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6-29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北大校长周其凤在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1999年至2010年之间,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连续3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此言一出,引发不少质疑:有人说,北大的教育是在追求“造富豪”吗?大学之大,不在于出了多少富豪,而在于出了多少大师;也有人说,堂堂的一所国内名校,不该拿富豪往脸上贴金。
因为北大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显赫地位,因为北大在国人心中的崇高形象,所以其一举一动经常牵动社会的敏感神经,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评说之前需先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周校长介绍北大“造富豪”的情况,其背景是在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而不是在本科生的开学典礼上;该俱乐部由几位北大校友发起,旨在搭建“富而有道”的企业家平台,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周校长同时表示,他为北大不仅能够培养出众多学术大师,同样也能够培养出企业界优秀人才而高兴。所以,笔者认为,搞清了事情的语境和来龙去脉,再看周校长的这番讲话,似也不必求全责备。
但是,为何当名校与富豪有所关联时,舆论总会发出许多质疑之声呢?因为确有部分富豪“形象”不佳,生活过于奢华,喜欢炫富,却对慈善事业关心甚少,甚至还有为富不仁的现象发生。也确有一些高校和教师有“拜金”倾向,不够自重。如,有的高校面对富豪和捐款,不顾有关规程,忙不迭奉上“教授”头衔。有的高校热衷于办各类总裁班、经理班,收取高昂学费,同时也构建起富豪圈,希望借此集聚资源和名声。前不久,一名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毕业后不赚个几千万就不要说是他的学生,令人瞠目结舌。
大学该不该“造富豪”?彼此间应是怎样一种关系?应该说,大学不可能直接“造”出富豪,大学也不应该把创造财富当作直接目标。但大学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开拓能力和商业头脑的学生,他们日后经过市场的历练,抓住各种机遇,成长为优秀企业家,跻身富豪群体,这也无可厚非。培养未来的企业家,与培养优秀党政管理人才、学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一样,都是大学应担负的职责。相比之下,时下各类人才中,学问大家、学术大师尤其稀缺,所以,名校不仅要成为优秀企业家的发源地,更要努力成为大师的“摇篮”。其实,无论学生学的是什么专业,将来从事怎样的职业,大学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团队精神,教导学生如何去关爱他人、扶助弱者、奉献社会,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核”。
再回到北大的富豪校友话题上。据介绍,由富豪校友们发起成立的北大企业家俱乐部,将致力于社会教育,以北大的优良传统引导中国企业家承担起社会责任;俱乐部成立后,将为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具有创业精神的学生进一步发展。这些设想和举措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愿经过这场北大“造富豪”的争论后,北大背景的企业家群体在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能以实际行动倡导一种良好的企业家文化,体现了北大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更多的企业家和富豪们能意识到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创造财富,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成为践行公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楷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