺术家为达到神妙的艺术境界而艰苦“磨戏”的严谨作风对于永正的影响是很大的。反映在备课上,于永正是一丝不苟,不敢有半点马虎。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注意到鲁迅先生送给侄女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送书,说明了鲁迅对侄女的关心。但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如果是鲁迅的话,那么他关心的就不仅仅是周晔一个人了。于永正特意托人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去查,一查,这两本书果然是鲁迅翻译的!上课时,于永正把这一点告诉了学生时,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对课文中关于给鲁迅“送挽联送花圈的何以有学生”一句的理解,就跟不讲大不相同了。
2、朗读和表演的艺术。
一个人朗读能力的高低,与他的情感、情操、艺术修养密不可分。于永正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他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悲痛处为之落泪,惋惜处为之顿足。于永正尽管是一口标准的“胶东普遍话”,音色也不美,但学生们老师们都喜欢听于永正朗读课文,听他范读《马背上的小红军》会禁不住落下眼泪,听他读《狐假虎威》会让师生们乐得捧腹,听他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会被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深深感动……他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调、节奏、韵律再现了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动听的听觉形象进入了文章的意境,产生了美的享受。
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是韵味无穷的诗。艺术家们的那种入情入境、出神入化的表演给了于永正很多启示。于永正进行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为了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他常常巧妙的设计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走进课堂,使课堂更加自然化、生活化,他演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不是演员,却具有演员的素质。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于永正也时时表演一下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动作,某一种神态,他的《狐假虎威》、《草》、《惊弓之鸟》、《小稻秧脱险记》等一些课堂精品,有朗读、有表演,可谓精心安排,寓教于嬉,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篇构思精巧如行云流水般散文诗。凡是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华东师大教授李伯棠是这样评价于永正的课堂教学的:“于老师把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们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奇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
3、读写结合的艺术。
于永正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把学生提出预习时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其它词语都处理了,唯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不到五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
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于永正的读写结合训练做到“量要适度,要求要低”。他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于永正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4、幽默的艺术。
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看戏是愉悦的事,但是,戏太“文”了,时间太长了,观众也会疲劳。如果小丑一出场,剧场内则会顿时活跃起来,使观众感到轻松。于永正说:“丑是生活中的一种色彩,京剧里的丑角是教我幽默的第一位老师。”于永正在教学时常常“幽”上它一“默”,放松放松学生们的紧张的神经,驱走他们身上的疲劳。
学习《翠鸟》第三段时,于永正发现学生小庆打了个呵欠,又与同桌嘀咕起来,便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小庆,请你去逮一只翠鸟。”小庆慢慢腾腾站起来,很茫然的样子,于永正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到哪儿去逮呢?”小庆可怜巴巴地说。其他学生也是面面相觑,神情迷惘,于永正说:“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小,里面又深,谁上得去呀?”于永正哈哈大笑,小庆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他读懂了。当于永正问小庆为什么老师请他去逮翠鸟时,小庆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你有点疲劳了,是不?不过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有完成,却帮助同学们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学生们听了,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苏联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于永正有效使用“幽默”这一得力的助手陶醉了学生,陶醉了老师。
于永正说:“科学求真,艺术求新,人文求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努力使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
他以突出的教学成绩深受学生的爱戴,并受到李伯棠、张田若、潘自由、杨再隋等专家学者的赞誉。张田若先生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课,对他的讲解、朗读、表演以及整个课堂设计用八个字作了概括性评价:炉火纯青,潇洒自如。
5、激励的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永正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但他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他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在于永正的教学中,他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他表扬、肯定、鼓励学生,或运用语言、或通过爱抚、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质奖励……正因为于永正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学生才畅所欲言、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于永正的激励艺术催化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了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地增强着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一次于永正评价学生板演的生字,他拿出红粉笔要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上红圈”。在圈出了明显较好的一个字后,于永正又端详起另三个实在一般的字,不一会他面露喜色,将两个写得好的偏旁圈了出来,最后连那似乎挑不出“优点”的“艺”字也在折角处给郑重地画上了圈,并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这个折很有味道。”于永正就是这样把学生的闪光点找出来,并将之放大,给他们以充分的欣赏和鼓励。看看他给学生的奖状、奖品上的题词,“奖给作文小明星×××”,“奖给小作家×××”,“盖世雄”,“盖夏青”,“盖葛兰”……说话课上,谁说得好,就奖给一张“盖世雄”的卡片,朗读比赛谁读得好,男生就奖一张“盖夏青”的卡片,女生就奖一张“盖葛兰”的卡片;翻开于永正改过的作文,到处是波浪线,圆圈,大红星,有的写个“好”字,有的画一只竖起的大拇指。他搞的作文竞赛更是别出心裁,“看谁写得最长大奖赛”,“节外生枝大奖赛”……所谓大奖,不过是一本书、一张奖状、一块橡皮、一支铅笔而已;听于永正的课,看看他的表情,品味他的伴随语言,欣赏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就会发现他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定向、校正、强化、调控、激励,他时而面带惊奇之色,时而眼含关爱之意,时而口出赞扬之声,可以说他的举手投足都有“戏”……
于永正认为:“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断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尝到胜利的喜悦。要关怀、爱护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信任、关怀中挺起胸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于永正的学生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位面目和善慈祥、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期待他们成功的恩师,是他,给学生的学习装上了助推器,为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教育理念:“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和感染,对一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情智互补,让他们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而于永正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艺术教育中我首推音乐教育。”于永正认为孩子是可塑的,尽管存在天资方面的千差万别,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有点“艺术细胞”。
1、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德国诗人席勒说:最终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国家工具造就的,只有打开艺术之泉,通过艺术之泉的灌溉,才能养育出有道德的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于把音乐教育看做是培养人达到最高境界“仁”的最重要的手段。于老师曾经教过学生唱豫剧《花木兰》、唱京剧《苏三起解》,教学生写美术字,吹口琴,拉京胡。1990年,于永正在鼓楼小学带了一个“素质教育实验班”,他把学生演奏乐器列入正式课表,全班分组学习乐器,到小学毕业时,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有人会两三种。于永正教的学生温文尔雅,乖巧懂事,于永正教的48人的班集体也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艺术教育,让学生变得成熟灵秀,让班集体事事走在前面。每当于永正听到全班同学的手风琴、电子琴合奏,每当听到由学生指挥、学生钢琴伴奏的全班的大合唱,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美妙的琴声、那激动人心的架子鼓声、那几个声部和谐的童声,那随着乐曲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表情,都令于永正深深感动,他说:“学生融进了音乐,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他们会粗野无礼。”于永正的音乐教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了他们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提高。
音乐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启动思维,激发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于永正认为艺术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于永正教出的学生都特别出色,学生彭晓明,2002年高中毕业考上了清华大学,是徐州市应届理科高考状元,彭晓明的手风琴拉得特别棒,课本剧演得好,小时候就能背古诗三百多首。学生蔡苏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小学四年级时,蔡苏到南京师范大学考级——钢琴六级,主考的一位姓司徒的教授对他十分赏识,认为他对肖邦的曲子《小狗》理解得最好,处理得最好,当即决定:收蔡苏为徒,让蔡苏跟他学钢琴,那时的蔡苏早已熟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大量的古诗,文学修养很高,理解力想象力也就丰富。
3、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健康素质主要包括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娱乐人的身心,使学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增进健康,促进学习。长期参加艺术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大量的数据表明,艺术团的学生很少进行心理辅导,因为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形成了豁达开朗的性格,比较容易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于老师带的班级明显地看出学生的气质与众不同,而且在身材上明显地高于其他兄弟班级,
我想这与学习音乐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吧。
艺术教育就犹如一把“钥匙”,于永正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他说:“作为教师,应该尽其所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人生都成为艺术人生。”
老师们都说于永正有一股子灵气、举手投足都是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又都是那么合乎情理,他的寓庄于谐、妙趣横生,他的演员的素养、诗人的气质,他的画家的娴熟的技巧、独特新奇的创造力既征服了学生,也征服了老师!尽管于永正已头发花白,却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追求着,他的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他的一幅硬笔书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真诚地祝愿于永正老师在今后的求索中,登上教学艺术的更高峰,祝愿他的艺术人生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灿烂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