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复制链接]
22#
发表于 2008-5-21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第三节 《台湾》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祁伟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本节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而且今天的学生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因此由于台湾可以说是我国现在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学生关于台湾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例如能说出台湾的一些物产资源,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是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特别是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此外,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同时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不善于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学生心智技能及其形成规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朗读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导入新课,精心设计问题链,把学生引入问题中,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的神圣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范围,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第二部分讲述“美丽富饶的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讲述“经济的发展”。
了解一个地区首先应该明确其位置,而明确位置前必须先清楚其范围。现在,许多学生都知道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都认识台湾岛的形状,但容易错误的认为台湾岛的范围就是整个台湾省的范围,因此在导入新课后,需要首先明确台湾的范围,然后再分析台湾的位置,以及尝试评价其位置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物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台湾经济发展变化,进而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并引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表明中国对台立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台湾,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台湾一些物产资源,都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是知识的掌握不系统。学生虽然热情、喜欢上地理课,但是运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仍然较弱,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问题中,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教学方法以谈话法为主。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提供信息量大、速度快,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而且学校具备相应设备,所以教学媒体采用计算机多媒体。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读图能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能说出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学生利用资料能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能力目标:学生利用地图尝试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史实材料、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台湾位置的重要性,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请学生朗读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提问:诗中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我国哪个海峡?
今天我们学习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台湾省。
环节二
1.展示台湾岛地图,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图册分析台湾岛和台湾省的区别。
提问:能否用这张地图表示台湾的全部范围?为什么?
2.展示台湾地图,小结台湾省范围。
环节三
介绍台湾的面积,进而介绍历史上一段康熙对于台湾认识的转变过程,导入到台湾位置的学习。
环节四
1提问:一个地区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判读?
2分别展示台湾在我国位置图、台湾地图、世界政区图等图
提问①台湾在我国的位置?
②台湾纬度位置?属于中、低、高纬哪一纬?
③台湾海陆位置?
④台湾相邻位置?
3.引导学生尝试评价台湾这种位置的重要性。
环节五
1.提问:穿过台湾中部这条特殊的纬线名称?
2.提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就决定了台湾所处的热量带是什么?
3.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位置下台湾的气候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差异,得出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提问: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②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有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④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4.得出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后,引导学生分析台湾岛地形特征。
提问:①台湾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
②山地、平原的分布?
③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

④归纳台湾地形的特征。

⑤地形多山,这样的气候条件,什么植被分布会很丰富。
小结:因森林多,台湾有“森林宝库”之称。
5.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影响下的河流特征。
提问:①这种范围下河流的长度?
②这种气候下河流的流量?
③这种地形下河流的流速?
④归纳台湾河流的特征。
⑤河流短而急,什么能源资源会丰富?
6.提供台湾物产分布图
提问:①台湾有哪些物产资源?
②分布在哪?
③结合地形、气候因素思考回答:台湾岛的盐场为什么布局在西部?
④台湾为什么会获得盐仓、鱼仓、米仓、亚洲糖缸等这些美称?
小结:台湾资源如此丰富,故称“宝岛”台湾。
环节六
1.展示台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
提问:1960年为界,台湾1960年前及1960年后的出口贸易结构有何变化?
小结:在1960年以前,台湾利用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在“宝”字上做文章,出口农矿产品为主;1960年以后,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岛”字上做文章,出口工业品为主。经济结构改变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30年内翻了50倍,人均国民收入翻了20倍,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2.展示两岸开展经济合作的生产要素比较表,提问台湾发展出口型经济,那么谁会是台湾发展经济最好的合作伙伴?
环节七
展示包机事件的资料,包机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来大陆经商的商人增多了,提问学生为什么一些台商会选择来大陆经商?
小结:这之间还有着浓浓的亲情
环节八
1.展示大陆与台湾的相关资料,提问学生这些资料都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的关系?
2.资料展示温家宝总理的话,问为什么温家宝总理会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是我们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3.资料展示胡锦涛主席的话,再次明确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
小结:让我们一起关注台海局势,期待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反馈练习

朗读欣赏。
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回答。


听。


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回答 。


读图分析。

读图回答。
分析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比较生产要素,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读资料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明确台湾范围。



承上启下。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分析问题,明确台湾位置。

认识台湾位置的重要性。

借助地图分析台湾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提取、加工、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物产与环境的关系,加深对台湾丰富物产的印象。






简要介绍台湾经济发展特色,为后面分析两岸关系做铺垫。




通过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说明两岸统一的必要性。

承上启下。



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
指出祖国尚未和平统一,现存台湾问题
明确国家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

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自我评定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台湾周围海域:A______海  B______海峡  C______海  D_______洋。
    2.在图中填出澎湖列岛、钓鱼岛。
    3.台湾岛的中南部有一条特殊的纬线____________穿过。
    4.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盛产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你知道台湾还有哪些“美称”吗?请你写出来。(至少再写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评定教师
评 定 项 目




你觉得老师今天的着装得体吗?



你觉得老师讲课时的神态、语言亲切吗?



你觉得老师讲课的语言清楚吗?



你喜欢老师上课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吗?



你喜欢老师这节课使用的课件吗?



你喜欢老师今天的板书设计吗?



你能听出老师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吗?



你听明白老师讲授的内容了吗?



你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吗?



综合评定等级



老师,我还想对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5-21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行政区划》课堂教学设计



山东高青青城中学 王圣东



教学理念

1.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行政区划》一节,使学生掌握34个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位置,为此,对本节课的处理主要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资料搜集阶段

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将学生分为取字组、自然组、历史组三个大组,分别搜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由来的资料。

第二步:在课堂时间上,利用歌诀巧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分布。

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②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的分布。

③理解: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2.能力目标:

①教师通过布置长期作业,培养学生调查信息及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歌诀记忆,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的空间分布的概念。

3.重、难点: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是本节的重点:位置的空间分布是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们的生物老师几天前喜得千金,今日准备到派出所给千金落户口。请你们帮一下,他女儿的户口如何填写?请写出来(安排一名同学读出来)。

[承转]你们刚才写的户口所在地,包含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为什么要划分三级行政区?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师导问]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分哪三级?为什么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学生]读书回答。

[教师归纳]

[承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很多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为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方便,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名称,还要在地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教师边讲边挂中国政区挂图,学生参照课本第七页《中国政区图》)

[生读图]数出我国有(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板书]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承转]现在我们通过歌诀的形式来记住34个行政区的名称与位置,给你们几分钟的时间,看哪一组先记住这首歌诀。

[投影歌诀]要求按歌诀导引,对照地图记忆。

北部内蒙新疆西,
    青藏高原气温低。
    陕甘宁,黄河穿,
    西南部,云贵川。
    找重庆,寻巫山,
    黑吉辽,东北边。
    京津二市渤海岸,
    东西南北好河山。
    穿湖北,下湖南,
    经江西,如皖苏,
    途径上海入归宿。
    广东广西南边找,
    找到台湾海南岛。
    香港澳门珠江辟,
    浙江福建东海西。
    三十四个行政区,
    牢牢记住你第一。

注:1.北部内蒙新疆西,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新疆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也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
    2.青藏高原气温低,青藏高原的得名与其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有关,位于我国西南部。其中青海的轮廓像一只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同时青海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西藏在喜马拉雅山的北侧。
    3.陕甘宁,黄河穿。陕西、甘肃、宁夏都位于黄河上游,其中陕西的轮廓像一把钥匙,宁夏在三省区面积最小,甘肃像一个扁担、两个筐。
    4.西南部,云贵川。云南、贵州、四川在西南部,以长江为界,四川在北,云贵在南。其中,云南名字带“南”位置最南,轮廓像孔雀开屏,同时,又有北回归线穿过,与缅甸、老挝接壤。
    5.找重庆,寻巫山。重庆位于巫山以西,有长江穿过。
    6.黑吉辽,东北边。黑、吉、辽位于东北边,从北向南呈一线,其中,黑龙江像一只展翅待飞的白天鹅,辽宁有辽河经过,邻海。
    7.京津二市渤海岸。其中天津带“水”邻渤海。
    8.东西南北好河山。指山东、陕西、河北、河南四省,呈东西南北“十字形”,河北与河南大致以黄河为界。山西在太行山以西。山东临渤海与黄海。
    9.穿湖北,下湖南,经江西,如皖苏,途径上海入归宿。指长江干流流经的中下游地区,其中湖北在洞庭湖以北,湖南在洞庭湖以南。江西境内有鄱阳湖。安徽与江苏两省,江苏带水临海洋,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
    10.广东广西南边找,指广东与广西位于大陆的南部,广东在东侧,广西在西侧。
    11.找到台湾海南岛,指台湾与海南位于海洋中,其中台湾的面积比海南大,台湾形似纺锤形。
    12.香港澳门珠江辟,指香港与澳门在珠江口的东西两侧,香有“日”出,即位于东方。
    13.浙江福建东海西,指位于东海边,其中福建位于台湾岛的对岸。

[比一比,赛一赛]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记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记分。

第一回合:取字组的代表读歌诀,自然组的代表将歌诀中提到的省区从磁性黑板上取下。

第二回合:历史组的代表拿出陕西、山西、云南、黑龙江、台湾、青海的图块,取字组的代表说出其象征物的图形。

第三回合:自然组的代表任意拿出10个省区的图块,历史组的代表将图块放到磁性黑板的对应位置。

第四回合:历史组的代表任意说出10个省区的名称,取字组的代表将对应的图块取下。

[教师简评竞赛结果]

[承转]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除了全称外,还有简称。

[投影]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

[教师导问]

1.哪些省区的简称是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

2.哪些省区的简称与本省区的河流或山名有关?

3.哪些省区的简称与本省区的历史有关?

4.哪些省区的简称有两个?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共享资源: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由来。

1.历史原因

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简称豫。
    河北省因汉设幽冀二州,故简称为冀。
    山东省春秋为齐鲁之地,故简称为鲁。
    山西省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为晋。
    陕西省因陕西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云南省因省内东部地区古属滇国疆域,故简称滇。
    贵州省因元时为黔州,故简称黔。省会贵阳。
    四川省春秋战国时为巴、蜀国,故简称蜀(或川)。
    重庆市。隋唐时为渝州(郡),故简称为渝。
    海南省因古名琼州,故简称为琼。
    上海市的居民,以渔猎为生,并创造了一种叫“滬”的捕鱼的工具。这种工具适合于上海一带潮水涨落时进行捕鱼。后来就把这一带地方叫“滬”,简写为“沪”。
    广东省因古时为南越地(越又作粤),故简称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故简称桂。

2.自然原因

江西省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
    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简称陇。
    福建省。因境内的闽江而简称闽。
    安徽省因境内西南部有霍山,也叫皖山,故简称皖。
    湖南省因湘江纵贯省境,故简称湘。
    湖北省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

[出示投影总结]

①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

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等

②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

闽、赣、湘、皖等

③用本省的历史名称:

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等

④一个省有两个简称:

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5-21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中国行政区划(局域网教学)

大连市西岗中学 刘遴琳
一、 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
2) 记住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目标
1)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34个省级行政区。
2) 能够说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 能够识别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
过程和方法
1) 通过读图、拼图,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2) 通过学生练习和小组竞赛,提高学习的效率,深化对知识点的记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2)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学习者分析
1)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操作微机的能力,并能够应用常用的软件,人手一机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学习了中国行政区划的知识,但还没有熟练掌握。
3) 学生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喜欢死记硬背枯燥的知识。从学生兴趣出发,可以事半功倍。
4) 学生初步具有读图、识图、空间想象能力。
5) 具备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辅以分层次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过关为导向组织紧张有序的教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初级、高级不同的拼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方式
主要为练习、合作、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理念
1) 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乐在其中,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熟练掌握地理知识。
2) 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学习的收获。
评价维度:
1) 课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程度、交流合作、信息再现、各组之间的竞争情况等。
2) 课后:对学生制作的中国政区图进行评价。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
1) 利用课件刺激学生的感观,使其精力一直集中在课堂上。如课前的音乐;每一关出现的“第几轮”字样。
2) 地理课一贯重视填图,但一张图填完后改正错误会使图面不整洁,而且还不能重复填图。在微机室人手一机,可以反复练习,不限次数。
3) 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搜集资料
文字资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知识进行细化。
图像资料来源
1) 来自互联网,如中国空白图,中国行政区背景图;
2) 自制图像,如各省级行政区拼图。
音乐资料
1) 来自网上下载的MP3乐曲,如“我的祖国”;
2) 从音乐文件上截取的片断,如课件片头曲等。
2.教材处理
把教学内容以习题形式分成五部分,设置五关:第一关,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位置;第二关,省级行政区轮廓;第三关,省级行政区拼图;第四关,猜地名;第五关,省级行政中心。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竞赛题。
3.课件制作
1) 用ACDSee和Photoshop进行图像制作和处理。
2) 用超级解霸截取声音文件。
3) 用FlashMX制作主体课件,加上编程代码,制作出计时拼图及各种演示效果,实现人机互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一比”计分板,按键可实现各小组得分的增减,最后获胜的小组还可以赢得“桂冠”。
(二)教学实施

1.导课:同学们一定知道我国最近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我国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我们每个人都倍感振奋。以飞船成功返回降落地点,引出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而提问刚刚学过的中国行政区相关知识,开始本课的学习。计算机全体教学展示课题“中国行政区划综合练习”,配以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把全班分成四组,以组为单位参与学习和竞赛,屏幕出示“挑战”字样及五道关,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攻克难关。
3.第一关是必答题,找到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说出简称。教师先组织学生练习,再以组为单位开始竞赛。让学生从教师机“teacher”上找出“共享”文件夹里的“学生练习”,打开后进入第一个选项,准备比赛。比赛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师说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一名学生点击找到位置,一名同学说出简称。电脑切换到演示的学生机。赛后给每组在记分板上加相应的分数。

4.第二关为抢答题,让学生识别一些轮廓有特点的行政区。教师机演示,点击某个省级行政区,屏幕中间出现其放大图,学生抢答。教师及时给每个小组加分。
5.第三关为中国行政区拼图,这一轮也是采取先练习后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学生练习”第二选项。在练习中,教师及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在练习时计时,并报出已完成学生的成绩,激励全班同学。在此期间采用分层次教学,让完成情况好的学生进入第三选项──高级拼图。这一轮比赛全班同学同时计时比赛,选出优胜小组加分。
6.第四关为猜地名,分必答抢答两种形式。教师在屏幕展示出谜面,当学生猜对后,教师点击相应的谜面,出现答案,同时配以掌声、呼喊声,以鼓励学生,并给答对的小组加分。
7.最后一关是有关行政中心的习题。屏幕上在相应位置随机出现行政区的名字,并闪动行政中心的位置,让学生回答出其名称。在舒缓的音乐中,开始本轮比赛,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选出第一名的小组,戴上“桂冠”。
8.教师总结本课比赛情况,在一首“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同学认识到中国地理的很多章节都会用到中国行政区划的知识,所以要熟练掌握。
本阶段评价要点:学生完成练习情况,合作情况,小组竞赛得分情况。
(三)知识扩展
激励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用画笔把祖国装点得绚丽多彩(用中国空白图制作中国政区图)。
本阶段评价要点:学生制作的中国政区图色彩搭配是否合理,名称是否准确。
六、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
2)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可使学生多次重复练习。
3) 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与课堂的学习,而是把学习过程延伸到了课外。
4)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5-21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北京市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 刘英
  

北京市的水资源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状况。
2.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北京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
能力目标:在调查、讨论和比赛活动中,增强与人交往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阅读分析和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目标: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培养科学求实精神,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EPD目标:通过调查、计算、讨论、实践等活动,明确人类生活与水资源数量、质量的关系,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

重点

树立节水意识,学会节水方法。
教学

难点

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合理利用。






1.通过对永定河的水量、密云水库的水量变化和地下水资源超采的调查,对比北京市与中国和世界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体会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
2.通过观看录像、计算数据和河流污染调查展示,找到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人为原因及对策。
3.通过小组讨论和节水比赛活动,增强节水意识,学会节水方法。
教学

方法

调查法、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活动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演示文稿。




北京市的水资源

一、
现状:缺水严重、污染严重
二、
措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        
教学过程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2分钟

水资源的重要性
回顾国庆期间家庭节水调查情况
问:数值不同,但有共同点?
交流:人均用水量
答:都离不开水资源
结论: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资源
演示文稿1
流动的水滴
出示北京植物园音乐喷泉的戏水照片
观察照片,说明拍摄地点并给照片起个名字。
快乐——戏水的快乐
演示文稿2
植物园的音乐喷泉照片
1分钟

导入题目
既然水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现在就来探讨北京市的水资源。出示授课题目。
做笔记。
演示文稿3
北京市的水资源
6分钟

北京市水资源的紧缺
出示文稿: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选择——紧缺?充足?并说明理由。

举手表决:
1.紧缺
2.充足
演示文稿4:北京市的水资源:紧缺?充足?
总结并引导展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北京市的水资源紧缺,请出示你们认为最有力的证据。
小组展示调查结果
1.永定河
2.密云水库
3.地下水
演示文稿515
1.永定河
2.密云水库
3.地下水
2分钟

北京市严重缺水
总结:同学们不仅调查了我们身边的河流,还从北京城市居民饮用水源上进行了调查。
出示资料:北京市的人均用水量与中国、世界人均用水量的对比(柱状图)。
解读柱状图并讨论:
北京市缺水的程度。
演示文稿16
北京市的人均占有量与中国、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对比
4分钟

河流污染普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
过渡: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水资源,但是,我们的调查小组发现了新的问题。
小组展示课件和水样,说明河流污染的严重性。
演示文稿1719
河流污染照片
总结并出示:小组展示的是我们身边的河流污染情况,北京市呢?
观察百分比图,说明北京市河流污染的普遍性。
演示文稿20:河流污染百分比
24分钟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解决措施——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原则和方法)
[提问] 北京市水资源一方面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污染较为普遍,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展示结论
归纳:节约用水、反对污染
演示文稿21:我们怎么办?
我们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做呢?

小组展示录像,并提出问题,同学计算得出答案,小组总结类比。
演示文稿2225:学校里应该节约用水
引申:同学们真诚的话语、真挚的呼唤,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出示漫画。
同学商议、分析漫画的内涵和原因。
演示文稿26:水的拍卖会
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在学校怎样节约用水,那么,在家中?在公共场合呢?
小组结合所给的资料,讨论本组题目,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演示文稿2731:各小组的讨论题目和情景
总结用水原则。
听录音,记中文
演示文稿323R原则
动手比赛的动员和规则。
动手操作——节水比赛。
评判小组开始记分、统计总分并公布结果。
演示文稿33:比赛任务和规则
3分钟

引导深入思考
通过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北京市严重缺少水资源,所以我们随时随处都要注意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但是,由于北京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市民用水基本得到保证,水龙头里总有白哗哗的水,是不是每个市民都能节约用水?
小组发布街头调查采访结果:30%市民不知道缺水,30%市民不知道使用无磷洗衣粉。

调查表
3分钟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为保护北京市的水资源做些什么?
各抒己见:自己节水、宣传节水、制止浪费现象……
演示文稿34
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5-22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第一中学 朱思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从地图上获取区域知识的能力。(2)学会用事实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3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认识台湾的强烈求知欲望。(2)教师提供相关图、表,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合作完成“寻美探宝”活动,共同分享探究成果。(3)学会从生活中和各种媒体中搜集相关信息,培养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勇于发表意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由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激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2)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会能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2.台湾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难点



1.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网上搜集有关台湾的历史、政治、风土、人情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



参与开放型的教学: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读图析图、比较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6年春节晚会”有个引起亿万国人高度关注的活动──给两只大熊猫起名字。你们认为哪两个名字最好?你知道要送往哪里吗?(多媒体展示“熊猫”图片,学生回答后并板书课题:“台湾省”)



讲授新课



师:假如你们是那两只熊猫的话,你们最想了解台湾省哪些方面的情况?



生1:台湾在哪里?离我们远不远?……



生2:那里的环境怎么样?好玩吗?……



生3:我若是熊猫,我们到了那里会吃到什么食物?……(教师对学生积极提问的精神给予表扬,课件展示“台湾省地图”)



师:假如你是一位台湾同胞,你将怎样通过地图给两只可爱而贪玩的“熊猫”消除以上顾虑呢?请你到屏幕前给他们介绍一下。(学生用鼠标或教杆指屏幕上的地图,边指边说出自己在地图上所发现的海洋、岛屿、陆地、山脉、河流、城市、经纬线等地理事物。多个学生将自己发现的地理事物说给同学们听,互作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对他们的回答介绍做出肯定性评价,点击闪烁上述地理事物。)(板书:一:位置、范围)



师:以上同学在给“熊猫”介绍台湾时,好像有点散乱,你能否按板书的顺序整理一下?



生1:台湾从位置上看在我国东南方,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四面被海洋围绕,分别是南方的南海、西方的台湾海峡、东北方的东海和东面的太平洋。



生2:从范围上看,台湾岛位于22°N~26°N和120°E~122°N之间,台湾省还包括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等岛屿。



生3:我还发现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位置应处于热带和亚热带间。



生4:台湾岛上有很多较短的河流,标注名称的只有“浊水溪”。



师:(对四位同学精彩的总结给予鼓励表扬,特别是第三位同学)你们由第三位同学的回答,能推测出台湾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吗?试着说出有何特点?



生:热带与亚热带气候;高温,降水较多……(课件展示“火烧寮”“浊水溪”“日月潭”图片)



师:正因为如此,台湾北部有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台湾省是否就仅指台湾岛?谁能告诉我?(学生回答后,老师再介绍大陆附近的金门岛、妈祖岛也属于台湾省管辖。)



师:现在,我们能否通过地图将台湾到大陆的距离量算出来?请把结果告诉可爱的大熊猫,台海两岸近在咫尺。(要求学生完成P33“活动”第1题,结合金门岛、妈祖岛讨论两岸不可分割的关系。)



师:在读图时你们注意到台湾岛的轮廓像什么吗?



生:像芭蕉叶;像树叶;像纺锤;像小船……



师:像树叶,总有一天要落回大陆这坚固的根边;像孤舟,波涛中漂泊多年终将回到大陆这港湾;我想它更像游子,日思夜念着大陆母亲。(课件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我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首诗,才能将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师生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议,注意语调感情)



师:两岸人民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但最近几年,台独势力妄图将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请你搜集证据驳斥台独分裂分子,证明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并说出你是从什么角度进行驳斥的?



生:答略。(学生举行小讨论会,用从教材里或其它媒体里搜集的资料表达和展示自己的证据,师生共同评议。)(板书:二:祖国神圣领土)



师:刚才“熊猫”想知道台湾哪里好玩,哪位“台胞”给他介绍台湾好玩的地方?(课件展示“台湾八景”的风光照片,如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地。)



生:答略。(学生可任选其中图片,描述台湾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借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时给予鼓励赞赏。)



师:台湾不仅以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我们,而且还盛产好多东西。这里有一幅“藏宝图”,快点看里面藏有多少种物产?藏在哪里?你能把它们放入“百宝箱”内吗?(“藏宝图”由“台湾农矿产品分布图”制成,其中图例制成动画,可拖动;“百宝箱”由P36“活动”第1题表格制成。学生可将找到的“宝物”拖放入“百宝箱”,然后说出台湾众多美称的由来和含义,教师积极引导、帮助。)



生:煤、石油、铁、铜、水稻、甘蔗、菠萝、茶叶、森林……



师:假若你是“熊猫”,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会发现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请将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踊跃回答,相互交流,分享成果。)(板书:三:美丽、富饶)



师:在刚才的“台湾岛农矿产品分布图”上,老师产生一些疑惑,这些“农作物”和“森林”在分布上有些“泾渭分明”,森林在中间而农产品在岛屿周围,这是什么原因?你能帮老师找到答案吗?(课件展示“小探究”:㈠、“台湾岛地形图”、“沿23.5°N地形剖面图”,“农矿产品分布图”能与之叠加分离,旁附问题:①、台湾岛地形特点是什么?各叫什么名称?②、各地形区对应的物产是什么?③、从土壤肥力、耕作条件、水土流失等方面分析地形对物产分布的影响。㈡、“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农矿产品分布图”也能与之叠加。附问题:①、台湾岛的气温怎样变化的?与何有关?②、台湾岛降水东西一样多吗?为什么?降水类型是什么?③、气温与降水对农产品和森林资源的分布产生什么影响?㈢、“台湾山脉南段植被垂直分布图”。附问题:①、台湾山脉植被类型有几种?试分析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②、找出台湾代表性的树种是什么?③、判断台湾的森林覆盖率,理解“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含义。④、森林面积大对台湾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图资料,与同组同学合作研究,并将探究成果由小组代表汇报出来,其他人补充。)



生:答略。(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议,回答无论准确与否,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其探究的乐趣。)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宝岛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的回答表现得很好,超出我的想象,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继续搜集有关台湾经济发展的资料、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5-22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第四节 《新疆》教学设计

五羊中学 许碧燕

教材分析



1.教材把新疆放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这样的大背景下,安排学生去认识、探究学习,突现的是省内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教材图文并茂,设问环环相扣,有理有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假如按教材一步一步实施时,却发现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类似于逻辑推理式的冗长过程。



教学策略



在细细琢磨了教材和新课标中相关的内容后,依据“与我有关,我能做到”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听看说行动顺序,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我在行动(分享听和看的感受、找出新疆特色、探密特色新疆成因、我看西部大开发)学习成果形成(小论文、小制作等)。



教学设计纲要



一、多媒体情景导入,激发求知兴趣



[CAI导入]多媒体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鼠标切换图片“新疆风光图片”



[师生分享]新疆景色分外妖娆,叫我如何不爱“她”



[设问]“她在哪?”(通过学生七嘴八舌的说)



[CAI展示]新疆在西北地区、我国的内陆、温带地区



随学生的回答CAI展示:四大地区分布图、鼠标点击“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请学生指图并用自己的语言简介新疆的位置范围、民族,并画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图。



[承转]是的,新疆是独特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我们一起找出新疆更多的不一样,探究新疆的秘密,解读特色新疆



[讨论]不一样的井:坎儿井



不一样的瓜果:含糖量高,颜色鲜艳



不一样的棉花:优质长绒棉,



不一样的树林:胡杨林



不一样的牧场:长在山坡上的牧场



不一样的山:火焰山



不一样的河: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儿齐斯河),内流河(塔里木河)



不一样的洲:绿洲



不一样的路:古丝绸之路



不一样的……



[探究]为何不一样?



随着问题的发现和分解回答,再把零碎的答案进行综合,达到新课标下列的要求:(附在后)



[拓展]我谈西部大开发(课后资料收集、课堂讨论、形成小论文)



达到新课标下列的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知道灌溉农业的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知道畜牧业发展条件及主要牧场的分布。



5.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



6.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7.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8.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9.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西北地区的开发、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10.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说明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如何保护环境。



11.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某地区人民如何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经济。



2.初步学会举例说明本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对农业生产、灾害防治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与水源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5-22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选登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二中学 王明华
教学课题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课题来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l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②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西双版纳成为“热带动植物王国”的原因。
③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
④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审美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
l 过程与方法

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②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③依托本案例的学习与分析,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初步领会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政策、社会条件等,注意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①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②原始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③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
教学难点
①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②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③融会贯通地理解和领会一个地区发展与开发中应注意的事项。
精要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民族风情)以及与之相适应发展起来的旅游业。
教学设备与资源准备
教师:多媒体平台、多媒体课件。
学生:西双版纳的有关图文资料等。

教学实施
师生活动
活动立意



情境导入

师:播放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中滚动展示西双版纳的相关图片:大象、竹楼、孔雀、泼水节、竹子、竹筒饭……顶端字幕:“它们让你想到了什么地方”。

师:有人去过吗?那么,你对西双版纳知道多少呢?

师生交流互动。

师:同学们对西双版纳的了解真不少。在云南众多的旅游景区中,西双版纳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的南部,熠熠发光。今天,我们就走进云南,走进西双版纳,认识这个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合作探究

【了解版纳】

一、地理位置

师:同学们,根据以前学习某一地区的方法,第一步应该找出西双版纳地区的哪个地理要素呢?(生答:地理位置)

展示“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图”。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图,找出本区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0°以北。)

2.海陆位置:(云南省南部,横断山脉的最南端。)

3.相邻位置:(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国水路相连。)

4.交通位置:(与东南亚的多个国家,既可以陆上交往,又可以水路、航空联系。)

5.地理位置的好处:(与东南亚是近邻,便于东南亚相邻地区的友好交往、亲密联系。再者东南亚地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与我国都有密切的联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西双版纳与邻国的交往更加密切。)

师:五一假期我们如果到西双版纳旅游,请同学们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为什么?

师生交流。

师:那么西双版纳究竟是怎样的气候类型呢?

二、气候类型

师:展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及“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

学生利用地图小组合作分析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小组内通过解决以下问题,来分析本区的气候概况。

1.西双版纳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0°以北,证明本区所在的温度带是五带中的哪一带?

2.景洪市最低月均温出现在几月,是多少℃?

3.景洪市最高月均温出现在几月,是多少℃?

4.景洪市的气温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景洪市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呢?

6.为什么景洪市最高月均温没有出现在7月呢?

7.景洪市哪几个月份降水少?为什么?

8.景洪市哪几个月份降水多?为什么?

9.景洪市的降水有什么特点?

10.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什么气候类型呢?

师:展示“世界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景观图”

11.在世界上的同一纬度地区,形成什么景观呢?

12.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却没有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而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启发,学生小组总结回答: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深受来自两大洋季风的影响,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降水的影响意义特别重大,所以西双版纳成了一块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三、地形概况

师:展示“西双版纳地形图”。

1.学生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的变化,以抢答的方式,推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2.师生进一步推理总结:本区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一定的高度,海拔高低的变化,加剧了本区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植被也表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层次变化,从而使本区植被更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也为当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师:只因西双版纳地区热量充足、水分充沛,加之海拔高低的变化,所以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我国除海南省以外保存最完整的茂密热带雨林景观区。这一茂密的雨林区,为植物种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多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因此形成了本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师:让我们背起行囊,乘坐直达景洪的飞机,去欣赏一下西双版纳美丽诱人的自然风光。

【走进版纳】

第一站: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

首先学生利用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园图文资料,欣赏热带雨林风光。

其次学生展示收集到的雨林资料、景观图片。

最后教师播放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景观视频。

师:西双版纳地区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第二站:西双版纳野象谷

首先学生利用可爱的雨林动物图文资料,观赏热带雨林的动物图片。

其次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介绍雨林代表动物并展示相应的典型动物图片。

最后教师播放西双版纳野象谷录像。

师:通过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的资料、图片以及老师播放的图文、录像信息,大家知道西双版纳地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人们把这里叫做“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你知道“动、植物王国”的形成原因吗?

小组间互相讨论,得到答案。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她是地球上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上的一大自然奇观。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所以为多种动物提供了充足的觅食场所和良好的隐蔽场所,因此西双版纳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

师:西双版纳一块绿色的宝地,不仅有着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这片美丽的地方,居住着13个民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又构成一幅旅游资源的画卷。

第三站: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

首先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品等图文资料或实物。

其次教师播放有关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风情图文资料(服饰、民居、节庆、歌舞),泼水节和傣族象脚鼓舞等人文旅游资源录像。

师:西双版纳地区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民族文化习俗的形成,往往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

生:结合傣族文化生活图片,讨论傣家的竹楼、孔雀舞、竹筒饭等文化习俗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师:欣赏了西双版纳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让我们看看谁最适合当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长。

【话说版纳】

“我能行,西双版纳州长,让我干”


第一阶段:过关斩将

首先,展示问题:

假如你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

1.你会侧重发展哪种支柱产业,为什么?

2.当地有哪些符合发展这种产业的条件?

3.侧重发展这种产业会对当地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4.你认为发展这种产业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正面临哪些问题?你建议来往或居住在西双版纳的不同身份的人应当怎么办?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你应怎么办?

(提示:可结合教材61页~64页图文资料)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好分工,讨论组织者、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分配到位,提高学生的全员参与性、组织秩序性。逐题答辩,分散重、难点,视具体情况决定每一题讨论、回答时间。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激励并适时评价点拨。

第二阶段:PK较量(交流探讨,内化提高)

小组间结合本节内容,联系我们所在区域的实际,合作研讨:根据本节课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学习与分析,我们这儿,你认为应如何发展?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思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习内容、思想、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并渗透性地总结一个地区应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达标反馈

教师展示习题。(习题略)





延伸拓展

教师展示要求:

以下题目,请你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作业。

(1)课下登录西双版纳旅游在线(www.xsbn-lvw.com),收集资料创作《请到西双版纳来》的宣传文章或手抄报。

(2)进行社会调查,分析怎样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以《我县发展规划建议》为题写一篇文章。

(3)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景观光碟的制作(活动准备、活动实施见课件)。

(不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完成,有兴趣或有能力的学生完成即可。)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







过渡衔接,引入新课。














学生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既培养了学生间参与、合作的意识、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引入气候的学习。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利用一系列小型题目提出问题,从而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这样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逐步推进,把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概况以及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分析得淋漓尽致,明了透彻。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小组内的合作能力、小组间的竞争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多种能力。















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的变化,推论本区地形的特点,进而推论本区植被、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本区热带雨林景观的呼出以及研究性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旅游资源的学习,主要以学生展示资料、观看录像活动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地理课堂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探究兴趣也从书本延伸至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使地理学习的趣味性、直观性更强。通过观看录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拓展性。





探究问题的整理,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发表等多重能力。

















学生资料的展示以及教师相应录像的放映,使本区人文旅游资源的资料更加丰富,加之相关问题的讨论理解,使学生对西双版纳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形成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达到不限制学生思维,用学生的视角去解决问题等目的。使学生充分能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探究问题的提出,达到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拓展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加强组间互动、生生互动,还使本节的探究气氛更加深入,体现学活和活用地理的思想。



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







通过课下作业达到内化所学,融会贯通,增强实用、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2: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