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教学实录:《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  师:昨天,同学们回家已预习课文《陶罐和铁罐》,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篇课文。(指板书,生齐读课题)
        师:(指?符号)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大家要运用在阅读上学到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课文。下面老师先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样了。(出示写有“奚落”“傲慢”等11个词语的小黑板。老师检查预习字词,第一步是要读准字音,第二步是抽查有关词语,其中对词素有“御”、“慢”等作简要解释,对“无踪无影”换种说法积累词汇、为重点词“奚落”的学习作了铺垫。)老师让学生“开小火车”分节(一人一节)读课文,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师:大家说说他们读得怎第样?
        生:××同学把陶罐的“陶”读成了“ta-o”了,应该读第二声“táo”。
        生:××同学把“立即动手”读成“立刻动手”。
        生:我给自己提意见,我把“多美的陶罐!”读成了“多美的陶罐啊!”多了一个“氨字。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有的还能自己发现问题,这很好。读书就得像这样,把字音读准,不添字,不漏字。
        (评:通过读书能检查是否真正读准了字音,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听读书,读书不添字、不漏字的好习惯,也为分析课文打下了基础)
        师: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说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踪无影。
        师:说得好!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请大家看课后思考题,谁能把题目读读?(生齐读思考练习题1、2、3)
        师: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除了课后3个思考练习题外,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吗?(静默了一会)暂时没有,那就同桌讨论前两个思考练习题。
        生:(同桌讨论热烈)(评: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并能很自然地引入读课后思考练习题,全课紧紧围绕思考练习题展开教学。其中还注意了让学生质疑。
        师:我们先讨论课后第一个思考练习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板书:奚落)还有哪些词意思和“奚落”很相近?
        生:(踊跃地分别说出)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给“奚落”找了这么多近义词,对“奚落”的了解又进了一步。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生读找,并划有词句)
        师:谁来读?
        生:(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评)他没出傲慢的语气。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没人举手)听老师读,我把这个句子读两遍,听好了回答哪遍好。(老师读)生:老师第二遍读得好。
        师:好在哪儿?哪个字读得重?哪个词读得慢?
        生:老师把“碰”字读得重,把“陶罐子”读得慢,读出了铁罐对陶罐骄傲、冷淡的态度。师:说得真好!谁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读得好!向他学习!全班齐读。(生齐读)
        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那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同桌交换读,读时注意揭示语,读出语气,然后大家评一评。
        生:(同桌交换读,气氛热烈)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他读得没有感情,太平淡,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
        生:不用,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生:(读)“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读得怎么样?生:(齐)好!(热烈鼓掌)
        师:还有谁来读?(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高兴)读得好不好?
        生:(齐)好!(热烈鼓掌)
        (评:老师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老师还用范读试评引路,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一改以往以词解词,详解详讲的做法,学生学习主动热烈)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回答?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读书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指名读)
        (评:紧扣思考练习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学生大面积读书,读出不同语气,自然理解了内容)
        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变化)请同学们看思考练习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写他样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生:许多年以后,人们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陶罐倒掉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师: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你们说说这到底有没有变化(学生热烈讨论,后举后回答)
        生:我认为没有变化,因为许多年过去,陶罐还和过去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生:我认为有变化,陶罐外形虽然和当年一样,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它已经变成了古董。
        生:我也认为有变化,陶罐外形没有变,但他的价值变了,它已经成了珍贵的文物。
        师:大家赞成吗?(生举手赞成)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板书:很有价值)我们再看铁罐呢,有什么变化?用书上一个词叫
        生:(齐)无踪无影!
        师:(板书:无踪无影)你们看板书,许多年过去了,原来易·碎·的陶罐变得很·有·价·值·,而原来只看到自己坚·硬·长处的铁罐却早已补氧化,变得无·踪·无·影·了,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生:(齐)有趣!
        (评:根据大纲对中年级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加快阅读速度。集中力量学习有关“变化”的句子,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大讨论,很自然地受到一次唯物辨证法的启蒙教育。板书设计也为突破归纳寓意这一难点提供了方便)
        师: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
        生:(齐)不对!
        师:为什么?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用自己的长处跟陶罐的短处比,是不公平的。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只看到自己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是不对的,欠产看问题应该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是思考练习所要求解答的问题,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评:用谈话法对照板书,自然引出对长短处辨证看法的寓意,避免了说教式让学生猜寓意的做法)
        师:根据思考练习1、2题的提示,可以给课文分为几段?(生速读课文,后分段有分岐,让学生讨论并说明理由)
        生:我觉得应该到第8自然段。
        生:我觉得应该到第9自然段。
        师:理由是什么,请说出来。生:第一段分到第9自然段意思明白,因为写的都是古代发生的国王御厨的事,第10自然段以后是写现代荒地上的事。
        师:对啊!(向前一学生)你还有什么要说吗?
        生:没有了,我明白了。
        师:段分出来了,能把段意说说吗?(学生很快按思考练习1、2,用板书的“奚落”、“变化”说出段意)
        (评:老师巧借思考练习作为提示启发学生进行单元读写训练项目的学习:分段和概括段意。在分段中让学生各抒己见,但以理服人,取得统一看法)
        师:课文学完了,还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方法是围绕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读懂文章,明白道理。现在我们用这个学习方法独立阅读一则很有趣的寓言故事《蚕和蜘蛛》(发下《蚕和蜘蛛》)。同学们先独立阅读寓言和思考题:
        1.人们为什么夸奖蚕?
        2.蜘蛛为何难过?
        3.后来为什么人们又夸奖蜘蛛?
        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速读短文,自学,个别讨论,分别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师:(小结)今天这节阅读课是这样学的:
        一、先预习自学;
        二、围绕课后思考练习题分段,读懂内容明白寓意;
        三、用这样的方法独立阅读另一则寓言。
        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说更多更有趣的文章。
        (评:老师重视教给读书的方法,紧接阅读课后题引导独立阅读,扩大了阅读量,又巩固了阅读教学效果,教一带一,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努力实现节时高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教学实录:《两小儿辩日》
      师:刚刚见面,彼此都不认识就要上课,会有很多困难,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的介绍很短一共有6句话,但这6句话中有真有假,你们要认真听,学会分辨、要辨别真假。(1)我叫靳家彦;(2)是南山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3)今年60岁;(4)我喜欢阅读和写作;(5)两小儿辩日是我写的;(6)今天我们就学这个判断。
        师:辨别分认它所以用辨,读这个字,进行组词。
        生一:辨别
        生二:辩论
        生三:识辨、辨识
        生四:辨解、辨论
        师:因为要用嘴说话,所以应该用这个辩。不要怕错,只要敢说就行。读一下题目—
        —两小儿辩日。我呀就不懂这个题目,今天我当学生,你们当老师,咱们师生互换一个位置。今天你们是师,我是生,两小儿辩日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两个小孩在辩太阳。
        师:古文用了五个字就说了你刚才的意思,哪五个字——两小儿辩日。古文有一个特点一个字,哪个字。
        生:简。
        师:古文是简,但意思却不少,读古文第一要把它的意思弄清楚。今天我两小孩就着太阳的问题用语言来进行争辩、进行辨别。拿起纸,咱们来读一读全文。要进入读文言的绝境,因此这样读起来和现在的白话文不一样,请同学们流畅地读一读。两小儿辩日齐读。
        生:读。
        师:我有一个字不认识,这个字“盂”念什么呀,你们以前认识吗?
        生:认识。
        师:是怎么认识的呢?
        生:查字典。
        师:我要是不认识的话,还有一个办法,问老师,不是,识声旁识字。什么是“盂”。
        生:就是装酒的器皿。
        师:嗯,比盘子的边高一些,比碗的边要矮一些,这种叫什么?叫盂,读一下盂。回到课文就读这一段,读全文,赶紧读。
        师: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帮且,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吗?任何人遇到困难都需要帮助。所以你们这四人就当老师的小小的备课组,你们一起研究这篇文章到底怎么读,文章到底怎么解。我发给你们材料中也有注释,也有其它注释。看哪个组最好,给五分钟时间,自己组解决,只给五分钟。
        生:讨论。
        师:这是六年级的课文,再早些时是初中的课文。今天我们五年级就来读,读了五分钟,事先也没有接触古文,我请你们读一读,看你们自学使用之后能达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请你们看偏字,看讲义,不要看大题目,你们看题目的阅读和看书的阅读,要用不同的视觉扫一下。你们看偏字,谁来读,我不喜欢齐读,喜欢一个人一个人读。好,你愿意读吗?在她读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注意听,听什么呢?听她是不是在读古文,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古文有古文的韵味,听她有没有读出这种味道。你不慌,准备好。
        生: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读得真好,全班照她读的那样读一遍。
        生:(齐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你先别坐下,你们看我读,孔子东游,游是什么意思,是游玩的意思吗?
        生:不对,是学习的意思。
        师:对,这里的游是学习、交流的意思,你跟人家学习、学流,这叫游。见两小儿辩斗。斗什么呢?为什么用斗,斗是什么意思?
        生:斗就是辩斗就是争论、辩论。
        师:问其故,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问明原因。
        师:用白话说就是问你们在争什么,问其故就是问他们争辩的原因。要把它的意思放到古文中来,你再来读这一句。
        生: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生:(齐读)。
        师:所有的同学把纸给扣上,跟我背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生:(齐背)。
        师:多好,把古文的特点和我们的生活、体现和现代文的意思结合起来。这没有什么难的,你们说是吧。现在请你们其中一组替我讲一讲。[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我要求一个组起立,一个人一个人讲,其他人补充。他所讲的是代表你们组的水平,哪组来,不是你一个人,是你们组五个人,明白吗?
        生:明白。
        师:你们行吗?
        生:行。
        师:你们各组听一听,一是抱学习的态度,二是抱挑剔的态度。好,开始。
        生:我请请其他小组补充,就是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出来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近,而到中午的时候太阳离我们比较远,因此另一个他认为,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远,中午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近。
        师:你们认为她说的对不对。好请你读出它的意思。
        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
        师:什么叫日初出,日初就是日始出这个意思吗?日初出,这个初,日初出,日刚出,它为什么念初?你看这是“刀”,这是“衤”这是衣服。你买来布要做成衣服,首先要干什么,第一步就要裁剪。刀把布裁开,引申为开始,所以叫做初。
        生:这个初字以前跟衣服有关。
        师:对了,你这个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生:听人家说的。
        师:好,道听途说也是长学的一个办法。对不对,但是要记住,要追问他,你这个故事从哪来的呀,怎么会跟衣服有关系?每次孔子看见一件事都要问个明白,而且要再三追问。问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你懂了吗?再读,你就会读的很好。
        生: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
        师:你们都能读得这么好吗?一齐读。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对,但没读好。你们没有读出那个情,没读出古文的韵味。怎么读呀,也是什么意思?是个语气词,没有什么意思,相当于现在的“呀、啊、哪”。有人说读古文最难的是感叹词,这是不对的,难的是实词。也就是说,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比如说“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不懂,什么叫车盖,什么叫沧沧凉凉?我都不懂,这比呀、啊好懂吗?全班再读这个句子,读出韵味,读出味道来。
        生:(齐读)。
        师:就这样读,读得非常好,你们组能胜过他们吗?读下一个,读了这段,意思懂吗?懂什么意思?一个小孩认为什么,另一孩儿认为什么?
        生:一儿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中午太阳离我们远,一儿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远,中午太阳离我们近。
        师:下面就讲到为什么一个说远,一个说近?这二段我请两组来比较一下。哪组来?你们既向他们这组学习,也审视他们这里。要说明情况,要帮助他们。好,读吧。
        生:(齐读)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能给我和同学们讲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吗?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难道不是在远的地方就小吗?在近的地方就大吗?
        师:你把全段的意思说一说。
        生:就是一个小孩子说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的盖一样大。
        师:什么叫车盖?
        生:车盖就是一种马车的一种盖。
        师:盖是什么形状的,圆的。以前只有王爷的马车有遮挡,五将的车没有遮挡,所以这个盖就像伞那么大。接着讲下去。
        生:当太阳升到天中央的时候,却像盘子那么小,这不是在远的地方东西就小,在近的地方东西就大吗?
        师:这个地方,谁有提问。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站起来。
        生:她说远的地方和近的地方都是同指一个太阳,你不能说远的东西就小,近的东西就大。
        师:你们说远的和近的东西就变成几个太阳了。
        生:两个。
        师:你们比编书的编者还高,你们打开教学参考看看,人教参上写,这不是远的太阳比近的太阳大吗?这句话是错误的,不应该说这个远的小,近的大。而应说远时小,近时大。如果说远的小,近的大,就变成两个太阳了;远时小近时大,这时就只有一个太阳。哪个准确?
        生:远时小,近时大。
        师:我把人教社的教参原始地给你们印出来在后面。这两位同学我就特别注意,她站起来我就想到她准会提这个问题出来。这说明什么,同学们初学古文就那么咀嚼、消化,去一点一点地品味、去读。这种阅读品质太可贵了。请你继续把这段讲完。
        生:一个小孩说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的盖子那么大,当太阳升到天空中央的时候却只有盘子那么小,难道不是远时小,近时大吗?
        生:(疑问)老师,她不是当升到天空中央的时候,而是到了中午的时候。
        师:及就是到了的意思。懂吗?讲得真好,还有什么疑问?给他们鼓掌,哪一组讲得好?接着讲下一段,你们组敢讲吗?请你告诉我,敢吗?
        生:(小声)敢。
        师:说敢,要有点勇气。四个推一个代表,不行,你一定能讲好的,你最敢讲。所以我想请你做代表。
        生:试一试吧。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师:什么叫探汤?为什么叫探汤?
        生:因为汤是指热的水,把手伸到热水里面试试,所以叫探汤。
        师:这到底是汤还是热水?
        生:热水。
        师:我们现在的汤是煲出来的,而古时的汤就是热水。有一句话叫“固若金汤”这里的汤就指热水。这里有一盆热水,我把手伸进去叫探汤。到中午的时候,热不热就好像把手伸到热水里面。你接着往下读。
        生: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相信他能进步吗?给点掌声,再读一遍。你看老师们期望着你,同学们盼望着你。多好,我帮助你一齐读,你一定能成功。你看着黑板,咱俩一块读。
        师:我们就看着同学们在课堂上生成,课堂上在我们的帮助下进步,这是我们大家最欣喜的事情,比自己进步还要高兴。你姓什么,叫什么。陈晓旋,我可以跟你握握手吗?
        生:可以。
        师:我可以拥抱你吗?
        生:可以。拥抱。
        师:还不鼓掌,等什么时候。你们一起读,大声读,从一开始不敢读到现在你敢读,会读吗?能爱读吗?
        生:敢、会、爱。(小声地)
        师:爱,又害羞了,今天不爱,明天不爱,慢慢你就会爱了,懂吗?全班读这两段。
        生:(齐读)。
        师:给课文分个段,实际古文是没有段,有时连个标点也没有,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读这两段要连在一起,为什么?是一个层次。因为第一个小孩说,离得近,为什么,因为看起来很大;为什么中午远,为什么,因为看起来小。早晨看起来大,中午看起来小,所以说近大远小。另一个小孩说,早晨看起来远,为什么,因为感觉冷,中午看起来近,为什么,因为感觉热。两个小孩针锋相对,把两段合起来读,懂那意思特别好,大家看着书读,读出味道来。
        生:(齐读)。
        师:这时候两个小孩就问孔子了,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
        生:不能。
        师:古文怎么说?
        生:孔子不能决也。
        师:再读,用现在的话就是,孔子不能判断。两小孩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什么意思?
        生:谁说你知道的事情比我们多。
        师:对呀。谁说你知道的比我多。孰就是谁;为就是认为、说;汝就是你;多知就是知道的多;乎就是呀、哪。“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孩是怎么说的这句话。
        生:笑。
        师:研究这笑是一种什么笑。你说。
        生一:讽刺。
        生二:讥笑。
        生三:嘲笑。
        生四:嘲讽。
        师:讽刺、讥笑、嘲笑、嘲讽、冷笑,还有吗?对吗?听老师读,然后体会,这是善意的笑还是恶意的。到底是善意还是恶意?
        生:善意,因为你的语气越来越低,如果是恶意的语气应该是越来越高。
        师:文章并没有表成,是我读完文章以后的感受而读的。到底这笑是什么笑?
        生:是恶意的,是嘲讽的笑,怎么可能是善意的呢?
        师:好,咱俩的观点不同,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孔子知道大小的问题吗?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叫什么?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事求是。该嘲讽吗?该冷笑吗?
        生:不该。
        师:孔子实事求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们会感到怎么样?
        生:会感到失望,他们以为孔子能帮助他们解答。
        师:哦,是失望的笑,但是那两小孩不认识孔子,他以为只是胡弄地笑?他们知道不知道孔子,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生一:知道,因为孔子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
        生二:知道,因为根据两小孩的话:“谁说你知道的比我们多?”这是一个反问句,孔子是一位圣人。
        师:你是圣人,就一定知道的比我们多吗?你是圣人不也答不上来吗?是不是这个意思。那你说他们知不知道孔子。知道,好,越点越明,就是要这样学,学不但要问,而且要思;不但要思而且需要辩;不但需要辩而且要服从真理。只要人讲的有道理,我就服从人,你们说孔子做的对吗?对在哪里,你说。
        生:孔子他怕自己乱说会给小孩子误导。
        师:对了,孔子虽是圣人,但他不是所有的天下事都知道,对不对,有没有天下所有事都知道的人?可能吗?
        生:不可能。如果当时科技发达一些,孔子就知道了。
        师:恐怕在今天孔子知道的科学知识都没有你们知道的多呢?时代的局限、历史的限制、科学技术的限制,你们承不承认。你们说是早上的太阳远还是中午远,是早晨的大还是中午的小?赶紧看材料,替孔子解围。同学们回去后去网上查一查,找出更的答案来解释。看完且明白的请举手,明白的请起立。这就是阅读的收获,我读了而且还明白了。好,我问三个问题就知道你懂不懂。
        师:(1)早上和中午的太阳是不是一样大。
        生:一样大。
        师:(2)是早上大中午小?还是早上小中午大?
        生:都不是。一样大。
        师:为什么它早上看大,中午看小呢?
        生:视觉、错觉。跟背景有关,不是近大远小的问题。
        师:另外,太阳冷热与远近有关系吗?
        生:没有,中午感觉热是因为太阳晒了老半天,地面就很热。
        师:同学们都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太阳嗖地面距离有多远?
        生:有1.5亿远。
        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我们现在要把古文写成白话文有好几百字,甚至上千字,而用古文写这段话,用了多少字,知道吗?117个字。就是你们稿纸的五行多一点。这么短就把故事写完了。下面我请同学演两小孩,我们演一演,行吗?
        生:行。
        师:谁扮第一小孩,谁扮第二小孩?我扮孔子行吗?你们现在开始辩,辩得越热闹越好,你们自己什么观点都记住了吗?
        学生表演。
        师:到底怎么样,我样一起背诵全文。
        学生背诵。
        师:就这样一篇一篇读,一篇一篇地积累。把这故事的原文出处都记下来。以后读书一要用心二要记住三要做笔记。记要准确地做笔记,遇到不明白,有争论的地方标出来,当别人说的有道理时,要服从,这是最良好的学风。这节课我向在座的小老师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因此在课堂上你们也是老师,我也是学生,我们师生互动。
        附: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教学实录:《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谁读哪一段?
        (生举手。靳老师示意一名同学)
        师:好,你读。其他同学请坐下。
        (学生坐下)
        师:当别人读的时候,你做两件事:第一,听一听他读的哪儿好,我向他学什么。首先看人哪儿好我向他学什么。第二,我要读得更好,我要从哪儿下手,从哪儿努力。听清了吗?
        生:听清了。
        师:你把你刚才站起来最受感动的那一段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好。
        师:好,我把话筒离近点,(靠近学生,把胸前的话筒对着学生)读吧。
        (学生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读得真好!我想广播员也不过就读成这个样子。你说是不是?
        生:老师夸奖了。
        师:(靳老师笑了)哦!老师夸奖了。我真得向你学习。我要读都读不了你这么好。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么长课文,你单选这一段?
        生:因为,嗯,老师,我看电影的时候吧,最喜欢看最后胜利的那一幕。
        师:看结尾?
        生:对
        师:看结果?
        生:嗯。因为,就是胜利了吧,特别的―――怎么说呢?就是――
        师:激动人心!
        生:对!激动人心!
        师:(开玩笑)那是我说的!
        (全场哄笑!)
        师:(笑着)接着说。
        生:所以我非常喜欢最后一段。
        师:好!
        生:这样说明董存瑞炸暗堡没有白炸。
        师:说得好!董存瑞的牺牲换来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对不对?
        生:对!
        师:这一段最激动,所以她读得那么好。你把最后一句读读,我们最爱听最后一句,读。
        生: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上空迎风飘扬!
        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你再读,让我们看见这个红旗呀在风中迎风飘扬,让我们都看到,胜利的红旗―――读。(打着手势引导学生把“迎风飘扬”读到位。)
        生: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怎样?(手势演示红旗飘扬的样子)
        生:迎风――飘扬!
        师:再读!
        生:迎风――飘扬!
        师:我读: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师:一起读,好吗?
        生:好!
        师:胜利的红旗――――读。
        生: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师:胜利了,读得这么欢快!这么喜悦!这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来到刚才读这段的女孩子身边)而且,她讲了为什么读这一段,因为董存瑞没有白白献出自己的生命。真的使我们的战斗取得了最大的胜利。这就是牺牲的价值。不是为了牺牲而牺牲。牺牲的生命有价值。好。你看,刚才她说了: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边说边写“隆”,写完右边的折文后,说)
        师:这个“隆”字啊,你不用都记,你就记右边,右边哪,你也不用都记,就记一笔,知道哪一笔吗?
        生:知道!
        师:对了,上边有一小――――――
        生:横!
        (转身用红笔写出那一小横)
        师:底下是一个什么?
        生:生!
        (继续写,边写边说)
        师:这字读什么?
        生:隆!
        师:再读!
        生:隆!
        师:组词。
        生:隆化!
        (写出词语)
        师:再读。
        生:隆化!
        师:再读。
        生:隆化!
        师:再读。
        生:隆化!
        师:星期一,明天,上课,来了,第一件事情,我默写词语,默写哪个词呢?隆化!今天回家谁也不许写,一遍都不许写,老师没在跟前,家长没注意,我偷着写(用手势表示在本子上写字):隆化,隆,别忘这一小横,隆,隆……不行,谁写了,我发现了可不行。一遍也不许写,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但是明天来了,第一件事我默写,第一个词,隆化,保证写对的,举手。
        (学生全部举手)
        师:保证?(学生微笑点头)都骗我。
        生:没有!
        师:不许写啊,回家啊。
        生:不写!
        师:谁要写谁不好。(笑声四起)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但是明天默写都得写对,能做到吗?
        生:能!
        师:多聪明!手放下,上课都学会了,何必写那么好几行好几十遍,多累啊是不是啊?
        生:是!
        师:一写就把它写美写漂亮,不再是缺胳膊短腿,那不是我们,我们一写出字来特别漂亮。(指词)念念这词,隆化,读。
        生:隆化!
        师:再读。
        生:隆化!
        师:再读。
        生:隆化!
        师: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强调“隆化一词)读得又好写得又好。
        (面向学生)
        师:你还读哪段?
        (学生踊跃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争先恐后。请位男同学来读读行吗?请位男同学。谁来读?你读?行!你读。你读的哪段,你先说。
        生:我读第八自然段。
        师:放开声音。(学生站起来就读,靳老师示意他)不着急,不着急,酝酿好了,读。
        (学生开始读第八自然段)
        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非常之好。我问你,还有力气吗?
        生:有。
        师:有,没用尽,对吧?
        生:是。
        师:用尽力气高喊着――读最后一句。读。
        生: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还有力气吗?
        (笑声又起)
        师:有吗?用尽了吗?你别当在课堂上,你当成在战场上。你真是董存瑞,向远方的战友呼唤: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你想这一句应该怎样去呼唤,而不是读。用尽力气高喊着―――请你读,读。
        生:(情感饱满)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好!(示意另一位同学)你读,就读这一句:为了新中国―――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又示意另一位同学)你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又示意另一位同学)你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又示意另一位同学)你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全班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向第一个读这段的同学)你为什么选这一段读?
        生:因为这一段是董存瑞炸暗堡时的经过。这一段描写了他炸暗堡的那一瞬间。
        师:对了!整个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写他干什么?
        生:舍身炸暗堡
        师:(转身板书)舍身干什么?
        生:炸暗堡!
        师:真好!那我问你这位同学,你为什么把最后一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读得这么好啊?
        生:因为我体会了当时董存瑞的心情。
        师:他什么心情?同志们,为了什么?
        生:新中国。
        师:新中国,而干什么?
        生:冲啊。
        师:表目的,我们现在冲,现在献身,是一个目的,为了什么?
        生:新中国!
        师: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摆脱灾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建立,所以:为了新中国,冲啊!――――(示意一名学生)你再读,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全班,同志们――――读。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你们看,当董存瑞冲到敌人的桥下时,冲到暗堡下面的时候,没有地方放炸药包,对不对?
        生:对!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这是一个什么时刻?
        生:万分紧急的时刻!
        师:他说的是时刻吗?
        生:关头!
        师:关头就是最――――
        生:紧急的时候。
        师:对,紧急的时候,最重要的时刻,叫关头对吗?
        生:对!
        师:在这紧急的关头说明什么?
        生:(思考)
        师:最紧急的时刻对吧?
        生:对!
        师: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说明什么?
        生:比紧急还紧急。
        师:就在这一刹那间,能不能炸毁敌人的暗堡,我们战友的伤亡,我们战斗的胜利,我们整个战役能不能摧毁敌人消灭敌人,全在此一举。对吗?
        生:对!
        师:所以课文说:“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读这一句,想想怎样读。先不要急于读出来。想,品。(稍沉片刻)好,谁读?你读
        生: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请坐,她这样理解。你读。
        生: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请坐,她这样理解。你读。
        生: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请坐,你读。
        生: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请坐,你读。
        生: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真好!你读。
        生: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请坐,听我读,他们都这样洪亮的读,我不这样读,我这样读:(声音低沉)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这样读行吗?
        生:行。
        师:行吗?
        生:行!
        师:她这样读行吗?
        生:行!
        师:也行?我这样读行吗?
        生:行!
        师:还可以其他的办法读吗?(学生摇头)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再读,不统一在大声里边,你怎样理解你就怎样读,预备,读。
        (学生自由读)
        师:就读这一句。
        生:(全班齐读)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怎么做?董存瑞怎么做?
        (学生举手)
        师:好,你说。生:(打开书,读)董存瑞昂首挺胸
        师:停,解释一下这个字怎么讲(板书“昂”)。怎么讲?
        生:仰着。
        师:啊,(做仰头壮)仰着?对吧?
        生:对。
        师:(面对全部学生)高高地抬起,对吧?
        生:对。
        师:好,(指“昂”下部的左半边)这个字有撇吗?
        生:没有!
        师:再看,这位同学,解释这个字(接着板书“首”),解释,
        生:头。
        师:念什么?
        生:首,
        师:什么意思?
        生:头
        师:昂首?
        生:仰着头
        师:高高地抬头,对吗?
        生:对
        师:好,再看这个(接着写“挺”),读,
        生:挺。
        师:挺起什么?(写“胸”)
        生:胸
        师:胸膛,对吗?
        生:对
        师:好,请你读这个成语。读。
        生:昂首挺胸
        师:再读
        生:昂首挺胸
        师:再读
        生:昂首挺胸
        师:全班读
        生:昂首挺胸!
        师:明天默写的第二个词语,昂首挺胸,保证写对的,举手。
        (学生全部举手)
        师:真的?
        生:真的!
        师:回家不许写啊!
        生:不许写!
        师:手放下来,接着读下去,读。
        生:(那个学生接着读)站在桥底中央
        师:停,(面向全体)站在哪儿?
        生:桥底中央
        师:为什么站在那儿?(板书“站”)为什么站在这儿?
        生:因为董存瑞想用炸药包炸掉暗堡。但是放在别的地方炸药包就会滑下去。所以他站在这里,手举着炸药包,炸药包不会掉,而且可以炸毁暗堡。
        师:为什么要站在桥底的中央?(强调“中央”)站得靠边点行吗?偏点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可以滑下去。
        师:嗯,她这理解是滑下去,(面向其他同学)帮助一下。你说。
        生:如果放在别的地方,可能就炸不毁暗堡。
        师:对的,站在桥底,而且站在桥底什么位置?
        生:中央!
        师:(面对一个男同学)你说。
        生:我觉得站在桥底中央是一个最能摧毁敌人暗堡的位置。
        师:说得多好。只有这个位置能够发挥炸药包最大的杀伤力,彻底把敌人的暗堡怎么样?
        生:炸毁!
        师:炸毁,摧毁,毁灭。所以,你说站的这个位置和炸暗堡有关系没有?
        生:有!
        师:直接的关系,任何一个字的锤炼,都和炸暗堡有直接的关系。接着读下去。
        生:(接着读)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
        师:停,你讲一讲为什么“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
        生:就是说,董存瑞把炸药包放到桥底上,然后用手托起
        师:嗯,换个字行吗?不用“托”行吗?
        生:顶
        师:不用顶,不用托,用举行吗?
        生:行
        师:用擎行吗?
        生:行
        师:用拿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学生思考)
        师:用举炸药包,左手举起炸药包,行吗?再想想,左手擎炸药包,左手拿起炸药包,为什么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哪个最有劲?(示意一位同学)你说。
        生:因为托字比较有力量。擎字就是拿手往上托,它离着桥底不算非常的近。有可能不能炸毁所有的暗堡。
        师:而托呢?
        生:托着能
        师:哎,托字和哪个字呼应?下边还有一个字。
        生:顶
        师:大家说,哪个字?
        生:顶!
        师:(转身去板书:托顶)托起炸药包,目的是干什么?
        生:顶住桥底!
        师:哎!顶住桥底,顶住桥底没有一点缝隙。炸药包炸起来直接就把什么摧毁了?
        生:暗堡!
        师:和炸暗堡有关系吗?
        生:有!
        师:托和顶,和炸,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吧?
        生:对!
        师:(示意读书的同学)接着读下去,读得好。
        生:(接着读)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停,(面向全体)右手干什么?
        生: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右手拉,为什么用右手拉?(示意另一位同学)你说
        生:因为人只有两只手,左手托着炸药包了,只有用右手拉了。
        师:她说只有右手了,所以只好用右手拉,别人有没有不同意见?好,你说。
        生:右手是非常有力的。
        师:一般人左手和右手比,哪个手有力?
        生:右手!
        师:用右手拉就能把导火索怎么样?
        生:猛地一拉。(点燃)
        师:点燃,拉着,对不对?而且怎么拉?
        生:猛地一拉。
        师:你看,(转身板书“拉”)绝不是左手占着没办法有右手拉,而是确实当初用左手托炸药包就是准备用右手来拉导火索。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接着读下去。
        生:(接着读)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师:停。这一点,声音不那么大(范读):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面向那位学生)导火索,读。
        生:(满含感情)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读得真好!全班读。导火索“哧哧”地――――读。
        生: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一起读:一秒钟――――――读。
        生: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他抬头――――读!
        生: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转身板书“喊”,然后指着刚才提炼出的几个动词)
        师:每一个字的运用都为了表现出了彻底怎么样?(指“炸暗堡”三个字)
        生:摧毁(炸毁)暗堡。
        师:炸毁敌人的暗堡。是这样不是?
        生:是!
        师:你再来品读这一段: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不一定都大声读,情感越深沉,有时候声音越深沉。(面向刚才读书的那位同学)请坐,你读得非常好,理解得也好。每个学生自己读啊,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读吧,自己读,不齐读。
        (学生自由读二分钟)
        师:好,全体起立。(学生起立)不看书,看我(走到板书前引导学生看着板书):在着万分紧急的关头――――预备,背!
        (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老师满含激情地配合课文的内容做着动作)
        师:请坐。为什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示意)你说。
        生:因为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好象来到了,看到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情形。
        师:真好,入境了。(示意另一位发言)
        生:因为我们彻底地理解了这篇课文。
        师:他说我们理解了,(转身板书“理解”)还有吗?(示意)你说。
        生:因为我们用心体会到了当时的万分紧急的关头。
        师:用心在读。请坐。(示意另一位)你说。
        生:因为我认真地,仔细地去读。
        师:对,认真仔细地去读。还有吗?(示意另一位)你说。
        生:因为我们读熟了,已经。
        师:对,读了很多遍,熟读―――――
        生:成诵!
        师:说得好。你看,你们总结了多少经验:第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第二,理解着读;第三,真正把心放进去,有感情地读;第四,真正地反反复复地去读,熟读,怎么样?
        生:成诵!
        师:这就是学习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方法是能力的核心。你们所以学得这么好,是因为你们掌握了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把这一段小声地再读一遍,行吗?
        生:行!
        师:再感受一遍读书的乐趣。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预备,读。
        (学生齐读)
        师:你们发现了吗?我就是引导你们读书,认认真真地去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跳水》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语
      师:同学们好!请坐。我们刚刚见面就要上课,彼此都不熟悉,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靳。哪能个靳呢?一个革命的革字,一个一斤二斤的斤,这个字念什么呢?念靳(jìn)。你们怎么称呼我呢?
      生:靳老师。
      师:欢迎我上课吗?
      生:欢迎。
      师:怎么表示?
      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告诉我,举手。
      生:我们是兴华一小的学生。
      师:真好!我看到你们非常高兴,但是咱们不熟悉,就要上课,怎么办?我们先做一个很小很小的游戏,我们彼此就熟悉了。做个什么游戏呢?我说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对就拍三下掌,嘴里不说,光拍三下掌,会拍吗?
      生:会。
      师:练习一下,我说拍掌,大家就拍。
      生:(练习拍掌三下)
      师:再拍得整齐一些,响亮一些。
      生:(拍掌)
      师:如果我说得不对,请你举手给老师纠正。怎么举手?这样举(示范),举手!
      生:(举手)
      师:放下。这一次要举得又快又齐,好象一排小树“刷”地长起来了。我来看谁长得最快,举手!
      生:(举手)
      师:放下,真好!
      师:我这句话很短,我说完你们立即决定是拍掌还是举手,注意听。
      师:我是天津来的靳老师。
      生:(拍掌三)
      师:好!反应再快一点。我是天津来的靳老师。
      生:(拍掌三)
      师:你们是兴华一小的学生。
      生:(拍掌三)
      师:你们很喜欢上我的课。
      师:我也很喜欢你们。
      生:(拍掌三)
      师:我是你们的班主任。
      生:(拍掌,笑声)
      师:噢!这么多同学欢迎我做你们的班主任呀。这句话对吗?你说,大声说。
      生:这句话不对。你是我人暂时的班主任。
      师:暂时也不是斑主任啊,暂时给你们上课。你们把这句话说出来。
      生:靳老师今天给我们上“跳水”一课,不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班主任是辛老师。
      师:很好!大家的反应非常快,再来一遍,看你们反应快不快。我是天津来的靳老师。
      生:(拍掌三)
      师:好!反应再快一点。我是天津来的靳老师。
      生:(拍掌三)
      师:你们是兴华一小的学生。
      生:(拍掌三)
      师:你们很喜欢上我的课。
      师:我也很喜欢你们。
      生:(拍掌三)
      师:我们今天讲“跳海”。
      生:(拍掌,笑声)
      师:你说,又错了,哪错了?
      生:应该是“跳水”。
      师:大家说!
      生:(齐生)“跳水”。
      二、诱导预读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好!我们一起读课题,读吧!
      生:跳水。
      师:我们知道,读一篇文章,从接触题目开始,就要一边读一边想。那么,看到“跳水”这个题目应该抓住哪个字来想?
      生:跳。
      师:说完整的话。
      生:我们看到“跳水”这个课题,应该抓住“跳”这个字来想。(师在“跳”字下加点)
      师:应该怎样想呢?第一个问题应该想什么?学会思考。
      生:谁跳水?
      师:接下来想什么?
      生:“跳水”这一课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师:想得不错!还应该想什么呢?
      生:怎么跳?
      师:还不忙,在想怎么跳水以前还应该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问题?你说。
      生:他为什么跳水?
      师:想得好。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往下想,还应该想什么了?
      生:跳水的结果怎样呢?
      师:跳下去是淹死了还是得救了,结果是什么?还应该想什么?
      生:还应该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跳水?
      师:还应该想什么?最后一位男同学。
      生:跳水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师:同学提过的问题就不要重复了。我来告诉大家,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刚才同学们提过的问题汇集一下,就是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经过怎么样?跳水的结果又如何?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进一步想一下,这篇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文章,在写作上学习什么呢?这就是这篇文章作者的大体思路,也是同学们学这篇文章的大体思路,也是教师教这篇文章的思路。把三者结合起来,揉在一起,我们大家一定能学得很好。你们相信吗?
      (诱导预读,理解文章思路,教给学生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
      师:把书打开。我们大家做了很好的预习,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预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不好解决。请举手告诉我,什么问题想不通,理解不了?
      生:猴子为什么要取笑孩子?
      生:船长为什么命令孩子跳水?为什么不用梯子接下来?
      师;这个问题也提得非常好,为什么跳水,不用梯子或别的办法?还有问题吗?
      生:猴子为什么戏弄船长的儿子?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还有吗?
      生: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
      师:我再追问一下,你们说,如果孩子不跳水,船长会不会开枪?
      生:(抢答)会。不会。
      师;也有可能会,也有可能不会,究竟根据什么说会,或不会,以后研究课文时再重点研究。还有问题吗?
      生:猴子为什么放肆起来?
      生:孩子为什么非要抢回帽子来呢?
      师:是不是帽子特别珍贵、值钱,孩子一定要抢回来?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孩子上第一要横木时不救他呢?
      师:还有同学在举手,非常好!这些问题,我们随着读课文都要加以解决,弄清楚。一定要在读课文时扎扎实实地弄懂。清楚吗?
      生:清楚。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调动学生读书的主观能动性。)
      师:这些问题你们希望谁给解决啊?
      生:老师。
      师:现在我明确答复你们,这些问题我一个不给解决。那么谁来解决呢?
      生:自己。
      三、引导细读
      师:自己提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怎么办?靠同学、老师帮助解决,这样做好不好?
      生:好。
      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课文。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节。在他读的时候大家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一自然段是写谁和什么之间的事情;另一个是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生:有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站在甲板上。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鬼脸,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师:读得不错。有几个这陕舌间和 翘舌间区分不清,教师将在后边加以指导。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定段写了谁和什么之间的事情?
      生:水手和猴子之间的事情。(板书:水手——猴子)
      师:与了什么事情?
      生:水手拿猴子取乐。(板书:取乐)
      师:请你思考一下什么是取乐?
      生:玩。
      师:咱们到操场去取乐?显然不行,再思考。
      生:拿某种事物来捉弄、玩耍对方,寻开心。
      师:哪个字相当于取?
      生:取。
      师:哪个字相当于开心?
      生:乐。
      师:合起来就是——
      生:取乐。
      师:这就是取乐,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你们平常生活中有没有拿同学取乐的事情?
      生:没有。
      师:就是在后边逗逗人家,捅捅人家,让人家不知道,这就是拿同学取乐,有没有?
      (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地理解词语。)
      生:有。
      师:具体怎么取乐我就不问了。你们生活中一定有取乐的事情,但是玩笑要有限度,超过限度就要吵嘴了。水手取乐猴子,猴子表现非常不好,书上有一个词写了出来,它是什么?
      生:放肆。(让一学生在黑板上写“放肆”)
      师:你先站在这里。她写得好不好?比较好。我问一问,她写得笔顺对不对?
      生:放肆的“肆”第二笔不对,笔顺颠倒了。
      师:你听到了吗?
      生:听到了。
      师:同学帮助了你,你应该怎么表示?
      生:谢谢你。
      生:不用谢。
      师:这就叫礼貌,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看老师写“肆“这个字,怎么念?
      生:肆(sì)。
      师:读词。
      生:放肆。
      师:如果今天不留作业,明天默写“放肆”这个词,会不会?会的举手。
      生:(齐举手)
      师:课堂上学会了,何必回家默写十几遍呢?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一定要学会了。
      师:“放肆”这个词怎么讲?
      生:不顾一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约束。
      生:任性,没有控制自己而拘束。
      师:这个词同学是查字典得来的,但没有理解。查字典是个好办法,但还要回到课文里才能真正理解。看课文哪句话写了它放肆?
      生:第四句……最后一句。
      师:给他时间,谁帮他一下?你说。
      生:第三句。
      师:大家读。
      生:“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鬼脸,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
      师:这就是猴子的放肆。你读一读。
      生:(读第三句)
      师:同学帮助了你,你应该怎么表示?
      生:非常感谢。
      生:不客气。
      师:你说得更好。查了字典,又回到课文里,对这个词就理解得更清楚了。大家清楚了吗?
      (教会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注意进行礼貌教育。)
      生:清楚了。
      师:哪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
      生:第四句。
      师:(出示小黑板:它显然知道大家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因而”这个词把前后联系起来了,但意思不好讲,谁能换另外一个词,还不改变原意。你说。
      生:所以。
      师:好!请坐。你说。
      生;因此。
      师:好!你说。
      生:然而。
      师:行吗?你读一读。不行,再思考。我提示大家一下,先写一横再写一横,再竖钩。你说!
      生:于是。
      师:能换成一个字吗?
      生:就。
      师:你读一下!
      生:(读句子)
      师:还能换吗?
      生:便。
      师:你读一下!
      生:(读句子)
      师:真好,我们换了五个词,所以、因此、于是、就、便。我们通过换词,就知道这个句子,它是由于前边的这个情况,才有后边的结果,“显然”说的是上一句,“更加”说的是下一段。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我们读一个句子,不但要注意句子内部的联系,这要注意句子前后的联系。所以,读书时不要只读一个句子,而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请同学们说。
      生:关系。
      师:学到这儿我们归纳一下,理解词有很多种方法。理解“取乐”是结合你们的生活,理解“放肆”是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因而”是通过换词,理解“显然”、“更加”是通过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所以这就告诉我们理解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死记硬背。我们还知道概括段意要用中心句。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呢?
      生: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师:另外,我们还知道了读书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这一段中我们学了一个生字是——
      生:肆。
      师:学一个生词是——
      生:放肆。
      师: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及时进行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总结,起到强化巩固作用。)
      师:现在你们以最快的速度读第二、三自然段,能读多快读多快,越快越好,我给你们计时。开始!
      生:(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师:好极了。大家用了二十秒左右。老师为什么要你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呢?因为我们现在的报刊杂志数量很大,不但要像第一段那样逐词分析,还要很快的读,抓位它的大意。我们知道,台北师专附小六年级的学生一分钟读两千字,像“跳水”这样的课文能读三课,所以我们要求同学们读书时,不但要有质量,还要有速度。大家是不是读懂了?
      生:读懂了。
      师:现在看第二段猴子把玩笑开到谁的身上了?
      生:孩子。(板书:孩子)
      师:请用一个字概括,在猴子和孩子之间加个什么字?
      生:逗。(师板书:逗)
      师:合起来说,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猴子逗孩子。
      师:第三自然段写出什么?孩子怎么猴子?
      生:孩子追猴子。(板书:追)
      师:所以这一部分第二自然段写了猴子逗孩子,第三自然段写了孩子追猴子。合起来就是这一部分的——
      生:段意。
      师:上一段用的是找中心句概括段意,这一部分用的是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压缩后合并起来,也是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写猴子怎样逗孩子,用了一系列什么?
      生:动作。
      师:请把一系列动作划出来。我请一位同学读。这样读:“猴子跳到孩子面前的”“跳”,“把帽子摘下来”的“摘”,“戴在头上”的“戴”,就这样读。
      生:“猴子跳到孩子面前”的“跳”,“把他的帽子摘下来”的“摘”,“戴在自己头上”的“戴”,“很快爬上桅杆”的“爬”,“坐在桅杆横木上”的“坐”,“用牙齿和爪子撕”的“撕”,“故意逗孩子生气”的“逗”,还用“冲着他做鬼脸”的“做”……
      师:他说的全不全,还有吗?
      生:还有“喊”。
      师:对吗?老师让找的是猴子逗孩子的词,喊是孩子的动作,对吗?
      生:不对。
      师:谁错了?
      生:我错了。
      师:从明白老师问话的角度看,你错的还很有价值,应该受到表扬。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孩子面前(他是船长的儿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都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把帽子摘下来,用牙齿和爪子撕。它好像故意逗孩子生气,指着孩子,冲着他做种种鬼脸。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声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凶了。
      师:你们理解吗?
      生:理解了。
      师:不一定,究竟猴子怎么逗孩子,你们还没看见。读书一定要读到像你们亲眼看见了一样,才算真正理解了。为帮助你们理解,我放一段录像。我们天津紧靠渤海湾,我租了一般外国轮船,让一个外国小孩当船长的儿子,让外国人当水手,从动物园借了一只大猴子,拍了猴子怎么逗孩子的经过,想看不想看?
      (引导想像,建立形象,启发学生展开形象思维。)
      生:想看。
      师:真想看假想看?谁想看,举手!
      生:(齐举手)
      师:闭上眼睛,我做一下准备工作,眼前有一张大屏幕。
      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睁眼,看见了没有?
      生:看见了。
      师:看见了什么?我没放录像看见什么了?实际上你们不是在看,而是在干什么?
      生:想像。
      师:太重要了。读书时一定要想像,就像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来一样,这样读就读懂了,读活了,读理解了。你们说这种读书方法好不好?
      生:好。
      (老师通过朗读,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描绘的情境进行再造想像,对学生渗透形象思维的训练。)
      师:请有这种方法默读第三自然段,最好用默读,因为默读有助于想像。
      生:(默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想像。
      生:水手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不一会儿,他已经顺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了。就在孩子想去抓住帽子的时候,猴子又往上爬了,爬得比孩子更灵巧,更快。
      师:大家读“……不一会儿……”
      生:(读)
      师: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
      生:夺帽子。
      师:帽子就这么值钱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一定要夺回帽子?
      生:挽回面子,自尊心。
      师:理解得非常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想像。
      师:光想像行吗?你说。
      生:反复地读课文。
      师:非常宝贵的经验,理解课文不仅要想像,还要反复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这里有两个学习方法要总结:第一,概括一段的意思除了抓中心句外,还可把两层的意思合并起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读书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像。
      (对学习方法及时强调,以引起学生重视,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师:同学们现在跳过第四节,请读第五节。
      生:孩子气极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都在笑孩子戏弄船长的儿子。但是他们看到孩子放开了绳子,两只手摇摇摆摆地走上那最高的横木,全都吓呆子。
      师:这一节作者讲几个要点?
      生:走上横木,全都吓呆了。(板书:走上,吓呆)
      师:这一节课讲到这里,休息一会儿,(生起来)请坐。
      第二课时
      师:刚才我们讲了,孩子放开桅杆的绳子,摇摇摆摆地走上最高横木,人们全都怎么了?
      生:全都吓呆了。
      师:哪一节写了孩子摇摇摆摆走上最高横木的原因?可以翻开书看。
      生:上一节。
      师:哪一段分析了人们吓呆了的原因?
      生:下一节。
      师:请同学们看,孩子放开桅杆的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最高横木,人们全都吓呆了,什么原因走上了最高横木,上一段说了原因;人们为什么吓呆子,下一段说了原因。这就告诉我们,读书不但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什么?
      生: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不时地围绕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提示、指导,促使这种学习方法尽快转化为能力。)
      师:把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都弄懂了,就弄清了这篇文章的前后联系。我们大家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就研究孩子走上最高横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请同学读,你们想想该读第几自然段。你读!
      生:(读第四自然段)“你逃不了!”孩子一边喊一边往上爬。猴子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孩子生气了,不停地往上追。眼看就要爬到桅杆的顶端了,这时猴子把身子尽量伸直,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爬到桅杆的顶端,乱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要拿着帽子,手必须放开绳子和桅杆,此外没有别的方法。
      师:孩子看见猴子在撕他的帽子,就吓唬它,猴子也不怕。(板书:吓唬)猴子龇着牙朝他做怪样,这个“龇”是个生字,学过吗?
      生:没有。(板书:龇)
      师:这个龇左边是牙齿的“齿”,右边是个“此”,这个字读什么啊?
      生:龇(ZI)。
      师:孩子非常气愤,丢开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横木,人们全都吓呆了,请你告诉我,孩子这时候有没有可能掉下来摔死?
      生:有。
      师:他为什么不顾一切地非要夺回帽子呢?为什么?
      生:要挽回面子。
      生:要挽回名誉。
      师:不太准确,名誉还没遭到侵犯。是否用维护自尊心就准确了?他要维护自尊心而采取了这样一个危险的办法,好吗:
      生:不好。
      师:他已经什么都不顾了,把帽子拿回来就达到目的了。可是这样做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危险,是什么呢?也就是人们吓呆了的原因。第六自然段分析了原因,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帽子也难以转身回来。所有的人全默默地看着他,等着将要发生的事情。
      师:(出示小黑板: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帽子也难以转身回来。)大家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这两句话作者从哪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生:失足,不失足。
      师:作者从两方面进行了严密的分析。第一方面只要孩子失足,就会跌在甲板上摔个粉碎,用一个成语来说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生:粉身碎骨。
      师:第二方面不失足,书上用了一对关联词语——
      生:即使……也……。
      师:即使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回来,时间长了还要掉下来。在这时候有人大叫一声,看书上怎么写的。
      生: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一声,孩子往下一望脚底下摇晃起来。孩子醒悟过来。(第七节原文是:忽然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见下边的叫声才醒悟过来。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摇晃起来。)
      师:他这时醒悟过来,请你注意这个“悟”字,“ ”旁,一个语文的语的半边,“悟”当什么讲?(板书:悟)
      生:当明白讲。
      师:明白,那么醒是什么意思?
      生:清醒。
      师:醒是清醒,悟是明白,合起来就是清醒明白。我们又学习了一种解词方法,就是把两个字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这个词的意思。醒悟过来了,脚底发抖,一眨眼就要掉焉。不要忘了,他在甲板的桅杆的最高一根横木上,并且放开了绳索。掉下来的后果呢?
      生:摔死。
      四、指导议读
      师:当你读书预习时,读到这里你心里紧张吗?
      生:紧张。
      师:你想救他吗?
      生:想。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可不能等啊,就像你看见孩子要掉下来一样,我一说你马上想法子,哪怕这法了不成功也得快。告诉我,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生:找梯子把他接下来。我先上去,然后把他接下来。
      师:你这种舍已救人的精神非常可贵,我问你梯子在哪儿呢?就算有梯子,你得把梯子竖起来,这时候孩子掉下来,这法子行吗?
      生:不行。
      师:再想别的法子,快想,容不得等。你说!
      生:找海绵垫,铺上被褥。
      生:用手接住。
      生:叫直升飞机。
      生:让水手上去。
      师:时间来不及。这个办法不行,那个办法不行,最后船长出现了,大家读第八节。
      生: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枝枪,本来是要打海鸥的。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咸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扎就跳了下来。
      师:你最佩服谁?
      生:船长。
      师:佩服他什么?
      生:机智、沉着。
      生:临危不惧。
      师:你站起来,研究研究。谁临危了?
      生:儿子。
      师:谁不惧?
      生:船长。
      师:他儿子有危险他不害怕,换一个词。
      生:沉着。
      生:(抢答)果断、冷静、沉着、镇定、急中生智、机智……
      生:勇敢。
      师:哪儿表现勇敢了?
      生:拿枪打他儿子。(笑声)
      师:你们常常是一说机智,就是勇敢。应该是有勇敢就说勇敢,没有就不说。说临危不惧倒可换一个词,什么词?
      (教育学生用词造句要联系实际,不能信口开河。)
      生:遇事不慌,遇事沉着。
      师: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乱,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歌颂了船长这种精神。
      师:刚才有同学问,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
      生:不忍心看到孩子摔死的惨样,开枪打死孩子。(笑声)
      师:你起立,你回家问问你爸爸,如果你遇到危险,你爸爸是千方百计救你呢,还是提前结束你的生命?
      生:会开枪吓唬孩子。
      生:不肯开枪,是因为打死孩子就绝了后代。(笑声)
      师:顺着你的话推理,船长不开枪是因为是他的亲儿子;如果不是他的亲儿子,船长就会——
      生:开枪。
      师:那也不会。你这个道理站不住脚。到底开枪呀,还是不开,你说。
      生:不开,因为开枪是吓唬他,而不是真打他,是逼他。
      师:是往哪儿逼他?
      生:往海里。
      师:往活路还是死路上逼?
      生:活路。
      师:因此不会开枪把他打死,更不会提前开枪把他打死。我们看课文上哪一段写了父亲不会开枪的。他就是要救自己的孩子。同学看“跳到水里,跳到水里……”那一段。
      生:(齐读这一段)
      师:父亲喊“三”没有?
      生:刚喊出“三”。
      师:刚喊出“三”,也是喊了,如果他要开枪,还喊“三”吗?
      生:不喊。
      师:“一、二”,不跳,“砰”,对不对?喊“一”孩子紧张,以为要开枪了,喊“二”更紧张了,以为马上要开枪了,喊“三”孩子以为开枪了,就不顾一切地往下跳。父亲瞄准的目的是什么?
      生:吓唬。
      师:看这个“瞄”字,目字旁,一个苗字。这个生字会写吗?
      生:会。
      师:瞄准他,你不跳我就开枪了。如果喊“三”孩子也不跳,父亲会不会开枪?
      生:不会。
      师:他就是要救他,看最后他救没救得自己的孩子?
      生:救了。
      (通过指导议读,挖掘了文章的中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师:读最后一段。
      生:孩子的身子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在大海里。波浪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淹没,已经有20个勇敢的水手由船上跳到海里。40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水手们把他抓住,拉到甲板上。过了几分钟,从孩子的鼻子里、嘴里控出许多水。他又开始呼吸了。(板书:似shi的)
      师:似,这里读shi,shi的。字音要字字读准,句句理解,句与句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全都要理解清楚。
      (板书:船长 命令 孩子)
      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黑板不只是老师的专利,而是我们共同的园地。(生板书:行救)
      五、归纳总结
      师:这一课的课是什么?
      生:跳水。
      师:这一课谁跳水?
      生:孩子。
      师:还有谁跳水?
      生:水手。
      师:水手跳进海里把孩子救上来,如果没有二十名勇敢的水手,孩子会得救吗?
      生:不能。
      师:所以,不要忘记大家。(板书:水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跳水?
      生:孩子。
      师:为什么跳水?为了维护自尊心,爬到危险地方去了。怎么跳的水呢?在父亲的威逼下,像一颗炮弹,从最高的横木上跳下来,结果是得救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向谁学习,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水手取乐猴子。
      师:这是事情的——
      生:起因。(板书:起因)
      师: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是事情向前——
      生:发展。(板书:发展)
      师:孩子走上横木,人们吓呆了,这是事情达到了——
      生:高潮。(板书:高潮)
      师:解决总是的办法往往在这时候出现,这时候谁出现了?
      生:船长。
      师: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在水手帮助下,终于得救了。这是事情的——
      生:结果。(板书:结果)
      师:事情的发展是分为阶段的,在一定条件下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在联系中向前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高潮,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这时候出现,或者孩子摔死,或者孩子得救。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在水手帮助下,孩子得救了,事情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篇文章事情和事情都是互相联系的,就是说不仅句与句之间有联系,段与段之间有联系,全篇都在联系当中发展。文章是事物的反映,事物是有阶段的,联系也是有阶段的,所以我们要给文章划分段落。这篇文章可分为几个段落?
      生:四个段落。
      师:本文中心思想赞扬了船长什么?
      生:机智、沉着、冷静、遇事不慌。
      师:我再帮助同学理解理解,划分段落还有其他办法,比如说第一段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船的甲板上。
      师:第二段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桅杆上。
      师:第三段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最高的横木上。
      师:第四段孩子得救在什么地方?
      生:海水里。(边说边画轮船的示意图)
      师:看老师要画海水了,因为大海是无风三尺浪,所以我画得波涛汹涌,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讲了是风平浪静。
      师:他说得对吗?
      生:对。
      师:课文一开头讲了这一天风平浪静,请同学们看我画这个成语。
      生:风平浪静。
      师:没有这样的环境,就不会发生这件事情,这就是环境和事情的关系。
      (归纳总结,理清文章结构,落实训练重点,回到整体。)
      师:这一课有六个生字,会不会?
      生:会。
      师:课文分几段?
      生:四段。
      师:段意、中心思想会不会概括?
      生:会。
      六、辅导练习
      师:最后练习造句。(出示小黑板: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用“显然“造句,必须把前提条件说充分。如果没有前边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鬼脸,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如果没有这一句,绝对不能用“显然”造句。前边一定要把前提条件说充分,明确吗?
      生:明确。
      师:我说一句话,你用“显然”来接,看前提条件充分不充分。我们学校的红领巾艺术团为外宾演出,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大胡子叔叔,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手里的苹果都忘了吃,用“显然”接——
      生:显然红领巾艺术团表演得太好了。
      生:他显然被红领巾艺术团的表演迷住了。
      生:他显然看得着迷了。
      生:他显然没有看过这么好的节目。
      师:为什么你们接得这么好?
      生:懂得了“显然”的意思。
      生:前提条件充分。
      师:谁说得充分?
      生:老师。
      师:别忘了老师的功劳,那个同学说懂得了“显然”的意思,如果我不把前提条件说充分,你会用吗?这个同学记得教师的功劳,谢谢你。
      师:再说一句。今天早上看院子里都是水,显然——
      生:昨天下雨了。
      生:显然雪化了。
      生:下水道坏了。
      生:有人泼水了。
      生:发水灾了。
      师:为什么这个接得这么不好?
      生:前提条件不充分。
      师:我换一换。昨天晚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今天早上院子里、街道上、房顶上到处都是湿最,显然——
      生:昨天下雨了。
      师:知道怎么写前提条件了吗?你说一个前提条件,我来接,好不好?
      生:今天下午,校园里乱糟糟的,又是笑声,又是闹声,请靳老师接。
      师:谁知道这学校怎么了?你告诉我,你想让我接什么?
      生:校园里打架了。
      师:这个句子前提条件不好,为什么不好?你们学校那么多好人好事,那么多学雷锋的典型。你还不如说我们学校彩旗招展,鼓乐齐鸣,少先队员戴着红领巾夹道欢迎,显然是请先进人物来做报告。你来个乱糟糟的,也许你们学校就这一回,你全抖落出来了。这种句子不要造,要造有积极意义的。
      生:十月一日,我们的校园里又是笑声,又是喊声——
      师:又是笑声,又是歌声,这样好不好?/
      生:请靳教师接。
      师:你们显然是开庆“十一”大会。
      生:昨天教室里果皮成堆,请靳老师接。
      师:是不是茶话会,吃水果了?不过教师觉得还是不太理想。最后一个!
      生:考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一蹦三尺高,请靳老师接——
      生:显然得了双百。
      师:那不然呢?考试卷发下来一蹦三尺高,不然呢?
      生:不然怎么会跳起来呢?
      师:把显然一翻个,就呆以用另外一个词“不然”。
      师:今天回家,程度好的同学把显然、不然放在一起写一段话:程度差的同学用显然、不然写两句话。认真读“跳水”这一课,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朋友听,好吗?
      师:我们一起说谢谢老师们,老师再见。
      生:谢谢老师们,老师再见。
      附:板书一:
               跳 水
      取乐     逗     走上     命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语文学习心理疲劳探因

        人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心理疲劳是生活体验中的一种倦态。心理学认为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勉强为之,就会产生一种无可奈何、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厌烦倦怠、态度冷漠、甚至设法逃避。这种倦态就是心理疲劳的具体反映。长此下去,将会发展为心理病态。

        小学生对学习一旦产生心理疲劳,就会注意力分散,课堂学习心不在焉;情绪抑郁怠惰,上课精神萎靡不振,下课反而异常活跃;作业敷衍塞责,不愿认真思考。有的甚至厌学、厌师,有弃学的潜在意识。这种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危害很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研究。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现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的是学生装本人、教师教育及家庭期望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学生主体角度探因

        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度分析,导致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三:

        1 、学习中的过多焦虑

        “焦虑是一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映,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教育心理学》,邵瑞珍著,240页)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但是如果焦虑太强烈,则会干扰和影响学习。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许多教学上麻烦问题的引起是由于焦虑过多而不是焦虑太少。”(见林格伦著《课堂教育心理学》337页)我们从我校二至六年级54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目前小学生中的焦虑情形是令人担忧的。不少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感到读书太苦、负担特重、学习没意思。

        小学生感到焦虑的普遍缘由是:

        (1)升学的压力,频繁考试的压力,作业量大的压力;(2)环境的压力,别人考上重点校自己考不上,别人考分高自己考分低,形成环境气氛的压力;(3)家庭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规定考到多少分给什么奖励,考不到给什么惩罚,甚至训斥、禁闭、打骂;(4)教师失当的批评和过分的激励,排名次、挖苦讽刺,甚至默许家长打骂,给学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5)考试和作业中缺少成功的愉悦,自己的成绩与自我期望的形象不一致;(6)各种竞赛也给部分学生造成过量的压力。

        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本来就差,一遭压力就会感到吃不消,势必造成心理疲劳现象。

        2、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是行为的内驱力,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缺乏,必然形成学习态度的冷淡,这是产生心理疲劳常见因素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推尔福特认为:“把社会动机分为两大类——着重交往的动机和着重声誉的动机,这种分类在教育上是有意义的。”(美,索里•推尔福《教育心理学》,437页)着重交往的动机简称“交往动机”,是指人们倾向于愿意和别人在一起而不愿独处,喜欢跟语言与兴趣相同的人相处,喜欢与合得来的人相处,希望同自己所喜爱的人保持亲密的接触。比如,有些儿童上他所喜欢的老师的课聚精会神,态度认真,而上他不喜欢的老师的课则不守纪律,马虎草率。申斥和叱骂不仅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而且还意味着被抛弃,不受宠爱和在社会上处于半隔离状态。着重声誉的动机也叫成就动机,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动机,他们不但希望和人交往,而且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喜欢得到同伴的奉承、赞扬和喝彩,这就是声誉、尊敬和优越的动机。老师的赞扬,抱负的实现,获得的成功,同伴集体中地位的提高,都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经常得不到满足和肯定,学生的学习就推动了驱动的力量。我们对上述54名学生的调查发现,8名学生(约占15%)的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超级大国常得不到满足和肯定,或因为学习不努力,或因一贯马虎粗心,或因长相有缺陷,呀因家长与老师关系紧张。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疲劳现象:有的某些学科考试屡屡失败,就不愿再学那门功课了;有的被家长关在家里读书,一拿起书本,倦意就油然而生,而且迅急弥散;有的对班集体产生厌恶情绪,一进班就感到压抑、郁闷、精神紧张;有的害怕某些老师,不敢接近……这样,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便越来越重,严重的会形成一种动力定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3、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是产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1)死记硬背,不求理解。这样的学生约占被调查者的25%;(2)疲于应付,负荷过重。这样的学生相当普遍,约占被调查者的60%;(3)无方法可言,或不完成作业,或抄袭拼凑,这样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15%。

        这种学习方法失当造成的心理疲劳,是长期形成的。国内外学者多次呼吁要:“教会学生学习”,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二、从教育者的角度探因

        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导致学生心理疲劳现象的另外一些原因。

        1、给学生的信息刺激不当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课堂信息刺激过少,密度不够,容量太小,学生感到乏味;有的刺激信息过旧,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手段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刺激信息过大,过难,超越学生接受能力和负荷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太苦,没有乐趣。这样的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强烈的动机,引起学生心理倦怠。

        2、教学方法不当

        语文课总是教学字词,划分段落,总结中心,分析写法,布置作业,把本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讲成了干枯、抽象的东西,味同嚼蜡。再有就是讲解分析过多,教学内容重复。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教学内容重复,迫使儿童咀嚼已知的材料,原地踏步停止不前,本来一节课可以讲完,却用两、三节课讲授,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厌烦学习,影响了学习兴趣,阻碍了智力发展。

        3、教师的课堂行为不当

        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根据教师的不同类型,指出教师课堂行为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冷酷的过严的(对比温和的和宽厚的),其课堂行为过多的直接控制,经常处罚学生,苛刻固执,常持否定态度;第二种是精明和生动活泼的,其课堂行为是刺激的、精明强悍的,对学生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态度;第三种是不安和焦虑的,其课堂行为是犹豫不决,组织不良,常有挫折情绪;第四种是过多的学者行为,其课堂行为有条不紊,强调学习,常成为知识之源明高度的学习成就动机。我们试图以这种课堂行为的分类,对部分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心理疲劳情况做详细的分析。第三种类型的教师的课堂行为最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第一种次之,第四种再次,第二种较好。分析原因,小学生日益具有独立的倾向,教师的过多课堂行为控制,学生被动性和主动独立学习之间容易引起情绪危机,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兴趣不浓,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也难以提高,教师过多的惩罚和否定态度,挫折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难免产生厌恶情绪,教师课堂上缺少与学生交流,学生的交往需求不能满足,这些都是心理疲劳的前奏。

        三、从家庭期望角度探因

        当前来自家庭角度造成小学生心理疲劳是一个重要因素。

        1、对子女的过度教育

        一位学生家长带着自己10岁半正上五年级的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她向医生诉说:这孩子可能脑子有毛病,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家不认真完成作业,做什么事都没兴趣,就一心玩个够,学习成绩在班上属最后几名。心理医生听了这位母亲的介绍,和蔼地与小姑娘聊了一会儿,发现孩子的思维与回答问题的方式完全正常,智商检查反映良好。于是这位医生与孩子的母亲单独交谈,了解到在上小学之前,亲戚朋友都夸这小姑娘聪明,父母下决心提早培养她的特长,学电子琴,学绘画,还学幼儿英语。后来上学了,功课多,她也不愿学习那些课外的东西,就半途而废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心理医生分析说,“孩子幼儿期被动接受教育,使他们推动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和获得成功的乐趣,上学后没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结果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是一种心理疲劳的典型表现。已经产生了这种情况,就要和孩子的老师配合教育,道德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然后从学习习惯上训练,必要时可以先让孩子做一些心理矫治,帮助她克服厌学情绪。”这个例子清楚地说明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教育实在应该停止了。

        2、过高的期望值

        应该承认,儿童在天赋、才能、智力、品格、心理上都是有差异的。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几乎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然而期望过高,超越了学生所能达到的标准,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也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这种自惭负疚的心理长时间得不到解脱,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形成心理疲劳,影响了潜能的发挥。

        3、家庭不良氛围的传感

        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一些家庭遇到了新的情况,一些家长的躁动心态,职业倦怠及收入的不稳定,使得家庭不良氛围及家长的不良情绪反映得比较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接受了这样的熏陶感染,认为学习不重要,读书无用,厌倦学习,懒散随便,久而久之,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产生了心理疲劳,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以上我们从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分析了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现象的一般原因。要避免和摆脱心理疲劳,当然也应当从三个方面去努力,要让学生、教师、家长都懂得防止心理疲劳的意义和预防心理疲劳的措施,有了三方面特别是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靳家彦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名师简介:靳家彦,男,河北徐水人,1944年月日2月生于北京,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天津市南开小学校长。40年来,靳家彦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是“导读式教学”的创立人之一。在课堂教学上,倡导“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导读法,主张“生活—认识—表达”的作文训练程序,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曾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GWY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主要著作有《导读式教学新探》、《导读原理与艺术》、《导读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导读论》等。
                        
                            常有青年教师问我:“您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积我
                        40余年教师生涯的体会,我坦诚回答:“我既未成功,更无秘诀。要说体会,两个字就能概括——刻苦。”
                        锤炼,不怕吃苦
                           
                        我9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姐弟三人。我深知生活的艰难,刻苦读书,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师范都是保送的。俗话说:“有钱难买少时贫。”儿时吃些苦,对一生都有益。
                           
                        我上师范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等各种物资都极其匮乏。我正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几乎天天吃不饱。有一次到农村劳动,用铁锹掘地,天亮出工,天黑收工,每顿饭只有一个窝头,一碗稀粥,一小盘盐水萝卜缨,饿得大家下地时找野菜嚼,挖草根吃。生活确实非常艰苦。但我能忍受,从小吃过苦,再难也要咬住牙。我把苦难当作磨炼意志的好时机,只要空闲下来我便读书,以此转移肠胃的感觉。古人说:“尝得草根,百事可为。”许多中外文学名著,我都是在这段时间读完的。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想读点书实在太难了。一是无书可读,二是即使弄到书也不敢公开看。有一次在学校操场烧书,在搬书时我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资料汇编》,如获至宝,偷偷把它们藏起来。此后,利用夜里写“大批判”稿的时间,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一共抄了3大本。这些资料都是许多老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对我这个刚刚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真如同久旱之甘霖。我拼命吮吸着前辈教师教学精华的乳汁,渐渐摸索到一些教育教学规律。须知这样做一旦被人发现,将会带来什么后果!轻则批判斗争,重则打成“反革命”。感谢我的爱人(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她支持我,信任我,顶住那些威胁利诱,帮我抄写了不少好文章,后来,她也成了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感谢”那一段的“重压”,磨炼了我不屈不挠的斗志。“艰苦”是难得的财富,只要你能以坚忍的意志、高尚的精神去战胜它,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我住的仅6平方米的小房也被震损,只好在一所中学的操场搭一个“临建棚”安身。窝棚太小,住不下全家人,我就睡在露天地。两把课椅,一件雨衣,在蒙蒙细雨中入睡。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对教学工作依然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备课,苦心孤诣地钻研教材,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我敢说,40多年来,我没有一节课是马虎应付的,没有一课书不是精心准备的。学生的作业我都认真批改,抓紧辅导每一位学生不断上进。我以这种无声的示范,熏陶感染着我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
                           
                        生活的艰苦,环境的艰难,工作的艰辛,是我们这一代教师人人经历过的。以苦为乐,以苦为安,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与奋斗目标,是人生意义之所在。“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拿起课本,一走上讲台,一看到学生,一想到未来,一切苦和累都化作清冽的甘泉,心中的甜美很难用语言表达。
                        钻研,付出辛苦
                           
                        我的恩师,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老专家、特级教师王企贤先生对我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拜师之后,他对我的要求愈加严格,从师德到教艺,从钻研教材到了解学生,从课余生活到身心健康成长,他都言传身教,堪称楷模。以钻研教材为例,他常以“一词未解烟受难,半句不通茶遭瘟”的苦钻苦研精神,要求我做到:“字求其训,句求其旨,言出有据,烂熟于胸。”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以花甲之年学习研究大胆实践,与时俱进不甘人后。我字逐句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仔细研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等书籍,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课程结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管理、资源与组织推进等方面,树立全新的理念,力求融会贯通。我深感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高,都是以前的教改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认真学习与钻研这次课程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并将之付诸行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艰巨的任务。
                           
                        我在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在不断探索中加深对这次课程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以《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的教学为例,到目前为止,我已在全国
                        20余个省、市、自治区做公开教学超过百场,并多次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示范教学,得到学生、教师、家长、专家和领导的鼓励与支持,更加坚定了我努力钻研下去的信心。我执教的《跳水》、《田忌赛马》、《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课例曾分别获得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一等奖,我的科研成果《小学语文导读法》获得天津市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录像多次在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播放。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我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了。近年来,我带了不少徒弟。例如李卫东老师,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位。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瘦削身材,朴实憨厚。他能够在窄小阴暗的陋室里刻苦读书,以囊萤映雪的精神读遍他所能搜罗到的书籍,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披荆斩棘,求索教学改革之路,真可谓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他在一所普通小学,踏踏实实地进行教改实验,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出版了40万字的专著,受到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赞誉。在付印之前,我应他之约认真审读,那正是酷暑难熬的日子,我挥汗写下了数千字的述评,既是我钻研的心得,也是我向青年同志学习的小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向师傅学,也向徒弟学,更向一切人学,教学相长,学无止境。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间是多么宝贵。我认为,时间再紧,也不能挤掉钻研的时间。鲁迅先生赞扬“海绵”特色,雷锋同志提倡“钉子”精神都启示我们要学会吸纳,善于挤钻。40多年来,我抓紧点滴光阴,无论寒暑,不管多忙,我总是在读书、思考、钻研、探索中度过我的业余时间。钻研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付出的是汗水,换来的是甘泉。
                        实践,以苦为乐
                           
                        我第一次做公开课是刚参加工作那年,为全区的老师上研究课。讲的是《夜莺之歌》。至今回忆起来,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糊里糊涂地讲下来的。只记得上完课我回到宿舍,一个人蒙头躺在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老校长郑资颖先生热情地肯定我这节课对教材钻研得比较深入,教学设计也不错,只是缺少驾驭课堂的经验,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好好总结一下成败得失,不断改进,相信你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
                           
                        “实践”,成为我教学生涯中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40多年来,我始终没有脱离三尺讲台,在教学第一线“实践—再实践—再总结”,不停地向前走。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在袁微子先生的指导下,我试教了五、六两册教材。当时这两册教材每册12组45篇课文,三年级又是五年制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识字、阅读、习作的任务都比较重,如何进行“段”的教学又是新的研究课题。我一课一课地探索,一次又一次地实践,一组一组地总结。那时刚刚拨乱反正,新教材怎么教大家都没底,研究风气十分浓厚。我教每一课书都有十几人、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听课,节节如此。那一年,我真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夜以继日,反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我总结了“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加强段的训练”的体会心得,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文集》中,我还陆续在各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研究文章。试教结束,我便开始咯血,有时大口大口吐血,但我只休息了一个月便又投入了新的工作。这一年是我工作最紧张的一年,也是收获最大的一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艰苦的实践过程,也是加速成长的过程。我体会到,实践,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40多年来,我教过23届毕业班,做过600多场次公开教学,规模大时在体育馆上课,听课老师超过5
                        000人。工作量大时,我一个人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还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和教研组长,我把这些都看作是难得的实践机会,直至我担任了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主持全校工作,仍然为毕业班授课、辅导,从不放弃实践的机会。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范畴,认识不会穷尽。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而实践是一切创造的源泉。
                           
                        由于年龄的增长,加之积劳成疾,我身患肾病综合症、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医嘱必须全休。在新课程改革刚刚启动的形势下,我怎么闲得住呢?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学习、请教、取经、觅宝,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中去,全然顾不得自己是个重病号。我要做一枚两头点燃的红烛,把自己生命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
                        我的书房悬挂着一位朋友书写的对联,联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即使在飞速发展的新世纪,这种精神仍不能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8: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