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于永正《望月》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



(板书:望月)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望”的第三笔是竖提。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



生:七遍。



生:五遍。



师:这篇文章写谁在哪儿望月?



生:写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轮上望月。



师:一定是作者吗?



生:写课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长江江轮的甲板上望月。



生:还写了他们一起背古诗,一起谈论月亮的事。



师:课文读了五六遍,能有这么多收获,就很可以了。



[自评:学生预习了,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交谈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得怎么样。这也是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老师出示生字:甥、瞳、烁、斑、沐、仁、喻、絮、锁、呵、欠)



师:这课的生字比较多,同位互相读读听听,看谁预习得好,读得准,都认得。



(同位的同学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纠正。)



师:请班长读一读。(师指生字,班长读。读得很正确。)不愧是班长。——谁再读?(接着又对班长耳语一番,由他指定几位同学读,无一错误。)预习得真好,每课都能这样预习吗?



[自评: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了解,所以只能请班长指定部分学困生来读。他们认得了,其他学生问题就不大了。我经常说,教学一定关注学困生。]



生:老师说,您要给我们上课,所以要求我们好好预习。



师: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为你把“好好”说得特别实在,特别重。(笑声)

生:我们平时也是这样的预习的,都是“好好预习”的,当然这次更认真一点。(笑声)



师:实话实说。如果我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比平常多读几遍。为什么?为了给班级争光,为了让于老师满意呀!养成预习这个习惯非常好。课文读得怎么样?



生:我能流利地读下来了。(该生是男同学)



师:那我就请你,你再邀请两位同学一起读课文,好吗?(该生邀请了两位男同学)



师:你不能都请男生,也要给女同学一次机会嘛。再换一位女同学——咱们不换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学好吗?



[自评:当时我想,不能换!否则被换下的男同学也会不好受的。于是决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学生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小的方面,学生感受更真切。]



(该生又请了一位女生。老师为他们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个别读得不好的地方,做了纠正,有些句子还领读了一下。初读课文很实在。)



[自评:著名教育专家张庆、高万同老师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保底工程”。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语感是怎么培养的?还是读。在这方面花时间是值得的。在初读中,我不放过任何一点错误,不达到正确、流利的目标,决不罢休。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只要我们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多鼓励,人人都可做到。]



师:听我读一遍行吗?——请听好。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认为不可取。(老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老师读得绘声绘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读完,掌声雷动。)



[自评:范读我都是选择在学生“尝试”过之后。美文要美读。我体会到,教师读好了,就会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富有生气。不但使教学有成就,而且省力气。]



师:我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读得还不太好,有两个地方读得不连贯。大家为我鼓掌是鼓励我。同学们,课文读好了,真是一种享受。大家再读读看。(学生读书的兴致十分高涨。)



[自评:学生是很爱自己的老师的。我对学生表达的对我的爱,一定向学生发出“我知道,而且领情”的信息。此外,还是表示感谢,因为师生是平等的。我范读过之后,学生的读书热情总是很高涨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有激情激趣的作用,有使学生顿悟的作用。]



师:下面还有点时间,请全班同学把生字写一写。先在书上,把生字描红一遍。然后拿出写字本来仿影、临帖。

(学生按要求写字,最后,老师强调了“甥、瞳、锁”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的左右各占的比例,并作了示范。)

(下课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狐假虎威》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江苏如东 蔡蔚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
                                当脑中不断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

                                一、尊重赢得尊重
                                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学生赢得的是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尊重学生的教师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所以学生们都打心里喜欢于老师,喜欢他的课,喜欢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尊重”也使得于永正老师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尊重”的长者。

                                二、幽默的语言——课堂的“佐料”
                                如果将一堂语文课比作一碗方便面,那么幽默的语言就如方便面的“佐料”,给整堂语文课加入了无穷的滋味。
                                我们不妨从一个课堂片段中来领略于老师作为“幽默语言大师”的魅力。
                                《狐假虎威》片断:
                                  师:是的。“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老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
                                 想一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
                                 (学生朗读第二节)
                                 于老师的“课堂幽默”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而且还一点点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从于老师身上感染到的幽默气质。

                                三、讲台——另一种“舞台”
                                于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使老师和学生扮演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从而在表演中获取更直接、更深刻的知识。
                                《草》是白居易的名作之一,赞美了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学过课文之后,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检查环节。用戏剧语言形容的话,即第一幕“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妈妈”,主要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第二幕“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哥哥”,以“哥哥”记错作者为“李白”,来检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第三幕最有趣,“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奶奶”,并事先提醒学生”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由这样的奶奶提出“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呢?”和“一岁一窟窿”的误解,从而检查学生对诗歌诗句和主题的理解。并在最后以“奶奶像你这么大时候,哪有钱上学呀”的感慨形成今昔对比。

                                四、粉笔——描绘五彩课堂”
                                有人说,语文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应该有诗人的气质。于老师不仅有演员的素养、诗人的气质,还具有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如在教学<壁虎)和<翠鸟)时,根据书中的描述一步一步用粉笔勾勒壁虎和翠鸟的外形,这就比指着挂图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更形象,也比多媒体来得亲切,因为学生感受到的是于老师的整个创作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活生生的。
                                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只是“守”在位置上听老师传授知识。而在于老师的课上,却能经常置身于精心设计的戏剧表演,这样直观形象的课不仅可以让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而且还能让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更深刻、更难忘的印象。
                                于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细节让课堂如此美丽——听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有感
                                  非常幸运地,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到省城南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现代与经典”语文阅读教学观摩会。几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均堪称“经典”。特别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感受多多,回味无穷。究其原因,正是关注细节,让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此美丽。
                                关于“预习”
                                [课堂实录]
                                :在上课之前,哪些同学已读过课文了?(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很好!我非常赞成老师没教就预习课文的做法。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母亲很轻。
                                师:最重的时候是多少?
                                生1:89斤。
                                生2:作者是非常孝顺的儿子。
                                生3:母爱很伟大。
                                师:看来大家对母爱有了了解。
                                 生4:母亲很伟大,这么轻的体重能挑那么重的担子。
                                师:唔,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通过预习,生字认得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
                                   感受:
                                众所周知,预习是一种好习惯,是语文课的前奏。前奏起得好,语文课就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可是,很多教师却一边鼓励学生预习,一边在上课时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知道来对待,或者问学生:“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形同虚设,毫无实效。其实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在预习时已疏通了课文,脑海里烙下了主要内容的印记。于老师以学生已有的认知高度为起点,开门见山,既尊重了学生的预习成果,又使课堂结构紧凑。

                                关于“停顿”
                                [课堂实录]
                                (一个学生读得很正确,但很匆忙)
                                师:请大家注意,读书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没有想象。
                                (师示范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得抑扬顿挫)
                                 (学生读)
                                师:好极了!你们的表情和声音,都让我感动。备课时,我读了好多遍。请听我朗读全文,特别是停顿,怎样给听的人留下想象、思考的时间。
                                (声情并茂地范读,读到文章的结尾处,于老师哽咽了,学生们热泪盈眶,听课的教师嘘唏不已,礼堂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动情地)同学们,过去,有人把读书叫作“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也可以“煮”呢?原来,是讲书读得多了,才能读出韵味来,读出感情来。刚才,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有时,我仿佛就站在病床前;有时,我仿佛就是病人的儿子;有时,我仿佛就是生病的母亲……读书时,该慢的、低的,就一定要慢下来。读书要有变化,快慢的变化,高低的变化……记住: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再来练读课文。
                                    
                                感受:朗读是一门艺术,入情入境的朗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精神的震撼。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如形,“口诵”如影。只有口到心到,才能读出意蕴,读有所获。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感悟与思考,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关于“重担”
                                “重担”是文中的一个重要的词,它折射出的是母亲的艰辛,教学时,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课堂实录]
                                师: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字,另一只则看到字的背面。也就是说,我们要读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现在,当我们用一只眼睛看重担,那就是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当我用“两只眼睛”读“重担”,仅仅是挑的担子吗?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觉得是家庭的重担。
                                 生2:我觉得是生活的重担。
                                师:家庭的重担,生活的重担!还有不同的理解吗?重担仅仅是挑的东西吗?
                                生3:还有抚养子女的辛苦。
                                师:除了子女还有谁?
                                生:还有老人!
                                师:对,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担子都压在母亲肩上。吃的,穿的,花的……都要母亲来提供。“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悉心地照料。“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操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儿女即将远行的时候,母亲的牵挂……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这样理解“重担”,就是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定要学会读书!

                                感受: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学会思考。正像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于老师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我们如果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斯霞语)于老师研读课文之透彻,引导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关于“细节”
                                (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读)
                                师:看起来平凡的动作,普通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人。再一起来读。
                                (生齐读:护士把旧床单拿走……)
                                :看于老师写两个字——“细节”,这就是细节,最让人感动、难忘的,不是大海的广阔,不是高山的险峻,而是小草的茵茵,溪流的潺潺……母亲、儿子以及护士,都是通过无数的细节感动我们的。
                                师:你们看,护士夸奖母亲,她却“笑了笑”,不让人家说,而且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就是细节!伟大就在细节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1:母爱是无私的,不应该用语言来表达。
                                生2:我觉得她很谦虚。
                                生3:母亲平凡而又伟大。
                                生4:母亲不想让儿子感到心疼。
                                生5:她没有把这些事当成是丰功伟绩,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生6:为了儿女能茁壮成长,母亲心甘情愿。
                                师:是啊,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同学们,这就是透过细节用心去体会母亲的无私。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我觉得,准确地说,应该是母亲的胸怀!
                                 感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
                                于老师的语文课,因细节而闪烁着一种流动生成的变化之美。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
  作者:周晓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观于永正老师教学《水上飞机》有感
                                   海虞中心小学  唐建芳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今天,我有幸观摩了于老师的《水上飞机》,感受很深。
                    一、尊重赢得尊重
                    于老师上课,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
                    的答案,即使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如:在教学生字词时,于老师板书了两个生字“货、资”,请一名不举手的女生来读,见那女生读不出,于老师便轻轻地走到她身边,用亲切的语气叫她打开书本读拼音,当女生轻轻读准字音后,于老师又鼓励她大声读出来,并用掌声来表扬。这样,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后面的用“资”组词时,该女生积极举手,说出了“资料”、“资源”等几个有水平的词语。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不仅找到了正确答案,而且赢得了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激活学生思维,巧破造句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造句练习,历来是件头痛的事。学生由于缺乏表达的内容,不会表术,造出来的句子往往不是空话,就是套话,没有新意。而于老师的这次造句训练却十分精彩,给我很多启迪。
                    课后练习第三题的要求是读一读,再用带点的“渐渐地”、“究竟”造句。于老师创设情景,用简笔画顺利地过了“渐渐地”这个造句关。
                    “究竟”这个词是个多义词,放在句子中间和结尾,意思是不一样的。要学生来造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于老师十分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引导学生读文中含有“究竟”这个词的句子,帮助学生弄懂了“小海鸥想问个究竟”的“问个究竟”是“问个明白”、“问个结果”的意思。这时,于老师问学生:“生活中,你们碰到了哪些问题时,想问个究竟?”学生因为弄懂了意思,明确了方
                     
                     
                    向,纷纷举手。模仿课文中的句式造句,是我们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于老师的精彩就在于他紧紧抓住了这个训练点,在下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扩散。
                    1.变换句式造句。只听于老师话锋一转:“如果我们把‘问个究竟’换成‘看个究竟’,又可以怎么说一句话呢?”“在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想看个究竟?”学生一经点拨,顿时活跃起来,“爸爸搬回了一个大箱子,里面不知道装了什么,我想去看个究竟。”……“如果我们再把‘问’换成‘探’,‘探个究竟’该怎么说句话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造句似乎根本不是困难的事了。“皮球为什么一拍就会跳起来呢?我想去查查资料,探个究竟。”……到这时为止,课文内的造句练习已训练得很扎实了,但于老师仍没有罢手的意思,他又进行了拓展,出示“究竟”放在句中的例句,问“这个表示疑问语气,放在句子中间的‘究竟’,你会造句吗?”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句式,对学生来讲,并非难事,精彩的句子一句接着一句。
                    2.综合句式造句。于老师在最后,竟让学生以“外星人”、“恐龙”为题,用上两个“究竟”来造句,一个在句中,一个在句尾。如果没有前面的引导,这
                    样的句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到这时,已难不倒思维十分活跃,几乎处于亢奋状态的学生了。“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大后,我一定要探个究竟。”我想,这时的造句,对于学生来讲,根本不是一种困难,恐怕已经成为一种享受了。
                      于老师根据课文,匠心独运,选择了恰当的训练点和突破点,不断拓展,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表达,正是这堂课的精彩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听于永正老师教《荷花》一课反思
      在这节课上,于老师的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说在了点子上。一是点在了文章的关键处。一节课全无我们印象里的“教育”痕迹。其实每一种教育都像在水面轻轻的划过,而这种教育的结果却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二是点在了教师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上。对于学生理解的不太准确的地方,于老师不象我们一样一棍子把学生打扪下去,相反还给以鼓励。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思想的火花在碰撞,学生在碰撞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比较和反思,并且学会了超越自己。于老师这种教学方法真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反思,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幽默来自于精思熟虑,来自于教学灵感,幽默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来的活力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调整情绪,感受愉悦的心情,让孩子微笑度过每一天,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无可否认它是一种艺术。于永正老师教学活力最突出的方面为善于变化的艺术、教学幽默的艺术、成功激励的艺术。于老师的幽默感与新课程同步发展,他始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伙伴、大朋友,而不是师道尊严的师长。于老师的许多教学片段都说明他是个真正的“幽默大师”。
                        例一:设计幽默画
                        看图作文《四毛的故事》,把四毛的头发画得竖起来,眉毛变成了八字形,怯怯地心虚地将考了66分的数学试卷倒过来,正在给什么人看。66变成了99!
                        例二:幽默开场白
                        师:小朋友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板书:于永正)你们应该怎么叫我?
                        生:于老师、于爷爷
                        师:还可以怎么叫呢?(生默然,师指着名字)谁敢叫我的名字?
                        生:于永正
                        师:(立正)到。还有谁愿意叫的?
                        生:(大声)于永正
                        师:(双手抱拳)在下便是。(全场笑声)
                        例三:幽默提醒
                        教学《翠鸟》第二段,学生小庆打哈欠,说小声话,于老师说:“小庆,请你去逮一只翠鸟。”生:“到哪儿逮?”提醒看课文——“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小,里面又深,谁上得去呀?”
                        例四:幽默解说
                        教学《狐假虎威》片段——
                        师:“扯着嗓子说”,“扯”懂吗?(老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
                        例五:幽默动作
                        口语交际课《送,还东西》中关于嘴的作用,于老师说:“看来,嘴的作用还真多。如果于老师没有嘴,就无法和你们说话。我要请你站起来,没有嘴,这个意思就无法表达出来。”说完,于老师作了演示:嘴巴紧闭,从鼻子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生大笑。
                        例六:幽默里有“我”
                        作文教学《一块面包》老师把自己放进去,成为课堂的一个角色。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要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
                        例七:幽默人物
                        作文课《说说、画画、写写》设计新人物
                        师:如果你不愿意写孙悟空,我再向你介绍一位,此人姓猪。(学生说:猪八戒)(老师说:猪九戒)叫猪什么戒?
                        师:对,不是猪八戒,而是猪九戒,认识吗?
                        生:不认识
                        师:我告诉你们,猪九戒是猪八戒的弟弟。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只有一个。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有一个人问一名画家,画什么最难呢?画家说,画人最难,为什么?因为大家熟悉,有一点不像都不行。画什么最容易呢?画家说,画鬼最容易,因为没有鬼,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没一个人提意见的。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有益于教学氛围的愉悦,学生心态放松,思想灵活,敢想敢说;有益于驱除疲劳,符合劳逸结合的原则,课堂40分钟,学生不可能全神贯注每一分钟,中间又没有休息时间,所以运用幽默的方法,放松了学生紧张的神经;有益于学生换脑思考,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因为幽默需要从不同角度,非常规思维;有益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 作者:曹鸿飞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范例随处可见。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看起来,于老师是突然想到,而实际这是他的精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学生就能真正懂得课文中的每一件事情、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旧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决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他们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他们的活的库存。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板书:话别人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什么呢?现在我想把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其次是学习课文,明确方法。在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于老师及时以与大娘分别为例,引导理清说话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方法,自我叙述,进行细心指导。再则是及时评析,强化效果。在学生写作后,于老师及时引导评讲,引导朗读,抒发感情。一学生以小金花的身份是这样叙述的:(读)志愿军叔叔,我不是不刚强,我是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妈妈牺牲以后,是你们为我报了仇。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我更忘不了罗盛教叔叔,他为了救我们的小伙伴崔莹,献出年轻的生命。叔叔,我长大了一定到中国去看望你们,一定为你们唱《捣米谣》。叔叔们,再见!这样通过课文对应画面的想像描述,学生不仅把握了告别话语的写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
                              
                        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例经常可见,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如:《新型玻璃》教学中,于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家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
                           
                        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像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教学中,于老师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请看《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陈赓打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像,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把小红军抱下来,一边流泪一边说:‘小兄弟,我对不起你呀!师插话:这句话应加上‘拍干粮袋'几个字,改成我怎么没有注意你拍干粮袋的动作呀!)说完,他把小红军用草盖起来,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师插话:在‘军礼'前加上‘庄严'就更好了。)

                        师:写得真好!陈赓一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使劲地摇着小红军,哭着说:‘小兄弟,你醒醒,你醒醒!'可是小红军闭上了眼睛。陈赓把小红军放在马背上,脱下军装,盖在他的身上,说:‘小兄弟,等到革命胜利我一定会把你的事迹写下来。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说完,扶着小红军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时,太阳落山了,天空出现了一片霞光。

                        不难看出,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

                        五、迁移课文的写作知识。
                           
                        引导运用课文写作知识进行练笔,这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类似的训练决不是简单的迁移,更不是简单的移植。他善于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把读与写的训练融合于一体。请看《月光曲》的教学片断:

                        师: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发短文,内容如下。)荷
                        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竟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研。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学生认真读,认真修改,老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于老师请了三个同学读修改过的短文,一篇比一篇精彩。下面是第三篇,现实录于下。)荷
                        花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来到荷花池塘边观赏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花儿从荷叶的逢隙中伸出来,白的、红的,全开的、半开的,婀娜多姿,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花儿摇动起来,我觉得荷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的绿裙子,为我翩翩起舞。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落在了上面,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在读中分辨事物与联想,在事物与联想的联系中理解内容和中心;在写作中写好事物和联想,在事物与联想中表达中心,这是阅读《月光曲》的重要目标。为此,在教学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补充阅读中引导领悟写作方法,在拓展写作中消化写作方法,使读与写有机结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