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秀进行随笔:思路一换天地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路一换天地宽  


——《比例尺》课例研究小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4《比例尺》)

近日,我执教了研讨课《比例尺》,在磨课中感慨颇多。

例1:《比例尺》试教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揭示课题:比例尺。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比例尺?怎么求比例尺?比例尺是尺子吗?……

师:请同学们自学例4,边自学边讨论。

生:自学、讨论、交流、汇报。

二、学习新知:比例尺

师: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师:想一想,怎么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你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吗?

生:演板齐练课本P6做一做。

三、学习新知:求实际距离。

师出示例5,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师: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你会由比例尺的意义求出实际距离吗?怎么求呢?

生:讨论、交流。

生:汇报解法,师讲评。

四、知识巩固。

课件出示两道习题.

1、一幅湖北地图上,量得十堰到武汉的距离是10 厘米,十堰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有500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一个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图纸上是6厘米,求此图的比例尺。

学生解答完这两个练习后,讨论前项是1与后项是1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

试教后,我发现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即它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对稍有变化的习题如练习巩固的第2题,全班错误率高达60%以上,至于前项是1与后项是1的比例尺有什么区别,虽然学生讨论交流但仍不知所云,说明学生只会机械照搬,做着知识的“搬运工”,没有深入的理解,更谈不上举一反三了。

经过几次修改后,我果断的转换思路,决定舍弃例5,转为只学例4,深入研究比例尺的意义,果然,思路一换天地宽。

例2:《比例尺》执教教学片段

一、导课

课件出示一幅湖北地图,显示武汉到十堰之间的线段,它们之间长仅10厘米,可同学们知道武汉到十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吗?500千米。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幅地图是工人叔叔设计绘制的,他们用图上10 厘米的距离来表示实际的500千米,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那样在图上绘制出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呢?

二、设计探讨

设计咱们学校,你打算在平面图上用(    )厘米的距离来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学生设计发言。

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5厘米:10米      10厘米:10米         20厘米:10米

=5厘米:10米      =10厘米:1000厘米    =20厘米:1000厘米

=5:1000           =10:1000             =20:1000

=1:200            =1:100               =1:50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说一说这三幅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他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1:100  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相应实际距离100厘米;实际100厘米画在这个图上只有1厘米;图上距离是相应实际距离的1/100;实际距离是相应图上距离的100倍。

猜一猜:用哪个比例尺画出的图最大?用哪个比例尺画出的图最小?

想看看你们设计出的学校平面图吗?(课件显示按学生设计的比例尺画出的学校平面图)

为什么同是画学校的平面图,有大有小呢?为什么按1:200画出的平面图较小,而按1:50画出的平面图较大呢?

三、知识巩固

课件出示两道习题.

1、一幅湖北地图上,量得十堰到武汉的距离是10 厘米,十堰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有500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个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图纸上是6厘米,求此图的比例尺。

学生解答完这两个练习后,讨论前项是1与后项是1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

比例尺1/100学生讨论出了四种不同的理解,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相应实际距离100厘米;实际100厘米画在这个图上只有1厘米;图上距离是相应实际距离的1/100;实际距离是相应图上距离的100倍,显而易见,如此抽象的比例尺学生理解的非常透彻,课本仅仅一面的内容在充分挖掘后课堂十分丰满、充实。

观点与思考

一、怎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厚实的课堂

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的数学课堂越来越精彩,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活了起来,课堂越来越美丽,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课究竟是要做什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从而变得更聪明。这就要求老师们能充分利用教材,活用教材,挖掘教材,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厚重而不浅薄,实在而不虚浮,这样才能拓展、拓宽学生的思维。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才能细无声”。

二、怎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灵性的课堂

听名师们讲课时,为他们灵性的课堂、潇洒的课堂而深深的折服。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也就谈不上教学。呆板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只是一条线,他们只会对知识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灵性的课堂,情境问题针对性强,环环相扣,“逼“着学生从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发现、去领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例尺》执教时,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用图上几厘米来表示实际10米的距离,得出了三个不同的比例尺,学生在充分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后,提出问题:“用这三位同学设计的比例尺画出咱们学校的平面图一样大吗?”“为什么都是画咱们学校的平面图,大小却不一样?”得出结论,比例尺不一样,画同一个物体大小也不一样,“那用哪个比例尺画出的图较大?哪个比例尺画出的图较小?”学生用比例尺的意义去解决这个问题,使比例尺的意义再次得到升华。

因此,创设有一定思考空间、目的明确的问题情境,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32:00 | 只看该作者
三、怎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课堂热闹得让你激动,学生愉悦得让你欢快,教师活泼得如同孩子”,这样的课堂不是有活力的课堂,活力不等于活泼,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活力的数学课堂更注重让学生探究、发现、体验,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

试教《比例尺》一课时,我也曾想过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探究,使课堂充满活力,可最终还是失败了。首先,试教时的探究形似神不似。在揭示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什么是比例尺”,“怎么求比例尺?”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对于这种抽象性强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只会照本宣科的朗读课本上关于比例尺的意义,而无法真正理解,这里的发现、探究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其次,狭窄的探索空间。试教时在学生用比例尺的意义解答例4后,如何求实际距离,当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仅仅只想到了课本上讲的方程解法以及由比例尺的公式变形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质上,在学生没有完全理解透比例尺意义情况下的这种探索只是表面的探索,学生只是在“合作交流”这件外衣下被动的学习和记录信息,狭窄的探索空间,导致学生只会在一种简单的条条框框中去进行学习,失去了个性和创造。再次,过于追求课堂的华丽,数学学习活动把握不当。试教时,讨论交流整节课就有四次,是正式执教时的两倍,但学习效果却恰恰相反。在数学课堂中求全求新,过分超负荷,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习的质量,舍得放弃精彩,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真正的精彩。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规律性的知识往往是以“结论”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课本上,学生学习这些规律不仅仅是为知道这样一些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发现—验证—完善—概括”等动态的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拓展思维,再用于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30 0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