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9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随笔集锦(10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对话
长春市 孟犁
平时,我们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说话就是对话,其实不然。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小明起床后,漱洗完毕,和妈妈一起吃早饭。他咬了一口鲜美的包子,兴致勃勃地告诉妈妈:“今天我的同桌小敏过生日,我已经为她准备了一份生日卡,不知道其他同学会给她什么礼物?”妈妈看着儿子嘴塞得满满的还在不停说话的样子说:“吃东西说话当心噎着,时间不早了,抓紧吃完。上学的东西别忘了带。”这段话乍一看,小明和妈妈是在餐桌边一起说话,而且是由小明引出了妈妈的话,似乎双方也是在交流“对话”。但仔细推敲,我们发现两个人的话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关心的是各自的话题:小明关心的是同学的事,妈妈关心的是小明的事。双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话中心,双方的话自然也就“对”不上了。可见,和别人在说话并不一定就是对话。

我们所说的对话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它是双边或多边的;(2)双边或多边有着共同关心的话题;(3)一方的说话内容必能引起另一方的说话反馈。在这个意义上,对话可以包括询问、争论、审讯、谈判、答辩、讨论、采访,以及一些有目的的交谈等。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是一种对话,从这种对话中,同学们能更清楚,对话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问题,如果不围绕一个问题则会导致答非所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儿歌写作教学浅谈
河北省博野教研室 魏顺奇
  摘要:低年级儿歌写作教学是块处女地,只要我们珍视童真童趣,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激活他们的写作兴趣,这块肥沃的土地就会有五彩的收成。如何开发这块即熟悉又陌生的处女地呢?


  一、上好儿歌写作指导课



  二、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儿歌写作



  三、让学生留心生活,引导学生用儿歌表达所获



  四、指导学生观察自然,引导他们用儿歌表达感受



  关键词:儿歌 写作教学



  儿歌是人一生中最先接触的文学式样,当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听、说儿歌,到幼儿园里达到了说、唱、读、演儿歌的高潮。在小学低年级,人们还经常听到儿歌的声音,随着童年的远去,儿歌的声音就越来越少,他们又有了新的追求。当人长大后,没有几个人会忘记儿歌伴随的童年,会逐渐明白儿歌启智、明理,陶冶情操、奠定语文素养基础的作用,于是,就用儿歌启蒙儿童……儿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短小精悍的形式,朗朗上口的韵律,被人们一直视为启蒙教育的珍宝。



  《现代汉语词典》儿歌词条是这样界定儿歌的: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唱的歌谣。从这一界定看,似乎创作者是非儿童,儿童创作儿歌成了疑问。小学低年级学生,已有了丰富的儿歌积累,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角度看,许多儿童已有能力写出儿歌;从儿歌创作的实际看,不乏儿童写出的佳作;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只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写出比较像样的儿歌,部分学生能够写出朗朗上口的儿歌。儿童虽不及成人的文学素养,没有成人那么高的创作水平,但他们有童真、童趣,童稚的心灵就是一个儿歌的国度。用童真、童趣写出的儿歌,肯定与大人不同,儿童写出的儿歌,虽然精炼不足,少些韵味,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颗颗跳动的童心,童心展现的儿歌世界确实精彩纷呈。让孩子以自己最熟悉的形式,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表达自己的心声,符合创作的一般原理。



  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儿歌写作,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给他们留下更美好的童年。所以我们要珍视童真童趣,抓住儿童的最后一段时光,重视低年级儿歌写作教学,引导儿童进行儿歌写作。那么如何引导儿童进行儿歌“写作”呢?



  一、上好儿歌写作指导课



  在指导课上要引导学生多元思维,给学生插上幻想的翅膀,拓展他们翱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让他们:



  ●交流争辩,取长补短写儿歌



  ●搭好框架,讨论补充写儿歌



  ●出示范例,提示内容,合作学习写儿歌



  ●享受自由,独立自主写儿歌



  1.交流争辩,取长补短写儿歌



  “交流争辩,取长补短写儿歌”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话题交流争辩,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元思维。在老师示范、引导、学生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说出能组成儿歌的语句。把这些语句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学生从众多的语句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经过删、改、补充,连成“儿歌”。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不足,自己修改,也可让同学、老师帮助修改,进而形成比较好的儿歌。大体步骤如下:



  (1)探求问题说语句 (4)汇集佳句改错字



  (2)老师引导说语句 (5)自主选句连儿歌



  (3)师生交流说语句 (6)充分朗读细修改



  (具体方法见“实录”)



  2.搭好框架,讨论补充写儿歌



  老师搭好儿歌的“框架”,让学生讨论补充形成儿歌。这样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学生有成功感,容易引起兴趣。



  例:下面是老师支好的儿歌框架,括号内是学生讨论补充的部分结果。



  雪化了         雪化了         雪化了,



  春天到         春天到         春天到。



  昆虫(飞)       小河(唱起歌)     (山羊)(牧民)种青草,



  小鸟(叫)       白鹅戏水水上飘     (小猫)(渔民)放鱼苗。



  麦苗(一片绿油油)   小鱼(在水里藏猫猫)  你要问我干什么?



  鲜花(什么时候到)   我们(上学过小桥)   (种盆鲜花送学校?)



  3.出示范例,提示内容,合作学习写儿歌



  (1)读范例:雪化了/小草绿/燕儿归来/寻故里



  (2)讨论提示:想一想众多人物、动物、植物……雪化了他们去干什么?干了些什么?然后仿照例子,小组讨论写出自己喜欢的儿歌。



  (3)尝试写作:



  ①自主写作     ④老师根据交流情况给予指导



  ②小组内讨论修改  ⑤小组内再次讨论修改儿歌



  ③小组间交流    ⑥朗读儿歌



  学生作品选:



  雪化了    雪化了    雪化了



  小草绿    小草绿    小草绿



  蜜蜂醒来   放学归来   麦苗醒来



  寻花蜜    踏青去    深呼吸



  4.享受自由,独立自主写儿歌



  让学生自主独立写作,遇到困难可以请同学、老师帮助。强调在读的基础上修改。



  学生作品选:



  雪化了,      雪化了,        雪化了,



  冬天去,      柳树绿,        草儿绿,



  大地醒来一片绿。  松树、柏树长新绿。   无边草原,无边绿。



  二、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儿歌写作



  1.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儿歌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引导学生写儿歌。



  (1)选词填空组成儿歌



  选择下列词语填空,组成儿歌。



  晶莹 亮晶晶 冰晶



  北风呼呼天气冷,水汽遇冷结(冰晶),冰晶冰晶(亮晶晶),妹妹夸它真(晶莹)。



  (2)老师提供儿歌范例和部分词语让学生仿写



  仿写范例。         提供的词语        学生仿写的儿歌



  词:量词“条、个、把”   量词:只 头 匹     一只山(白)羊上了山,



  两条小花狗,        名词:马 牛 羊     两头水(黑)牛下了田,



  两个好朋友,        山石土 田 河      三匹骏(红)马溪边站,



  共用一把伞,       (以上词语不要求都用上)  山青水秀画好看。



  雨天去春游。



  (3)自主写作,老师指导,小组讨论修改



  ①学生习作



  雪化了,泥巴道,上学路上蹦又跳。



  ②老师指导



  师:上学路上你们为什么要蹦,要跳?



  生:因为有泥,蹦是为了不弄脏鞋子。



  师:还为什么?



  生:还因为雪化后,上学路上有水,蹦、跳,鞋才不会湿。



  师:很好。现在我们再读一读儿歌,如果你认为改一改更好的话,就和同学讨论讨论,修改修改。



  ③修改后的儿歌



  雪化了,泥水道儿,上学路上蹦又跳。



  3、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写儿歌



  (1)在学习儿歌时引导学生补写、改写、仿写



  课本上的儿歌是经过编者精选的,是儿歌中的精品。让学生在读通、背熟的基础上补写、改写、仿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①课本上的儿歌



           春雨



  春雨沙沙,   洒在树梢,  淋湿我的帽檐,



  春雨沙沙,   染绿柳芽;  沾湿她的花褂。



  细如牛毛,   落在田野,  我们顶着蒙蒙细雨,



  飘飘洒洒。   滋润庄稼;  刨坑种树,



  飘在果林,   降在池塘,  把祖国大地绿化。



  点红桃花;   唤醒青蛙。  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



  ②学生作品选。



    (补写)         (改写)       (仿写)



  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     小雨沙沙,      雪花飘飘,



  春雨沙沙, 春雨沙沙,     小雨沙沙,      雪花飘飘,



  细如牛毛, 细如牛毛,     妹妹换起裤腿,    纷纷扬扬,



  飘飘洒洒。 飘飘洒洒。     光着脚丫,      大如鹅毛,



  落在草原, 落在江南,     嘻嘻哈哈,      落在山林



  滋润新芽; 插稻采茶;     来到庭院,      梨花妖娆(开了)(来到)。



  落在田野, 落在中原,     看水花。



  菜花黄了; 播棉种瓜;



  落在树林, 落在东北,



  蘑菇安家。 忙坏农家,



        大豆、玉米、高粱……统统种下。



  (2)在学习其它课文时引导学生写儿歌



  因为课本上的儿歌,相对于其它课文来说数量是比较少的,所以只有在学习其它课文时引导学生写儿歌,使儿歌写作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下面以《三只白鹤》为例,列举引导方向。



  ①引导学生用儿歌再现课文内容



          三只白鹤



  三只白鹤真勤劳, ※ 抬起头来找记号,



  埋下鱼儿一大条, ※ 太阳白云大柳树,



  为了明天能找到, ※ 请问什么记号好?



  ②引导学生用儿歌表达感悟



  太阳东升西落,位置不同。



  白云浮在空中,随风飘动。



  这些怎能做记号?



  因为──



  “不动”是记号最重要的特征。



  ③引导学生用儿歌回答课后问题



  太阳好远好远哟,



  找鱼儿不可能飞那么远的路程。



  白云好多好多哟,



  鱼儿在哪,



  谁能分得清!



  哥哥姐姐你们看,



  鱼儿就在这柳树底下,



  找鱼儿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三、让学生留心生活,引导学生用儿歌表达所获



  (1)给学生提供这类儿歌,让学生阅读、吟诵、交流感悟



  (2)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儿歌,进行展览交流



  (3)开展专题吟诵活动



  (4)指导学生写作,展示写作成果



  如:观察老年人雪化后的生活起居,用儿歌表达观察所获。



  学生作品选:



  雪化了/春天到/太奶奶/住着拐杖/挪动着小脚/走出堂屋/晒太阳了



  四、指导学生观察自然,引导他们用儿歌表达感受



  大自然缤纷的色彩,形形色色的事物,无穷无尽的奥秘吸引着学生,他们认识大自然往往与大人有别,不依据习惯的看法审视事物,往往依据童话原则,在成人看来不可思议,实际这就是童真童趣,我们要珍视童真童趣,使其发展成儿歌写作的兴趣。



  学生作品选:



  韭菜茄子青椒, ☆ 同为植物家族,



  苹果柑橘红枣, ☆ 为何有不同的味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只要珍视童真童趣,加强儿歌写作教学,就能让幻想起飞,让所有的童心都放出“儿歌”的光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让课外作业活起来
蒋成荣

  

  教完《田忌赛马》,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下列八个词语“疑惑、胸有成竹、垂头丧气、目瞪口呆、轻蔑、挖苦、得意洋洋、讥讽”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这个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训练,供学生选用:

  A层次:1.抄写上述八个词语二遍; 2.说说每一个词语的大意,试用“得意洋洋、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各写一句话。

  B层次: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办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仍然取胜吗?如能,请你拿起笔,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注意你是齐威王的谋士,写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将上述八个词语用上。

  C层次:根据所给的八个词语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蒋成荣:男,1972年11月生,江苏宜兴市新芳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铺厚、垫稳,抖得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口语交际整体教学谈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 赵志祥
甲:长安大剧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位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乙:尽是废话!

甲:下车以后你往对面走,从西边数第三个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七点钟。

甲:哎呀,小王,你别来了。

乙:怎么不来啦?

甲:现在都八点半了。

以上片段选自第13课录用的相声《打电话》,文中多处精妙的语言令人忍俊不禁,而这个既在情理之中,又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尾,可谓“抖”得“嘎嘣脆”的一个响亮的“包袱(逗笑)”,让人捧腹的同时会自然地引发许多思考。

为什么产生这么好的效果呢?关键是这段相声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声独有的艺术手法──“系包袱”,为结尾的“抖”做好了厚实的“铺”和“垫”:夸张的语言描绘一个不讲公德的年轻人,把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东拉西扯地说了两个多小时。铺垫厚实了,抖出来的“包袱”自然“嘎嘣脆”,自然能达到“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的艺术效果。

口语交际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如同相声。本组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劝说”,“劝说的最高境界是巧妙而精当,巧妙得当的关键是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来自不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和运用贵在落实到平时的每一课教学中。”也就是说,口语交际的教学也要像相声一样,“铺厚”、“垫稳”,才能“抖得脆”。

下面,就本组口语交际教学的整体构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目标设定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口语交际提出的几条要求是: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达到第二、三、四、五条要求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第一条和第六条,这往往是被教师忽视而恰恰又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在设定本组口语交际的目标时,要把尊重、理解对方和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组课文及口语交际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养成搜集、整理、运用优美语言的良好习惯。

2.在交际中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

3.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学会尊重、理解他人。

4.以口语交际为契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二、搜集、整理劝说技巧──“铺厚”

劝说,难在怎样劝,也就是劝说技巧的运用。劝说的技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如果没有技巧方面的充分准备,冒然让学生进行“劝说”的口语交际活动,肯定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刚刚进入本组的学习时,我就发动学生搜集、整理劝说技巧,为“劝说”铺设好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我采取的方法是:海报发布消息、各自分头搜集、小组合作整理、小报互相交流。

海报的内容如下:为提高同学们的“口语交际”水平,拟举办五年级(1)班“劝说”技巧搜集整理大赛。各学习小组可到图书馆、网络查阅,也可以请教父母、老师(本班语文老师除外),搜集后请认真整理,以手抄报的形式参加比赛。优秀者全小组成员均可获得“收藏证书”一份。(注:本班一直采用发放班级收藏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写日记、作文以及课外阅读。)

为了提高他们对劝说技巧重要性的认识,我还在海报下面出示了一个公式并附加说明:

X    ×    Y    =    Z

↓        ↓         ↓

正确内容  劝说技巧   劝说目的

说明:X表示正确的内容,Y 表示劝说的技巧。如果X数值不变,Y的数值越大,X与Y的积越高。当Y等于零时,再正确的道理都等于白说。

经过兴致勃勃的搜集整理,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劝说的方法和技巧。大家比较喜欢的方法有:①直劝法,就是在心理相容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劝对方怎样做或不要怎样做;②婉劝法,讲个故事,打个比方,或用其他委婉的方法间接地进行劝说,如: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对比选择、设喻联想、情景暗示等;③迂回法,就是先绕一个弯子,最后回到要说的本题上来,这“绕弯子”的过程常常就是求得心理相容的过程。此外,还有悬念法、激将法等等。至于劝说技巧,更是丰富多彩,大家比较喜欢的有:当头棒喝、慷慨陈词、设身处地、开诚布公、旁敲侧击、正话反说、意他言己、将心比心、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以退为进、曲径通幽,甚至还有“危言耸听”、“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等等。

尽管我没要求同学们搜集劝说内容方面的资料,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搜集、整理劝说的技巧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他们只要搜集劝说的技巧与方法,就必须牵涉到劝说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喜获技巧大丰收的同时,在语言积累方面也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大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如有些同学了解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历史典故;有些同学知道了巧讽齐王的邹忌与智劝赵太后的触龙;有些同学甚至知道了李密的《陈情表》与诸葛亮的《出师表》风格一样,同为劝说的千古绝唱……至于与劝说相关的名人名言、经典句子,更是不计其数,如“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专已者孤,拒谏者塞”;“按一个人的意志生活,就会造成所有人的悲剧”;“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等等,不胜枚举。

三、积累、运用优美语言──“垫稳”

(一)阅读中积累精妙的语言

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感受精妙的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有些故事表现了思维敏捷、反映迅速、表达清晰这些“斗嘴”的重要条件,我觉得也应该是“劝说”的重要条件,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迁移运用。

《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于领会孔君平故意逗孩子的基础上,感受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类似的故事很多,也能大大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教学中,我还适当穿插地讲述并组织学生搜集了一些类似的故事,如读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像“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等等。再如对联故事“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漂东坡诗(尸)”;“出水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披红袍”;“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等等。这些小故事都能充分显示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学生读起来乐此不疲。

《晏子使楚》写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有力地回击了楚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本课教学中,我不仅引导学生学习和感悟晏子“到狗国钻狗洞”、“最不中用的我访问下等的楚国”、“橘生淮北为枳”等妙语如珠的应对,还利用学生因本课学习对“斗智”产生的浓厚兴趣,因势利导,扩大阅读面。如《林海雪原》中描写杨子荣初上威虎山时,面对“座山雕”阴险狡诈的盘问所进行的机智勇敢的回答;京剧《沙家浜》中“智斗”一场中,阿庆嫂与刁德一斗智时那颇为机智巧妙的语言;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与和珅的精彩对白……这些内容均可以表现出主人公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我积极鼓励学生搜集来读一读,还结合剧本《半截蜡烛》的学习,师生一起表演了一番。

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告诫人们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艺类的课文,读起来自然饶有趣味。借助他们的趣味,我引导学生搜集一些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进行阅读、表演。如马季的《吹牛》《讲礼貌》、姜昆的《虎口遐想》等对口相声,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刘宝瑞先生《劝架》、《珍珠翡翠白玉汤》等单口相声,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名段子,都是课外阅读的好材料。

(二)阅读中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劝说演练

本组教学,除了“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外,我认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生发和运用优美的语言。如何生发?怎样运用?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就本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劝说”这一内容来看,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情境适当插入劝说练习,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再者,对于学生来说,“劝说”是个新鲜的话题,因为新鲜,交流起来就会格外投入。但是,劝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艺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联系课文情境不失时机地插入劝说练习,将会给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劝说基础。

文言文《杨氏之子》的教学后,我又引导学生阅读了一些神童故事,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演练劝说。读完王安石的《伤仲永》(译文),学生了解了神童伤仲永因为“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矣”的情况后,我趁机让学生展开劝说活动,劝说神童也应该努力学习,效果很好。

《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我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劝说楚王:晏子使楚以后,楚王一直耿耿于怀,怀恨在心,总想找机会报复晏子,挽回面子。恰巧,一个月后,齐王又派晏子出使楚国商谈国事,于是,楚王决定再次设计羞辱晏子一番。众大臣及楚王的亲友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劝说楚王。如果你是楚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该怎样劝说自己的君王呢?如果你是楚王的子女,你应该怎样劝说楚王呢?

《打电话》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当“啰唆先生”,让学生劝说。下面呈现的是劝说场景的部分实录:

师: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人。如果“啰唆先生”来到我们身边,大家敢不敢劝劝他呀?

生:敢!

师:那你们能劝好他吗?

生:能。一定能!

师:呵,好样的!我也相信大家一定能劝好他。但是劝说别人可是要讲究一点方法的哦。现在,请大家分小组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巧妙的办法没有。(学生讨论)

师:怎么样了?啰唆先生已经来了,可以“开劝”了吗?

生:(笑)可以啦!

师:请大家先说说你们商量的劝说方法。

生1:我们组准备“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师:哈,好厉害的法子!怎么个“陷”法?

生1:暂时保密,等见到啰唆先生时再说。

师:其他小组请继续。

生2:我们组准备狠狠地“骂”他一顿,不知道“骂”是不是方法。

师:我知道你们的“骂”就是用激烈的言辞批评他,教育他,让他感到羞耻后再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吗?

生2:是呀!这种人就是欠骂!(笑声、附和声)

师:NO,NO,NO,非也!(笑声)有一种劝说别人的方法叫“当头棒喝”法,虽然与你们的方法比较接近,但是有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不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可是你们这种方法,恐怕很难奏效。

生3:说不定会很有用。

师:呵,嘴还挺硬的。待会儿你们试试看。

生4:老师,我们组准备以理服人,给他讲啰唆的害处。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讲道理也要讲究技巧的,不知你们准备的技巧如何。

生4:放心。保证药到病除!(笑声)

师:哈哈,好啊!希望你们能对症下药,妙手回春!

(以下是各组继续交流方法,略)

师:现在,我就是“啰唆先生”(笑声)。注意了,我正在打电话。哦,对了,劝说啰唆先生的时候,不要举手了,想说就说。还有,我这位啰唆先生脾气可不大好!(掏出手机作打电话状,以下简称啰唆)

啰唆:喂,小王啊!(笑声)下车以后你往对面走,从西边数第三个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记住,是七点钟。(笑声)哎呀,小王,你别来了,现在都八点半了。(笑声)

啰唆:(自言自语)唉,真倒霉,想约女朋友看电影,结果没有时间了!真倒霉啊!

生2:哼,你看看你,打一个电话说一点小事,用了两个多小时,不仅耽误别人打电话,还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什么倒霉?你活该!

啰唆:(瞪眼,生大笑)你是哪家的孩子?想挨揍是不是?(笑声)

生2:你这个人真是“狗咬(苟杳)吕洞宾,不知好人心”!我这是劝你改正啰唆的毛病,这种方法叫当头一喝(hē)。(大笑声)

生5:张翼飞,那叫当头棒喝,那个喝字应该读第四声。你说话太没有礼貌了。你知道著名的培根名言吗?我告诉你:“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我们是小孩,大人是长辈,我们应该讲礼貌。

师:对!礼貌非常重要,否则,不但劝说不成功,恐怕还要适得其反!来,大家继续劝。

生6:啰唆先生,我想求您一件事,您能帮帮我吗?

啰唆:什么事?快说。我正烦着呢!(该生伸了伸舌头,坐下了)

生1:对不起,谢涤非刚才叫您叫错啦,她不懂事儿,应该叫您老板。(笑声)

啰唆:我不是老板。我是打工的!有什么事情,说吧。

生1:啊……啊……是这样的。啊……啊……(笑声不断)

啰唆:有什么事情你就快说啊,啊什么啊?

生1:啊……是这样的,我们四个人哪,知道吧,就是我们小组的四个人,一个是我──张瑞娜,一个是谢涤非,就是刚才那个惹您生气的同学,一个呢,叫什么呢?哎──陈永钊,你叫什么名字?(笑声)

啰唆:喂,小孩,你怎么这么啰唆?你明明知道人家的名字还问人家叫什么?

生1:抱歉,抱歉,我错啦,我错啦!抱歉,抱歉,我错啦,我错啦!(连续十几次重复)(笑声)

啰唆:有完没完呢你?真是太啰唆了!

生1:是啊是啊!抱歉,抱歉,我错啦!(笑声)

啰唆:哎呀,你急死我啦!!!求求你,简单点说,不要这么啰唆好不好?

生1:您这就着急啦?可是您刚才打电话时,别人都等了两个多小时,您怎么不嫌自己啰唆呢?

啰唆:啊?我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吗?

生1:是啊。

啰唆:哦,那是有点太长了!怪不得电影没看成。

生1:哼,知道啰唆的害处啦?

啰唆:知道了……啊?原来你这小丫头设计害我!

生1:这叫“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耶──成功啦!

生7:叔叔啊,不,啰唆叔叔啊!(笑声)您知道为什么没看成电影吗?

啰唆:嗯,这个小朋友嘛,还是很乖的(笑声)!真会说话!那你说说看?

生7:主要原因就是您说话不大简练,一件小事您就说了半天,其实没有必要嘛。

啰唆:哎呀,小朋友,你不知道,那是我的未婚妻呀!(笑声)和她说话,我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哪!(笑声)

生8:如果您打电话简练一点,现在就能和那位阿姨一起坐在电影院里啦!想一想吧,是在电话里说话好呢,还是一起看电影好呢?

啰唆:那还用说,当然一起看电影好。

生8:所以,为了叔叔您将来能和老婆,啊不,未婚妻,一起看电影,也不再影响别人,打电话时还是简单一点好哇!

啰唆:哎呀,好孩子,你们两人真会说话,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我一定听你们的。

师:好了,同学们,既然人家啰唆先生认错了,而且愿意改正错误了,我们的劝说也就到此结束了。

生:我们组还没劝呢。

师:哈,不要劝了,如果再劝,那你们也就成了啰唆先生啦!

从以上实录来看,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学会了一些常用的劝说的方法,而且懂得了劝说他人时应该尊重对方,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礼节,否则,劝说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搭建交际的展示平台──“抖包袱”

(一)挑战难关,在师生交际中选择话题

本组的“劝说”,提供了三个内容,一是要求学生劝说好朋友不要把果皮随手乱扔;二是劝说别人不要在剧院观看时没完没了地说话;三是劝说邻居家的大哥哥不要总是玩电子游戏。就这三个话题,首先,我利用课外师生交流的时间与学生们逐一分析,确定难度。

大家一致认为,第一个比较容易,原因有三:一是同学们都受过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教育,扔果皮的同学可能是一时忘记了,提醒他一下就会改正;二是既然是好朋友,什么话都能说,可以开诚布公地采用“直劝法”,不必 “绕弯子”,甚至采用“当头棒喝”的方法也没有什么大碍;三是劝说此类事件的材料(主要指语言素材)比比皆是,不必花费太大的功夫搜寻。

第三个话题,尽管有些难度,但是,只要解决了“入门”(搭上话茬)的问题,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身为学生的“大哥哥”一般情况下还是能够接受劝说的。再说,“劝学”的材料铺天盖地,完全可以拿来“慷慨陈词”一番,用孩子们的话说,“只要在情在理,可以无坚不摧”。

最难的就是第二个话题──劝说别人不要在剧院观看影剧时没完没了地说话。原因有四:一是面对陌生人,不好开口;二是面对这样的人自己容易生气,情感不好控制;三是大家都在看戏,劝说的声音不能太高,不能“当头棒喝”,也难以用精心准备的材料“慷慨陈词”;四是弄不好就有“瓜田李下”之嫌,不能多说,说多了的话,自己也就和那两个“说个没完没了”的人一样了。

看到大家因分析的合情合理而不得不产生的畏难情绪,我只能采用“以退为进”的“激将法”,提起他们的兴致:

师:看来,这场劝说之战,我们是不战而败了!

生(齐):是啊!

师:我觉得,在影剧院里不停地说话的人啊,不但嘴皮子厉害,而且还懂得最高明的兵法。

生1:为什么?

师:“不战而屈敌之兵,善之善者也。”唉,没想到,一向以顽强自诩的我老人家,如今调教出来的弟子们,竟然如此窝囊哦!

生2:请老师不要用窝囊这个词语来形容我们!

师:面对“知难而退”的人,难道要我用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等华丽的词藻来描绘吗?

生:(无言、无奈,但又明显地不甘心)

师:算啦,我们不劝说这样的人了。以后真的在影剧院里遇到这样的人,咱们就逆来顺受,说不定还能锻炼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呢!这不,最近报纸上刊载,深圳有60%的人感到心理压力大,等到你们长大了,一定会使这个比率大大的降低哦!

生3:好啦,好啦!老师,我们劝!

师:君子一言──

生(齐):驷马难追!

师:哈!这是你们自己说的,不是我逼迫的哦!

生4:哎呀,我们上当了,中了老师的“激将法”。

师:天哪,我比窦娥还冤!我可没有用什么“激将法”,那是你们的专利。我只是尝试着“请君入瓮”。哈哈!

生5:赵老师好“坏”!太“狡猾”了!

生6:哎呀,你怎么对老师说话没礼貌!这叫“姜还是老的辣”。

生5:哎呀,我这是正话反说。连这种技巧都不懂,还语文科代表呢!

师:哈,好了,好了!坏也罢,狡猾也罢,反正我这块“老姜”准备充当那位“说个没完没了”的人。你们准备应战吧!

(二)分组演练,在生生交际中集体攻关

这里的分组有三层含义:一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话题进行劝说练习;二是将在剧院里“说个没完没了”的人根据假想的身份分成若干个小组,如一对父子(母子)、一对夫妻、一对“拍拖(情侣)”、一对姐妹、一对兄弟、一对同学、一对醉汉等等;三是根据“说个没完没了”的人的个性、品行进行分组,如一劝就听的、屡教不改的、动辄发怒的、蛮不讲理的等等。在自愿的基础上,让各小组学生各自“领走”自己的劝说对象,一起研究劝说的方法。

研究的过程中,我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演”。组内成员要有人扮演“说个没完没了”的角色,更要模仿他们的各种态度,或比较有修养一劝就闭嘴,或屡劝不停口,或发酒风撒泼,或蛮不讲理乃至口出脏话等等。二是要“简”。剧院是个特殊的场合,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不宜大声劝说,不宜长久劝说,贵在简练。三是要巧。简练不是简单,如果仅仅简练了却达不到劝说的目的还不能算好,所以一定要巧妙。这就需要将有关社会公德、品格修养等方面的格言警句之类的精美的语言,与灵活的劝说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

(三)创设情境,在模拟环境中展示成果

1.营造真实的氛围。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能真正考验他们的耐性、技巧及礼貌程度,我故意选择了他们爱看的《大话西游》在教室播放,但是,为了劝说的需要,音量很小,若有若无。

2.做好角色安排。上课开始,我就给学生声明:我就是那两个“说个没完没了”的人之一,下面,我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到谁跟前坐下,谁就是我的搭档──另一个“说个没完没了”的人,就要与我一起谈笑风生。当我们开始谈笑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就要“开劝”。

3.提出纪律要求:“背投”里播放的节目只是我们的“道具”,不能只顾着看电视而忘记劝说,特别是不能忘记倾听别人劝说。否则,就关掉电视。如果劝说精彩,将在两周内将此片分期全部播放作为奖励。

有道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的功夫果然没有白下,他们劝说的水平之高,令我激动不已。下面是部分劝说的片段:

师:现在,我就是一位比较有修养但是有点爱激动的父亲,我与我的孩子一起看戏。(走到一女生跟前,坐下、大声说话)啊,亭亭,你说是猪八戒可爱还是孙悟空可爱?(笑声)怎么不理老爸?说呀,乖女儿!(笑声)长辈问话时,晚辈要认真回答,这是礼貌哦!

生1:老师,啊不,叔叔(笑声),您的女儿很有礼貌呀!

师: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生1:她怕影响别人看电视,啊不,是看戏,才没有回答您的问题。您说,她是不是很有礼貌呀?

师:哦!对不起,我忘记这里是剧院,是公共场所了。请原谅,我这个人好激动,在家里看电视时总是忍不住地评头论足的,养成了坏习惯。

生2:叔叔,您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您老人家(笑声)一定读过很多很多的书吧?

师:哈,书是读过几本,但是不敢说很多。怎么了,您有什么话要说?

生2:是的。您一定知道一个大名人──奥斯特洛夫斯基。

师:知道知道,我就是读他的“钢铁”长大的。

生2:他有一句名言,送给叔叔吧。“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老师带头鼓掌,掌声四起)

师:啊,好孩子,你不但制止了我在剧院里乱说话的行为,而且规劝我改掉坏习惯!看来你的修养比叔叔好啊!

生2:叔叔客气啦。我比您还差的很远哪。

生1:我也有一句名言要送给你,是萧伯纳说的:“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师:啊,谢谢!你连萧伯纳都知道啊!

生1:当然啦!

师:那──他是哪国人?有什么成就?

生1:不知道!(笑声)

师:叔叔我知道一点点,想告诉你,愿意听吗?

生1:愿意。

师:萧伯纳是爱尔兰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是《卖花女》。

生1:啊,叔叔的知识真丰富!

……

师:现在,我是两个中学生中的一位,注意,我们是女生(笑声)。(走到一个女生跟前坐下)嘉玲,你觉得猪八戒笨吗?

生3:不笨。

师:哎呀,你怎么和我想的一样呀!我觉得,他不但不笨,倒是很可爱呦!(笑声)

生3:是呀!

生4:(从后边轻拍二人的肩膀,在二人回头时用一个手指挡在嘴边,随后抱拳为作揖状)

师、生3:哦!对不起!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古轶轩同学用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来劝说。

生5:我知道,是“拍肩膀语言”。

生6:不对,应该是“手指语言”,她把手指挡在嘴边才让赵老师和倪嘉玲不说话的。

师:哈,你看的很准哦!但是,不应该这样说。拍肩膀,用手指挡在嘴边,这叫肢体语言,或者叫体态语。(板书:体态语)看到没有,有时候,与人交流不一定要开口说话,非常简单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生5:“放电”!(笑声)

师:不要笑,此“放电”非彼“放电”也!她说的“放电”是用眼神制止某个错误的行为。还记得《琵琶行》吧,其中的一句叫此时──

生(齐):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现在,我要扮演“拍拖”中的一个人了。(大笑)谁愿意与我一起表演?(走向学生中间,学生几乎都在笑着作躲避状)

师:哈,你们真逗!我们是表演一下而已。好了,我们不表演了。如果你在剧院里看戏时,身边就有一对拍拖的,两个人在那里不停地嘀咕,虽然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也很影响人看戏的。此时,你应该怎么劝?

生7:我会对着那位哥哥的耳朵说悄悄话。

师:耳语一番。说什么呢?

生7:我说,大哥哥,你好帅呀!(笑声)

生8:你说这个有什么用?又不是劝说。

生7:你急什么?我这是用的“迂回法”。

生8:你这样站起来说话,会挡住后边的人看戏的。

师:哎──咱们要让人家把话说完再评论。

生7:大哥哥,你身边的姐姐好好漂亮哦!(笑声)

师:注意,该入正题了,当心“瓜田李下”。

生7:大哥哥,漂亮的姐姐最喜欢有绅士风度的哥哥。您就很有风度,看戏时说话都很小声,怕影响到别人。要是能不说,就更有风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师:哇塞!精彩!!

生9:我觉得不精彩!

师:哦?为何?

生9:他说的太多了。我只说一句话,就能让他们住嘴!

师:嗬,好厉害的小陈锦!快,说说看!

生9:我会说:剧情的前段好精彩,错过了你们会后悔的喔!

师:果然精彩!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妙!

生9:撒撒水啦,一般般啦!(笑声)

生10:你好臭美啦!(笑声)

师:说话要文明啦!(笑声)

师:请注意,我现在是一对醉汉中的一位。我找到谁,谁就要和我一起说醉话,不然,我就向他发酒风!

生11:打醉拳行不?(笑声)

师:不行。打乱了套,怎么收场?现在开始!(走到一个男生(全校有名的调皮大王)面前,坐下,开始说话)冯亮,你……你看看孙悟……悟空,(笑声)演的一点都不……不像,我说周星驰比六小龄童的演技差……差远啦!

生12:赵……赵……(暂停手势)老师,我可以喊你的名字吗?

师:当然!

生12:那你别给我老爹说,他要揍我!

师:哎呀,我有毛病啊?咱们现在是演戏,你不用怕!把平时的调皮劲头和勇气拿出来。开始!

生12:耶──!赵……赵……赵志祥(全班大笑),你懂……懂什么?

师:我……怎么不懂?

生12:人家周星驰是港台明星,六小龄童怎么……哦相比?(笑声)

师:啊……啊呸!我最……哦最不喜欢港台明星。(面对其他同学)喂,你们怎么光看了,快点“开劝”啊!

生13:你们表演的太好玩了,比电视好看。

师:切──!怪我们喧宾夺主了。抱歉!现在,我们不演了,周围的同学,开劝!

生14:二位叔叔,咱们出去再喝几杯如何?(笑声)

生12:去去去,小孩子喝什么喝!

师:是的,小孩子不能喝酒!

生14:小孩子不能喝酒,大孩子就应该影响别人看电视吗?

生12:谁是大孩子?你骂人,对长辈一点都不尊敬。

生14:是你们先不尊敬别人的!有一句名言说的好,嗯……(翻开笔记本。生大笑)“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说的,他可是是自由诗的首创人!

师:哎哎哎──停下来。你们这样就成了吵架了,哪里是在劝说呀!

生14:他以大欺小,仗势欺人,伤害弱势群体!

师:哈,好厉害的一张小嘴巴,不愧为律师的女儿!可是,别忘记你的角色,是劝说者哦!(生14伸了伸舌头坐下)

生15:老师,喝醉酒的人是很难劝好的,因为他们不能控制自己了。

生16:我觉得要想让他们不说话比较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哄他们睡觉。

生17:哈哈,他们又不是小BB。(笑声)

生16:不是小BB也要睡觉的呀!

师:让他们睡觉确实是一个闭嘴的办法,问题是,这一个“哄”字难于上青天哦!我也觉得醉汉很难劝!说实话,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是一个醉汉,他不停地自言自语,我一劝他就给我瞪眼,最后,我只好离开,站到剧院的最后看戏。大家想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18:这样的人不用劝,因为劝他就像瞎子点灯──白费蜡!

师:可是总要想个解决的办法呀。

生19:我有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

师:请讲!

生19:请保安人员来劝说他们,如果保安的劝说没有效,保安就会把他们赶出去。(笑声)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纷纷地)好!行!也只能这样。

(四)趁热打铁,下笔成文时扬长避短

尽管本组的写作要求是写发言稿,但是,我认为与口语交际的联系不太密切,因此我改变了作文内容,在对本次口语交际总结的基础上,请学生以“劝说”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以往的写作,一般都有习作指导,本次作文内容的更改,使得作文与口语交际的内容相一致,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已经展开充分的资料搜集整理、讨论、演练,亲身经历了“劝说”的始末,素材、技巧基本上了然于胸,这样,不仅省去了指导,而且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知识与技巧进行系统化的加工和巩固。所以他们感到此次作文非常好写,写起来自然兴致勃勃,大多数同学都写出了500多字的文章。下面是陈锦同学的一篇作文,呈现与此,与大家分享。

劝 说

劝说需要技巧,劝说讲究方法。劝说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又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智慧的综合体现。因此,良好的劝说方法与恰到好处的劝说方式将会事半功倍,最终可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甚至劝说者会成为被劝之人。

寒假期间我与妈妈去看了一场电影,入座不久,我就听见后排右侧的两个胖胖的穿着讲究的少妇在嘀嘀咕咕地谈论着“八卦”式的花边新闻,而且声音越说越大。电影已经放映了,她俩还有停止的意思。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孩,终于按捺不住了,突然间口里自言自语地冒出一句:“烦不烦人?!不回家做饭,在这现丑干哈!”这话被后面两个少妇听见了,霎时间,“贵妇”变成了“泼妇”。一个女人骂道:“老娘聊天管你屁事?找抽呀你!”另一个满脸横肉的女人猛然站起,对着前面的女孩大声吼道:“臭鸡婆,你不去‘坐台’,在这里凑什么热闹!?”此话一出,前面的女孩立刻像疯子一样转身站起,仗着旁边有男朋友在,声色俱厉地回击道:“死八婆!你想找死呀?”大有大打出手之态势。

接下来的是:保安进场、男朋友的无奈与失望、全场观众的白眼……人们欣赏一场好电影的心情荡然无存。

上星期我与我爸去深圳大剧院看歌剧,说来真巧,前排一对情侣在节目刚开始不久就开始卿卿我我、嘻嘻哈哈起来,这时,他们旁边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先生侧过脸来,笑眯眯的对着他们俩小声说道:“剧情的前段好精彩,错过了你们会后悔的喔!”这对情侣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连连说:“谢谢,谢谢!”然后鸦雀无声!当晚,我们欣赏了一台好节目,剧情好美,歌声好美,环境好美,人文更美!

一场闹剧,一场喜剧,同样是电影院里的劝说,不同的方式,却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劝说,的确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五、对口语交际整体教学设计的反思

(一)再现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与交际零距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可以促使口语交际“具体”化,同时赋予了交际任务以“实际”意义。由于地域与教材内容的限制,有些话题的内容势必与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再现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类似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展开相对“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是解决无话可说或者有话说却难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要引导学生做“有米之炊”

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即便我们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有些学生还是无话可说或者交际起来语言干瘪、空洞乏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与,我们往往孤立地对待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要求,没有从语言储备这个方面考虑问题,只重视口语交际的交际性,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其实,口语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与写作是一样的。写作,要胸藏万汇,才能笔有千钧;同样的,口语交际时,倘若胸无点墨,又怎么会口若悬河呢?关于这个问题,冰心早在1959年就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他总是读得很仔细,不但记住书里的故事,还把书里优美的、有力的字句和词汇,都摘记在一个小本子里。他脑子里积攒的词汇很多,又会灵活运用,因此他写起作文来,毫不费力,每次作文他都写得很好,写信写日记,也是如此。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是很满意的,对于他的作文,尤其称赞,认为他已经找到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门径。”这里的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门径”,何尝不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门径”呢?

“劝说”完剧院“说个没完没了”的人之后,我又让学生简单地“劝说”了总是“打电子游戏的大哥哥”,并要求学生直接用自己搜集的精妙语言进行劝说,结果,“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光阴易逝,岂容我待”;“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志不强者智不达”等等格言警句,他们如数家珍一样的呈现出来,令人惊叹!

由此看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交际”,更应该着眼于“口语”的能力培养,而语言积累是口语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如前“劝说”实录中展示的那样,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语言,在交际中就会想方设法地融入自己搜集整理的精妙语言,用的恰当了,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地积累语言;即使用的不太恰当,经过教师的点拨,他们也会在“错误”中明白许多道理,掌握很多知识。

(三)做好铺垫,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劝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难在劝说是一门艺术,需要非常复杂的技巧。对于成人来说,想达到劝说的目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劝说目的的达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倘若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能够勉强达成“劝说”的目的,恐怕也是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召开的“常委会”,而非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的口语交际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不但有趣而且轻松。做到有趣的交际,相对比较容易,方法也比较多;让学生交流得轻松,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认为,避免“常委会”现象的发生,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不要毕其功于一役──等到口语交际课才开始精心设计方案、巧妙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交际。为何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不是口语表达不好,就是交际能力较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的口语交际做好扎实的铺垫,以至于在口语交际的具体操作中,即使营造了非常好的情境,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道是,功夫在诗外。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教材中,有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素材,因此,我们要立足教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功夫分散到平时的每一课教学之中,分散了,压力减弱的同时,“功力”却慢慢增强了,自然也就轻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让心灵开花──听《桥》一课后反思
山东省沂源县南麻第四小学 张宗花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多少年来人们对老师工作的形象比喻。的确,做为一名教师,每一天都会像园丁一样培养人,塑造人。但做为一名教师,最高的境界是能走进学生心里,催开学生的心灵,让心灵开花。今天,听了何玉秀老师讲授的《桥》一课,,惊喜地发现,何老师凭着自己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在瞬间走进了学生的心,让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开花。



一、让人性之花在学生心中开放



《桥》这篇课文,处处充满着人性的美。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又是父亲。面对滔滔的洪水,人们惊慌失措,而老汉却稳如一座山。慌而不乱的老汉,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是干部,心中只有群众,这是人性第一美。当他发出了“是党员的留下”的时候,他想到了他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人性第二美。当在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儿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儿子留在最后,在这一时刻,老汉的人性美达到了高潮,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让人性美在学生心中扎根、升华呢?何老师没有一处空泛地讲解,而是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针对不同的朗读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一读,他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就像一座山”这一处,让学生通过读,品悟出这座山代指老汉。他平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在困难面前他又是人们的一座靠山!第二读。他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所以,他让学生先用党员的语气读这句话,又用父亲的语气读这句话。这对比中,学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汉内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第三读,他设计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



这三处读的设计,可见何老师煞费苦心。三处内容是课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升华。学生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这种充满着党性与亲情的人性美。这种对党的热爱,对老汉这位父亲的热爱油然而生。学生心中的人性之花不就自然开放了吗?



二、让亲情之花开放



文章是以老汉的妻子来祭奠丈夫和儿子中结尾。何老师对结尾的处理非常地巧妙。他让学生在凄婉的二胡乐曲中读结尾。然后让学生思考:老太太心里在想着什么?学生此时完全进入到了文章中去,能亲自己领悟到这种人间最伟大的亲情。失去丈夫和失去儿子的痛。但学生通过对老汉的了解,也知道了,老汉也是一个有亲情的人。但是在生与死的关头,他为了群众,舍弃了亲情。这样的人,表面看没有亲情,其实,是最有情的人,他视群众在亲人,这种亲情才是最伟大的,最高尚的。



三、让师生间的感情之花开放



我们平时常常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都知道最完美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姚老师在这节课上,把这种师生关系完全体现了出来。他没有一处高屋建瓴地讲授,而是创设了大水到来时的一种特定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这种情境中人们的表现,感悟到老汉出现对人们逃生中所起的作用,感悟到老汉在危急关头让党员留下的高尚,感悟到老汉让儿子最后走的伟大。面对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他及时地给以表杨,面对学生理解中的困难,他春风化雨般地引导。整节课,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中度过,老师真正地走进了学生心里。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的心灵开花。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就生机盎然了吗?那我们的课改也定会硕果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一箭三雕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委教研室 钱冰雁

[教例] 六年级《草船借箭》

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小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生读书)

生:老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

师:(一愣)是啊,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提得真好。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略作思考)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好吗?

(学生默读、思考)

生:我给第一句加“假惺惺”,因为一个大都督怎么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他这是装的。(读)

生:我认为加“明知故问”好(读“周瑜明知故问地说”)。

师:词用得好。但这儿“问”和“说”有重复之嫌。请再读读,改一改,把句子读好。

生: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给周瑜第二句话前加“狡猾地”一词。诸葛亮是一个文人,一个客人,他没有兵工厂,怎么造十万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说这是“促狭”。(笑)

师:刚才,大家从周瑜的语言中体会出他的险恶用心,由此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真棒极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认真读读,仔细想想,从中挑选出你认为有必要的,补充提示语,并说说理由。

(生稍作准备,继续讨论)

生:我认为“军情紧急,可开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兴”。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上当了,心中非常高兴。

生:周瑜虽然高兴,但又要忍着,装模作样。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却说”。

师:好啊,从语言交流中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了。

生:诸葛亮愿立军令状之前,应加上“很有把握”。

师:意思对了,若用上一个成语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师:请你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读出他胸有成竹的语气。

(生读)还有哪句话也表现出他胸有成竹?我们一起读。

[评析]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原意是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朗读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欣赏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在朗读中,那单调的“某某说”使学生产生了疑惑。教师抓住这一机会,设计了给课文提示语加进人物神态、动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一随机应变之举,除了达到原来目标外,起码还有三得:一是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或直或曲的表露,从而加深了对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的个性和才干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是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明白人物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该怎么处理语速、语音和语调;三是补充训练,使学生对如何运用好提示语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符合人物的地位、个性和办事目的以及所处环境,为学生作文中恰当用好提示语作了很好的指导。这真是一箭三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9: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