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和事业(学写2011福建高考作文题兼评时事)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氏”袁隆平,八十一岁了,依旧壮心不已。他经常向人说起他的一个梦:“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他甚至希望自己100岁还能在田里……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个古稀老人锲而不舍地去圆自己的梦呢?从老人自己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止是兴趣,也不止是信念,更在于身体,——“有了个好身体”。
这话说得多实在啊!身体才是本钱,没有本钱,再诱人的理想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中国人爱看《三国》,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水南岸斗法的故事。司马懿被诸葛亮打怕了,紧闭寨门,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他也不急,只是不动声色地向来人打听诸葛亮的日常生活,暗自高兴,对众将说:孔明吃得那么少,事情那么多,这样下去,一个人怎能长久?
司马懿和诸葛亮斗法,斗的竟是身体,比的竟是命长。诸葛亮才五十三岁就撒手归西,什么托孤重任,什么“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使命,全都付之东流,真真是令人叹惋。杜甫因此写下一句千古名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还多活了十九年,他不仅成功地阻击了诸葛亮的北伐,也为晋朝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什么原因,还不都是身体说了算。
人要有一个好身体,尤其是对于一个做事业的人。
怎能样才能有一个好身体呢?袁老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袁老的工作是在野外,换句话说风吹日晒不但没有损坏袁老的身体,反而使它变得更结实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毛主席在他学生时代,就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号召青年人到野外去锻炼,经受风浴,水浴,日光浴……
可是在当今之中国,一说要让孩子到野外锻炼,就像天要塌了一样,起码有百分八九十的人以为只有把孩子关在家中,才是最安全的……于是乎春游被取消了,秋游没有了,一到天热就禁止下江,连端午节看龙舟也不允许,更别说去划了……
这种做法哪里是“关注孩子”,明明是要“关住孩子”吧。把孩子关得弱不禁风什么也不会了还不省悟。
比如现在看新闻,动不动就会看到学生溺水,学生去救,结果往往牵连而死。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个个都是泥菩萨的缘故。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哪里还能指望我们的孩子体魄强壮事业有成呢!
2011-6-8
老俗人v说:今年的作文意蕴比较太单薄,缺少抽象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要想出新确实有点困难,不过我想也正是由于这缘故,大部分的考生是不会偏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