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陈建先《钱学森》教学实录一
陈建先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喜欢。

师:说到电影,我想请教一下,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大师是谁吗?

生:张艺谋!

师:张艺谋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电影导演,暂时还不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大师。当然,我们希望他努力争取。

生:卓别林!

师:对!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电视里看到的,说卓别林是电影之父。

师:对!电影之父。(板书。)在电影这一行业里他是老大!算是祖师爷了,谁还知道哪些“之父”?

生:音乐之父贝多芬。

生:钢琴之父李斯特。

生:炸药之父诺贝尔。

师:在中国,也有一个人被誉为“导弹之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他就是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板书:钱学森。)钱学森,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留学美国。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1955年10月1日,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为我国的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想不想读课文?

生:想。

师:好!放开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一会儿,学生基本读完。)

生:还想读吗?

生:想。

师:真话假话?

生:真话。

师:好,想读的请举手。好了,时间到,再举手也不算了,就你们这些人读,你们举手最快,获得了读课文的权利,请你们起立齐读课文第一节。(对没有举手的学生)等他们第一节读完了,你们才有权利接着读。当然,如果谁读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歇一歇,谁想读了再站起来读,好吗?

生:好!

师:开始读吧。

(部分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紧接着全班同学陆续接着读,直至全文读完。)

师:听你们整齐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过,现在我想学一学齐泯王,不听你们齐奏,想听你们一个一个地吹,见识一下你们各人的真功夫。谁敢出来?

(生无人举手。)

师:被吓住了?都想当南郭先生?

(生笑,众笑。)

师:(有一学生举手。)好!他站起来了,站起来就证明自己不是南郭先生,有勇气!

(该生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你百分之百不是南郭先生!不过有个字音要注意一下,“屈指一算”读“qū”,不读“qǔ”,你读,再读,全班读。“魂牵梦绕”的“绕”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这是个多音字。读!再读!

师:谁来接着读课文?

(一生读下一节。读到“赴美国留学”,师示意停下。)

师:停。这个“赴”字是个生字,怎么记住?

生:姓“赵”的“赵”字“×”换成“卜”就行了。

师:闭起眼睛写一下。“赴”是什么意思?

生:到的意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去。

师:也对。但这里为什么不用“去”或“到”?(略停)“赴”是书面语,而“去”和“到”有时可以作口头语使用。所以“赴”字一般用在比较正规的书面语中。比如在电视新闻里经常听到“胡锦涛总书记携夫人赴某某国访问,而不说“去”或“到”某某国访问。好,接着说。
(一生读到“富裕”时,师示意停下。)

师:停。还得打断你一下。看老师写这个“富裕”的“裕”字。“裕”字怎么解?

生:“裕”就是富的意思。

师:怎么知道的?

生:“裕”字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谷”,一个是穿的,一个是吃的。

师:吃穿都有了,丰衣足食了,还不富裕吗?对吧?

生:对!

师:你真聪明。从字形上就看出字的意思了。其实这也是我们祖先的一种造字方法,有一些字的字形就代表了它的意思。比如“孬”读“nāo”,意思就是不好,差劲。“不正”合起来就是“歪”wāi,两个“木”就是“林”,三个“木”就是森林的“森”。

(边说边板书这几个字。)

师:下一段?请你来读。(指一生。)

生:(读)“……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师示意停。)

师:除了中秋节外,还有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生:春节。

生:重阳节。

生:元宵节。

生:“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

师:传统节日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或祭祀仪式等。“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是国际性的节日,不是咱们中国所特有的传统节日。明白吗?

生:明白。

(生读到“兴奋”时,这段正好读完。)

师:注意,最后一个词“兴奋”读第一声“xīng”。读,再读。新中国刚刚诞生,又碰上中秋佳节,几个留学生,一群好朋友,对月抒怀,谈得格外兴奋。怎样读才叫兴奋呢?谁再来读读?

(生再读这一段。)

师:好,继续下一段,后面那位高个子女孩,你来读。

(生读到“袒露”时,师正音,释义。)

师:这里“露”读“lù”,跟我读“露,袒露”,再读,再读。这是个多音字,还读“lòu”,只是用在“露马脚”、“露馅”中读“lòu”音,其余都读“lù”。“袒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吐露。

生:流露。

生:表露。

生:表白。

师:(生读到“运载火箭”时,师正音。)“运载”的“载”读第三声“zǎi”,跟我读,“载,运载”,再读,再读。“载”也是个多音字。只是在“载歌载舞”中读“zài”。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两遍了吧?

生:嗯。

师:我告诉大家,学语文一定要*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就读准了,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读顺了,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也就明白了。当然,学语文又不能光是读,都让你们读去了,读完下课,各走各的,读了以后各人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大家彼此都不知道,那又何必要几十个人挤在这一间屋子里干什么呢?对吧?那你们说,不光要读,还要干什么?

生:还要说读书后的感受。

师:对!还有?

生:谈谈不理解的地方。

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师:对!只要是自己的体会、感受、困惑、发现,就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一句话,不管你有什么想法,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现在我还想请大家读课文,不过这一遍要求提高了,读完后要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建议大家默读,这样便于思考,可以在你认为有想法的地方勾勾画画,作个批注。会作批注吗?
(生默读课文,作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发言权应该先给你!

生:我觉得钱学森很伟大!

师:嗯!说得不错。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钱学森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国留学……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在美国有那么高的待遇,生活条件那么好,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他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人民多做点事。

师: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就这段话,谁还有话要说?

生:钱学森说“他是中国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我读了很受感动,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师:能给大家唱几句吗?来!掌声鼓励!

生: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师:《我的中国心》最初是由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80年代的时候演唱的。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全世界爱国华人的共同心声。会唱吗?来!一起唱!

(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气氛热烈。台下掌声雷动。)

师:唱起这首《我的中国心》,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感觉很激动!

生:感到很自豪!

生:很兴奋!

生:很想大喊一声!

师:喊什么?

生:(大喊)中国,我爱你!

师: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富有激情的呼唤!你同样喊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有把握把钱学森的心声读出来吗?

生:有!

生:读钱学森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我听到了深情!谁再来?

(一生激动地再读钱学森的话。)

师:我听到了深情而又激动!来!一起读!

(全班齐读钱学森的话,群情激昂!)

师:还有谁有想法?

生:老师,我能先读一下吗?

师:当然可以。

生:(读课文第4节。)当时我们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中国留学生都劝他暂时不要回去。可他却说,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如果心里没有祖国,他怎么会这样坚决呢!

师:是啊!中国有句俗话,“子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祖国就是自己的母亲!

生:钱学森明明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很穷,就是搞起科学研究来也不方便,但他却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掌声。)

生:钱学森的话让我感动万分,因为他在美国帮助美国人做事情,美国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将来可能会更有前途,而他回国,各方面条件都赶不上美国,如果不是由于他的爱国,那不就是一个傻子吗?

师:那你说,钱学森傻不傻?

生: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傻。因为在美国再好,但美国不是他的家啊。他在中国长大的,怎么会不要自己的家呢?

(热烈的掌声。)

师:说得多好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无时不在对他深情地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来!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生齐读钱学森的第二段话。)

师: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生:这段话是钱学森对留学生说的。

师: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说的。

师: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

生:激动!

师:对!

生:诚恳!

师:缺不了。

生:坚决!

生:坚定!

生:果断!

师:体会得很好。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一节除了写钱学森的话,还写了谁的话?

生:还写了留学生的话。

师:为什么要写留学生的话?

生:因为留学生的话正好是个对比。

师:就是说,留学生的话和钱学森的话正好是个对比,对吧?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就更能突出钱学森的爱国心!

生:一对比,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就显得更坚决了!

师:那我们找找看,课文里还有没有这种对比的写法?快速浏览一下。

生:刚才我们学过的第二节就是对比写法。

师:说具体点。

生:书上说钱学森在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而钱学森却要回去。

生:还有课文第一节,(读)“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这里用“轮船的甲板”和“火箭的舱壁”作对比。说明钱学森归国心切!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轮船的甲板,说明钱学森是乘船回来的;火箭的舱壁,这说明是坐在火箭里,火箭的速度比轮船快,说明他盼望早一点回来。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精彩!看这句话,有一个成语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达钱学森此时的心情,谁知道?

生:归心似箭!

师:对!但作者为什么要用火箭作比,而不是飞机或者快艇呢?

生:因为成语不是说“归心似箭”吗?

师:当然也有这个“箭”的意思。还有别的吗?

生:因为火箭是最快的,没有比它再快的了。

师:也就说明钱学森盼得不能再盼了,急得不能再急了,对吧?

生:对!

师:谁能把这归心似箭的心情读得让大家都能感受到?

(一生读,不够理想。)

师:哪个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生:火箭的舱壁。

师:对呀,那就要突出出来呀!

生:(读)“……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师:好!感觉出来了!一起读!

(生齐读,语感很好。)

师:还有对比写法吗?

生:课文第5节“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一段用美国一位将领的话来作对比,突出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师:这位将领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生: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
师: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生:500人。

师:太少了!

生:5000人。

师:差不多。我来告诉你们,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生:按甲种师是50000万人,乙种师25000人。

师: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力量无比的人!

生:伟大的人!

生:了不起的人!

生:不可多得的人!

生: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生:像神仙一样的人!

师:神奇的人!对吧?所以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怎么说?

生:读“钱学森无论到哪里……美国!”

师:“绝”字什么意思?

生:坚决不允许。

生:没有商量的余地。

师:这句话怎么讲?

生:就是不允许钱学森回到中国!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没有别的?

生:是不允许他离开美国,到中国不行!到其他国家也不允许!

师: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再往深一点思考,这句话还有什么潜台词?

生:就是他们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帮助美国做事情。

师:他们会怎么留?

生: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

师:嗯,有可能。

生:还会给他升官。

生:给他美女。

(生笑,众笑。)

师:这是想诱惑他。电影电视里一些坏蛋经常会这么做。还有别的吗?

生: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师:会进行卑鄙的暴力威胁。

生: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生: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师: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谁来读一读第5节和第6节。

(一生读。)

师:五年的时间有多长?你们现在是五年级,五年后你们高一就读完了。再算一下,一年是365天,5年是1825天;一天24小时,5年是43800个小时;一堂课40分钟,五年整整2628000分钟,相当于65700节课,若按一年在校上课200节计算,整整要在学校上课328年啊!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

生:度日如年。

师:好!他用了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谁还会说?

生:倍受煎熬.

生:望眼欲穿。

生:寝食不安。

师: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
生: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师: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说——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

生: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师:钱学森回国后,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一个月之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奋力拼搏,1960年9月10日,在中国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P—2导弹,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1991年10月16日,在钱老即将年满80岁的前夕,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关于钱学森的感人事迹,还有太多太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读《中华名人传记》,还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只要点击“钱学森” 三个字,网上就有260万个页面。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一、先入为主凝聚课堂
  师:对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打开书,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你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师在巡视中边听个别学生读书边示意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操练海军,他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首先,我要感谢你,因为你是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为大家开了个好头,我还要表扬你,只读了一遍书,你对郑成功的战前准备已有了较深的印象,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赏析:先入为主!抓好第一评价,给了学生以宽容和信心,激发内驱力,积极创设和谐激励的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好铺垫。】
  二、导而弗牵融入文本
  生: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件事。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愿意写到黑板上。
  生:(一生上台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师:(指向刚才板书的同学)大家看这位同学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把“收复”两个字写得特别大。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把“收复”写得这么大呢?
  生:因为,我觉得他(指郑成功)只有收复台湾,才能建设台湾。
  师:也就是说,收复台湾很重要,如果不能收复,就谈不上建设了,对吗?
  生:对。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光收复就有用吗?不去建设能行吗?我觉得建设也很重要。
  师:你的意思是,建设和收复一样重要,也应该写大些,是吗?
  生:对!
  师:瞧!这两位较上劲了。一个认为收复重要,一个认为建设和收复一样重要。真好!老师真高兴!你俩都很善于读书,很会动脑子。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我倒有个建议,咱们先别急着讨论“收复”和“建设”哪个重要。因为说话要有根据,谁能把“收复”和“建设”这两个部分读熟了,谁的发言才有权威性。
  生:(欲读)
  师:读吧!看书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哪些地方是写“建设”的?好好读一读。
  生:自由读“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部分内容。(其实等于再读全文。)
  【赏析:此处关于“收复”和“建设”孰重孰轻的辩论为时尚早,实际意义并不是太大,陈老师及时作出“抉择”,没有就此话题辩论下去,而将这一生成的话题巧作处理,将学生引领到熟读课文上来。看似“忍痛割爱”,但这恰恰就是陈老师“导”的艺术体现,何时导?怎样导?陈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披文入情彰显本色
  师:是啊!他们挖空了心思,用尽了所有卑劣的手段,用尽了所有折磨人的酷刑,把罪恶的磨刀伸向了无辜善良的台湾人民。也许,我们能从一些电影电视里有关的镜头体会到这种残酷的场面。但历史的真实更会让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义愤填膺!痛恨不已!请看大屏幕。(师映示补充材料,学生自由阅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气愤吗?
  生:气愤!
  师:谁有话要说?
  生:我觉得荷兰侵略者太惨无人道了!太没有人性了!他们竟对手无寸铁的台湾同胞大肆杀害,而且还整个部落地屠杀。他们真是太可恶了!
  师:太可恶了!太没有人性了!全身上下找不到一块人皮!每一个细胞都浸透了无耻和罪恶!
  生:他们这样肆无忌惮,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就像杀死牲畜一样,我真不明白,他们也是人,难道他们这样做,心里真的能好受吗?就不怕会有报应吗?
  生:这使我一想起“南京大屠杀”,日本鬼子坏,荷兰侵略者和日本鬼子一样坏,他们杀人不眨眼,真应该把他们千刀万剐了!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一切侵略者都是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就连当年荷兰侵略者的指挥官宋克,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恶太过分了!
  所以台湾人民……….。
  生:恨透了这伙强盗!
  师:什么叫“恨透了”?
  生:“恨透了”就是非常地仇恨。
  生:就是太恨了。
  生:就是恨到了极点。
  师:对!就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地恨!恨到不能再恨了!
  师:(略停)那么,谁能把这种仇恨读出来?
  【细节精致、有序、感人,但真正动人心的还是教师那质朴的情感引领和充满智慧的生命教育,从而使整个课堂群情激愤。】
  生: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人民,恨透了…..。
  师:嗯!怒火已在胸中燃烧!但还没有烧到极点!谁能读得让大家的怒火都燃烧起来?
  生:明朝末年……恨透了……。
  (声情并茂,掌声响起。)
  师:来!大家一起“燃烧”起来!
  生:齐读,群情激昂!
  师: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他们怎么说?
  生:我会对他们说:“你们这些狗强盗,终有一天,我会让你血债血还的!
  师:对!以牙还牙!血债血还!“
  生:我会说:“荷兰猪!你们都给我听着!你们这样对待老子!你们不得好死!
  师:对!猪狗不如的贼强盗!你们恶有恶报!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生:我会说:“你们这帮免崽子!就是吃了你的肉,扒了你的皮,也不解俺心头之恨啊!”(众笑,掌声。)
  【赏析:“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自得。”“恨透了”就是简单的“非常地仇恨”吗?陈老师从打动人心的辞藻背后,挖掘出了“恨透了”的内涵与真情,并以此为切入点,层层渲情,推波助澜,致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那一句句肺腑之言,无不令人动容、让人欣慰。学生由“个体气愤”到“群情激昂”的转变,是情感不断“碰撞、融合、浸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看得见、摸得着、悟得深。相比那种“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等“流行”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加深了对文本“一致之思”的整体感悟,也使得每一位学生的“自得之情”来得自然、淳朴。陈老师通过他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高度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一定不能忽略甚至放弃教师对学生阅读感悟的引导,“同构共生”“彰显本色”才是阅读感悟要达到最高的境界。】
  四、历练工具张扬个性
  师:这一节重点描写了收复台湾的战斗过程。正是由于郑军官兵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们才勇往直前,同仇敌忾,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假如把这一部分拍成电影,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景象拍下来,你觉得应该拍怎样的内容?我想请每位同学先做一名编剧,把这一场面写成一个剧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把敌人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可以选择这样写:
  映示: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作开头,用“有的……有的……..”句式来描写。
  2以“敌人狼狈极了”,作开头接着往下写。
  3参考词语: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心惊胆战,哭爹喊娘,闻风丧胆,负隅顽抗,屁滚尿流,像……像……像……魂飞魄散,丑恶百出。
  生:自由练笔。(师巡视了解。)
  师:谁第一个上来读,如哪位编剧得到的掌声最热烈,他就是最佳编剧。
  生: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他们就像一窝受了惊吓的老鼠到处乱撞,“哇哇”乱叫。有的手拿土枪,但两眼发直,两腿直打哆嗦,有的东躲西藏,不是做了刀下之鬼,就是跌落大海,一命呜呼,有的干脆跪地求饶,哭爹喊娘,有的见势已去,拔剑自刎,还有的竟尿湿了裤子……。
  生: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舰船开了花,他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糊冲乱撞,不是撞上了子弹,就是碰上了刀尖,不是跌进了大海,就是被长矛钩住了双腿……一个个面如土色,鬼哭狼嚎,狼狈极了!
  【赏析:做一名“编剧”,写一本“剧本”。陈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为学生搭建了语言实践的平台,熟知他的人都知道,在他的“理论与实践”中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最大指标,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进行恰当的、巧妙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升华人文内涵……在这里,他用鲜活的课堂教学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致使学生的语言实践不仅超越了文本、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自我。工具的历练与人性的张扬,从陈老师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所谓“语文”的含义——语文是语言和精神的和谐统一。】
  五、立根树魂感召生命
  师:是啊,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我们怎能忘记呢?台湾同胞怎能忘记?每一位中华儿女又怎能忘记?请看大屏幕:(映示几个网页:1、郑成功塑像;2、郑成功陵墓;3、郑成功纪念馆;4、郑成功诗;5、两岸共庆郑成功诞辰了80周年;6、郑成功邮票;7……
  (最后映示:郑成功塑像。)
  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郑成功!你永远长眠在我们的心中!
  生:郑成功!你是台湾人民的大救星!
  生:郑成功!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人们都将记住一个永恒的名字——郑成功!
  【赏析:“怎能……怎能……又怎能……”引导学生在深层次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浏览,但网络浏览,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教师在追求的一种相似的和谐的共振,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感化与生命召唤。立根树魂,在学生用浸满生命色彩的语言文字表达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双赢,致使“感悟”始终在“工具”和“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地徜徉着。】
www.ywkt.com
  【总体感悟】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师、学生、文本的共振,语言与精神的共振,语文与生活的共振,让陈建先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活力。下面就试着谈谈自己的三点感悟:
  一、教师、学生、文本的共振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变成了双方相互“敞开”“接纳”和“分享”;变成了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建构关系。正如克林伯格所说的那样“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原性的标识。”立根树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学生自我对话……使学生的感悟始终在“工具”和“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地徜徉,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二、语言与精神的共振
  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学生的精神在成长,教师的精神也在成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因此面对文本,教师、学生都是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就是把自己看作是积极参与者,期待与学生一起走近“天游峰的扫路人”。于是便从师生“游”天游峰的感觉入手——游天游峰是“怕”还是“不怕”?以致出现了的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既有选择性又有挑战性。将“问题”巧妙地变成“两种不同的感觉”,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在将“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进行语言实践上的融合与人文精神的感召。“‘征服’天游峰,‘走近’扫路人”的阅读实践活动就这样,在“两种不同的感觉”中展开。这在陈老师《郑成功》一课教学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师生共同参与文本阅读的“度”非常的高,将语言的感悟、实践与积淀潜移默化

地转变成为一种人文情感内在熏陶与互为感化。
  三、语文与生活的共振
  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阅读活动也不例外。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诠释,我们就能发现阅读活动也是一个“有序——无序——有序”的过程,因为阅读活动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往往会产生无数个各不相同的“小涨落”(即由于人的差异性使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程度各不相同),而当涨落影响到一定“临界值”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致使教师、学生都在同时进行着积极的内省和反思、发现和创造、感悟和积淀。而在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在耗散,学生也在耗散,文本也在耗散,一切的一在耗散,一的一切在耗散,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因此从陈老师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不难得出,要实现阅读活动“有序——无序——有序”的耗散,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的指导就是要促成阅读活动“有序”与“无序”的相得益彰,所以我们无论怎么用教材来教,都不能打破“有序”的生活!用生活去实践阅读,用阅读去影响生活,让阅读与生活共振,从而达到回归阅读源头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

生:10月12日。

师:再过三天是几月几日?

生:10月15日。

师:呀!真棒!数学学得真好,算得比电脑还快。(众笑。)

师:刚才跟同学们逗个乐。10月15日,你会想到谁?(略停)去年的——

生:“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师:对啦!那可是举国欢腾的好日子,咱们中国的飞船终于升空了,不容易啊,整整40多年的拼搏啊!所以咱们都称航天员杨立伟叔叔为——

生:航天英雄!

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啊?

生:很有本事的人。像杨立伟叔叔这样的。

生:了不起的人!

生:勇敢的人!

师:你知道哪些英雄?

生:黄继光,董存瑞。

师:他俩是战斗英雄。还有别的英雄吗?

生:前年有非典那会,还有医生也是英雄。

师:抗击非典的英雄,我们称之为“抗非英雄”。

生:岳飞是抗金英雄。

师:对,岳飞!南宋的爱国名将,精忠报国!抗击金兵!我们都称他为民族英雄。(板书)民族英雄和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英雄有什么不一样?

生:民族英雄是打仗的。

师:黄继光和董存瑞没打仗?只不过岳飞抗击的是外族的入侵,董存瑞打的是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属于本民族之间的内部战争。黄继光是抗美援朝,并不是直接抗击外国的入侵。记住了,只有抗击外国或其他民族入侵的战斗英雄才叫“民族英雄”。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

来!齐读课题。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再读!

师: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可能同学们对他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打开书,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你对他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在巡视中边听个别学生读书边示意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操练海军,他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首先,我要感谢你,因为你是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你为大家开了个好头;我还要表扬你,只读了一遍书,你对郑成功的战前准备已有了较深的印象,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师:谁也能概括地说说自己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郑成功的军队和荷兰侵略者进行战斗,郑军官兵团团围住敌舰,他们把敌人打败了。

师:对,你这是从战争的结果上说的。

生:我知道了,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技术,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师:好呀!你的发言我感到惊奇。你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其实就把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概括到了一起,不简单。而郑成功大力发展生产则是收收复台湾以后的事情。谁能补充说一下,收复台湾后,郑成功还做了些什么?

生:收复台湾后,郑成功还办起了学校。

师:概括准确!

师:我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读读看,找到了吗?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谁来说说看,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件事。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愿意写到黑板上?

生:(一生上台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把“收复“两个字写得特别大。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把“收复”写得这么大呢?

生:因为,我觉得他(指郑成功)只有收复台湾,才能建设台湾。

师:也就是说,收复台湾很重要,如果不能收复,就谈不上建设了,对吗?

生:对。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光收复就有用了吗?不去建设能行吗?我觉得建设也很重要。

师:你的意思是,建设和收复一样重要,也应该写大些,是吗?

生:对。

师:瞧!这两位较上劲了。一个认为收复重要,一个认为建设和收复一样重要。真好!老师真高兴!你俩都很善于读书,很会动脑子。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我倒有个建议,咱们先别急着讨论“收复”和“建设”哪个重要,因为说话要有根据。谁能把“收复”和“建设”这两个部分读熟了,谁的发言才有权威性。

生:(欲读2页。)

师:读吧!看书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台湾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台湾的?好好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两部分内容,其实等于再读全文。 )

师: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我要问一问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你们感受到了课文中浓浓的情感吗?

生:感受到了。

师:说说看,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很气愤。

师:对!我也是觉得怒火中烧!你呢?

生:我也很气愤!(师随机板书:气愤)

师:你说?

生:我和他说的一样,也是气愤。

师:是呀!能不气愤吗?荷兰侵略者无端地侵略咱们的台湾,真是欺人太甚!除了气愤,还有别的感受吗?

(生没有应答。)

师:坏了!都气糊涂了。读了课文,就没有一点别的感受了?

生:读了课文,我还有一种很痛快的感觉。

师:他有痛快的感觉了,你有吗?(板书:痛快)

生:我也有。

师:有痛快感觉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那还有别的感受吗?没有的你再快速看看书。

生:我还觉得很开心!

师:你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开心吗?

生:(摇头。)

师:你不开心,那你觉得?

生:我觉得挺激动的。

师:(随即板书:激动)

师:好了。读一遍文章,只要你是用心去读了,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我觉得刚才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下面我想看大家拿出证据来,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气愤?让你痛快?让你开心?让你激动?为什么?来,快速读读课文。

生:自由快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咱们先从“气愤”谈起。

生:我感到很气愤,我从课文第二节感受到的。“明朝未年,荷兰侵略者……。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我觉得这些侵略者真是太坏了,他们平白无故地侵略台湾,这本就不应该,却又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真是不要脸的狗强盗!

师:骂得好!狗强盗!蛮不讲理的狗强盗!所以你气愤。

生;我非常气愤,他们侵占了台湾,又这样地奴役台湾人民,他们真不是人!

师:老师想问你,你是怎么理解“奴役”这个词的?

生:“奴役”就是把人当奴隶使用,像对待牲畜一样。

生:“奴役”就是不把人当人看。

生:“奴役”就是荷兰侵略者对台湾同胞想打就打,想杀就杀,叫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师:对。大家理解得很深刻!那么什么叫“残酷地奴役”呢?

生:“残酷地奴役”就是非常奴役。

师:(笑)你的意思我能听懂,但说“非常奴役”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

生:就是非常残酷,没有人性地奴役。

师:对!没有人性。

生:就是指奴役的程度很重,很厉害。

生:奴役到极点了。

师:是啊!他们挖空了心思,用尽了所有卑劣的手段,用尽了所有折磨人的酷刑,把罪恶的魔刀伸向了无辜善良的台湾人民。也许,我们能从一些电影电视里的有关镜头体会到这种残酷的场面。但历史的真实更会让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义愤填膺!痛恨不已!请看大屏幕。(大屏幕映示补充材料,学生自由阅读。)

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的统治长达38年。在这38年中,他们真是丧尽天良,惨无人道。1622年,17艘满载荷兰士兵的战舰在澎湖的马公岛登陆。侵略军一上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将手无寸铁的居民赶到一个地方集中,然后架起大炮轰击,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台湾人民稍有反抗,他们就进行血腥镇压,对起义者残暴蹂躏(róu lìn),严刑拷打,任意杀害,甚至施以“车裂”、“五马分尸”等残暴刑法,有时是整个部落地进行屠杀。这在当时,就连荷兰远征队统帅宋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中国沿岸的掠夺行为,激起了全中国的愤怒和反抗,他们把我们看成是谋杀者、暴君、海盗。我们对付中国人的手段确实也太过刻薄和残酷了。”

师:读了这段话,你心里头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很气愤!

师:谁有话要说?

生:我觉得荷兰侵略者太惨无人道了!太没有人性了!他们竟对手无寸铁的台湾同胞大肆杀害,而且还整个部落地屠杀。他们真是太可恶了!

师:太可恶了!太没有人性了!全身上下找不到一块人皮!每一个细胞都浸透了无耻和罪恶!

生:他们这样肆无忌惮,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就像杀死牲畜一样,我真不明白,他们也是人,难道他们这样做,心里真的能好受吗?就不怕会有报应吗?

生:这使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鬼子坏,荷兰侵略者和日本鬼子一样坏,他们杀人不眨眼。真应该把他们千刀万剐了!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一切侵略者都是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就连当年荷兰侵略者的指挥官宋克,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恶太过分了!所以台湾人民——

生:恨透了这伙强盗!

师:什么叫“恨透了”?

生:“恨透了”就是非常地仇恨。

生:就是太恨了。

生:就是恨到了极点。

师:对!就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地恨!恨到不能再恨了!

师:(略停)那么,你能体会到这种仇恨吗?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它体会出来?

生:读“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人民,恨透了……”

师:嗯!怒火已在你的胸中燃烧!但还没有烧到极点!谁能读得让大家的怒火都燃烧起来?

生:读“明朝末年……恨透了……”

(声情并茂,掌声响起。)

师:来!大家一起烧起来!

生:(齐读,群情激昂!)

师: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

生:我会对他们说:“你们这些狗强盗,终有一天,我会让你血债血还的!”

师:对!以牙还牙!血债血还!

生:我会说:“荷兰猪!你们都给我听着!你们这样对待老子!你们不得好死!”

师:对!猪狗不如的贼强盗!你们恶有恶报!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生:我会说:“你们这帮免崽子!就是吃了你的肉,扒了你的皮,也不解俺心头之恨啊!”(众笑,掌声。)

师:看来,只有恨之入骨了!好!咱们暂且把仇恨埋在心里。谁再来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到激动不已?

生:我读到这句话,感到很激动。“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岛屿……台湾!”这说明郑成功十分痛恨荷兰侵略者,他决心已下,一定要赶走他们,收复台湾。

生:从“慷慨激昂”这个词能看出郑成功很激动,很愤恨。所以我读了也很激动。

师:谁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慷慨激昂”还表示郑成功说话的语气很坚定,他已横下一条心。

师:说得好!又愤恨又激动又坚定,这就叫“慷慨激昂”,我们一起慷慨激昂地读一读好吗?

生:齐读郑成功的话。(铿锵有力!)

师:好!继续交流。

生:我读到“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这句话也感到很激动。这说明大家都盼望着能早一天赶走荷兰侵略者,早一天收复台湾,早就等不及了。

师:那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终于”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大家的心情。

师:什么心情?

生:昐望早日收复台湾的心情。

生:还有前面所说的,台湾人民那种“恨透了”的心情。

师:你能联系前文来理解,你会读书!

生:我觉得还能看出郑军官兵必胜的心情。因为他们一直在加紧操练,准备很充分,而且军容整肃,收复台湾是他们必胜的目标,“终于”这个词正好把他们的信心写出来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而且读书也很有方法,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读书就要这样,对于文中恰当而传神的词句就要细细地品味,好好地学习。其实,像前面的“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这些词语,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在于作者高超的遣词造句水平。一个词用得好,一篇文章就活了!就有生气了!这和“画龙点睛”说的是一个理。好!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齐读“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来继续交流。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节感到很痛快。“随着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碎片,飞向天空。”敌人的弹药库爆炸了,真是大快人心!

生:我读这句话感到很痛快。“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郑军官兵作战勇猛,把敌舰包围了,他们的大炮也没有作用了,这样,他们就只有等着挨打了,台湾同胞总算出口气了。

生: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我从这里感到很开心!很痛快!这些荷兰侵略者,他们作恶多端,今天这是罪有应得!恶有恶报!他们被迫投降,郑成功终于收复台湾了。

师:哪个词让你痛快?

生:“统统举手投降”这个词,我读了觉得很痛快。敌人被打败了,投降了,他们现在可怜巴巴的,再不敢欺负台湾人民了。

生:我从“惊恐万状”这个词读出大快人心!他们终于有这一天!这就是他们的末日!早知如此,他们何必当初呢?

师:这一节重点描写了收复台湾的战斗过程。正是由于郑军官兵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们才勇往直前,同仇敌忾,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假如把这一部分拍成电影,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惨象拍下来,你觉得应该怎样拍?我想请每位同学都做一回编剧,把这一场面写成一个剧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把敌人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可以选择这样写:

映示: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作开头,用“有的……有的……..”句式来描写。

2、以“敌人狼狈极了”作开头,接着往下写。

3、参考词语: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心惊胆战,哭爹喊娘,闻风丧胆,负隅顽抗,屁滚尿流,像……像……像……魂飞魄散,丑态百出。

生:(自由练笔。师巡视了解。)

师:谁第一个上来读,如哪位编剧得到的掌声最热烈,他就是最佳编剧了。(生笑。)

生: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有的就像受了惊吓的老鼠到处乱撞,“哇哇”乱叫;有的手拿土枪,但两眼发直,两腿直打哆嗦;有的东躲西藏,不是做了刀下之鬼,就是跌落大海,一命呜呼;有的干脆跪地求饶,哭爹喊娘;有的见势已去,拔剑自刎;还有的竟尿湿了裤子……。

生: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舰船开了花,他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糊冲乱撞,不是撞上了子弹,就是碰上了刀尖,不是跌进了大海,就是被长矛钩住了双腿……一个个面如土色,鬼哭狼嚎,狼狈极了!

生:郑军官兵杀声震天,敌人吓得魂飞魄散,丑态万出。有的跪地磕头,有的举手投降,有的大喊饶命,有的像狗一样趴在地上直打哆嗦,有的像木偶一样直楞楞地翻着白眼……

师:看来,几位编剧都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不过这样的场面,可真苦了演员喽!你们想演这些侵略者吗?

生:(齐摇头。)不想演!

生:他们太坏了!

生:谁爱演他们啊!

师:那我们做点高兴的事吧!接着交流开心的事!你们说,后面的四小节,读到哪一节最开心?

生:第六节。

师:那就一起开心一下吧!

生:(齐读课文第六节。)

师:哪些词句让你开心?

生:读到“喜出望外”我很开心。因为郑成功的军队到了,台湾又回到了我们的手里。

生:我读到这里觉得特开心!“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胜利了,再也不受侵略者的奴役了,我们自由了!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胜利了!我们自由了!所以台湾同胞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接着读!)

生:读“他们把粮食……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郑成功……表示谢意。”

师:假如没有郑成功挺身而出,率领千千万万个郑军官兵去收复台湾,台湾人民还会这么喜出望外吗?

生:不会。

师:还能这样载歌载舞吗?

生:不能。

师:还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吗?

生:不能。

师:还能开办学校,学习文化吗?

生:不能。

师: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郑成功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人们称他为——

生:民族英雄!

师:所以我们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

生: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师:是的,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谁又怎能忘记呢?面对这样一位36岁抗击荷兰侵略者,多年抗战胜利后,却又与世长辞了的英雄,台湾同胞怎能忘记?每一位中华儿女又怎能忘记?请看大屏幕:(映示几个网页:①郑成功塑像②郑成功陵墓③郑成功纪念馆④郑成功诗句⑤两岸共庆郑成功诞辰80周年⑥郑成功邮票……)

(最后画面定格在“郑成功塑像”。)

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生:郑成功!你永远长眠在我们的心中!

生:郑成功!你是台湾人民的大救星!

生:郑成功!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人们都将记住一个永恒的名字——郑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第一节
    师:同学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
    生:看过。
    师:谈谈你的印象好吗?
    生:那时的洋人太坏了,把那些鸦片运到中国,不但残害中国人,而且赚取我们的钱财。
    生:我觉得林则徐真了不起,如果他是皇帝就好了。
    生:我觉得那些抽大烟的人太可怜、太可气了。
    评点:从学生感兴趣或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课堂导入不露痕迹;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又为后面的课文阅读埋下伏笔。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虎门销烟》,讲的就是鸦片战争的事。
    (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师:(边读边说)“销”是个生字,同学们可跟老师一起写。(学生写完后,齐读课题。)
    师:知道这里的“烟”是指什么吗?
    生:指鸦片,又叫毒品,它对人非常有害,吸“烟”严重,会导致死亡。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虎门销烟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怎么读都行。
    评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应该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师: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呢?
    评点:大巧若拙!看似平白的一问,实则生发了一个浩大的问题空间,比起“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生:我想,当时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看到这一情景,该是多么激动啊!
    生: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让鸦片进不了中国。
    生:林则徐是个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鸦片还不一定能被销毁。
    师:说得好!林则徐功不可没,如果他还健在,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师: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文中并没有对林则徐展开描写,只是一句带过,为什么?(学生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师: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哪段话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评点:以疑促读,巧妙过渡。
    生:第三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
    师:(笑笑)能请求暂停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看过“双簧”表演吗?
    生:看过。
    师:我们现在也来段“双簧”表演,(生笑)一个同学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另一个同学马上说出印象深的原因,看谁读得声情并茂,看谁说得情真意切。
    评点:以趣引读,读说并重。
    师:(指站起来的学生)你愿意先读吗?(该生读第三节)
    师:快!谁来配音?
    生:这一节是描写林则徐带领工人怎样销毁鸦片的,所以给我的印象最深。
    师:能再具体些吗?
    生:这一节作者使用了“先……再……然后”这些词语,把销烟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生:还有“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在我们的眼前一样。
    师:说得多好啊!经你们这么一说,没有印象的恐怕也有很深的印象了吧。来,咱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的“销烟”图。
    (生齐读第三节,读得声情并茂。)
    评点:一个“说具体”,把学生引向纵深。
    师:谁能不看书,说说你头脑里的“销烟”图是怎样的?
    生: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师:好,请你读一下第五节。(一生读第五节)
    师:这一节是从侧面写的,那么它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呢?
    (学生一时被问住了,稍后,一生回答。)
    生:这一节写的是销烟的结果,不能说是从侧面写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现在总算搞清楚了,谁能对二至五节的写法做个小结?
    生:课文的二至五节写了销烟的整个过程,其中三、五两节是直接写的,二、四两节是从侧面写的。
    评点:面对学生的认知冲突,师故意不动声色,然后再“请君入瓮”,巧丢“包袱”,使学生“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种注重过程的做法,值得老师们学习。
    师:概括得很正确!二、四两节描写了当时人们的心情,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当时,人们真是太激动了,太高兴了。我从“激动地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看出来的。
(语文课堂网 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生:人们很关心销烟这件事,巴不得一下子就把它销毁掉,因为他们一大早就从各地赶来,把海滩都挤得水泄不通了。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人们的激动之情。
    (生读二、四两节。)
    评点:此处一读带过,略得好!
    师:课文还剩下首尾两节,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生读)
    师:读了这两节,你想说点什么呢?
    评点:再次以“说点什么”发问,给学生回忆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人文情怀得以释放,自我个性得以张扬。
    生:我想说,虎门销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外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他们真是太可恶了!
    生:我要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
    生:我要感谢虎门销烟,我要感谢林则徐,是他让人们擦亮了眼睛。
    师:是啊!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鸦片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生:我们要牢记这个教训,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生:现在,仍有人在吸“烟”,多么不应该啊!
    师:对!一百六十年过去了,现在仍有人在造毒、贩毒、吸毒,请看图片。
    (师逐一映示禁毒宣传图片,给学生以教育。)
    师:看了图片,你还想说点什么呢?
    评点:由课文联系到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生: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远离毒品吧!
    生:造毒者害人也害己,请不要再制造悲剧了!
    生:一份毒品该是多少座坟墓啊!(还有几人发言,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
     我建议同学们课后到戒毒所做个调查,再从网上或其他地方搜集一些资料,搞一次禁毒宣传主题中队会,届时,我愿意做你们的特邀嘉宾!欢迎吗?
    生:欢迎!(下课)
    【总评】
    “自主、合作、探究,”它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这就是自主;各抒己见、解人以困、虚心请教、平等对话,这就是合作;声情并茂地读,情真意切地说,设身处地地想,身体力行地做,这就是探究。《虎门销烟》的思想内涵较为深刻,但离学生生活较遥远,因此,要想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其中的道理,确非易事。陈老师立足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战略”高度,整个教学以“你想说点什么?”这一平白的问语串联起来,为学生生发了浩大的思维空间,学生才得以说真话、抒真情。使学生自主经历了一个“生活→读文→感受→实践”的过程。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流露出科学的教学理念、高超的语言素养,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馨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言意互转,转出阅读教学新境界——评陈建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

文:曹鸿飞

师:初次见面,可以很冒昧地问大家一个问题吗?最让你钦佩的人是谁?
  生:我最钦佩的人是司马迁。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他虽然含冤入狱,却是那样的坚强,写下了五十多万字的巨著《史记》。
  师:身残志坚,值得敬重。
  生:我钦佩的人是“飞人”刘翔,他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百米短跑的世界冠军,为中国人争了光,让外国人不敢小看我们。
  师:扬眉吐气!壮我国威!谁敢不服气!
  师:同学们敬佩的大多是名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扫路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事情的经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
  【评:在这个崇尚英雄、追逐明星的时代,“一位普普通通的扫路人何以让人产生敬意?”陈老师通过一种悬念的制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引发了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学生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进行验证,进行期待。于是这种询问、验证、期待,成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内驱力。无痕中,陈老师巧妙地运用了阅读期待的艺术。】
  师:从哪里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能找到根据吗?
  生:(读)“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说明“我”对扫路人很喜欢,30年后还要来看望他,说明他对老人已很有感情。
  师:谁能体会到这种感情?读读看。
  (一生读。)
  师:交情好像一般,感情还不够深。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我”对扫路人的
  敬重之情?
  生:“紧紧地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了。
  师: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了!你体会得多好呀!多深哪!愿意读一下给大家听听吗?
  师:给你这一读,这回是“紧紧握住双手”喽!我觉得这句的“再”字你读得挺重的,为什么?
  生:“再”就是又一次的意思。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师:对!一个“紧紧”,一个“再”字,确实表达了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还有吗?
  【评:在目前人文满天飞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把阅读的触角降临在文本的大地上,亲吻语言的馨香,咀嚼语言的滋味,触摸语言的体温,掂量语言的轻重,辨别语言的色彩,玩味语言的意蕴。这是阅读教学中亟待加强和给与重视的问题。教学中,陈老师已经在进行自觉的实践。】
  师:那么到底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请大家默读一下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读)“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山。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已是暮色中了,说明天快要黑了,扫路人却要一级一级地扫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真是太累了,让人敬佩!
  生: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就连游客们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就说明石阶太长太高,还很危险,游客们都提心吊胆的,而这位老人每天都要在这里扫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我觉得老人的勇敢令人敬佩!
  生:我觉得老人之所以这样默默无闻地扫路,给游客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不图什么奖励,也不图什么表扬,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
  师:说得多好啊!一颗爱心!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因为有了这颗火热的爱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也不动摇;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这真是一位——
  生:了不起的扫路人!
  生:伟大的扫路人!
  生:令人惊叹、让人钦佩的扫路人!
  生:顶天立地的扫路人!
  (掌声响起。)
  师:好!顶天立地!这个词用得好!在书中这个词是写——
  生:天游峰的。
  师:“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指天游峰很巍峨很高大。
  生:从字面上看,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我觉得这是夸张,就是说天游峰很高,很有气势。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为什么说是“顶天立地的扫路人呢?”
  生:我想这是因为扫路人的精神太伟大了,他的精神顶天立地!(热烈的掌声。)
  生:他的品质太高贵了,让人敬仰!所以说他顶天立地!(掌声再度响起。)
  生:他的心灵太美好了,虽然年事已高,本该退休了,却还在这样为人们付出自己的辛劳。所以看着他,就像面对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一样。(热烈的掌声。)
  师:精彩啊!精彩!你们高水平的发言,同样的顶天立地!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顶天立地的扫路人。“我抬头望了望”,读——
  【评:“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陈老师以一个大问题顺着学生课始的阅读期待,搭起整课教学的研读框架,避免了琐碎问题的追问,并以这个大问题拉动全问的语言材料,默读、思考、交流、转换、朗读、品味,引领学生以语文的方式在揣摩言语的同时感受到文本的意蕴,在心中树立起扫路人的精神丰碑。于是有了学生对“顶天立地”一词从描写天游峰到感悟是扫路人“精神、品质、心灵”写照的鲜活理解和生动演绎。】
  师:对于这一节,谁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倒抽了一口气”,就是说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师:他的解答你同意吗?
  生:我有点同意。
  师:就是说还有点不满意?
  生:我觉得既然是表示作者的惊讶。那为什么不说我不禁惊讶起来了呢?
  师:你又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新问题!我请大家都来思考一下,如果换成“我不禁惊讶极了”或“我不禁惊呆了呢?”行不行?
  生:我觉得可以。因为意思都一样吗?而且又读得通顺。
  生:我认为不能换。虽然意思是一样,都是说作者很惊讶,但直接说出来了,反而没有“倒抽了一口气”给人的印象深。
  师:为什么“倒抽了一口气”印象就深?
  生:因为“倒抽了一口气”让你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样!(掌声响起!)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说“惊讶”也可以,但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体会;说“倒抽了一口气”就形象化了,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表示害怕,还可以说成“倒抽了一口冷气”,“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脊梁骨发麻”。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下面,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大问题,扫路人还有哪些品质让人敬佩?大家再找找看。
  (学生自由快速地读课文。)
  【评:此环节教学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击节。妙在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地关注了言语本身,妙在学生自发地产生了问题,妙在教师自如地展示了问题解决过程,起到了引领者的必要责任,更妙在学生在语言的比较揣摩中悟到了语言的内蕴魅力——形象化表达带给人的真切感受。谁说文本的人文只能靠教师大段语言的铺陈去激发?谁说文本的内核只能靠大量使用媒体手段去渲染?让学生关注言语本身,关注表达方式,切实进行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同样能让学生领悟到文本的人文价值,同时领略到言意融合给阅读带来的整体震撼。】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非常朴素的老人。
  师:从哪里看出?
  生:因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说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经很旧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说明他生活条件也不好。
  师:生活条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众笑。)
  生:不一定。
  师:再往深处想一想,从“褪色的衣服”、“精瘦”两个词还能体会到什么?可以讨论讨论。
  生:从“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劳动,因为整天劳动就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的也容易变瘦。(掌声。)
  生:“褪色的衣服”不但说明老人艰苦朴素,也看出这是老人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的。
  生:老师,“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
  师:可见,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话,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多么恰当!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来!我们继续走近这位老人。
  生:读“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师:注意!“瘦削”(xuē)不是“瘦削”(xiāo),读!再读!是“炯”(jiǒng),读!再读!是(yǒu)“黝黑”,不是“yōu”,读!再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这是一位身体健康的老人,因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有神身体肯定很好。
  师:你从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出了老人的健康,会读书,会思考。
  生:这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因为书上说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生:这是一位勤劳的老人。因为面色黝黑,说明他长期在外风吹日晒,“瘦削”和前面的“精瘦”一样,也说明他不停地劳动着。
  师:谁来概括一下?
  生:这是一位健康的、善良的、勤劳的老人。
  师:能用上四个字的词语吗?
  生:这是一位身体健康、勤劳善良的老人。
  生:这是一位勤劳善良、神采奕奕的老人。
  生:这是一位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精神矍铄的老人。(热烈的掌声。)
  【评:从“精瘦”、“运动鞋”、“褪色的衣服”等词体会到老人的身份与形象,这是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中,意象得到了饱满和圆足。这时候,需要借助有关词语去固定、去充实、去梳理这份“意”,使“意”得以“立”起来,使“意”得以有声化或有形化。此处让学生用词语去概括老人的特点,将心中感悟到的老人形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从意到言的转化。不创设这样的言意转化,学生心中的意就会消解、就会模糊、就会生涩、就会淡化。陈老师适时地把握住了言意互转的契机。】
  师:我很奇怪,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生:第一次描写是概括地写,第二次写得很详细。
  师:你说得没错!但为什么不放在一块呢?
  生:一口气写在一起太罗嗦了。
  师:是吗?
  生:在一块写也不是罗嗦。因为两段话加在一起字数也并不多。因为第一次写的是穿的衣服之类的,后面是写老人的脸和眼睛的。
  师:穿着和五官不能放在一起写?
  生:也不是。
  (学生面露难色,一时说不清楚。)
  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刚才有同学说了,第一次主要写了穿着,第二次却很细致地描写了老人的眼睛、眉毛、脸色。那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再读读这两段话。
  (生自由读第3节和第8节。)
  生:因为第一次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也不太在意。所以这时候只能从衣服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掌声响起。)
  师:很有道理!接着说。
  生:第二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掌声再度响起。)
  【评:王尚文先生说,一个人的创造性常常表现为一种“问题意识”,即首先表现在对文本言语形式的不断探询与追求。目前许多的阅读教学都停留在文本精神层面的掠过,很少能进入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层面。此处教学,引导学生据“意”识“言”,认识和品评言语表达方式的功能和优劣,不仅内化了文本的意,而且内化了文本的言,积累了言语材料,储存了言语的表达形式。对当下的阅读教学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师:精彩呀!还能从文中的哪句话里看出老人的豁达乐观?
  生:(读)“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明明已经很累很辛苦了,他却这样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像游山玩水一样。说明他对工作很满意,很快乐,很乐观。
  师:正因为老人有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知足者常乐!(板书。)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生写感受。)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
  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生: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
  生:学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想起了一句话:对于一个不满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生:既来之,则安之!
  生:自信快乐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生:乐观一些,生活永远都会对你微笑!
  【评:学生将心中的意转换为口头、笔下得体的言,这是一种创造,在这以“言”表“意”的转换中,学生经历了“语言的痛苦”而将意固定下来,明晰起来,丰满起来,于是学生在言语不断丰妙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变得丰韵起来。语文学习就是在这样言意互转的过程中,促进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总评:
  语文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是言和意。那“言”是什么?“意”是什么?魏星老师认为,言,不仅指静态的、共性的、符号性的“语言”,更多的是指大量的、动态的、充满个性的、充满鲜活个性的“言语”,这其中既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又包括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言语表达技巧和艺术。意,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数理等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情绪、想象等形象思维和情感、思想、意念、理想等心理活动以及人性、人情、人道内在的心灵世界。
  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过程。李维鼎先生在著作《语文言意论》里更是指明了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旦建构起以上的理念,愚以为,本课的教学将视角瞄准了语文本体,坚持言语实践中的言意互转,着力于言和意的转化,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怎么说、写),演绎出阅读教学崭新的境界。
  输理并审视本课教学过程,不难看出“言意互转”的三处痕迹:
  1、据言得意,感受老人的可敬形象
  阅读理解的首务在于对“意义”的追寻,而对“意义”的追寻始于对言语的感知。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敬意的理由”,从“精瘦”“褪色的衣服”“豁达开朗”“倒抽一口气”等语言来品读老人形象,在追问和揣摩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意逐渐明晰和丰满,于是一个怀有爱心的老人形象树立了起来,一个顶天立地的老人形象树立了起来,一个艰苦朴素的老人的形象树立了起来,一个健康、善良的、勤劳的、精神矍铄的老人的形象树立了起来,一个豁达乐观、默默奉献的老人形象树立了起来。老人形象的不断圆足,得益于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熟读、精思、生发,得益于对学生文本语言的想象、涵泳、玩味。
  2、据意识言,体会老人形象的塑造
  大多的阅读教学都只停留在据言知意的阶段,而至于这“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即文本的言语形式却很少关注。本课教学的意义之处就是呈现了阅读教学中这不可忽略的环节——据意识言。
  陈老师以强烈的语文意识和高超的实践智慧抓住课堂上学生对“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的质疑,展开了淋漓尽致的导引过程。于是学生在比较品味中体会到了原来对一个老人的形象感知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形象的表达方法,是用了侧面描写,明白了作者对于老人两次外貌分开描写的用意,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从而体会到作者“以言表意”的方式和方法,这样不仅内化了言语作品的意,而且内化了言语作品的言,真正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
  3、以言表意,沉淀心中的老人形象
  学生在据言知意的过程中,意开始酝酿。一个可敬的老人形象已在眼前鲜明起来,同作者一样,学生对这位老人也怀有深深的敬意之情了。“情动而辞发”,意的充盈,心中便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时候,就必须以言的介入来实现意的完行。陈老师深谙此道。一是要求学生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随着学生言语的生成,老人的形象便留在了学生的心里,这是学生自己心中的老人形象,是学生自己的语言与心中的意粘合的老人形象,因此是内在的,是刻入心灵的。二是在教学的结尾,让学生把阅读的想法写下来,此处的表达,是糅合了本课文本阅读的全部意义之后的一个升华。如果第一次的“辞发”是读出言里之意,作者之意,那么此处的“辞发”则是读出言外之意,言之不尽之意,读出学生自己心中的意。于是这个老人已不仅仅是一个可敬的老人,而是化作了学生心中“不计较得失、不抱怨、脚踏实地、好好工作、自信快乐生活、踏踏实实做人、乐观一些生活会永远对你微笑”的人生信念。学生的心意因有了言语的生成,便将本课的意化作了精神的使者、心灵的细胞。阅读教学需要这种嵌入心灵的言意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陈建先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陈建先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



师: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情况?大胆地说出来。

生:老师,我想知道你姓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陈)

师:我姓陈,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好开心!(环视,提高声音)同学们好!

(生齐说“陈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懂礼貌!你们还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情况?

生:我想知道老师你有多大了?

师:那你们猜猜看?

生:二十多。

师:谢谢!我做梦都想这个年龄。

生:四十多。

师:知道你猜这个年龄,今早真应该去做做美容。

生:三十多。

师:接近了。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我们在教室上课,今天在大礼堂上课。

师:对,地点变了。

生:今天听课的老师特别多。

师:是呀,平时就和咱们老师在教室里上课,哪有这么多老师来关心咱们。

生: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我们不认识的老师。

师:对,老师也不认识,咳,刚才咱不认识了吗?一转眼就把我忘了?(众笑)

师:总之,这么多不同,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天很特别。对吧?

生:对。

师:和“特别”的意思很接近,还有哪个词?

生:特殊。

(师随即板书:特殊)

师:“特殊”的意思明白了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特殊的葬礼(补充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读了课题,有问题的请举手!

(全班同学纷纷举手,略停,师示意放下。)

师:想揭开谜底吗?那就请你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看看自己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全班立即投入到如饥似渴的读书中去。)

师:读了一遍课文,你原先的问题解决了多少?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这葬礼是为一条瀑布举行的。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这条瀑布的名字叫塞特凯达斯。

生:我原先想问《特殊的葬礼》为什么是“特殊”的,读课文后,我已经知道了是人们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而举行的葬礼,这是为自然界的变化而举行的“葬礼”,所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

师:你真了不起,才读一遍就理解了,你很善于读书。

生: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断流呢?读课文后我知道了是因为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造成的。

(先后有多位学生发言)

师: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或者读了课文后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再快速地读读书,待会交流交流。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了两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生:我知道因为水土流失,所以美丽的大瀑布消失了。

师:这位同学有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因为……所以……

师:谁能再用这个词说说课文中的其它内容。

生:因为大瀑布枯竭了,所以人们再也见不到它的雄姿了。

生:因为人们乱伐林木,工厂不加节制地用水,所以大瀑布枯竭了。

生:因为大瀑布是巴西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人们都去那里旅游。

生:因为大瀑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所以人们自觉加入到保护瀑布,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生:因为瀑布干枯了,所以引起了专家教授的重视,为它举行了葬礼,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人们将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它曾经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生:因为人们不注意环保,用水毫无节制,乱砍乱伐森林,所以导致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消失。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滔滔不绝,咆哮而下,气势雄伟壮观,所以它曾是巴西人民的骄傲。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又失望地离去。

生:因为葬礼一般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而今天人们却为一条即将消失的瀑布举行葬礼,所以这种葬礼是一种特殊的葬礼。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失了,所以人们今后要更注意环境保护。

……

(学生发言越来越踊跃,共有近20位同学用“因为……所以……”句式发言,其内容已囊括课文的的每一个角落。)

师:读了两遍就能用“因为……所以……”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了不起。

师:现在同学们闭目凝思,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两幅画面?

(同学们闭目凝思,然后几位同学先后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不同画面的景象。)

师:这前后不同的画面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同学们先后用“气势汹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语概括过去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画面,经师生讨论,认为“雄伟壮观”一词最具概括性,然后教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书写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板写,其余同学则写在课文的插图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画面,同学们先后用“生命垂危”、“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等词语概括,经师生讨论,最后认为课文中的“奄奄一息”一词最具概括性,教师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书写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板写,其余同学则写在课文的插图旁。)

师:想看一看美丽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吗?(师播放大瀑布录像。)

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

生:太酷了!

生:仿佛自己就站在瀑布面前。

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

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

生:从“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可以看出水流很急,声音很响。

生:从“从天而降”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

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

师:棒极了,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没有超过他的了!(生不同意,争着读)

师:太棒了,大瀑布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气势磅礴的感觉。

(生齐读)

师:读了课文,现在会赞美了吗?

生: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书上说你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今天亲眼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的雄伟壮观,你不愧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啊!

生:你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让全世界游客感叹:“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我一定要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送给你。(掌声响起。)

生: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有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掌声又响起。)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即使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无法描绘你的美丽!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热烈的掌声)

生: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

……

师:同学们,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有谁会想到,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我实在不忍心看它现在的样子。(放大瀑布枯竭时的照片,生看完后个个神色凝重。)

师:看完了,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真伤心,我长大后一定会在你身旁种很多树,让你永远年轻。

师:你很想留住瀑布,作者也一样,用动情的笔调写出了大瀑布的现在,请翻开书,自由读,认真品味。

(生自由读。)

师:是啊,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动笔写出来,然后再说说。

(学生先写后说)

生: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的使用,还大量的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对待我们?

生: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的呀!

生:(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生:我以前是那么雄伟壮观,可现在……难道你们愿意看到我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最后的消亡吗?

师:你心里什么滋味?(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师:同学们把自己想像为行将消亡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下面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学生感情朗读,大都读得情深意切。)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下面让我们看着屏幕上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投放课件,课文第5、6自然段的文字以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为背景呈现,同学们触景生情地感情朗读。)

(一生再读,效果不理想,师接着他的话动情地范读。)

师:你能感受到它的奄奄一息吗?(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作者把它当人来写,一个生命垂危的人。

师:(动情地)对,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他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他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

(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当读至“奄奄一息”时,许多同学热泪盈眶。读到最后,全班同学忍不住深情地齐读起来。)

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社会生活中损坏环境的事。)

(学生先后联系南宁市“朝阳沟”、“南湖”曾经一度的受污染的情况谈及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师:巴西总统要举行葬礼,目的是什么?

生:让悲剧成为历史。

生:弥补人类的错误。

师: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应该怎么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拿出一份演讲稿,并推选出一位同学当总统,现场发表演说。)

(学生准备,教师下到小组里点拨。几分钟后开始演说。)

生:亲爱的巴西人民,你们好!我今天用沉痛的心情来参加这个葬礼,这就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大瀑布,你瞧它,奄奄一息,就像是一具被吸干血液的尸体,静静地躺着,没有气息,没有了活力。是谁这么狠心,是我们,是我们人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给它们生存的权利,不要失去第二个、第三个大瀑布,我希望,这样的葬礼是最后一次,这样的演讲是最后一次。(生鼓掌)

师:好,很有总统风度,用上了书中所学的词语,很感人,如果把大瀑布的雄姿和给巴西人民带来的骄傲一起说一说就更好了。

生:(精神饱满地)女士们,先生们(鼓掌,师插话:女士优先,有绅士风度。):今天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一场葬礼,它曾是我们巴西人民的骄傲,那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那巨大的水帘,那如雷的咆哮曾让全世界为之陶醉。我们常常自豪地站在它的脚下,望着腾起的水雾,感受它的年轻和活力。如今,它再也不年轻了,它静静地躺着,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它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它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你看到那顺着崖壁淌下的浊水了吗?那是它的泪,(声音哽咽)救救它吧!它活着是我最大的心愿。(掌声响起)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