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9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随笔大全(20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谐智慧圆融
——特级教师薛法根《桃花心木》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江苏太仓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薛丽芬
听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总有如沐春风之感。薛法根老师的课,清新自然,幽默风趣,充满智慧,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质朴悠远的境界。这里,我们以薛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为例,谈谈他课堂教学和谐、智慧、圆融的特征。



一、和谐——学习目标清晰呈现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薛老师站在学生面前,似一位娓娓道来的大哥哥。薛教师总是适时示弱,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彩的引导语言、幽默风趣的交流、接连不断的笑声,构成了薛老师课堂的和谐乐章。



如《桃花心木》一课,薛老师这样轻松实在地导入: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每个人都看着我的脸。我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们长着两只耳朵,要学会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话,这段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这样的句子文质兼美,我们要把它记下来。(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师: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教师提醒学生,听写之前要听完整,记住了要写的话,然后再写。



教师提醒学生检查:“这叫做会检查,能主动检查的同学是很了不起的!”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检查。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三位同学的默写。请你读一读,发现问题了吗?



生1:第一个的默写少了个“出”字。



师: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会大不一样了。



生2:第二个的默写把“感受”写成了“感知”。



师:默写后一读就发现了问题。默写好,我们还要读好。



薛老师于轻松之中,将学习目标清晰明白地表述清楚,学生在学习之中不折不扣地达到预设的目标。薛老师无论到什么地方借班上课,总是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很近。学生犹如见到一位好玩的大哥哥,非常喜欢他宽松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薛老师于轻松诙谐之中达到这样的境界。



二、智慧——语言思维精神共舞



初听薛法根老师的课平凡素雅,似乎没有惊人之举,然而细细咀嚼回味,又有无穷意味蕴含其中,似陈年老酒,清甜浓烈。薛老师的课不仅着眼于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还关注深刻的思维训练,更重视精神世界的深邃探寻和引领。



1.于无声处听惊雷——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薛教师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尤其重视目前大部分教师容易忽视的让学生主动提问这一训练,培养学生主动提问、学习概括的能力。



师:这里有一个词叫“不确定”,我们说一般的人种花、种树、种草都要按时浇水、施肥、除草,这些对花草树木来讲是“确定”的。在课文中,种桃花心木苗的那个人的表现却与众不同,他让人感到奇怪。(板书:奇怪)他的好多做法让人觉得不可捉摸,不可理解。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奇怪,边读边把它们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



师:有些独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独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去读、去感受才能发现。



师:请你先读一读令你感到奇怪的语句,然后告诉大家,奇怪的是什么。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奇怪的是为什么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这里有两个问题,你说得不够概括,要说明白、说清楚。第一个“奇怪”是什么,第二个奇怪什么。



生2:奇怪的是他来得没有规律。(板书:没有规律)师:你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能确定吗?



生:不知道。



师:这就叫做“不确定”。



生3:第二个奇怪是他浇水的量也不确定。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人觉得奇怪的吗?



生4:令人奇怪的是,他来浇水的时间不确定,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更奇怪的是他来作者家喝茶的时间也不确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会带几棵桃花心木苗来补种。



师:这就叫做会概括。会概括你就会读书了。你继续说,还有什么奇怪的?



生4:没有……(众哄笑)



师:怎么没有了?那不是完了?你找的这些奇怪并不奇怪,课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谁都找得出来。这还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课文没告诉你这是奇怪,但是你能问出奇怪。看看谁会发现。



生5:我奇怪的是这个人到底是懒的还是不懒的?师:哦,有了一个疑问,看得出你会读书,这次你的眼镜没有白戴。(众人再笑)完了吗?你就看这个懒啊?你看出来了吗?还有一个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来。(众笑)



生5: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可以看出来,他不一定忙。



师: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也有疑问了。你看,会读书了,能读出疑问来了。对这个忙产生了__________疑问,还有吗?这时候还能找出来的同学就了不起了。



生6:我还能从这里看出疑问来:“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几个问题?四个问题啊!一连四个问号啊!你们看他多会发现,有问号的地方说明感到奇怪,心里有疑问。都找到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读到四个问号。自己读,体会他的疑问。薛老师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仔细读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奇怪”作为文本阅读的主话题,学生将文本中显性和隐性的奇怪之处逐一找出,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同时,他们学会如何概括问题,并对概括出来的大小问题进行有效的梳理。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介绍人。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疑问展开教学,显得有的放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教师的智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由《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内蒙古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吴秀玲
  去年九月连续听了两位老师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在听课当中,这篇课文以及两位老师的教学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教材的思考:孰是孰非



  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两个小孩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提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乍一读文,觉得两小儿的论点都十分明确,论据也非常充分。再深入思考,又觉得二人所言均有不符合事实之处。孰是孰非,一时之间难以定论。那么,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到底有无变化呢?带着这一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今人对这一问题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早晨和中午是一样的。(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



  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时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光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低与高,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2.地球距离太阳中午的时候近,早上的时候远。



  在同一地点上,中午的时候,地球自转到正对太阳,和早上看太阳的时候,之间有个角度差别。地球的早晨和中午,在一个球面上相差一段弧度,可以推想出来,中午的时候是比早晨近那么一点点。



  3.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需视季节而定。



  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的轨道,地球距离太阳的远点距离为15200万千米,近点距离为14700万千米,两者相差500万千米,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用时365天,也即8760小时,其沿径向运动的距离为1000万千米,沿径向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141.5千米/小时,从早晨到中午的时间按6小时计,则地球距离太阳由于地球沿径向运动速度产生的位移为6849千米,显然,这一量值大于地球的半径。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天之内太阳何时离我们更近,是由地球在太阳轨道上的位置决定的。当地球到达近日点(冬至12月22日前后)时太阳离地球最近,从这一天开始,地球开始远离太阳,一直到远日点(夏至6月22日前后)这一天达到最远,因此,地球从近日点往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每天早晨的太阳总会比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而从远日点到近日点运动的过程中,每天早晨的太阳则总比中午的太阳远。



  这几种答案哪个更为准确?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尚且对这一问题还存有歧义,更何况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呢?课文最后写道: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作为圣人的孔子,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任孩子们讥笑,这不就是他对自己所倡导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吗?这个故事本身,早已成为称孔子为圣人的最好的注脚。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是无穷的,人不能事事尽知。强不知以为知,才是最可怕的无知!这正是这篇课文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道理。



  二、关于教学的思考:语文课还是自然课



  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课文中本没有定论。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两小儿对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人的远近观点各不相同,同学们能否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说一说太阳到底什么时候距离人更近一些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读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有的通过画图进行讲述,其中一个班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讨论还是众说纷纭,最终还是以教师的答案结束了这场争论。



  其实,这一问题并非本文需要探寻的主要问题。一来这个问题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且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储备,而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有限的时空里,显然是力所不能及的。二来这是一节语文课,并非科学课、自然课。而语文课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必须要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服务。那种脱离了文本的研读、虚化、弱化了语言文字的语文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新课程倡导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于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不是不可以探究,相反,我认为很有探究的必要。关键是要看放在何时探究,如何探究。如果建立在已经完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仔细研读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此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很有必要。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文,谈一谈对孔子的再认识,从而升华对孔子的感悟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就会很有实效。如果能将此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衍生成更多的问号而不是简单地画上句号,并启发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下,带到今后的生活中去、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不断研究,大胆探索,这样的教学就会升值。



  那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何不偏离语文学习的轨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凭借文本提高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使其真正成为一堂语文课呢?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强化“读”──教师应引导着学生在读中疏通文意,在读中深化理解,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体验“辩”──让学生做文中的“小儿”,与同桌之间各选择一个角色,相互对读,看看能不能读出“辩”的感觉来,接着再让学生将文言文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辩论”,从而使学生在习得文本语言之后再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后要落实“写”──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听了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你会怎么想、怎么说?用笔来写一写,可以用白话文来写,也可以尝试用文言文来写。总之,教师应引领着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回归自己的本色。



  语文课永远姓“语”。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牢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抓住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使我们的语文课更有效益、更有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00:00 | 只看该作者
透“望”读“父亲”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片段与反思
云南省建水县第四小学 李桂芳
  师:课文中哪个词描写了父亲留给亲人的最后一个动作?想一想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做这个动作的?



  生:是“望了望”这个词。



  生:父亲在说完“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这番话的时候,做了“望了望”这个动作。



  (师生共同朗读父亲的这番话。)



  生:是在“我”机智勇敢地抢在父亲前头说出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的情况下,父亲“望了望”我们。



  生:父亲是在我的“多嘴”激怒了法官,法官怒气冲冲,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的情况下“望了望”我们的。



  (朗读相关语句,读出法官的“怒”与“狠”。)



  生:父亲是在我们即将被押下法庭的时候“望了望”我们的。



  生:父亲是在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最后时刻“望了望”我们的。



  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你们真不错!让我们放眼整篇课文,进一步透过“望了望”这个动作,去仔细体会藏在父亲内心深处的那份深厚的情感。



  师:“望了望”这一动作背后,藏着一位深沉的父亲和丈夫。我们来交流交流:透过这“望了望”,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生:我看到了一个慈爱的父亲,他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孩子。所以,忍不住“又望了望我们”。



  师:多么独具慧眼的见解啊!从这一点看,这还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生:这还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他更不忍心把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师:你真是学习中的有心人,连李大钊有几个孩子都被你读出来了。不过根据表达的需要,李星华没有把她的家庭成员一一写出来,确切地说,李大钊有五个孩子,他被捕时其他三个孩子因不在场而幸免逃过牢狱之灾。



  师:是啊,往后抚养三个幼子的重担就全落在妻子那单薄的肩头上了,这个比李大钊大5岁多的乡下女人质朴厚道,深明大义,28年来默默地为他分担了不少苦累忧愁,献出了最深沉、最伟大的爱。眼下她将面临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作为丈夫的李大钊怎么忍心把一切都丢给她一人扛呢?此时此刻,李大钊要传递的是——



  生:自责、愧疚、感激、深爱、牵挂、眷恋……



  师: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来为李大钊传递深藏在他内心的复杂感情。



  (读下面一段话:1、指名有侧重地范读;2、提出情感要求,学生齐声朗读。)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师:作为父亲与丈夫,李大钊是有责任感的,是深爱着他的家人的,他理当为自己的家庭挑起那份责任。可是,李大钊仅仅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吗?



  生:不是。



  师:他还是——



  生:一名共产党员。



  生:一名党的地下工作者。



  生:一名领导北京地下党工作的人。



  师:说得不错!李大钊还是党的领导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父亲对母亲说的话里读出来的。



  师:你很善于揣摩人物的语言。



  生:我也知道。我是查阅资料知道的。



  师:勤查资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师:作为一位革命者,作为党的领导人,李大钊最后这一望又望出了什么呢?我们先把自己的理解写在稿子上,待会儿交流。



  (学生准备充分后组织交流)



  生: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对亲人的嘱托。



  师:他想嘱托些什么呢?



  生:他想嘱托妻子教育好孩子,让他们长大后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为革命工作。



  师:他希望革命后继有人。



  生: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看到革命后继有人的那份自豪。



  师:说话是要讲依据的。能说说你的依据吗?



  生: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变得勇敢机智,在凶神恶煞的法官面前,我敢于站出来掩护哥哥,抢着说自己是父亲最大的孩子。这说明“我”变得坚强起来了,革命后继有人了。



  师:革命的后代成长起来了。铁铮铮的事实,确实令人信服!其他同学还有要说的吗?



  生:这一望,也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看到革命后继有人的那份欣慰。



  生: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所寄予的厚望。



  师: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所寄予的厚望是什么呢?



  生:是勇敢、是坚强。



  生:是在敌人面前的沉着冷静,不慌不忙。



  生:是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向胜利,去享受革命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师:如果李大钊和李星华在地下有知,他们一定会为遇到你们这样的知己而获得安慰。我要替他们谢谢你们!迎接红旗招展的崭新时代是李大钊梦寐以求的渴望,虽然他没能看到这一天,但是他已经看到这一天到来的必然。他相信他的后代们会迎来这一天,珍惜这一天。他这一望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他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对亲人的安慰和鼓励。



  师:很有见解,能说得更明白些吗?



  生:父亲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觉得自己参加革命是正确的,哪怕为革命献身也是光荣的。他要安慰家人别为他难过,也要鼓励家人坚强地面对一切。



  师:多么深刻的理解,多么了不起的李大钊。他对自己选择革命的道路无怨无悔,他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为了革命,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也在所不惜。在绞刑架下,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师生齐声慷慨激昂地读):“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师:这深情的一望,还望出了什么?



  生:这深情的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



  生: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生: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忠于革命、舍家为国的——



  师:谁来帮帮他?



  其他生:气概、品质、情怀、高风亮节……



  师:同学们的理解越来越有深度了。此时此刻,李大钊百感交集,将千言万语融入了最后这“望了望”里面。他的女儿李星华用如此朴实自然的语言抒写出了发自内心深处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对生身慈父、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者的深切怀念。好一个“望了望”,它因承载了一位父亲的深情和一位革命先驱者的高贵而显得深沉,甚至神秘,读来意味深长……



   [教学反思]:本片段的成功之处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十六年前的回忆》以父亲和革命者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来写李大钊,体现他是慈祥的父亲,也是杰出的革命者。作为领袖级人物,他生命价值的体现应侧重于一个革命者的层面。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指向引导学生体会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质。二、体现“双主”地位。就体现教师教的主导地位而言,我抓住聚焦李大钊情感的动作“望了望”这个点,从父亲与革命者两个层面设计了两个有层次性的话题,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和探究,把学习的关注点辐射到整篇文章,甚至延伸到课外,收到牵一词而动全篇的效果。教学中,我密切关注学情,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评价、小结,甚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就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而言,我尊重学生的个性,用心倾听他们的见解,欣赏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灵性,用饱含赞美之意的语言激励他们。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鼓励学生互相帮,营造集思广益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探究得更加深入。三、读、悟、写、说、诵结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写一写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最后的“望了望”有什么深刻含义。接着,我让学生充分地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在学生入情入境,沉浸在对李大钊的敬仰与怀念中的时候,我让学生动情地诵读。使整个课堂既有教师的滔滔不绝,又不失学生的琅琅书声。



  从教学效果看,本片段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参与面还不够广。问题的根源在于一部分学生对李大钊的事迹知之甚少,他们不能完全听懂别人对李大钊的评价,无法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我课前布置了学生去了解李大钊的事迹,但疏于检查、督促、组织交流,致使部分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看来,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疏忽不得,尽管有的学习任务安排在课外,教师还是要有必要的检查措施来保证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无巧不成书
——“借”车事件引出的话题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后庆校区 周建梅
  深夜十一点半,手机来电声把我从甜蜜的梦乡中“拽”醒。接通电话,一个伤心欲绝的母亲哭诉着:“傍晚时,我儿子(我班的一名男生)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找表妹(我班的一名女生)玩。骑到他表妹的小区时,有个陌生的年青人拦住了他,叫他的车借自己骑一下,到前面红绿灯处马上就回来,陌生人的车呢?押在他这里,我儿子不假思索就把车借给了那个陌生人,可那青年人骑着他的新车是一溜烟就消失在人海中,只留下一辆破车。他姑姑知道后,批评了他一句,他就往街上跑,到现在都还没回家,全家人是满大街地找。老师找不到儿子,我也不想活了!”安慰了家长几句话后,我翻开通讯录,拨通几位学生的电话,想问问会不会在同学家,可都是无人接听,想想也是这么晚了哪个孩子不睡了?



  过了半个小时家长又打来电话,说孩子回来了。我这颗悬着心总算放下来了,我坐下来陷入了深思:明天的语文课是习作课,刚好是“习作四”——学会生存的写作主题(人教版六下第四组)。生怕学生习作时无素材可写,我早已布置学生去搜集、了解有关自我保护的材料。看来是无巧不成书,现在有个鲜活的素材在眼前了。同时我又感慨:自我防范之类的安全教育,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已教育过好几次了,为什么这个孩子面对一个骗子怎么会没有一点防范意识,看来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还有事发以后,他居然选择逃避。这所有的一切都等待着我去拨开云层。



  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学校,找到那位男生问清事情来龙去脉后,我认真地问他:“作文课上,周老师想用你这件事让大家来写一篇如何提高自我防范的作文行吗?我肯定不会说出你的名字。”他马上回答道:“没关系很多同学已经知道了,我昨天回家,妈妈已经教育我一大通,我也想听听同学有什么好办法。”



  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先交流自己前段时间搜集和了解到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后,我便把“借”车事件一五一十地叙述给学生听,还不知情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咬牙切齿地都为丢车的同学鸣不平,见学生反应我马上说:“同学们,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些骗子,我们该如何揭穿骗局,学会自我防范能力呢?“借车”事件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献计献策:



  “要求他把身份证押在我这儿。”



  “说自已有急事要走了,请他找别人借。”



  “可以给他5元钱,叫他坐出租车。5元钱比1000多元损失少吧!”



  “可以故意转过头说‘爸爸,你回来了’。等那人回头时,马上骑车走人。”



  ……



  师:众人拾柴火焰高,感谢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可是,当我们不小心犯了错,像被人“借”去车,我们能逃避,选择不回家吗?那又该怎么做呢?



  “马上报警,向警察说清事情的经过,说清骗子的长相。”



  “回家向父母说清事情的经过,请求父母的原谅。”



  “父母如果骂几句,那也是应该的,毕竟损失了一千多元钱。”



  “我会把这件事发布在网站上,希望别人不要再上当受骗。”



  我看看那位学生不住地点头。



  看着孩子们亢奋地举着手,我马上叫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开始习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殊不知写作的根据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平时很多时候的作文教学我们都苦于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按照教材的安排,让学生奉命作文,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从哪下手,脑子里一片空白,最终捏着鼻子乱吹一通,草草了事。这次的“无巧不成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会从生活的沃野中开掘作文的源泉。只有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文源”,才会逐渐从“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逐渐步入“我手写我心”的自由王国。同时通过作文的形式,相信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会增强,比起平时的说教,应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学生习作:



防人之心不可无



  很多时候,人总是对坏人掉以轻心;当事情发生后则后悔不已。



  可不是吗?昨天,在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身上就发生了一件“自行车被骗案”。或许你会认为他太单纯,但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也许你也不能保证你不会被骗。下面来听听事情的大致经过吧!



  在星期天的傍晚,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骑着一辆崭新的“捷安特”去找表妹玩。在半路上一个陌生青年跟他搭讪,叫他的车借自己骑一下,到前面红绿灯处马上就回来。他是不假思索就把车借给了那个陌生人,可那青年人骑着他的新车是一溜烟就消失在人海中,只留下一辆破车给他。



  发生这件事后,我们班进行了大讨论,想出一个又一个的好对策,就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样。



  主要方法有:



  一、请对方拿出相关证件抵押在自已这里。如身份证、驾驶证等。



  二、问清他为什么不骑自己的车,而要骑别人的车。借此回绝他。



  三、给他几块钱让他坐出租车,破点小财免大财。



  四、如果对方强逼你要把车借给他,想办法得到边上大人的帮助。如“大声呼叫”。



  五、“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勇敢地对陌生人说“不”。



  其实,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只在于你的勇气与智慧,还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在此我希望受骗人不要伤心消沉,学会“吃一暂,长一智”。没有受骗上当过的人要敲响警钟,对陌生人多个心眼。更希望那些骗子能改邪归正。



  新时代钟声已经敲响,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的未来将会多美好,但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候需要我们多加防范,让我们学会生存,成为祖国最鲜艳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理解卖火柴小女孩的“幸福”
上海市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玉琴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们用了多年的课文,多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这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是这样的: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一课的思考和练习中还有这样一道题: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怎样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是教学这一课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我们细细思考,至少可以有三种答案:



  第一种是不幸──小女孩又冷又饿,大年夜惨死在街头,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早些年我们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多数采用这种回答。这种说法看起来理直气壮,却无法自圆其说,因为它根本无视文本的存在。安徒生写下这两个“幸福”不是一种反讽,而是真诚的陈述。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小女孩根本没有幸福。



  第二种是幸福──小女孩受尽饥寒的煎熬,现在她终于解脱人间的苦难,和奶奶一起到天堂去获得幸福。联系前文说的“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种回答比较符合安徒生的本意,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不过,这种解释让我们走入了另一个困境,因为中国教育是无神论的教育,我们不能对学生讲上帝是存在的,天堂是有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界历史上宗教对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巨大影响,看到今天世界上有数十亿宗教信仰者的客观现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宗教文化。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安徒生是西方人,他是信仰上帝的,他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幸福的小女孩能在天堂享受幸福,这正是安徒生博大而慈悲的爱心的体现。



  第三种是物质不幸而精神幸福──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如此不幸,但她临死前看到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特别是能和自己慈爱的奶奶在一起,她的精神正经历着幸福。这种说法把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区分开来,比较符合唯物辩证哲学的观点。唯物辩证哲学一方面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依赖物质而存在,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和精神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另一方面也认为,精神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密切相关。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难找到这样的例证:物质生活贫穷,精神生活也可能丰富;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却并不一定丰裕。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钱多并不一定幸福,这就是物质和精神各有它们的独立性。穷人也可以有幸福,这种幸福则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方面。拿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现实生活非常不幸,但她有幻想,有追求,“至少还有梦”。她在临死前看到喷香的烤鹅、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她跟奶奶一起飞向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她的精神正经历着幸福。从整篇课文看,安徒生用大量篇幅描写的就是小女孩的幻想,过去我们在教学时只是以美好的幻想反衬小女孩现实生活的痛苦,这样可能有悖于安徒生创作的初衷。安徒生在这个作品中表现的不只是对小女孩的同情,更多的是寄托着让她过上幸福生活的期望。不过当时安徒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才把希望寄托在上帝那里。



  如果进一步区分前后两个“幸福”的含义,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曾经在一系列美好的幻想中经历过幸福,并且跟着奶奶一起到天堂去寻求人间所没有的幸福。



  卖火柴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极其不幸的,安徒生却用不幸来凸显幸福。一根火柴的光芒是那样微弱,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温暖,不如说是她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点燃了心头的幸福之火。她用微笑面对生活,即使是幻想中微不足道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过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有面对痛苦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从卖火柴的小女孩那里汲取力量,点亮心中的幸福之火,就可以驱赶现实中的黑暗和苦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其实是一种信念,那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引领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二人谈
浙江省杭州市育才实验小学 孔国平 浙江省杭州市五杭中心小学 郎明仙
  孔国平(以下简称“孔”):翻开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便有了一种窃喜。第四组“外国名著名篇”中这些跨越了时空仍然璀璨的作品,犹如巨人的肩膀,可以托起孩子,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这组课文里,孩子们既能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的多样文化,真是一举多得。



  郎明仙(以下简称“郎”):“外国名著名篇”的编排思路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引导孩子们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读书视野,得到经典文化精华的滋养。



  孔:常听人说,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的内涵,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发现有用的东西。一篇名著,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滋味隽永,这就是经典与平庸作品的区别。教材这样安排,大概也有引领孩子“亲近经典”的意图吧。



  郎:确实如此。“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除了兴趣以外,读什么书也是有讲究的。经典作品,每个民族、每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确实具有感染读者的潜在力量。余秋雨说:“一个人的人生应该找一些名著来垫底。”另一位外国作家则干脆把没读过名著的人比喻为“精神上的残疾人”。朱光潜先生还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就像人喝酒,一生都在喝坏酒,不会觉得酒的坏,喝过一些好酒以后,坏酒一进口就不对味。阅读的品位也是如此。



  孔:可是遗憾的是,明知道哪些是名著,但不见得会去读。一般的名著都篇幅较长,孩子们望而生畏,再加上经典名著所写内容离现代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们不太容易领会其中的深意。不像看电视、上网或读些动漫书等来得轻松有趣,富有刺激。今天这个时代,孩子们不喜欢读经典名著是客观现实,不知道如何才能引领孩子一起跨越从“快餐式阅读”到“经典名著阅读”这道鸿沟?



  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很多名著本身就是充满情趣的。像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主人公也是个孩子,和我们的小读者有着相近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也和很多孩子一样,聪明、顽皮、淘气。读着汤姆的故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和主人公一起时时感受到“那种奇怪而悦人的震撼”,甚至会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马克·吐温自己也说过:“这本小说中的冒险故事确曾发生过。其中,有一两件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另外一些都是我少年时的同学们的。汤姆和哈克这两个人物形象都取材于生活。”



  孔:兴趣的培养,首先是要去读。就像学游泳,须得自己下水,亲身体验一回。不仅让孩子们读,教师自己也读,不仅读它里面讲述的故事,也看它是怎样借着巧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有了共同的阅读经历,在情感和趣味上就会亲近起来,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郎:品尝到阅读的乐趣,是编排这组课文的首要目的,我认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也就是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独特的形式,一是列为“略读课文”,内容上只要抓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方法上则更为放手;二是采用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这在中国现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也是一种创新。



  孔:这样的形式,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那么,实际教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把握呢?



  郎:既然是略读课文,就不能把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课文这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编排,是独具匠心的。孩子们既可以在“梗概”中了解作品的全貌,获得原初的感觉和冲动,又可以在“精彩片段”中品尝作品的语言魅力。文学阅读的两大要义,都得以体现。所以,教学的时候,“梗概”部分,重在“了解”;“精彩片段”部分,重在“品尝”。



  孔:那么,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部分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郎:我认为至少应该了解这三方面的内容: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汤姆哪些冒险的经历?这部小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这时候的体验还是粗浅的、漫不经心的,还是远观“森林”的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这个体验又是极其宝贵的,它直接引起孩子“作品是否吸引人”的感觉,决定了孩子进一步阅读的动力程度。可以说,学生从“没有体验”到“有所体验”,是第一个跨越。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就是通过“精彩片段”的品尝,让学生从“有所体验”到“深入体验”。这种“品尝”需要细致一点,不宜囫囵吞枣。我赞同朱熹的说法:“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通过专心的阅读,把握精髓。



  孔:这个“精髓”究竟指什么?能不能具体展开来讲?



  郎: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来讲,我们阅读“精彩片段”,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要找到“精彩片段”与“梗概”的“焊接点”,看看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整部小说就像一条项链,片段仅仅是其中的一颗珠子,珠子单看或许很美,但远远比不上整条项链所散发的迷人魅力,而且,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了。第二,要从看似平凡的不经意之处,发现作品的奥妙和奇崛。比如,你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哪些地方令你产生了疑问?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你认为最精彩?对汤姆这个人物,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一方面要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阅读期待与作品现实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初步领略艺术家创作的匠心,就如丹纳所言,“作家搀着我们的手”,去深入体验。



  孔:我忽然想起一点来,也许容易被忽略。这部作品是小说,小说有四个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细节、环境,把握了这四个要素,也就大抵把握了整部小说。而教材编排“梗概”和“精彩片段”,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梗概”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基本内容,通过“精彩片段”让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些内容的。



  郎:你说得对。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语也很重要。“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直接指向“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导读。“这是我了解到的马克·吐温的名字的由来:水深12英尺,轮船可以安全通过。”指向的是了解作者的意识引领。“我读了整本书,觉得汤姆刷墙那一段很有趣。”指向的是读整本书的兴趣激发。汤姆刷墙有趣在哪里?情不自禁地想要去读一读。读了以后才知道,汤姆是被罚粉刷围墙,但他竟施出计策,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恍然大悟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



  孔:我自己也读了这部小说。小说中的汤姆很顽皮,做了许多令人捧腹的事。顽皮之余,汤姆居然还和哈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汤姆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实,孩子的顽皮恰是童真和童趣。



  郎:是啊,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也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谁没有在小时候做过一件半件傻事?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苦难再多,回想起来你也会觉得温馨。所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不但孩子爱读,大人也爱读,马克·吐温自己也说,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用卢梭的话说,使学生喜欢是教材应有的品质。一部好的作品,应当是让学生喜爱的,也应当是能让学生受益的。



  孔:我们的教学,到这里是不是可以画一个句号了?



  郎:它可以是句号,但更应该是省略号。我从自己的阅读经历中发现,描写顽童和淘气包的作品是儿童文学一个重要的主题。《长袜子皮皮》《淘气包艾米尔》《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窗边的小豆豆》这些以顽童为主人公的作品已经成了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名著。老师们也可以把它们推荐给孩子阅读,从一部作品拓展到一个系列,孩子们的阅读视野会更宽泛。“书页捕捉住了流动的思维和言语。”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每个人都只是在路上,谁也不能说自己已经达到了阅读的终点。如果我们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乐趣,进而产生阅读的渴望,在阅读的过程中习得一点方法,那么,就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成长足迹”为例谈综合性学习教学
福建省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汤吟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动,有其独特的学科气质。那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开展学习,又体现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



  此前,学生已开展过三次类似的“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活令人难忘,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在这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中,我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突出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自主。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提高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前提。



  1.学生自主确定主题。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多次的综合性学习的实践,已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其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学生在学习了本册的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之后,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将第一板块“成长足迹”的主题活动确定为编制“班级纪念册”。



  2.学生自主制订计划、进行活动策划。学生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轴心,把纪念册分为“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针对这四个栏目,学生进行具体的活动策划。例如,“集体荣誉”栏目,学生计划搜集六年来班级的奖状。“同学情深”栏目,则策划开展以下活动:“猜猜他是谁”“最难忘的一件事”习作竞赛,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搜集六年来同学们的合影,加上标题,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擅长画画的为同学画像后写写心里话,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恩难忘”栏目不仅搜集六年来同学们的口头评语、书面评语等,而且寻找成长的足迹里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以此表达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爱我家”这个栏目,孩子们更是别出心裁,通过采访学校的几任校长,搜寻学校几年来每个角落的点滴变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来记录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母校,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爱。



  3.在学生自主展开活动的同时,教师应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策划的活动质量不高,其实学生有很多颇有创意的想法和做法,而将这些想法和创意自主地加以策划的过程,就是他们真正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及其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例如,在开展活动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组成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命名:“TL”小组──老师的爱,“精彩瞬间”组──照片组,“教诲深深”组──评语组……他们还很有创意地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组徽呢。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多渠道搜集材料,例如,到教导处查找学籍卡、对老师进行采访等。虽然强调学生充分地自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略。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巧妙引导、帮助,善于当好参谋。例如,学生在进行“师恩难忘”这个板块的过程性交流的时候,作文组想为描写老师的作文配上漫画,而组内缺乏具有这种才能的同学。对此,教师应适时进行指导,提出建议,或对小组成员进行调配,或建议学生寻求帮助。再如,评语组为了在课堂上把搜集到的评语展示给大家,以便更好地和大家交流,课前咨询我有否更好的办法,这时我就给了他们点拨和提示: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数码相机把材料拍下来。该组的课堂交流效果果然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9: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