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千课万人”国际华文教育研讨观摩活动
                        杭州听课随记之于永正《作文指导课》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儿童,他们特别需要理解、尊重、宽容。往往一个爱的细节就可以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温暖。比如,于老师上课前就告诉学生在写草稿时可以去上厕所。
                        
                           
                        语文教师要成为敏感的语言医生,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发言中的问题,甚至于常见处生疑,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功底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让学生从中受益。
                        
                            作文选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特长。
                        
                           
                        教师首先是一个写作高手,深谙作文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给学生。比如“好文题一半”,“作文说到底是考想象力的”,“写文章要一气呵成,思路不中断”等等。
                        
                           
                        面对做坐着的学生,教师俯下身去,穿行在学生之中,去解答疑惑,去发现典型,去倾听参与。令人感怀的平等首先体现在身体的姿态上。
                        
                           
                        教师重视什么,提倡什么,引导什么,学生就在那个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于老师要求学生起个好作文题,看看这些题目《妈妈“中招”了》、《爸爸真好,妈妈最坏》、《两声不同的“喇叭”
                        》,真是令人欣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近几日,接连到一所中学听语文课,很有些感触。特别是针对该校一名老师的《春酒》一课,就当前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感想。
                  这位老师的课,从课题引入,到字词认读,到文章品读,最后到扩展练习。整个环节(或过程)进行得比较自然而顺利。但就课文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读,却把握的不够到位。
                  先把这节课做简要的呈现:老师在梳理并认读了生字、生词之后,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读课文。被指定的一组学生不加停顿、语气急促地鱼贯而读。在这组学生朗读的十几分钟内,由于没有适当的停顿,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都没有感受到美的享受;而教师呢?只是总体评点,指出了上述朗读的的不足:读速太快,不能读懂文义云云。紧接着,又让学生快速阅读,之后,做品读分析。一节课在这样紧张的“初读”、“速读”和“品读”中结束了。
                  评课的时候,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充分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很少,特别是针对老师指令一组学生在急促中朗读课文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纷纷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学生既没有情感体验,又没有品味理解,纯属走过场。授课老师也承认说,当初就想打断学生,又怕耽误了时间,或影响了整体性,就只好先让学生读完,然后再一并评点。殊不知,因为没有及时制止并做针对性辅导,几乎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学生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呢?我引导参与听课的老师就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流利的读做了重点研讨。并结合对这节课的评议,我适时将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于永正先生的阅读教学观和授课实例介绍给大家。
                  《人民教育》2007年第九期刊登了于永正先生执教的两节课堂教学实录,名为《有一种爱无法泯灭——<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还刊登有于先生谈阅读教学的一篇文章《我的坚持与忧郁》。
                  评课前夕,我仔细拜读了这两节课堂实录,还有于先生的这篇文章。评课中,我引领大家走近于永正先生,对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做深入的学习领会。
                  读于先生的文章,我们深感他对语文阅读实践的至高重视。让我们先来领略他对阅读的深刻理解吧。在于先生看来,“语文学习首先得多读多背,这样,课文中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都不会有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感训练就有了,语言的内化也就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
                  于先生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好多人把阅读课上成了理解课。这是个误区,”他进一步解释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再创造。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
                  “语文味在哪里?在朗读里。
                  更多的“语文味儿”在文本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老师要具有“看到纸的背面“的能力,即能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老师品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品读、鉴赏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从何而来?只能从在老师引导下所经历的阅读过程中来。”
                  于先生言为心声,内含着他至深至诚的理解。而且,他的语文教学实践的正是他的思想。
                  纵观教学实录《第一次抱母亲》,全课宣扬的就是于先生的语文教学观。这里,不妨将实录也做简单呈现。
                  于先生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共有两节课,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辅导学生认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指导学生识记并写字。
                  从上述环节来看,我们的语文老师的课也基本是这样上的。而区别在于,于先生这两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由正确流利地读,到仔细的品味地读,再到引发学生感悟理解的读。真正做到了把书“煮”烂了给学生,最终“点燃了”学生心中感悟的“火焰”。
                  对照于先生的阅读教学实践和他的阅读教学思想,我们再来观照有些教师的日常阅读教学,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对阅读教学的指导,往往认识肤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罢了。关于读,一些老师往往不捕捉细节,忽视了及时地指导跟进,把“读”仅仅当作了完成教学的一个环节,也仅此而已。表现的就是为读而读,没有给予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更谈不上个性化阅读了。而于永正先生呢?指导阅读是细致入微的。比如在正确、流利朗读这个环节中,一名学生刚刚起读的时候,于先生就第一次果敢地打断学生说“停下了,读课题”;结果学生再次读起的时候,由于句与句之间没有停顿,他又打断这位学生说“读课文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还说,“读书一定要思考,还要想象。”之后,于先生范读了这段文字。于先生范读完后,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句话读完了要停,停顿的时间就是给自己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余地。”经过于先生的指点与示范,学生一下子就得到了心灵的体会,朗读即刻达到了正确和流利。
                  于先生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得多么深刻,对朗读的指导多么到位!通过于先生的一指导一示范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一些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来;或者过于迁就学生,患得患失。担心随意打断是不尊重学生吧,其实质是延误了指导和训练的时机。一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缘何肤浅,关键在于对课程标准学习思考的肤浅度。其结果是,总是将阅读中一个转瞬即逝的指导步骤不能给以足够的重视,学生也总是不能够美美的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对语言的感觉,就没有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领会改革精神,学习钻研名家之法,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让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底,让课堂里有朗朗的读书声,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语文课,让结尾活跃起来——听于永正老师示范课有感

                  作者:吴永萍 文章来源:小学语文学科网  
                        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但却有不少教师对一节课的结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采取千篇一律、草草结束的办法。诸如:“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
                        ”、“希望同学们以后……”,或手指板书“你今天知道了……”等。这些结尾听了叫人感到枯燥乏味。最近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全神贯注》一文,结尾很精彩,顿觉耳目一新。

                        于老师在课尾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正因为罗丹的这种工作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斯蒂芬·茨威格,所以才有这一句名言:“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课首于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学生们,课尾于老师手指这句话,让学生齐读)但名言也不都是名人所作,老百姓也可以写名言。比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我想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也能写出各自的名言。老师也写了一句:“干什么事都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现在大家有什么感想,也可以用名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的落款写上未来的XXX。

                        于是,学生们低下头写起来……不一会儿,小手如林,老师指名回答。
                        生:我们以后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未来的宇航员XXX
                        生:我以后作文写好后也要像罗丹那样,先用布盖起来,然后再反复修改。——未来的作家XXX
                        生:四个小学生,顶个于永正(上课时于老师曾与四名学生比赛朗读),因为我们知道了全神贯注。——未来的画家XXX
                        生:课上得好,全靠全神贯注来当家。——未来的特级教师XXX
                        (下面听课教师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样的结尾,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既不脱离教材主要内容,有超越创新的一面;课堂上,学生们人人动脑,争创佳句,我口说我感,我笔抒我心,从而打破了单一的思维定势,呈现出思维的多元态势,很值得我们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老师们,评课,特别是当场评课是很难的一件事。《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我宁愿上课也不愿评课。但是,既然给我这样一个任务,我就要努力将它做好。在今天评课的过程中,也讲一讲我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我首先要说的是,听了张伟的课,特别是听了学生的朗读,内心里面为上海小学生的朗读感到由衷地感叹,由衷地高兴。所以,我想起一句话,什么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我说,课堂因为学生精彩而精彩。学生的精彩哪来?是因为老师的精彩,有了老师的精彩,才有学生的精彩,有了学生的精彩,老师就会更精彩,所以古人说教学相长。
    具体地说,张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下面一些体会:
    一、一个老师要上好课,首先要把握好教材,把握好与教材有关的知识。
    我所说的教师的精彩,就是要以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材处理得精彩而精彩。张伟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这节课时,有三点独道之处:
(1)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张老师善于发现哪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呢?
    第一,
他开始就问了个问题,从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代表人物身上发现什么共同的性别特点吗?当时,我的眼前为之一亮。是啊,她们都是女的,但是为什么送别的人群中女的多呢?没有青壮年男子呢?哦,我恍然大悟。这时,张老师非常自然地水到渠成地介绍了时代背景,这是我没有发现的,没有想到的。多么自然,水到渠成。这个背景从这里入手,真是太巧妙了。
    第二,
当讲到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的时候,课文总体任务完成了。张老师问了个问题,难道仅仅是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吗?那么,我们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而且紧接着让学生从课文当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这里真是太妙了,这一招比刚才那一招还妙。我在教这课时,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那么,要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这是高层次的读书。那么,通过字里行间看一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再细看拚了三天三夜的拚,想像当时战争的惨烈场面,更想像出志愿军战士付出的血与生命的代价,那惨烈的战争场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张老师是个善于发现的人。
    第三,
课的最后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说亲人仅仅是战争年代有吗?那和平时期呢?所以,听张老师的课我最想说的第一点感受,就是张老师是个非常善于发现的人。我们经常说,把发现留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发现,老师必须首先发现。老师发现了,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果老师都没有发现,又怎么能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呢?
(2)学生朗读得精彩。
   
这使我想起了9月2日有一位谈永康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语文老师要读占鳌头》。我很感谢这个专题。老师要多读书,读占鳌头,在语文课上,学生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张老师的课就告诉我们,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我们学语文,首先要把握好语言的工具性,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前不久,我们学习新课标以后,我们确实又走了些弯路。现在,专家又呼吁了,资深的专家,真正的专家说:传授知识,仍然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当然,我们研究怎么传授,知识是不可可缺的,只是传授的方法可以研究。有的需要讲,张老师不讲130万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不讲有14万志战士牺牲在了朝鲜国土上,学生怎么会知道呢?老师要备课,备课时要查有关的资料,当讲之处一定要讲,不讲学生不知道。老师们,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学语文,首先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它的工具性,工具性怎么才叫掌握?一个是读,一个是背。上海吴忠豪教授,著名的专家,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他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语文就是这样,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大量地读,大量地背,还要写,还要用,读写结合,就能够学好语文。其实学习语文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是被山东龙口的经验证明了的,被各地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了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我带过两轮学生,第二轮带的学生就很有经验了。去年暑假师生聚会,我们师生太有感情了。他们告诉我,当时小学48人,有41人考上大学,其只有五人大专,其它都是本科。学生优秀的成绩哪来的?小学六年、中学六年,12年老师功不可没,但小学六年是打基础的。一学生对我说,回想教过的老师,于老师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老师很厉害。一位学生能与别人对背《三字经》,问道是谁教他的,他说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于老师教我的。
我教这些孩子的时候,教他们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我教他们背《三字经》、《百家姓》等,记忆是要锻炼的。我班小学升初中参加统考,很多孩子写的作文引用的古文的名言,很多改作文的老师看不懂。我说,这就是文化。我带孩子们玩都要玩出品味来,我带他们去春游,看到的那些盈联都让他们抄下来,背下来,不懂的我就去请教专家。所以,处处是教育的资源,要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人,有品味的人。
   
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课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也坚信读占鳌头。书读好了,语言内化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一位刚刚考上北大的学生写信给在校的校友,告诉他们,要想学好语文,上课不要听老师讲。上课不要听老师讲,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我在想,如果这封信寄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我们的编辑会不会看中,对这句话,我不是完全赞同,但他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第一,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老师的讲,老师的讲的作用是要根据课文的需要,但不要过高地估计讲的作用,因为语文能力说到底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第二,不要过高地估计语文课堂的作用,因为吕书湘、张志公先生都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真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功夫在课外,在大量的课外阅读。请我们记住课标的话,老师在课上是组织者、引导者,这是我们在课堂中的定位。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去读,培养他们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爱读书,爱他们的课本,要读字当头,不仅读好课本,还要读好课外书。老师们要记住课标中的话: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本书。课标这句话,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斯霞老师经常对我说,她教学的时候,第一是要多认字,这是终身受益的,第二就是多读书,多读课外书,第三就是要把课文讲好。越是大家,越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越是平庸的学者,才越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话,读他的文章,看了半天不知所云,越读越糊涂。
    看了张伟老师的课,给我一个启发,一定要让学生把书读好,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要激趣,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真正得益要靠课外。
    读好了,一切都在其中了,我给大家范读一段。我觉得课堂是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三者对话,适当时候,老师也可以范读。
    (于老师范读课文写大娘一段。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房子,已经炸平了。)
   
在房子后面,书上没有逗号,而我在朗读时,在处理这句时,在房子后面加了逗号停顿。这就需要研究,备课备什么。在如《只捡儿童多处行》中的一段,一个小姑娘害羞地摆弄着扭扣忸妮地说:好看,应该这样读。(范读,我们正在花下,......‘好看',......笑着、推着跑开了。)老师们,真正地把课文读好,不要写教案(全场笑声、掌声),但我不知你们的校长会不会同意。这是最好的备课。语文老师的备课很多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有的老师备课在黑板上练习写生字,校长看得见吗?有的老师一遍一遍地练习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在家里做饭时还一遍一遍地读,校长看得见吗?聪明的校长,高明的校长,应该提倡隐性的、看不见的备课,不要单看教案,教案是会唬人的。我当初写教案就是为了应付检查,上课时连看都不看。劳民伤财的事,少做。
(3)张老师的课非常简洁。
    郑板桥有句话: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好作文。当然,读书是有学问的,不能傻读。过去,有人把读书叫煮书,意思是第一要把课文读熟。老师们,没人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为什么不行?现在提倡人文精神,好多老师连话都不敢说了,有人听课专门把老师表扬孩子的话给记下来,反而把老师们束缚住了,老师也不敢批评了,也不敢惩罚了。老师们,有些专家的话,不要听的(众人鼓掌)。有的人,说我们又没有宽容,又没有同情心,又没有人文的精神,说了我们一大堆的不是,我说,你来,你到小学来。我不要你长期这样,就来一个礼拜,五天下来,你要不体罚学生才怪(众笑、鼓掌)。他们不知道我们小学老师的甘苦啊!在他们的想像中,小孩子那么可爱,都是天使啊!是吗?不见得。孩子是很关键的。为什么老在一线的,当初的老式的教育家写的文章我们感觉那么亲切?比如玛卡连柯,比如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学院派理论家们那么尖刻,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小学老师。老师们,真正当过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教育家都体罚过学生。我在广西做报告时,一位老师递条子上来,问:于老师,你讲得那么好,请问你体罚过学生吗?我说,我体罚过,而且不只一次(众笑,鼓掌)。马卡连柯那么大的教育家都体罚过学生,而且把它写出书来。我也曾把我体罚学生的事写了出来。所以,老师们,只要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到底怎么办,怎么办效果好,就是好办法。当然,我不主张体罚孩子,我40岁以后觉悟了,修炼成佛了(众笑)。我非常爱孩子,现在对体罚孩子的事看不惯。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从自己的经历中反思自己哪些是对的、错的。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逐渐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老师们,听了张伟的课,我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要不断思考,走自己的路多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多实践,多思考,思考出智慧。今天,广西《小学教学参考》有一篇文章,大标题就是《崇拜思考》。
   
有一个物理学家,一天深夜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科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答:老师,我在做实验。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科学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候用来思考?我还看到一个英国作家写的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他说:我看到水壶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瓦特看到水壶开了,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造出了一台蒸气机。老师们,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就有一点差别,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平凡的人光忙碌了,最终一事无成。
    老师们,看了张伟的课,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我就谈以上三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了,住进医院。我们兄弟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恰逢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起身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竟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扑哧一笑,她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九十斤。”母亲说:“你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是八十九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一阵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望着瘦小的母亲,我愧疚地说:“妈,我对不起你啊!”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坐在椅子上看着我抱母亲。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里流了出来。
                  
                  
                  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以读感悟,以读见悟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西安培训会上执教《第一次抱母亲》实录
                     
                  [元月19日,苏教版全国第八次教材培训会在古城西安人民大厦的大礼堂隆重举行。20日下午,特级教师于永正为大会献课,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为了使没有机会亲临会场的网友也能领略大师的风采,现根据录像资料将课堂实录整理出来,以飨网友。该实录未经于老师认可,如有不当之处,纯属绿宝石个人水平有限,敬请批评指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我吗?
                  生:(或摇头,或不作声)
                  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不是啊?
                  生:(齐答)是。
                  师: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不语)不知道?连我的姓儿你们都不知道?老师没给你们说?没说呀,猜一猜,我看谁会听,刚才老师介绍了,他提到我的名字了,我看谁会听。(请一学生)你来说。
                  生:于老师。
                  师:对,于永正。她听到我姓于啦。姓于,干钩于(边说边用手书空),两横一竖钩,干钩于。这个字好不好认?
                  生:(齐答)好认。
                  师:上课以前,你们老师一个字都没说我吗?没说我一个字?(学生无人举手)没说呀!哎呀,怎么能不说我呢?哦,说了,怎么说我的?
                  生:她说今天有一位著名教师于永正来为我们上课。
                  师:哦,说了,而且还加了“著名”两个字,是吧?你信不信呢?
                  生:(迟疑了一会儿)嗯——信!
                  师:信!不过她很勉强,想了一会儿说:“嗯——信!”。她这个表情很好,说信吧,又不太信;说不信吧,是老师说的。你用个词儿来形容你现在的心情,你的这个态度。
                  生:很犹豫吧。
                  师:这叫“将——”,“半——”(女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要不要别人帮忙呢?
                  生:(女生终于想起来)是半信半疑。
                  师:对,半信半疑。听她说的话,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对老师说的话半信半疑。究竟你们老师说的对不对,看咱们的课上得好不好,看于老师会不会当你们的大朋友,是不是你们很好的大朋友。咱们两节课以后你们再说说你们的看法,好不好?
                  生:好。
                  师:见到我是不是很难过呀?(几个学生说不是)不难过呀?有失望吗?你看我往这一站,看到我会失望吗?肯定失望!肯定跟你想像中的于老师不一样,能不能告诉我,在你没有见到我以前,你想像中的于老师是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老师?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说说看。
                  生:他长得很年轻,高高的个子。
                  师:哦,她想像中的老师是年轻的,高个子的。可我呢,一不年轻,二不高。能不难过吗?能不失望吗?
                  生:我觉得于老师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
                  师:哦,你想像中的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的。
                  生:因为我觉得人经过岁月才会有一定的收获。(听课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哇,名言啊,这是名言;经典啊,经典。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鼓励,这样我心里感到好受了,感到欣慰了,看来我们能把课上好了。你们是西城区实验小学四(6)班,我猜得对不对?
                  生:(齐)对。
                  师:四(6)班的同学都很棒,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咱们将在这一起上一节课,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课文吗?
                  生:(小声齐答)不知道。
                  师:不至于吧?真不知道?
                  生:(小声答)不知道。
                  师:书看过没有?
                  生:(齐)没有。
                  师:说实话,看了没看。
                  生:(齐)没有。
                  师:哎呀,很遗憾,我希望你们看一看,结果没看。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好。)把右手伸出来,我这样写能看见吗?(生:能。)
                  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读一读。(生读课题,速度较慢。)
                  师:速度再快一点,——第一次抱母亲。(生再读课题。)
                  师:像说话那样自然,——第一次抱母亲。(生又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生: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师: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问得……好象……得改一改。分两次问,能改一下吗?……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
                  师:从这个课题看,第一次抱母亲,肯定是她的子女,要么是她的儿子,要么是她的女儿。她提的问题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作为子女的,抱母亲的子女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问题要提?
                  生:他是多大的时候抱母亲?
                  师:哦,作者——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时候抱母亲?多大的年纪抱母亲?
                  生:我提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
                  师: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抱母亲呢?
                  生:我提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
                  师:好,看来同学们很会提问题。我们读文章,第一次读到的是题目,读到题目就要想,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就是你们思考的结果。提得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还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现在打开书,答案在书里,请翻到《第一次抱母亲》。找到了没有?请翻到第69页。请你们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得的字可以拼读一下,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好吗?各人读各人的,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时间大约五六分钟)
                  师:读完的同学请坐好。读了一遍课文,刚才你们提的问题,答案找到的请举手。手放下。你们提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只要一读,就能找到。其实,我关心的不是你们的答案能不能找到,我最关心的是字,通过预习,通过读,认识不认识,课文能不能读正确,读流畅。生字都认识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写一字,看谁认识,大家都不要读。看我写字。(师板书生字:越)认识的举手,请你来读。
                  生:这个字念“yuè”。
                  师:一起读。(生齐读“yuè”)它在文章中组成了一个什么词?
                  生:翻山越岭。
                  师:对,翻山越岭。“翻”也是一个生字。(边说边板书)小朋友看黑板,注意这个“翻”的写法,右边的横折钩在“米”的一横的地方起笔。一起写“岭”。“越”在这里当什么讲?猜。
                  生:“越”在这个词中是“越过”的意思。
                  师:越过的意思,跨过的意思。“翻山越岭”连起来说怎么讲啊?
                  生:走过很多的路。
                  师:走过很多的路。翻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这是字面的意思,还有一个最难认的字,我看谁记住了。看黑板,一起跟我写,点,横……(板书:“疚”)这是个什么字呀?
                  生:这个字念“jiù”。
                  师:一起读。(生齐读“jiù”)它在课文里面组个什么词?一起说。
                  生:愧疚。
                  师:(边板书边说)竖心旁怎么写?先两边后中间。光讲这个“疚”就是心里面不安,很不安。“愧”呢?谁能连个词?
                  生:惭愧。
                  师:“愧”是惭愧,“疚”是不安,甚至有些痛苦。惭愧、不安,就是“愧疚”,懂了吗?(生齐答:懂了。)
                  师:一起把黑板上的两个词读一读。(生齐读两遍)这是课文中最难认的两个字,我们都能认识了。好了,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举手。这次举手的人少了。同学们,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举手的那么少,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各人读各人的,我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我想请五位同学来读,五段,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学生纷纷举手,师示意学生把手放下,走到第一排一个没有举手的女生跟前)你没有举手,我想请你读,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生小声回答:愿意。师又走到后一排女生)你举手了,你来读第二段。(师又走到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女生跟前,依次叫起了五名同学。)其它同学注意听。我来读课题,(走到第一个女生旁)还是你来读课题吧。
                  生:十三,《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打断学生)停下来。听我说,十三,可以不读,如果要读,就读成“第十三课”。咱不读,上来就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要停一会儿,再读正文,要让人家思考,自己也思考一下。然后读正文,这样读——(师拿起书进行示范)第一次抱母亲,(有意在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一会儿)母亲病了,这样读,给别人、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
                  师:有进步!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儿。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题目与正文之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我提示一下,句号要停顿。为什么要停顿?因为一句话说完了要想。住下读。
                  生:“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学生把“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如果像你那样把“都”读得很响,“转身”的后边应该加个顿号,“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是书上没有这个顿号,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两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跟着读。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面对第一个女生)你也读一遍。
                  生: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会读了,大家像她一样再读一遍。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你接着读。
                  生: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儿仰(áng)面摔倒。
                  师:“面”前面那个字读什么?后面有拼音,(老师帮学生将书翻到后面的生字表)拼一拼。
                  生:仰(yǎng)面。
                  师:对,读yǎng,再接着读。
                  生:差点儿仰(yǎng)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于老师始终一手为学生手持话筒,一手扶在学生的肩上,俨然是一对亲密的朋友。]
                  师:很好。正确、流畅。我告诉你,读书要像说话那样,我举个例子,大家都注意听。(范读后两句话)像说话那样自然。来,一起把最后两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段最后两句话)
                  师:好,进步了。(走到第二个学生跟前)请你接着读第二段。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
                  师:这样读,(示范)“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
                  生:(接着把第二段读完。)
                  师:好的,读得非常流畅。有一句话大家要注意:“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
                  师:再读一遍。
                  生:(齐读)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
                  师:(第三位学生)请你接着住下读。
                  生:“我愧疚(de)地望着……我愧疚地(de)……我愧疚地(dì)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师:愧疚地(de),我愧疚地(de)望着,读。
                  生:“我愧疚地(de)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接着把第三段读完。)
                  师:很好。要知道你们才读了两遍课文。
                  生:(第四位女生)“我突发奇想地说……(生流畅地读完第四段)
                  生:(第五位女生)“我坐在床沿上……(生流畅地读完第五段)
                  师:到目前为止,读了三遍课文。三遍课文下来,就能读得那么好,你们四(6)班朗读的水平非常高。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好多遍,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是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好吗?(生齐答:好)请把书打开。非常感谢你们,都坐得那么好。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此时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于老师的朗诵,都被于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带进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深深地被课文中的母子之情感动着。当读到最后一段时,于老师按下了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当于老师把课文读完,台上台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有人把读书叫“煮书”。(板书:煮书)一起跟我写这个字,能看见吗?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有人把读书叫“煮书”。刚才我听你们朗读,对我有一层打击,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读了两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我想,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也有一定的打击,一定会想到自己。于老师那些地方比我读得好,我想都是这样的,互相学习,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好好地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好,把书放下。这一次我又认真地看同学们的表情,和第二次又不一样,我一看这表情,我知道这一次你们读进去了。下一节课我们接着读,好吗。(下课)
                  
                  
                  第二课时
                  师:怎么煮书?关键是煮,就是要想
                  ,要思(边说边板书:思),怎么煮?是想,动嘴,动脑,一边读一边想,这才叫真正的煮书。哥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如果说你读书,字面上包含的意思没有出来,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思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要动脑筋去思考,要想象。好,拿起书来,把书打开69页,谁来读第一段?
                  师:(指名一男生)请你来读一读。
                  生:(男生读第一段。在读的过程中,仍然把仰面读成了áng面,于老师再次让全体同学把这句话齐读两遍。)
                  师:他读得有三个优点,第一,题目读得好;第二,有两个词读得好,一个是赶紧(边说边把赶紧二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能看见吗?跟我一起写吧。
                  还有一个词,护士说话的时候,后边用了一个十分恰当的词,找一找,护士说话时用了一个词,用得非常恰当,不知同学们听出来没有。找到了没有?护士是怎么说的?
                  生:(齐答)责怪。
                  师:一起读读这个词。护士责怪说,读。
                  生:(齐)护士责怪说
                  师:这个词,他读得非常好。(边说边板书责怪)怪字的竖心旁,先两边后中间。为什么说他这两个词读得好,赶紧不仅是读说的话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份心情,我对母亲的一种体贴,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情,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心情,表达我对母亲的体贴。请你把这段再读一读。
                  生:(读)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师:妈喊响一点,妈,你别动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一起再来读一遍。
                  生:(齐)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师:你别动,我来抱你。再读。
                  生:(齐)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师:还有一个词,责怪,(手指黑板)责是责备,怪是抱怨的意思,埋怨的意思。同学们看这儿,如果说护士责备他,用责备就太厉害了,那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责怪很好,怪是埋怨的意思,它不是责备,责备太厉害,不是护士的身份。如果光是埋怨也不行,那就少了一份对母亲的关爱,对母亲的着急。母亲病得这样,母亲这么轻,你怎么用这么大劲呀,所以含有一点责备,这是护士的心情。请他再读一读护士责怪的话。
                  生:(读)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顺着这样的语气往下读。
                  生:(读)护士说: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师:你以为你妈有多重?这都是一种责怪,而不是责备,责备太重了;也不是抱怨、埋怨,埋怨又太轻,少了一份对母亲的关心、着急,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想不想听于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这一段)这是责怪的语气,而不是责备的,也不是抱怨的。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好吗?
                  生:(练习读这一段)
                  师:刚才他读的唯一一个不足的地方是母亲说的话,小朋友们想一想,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谁愿意把母亲的话再读一读?
                  生: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范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读出无力的语气)要体会,要想到她是个病人,这样想才能读好。刚才于老师说了,怎么样煮书,(手指黑板上的煮字)要注意这个字,读书要思考,要想,她是个病人,而且病得很厉害,(再次范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一起来读,好吗?
                  生:(齐读)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最重的时候要强调,儿子说有一百多斤,可我这一生啊,最重的时候才89斤。一起读。
                  生:(齐读)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越读越好了。谁接着来读第二段?
                  生:(读第二段)
                  师:请坐。看这儿,母亲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刚才我说了,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里面的意思,请你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
                  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
                  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
                  师: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万壑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教育格言】
      课堂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处理好了这样一个多数和少数的关系,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到了实处。
                                                                    ——于永正

      【教育案例】
      在一所学校上完《我的伯父鲁迅学生》,于老师顺便说了一句:“马上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还有什么话要对于老师说?”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于老师,谢谢您给我们上了两节难忘的课,衷心希望您再来……”
      说到这里,她竟然哽咽起来。
      这个女孩叫杨颖,一上课,她便“崭露头角”。于老师问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大家都知道是鲁迅的侄女。再问周晔的父亲是鲁迅的什么人时,只有她说对了。于老师开始注意她。她的朗读能力也不错。于老师请他读第二段——谈《水浒传》。读完之后,问她:“周晔听了鲁迅说的‘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为什么感到羞愧、难受?人家鲁迅是夸自己的嘛,没说周晔半个不字嘛。”
      杨颖说:“这句话表面上看是鲁迅夸自己,实际上是在拐弯批评周晔读书不用心。所以,周晔听了感到很羞愧,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于老师脸露笑容,由衷地称赞:“说得多好!好就好在‘表现上’和‘实际上’。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杨颖会读,会听。”
      她以后再举手,于老师便不再喊她。于老师真诚地对她说:“我知道你很厉害,非同小可。等别的同学都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一定请你出马。”
      她很高兴,露出小女孩独有的得意神色,听课也更专心了,时刻做好“出马”的准备。
      后来,于老师终于又请她出了一次“马”。教学“碰壁”故事,当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这句话时,于老师请同学们想想这句话的意思,可是,一连请了四五个学生都没有说对。于是,于老师让杨颖发表高见。她果然不负众望,说得既正确又流畅:“这句话是说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非常黑暗,民不聊生,鲁迅和反动派作斗争,经常遭到迫害。”
      所有听课者和学生一起热烈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特级教师于永正《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实录与思考
                        作者:王来润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跟我一起写。(师板书课题,生跟写)
                            师:一起读课题。(生齐读两遍)
                           
                        师:平时我们读书、读报时,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字是不会影响我们理解课文的。请你们读读课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语跳过去读!(生自由读课文)
                            师:想一想,读完课文,你对小红军有哪些了解?
                            生:不为自己,为别人着想。
                            师:这是从思想品德角度来说的!(板书:思想)
                            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生:小红军很倔强!
                            师:这是从性格上说。(板书:性格)
                           
                        生: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师:这是写了小红军的外貌、年龄。(板书:外貌、年龄)多大了?
                            生:十二岁了!
                            师:正是读五六年级的年龄。
                           
                        师:看一个人就要全面地看。我们通过读,了解这么多,想到了这么多,真能干!下面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多音字、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它。通过这次读,把课文读正确、流畅。(生自由读课文,师板书生字词:络腮胡子
                         牛膝骨  赓。拼音略)
                           
                        师:(检查生字:指名读——师正音领读)这个字念“赓”,你对陈赓了解吗?(生齐:不了解。师简单介绍陈赓)他年轻时在上海,长期做地下工作,长征时当团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长着“络腮胡子”。知道什么叫“络腮胡子”吗?
                            生:就是满脸胡子。
                           
                        师:“满脸胡子”是笼统的说法。看着我,头发和胡子连在一起,胡子沿着鬓角长下来,就是“络腮胡子”。生活中,许多人都是长“络腮胡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图像见过吗?他们就是长着“络腮胡子”。
                            师:(小结)两遍书读完了,我们收获不小!
                            师:谁愿意来读第一、二两段?(指名读,齐读)
                            师:“回顾”可以换个词吗?(生:回想)
                            (师板书“疲惫”一词,生读两遍)
                            师:如果让你“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个词会吗?请你先读读这段话,画一画有关解释这个词的句子!(生自由读、画)
                            师:请读一读你画下来的句子。(指名读完)
                            师:长时间的行军没吃没喝,累不累?(生:累)
                        师:这次他掉队了,他怎么走的?(生读:一步一步地朝前走着!师接着示范读)
                        师:走得怎么样?(生:非常艰难)合起来就是“疲惫”的意思了。
                           
                        师: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后遇到这样的词,就采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注意在这个词的上下文去找,不要走得太远!(板书:联系上下文)
                            师:谁来接着读3~10小节。(指名读)
                           
                        师:(评价)读书要有停顿,不能太快,给自己思考和想像的时间。句子要有停顿,听的人也要有思考的时间,听我来读。(师范读)
                            师:读书要用心读,读出味道,读出他的样子。读出他的语气,自己练习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快要读完时师打住)停!不要每一句都读得这么响,每句最后一个字不要都读得这么重。(师范读)
                           
                        师:一起把小家伙的样子再来读一读吧!读时多关注作家怎么写的,读多了,记住了,以后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你就会写了!
                           
                        (师继续让学生读下去!随时纠正读音,指导读词:络腮胡子、倔强、姿势。生读完后,师板书:倔强。生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倔强”一词)
                           
                        师:把3~10小节读熟了,记住了,今后就会写人物的对话了,一个人说的话就是一段。再默读3~10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看作家是怎样写人物对话的,读到心里去!(生默读,师指名读最后一小节,纠正读“立刻调转马头”,齐读三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师:(小结)书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学语文最重要的不是了解人物特点,思想只是一方面,关键是要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要读得准确、流利,记住它。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把你最感动的句子画下来。抓重点、抓关键词句也是读书的好方法!(生默读)
                            生:(交流)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深情地)小鬼牺牲了!(板书:停止)
                            生: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师:(深情地)不是青稞面,而是发黑的牛膝骨。(板书:牛膝骨)
                            生:……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师:(示范读)从“牛膝骨”想到了什么?(让生读9~10小节)
                            生:轻轻地拍。(板书:轻轻地拍牛膝骨)
                            师:小鬼为什么要“轻轻地拍”?
                            生:如果拍得重的话,就会露出破绽的。
                            师:对呀!如果重重地拍,陈赓同志就会看出破绽,多懂事的孩子啊!(生齐读9~10小节)
                           
                        师:(读13小节)作者写文章的时候是前后照应的,不读到后面你就怎么也不明白“轻轻地拍”是怎么回事?所以读书要注意前后联系,读词语、读课文、读厚厚的一本书也一样。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文章。(板书:前后联系)
                            师:读读“停止”这段话,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前面的……(学生读有关句子作答,教师随机板书:强、多等)
                            师:真的强吗?真的多吗?真的等吗?(生:不强,不多,不等)这都是假的,这就是前后联系。
                            师:读读“打自己嘴巴”这句话,你想到了哪里?(生读第①自然段,师板书:深情地打嘴巴)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
                            生:感动之情。
                            生:后悔、愧疚之情。
                            生:自责的感情。
                            生:难忘之情。
                           
                        师:还有教育、敬佩、怀念之情,只有读了课文,才能真正地理解!(教师小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前后联系读懂课文”方法后,继续引导、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出示:要求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师:不要小看造句!于老师还是有点担心你们能不能行呢?
                            师:先请你找到有“浮现”的句子,读一读,再找有“满不在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书上是怎么用的?
                           
                        师:反复读,反复想,想好了再写,写好了再反复读。如果你觉得简单的话,可以用上这两个词写一段话,更可以用上学习课文的体会来写!(生自由写)
                            (生交流自己写的句子,师随机评改,师生共同评改)
                            师:(小结)造句可不是容易的事,千万别小看它!
                        [思考]听完于老师的两节课,笔者感触很深。于老师始终围绕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这一目的展开教学,把读与感悟、读与理解、读与思考、读与想像、读与指导、读与表达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读是为了感悟,读是为了积累,读是为了运用”的教学新理念。于老师每时每刻地提醒学生要用心去读书,又无处不在地指导学生怎么样读书,还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示范读书,更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递着读书的妙处。于老师非常重视学法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让学生跟我学!我就是让学生在我的引领下把书读好、读熟、读透,力求读中有感悟,读中有思考,读中有习染,读中有积累,读中有内化,就足够了!”于老师的课,更加坚定了笔者对语文教学改革的信念。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兰亭中心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